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燃烧
In Flames
导演:扎拉·卡恩
主演:拉米莎·纳瓦尔,奥马尔·贾维德,巴塔瓦尔·马扎尔,穆罕默德·阿里·哈希米,阿德楠·沙·提普,吉布兰·汗,Vajdaan Shah
类型:电影地区:巴基斯坦,加拿大语言:乌尔都语年份:2023
简介:玛莉亚姆与她的弟弟以及母亲法里哈共同居住在巴基斯坦卡拉奇的一间狭小公寓里。当玛莉亚姆的外公离世后,外公的弟弟试图迫使她们将公寓转让给他。因为缺少健全的对女性财产权的保护机制,这在巴基斯坦相当常见。玛莉亚姆的母亲受到丧父之痛和孤独的双重打击,无法理智地做出判断。玛莉亚姆对母亲的昏庸之举忿忿不平。此时,她与同学暗生情..详细 >
女主角好漂亮,我很快被故事吸引。但是随着突然到来的转折,影片进入恐怖类型片叙事,所有恐怖元素直指巴基斯坦女性所面临的系统性绝境,猥亵和骚扰已经算不得什么,回魂反馈了巴基斯坦男性族长制和男性神权的两种社会基础,神殿成为性别犯罪的掩护,男性家长的去世也会给家中的女性带来更多危险。“燃烧”部分对比李沧东《燃烧》能说明本片创作的平庸。不过若不是因为剧情硬伤,它应该会更好看一些。2.5
@HKAFF2023 奔着题材买的票,结果剧情和我期待有出入,所指矛盾只是点到即止,缺少一些人物挣扎感。尤其是Mariam和Asad的车祸线,说实话我没理解,爱人之死怎么就成了女性困境的梦魇?(或许是理解上的文化差异?)最后一把火来个硬扣题,In Flames原来是“幸甚至哉,割以咏志”啊......
诈骗
三星给电影本身,听完映后再加一星给这部片子的现实意义
里面的所有恐怖元素,都是女性在父权社会下所受到的剥削和压迫,电影表达的内容没问题,但前后不流畅,最后一场大火又能烧掉什么呢
#7thPYIFF# 没太认真看,一天七部脑子实在不转了。整体觉得比较类型失焦,谈恋爱谈的好好的开始转向心理惊悚,落脚点是女性困境,但是讲得还是太杂乱了。
简介诈骗+1,戛纳双周风评被害。
6.0 不好看……
No.9994。7th PYIFF-卧虎入围,前入围2023戛纳导演双周。导演可能在想大卫林奇,不过拍出来还是个连合理性都没太捋顺的惊悚片,而且片子的底(童年创伤及父亲的死因)实在太儿戏了。只不过是包装成了一个男导演矫枉过正的喊口号女性主义让女性复仇,以及巴基斯坦异国情调的外表的爽片,这就能戛纳双周了?真想呵呵啊。我其实特别想知道那个小男朋友犯了什么错啊,至于这么永世不得翻身吗……
观后留痕
3.5
For women, horrible men are haunting, out of nowhere and everywhere: in your childhood trauma, with your brother, in your relationship, in your adulthood, on your way of saving yourself, just everywhere.
GHG的意图太明显,置于巴基斯坦这样的设定下更显露骨,虽然可能导演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对此类题材稍有经验和敏感的观众很容易察觉到各种的刻意和矫情
前1/3扣人心弦,中间突然不有点看不明白了,确实被吓到,用恐怖片来讲一个为巴基斯坦女性发生的故事,非常创新,就像导演给观众的致辞写到:this is not a horror movie, it's reality.
电影中的惊悚,恐惧围绕在女性身边的男权,父权和男凝不过是现实女性主义问题的万分之一。最后的火是一种振臂高呼式的宣泄,技法幼稚但主旨立意更不能被忽视掩盖
非常喜欢,难得在银幕上看到惊悚片。就是现实映照,女性的身心困境。映后几个问题也都很棒。题外话,男性看完会觉得被“冒犯”吗?
老天爷,有些地方没看懂就算了,还把人吓个半死,胆小的别看😖
适合用《reputation》做配乐的电影,拍不出林奇用更多的精力喊口号也可以啊,不至于这么笨拙
惊悚外壳包裹的巴基斯坦女性生活困境的表达。她们的日子就是“恐怖片”:男权的压力无处不在,家暴、袭击、性骚扰、被轻视、被骗被侵占财产。死去的男人幽魂不散,每当出现在母女精神涣散、意志薄弱之时,恰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无力和挣扎,呼吸困难到几乎窒息。叙事不畅,但镜头处理尚可,如构图、空间构建、打光,惊悚部分的氛围营造得不错。
女权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