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过界男女

過界,Bends

主演:刘嘉玲,陈坤,田原,车婉婉,郑丹瑞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英语年份:2013

《过界男女》剧照

过界男女 剧照 NO.1过界男女 剧照 NO.2过界男女 剧照 NO.3过界男女 剧照 NO.4过界男女 剧照 NO.5过界男女 剧照 NO.6过界男女 剧照 NO.13过界男女 剧照 NO.14过界男女 剧照 NO.15过界男女 剧照 NO.16过界男女 剧照 NO.17过界男女 剧照 NO.18过界男女 剧照 NO.19过界男女 剧照 NO.20

《过界男女》剧情介绍

过界男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香港人辉(陈坤 饰)给一个阔太李太当司机,他娶了一个深圳女人婷(田原 饰),两人已经有了一个女孩,但是婷又怀上了二胎,为了不用交超生罚款,辉想让婷去香港产子。他奔波在各个医院,却被告知已经没有空的床位,而找中介公司却要花费20万元的巨款,辉尝试了各种方法...... 辉的老板李太(刘嘉玲 饰)生活在上层社会中,老公事业有成,女儿在国外念书,生活无忧。可是有一天,她的丈夫Leo不知所踪,Leo名下的账户都被冻结了。为了维持生计,李太只能变卖股票和家里各种值钱的东西,来维持表面的风光生活...... 辉终于等到了机会,李太让他开车载她去深圳办事,而在回来的路上,发生了一件让李太始料未及的事情......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焦土之城我盛大的同志婚礼逆青春第二季沉默不语的顾小姐内在美萍水相腐檐廊下主播风云弱水三千单身汉黑塔利亚第7季东方朔龟兔大作战本尼迪特天才秘社第二季别惹乔尼西游之大话女儿国沉默的舰队降魔的孩子不坏礼尚吻来一件幸福的事千年敬祈我的可爱要过期了!?犯罪现场调查第九季捕蛇少年虎头要塞之最后决战北郊1936年大侦探阿雷亚我与琼斯太太第一季金钱通解桃乐丝·罗奇的恐惧

《过界男女》长篇影评

 1 ) 所有的苦痛都是因为沉溺

因为有点累,整场我都是歪着身子半躺着,仿佛除了脑神经,所有细胞都停止了运转。

看着电影名打出来,A4纸上打出的默认字体一样,忍不住调侃实在是太过节省。

然后阿辉出场,冷色调的长镜头让面目都是模糊的,仿佛只剩下走路的脚步声。

这只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重复的某个瞬间,那么平常和无趣,却让我想起那个走进苏丽珍小店的背影,虽然他们一个被生活压垮着肩膀努力的捱着一天又一天,一个被日子蒙住了心灵得过且过,没有什么相同。

但时间永远是相同的,不同的只不过是平行空间里的你我他。

在那个时间里,阿辉为了第二个孩子,曾与人同站窗台边心中挣扎了百转千回终于还是不自然的笑着说出求人的话,曾听着别的夫妻商量着生产的流程细节手掌计算了脸上每一寸皮肤最后还是无奈的走出去,曾在吸完一支连烟灰都是颤抖着掉落的香烟的时间里换掉了老板的车上零件,曾对着那个仓促而慌乱逃走的背影大声喊着你为什么不能帮帮我。

人生中总有这样的时期,想尽了办法,却仍不知道该怎么捱下去。

自行车倒了不去扶,放在楼下不上锁,门反锁了不用钥匙直接踹开,所有的压抑找着释放的出口,最后却仍只能卖着车上刹车面对朋友的问题强颜欢笑,然后继续捱。

而李太,这个在慈善会上,骄傲而优雅的舞蹈后说着温暖的场面话的富家太太,一个会抱怨丈夫吃东西总不记得擦手的妻子,一个给女儿手机留很多言撒娇的母亲,毫无准备的发现了丈夫的失踪,账户的冻结。

她以为这是一个过程,总会过去,请了风水先生改了房间的摆设,穿起紫色的衣服,用现金代替刷卡,却在自己账户少量的现金和抛售就亏损太多的股票面前意识到,这其实是个结果。

然后她卖掉了改财运的金象,好像也放弃了心里的一点幻想。

她在曾经做慈善的房间外徘徊了很久,心中的幻想好像越来越小,让她最终转身走掉了。

去了母亲的住处,听着她的近期安排,听着她说会打湿你的头发,喃喃自语的回答着我也可以的,最后还是在不停的踱步后回到了家,看着满室的凌乱和看房子的客户,丢掉最后的幻想。

