我觉得剧情偏弱是港片的一贯表现了,我觉得惊悚片什么的还是要有一个强化的剧情..彭氏拍的倒还不错,比他们那个叫恐怖森林的电影强太多了..主角演的我觉得没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主角的出身还是小小同情了一下,至于慧心家的牙签...郭富城进去房间以后我感觉是那个警察阿泽换了牙签,当时以为阿泽是搞幕后的,之前的种种让我不断的怀疑阿泽,结果啥都没..哼哼不怎么经典,看上一遍也就行了,听说铁三角比较搞笑,准备看一下...汗了一下,好像帖子上有说原来阿泽就是其中一个参与者....原来是在字幕背后,我从电驴上下载的,给后面段剪了,tnnd...彭氏兄弟还是挺强的...于是我便又修改了一下这个评论,觉得如果字幕之后再揭揭郭富城爸爸妈妈的底儿我觉得就好了..
情节:关于这部电影的情节估计是讨论的最多的话题。
昨天看了豆瓣里很多人的评论,都很有道理,这里补充几点可能没有提到的细节。
这应该是一个由财产引发的系列谋杀案。
死亡的顺序依次是『慧心』、『大头明』、『素芳』、『肥龙』、『细荣』以及最后的阿雄(顺序我记不太清楚了)。
这里最大的悬念是谁主使了这一系列的死亡。
按照情理来说,死者的死亡肯定是对杀手有利的。
所以要知道真凶,首先要知道谁在死者死亡之后得利。
既然是为钱而产生的谋杀,所以首先需要知道最后谁得到了钱。
电影里埋藏了相当足量的伏线来提示我们真相。
不过最大的伏线还是出现在字幕之后,原来阿泽也是策划凶杀的恶人之一(很多人说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阿泽有问题,其实我也是)。
不过阿泽究竟拿到了钱没有?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没有,但是其他人应该都拿到了。
大头明生前给了妻子一笔钱,肥龙出场的时候给了C+很多钱,素芳的死亡现场发现了一个装钱的盒子,这些都说明,除了阿泽,其他人都得到了钱。
但是为什么说阿泽没有得到?
大家应该都注意到,每次C+去调查死者时,阿泽也在场。
说明他可能是在图谋死者留下财产。
而在与阿雄通电话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来的急切更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在最后C+被阿雄劫持时,阿泽选择了击毙阿雄,他除了考虑怕事情败露外,更有可能是想取得阿雄的钱。
关于神秘女人。。
很多人都疑惑细荣打电话给C+时,从听筒里传出的女人声是谁。
有人说是素芳,也有说是大头明的老公。
不过我倒是觉得和C+上演激情戏的那位女士更有可能。
原因其实很简单,C+审过她之后,回到侦探所,在黑板上写过这个女人可疑之类的话。
我觉得这应该不会是导演随意的安排。
而是有心为之。
虽然我个人觉得C+侦探所里的那一块黑板是电影里的败笔,具体的原因我后面会说,不过它在电影里起的是提示观众的作用。
C+在黑板上写,实际上也是导演希望我们想到的。
所以C+在黑板上写下的话就显得很重要了。。
另外一句给过特写的话在故事末尾。
在C+以为真相大白之后,他在黑板上写“他找到了她又找到了他们”之类的话,这一句话我不太明白,可能是给续集做伏笔吧。。。
另外,虽然不知道究竟是谁直接造成了细荣等人的死亡,不过我很反对将责任推到鬼魂之类的身上。
