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没读过,但电视剧里感觉有点牵强,遗嘱肯定是留给妻子和子女,就算退一万步讲至少给私生子或者谁,反正是有血缘关系的,又或者留给忠心的仆人,可是剧中就因为留给了第三方3分之一,又因为妻子的重婚罪,导致女儿失去继承权引发的血案。
女儿被勒索,那个死掉的女招待又要具备很强的法律知识(反正我是不知道这会导致失去遗嘱继承权),死去的父亲除了有个堂姐就只有一个女儿,这也是重点,没竞争对手,这样的遗嘱都能引发血案是不是太牵强了点呢,感觉这是最撒币的动机。
最后我想说可能是改编的原因……
这集改编的不算成功,虽然也不算太差,但却是我最心寒的一集。
因为阳光堡的一家子,不算被杀的两个女主人。
那个家庭里的所有人天天都在叫喊着自己有多么的不幸,多么的渴望幸福。
为了得到幸福,将为他们提供保护伞,甚至可以说是救了他们生命的女主人视为不幸的来源。
虽然女主人没有或者说不能提供爱,但如果没有他,那个老头说不定早就因饥寒交迫无法继续研究或者出卖自己的灵魂,那些孩子也只能继续待在原先恶劣的环境中,长大沦为应召女或者街头混混,黑社会炮灰,贫民窟麻木的灵魂。
可是在他们得到了保护,却丝毫不知道感恩。
老头只知道妻子伤了他的自尊,孩子们也只认为母亲当初买了他们,使他们沦为商品。
他们都觉得是女主人的冷酷造成了这一切,可是他们本身就是这么的无可救药。
杰库和麦克两个兄弟贪婪胆小,不善经营,捅了篓子只会埋怨母亲不给钱。
玛丽冷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还有两个兄妹乱伦。
玛丽的丈夫根本就是个恬不知耻的寄生虫。
最小的那个妹妹,是最让我恶心的,天天一副琼女郎,忧郁伤感,动不动就歇斯底里,没事装装哲学家(她在湖边的那几句台词真让我想吐),但和姐夫偷情却毫不觉得羞愧,根本不考虑姐姐的感受。
至于那个糟老头,从后面他对格温达的种种,他根本就是一个懦弱不敢面对现实,没有什么能力的混蛋。
女主人提供了一切,甚至死后她的钱也在养活他们,但她得到的只有埋怨和谋杀。
当初他们对格温达不错,也只是因为他们想从她身上得到幸福,希望她温顺的性格能安抚他们受伤的心灵,一旦发现她可能带来麻烦,立刻把一切罪名都加到她头上。
当格温达说这个家庭充满秘密,他们有多么龌龊,他们毫不知耻的冷笑,并坚决把她赶走。
这只是一个充满丑恶的家庭,这只是一群自私懦弱冷酷的人。
为两位女主人不值呀。
与原著相比,红玫瑰不够艳,白玫瑰不够美(I like her voice, though),网球王子不够帅,Miss Marple基本没啥存在意义(而为了把她安插进去,精明的superintendent成了个一见美眉就晕菜的蠢蛋),the murderer从一开始就露出诸多迹象。
还有那场极精彩极精彩的末路英雄救美女,成啥了?
那段很天才很天才的心理学case对比,取缔了!
那段多年求索之后彼此寻到的后中年恋情,改没了!
——That's very cruel, I think, to the lady.哎,一个绝妙的plot,一群性格十足的人物,一种扣人心弦的写作方法,被改编成了一部平庸的谋杀剧。
damn!
杰拉尔丁·麦克伊万饰演的马普尔小姐马普尔小姐是英国“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一个可爱的老太太。
她生活在圣玛丽米德村,慈祥狡黠,天生有着侦探的头脑,善于在闲聊和观察中找出案件的蛛丝马迹。
感觉她每天种种花,打打毛衣,跟人喝喝下午茶、聊聊八卦就能把案子给破了(可能还顺带做成了一个媒)。
但这正是她迷人的地方。
她就是一个可爱的小老太太,甚至没有侦探的名头,这一点到了影视剧中更加明显,很多关于马普尔的影视剧,拍得更像是英国乡村生活片。
比如英国ITV电视台在2004——2013年播出的六季《马普尔小姐探案》。
我最近被这部剧迷得不行!