那个黄昏,望着已经没有了佛像对望的窗外,好像每个细胞都经历了一场衰老。

她试过了自己开车,卖掉房子里的古董甚至结婚时的画,试过了路边吃一顿饭,看着阿辉手抖脚抖的抱起临产的妻子赶向医院,那个曾趴在方向盘上无助的哭着的女人,那个又哭了的女人,终于相信这一切的确只是个过程。

我喜欢电影里很多的长镜头,冷色调下的浓密的树木,总让人恍惚着思绪跳转回那个不让生母看见的倔强着无情和脆弱的背影,跳转回火车外闪过的一层层绿色。

在这样的夏天,在一个夏天,开始了,不知道怎么结束。

每当我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总是发现大概太久没有看过这样纯粹的电影,脑海里居然只剩下那些浮华的故事情节。

连自己都忍不住嘲笑自己。

在逐渐迷失的岁月里,我逐渐忘记了生活这件事情本身该有的样子。

整场戏没有故作的碰撞和高潮,像是某段生活的24小时直播,激烈的从来不曾出现,所有的只是暗里的波涛汹涌。

就那样平缓的冷着色调讲着某段时间的生活,却让人仿佛能看到某段时光的某个自己。

风终于吹过夏季的树叶,仿佛歌唱,她停止哭泣,慢慢的走回去。

像那只被放生的淡水龟,终有一天可以回到水里,虽然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片水域。

而生活就是生活,其实从来没有什么离开或者过去,有的不过都是继续而已。

 2 ) 我不懂文艺,但我看的是感受

看完第一感觉,这片子真不错,估计也得8分吧,可是上豆瓣一看才5.5,简直不能理解呀!

看豆瓣上好多人说这是文艺片,我历来也是看不懂文艺片,也很抵制文艺片,但看完这,真没觉得文艺,真真实实觉得很不错,真的被感动到了!

为什么打四星呢,在这电影的名字,什么过界男女呀,和过界有关系吗?

其实这片在下载了好久,一直没看,就是看名字再看海报,第一感觉就是陈坤和刘嘉玲两个出轨乱搞,不想看。

看完才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呀,那起这名字干嘛,你觉得够吸引人呀,还听说这片子在情人节上映,就更感觉这电影的营销策划人员垃圾了,是要让情人们都出轨吗,什么烂名字!

为电影起的名字和海报扣你一星!

真的觉得陈坤可以凭这部电影拿影帝的,看了下获奖好像什么原创音乐奖,感觉很可惜,陈坤的表演真的很到位,把那种痛苦和无奈真的表现出来了!

真的把我感动了,想到自己现实的无奈,和他一样无助,还好给自己找了条路,真的无路可走的时候,我还有朋友和亲人的帮助!

 3 ) 说说李太太的哭戏

我们来试着想象当末尾李太太靠着车哭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吧……她这段时间一直倍感煎熬:自己的丈夫突然消失,自己的出轨,没有经济来源,“表面朋友”的猜忌,即便是回到家里也难以启齿。

而现在,她突然看到自己的司机从后车厢里拉出个待产的孕妇……一时间她突然崩溃,面对那种最为普通的夫妻互持,而公路上只身一人的她,眼泪就这样决堤了。

 4 ) 很贴近生活的电影

大奔是一种动力,同时也是一种压力。

李太太的丈夫没有接她电话。

显然是破产了。

他不出现,却让中介出面来卖房子。

之后,她仍然要承担夫妻共同债务。

所以她扔了大奔,也扔了那一些原不愿卖的纪念。

无必要了。

这些东西最后也是要拿来还他的债的。

上层生活是什么呢?

过的好的时候就以慈善的名义开派。

过不好的时候在背后讨论你。

然后低价接收你变卖的物品。

下层生活没有这么麻烦,路边两盘菜,没衣服就可以去借,但是仍然要躲避邻居的流言蜚语。

其实后者会轻松一些。

可是孕妇却一定要孩子有“身份”,要躲进后备箱,如此姿态,冒险去香港生小孩。

这个,也让李太觉得很荒谬吧?