毕竟这是一部惊悚片,如果续集用鬼魂来解释问题,情节就没有意思了。
画面: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要让故事发生在别的地方,而不是香港本土。
后来看影评才发现,原来拍摄全部在泰国完成。
肮脏的住所,凌散的街边小摊,倒和故事本身很搭配,而且更兼有异域风情。
画面整体不错,比如桥上的那一段。
美中不足的是感觉切换的有点快。
同学在推荐电影时,提到了裸尸。
当时没太在意。
等到看到时,觉得失望了。。。
背面。。。
如果写小说,你可以一笔带过:地上一具尸体。
你甚至可以加上香艳之类的词语。
不过作为镜头这样的处理就不行了。
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最起码应该有一头散在面上的湿发,一片未干的污血,还有口里或者鼻子里流出来的一行血,最不能少的是一双惊恐的眼睛。
至于肩部一下,我现在写不出来,不过估计十年之内导演不会拍出来,所以才选择了背面 :P很多人说郭在电影里演的很好,我不这么认为。
倒是他在《父子》里饰演的周长胜一角更有可圈可点之处。
郭在电影里的作用感觉更像是观众的一双眼睛和一对耳朵。
其主要作用在于告诉观众剧情是如何发展的。
他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反应,很多时候都流于符号化,三笔两笔带过,这样的处理不太利于角色的塑造。
唯一郭可以跳出安排为我们展示自己的片段,影响中好像只有他和那位女子的激情戏。
我觉得如果考虑到一致性的话,那一段戏是可以去除的。
毕竟那样轻松诙谐的过场和电影整体的悬疑刺激的气氛不太搭调。
最后来说说,为什么我认为黑板在电影里是败笔。
我觉得作为侦探题材的电影,你必须要有能力让观众按照你预期的安排思维。
加了一块黑板,说明导演没有办法使观众单凭画面做到这一点,所以他需要把话留在黑板上让大家看。
这种做法和写小说的人直接跳出来告诉大家下一步情节如何发展一般,是很糟糕的。。。
更好的做法,我觉得,应该是通过C+的心理活动展示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带动观众。
不过电影里几乎听不到C+心里的声音,这也是让我觉得遗憾的地方。
以拍恐怖片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鬼片发家的彭氏兄弟,此次兄弟二人单打独干,彭顺亲自出位捣鼓出了一部港产侦探片。
对于本片的定位,也可以认为是心理悬疑片,但个人更倾向于侦探片这一定位。
彭顺更是放言说,此次的故事绝对让观众无法预料,再也不只是简单的鬼魂复仇阴阳两界的套路。
初看剧名,初看郭富城的造型,第一的印象是又一小人物的伟大理想,又一个平民窟里出来的平民英雄形象。
甚至让人联想到名侦探柯南那样的人物和故事,小人物的大智慧成就了一番事业,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这是最大的误会,当字幕出现影片结束,我们才知道我们真的被彭顺给忽悠了。
此次郭大帅哥依然走“自毁形象”的道路,从《父子》里的不良老爸发展为邋遢的私家侦探。
以《父子》中的突破表演成功上位于实力派男演员的郭富城,可以说此次扮演的侦探一角也是对其演技的进一步考验。