每一季由四个故事组成(最后一季是三个),每个故事的长度相当于一部电影。
有着英剧一贯不紧不慢的节奏,实景的拍摄把英国乡村拍得特别美,再加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伦复古又时尚的服饰造型,感觉看每一季的每一集都是享受。
有时候看着看着,我都忘了还有破案这回事了……
其实故事编得还是不错的。
做了一些突破,比如很多故事将凶手给改了,这就让看过原著的人有了新的乐趣。
还有些故事原本并非马普尔小姐的案子,编剧也安排给了她,比如《煦阳岭疑云》《零时》《白马酒店》《名苑猎凶》《斯塔福特疑案》……(想要看正宗的马普尔小姐探案,可以看1984——1992年播出的BBC版《马普尔小姐探案》,三季将“马普尔小姐系列”12部长篇小说全部改编了,非常遵循阿加莎的原著。
)
BBC版的马普尔小姐由琼·希克森出演。
阿加莎一直觉得琼·希克森最符合自己笔下马普尔小姐的形象,但直到阿加莎去世,琼才终于老到了可以出演马普尔的年纪……阿加莎是个编故事的高手。
其实看多了她的侦探小说就知道,出场人物众多,然后每个人物看上去都有嫌疑,其实中间大段大段的描写都是为了混淆视听,为了让读者加深对各个角色的嫌疑,然后再一一推翻,直至扰乱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直觉失去了方向,怀疑起自己的认定……就在大家被她的引导弄得坠入迷雾,茫然无头绪的时候,阿加莎再把前面假装不经意抛出的小线索们一拎,让角色们排排坐,马普尔小姐来给大家揭开谜底——这最后一幕,是很多人最喜欢看的。
所以我是不建议大家像我这样集中一下子就把六季的剧集全看完的(但我又忍不住),因为真的会忍不住看穿。
就像我刚看完的第五季的第一集《白马酒店》,牧师一被杀,我就猜到凶手是谁了。
不为别的,就是他有杀人条件啊,只是我猜不到他的杀人动机……这样一来,真的会少了很多乐趣。
所以,怪不得ITV的这六季要播十年……结果导致原来的演员杰拉尔丁·麦克伊万都演不动了,因身体原因退出,后面三季的马普尔小姐换成朱莉亚·麦肯齐。
朱莉亚·麦肯齐饰演的马普尔小姐至于杀人动机,其实看多了也基本了然了。
当初看阿加莎的书时我就发现:有钱人真的好危险。
书中被害的几乎都是有钱人,凶手往往就是为了金钱杀人。
马普尔小姐只用看一下:被害人死了谁会获利?
谁会继承他的遗产?
基本上这个人就离凶手不远了,不是他杀的,也是他联合别人杀的。
阿加莎一定也知道读者很快会发现这个定律,于是有个故事中,反复强调被害人破产,其实也是迷惑,根本就没破!
有人形容《马普尔小姐探案》是英国房产名录,还不是一般的房产,基本上看的都是城堡和别墅。
好不容易有两个故事是为爱杀人(因恨杀人的恨,也往往是因爱生恨嘛),结果,还是为了帮爱人搞钱……反正金钱是万恶之源。
因此,越往后看,除了猜测凶手和杀人动机,欣赏阿加莎设计的那些巧妙的杀人手法才是永恒看点(毕竟现实中真正罪犯的杀人手法往往残暴有余,精巧不足。
因为,要真有这样的智慧,干什么不好,干嘛非要杀人呢)。
她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里的杀人手法真的很绝啊!
还有可怕的《无人生还》。
《马普尔小姐探案》里杀人手法也是花样百出,有连环杀人,有童谣杀人,有登报纸写启示预告杀人……有组织杀人,结果组织的每一环节都是可以独立运作的,甚至有组织里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杀人!