又有一个鲜活的生命,要重蹈西西弗的覆辙。

所以无必要了,大奔这一种身份,她已经体验过,现在可以让石头掉下山了。

 5 ) 转了一圈

情人总分分合合,而爱过的人呢。

陈坤的颜,是看的原因。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文艺片所表达的情绪,和结尾,总会让人深思。

但是现实就是现实,永远不会过的跟幻想中一样。

香港,繁华背后的心酸,只有经历的人懂吧。

还没去过香港,也没去过广东,深圳。

但是从小看港剧,觉得大家都一样,都是在为生活而生活。

 6 ) 一曲小人物的咏叹调

《过界》是近年来让我觉得不仅值回票价,而且远高期望的文艺片。

《过界》讲一个拥有香港身份给富家太太开车的司机如何让自己非香港身边的妻子去香港生第二胎,获得香港身份并且躲过内地计生罚款的故事。

刚开始知道这个提要时,正值香港限奶令出台,想这剧一定矛盾重重,吵闹不断。

戛纳电影节时看当时看过的人写的微博说这电影节奏稍显冗长,并且剪辑有瑕疵。

所以,我去看《过界》的最初是为了看坤哥,毕竟是他今年唯一一部主演的电影,开场前想,哪怕是不好又怎样呢,91分钟的片子,唯一男主的戏份至少也得过半。

但事实,这片子给我带来的是惊喜远大于花痴,看完后能回味片中的酸涩、温暖、丝丝的甜纷繁错综。

《过界》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无关爱情,没有常见的冲突,整部片子没有让人心瞬间揪紧的地方。

看电影多了,总有点坏毛病,总会到了一些地方就进行俗套的猜想,如果中了就暗暗吐槽。

不幸的是,整部《过界》看下来,我的俗套猜想一个也没中。

就像阿辉把妻子放车尾箱里,开车过境却遭到查车,本以为会是一番狼狈慌张,没想到查车却在李太太下车询问时通过;李太太在酒吧里看到一个背影很像自己丈夫的人,本以为那人一定是她丈夫,本以为会是一出好戏,没想到是认错人;李太太和这个背影酷似自己丈夫的人缠绵过了,在这个人洗澡的时候穿好衣服拿上手袋走了,一切悄无声息开始,又悄无声息结束。

整个故事水到渠成,就像听一个冷静的故事人,用带了不缓不急的语调,不高不低的声调,娓娓道来一个既悲又喜的故事。

故事的节奏确实是比较慢,但不拖沓,因为这是一部表现内心的电影,音乐是这部电影不可缺少的部分,人物间的对话不多,主要表现人物的是眼神表情以及音乐,剪辑的瑕疵我不是专业的没看出来,整个故事看起来是完整的,没有特别突兀的地方。

总体像一首悠长的咏叹调。

电影节奏慢,那么注意力就可以集中在演员上了,片子之所以好看,不仅仅是因为故事是一个好故事,一个让人不辨悲喜的故事,还因为主演们的表演,这次我是深刻的体会到“飚戏”这两个字的意指,有时候主演们的表演带来的惊喜大于故事本身。

整个故事一共三个主要人物:婷婷、阿辉、李太太,一个隐形人物:李先生。

李先生只出现过一次,就是他失踪前和李太太出席家庭舞会。

他和李太太的舞蹈成为全场关注的中心,赢得全场的掌声,这暗示着失踪前的李先生在他交际圈里是一个中心人物,或许因为他的能力,又或许因为他的财力。

然后他和李太太温馨的打闹了一下,就失踪了,准确来说,是从台前转到台后,因为尽管他失踪,他的影响还在。

他的失踪令李太太的卡都冻结了、令李太太不得不为了维持光鲜的外在甚至为了生计把股票全套现,把家中的收藏都变卖、他的失踪断了远在美国的女儿的生活费、然他却在失踪的时候把房子卖了。

李先生虽然没有再出现了,但他却恰如一朵阴云笼罩在人心上,挥之不去。

刘嘉玲的李太太演得真好,刚开场时富家太太的贵气,美丽极了,无怪在舞会里成为晚会的焦点。

看完回味过来觉得这里的李太太就像《项链》里的那位太太一样,舞会后,李太太也失去了她最光鲜的项链——丈夫,不同的是,她不需要像《项链》里的那位太太一样辛苦操劳十年还债,然而她却需要假装她的项链还在,苦苦支撑她光鲜的外在。

李太太本是一个温婉而稍要面子的人物,不是女强人,相反却是一个地道安分的富家太太。

丈夫的失踪,让她在迟疑惊讶里渐渐认识到她和丈夫的同床异梦。

我特喜欢李太太从丈夫公司回来后在床上压抑的哭,李太太是如此爱惜自己的面子、时刻要求自己展现出富家人的高贵,甚至在家里,甚至在自己的菲佣面前。

丈夫的失踪,自己居住的房子被丈夫暗暗变卖,令她一点点的从自己珍爱的华丽外衣里出来。

就像与开场相呼应一样,李太太又一次来到上一次与丈夫一起出席家庭舞会的房子外,透过玻璃窗,里面依旧莺歌燕舞,只是这次的中心已经不再是自己了,她躲在门边想要开门却又不敢开门,几经挣扎终于在门外走开,回到家里把家里的收藏都变卖了。