但是,显然私家侦探陈探没有单亲父亲出戏,毕竟温情路线是不能与惊悚路线同日而语的。
郭在本片中的表演没有什么进步也没有什么特点,因为人物的特质设计的还不够,尽管彭顺为了丰满人物而给了他一段悲惨的童年往事,双亲失踪从小一个人在混乱的唐人街长大。
对于这段背景个人觉得稍显多余,其一对于成年的陈探来说情感的阴霾表现力度不够,只是从阿泽的一些话语中得知;其二,双亲最后被发现30年前就以被谋杀弃尸,这一情节的设置把复杂的故事弄的更加匪夷所思,对于双亲的死亡没有任何解释,只是觉得泰国的社会治安很有问题。
当然,当心中已经确认死去的就是自己失踪的父母时,郭此时的表演是让人感动的,没有汹涌的眼泪和直接的哀伤,只是抹了抹眼角,叫了两杯奶茶,现实和时间已经把这个中年男人的悲伤掩埋掉了。
这是全片唯一一处体现人物特质和情感的地方,可惜只有一分钟。
善于搞鬼吓人的彭氏兄弟,就算此次只有彭顺一人单枪匹马,依然能从本片中看到过多的似曾相识的吓人伎俩。
为营造恐怖气氛而泛滥使用的配乐,偷窥和畸形的镜头语言总是把人物框在一个闭塞的角落空间里,画面整体色调低沉阴郁,每个人看上去都怪的让人心里不舒服,这些典型性来自于每一部彭氏兄弟的恐怖片中。
从成名之作《见鬼》系列开始,彭氏兄弟就给香港电影市场刮来一阵阵阴风,直到最近的《鬼域》、《妄想》,彭氏兄弟的鬼片拍的越来越精致,特效的加入打造出了华丽的恐怖视觉盛宴。
可以说,本片集合了《见鬼》纯粹的吓人伎俩也结合了《鬼域》对电脑特效的使用。
用拍鬼片的思路去拍一部侦探片或者一部心理悬疑片,其结果就是让影片的风格显得不伦不类,让故事过于悬乎,最终留给了观众过多的疑点。
很多细节设下了,很多悬念布下了,却最终没有得到完美的解答。
恐怖的尸体和死亡现场,一闪而过的影子,表情深不可测的人物,虚掩着的门,一部典型的彭氏恐怖片的元素该有的都有了。
如果本片不是说自己是心理悬疑剧,我还以为这又是一部冤魂报仇的故事,只不过多了个私家侦探,一个奇怪的警察。
在影片公映前,彭顺信誓旦旦地声明,观众绝对无法预料故事的走向和结局。
确实,彭顺做到了,故事的人物众多线索众多悬念丛生,整体节奏的控制也把握得当,最终我们也都被彭顺忽悠了。
当影片结束,所有观众都一头雾水的时候,字幕显示还有更精彩的在后头,接下来我们看到了整桩事件的真正元凶,也可以说是共犯之一的揭露(暂不透露具体剧情)。
观众们发现自己完全被骗了,也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
但是,真正的问题出现了,无数个问号又开始旋转在观众大脑中,依然还是有很多疑问得不到解答,只留观众去猜测。
首先,我们不知道杀死细荣等人的女人到底是谁,因为最后我们都知道慧心已经死了,而影片中,陈探跟踪双眼人阿雄到一处废弃之地的时候,我们听到了女人的喘息声,我们看到了墙上赫然是一个长发女人的影子,那个女人到底是谁?
是慧心的孪生姐妹?
另有其人?
还是慧心的冤魂(如果是这样那就扯大了)。
麻将室的祥叔每一次面对陈探时表情都很诡异,这又是怎么回事?
他是何许人也?
细荣知道陈探的电话号码是因为麻将室里打杂的男孩告知的?
男孩阴阳怪气的声音和表情,难道他是同性恋?
大头明的妻子没有交给陈探的那封信中到底有什么?
这样的疑点实在太多了,不知道是彭顺故意留给观众去思考呢,还是他自己悬乎过头,布下的细节悬念却没有解释,还是此片有续集?
对于这样故事完了,观众依然一头雾水的结果,到底是应该怪导演失职呢还是观众太笨?
