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内向的日本人,很内向的家庭,很内向的姐弟俩。
她们总是不喜欢直接坦白的表达方式,比如弟弟对姐姐的依赖却表现得生硬冷淡,姐姐对爱的追求执着看起来却好像捉摸不透。
不过最终,面对不想面对的事情,面对苦难和挫折,他们的内心都是坚强的。
在森山未来向苍井优借钱之前都挺好的,很自然很生活化,尤其是一些细节方面,比如苍井优在超市反复掂两个蔬菜的重量,想选一个性价比更高的回家做菜让人想到自己也曾经在超市中反复挑选泡面时的情景。
但直到借钱开始就有点变味了,而最后居然理由是为留住而故意去借钱, 那他和新来店员的暧昧以及后来对苍井优的冷淡怎么解释呢?
也许编剧是有想法,但感觉还是有不少漏洞,所以最后的结局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感动或遗憾,相反觉得森山未来最后追出去很俗套很刻意。
本想给三星的,想想苍井优,还是给了四星。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愿望自己可以四处流浪,到陌生的城市看陌生的风景,熟悉一处地方后再到下一个未知的地方继续生活,如此循环。
因为某样事情,自我寻找或者自我逃避。
谁不想呢或许要找寻的东西早就在我们身边,或许它根本不存在而逃避,的确,生活中太多不如意的事,承担不了,不想面对。
谁没有逃避过?
即使是圣人,而且,所谓的圣人,有多少人真的遇见过女主角的弟弟让我想起另一部苍井优主演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那个岁数的孩子,善恶感并未定型,时常会做出些残忍可怕的事。
我们渺小,不够强大不够勇敢,害怕流言蜚语,害怕生活源源不绝的压力。
我们只能一直逃避恶,不敢与之抗衡,逃避自己该面对的事。
我讨厌“一个巴掌排不响”这句话。
这世界总有这样那样的贱人,制造是非,用最恶毒的话辱骂弱者,为的只是一时的快乐和践踏他人的优越感过分的隐忍,小小的心脏一直挤压挤压,总有一天她会承受不了的所以,只允许我们暂时逃避,总会有足够勇敢的一天,到那个时候,不要再哑忍了,不要再转身了。
看这部片的海报误以为是喜剧片,总以为这样的青春片该有湛蓝的天空与清冽的日光。
苍井优饰演的佐藤铃子刚满21岁,摆脱学校,拥有独自生存的能力。
在餐厅打工,每月交生活费给父母。
离开是少年时隐隐内心的期许。
因扔掉同租人的行李而被为判刑事案件,留下案底,被弟弟指责。
铃子向家人宣布,存够一百万元便搬出家独立生活,要去不同的小镇,一百万元足够在陌生的地方租到房子和支撑找到新工作。
铃子以一百万元为目标,拼命打工存钱的时间内,影片亦开始展现铃子的生长环境。
因为家中有成绩出色的弟弟,所以不免被父母忽略。
八婆邻居们用自己的价值观将铃子与弟弟做比较,恶意的贬低轻视。
弟弟拓也问铃子,你知道邻居们都在说些什么吗?