值得玩味的是,她变卖的收藏里有一幅当年李先生和她结婚时送她的画,估价八十万,她却说能不能把价估高一点。

言外之意,可能是当年拍卖回来的价远高于八十万,就像她这段婚姻一样,有一个华贵的开始,却落得一个贬值的结局。

田原的婷婷,是一个怀了二胎躲家里的孕妇。

现在广东很多地方女人怀二胎已经不用躲躲闪闪了,街坊也睁一眼闭一眼,只要你肯交罚款就行了,交不起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户口上不了。

像婷婷躲得那么辛苦的,大概也就是十多年前广东的作风。

十多年前,二胎孕妇小心翼翼的躲家里,不能工作,不敢出门,每天对着家里四堵墙,每天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等待孩子出生,顺便还为罚款发愁,脾气阴晴不定,田原都演得丝丝入扣。

好了,终于到阿辉了,对于这个人物,实在太多想说的,都堵在脑里错乱着。

首先,感谢整个剧组,创造出阿辉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惊艳!

这是一个很有层次感的人物,作为丈夫,为妻子能在香港产子奔波受委屈的阿辉、作为爸爸,对女儿温柔慈爱的阿辉,作为司机,对上司谦恭认真的阿辉。

看着银幕上的阿辉,我惊讶的找不到陈坤从前演过的任何一个角色的影子,这是一个很纯粹的新角色。

我看到的不是陈坤演的阿辉,而是一个挣扎在底层的小人物。

阿辉,这是一个很平凡的名字,一个在港产片里和卖鱼胜、猪肉荣一样没有特色的名字,一听就知道不是一个精英的名字,他是一个很普通的底层人士,依靠给富家太太开车,每天来回半山别墅和交际舞会,但他却是一个多面立体的人。

作为丈夫的阿辉,他的心头始终压着他即将生二胎的妻子,他要让妻子在香港生孩子,他要让自己的孩子有香港身份,这样他就可以躲避计划生育的罚款,因为他交不起这罚款。

为了取得香港产子的床位,他找内地所谓赴港产子机构,他在等待咨询时前面一对夫妻正在交钱,他在二十万纸币放进点钞机里哗哗声里沉默地等待,可以看出他在数钞的声音里越来越紧张,终于他起身走了。

同样是沉默的场景还有他去买马的时候,攥了马票伏在车窗听跑马,这里的沉默确显得躁动,仿佛看到一夜暴富的幻境,却又自知不可能,而听数钞的沉默却更想等待一个命运的审判似的。

他为了能弄到让妻子赴港的钱,偷偷把李太太的车零件变卖了,正应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尤其喜欢阿辉在答应变卖蝶式刹车时眼神闪烁的抽烟时流露出的怯懦、侥幸、害怕。

作为父亲的阿辉,是温暖柔软的。

他对女儿非常珍爱,有一个场景,他为找不到床位的事回到家里气闷,女儿不小心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他气冲冲地上前把门踹开,踹门之前让女儿远离门的话就如平常父亲安抚儿女一般。

前头求前度帮忙开具医院证明被拒绝,对着远去的列车大喊“为什么你们不肯帮我”,忍了一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一转身去接女儿回家,看到伏案睡着的小女儿,那可是柔情似水。

阿辉的父爱总是伴随阿辉作为丈夫的辛酸寻找床位而未得的苦闷出现的,仿佛这种父爱是对自己作为丈夫的失败一种对自我心理的补偿。

确实让人动容。

作为司机的阿辉,是一个谦恭的人,他每次给李太太开车门都是躬着腰,每次给李太太递东西都是双手的,都是头微微低下的。

他开的车都是平稳的,从来都是循规蹈矩,就像他给人的感觉一样。

唯一一次,他把李太太的车四个车胎都换了A货,他开着那个车在平台里疯狂地左转右转,雨后的平台溅起水花不断,这个就像他沉稳的外表下不安的因素。

就是有这不安的因素,才有他把妻子放车尾箱过境的做法。

阿辉和李太太的对手戏,最喜欢的是,最后汽车半路抛锚,婷婷要生了,阿辉把婷婷抱出车尾箱放上出租车去,李太太在车外与阿辉对视。

这里实在是有千言万语,我看了一遍还没看出门路,以后多看几遍再说。

阿辉有大量重复的动作,例如抽烟,在自家里趴在窗台抽烟解愁、和菲佣聊天时慢悠悠地抽烟、卖车零件时的两次抽烟,一次边抽烟边眼神看得远远的,大概想很多东西,一次边抽烟边眼神闪烁,明显的有点愧疚。