根本不用拍续集的故事,却硬是到字幕时给观众又抛了个大包袱,看来续集十有八九是要拍的,毕竟本片上映票房一片红火。
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在港片市场尽是男人动作黑帮题材的情况下,此片的出炉可谓刮起了一阵新鲜之风,并且本片确实也在匪夷所思的情况下搞掂的还算精彩。
文/有志女青年
我看到一个关于某类型电影的排行榜,《C+神探》这部电影,排在大概十几名的样子,那个点评者说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可以算是郭富城最好的电影了。
我看完之后,不由得对这种榜单表示怀疑,因为这电影剧情简单,惟有那一成不变的暗淡的背景让人心中感觉一阵发麻。
因为视力原因而无法做警察的男主角只好自己开了一家私人侦探所,某天一个叫肥龙的家伙来报案说有一个女人想追杀他,神探本身不以为意,但后来看到肥龙支付了一笔不错的钱而追查下去,结果却发生了一连串的命案,当他找到心姐(即肥龙要他调查的女人)的情人大头明的时候,发现他已经上吊身亡。
而后则有一个叫细荣的在给他打电话的时候被人杀死。
而当他来到那个有关联的银行职员的家里的时候,居然发现她早已死在了房间里。
而随后他通过查访,发现另外一个和他们有关联的人,结果竟然正是他的委托人肥龙,但很不幸的是,这个肥龙在遇见他后突然坠楼身亡。
最后,神探发现一个相关联的人正是银行经理,在他们前去逮捕银行经理的过程中,警察阿泽不小心一枪就把拘捕反抗的银行经理给打死了。
原来四个合伙炒股的人因为亏损欠钱而谋杀了比较富有的心姐,而后心姐的鬼魂则借助神探之手,将他们的事情全部抖露出来,并且将他们全部杀死。
这部电影作为一个恐怖片还是有一些不错的地方的,有不少让人感到可怕的镜头,而神探的调查过程也是让人忧心忡忡,仿佛他随时都会被对方的势力所除掉,他孤身一人,没有武器,四处调查,结果有一次还被他追踪的银行经理给放倒。
这足以证明他的身手也不是特别的突出。
而那个一直劝他不要继续调查的警察朋友阿泽,总是突然的出现在他的身后,甚至不由得让人觉得他正是杀人凶手的帮凶,尤其当银行打电话的时候,称呼对方为阿泽的时候。
在银行职员家里写着那么多的我错了,那个小孩子所说的话也让人觉得有些心有余悸。
作为一个私人侦探,我觉得故事中的神探实在缺少证明他是一个合格的侦探的能力。
除了在心姐的门合页处放置一根牙签之外,他未在其他方面表现出一个不同于普通人的地方,他就是一直拿着一个诺基亚的手机拍照,然后不断的从警探朋友阿泽那里获取警方的调查信息。
我想这可能是他能够成为一个私人侦探的原因,有一个警所的朋友无私的为他提供信息,足以让他能够应付许多的事情。
整个故事里,还有一点不错的地方就是剧情被合理的统一了起来,原来神探的委托人刚好就是自己所调查出来的一个嫌疑人物。
除此之外,他获取信息的方法实在是简单得很,就是最基本的拜访街坊和在犯罪现场寻找可疑之物。
他曾经差点被一个从天而降的大冰箱给砸死,随后家里即发现一张警告他不要调查下去的纸条。
最后,那个银行经理说不如当初把你砸死算了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有点心酸,他并不是一个残酷无情的人,他都舍不得去杀死这个可能让自己的犯罪行为暴露的追查者,而他当初,也只是因为欠钱而痛下杀手。
但可惜的是,即便如此缺少技术含量的调查,而他还是得到了太多的外力帮助,来自警察朋友阿泽的情报泄露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心姐的鬼魂正在极力的帮助他。
心姐房门外被折断的牙签让他想方设法进入了心姐的房间发现了一些踪迹,而极其重要的线索,细荣被火烧死的犯罪现场所留下来的照片,想必也是心姐助他找到。
至于最后发现尸首的地方,也是在心姐的引导之下他才找到的。
虽然最后添加了一只鬼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更加浓烈的恐怖氛围,但也让人觉得这一场调查变得毫无意义,因为电影中的鬼若是要杀人,几乎能够轻而易举的将那些谋杀者给除掉,毫无必要来一场这样的调查。
我也不晓得是搭错哪根神经,在黄金周将来临的最后一日,毫无征兆地奔到了电影院,扫描了一圈片表,在诸如日本沉没憨豆黄金期等等怂名之后……看到了《C+侦探》,脑袋里闪现出了两个名字:郭富城、彭氏兄弟——马上觉得该片比较不怂的样子。
于是,欣然掏出四十大洋——进场,坐定,观看。
很久很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原因自是和不拍拖有关,当然,也和家里那五六十张买来尚未拆封一览的D版DVD有关:我有那么多碟还没看呢,犯得着去电影院浪费钞票?