我不知道演员们会不会有一些情意结,比如一生一定要演一次《红楼梦》啊,一定要演一部金庸剧啊,一定要演一部阿加莎啊……《马普尔小姐探案》里出现了很多英剧的老面孔。
我是《唐顿庄园》的忠粉,《马普尔小姐探案》第一季最后一个故事《谋杀启事》中出现了《唐顿庄园》“大小姐”第二任丈夫马修·古迪。
到了第三季,《复仇女神》中,“大小姐”第一任丈夫“大表哥”丹·史蒂文斯就姗姗来迟了。
第四季,《借镜杀人》,“大表哥”的妈妈佩内洛普·威尔顿成了三个男人追逐的万人迷,
第四个故事《悬崖上的谋杀》,“大小姐”的姑妈萨曼莎·邦德又成了两兄弟追逐的万人迷。
第五季的最后一个故事《破镜谋杀案》还将出现“大小姐”的爸爸,也就是唐顿庄园的庄园主休·博纳维尔。
这些英剧熟面孔也是我追剧的动力啊!
没看过原著,当然听说原著也是les。
有些疑问对这个剧情。
首先是死了的老先生的邀请,他明显是都知道了什么嘛,才邀请这么一帮人,而且还有留音。。
我靠,那他就自己解决嘛,干吗还非得死后弄出这么一档子事。
明知道有危险,还让这帮人聚集在一起,什么意思?
用无辜人的死亡换取他对他儿子的愧疚?
还有最后马普尔小姐的眼神。。。
她发现她分析错了吗???
除了这些,不看任何剧透,还是很有看头的一步侦探剧。
尤其是马普尔小姐的侄子可算露面了。。。
每每提到他,都跟个神秘人物似的。
露面后发现有点傻大个。。。
还得靠他的阿姨。。
故弄玄虚的感觉太强烈。
而且,最后大家那么高兴做啥?
不是刚死了两个人吗?
真没心肝呐。
另,还是不明白为啥那个第一个死掉的人要在自己死后把大家凑一块儿。。。
冒着让杀过一个人的凶手再多杀几个人的危险,也要把凶手暴露出来,这就是他的“公平如大水”么?
真是人的公义就如破烂的衣裳啊。。。
第一集结尾竟然看哭了,年轻的Jane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进入警局工作,和爱人在一起,就像在另一个平行世界,Jane Marple的愿望都实现了。
Larry叫一声Jane,老少两人同时扭头,一对恋人一起离开,只剩下年老的Jane,本该显得落寞的场景里,她却温和一笑,well, at least that's real,转身上车离去。
那么,年老的Jane曾经多少次梦见这一幕,又多少次失落呢?
这季的水准似乎有所下降,对于原著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改,而且加入了无数的女同情节,虽然《复仇女神》原著里确实是有,但把《伯特伦旅馆》也扯上女同似乎也太扯了吧!
而且很多原著里很有光彩的人物,被删改以后变得很苍白很单薄,坏人坏的很没有说服力,好人也不够令人同情。
还有最致命的剧情问题。
阿加莎缜密的小说其实经不起大改,改动越多漏洞出现的几率就越大,比如《走向决定性的时刻》,从一开始俺就知道了凶手是谁,还有原著中凶手隐藏极好的《无妄之灾》,这集里表现的实在太明显了,生怕人家不知道她是凶手。
无论如何,聊胜于无。
而且这位令人怀念的演员已经辞演了剧集,她看起来是最机灵和轻巧的一位马普尔,而且扮相很漂亮。
今后再也看不到她演出的马普尔了,还是觉得相当可惜的。
第三季四个故事的场景都是我爱的(自我感觉比第2季好,至少大大开动了脑子,享受到了看侦探片的乐趣,第2季故事虽然离奇,但作为观众丧失了与导演、编剧一同体会推理的快感)。
尤其是第2季的第4集,酒店。。
开篇就人来人往,超级古典的茶具,以及每集特有的各种优雅的紧身连衣裙,第一次感到口红对于一位迷人女性的重要,生活在那个时候的女人想必也在紧身裙,口红,端茶杯,香烟等各种优雅束服中,快乐而优越的活着。
而我终于学会了如何拿茶具,怀旧的情怀再一次被推向高潮
《复仇女神》这集围绕Verity是否还活着展开……虽然迷雾重重,有太多碎片线索,但最后凶手自己递送了一杯(有毒)可可给马普尔,坐实了自己的凶手身份……可以说,本集谜题揭蛊难度不算高。
但是最后片段的剧情走势,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遗弃的教堂后墓地为何会插着鲜花,扫墓的疑似Verity的女人到底是谁?