还有沉默,前面说了。

还有开车的眼神,一般状态下认真开车,被换件后车子开着开着出问题后他的瞬间张皇失措,开着李太太的车去接妻女时的开心满足的开车,带着老婆过境时的开车局促不安而又小心翼翼的眼神。

最后的结尾非常意蕴悠长,阿辉截了出租车和妻子闯急诊室,李太太离开抛锚的车一个人一步步走远了。

一人一个方向,渐行渐远,给人留下许多遐想。

也许,阿辉的妻子产下了小孩,顺利获得香港身份。

也许,阿辉失去了李太太家的司机工作,却又找到另一份更好的工作,也可能更不堪。

也许,李太太找到了李先生,也许,李太太放弃了这段婚姻,重新开始一段新生活。

反正,故事结束了,生活继续着,一条路,两个方向,从银幕走到现实里。

 7 ) 中国电影能好吗

前几天一个偶然点了《过界》电影的豆瓣界面,看了几版预告片,感觉很好。

情人节这天上映了,却发现它的名字改成了《过界男女》,情人节一夜过后豆瓣评分只有六点几,今天已经掉到了5.5分,我纠结了一会儿(因为我看电影习惯参照豆瓣评分)最后还是选择去看。

看完以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分不可能是这么低的,按照豆瓣的评分习惯起码应该在七八分。

但是为什么它的分数会这么低呢?

首先这是一部个人风格非常浓的片子,讲的是一个社会底层男人为了避免大陆超生二胎罚款而想尽方法去香港生孩子的故事。

故事很不错,但是问题在于,浓烈的导演风格以及一些平缓的情节设计让整个片子看起来毫无商业片惯有的爆点,比如大场面大反差悬念等等。

这样干直接导致了我看的时候硕大个放映厅没超过十人,途中几人离场,旁边还睡着两人这样尴尬的局面。

类似这样的局面我记忆里还发生过两次,一次是看《一次别离》的时候,一次是看《桃姐》。

没错,《过界》的整体风格和它们一样:都是典型的文艺片。

上网查了一下数据,果然《一次别离》在中国的票房同样惨淡。

《桃姐》因为有刘德华这样的特殊型演员撑着,某种程度上又算商业片,所以票房好坏不做参考。

而《过界》之所以票房这么差(太容易预料的事),评分又这么低原因是什么呢?

很明显,它选错上映时间了。

它选在了情人节这一天上映并在片名后面加了男女两个字,以为这样就能票房叫座了。

但是它完全低估了一个问题:大多数选择在情人节去看电影的情人们,整体文化水平使他们喜欢并热论的只会是《小时代》《致青春》《失恋33天》等等这类型的电影。

而你即使起一个吸引他们兴趣的名字,再找一个吸引他们的演员(陈坤),也抵不过导演和故事所营造的强烈的文艺片风格。

如果能做一项调查数据我想结局肯定是这样的:这些情人们(他们最容易传播信息)回去给他们的同事朋友和准备去看的情侣们讲起这部电影时说,不好看,而且每次想亲一下的时候那背景那音乐,都他妈像要分手了一样。

豆瓣里正好这一天看过的情侣们可能在一夜之间点了无数的一星。

连锁反应后,再加上一些常年在豆瓣上泡的跟风狗(别人点低分为了显示自己品味比别人强绝对不会点高分)这样,就部片子的悲剧就诞生了。

以上拿《过界》作为例子分析一下“好片子为啥在中国电影市场失败”这个话题。

现在该来聊聊“烂片子为啥在中国电影市场成功”了。

说起我们的烂片,星罗棋布,最近火的比如《富春山居图》《小时代》《爸爸去哪儿》等等,骂声此起彼伏为啥还有那么好的票房呢?

想讲清楚原因,太过庞大,都不知道从哪儿说起了,我觉得这可能涉及到了....中国近代史,文明社会在中国的发展等等听起来很扯淡的东西。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文化和思想层次较低者在我国社会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占了大多数。

因为历史和X党的种种原因导致了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我们就不聊了。

思想上一直以来很受禁锢,文明的发展较发达国家也很落后,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外《一次别离》那么受欢迎,在中国它那么惨淡的原因。

如果把如上提到的一些片子类型做一个按文明社会发展的理解程度排一个顺序的话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从高文明到低文明):一次别离类>爸爸去哪儿类>小时代类。

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排序?