可自从上回去影院看《变形金刚》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已很久没感受到看电影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
——要是我因为省钱或别的芝麻绿豆愚蠢理由,而在小破盒电视机里看真人版汽车人大战霸天虎,那将是多么逊毙的事情!
大概今天,影虫犯痒了,我不在乎看的是什么,我要享受看电影的感觉——真正坐在剧院看大屏幕电影。
我只能说,《C+侦探》完全没有让我失望。
它不能算情节很好的悬疑片,好的悬疑必然要符合“出乎意料”的原则,但是《C+侦探》的情节安排得很顺,一环扣一环,略谙悬疑片精髓或柯南看多了的观影者都可以猜测到剧情发展,它不胜在此处。
真正的胜处,也就是我没有失望的理由——影片的音效配得精彩绝伦,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弛有度。
开头曲即是一首很有趣的泰语歌,很容易就把观者带入东南亚的社会背景;到后来郭逐渐发现一个个线索的过程,都用了非常棒的音效,或惊悚、或刺激、或恐怖,慢奏快击,各个到位,好几次我都被吓得浑身发抖;之后忆当年那段的音乐有些俗,但也算配合故事,很贴切。
这些真的是只有在这样的影院环境中才能感受到的不同啊!
值得一提的还有演员,郭富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俗人的代表,但他一直是个有潜力的演员,这点从《别惹我》开始我就已经发现。
此片虽不算他最好的发挥,但也颇具水准。
昔日四大天王中,张学友最会演戏,但只爱唱歌;黎明演得也不错,但容易类型化;刘德华最无才,只会摆甫士;郭富城最近好戏很多,角色多样性够足,不晓得能走到什么地步,偶还是看好他地。
忽然想起,当年〈见鬼〉就是彭氏兄弟监制的,口碑很好,但偶看下来虽觉得还可以,但并无大震动,想来或许是看D版少掉很多影院乐趣。
这些比较新时代一点的导演,跟他们的前辈相比,都更为重视视觉和音效的设计,或许这也是将观众拉回影院的一个方法吧。
总的来说,《C+侦探》是一部值得你去影院观看的电影,不是你在电脑前或电视机前随便看看就可以获得快感的东西。
而且,哇哈哈,今天看的是下午场,全场只得我和另一MM二人,近似包场,爽到爆!
真的,我发现我重新爱上电影院了!
作为一部事先我没有什么期待的电影,这部电影还是给了我不少额外的喜悦。
不得不承认,郭富城老了,不过还算有型。
对片子的音效印象深刻,因为涉嫌剧透我就不多说剧情。
看不出来谷祖琳小姐的上围如此。。。。。。。。。。。。
太多疑点了..大家也都看出来续集的苗头..虽说片尾给弄了个玄乎的结局...但...当推理片不错的虽然我以为是那个警察吧..雄在银行找人质的时候,本意是要拉泽的吧,,却被阿探发现了端倪,阴差阳错成了人质...雄也就被将错就错的杀了..