马普尔手指被玫瑰花刺刺破流血想表达什么涵义?
编剧这结尾相当仓促,没看明白用意……
删改得不成样子,女同情节真多啊。《复仇女神》这一集拍得尤其差,简直是我看推理剧以来最难受的体验之一。
主角换人 套路太深 码一下 无聊时再看
嫌疑人一个个登场时,我正纳闷:怎么这集没有一个帅哥呢?然后,马修大表哥就华丽丽的登场了,哈哈,当年的小包子脸还没太鼓起来呢。还有,ITV搞得这一大套波罗、马普尔里面,到底是有多少的gay和les啊Orz 阿婆泉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
真正的绅士在任何时候都着盛装。看着他们衣冠笔挺地做在稻谷堆上等候旅游大巴,让我对英国传统有了新的敬意,睡觉时他们是否会打领带?
没有看过原著 这一季是改编的原因吗 怎么感觉最后真相越来越为了出人意料而出人意料 ? 那个鲍比到底是怎么领盒饭的 也没讲清楚啊 自杀、失足还是被谋杀啊 ?就警探的一句话含糊带过了 ?
情节紧凑,悬念迭出
马普尔小姐探案之S3E4:愿公正如洪流滚滚而下、使公义如溪水永不枯竭。请再次化身复仇女神,避免更多的无辜者受到伤害,更是为了真相,或者正义。
马波第一次登场,就是带着红色绒线帽的桃红小脸儿的复仇女神。在海边,不是这部。最沉闷的一集,女同是否太多了?
@2009-07-12 14:17:11
第一集伯特伦旅馆之谜好看!目前三季以来暂时最喜欢的一集。虽然人物众多,线索非常丰富,但多而不乱。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线索里面慢慢抽丝剥茧的寻找答案,真是典型阿加莎案件风格的完美演绎。第二集无妄之灾还不错,虽然后半段基本已经能很明晰的猜出凶手,感觉凶手演员演绎得太直白了。第三集零时的结尾反转挺意外的,但凶手被揭穿以后的反应过于戏剧化显得很突兀,凶手被老律师认出的生理特征也没太多说服力,男主的第二任妻子和小白脸之间的关系实在莫名其妙,以及警长既然之前就听说过马普尔的威名竟然还如此傲慢真是愚蠢。第四集复仇女神,倒数15分钟基本理清了线索逻辑猜中了真凶,完结撒花!
有点无聊啊 过程还可以 毫无推理可言 马普尔小姐怎么知道的? 证据呢 够牵强的 难圆其说
真好看哎,可惜看完了。
1. At Bertram's Hotel (09/18/2022) 2. Ordeal by Innocence (09/24/2022) 3. Towards Zero (11/05/2022) 4. Nemesis (11/05/2022)
为大表哥那还没有叠起来的下巴添一颗星,不过这个好像是白马酒店吧?复仇女神是这个故事么。。。回头翻书求证一下。。。
惊现大表哥,帅惨了,然后,还是这一季对细节的描写拍多了些,感觉案情好理解了很多~
三星半吧,还是喜欢第一集,两个Jane的相遇很美好
有点失望,冲着五星的期待看的,都像本季第一集那样精彩就好了!
哦耶!看了这么多集Miss Marple,我终于成功的破了一个案子!看出了凶手&作案手法!开心!Miss Marple真是lesbian friendly,每隔几集就要有一些les情节,这集也是,导致我虽然看出了结果,但却猜不出杀人动机,唉……总是不会主动往那方面想。。
这一季整体暗黑系……
除了案件核心之外,基本把故事重新讲了一遍。沉默的忧郁青年Micheal一定要复活的亚,为了他沉默的爱人囧~小警官非常可爱~玫瑰啊玫瑰,阿婆永恒的obs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