追求真理(一次别离)>不被我们社会文明重视的父子关系(爸去哪儿)>高富帅白富美们的拜金青春?

(小时代)在这样的排序下很明显相较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喜欢金钱名牌喜欢帅哥美女的文明理解程度最为容易,追求真理自由科学民主....这些的理解程度最难(没达到追求这些的时候)。

终于把这个麻烦的问题解释完了,接下来就比较容易了。

这样来说,就可以很明显的明白为什么文艺片的市场在中国这么差了(文艺片表达的大部分为此)。

之所以《爸爸去哪儿》《小时代》这样的片子能在中国票房这么火爆,是因为他们的文明程度最容易被中国现阶段的观众所理解和喜爱。

这就奠定了中国电影市场上,好票房影片类型的基础:别讲的太深了。

其次就是典型的商业片道路了,用大牌。

越红越好,越大牌越好。

能请刘德华就别用赵小光。

能保证大牌云集,已经完成了最简单的炒票房大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年一到过年各种贺岁片里无数大牌,光看偶像的粉丝基本就已经能挤塌电影院了。

最后一步最至关重要:造舆论。

想要卖好票房,会制造舆论就等于成功。

为什么《富春山居图》那么烂的片子依然能赚钱?

除了刘德华和志玲姐姐,其他应该全部要归功于他们的“烂片营销”。

《富春山居图》的团队不研究电影,研究开兵法了,一招将计就计让电影票房直升。

你们跟富春山居图比谁骂它自己骂的更狠,显然它成功了。

其实不论《小时代》还是《失恋33天》等等,都带着些烂片营销的方法来炒作自己。

他们以此来达到自己的舆论热度,人们都奔着”他妈的究竟有多烂“这样凑热闹的好奇心去看个究竟,票房就这么上来了。

甚至我觉得现在的电影也好明星也好,可能都怀抱着”求你往死里骂我吧“这样积极向上的心态。

而这样的造舆论方式还有很多种,比如《爸爸去哪儿》,大家都表示他不是电影,但依然比大部分电影好卖多了,其原因就是趁着他们刚刚播完火到没朋友的同名综艺节目,在舆论还热的同时再加入什么哪俩个小朋友天天在一起啦,青梅竹马啦这样成天各种娱乐头条的热心炒作,成为热心群众的热聊话题。

再加上大过年这种一家团聚的亲情时刻导致了它《过界》导演想都不敢想的好几亿票房。

《小时代》那么烂最主要票房大卖的原因是它的导演,它的导演本身已经是一个集无数死忠粉与舆论为一身的大牌。

其粉丝恐怖程度不亚于”你知道他们有多努力吗“的五月天。

另一方面,《小时代》如同《致青春》一样,在微博上搞起了”青春营销“,什么毕业,爱情,回忆,时代,理想等等一大堆关键词。

两个以前上学时看郭敬明《圈里圈外》的粉丝,下班后,满怀青春的去电影院回忆去了。

分析完后,又自我感叹了一番,这真是一个悲哀的行业。

以一个正常行业里正常的发展模式来讲,你只有把握了这个行业这项技术的精髓,把专业知识修炼的越深,你才能做到这个行业的最前端。

但是在中国作为一个导演,你的故事并不是太重要,你会不会导也不太重要,你更应该考虑的是怎么混圈,怎么和有钱人混好关系,让他投钱给你。

只有有了钱,你才能用起大牌,才能请团队炒作,才能拍”砰砰轰“大场面。

而如果你单单只是想做一个真正的导演,想拿你微薄的资金讲好一个实实在在的故事,那你可能做完第一次就夭折了。

就目前中国电影和社会的发展而言,要形成一个完善科学的电影环境体系,短时间内肯定不太可能了。

今天下午还有看到好像是个影评人拿《小时代》和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合一起写影评的,影评名字起的也很郭敬明:浮光-XXXX。

大致表达的意思是讲青春的电影哪个更青春(如有错误表达请更正),结论是两个都不是,某种意义上两个没区别。

转发呼呼过了好几百。

我评了句类似”两个有可比性吗,冯小刚和斯皮尔伯格能比吗“这样的疑问,享受了微博开号以来最热度的转发,有一个他的粉丝回我,冯小刚和斯皮尔伯格,一个亚种,一个犹太种,至少可比谁更像新美利坚高加索种......我觉得,真的没法比。

两个导演,一个是真正拍电影的,一个是商人。

你觉得《两只蝴蝶》和《蓝色的多瑙河》能比吗?

你觉得《小时代》(书)和《战争与和平》能比吗?