其实看过C+侦探有一阵子了,看的挺窝火的,因为看到结局才发现自己被耍了,或者说是自己高估了编剧的能力,本以为是环环相扣的侦探片,却没想到在前面的华丽铺垫下却看到了一个二流的结局,让人颇为失望。
在我心里的侦探片定义,一盒拼图,七零八落,分析案情,寻找线索,然后找到每块拼图落下的位置,拼凑出完整的样子,终于真相大白。
小的时候迷福尔摩斯,到后来的柯南,包括香港的电视剧刑事侦缉档案,鉴证实录,诺贝尔文学奖《我的名字叫做红》,所有的类似体裁均是以这样的套路在走,引着我们跟着侦探逐一分析,迫切的想知道结局,出人意料却应在常理的结局才是一个侦探片的引人之处。
C+侦探前半部分给我的感觉很好,节奏掌握的非常棒的音效,让你揪着心在看,人物一个接着一个的出场,死亡,然后道出联系,中间还有混淆你分析的杂七杂八飞出来,可是将到结局的时候却转了方向,不知是因为编剧是在仓促下完成的还是本来就非专业出身,总之是很好的把各个珠子穿到了一起,却忘了扎成最后的那个环。
结局平淡,味如嚼蜡,让人不知不觉的想叹口气,早知道是这样干嘛浪费时间浪费本来不高的小智商跟你玩这白痴游戏。
近几年的大部分港片已经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出现,或许是我们要求太高,或许在这样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接受了太多以至于对任何事情都难觅惊奇,对于一些新片大片我们总是止不住的批判,失望然后打出C+的分数,不知道这究竟是谁的错。
不过还是要赞一下郭富城和廖启智的演技,赞一下片子的音效,真的超棒的,建议彭氏兄弟还是走正道拍鬼片的好。
导演彭氏兄弟声称这部悬疑片的结局会让大家大吃一惊...的确,非常令人无语的大吃一惊。
整个故事悬疑设置很弱,但是彭氏兄弟发挥了特长,渲染气氛---他们是拍鬼片出身的。
气氛渲染阴森、恐怖,突然一具面目狰狞的尸首出现,配上诡异的音乐,很吓人。
但是,他们自作聪明的玩“悬疑”玩过火了。
结局是那样简单,以至于网上掀起了关于其实根本不存在的字幕后隐藏结局的大讨论。
网友们的想象力和推断力令人称奇。
一个推理侦破为线索的悬疑片,结局竟然是---看看他们是拍什么片出身的。
影片中故弄玄虚,故意突出几个“细节”,其实根本无关紧要。
然后把嫌疑都引到那警察身上,我一开始就猜是那警察,后来甚至猜到是不是主角郭富城自己(《记忆碎片》后遗症)。
最后呢?
让我觉得像吞了只死苍蝇---原来是受害者的冤魂干的...悬疑侦破片就好好拍,扯什么鬼怪!
干什么都离不开老本行。
鉴于阴森吓人气氛渲染得不错,受害者的鬼魂的形象印在我脑海里整整一晚上。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作为侦探片,有带点儿鬼片的恐怖,推荐下、先说线索,想到了就写比较乱,呵呵。
眼镜雄打电话的时候说了一声“阿泽”的。
而且警察不能一枪毙命,又不是狙机手,不排除灭口的可能。
三,阿泽应该是在跟踪神探,神探在细荣家的时候,阿泽刚好在背后,那有那么巧。
只能是阻止神探进一步发现破案的线索,可惜神探已经发现了照片,揭露了几人关系。
四,神探在慧心家的时候,从门镜中看见了阿泽,难道是找神探不成。
说明了慧心和阿泽有关联,至少是认识,但是阿泽一直掩盖和否认这个事实,他害怕,神探如果知道了这一层关系到时候一定会查到自己的头上。
五,阿泽详细说明了细荣是怎么挂的,爆炸现场勘察查不出来那么好的细节。
“锅里面的粥”。
阿泽参与了杀害细荣的过程,并给神探电话,因为预计准了神探一定会求他帮忙查地址,正好引神探去细荣家,利用天然气杀掉神探,至少也是恐吓他。
所以冰箱/恐吓信/货车和河里的枪击,同样也是阿泽亲自或者指示人(可能是眼镜雄)做的。
相关的人要么挂了要么精神崩溃跳楼要么就是银行小开,而且没有那么多人有枪,神探的那一把还是假的,除了警察。
六,细荣不认识神探怎么会给他打电话。
顺着电话查地址,地址是阿泽给的,不排除借机除掉神探的可能。
七,阿泽为何一直阻止神探追查这件事情。
他没想到肥龙因为分尸导致精神崩溃幻想慧心索命。
因为关系亲所以手里有慧心照片,因为参与杀害慧心所以精神崩溃幻想慧心索命,但是又一直否认和逃避慧心(“我不认识她”)。
肥龙邋里邋遢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八,网上检索到的一条线索:“有关大明的老婆藏起的信-- 信封面是TOT字样,google了一下,应该是泰国最大国营电信TOT,电信公司寄来的信是什么信呢?