知道啊。
铃子回答。
那你还能无动于衷的再邻里间走来走去。
铃子说。
我又没给别人添麻烦,为什么不能走来走去 铃子不被周遭人接纳。
在充满恶意贬低蔑视的环境里生长,却可以清醒逃脱别人的价值观。
这需要足够强大的内心。
小时候内心期许的未来,已扑面而来。
铃子离开家来到陌生小镇,手工缝制的白色麻布窗帘,后来挂在所有短暂停留的出租屋内。
开始在海之家打工,一次掌握简单的刨冰制作方法,被夸讲是刨冰天才。
玲子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认为这里是全局的亮点。
微小的事情上得到鼓励,陌生的海边小镇,来自陌生人的肯定与接纳,一些伤口被治愈,忽然阳光明媚,阴暗处洒下洁白光亮。
这样才可以更喜欢自己。
旅途是疗伤的过程。
小镇上的男子猜测出铃子家中有弟弟,却被铃子否认。
没有被了解的渴望与了解他人的企图。
铃子不对别人谈论自己的事。
习惯与身边的人保持疏离的状态。
短暂停留,存够一百万之后再次踏上旅途。
最后是距离东京一个小时车程的地方,铃子拉着简单的行李,走出陌生城市的车站。
自由的无所畏惧,被风吹乱的发,自我成长的路途,陌生城市中清醒坚定的眼神。
如铃子对弟弟所说,要去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小镇,所以如相遇见也只会是短暂的照面。
不会在街上碰到任何认识的人,你便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租房子担保人写上弟弟的名字。
旅途至此亲人已是另一番定义。
园艺商店铃子遇到同龄的俊朗少年中岛杨平,新的工作环境铃子对杨平有着依赖。
杨平对铃子的照顾细腻却不露痕迹。
替铃子挡下领导的责骂,带铃子摆脱吵闹的同事聚会。
在便利店里不期而遇。
杨平对铃子有着诸多疑惑。
铃子在咖啡厅说出了真实的自己。
然后彼此揭露出心事,以为这样便可以花好月圆。
谁知镜头一转杨平似露出本性,与新来的学妹打的火热。
杨平之前在这里不知遇见过多少铃子这样的女生,或许都会谈那么一场短暂的恋爱。
杨平与新来学妹的欢闹声在身后,铃子沉默中的眼神有着失落。
铃子一百万的目标慢慢接近。
杨平开始问铃子借钱。
由铃子付掉约会的所有账目。
铃子开始怀疑杨平口中的喜欢。
不是所有的心意都能得到善待。
没有那么简单便幸福了。
遇到这样的男子亦是寻常的事。
没有存够一百万的铃子亦决定离开。
到底还是温情片,杨平的心意被学妹揭晓,想要追回离去的铃子。
但自己澄清的心意亦不会是铃子留下的理由。
这是杨平一早便清楚的事。
终极要离开。
自我完成的旅途不会因为路过的情意而停留。
玲子这个角色也许是大部分的我们,但我们未必能成为玲子。
日系文艺片的镜头语言永远是我心里封神的存在,恬淡平和,总能抚慰到被城市生活节奏捆绑的那颗浮躁的心。
配上苍井优那张干净又灵气的脸,真是极致治愈了…
玲子有和我相似的原生家庭,家庭氛围带来的窒息感也使我一次次想逃离这个环境。
和开始的玲子想法一样“独自生活的生活成本一定很高,会很辛苦吧。
”所以不够勇敢的我也一直没有能踏出舒适圈。
那天友人指出了我的软弱,而我却找了很多理由反驳。
现在想想我也只是在逃避我自己的软弱罢了。
全剧最让我感觉到窒息的是那群爱强人所难村民,瞬间让我脑海中浮现出了那些打着为我好的旗号,亦或是满足自己私欲、亦或是干涉我人生轨迹的长辈们。
同时治愈到我的是桃园的奶奶和大叔,一个有些木讷不善言辞的中年大叔可以在全村人面前维护玲子。
而奶奶,冒着受村民非议的风险到最后还是温柔关照着玲子。
以及被校园霸凌最后终于做出反击的弟弟,也传递给我了非常强大的力量和勇气。
感情线上:觉得害怕玲子存够100万会离开所以一直找她借钱的养葱小男友这个点,意外蛮可爱的。
虽然最后还以误会没有解开是遗憾收场,可是真实青春也就是这样吧。
希望早已经攒够100万日元的我终有一天也能有踏上旅途的勇气。
四处看看,四处走走。
想看海的时候就去海边,想去避暑就往山里跑幸运的话遇到一个谁,与我结伴而行。
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啊!
我承认我永远不是一个擅长表达的人,无论是口头还是文字,只是想发发牢骚。
这个故事很容易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虽然没有头破血流,也没有咬人,但是在她弟弟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小被人欺负,被人排挤,也曾反抗,但大多是忍受。
我也曾有铃子的想法,要去自己喜欢的地方,靠双手自立,当然我想的更多是去看看这世界,去不同的地方生活。
可能是这样相似之处,让我对电影产生了共鸣。
可能铃子的命运比我悲惨,我也没有弟弟“那么”受气,但是他们比我幸运的是他们还可以逃避,而现在的我只能面对。
真的很想逃,我的逃跑计划甚至都已经开始了,但是我开始的却只是一个结束,一种可能性的结束。
铃子凭借自己的力量逃到海边,逃到山上,逃到城市,逃到那些没人认识的城市,她的百万目的往往在没有达到的时候就要离开,总是发生一些事让她必须自己的路,无法停息,无处安身,NO DIRECTION HOME。
其实她的家不错,但是只是要强的性格和与家人的误解让她无法呆下去,在她决定离开的时候弟弟才意识到姐姐的好,如果他当初不和姐姐吵,可能她也不会离开……无论走到哪儿,她仿佛都是天生就是这个职业的料(虽然这样职业可能有些低级),她吃苦耐劳,一开始都很顺利。
在海边,她可以吹海风,但是她无法忍受海边那些轻浮的年青人,她到山上,山上很清净,但是说出实话的她和不擅长表达的她只能让自己处于不利地位,只会让人产生误会,她去了城市,工作虽然不太顺利她也能用心适应,但是轮到爱情,她想把自己的一切都说出来拉进两个人的距离,但最后还是真实把她给害了,爱情擦肩而过。
生活不能将就,她决定在下一站振作起来,好好地面对现实,像弟弟一样,我们只能祝福她和弟弟。
但是生活不是悲惨的么?