姜文好歹是为数不多在中国导演里能坚持作品的,且不说他作品的好坏,起码他的表达有思考,电影拍的像电影。

并且起码他在这失望的环境里证明着另一种可能。

大牌很可怕,炒作很可怕,死忠粉很可怕,但是换个角度想,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大家的口味总会越来越挑剔的,不是吗?

 8 ) 《过界男女》命运与生活都不曾有配乐

整个看的过程内心是极其平静的,但是内心深处其实是十分感慨与无奈的。

感慨的是遭遇,无奈的是命运。

从anna找她妈那里其实就体现出她的家境与leo不是门当户对,所以她在老公破产失踪之后掩饰自己的无助和绝望,仍然对外表现出大方得体的态度。

与其说她虚荣,我们不如说她每一天都是活在外表光鲜亮丽的黑暗之中。

anna其实更多的描写人物内心活动,但是阿辉的描写其实更多是动作。

从他开头的耐心到后来不顾女儿哭泣踹开门也可以体现出他整一个人都被迫接受生活的压力,他因为妻子是非法居民每日只能将她锁在家中,就连腹中之子都必须另找方法才能生育。

我影响最深刻的镜头是,他和女儿将耳朵贴在妻子的大肚上,一家四口,即使有国家社会的制约,也不能阻挡那一份来自血液的爱与责任。

简而言之,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存在一种互补的感觉。

一个人有钱却没有了家,一个人没钱却拥有了家;一个工作经历为零的女人要独自抚养在国外开支颇大且一无所知的女儿,一个穷的更换老板家豪车零件变换为假货的男人。

(其实我觉得这个地方anna在很多细节都已经知道了这个车的真相,只是没有说破)每个人都在经历不同却又十分相似的事情,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着不同的顾虑。

没有人一辈子没有烦恼,最后anna的哭泣让人有一种抑郁于胸口说不出来的沉闷之感,当她看见司机将快要生孩子的妻子放在后备箱时,面露的惊讶之色,其实我相信更多的是由心底的羡慕。

贫穷的夫妻,共患难,为了家庭他们愿意付出一切,携手共度难关。

反观自己,丈夫却因为破产而不知去处,家有无数珠宝又如何?

自己其实从来没有拥有过家庭,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归于虚无了。

她最后应该怎么走下去?

我不能说这部影片告诉了我什么,其实更多的是对命运的醒悟。

对于anna,也许我会想作为一个上层社会的女人,从来没有独立权,就连预支工资都要与丈夫商量。

现当代女性相信如果没有经济大权与独立性,在婚姻中都不会有好的结局,更何况是富豪之家?

对于阿辉,我会想人的精力其实很多时候是被自己消耗的。

如果明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再哺育孩子,就不应该再生。

一波三折,生活其实很复杂也很简单。

但我说的这些都是浮云,到了真正的生活面前,我们都会投降,这就是欲望和人生。

人生仿佛永远都没有界限,因为我们都站在界限上。

 9 ) 随

片子很闷,对话特少。

情节平淡,要思量一下票房不会高。

李太太出现的场合总带着一些明亮的色彩,司机的背景多数为暗色。

一如两个人的环境。

其实两个人都是焦头烂额的状态。

李太的艳丽在明处、危机在暗处,司机就直接放在了明面上。

记得李太倒在床上,木然不动的眼神。

整个镜头里,只有镜子里佣人模糊的身影与询问的声音,才意识到这还是“活的”记得蹓狗的佣人与司机,无声的抽着烟。

记得过海关时司机看象那些孩子的眼神。

这几个画面倒是很符合片名里的“过界”---地区的界、阶层的界。

不过,电影起了一个深刻的名字(或者故意让人误会的名字),内容却对应不上--并不够深,也并不风骚。

 10 ) 过界男女

分不应该那点,但也不算低吧。

记忆中是很久没看刘嘉玲的电影了的。

李太的出场给我一种很经典的贵夫人的形象。

有着会赚钱对自己不够亲热的丈夫,远在异国过着自由且自私的女儿,还有一群只会与自己攀比的各家贵太朋友们。

或许她还要高贵些吧。

她主持着慈善晚会,她会是舞池中央美丽的焦点,会是最尊贵的女主人。

她会努力维持着这些东西,因为这是她的生活,谈不上喜欢。

改变开始于做头时发现卡被冻结了,会赚钱的丈夫一夜之间就和他的一切消失的无影无踪。

她不相信生活的变化,她开始寻找。

但可惜一直无果,就在一场莫名其妙的出轨后,回到家中的她发现卧室混乱的现实,这可能是丈夫回来过而且收拾走了一切能用的细软。

于是她在悲愤中认清了现实。

不过接受现实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但不用担心,现实会对你不离不弃让你不由得不信。