多半是电话帐单吧。
不知道会不会有电话记录这种不利证据,正好证明了阿泽的参与。
(出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223413/)”九,慧心家的牙签断掉,说明当天有人进去过(有情节说明神探每天都去看),其后不久阿泽也来了,当时相干的人只有阿泽和眼镜雄,推断眼镜雄约好阿泽在慧心家见面,见面谈什么?
阿泽不知道慧心挂了,眼镜雄想在借口在慧心家和阿泽谈分钱的事情,借机做了阿泽占了阿泽那一份也有可能。
十,眼镜雄去的地方是放高利贷的地下钱庄(有人放哨,位置偏僻隐蔽),而且神探刚刚接手的时候将佣金还给阿泽,阿泽说他经济危机,不排除借贷的可能。
前后情节都能证明,阿泽/眼镜雄/素芳/肥龙/细荣他们一起炒股票赔了,借高利贷,没办法还,为了搞钱,杀人、杀人、杀人。
一人一份就是一百五十万,是杀了占还是让,小丑也说过少一个就少一人分钱,你肯让?
十一,阿泽去见大头明的老婆撞见了神探,他肯定不是找神探才去的,哪有那么巧。
阿泽和神探在路上看见了偷车贼,那人一抬眼就拼死逃命,撞死大象,撞进路边小店挂了,如果仅仅是因为和神探撞了一下就拼死的跑,那他精神一定有问题,所以他应该是看见了阿泽才慌不择路。
阿泽不是胆小的人,但是一直在阻止神探追偷车贼,推断他和偷车贼有莫大关系。
十二,神探在大头明家门口撞见了偷车贼所以才对他怀疑,而偷车贼看见了阿泽连死的心都有说明三人在不同时间都在同一个地方相遇——大头明挂掉的地方。
偷车贼见门虚掩就去偷钱,碰见了阿泽,不然偷车贼如果进去又慌不择路跑掉门怎么会仔细的虚掩。
阿泽在大头明挂的地方,同样也是为了钱,大头明的那一份。
找没找到另讲,但是随后去找大头明的老婆,也能说明问题,至少三人认识,而且明嫂跟阿泽关系不一般。
大头明的老婆对大头明的风流债早有耳闻(“没想到有那么多女人”),一般女人容忍男人在外面乱搞,一是自己也乱搞,二是为了搞到男人的钱。
所以阿泽和大头明的老婆至少是共同为了大头明的钱走到一起,有不有染另说。
阿泽隐藏在背后脱不开关系。
结论:阿泽/眼镜雄/素芳/肥龙/细荣、大头明六人合伙炒股票,股票崩盘,高利贷没办法还,所以六人一起商量由大头明勾引富婆慧心,杀人分钱,平安无事。
但是肥龙内心不安,幻想慧心索命,误打误撞找到神探拿出一把钱雇他找出慧心保护自己,神探顺着线索找到了大头明,当时阿泽正在大头明那么找大头明的那一份钱,被偷车贼看见,偷车贼没想到偷钱偷出人命(挂在天花板上的大头明)慌不择路,夺路而逃撞到神探,阿泽听见动静赶紧离开,虚掩了被撬开的门,而后去找明嫂,又遇见了神探。
没想到神探有如此能力,害怕追查到自己,阿泽数次劝阻不成,心动了杀机。
先是利用分细荣的那一份钱诱使素芳杀细荣,找人或者变声伪装细荣给神探打求救电话(这个很容易吧),封闭门窗打开天然气,知道神探肯定不会放过这个线索去找他要细荣地址,然后找细荣。
阿泽破坏门铃电路也说不准。
摁门铃时候引爆天然气,希望藉此炸死神探。
没想到神探命大,只是受了轻伤。
偷车贼一看见阿泽,又一次夺路而逃。