寻找……下一站还是失落,不是么?
难道我们寻找的就是失落么?
美是不完美,我们寻找美就是寻找缺口么?
逃避现实……但是最后看到的还是现实,所以最后想要的都是得不到的,得到的都是不是自己的想要的……如果是这样寻找和逃避都没有什么意义了,不要去刻意地做什么事了,只是顺其自然吧,不管勇敢还是怯懦都要生活下去,不面对也逃不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要紧。
有言说“女人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们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作为一个男人,我想说,现在的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那些不想要的,好的坏的,真的假的,都涌向我,而那些想要的随着潮水都退去了……至于故事的结局,和很多人的观点一样,我也觉得太做作,那个男猪脚的形象没有必要挽回,如果只是为了让故事更悲的话,这样结局没问题,但是这个结局也太突然了点儿吧,是当观众无脑还是当男猪角无脑?
当着小优和那个女陪角打闹还在与她约会是向小优借钱,是谁谁受不了,女的受不了男的也受不了,如果导演是明智的,我们暂且理解为男猪角无脑吧,因为这样故事总体还是很“圆满”的,总得有些缺口让故事美起来嘛!
我爱美,我爱悲剧,让生活再悲惨一些吧!
每个人都需要独立地活着,这个听起来浅显的道理,做起来却是一件难事看似独立坚强的铃子,内心里却有着难以言说的自卑与不安,她在看似探索自我的"流浪"之路上,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第一次做刨冰,就被各种夸奖厉害和有天分,"你真是个做刨冰的天才啊";第一次摘桃子也被夸,"你该不会是为了摘桃子才出生的吧"甚至在东京一小时高铁之外的小城市遇到了相爱的人,有了一段甜蜜的恋情,其实我没有因为中岛和铃子的结局感到意难平,恰恰相反,看到独自拉着行李箱的铃子在阳光中露出笑容时,我觉得她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与自信,总是愁眉苦脸的"苦虫女",难得地有了安心之感不管是那些善良的人们,还是中岛,毫无疑问是喜欢和欣赏铃子的,但似乎没有人真的关心她在想什么:没有问过她意见,就擅自说跟男朋友一起搬进来合租;没有问过她意见,就擅自开了个派对,还说是让她认识更多的人;没有问过她的意见,就擅自让她当桃之女;没有问过她的意见,就擅自以自以为是的方式想要让她留在身边最后的最后,真正关心她的只有爸妈和弟弟,真正懂她的也只有渐渐变得强大的弟弟,给弟弟拓也回信后,铃子决定继续流浪,不过这一次,不再受限于"100万"这个数字,也不再留恋有着深度连接的人们了,说实话看到这里,我还有点妒忌她的状态搬家时总是带着自制的窗帘,亲手制作的事物似乎是她旅途中真正可以依靠的东西,也会一直陪伴铃子接下来的旅程一度觉得苍井优的长相很有宿命感,本片也不例外,她的眼神里总有着掺杂了阳光的脆弱感而片中那么丰富的bgm,确实是2000到2010这个时期日影的抒情风格没错了说起来,人的恶意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但带来的影响却可能追随被害人的一生,所以铃子那句"你给我试试,惹了我就让你们好看,丑八怪",才显得那么铿锵有力但遗憾的是,世道不是那么公平地运行的,人并不会因为正直和自我保护就能过上好的人生,只是独立地生活下去依然是每个人需要(也值得)用心去做的事情至少于我而言,人可以不向别人分享自己的善意,但至少别用自己的恶意去伤害别人,没人要求谁必须做个"好人",但至少要做个"人",做一个独立的"人"