女儿的不懂事,女佣的快速的背弃,朋友们等着看自己的笑话对自己没有丝毫帮助,就连母亲也不体谅自己,最后再加上丈夫对自己最后的索要。

她必须接受要现实并寻求改变了。

她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卖,除了房子暂时不能动其他的都可以考虑,当然还有车。

对了,当所有人都对自己出界的时候,只有身边的司机阿辉始终站在他那个位置,没有丝毫的改变。

而且她第一次在外人面前崩溃就是在阿辉面前,而阿辉也给了自己加油的安慰。

好吧,那车暂时就不卖了吧。

之后我们看着她对自己的出界,不再身披华贵出席在聚会,开始尝试路边的美食。

生活下去。

阿辉最后的利用,尽管温柔却也是最后的出界。

她的又一次哭泣,又一次擦去眼泪踏上前路。

生活总是在没有任何通知的前提下默默改变,我们只能接受并做出自己的应对,事后还要叹息一声:啊,时间过的真快啊。

《过界男女》短评

现实到让人喘不过气

8分钟前
  • 陌黑的叶子
  • 推荐

这样的年代能有人拍出这样一部电影,真不容易啊。

12分钟前
  • 暗地妖娆
  • 推荐

单看海报的话还以为是商业爱情片,其实是香港生儿的故事。到是挺新颖的题材。

15分钟前
  • 影の錬金術師
  • 还行

失望至极

20分钟前
  • 菠菜菠菜
  • 较差

失望

21分钟前
  • Zero
  • 较差

拍得不错,注重细节和氛围营造,也是现实的问题。可以叙事比较拖沓。6.5

22分钟前
  • 葱油饼
  • 还行

刘嘉玲到最后也没有留下过多少眼泪,用那只沾了眼泪的手扯了扯衣角擦了擦后背,继续往前走去

24分钟前
  • 哈哈开玩笑
  • 推荐

好现实,好残酷。想哭。

25分钟前
  • 噼里啪啦砰砰砰
  • 推荐

敢不敢再烂一点儿、、玩文艺也得够唯美吧、、画面糙得可以、剪辑乱七八糟、、真是够了

28分钟前
  • 兎酱Sissi
  • 很差

豆瓣的评分极为不正常,难道有人在黑这部电影,亦或是这是豆瓣影迷的水准?非常克制的一部电影,表演尤为克制,然而内在的张力有让人感觉到沉重。片名起的太差了,把人往下三路误导。

29分钟前
  • 贝果在唱歌
  • 推荐

莫名其妙

34分钟前
  • 水文刀
  • 较差

杜可风的摄影拯救一切

35分钟前
  • Rej
  • 还行

很少看到有用后摇(post-rock)做OST的电影,《过界男女》里庄柏信(Patrick Jonsson)的配乐很能反映主人公的心境,有一种能走进内心深处的救赎般的力量。杜可风拍的几组空镜也很有后摇封面的阴冷和暗色系。

40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睡了好几睡。。。嘉玲你演了这么文艺一片儿朝伟他造吗??

43分钟前
  • 十二月
  • 较差

在家待着无聊,一个人跑出去看了这个。片子从头到尾的压抑,半中间,厅里的人走了三分之一,我坚持看完了,但是看的要抓狂了。

48分钟前
  • 喜喜
  • 还行

豆瓣电影记录的第700部电影。整部电影有种浮光掠影的感觉,无法让观者体会剧中两个过界男女的内心感受。

52分钟前
  • 阳光普照
  • 还行

故事值得思考但剧情太过平淡,生活的无奈从始至终被浓浓的气氛给压抑着。陈坤演技很棒。

56分钟前
  • bentmoon
  • 还行

不看不看又看了,看了看了睡着了,睡了睡了又醒了,醒了醒了结束了……上一次看到这种烂片是一个叫“明明”的奇葩片子,那个是看了十分钟就关了,这个好歹带着期待看完了,不能恶心更多,感觉浪费生命。有人竟然拿他和桃姐对比,你真够了,plz

58分钟前
  • 世纪末日卢瑟王
  • 很差

题目没起好,电影还凑合

59分钟前
  • Yoli
  • 还行

评分怎么这么低?看完心里那个可劲的难过。一杯红酒配咖啡…让我打消了在影院吃泡面的冲动哇,哈哈哈。

1小时前
  • ●" 灰色不灰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