因为他在挂着大头明看见了阿泽,害怕阿泽杀人灭口。
而阿泽害怕神探抓住偷车贼供出自己,又一直劝阻神探追击,直至看见偷车贼一头撞死才松气。
阿泽和眼镜雄一直在杀同伙分钱,眼镜雄在第一次见神探时接电话可能就是和阿泽在商议杀人分钱的事情,但是碍于神探在场,他们约定在慧心家里见面。
所以神探在慧心家门口看见牙签断掉,说明有人进去过,可能是眼镜雄。
眼镜雄在慧心家等不到阿泽就提前走了,碰巧神探进了慧心家,才会在门镜中看见阿泽。
阿泽跟踪眼镜雄,眼镜雄和阿泽商议,两人一起合谋除掉神探,用冰箱不行就用车撞,神探掉进河里阿泽就用枪。
最后神探被眼镜雄挟持,阿泽借机除掉了眼镜雄,一枪毙命。
警察是不能不顾人质危险直接对凶犯开枪,除非是狙击手在凶犯无法谈判且有危害人质举动的时候才能开枪,凶犯是看不见狙击手的,所以狙击手的动作要比凶犯快,而面对面对峙就不同,异常敏感和高度紧张的凶犯随时都会做出不正确的反应伤及人质生命,只有阿泽想除掉眼镜雄和神探才会不顾人质生死开枪,眼镜雄挂了或者神探挂了,才不会危及到阿泽。
影片最后,神探意识到了阿泽的问题,继续追查。
应该在最后打上“未完待续”的。
故事不错 瑕疵是有些地方拖沓多余了
找一个死一个的风范不多见啊。那恐怖片一样的环境和背景音乐真让人蛋疼。
拜托侦探片不要拍的象鬼片,不好看啊
看看人家怎么拍东南亚罪案,不过也确实和泰国当地特色结合不多,但也区别了香港的高楼大厦。配乐非常惊艳,宗教特色和鬼气森森,彭氏兄弟转头来还是要有鬼,不管是做贼心虚还是冥冥注定。
彭氏把悬疑片排成鬼片风格,正中我意。我给高分。期待续集。
开头的配乐真棒,既有异国风情,又神秘十足。色调,影像都很出色,虽然故事吸引力并没有想象中的强烈,仍然很精彩。
姓彭的,回去拍鬼片吧
莫名其妙的电影,还好有郭富城撑场面。
吓屎偶了-_-!
看到你们说的神秘结局,才知道他是个好电影,本来想打2分的
干啥要去曼谷拍么 看到最后挺吓人的
其实他的演技真的很一般~
一看都知道警察是真凶了,结果答案不是。以为自己智商有问题了,结果发现看的是被剪掉的版子,原来是大陆片审脑壳有问题。
这都是在电影院看的删节版吧。搞到最后居然真的是鬼在作祟。教人向善,于是因果报应天理循环。。。。
很扯 很扯 最近泰国旅游便宜了大家去吧
讲故事的手段实在高超,可以把如此简单的案件拍得如此玄妙,还有郭富城的演技确实进步了,可惜韶华已逝
追债也用中泰双文泼油漆就有点扯了吧?另外,不觉得他父母那条线有点多余么?
可惜了没拍出来的可能性,导致这片子平平无奇的感觉……
真的,虽然近年来香港烂片满坑满谷,但是这部电影可算其中数一数二的最烂了,从头到尾都在故弄玄虚,极其无聊
重看了蓝光,这片算是那个年代的网红片吧,名声很大,故事以如今的眼光来看不值一提,亮点是彭顺的画面,以及灵异色彩的引入,照着鬼片的方式拍悬疑片,当年确实噱头足。记得第一次在大学宿舍看,同宿舍有个胆子很小的男生,演到郭富城做梦那段,那位吓得抓住了我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