一个人在食堂吃原盅乌鸡线面,看着漂浮在面上的葱花,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看的《百万円と苦虫女》当中的那个养葱的男人。
自己家也养葱,所以对那个情节印象特别地深刻。
在我家,葱养在装了泥土的花盆里,只是那么小小的绿绿的几撮,炒菜需要用葱的时候,就去摘几段下来,余下的还可以继续生长。
这样做也许是因为,从菜市买回来的葱,都保留了根部,所以其实是可以继续生长的,如果一次性用掉,未免浪费,还不如插在花盆里,作为可再生资源。
而且,炒菜要用到葱花,几乎是天天都会遇到的事,总会有忘记买葱的时候。
因为这个的关系,在别的地方看见家养的葱,也会觉得尤其的亲切。
以前看过一个摄影师镜头下的徽州,出现的最频繁的除了白墙黑瓦,大抵就是老人,猫咪,与种在天井里、阴凉处的,小小的卑微的葱了。
老人们喜欢把葱养在过去的机关国企在周年纪念时最喜欢发的白色搪瓷盆或搪瓷缸里,因为搪瓷的东西用久了底部很容易破出一个洞,洞小了还可以送到匠人那里修补齐整,洞大了便正好装上泥土,使其变成一个可以排水的花盆。
而这样的“花盆”可养不了什么矜贵的花,倒是与葱的气质很般配。
废旧的搪瓷盆,郁绿的葱,倒是一帧别致的风景。
在电影《百万円と苦虫女》里,苍井优演的女主角第一次来到刚刚确立恋爱关系的男主角的家,家是典型单身汉的家,很乱,锅很久没刷。
然而,当女主角发觉自己忘了买做菜的葱的时候,男主角静静地揭开了窗帘。
窗台一排小小的绿色盆栽像一道亮光一般照亮室内的脏乱,其中最靠边的一盆,就是葱。
平时一副苦瓜脸的“苦虫女”苍井优第一次大笑不止,“好像老奶奶的家啊!
”这一笑当然令爱意升温。
虽然电影拍得并不算太成功,男主角也长得挺难看的,但这一个细节却被我看作神来之笔。
想想看,如果要用养一种生物来反映一部文艺片的男主角的优良品质的话,有什么能比养葱更合适呢?
养狗?
太不文艺了。
养猫?
作为男人养猫太妖了。
养鱼、养鸟?
有点老气。
养蛇,养蝎子,养蜥蜴?
又不是怪咖。。
总之养动物都感觉太闹了,有种不甘寂寞、心痒难耐的意味,太不淡定,太不沉着了。
植物方面,任何娇艳的、能被叫上名字的花都不可以,那是园丁才会做的工作,反映一个男人不为人知的柔软的另一面,一定要用低调的绿叶植物。
想起《这个杀手不太冷》当中杀手无论走到哪里都抱在手里的绿色盆栽了吗?
柔情杀手和绿色盆栽的经典绝配!
有腔调的男人,一定是要养一盆绿色盆栽的。
不过就是,如果照搬到琐碎平和的日本电影里,就太洒狗血了。
葱不一样,这样一种观赏性极低、实用性则极高的植物,被小心翼翼地养在花盆里,本身就形成了一个美丽的矛盾。
如果做这件事的真是一位老奶奶,那无非表明了这位老奶奶具备典型的以勤俭、稳妥、念旧为主要特征的老年人的品质,但偏偏养葱的是一名青年男子,这又是一个更加美丽的矛盾。
想想看这样的男人应有的品质吧?
养一窗的沉默的植物,而不是动物什么的,说明他耐得住寂寞、坚守、隐忍、沉静;养窗帘背后的绿色的植物,而不种花草,说明他不贪慕虚荣,不爱显山露水,注重心灵的交流多过于视觉的吸引;而在那么多植物中间,居然有一盆葱,说明他是多么地珍爱生命,并且心细如绵。
想像这样的男人,在一个静谧的黄昏,拉开窗帘为植物们浇水的那个专注的神情,有否拨动你的心弦?
当然啦,这只是怎么装逼都不为过的文艺电影才会出现的诗意情节,现实中的女人们还是就此打住,不要奢望得好。
当然男人们还是可以油多不坏菜的有样学样——买不起999朵玫瑰,那就养上一盆葱吧。
网上有很多关于旅行的小句子很火。
比如:人的一生都应该经历两件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
比如: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比如说,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很青春,很热血,很动心。
但相比热血的概念,我对旅行中真实的人更感兴趣。
他享受旅行吗,还是在逃避生活本身?
他会敞开怀抱吗,还是在压制内心的恐惧?
一旦进入旅途,人就已经脱离了惯常的轨道,那样的自己,你还认识吗?
带着这样的问题去看一部非典型的公路片《百万元和苦虫女》,可能我们会更有体会。
女主角是大家熟悉的苍井优,那个永远的,瘦弱的,单纯的,些许迟钝和神经质的,倔强的,有点不自信的,普通的,漂亮女生。
就像每个人心目中的自己。
玲子工作了还住在家里,觉得很压抑,于是想搬出来。
好不容易与人合租,结果合租的人把她捡的小猫扔掉了,她一怒之下把人家的行李全给扔了。
于是被判刑进了管教所。
真是个木讷、倔强,还平凡得让人心疼的女孩。
有了“前科”,更不想在家里待下去了,于是下定决心,存够一百万(当然是日元)就搬家,去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
旅程就这样开始,她去海边打工,去桃园摘桃子,去花店当店员,她说,今后的路要一个人走下去。
她不跟人说话,对别人的善意邀请总是心怀戒备,一旦被人知道过去,就赶紧逃掉。
从来没有被人夸奖过的她,竟然被“海之家”的老板称赞,天生有做刨冰的才能;桃园的老奶奶更是说,她是为了摘桃子才出生的。
她有些怯怯的欣喜,不过也没有因此而燃起斗志,赚够钱就还是走了。
每到一个新家,第一件事就是挂上自己亲手做的窗帘。
累了一天回来,她伸开四肢趴在地板上,窗帘会随风飘起。
经常,她会坐在窗边,看手上的存折,数着什么时候才能存够100万。
只有这时候,她才放松地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同事们找她喝酒,她不想去,却强颜欢笑不知怎么拒绝;桃园的乡亲们要找她做代言、上电视,她只知道拒绝、搪塞,却迟迟说不出理由;好不容易面对喜欢的男孩,说出自己的过去,第一反应竟然是羞愧得拔腿就跑,生怕会被对方讨厌。
玲子姑娘,为什么看到你,我会那么那么想起曾经的自己,我们是有多么地害怕被拒绝,被讨厌,以至于我们竟然要为此拒绝掉这整个世界?
我们真的,一直都在逃避。
与其说旅行是为了要寻找自我,不如说,对玲子而言,旅行是因为不想寻找。
赚够钱就离开,到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去生活,就不会有牵绊,有负担。
她甚至觉得,一旦被陌生人慢慢了解,就会被卷入麻烦中。
在写给弟弟的信中,玲子说:“姐姐本以为自己是个很坚强的人,但是并不是这样,对家人也好,对恋人也好,我以为能够相处下去的秘诀就是,不能把最重要的话说出口,如果能再成熟点,适当地付之一笑的时候,就能没有麻烦地生活了。
”这是一种多么年轻的勇敢啊。
看似无畏,其实充满恐惧,害怕被拒绝,被误解,却不知道怎么跟人相处,怎样被人了解。
我们总以为放弃一切就可以重新开始,我们总是能做出很决绝的事情。
可以其实,我们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只是因为不想面对一个不完美的自己,一个不懂得表达,没办法跟人相处的自己,一个不够相信自己的自己。
何止是玲子如此呢?
喜欢玲子的中岛,不断问玲子借钱,就是为了让她存不够100万,却不懂得直接地告诉对方:“为了我,请不要走!
”玲子的弟弟,明明被同学欺负,却不敢告诉老师,甚至因此在家里迁怒于姐姐。
也许当我们真正明白勇敢的含义,我们就真的长大了。
在这之前,我们会一直在路上。
我不知道玲子最后是否明白了这一点,但她告诉弟弟:“姐姐之前逃避了不少人,下一次,在下一个城市,姐姐一定会脚踏实地地好好生活下去。
”至少,这个不想寻找的旅途,已经慢慢变成了一趟寻找自己的旅途了。
—————————————————————————— 本文首发于“蜜思”微信公众号:imisslife 蜜思分享的是一种看待生活的新角度,我们称之为“小心思”。
每日一篇,有时是一点人生感悟,有时是一些生活小技巧。
生活不需要大道理和文艺腔,我们只想和你一起,感受最真实的自我,做出力所能及的改变。
其实我看到更多的是,社会对“有前科”的人的不理解,这些人害怕人群用有色眼镜看他们,所以他们宁愿隐藏自己,宁愿沉默,宁愿流浪于一个又一个城市、乡村。
不敢停留太久,不敢和人群深入交流,存够一百万(日元)就走,怕他们知道自己的过去。
如果玲子没有那次意外的 犯罪,她会这样流浪吗?
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但是恰恰是这样的流浪,她发现了自己的勇气,那种被逼上绝路后的爆发力。
在流浪中,她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世界和生活方式,就像你说的,充满了挑战与勇气。
也得到了很多的收获。
比如:她发现自己有做刨冰的天赋,有摘桃子的天赋,虽然这些天赋看起来很细小,但却充实着内心小小的快乐。
还有初恋,虽然后来的结局让人心痛,但是之前的甜蜜让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人生更加饱满了。
还有那些走过的路:海边、乡村、城市,那些过往的人群。
这些收获,也许是她“正常”的按部就班的生活无法得到和体会的。
所以说,人生是充满希望的,不管你是处在顺境,还是逆境。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
因为一只猫的起因,她被刑事诉讼,有了前科.在家里又被弟弟嫌弃,于是一个关于一百万的梦想开始了,开始自我寻找,自我救赎的过程,从海之屋,桃子村,遇到了她喜欢的人,却不得不再次放弃,重新踏上征程.一个误会,还有清楚的那天吗?
什么玩意,对日影的滤镜停一停吧
换个普通点的姑娘来演会合适点,这样我看总有点美女体验人间疾苦的意思,但整体上日式鸡汤还是比较好喝的。
2.5/5
温柔舒畅的风
苍井优
什么事情都捏在心里,害怕麻烦,自认坚强,低沉平静,这是一个平凡的铃子,虽然她有内心的纠结但也盖不住她时常在心中爆发出来的冲突性,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以个少女的成长历程,属于铃子自己今后的历史。整部电影温馨且温暖,虽然故事结局总让人感到遗憾,但重点是铃子已经下定决心不再逃避
逃避妞的成长故事,本身么啥大新意。但蓝海边做刨冰、绿山里摘桃子、万分闷骚的表白,都是曾经并持续死穴着的。原田郁子很好,森山未来虽然没下巴鲶鱼嘴但还是很好,优酱依然哭戏很做作
喂~男主角虽然长的不好看~但演技还不错呢~
画面好看,优酱好看,风景好看,甚至衣裳包包好看。但是情节做作,两个小时漫长得让我感觉十分煎熬。真的受够了这种沉闷小清新,不想跟那男的合租就拒绝,自己想安定就安定,想流浪就流浪,为什么要受别人影响,为什么对喜欢的人说一句“我想要你留下”都说不出口。实在是我年纪大了,不喜欢这种做作的别扭劲儿。
女主,漂亮。喜欢片中日本的夏天,无论在海边,在乡下还是在城郊,熟悉,亲切。故事讲得一般,故事的发展的动力略有牵强,女主在不同的地方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难点在于如何把他们串起来。喜欢结尾开放性的结局。赞同家人之间和平的维系来源于隐藏秘密,不是很赞同片中关于要直面困难,硬刚不过就绕道,人生没有必要把精力浪费在不愉快的事情上。
11 @ feb 15, 2010
不得不说 森太太丑了
在下一个城市,就能认真开始孤独的生活么?“我这是在干什么?”可怜的小猫,不可怜的铃子,因为她一直在努力,独立。还是要找到一个为之付出和做榜样的人啊
结局真的很经不起推敲,然后整个剧情也没有打动人的地方,电影中的苍井优生活方式给了我一些鼓励,或许以后我也会这样一个人生活吧,走走停停,做个懦夫去逃避与世无争。
你是摘桃子的天才!!!
前后不搭
嗯,苍井优安静的时候像一株漂亮的植物。最后那个傻逼男的,明明是为了挽留才向玲子借钱,却无论如何都不肯说出来。这谁编剧啊,太傻逼了!
还挺有意思
这种小清新别扭受范儿的片子真心不适合我呢。。。一直在微软,从未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