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业余小偷

Small Time Crooks,贫贱夫妻百事吉

主演:伍迪·艾伦,崔茜·尤玛,休·格兰特,乔恩·拉威茨,伊莲·梅,迈克尔·拉帕波特,托尼·戴劳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0

《业余小偷》剧照

业余小偷 剧照 NO.1业余小偷 剧照 NO.2业余小偷 剧照 NO.3业余小偷 剧照 NO.4业余小偷 剧照 NO.5业余小偷 剧照 NO.6业余小偷 剧照 NO.13业余小偷 剧照 NO.14业余小偷 剧照 NO.15业余小偷 剧照 NO.16业余小偷 剧照 NO.17业余小偷 剧照 NO.18业余小偷 剧照 NO.19业余小偷 剧照 NO.20

《业余小偷》剧情介绍

业余小偷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过着平凡生活的夫妻雷·温克勒(伍迪·艾伦 Woody Allen饰)和弗伦奇(崔茜·尤玛 Tracey Ullman饰),一个是有犯罪前科的洗碗工,一个是专给人修指甲的美容师。然而这平静而安稳的生活,却被雷密谋抢劫银行的计划所打破。即使妻子极力反对,可雷心意已决。他不仅找上三个愚蠢的同伴入伙实施抢劫计划,居然还千方百计地拖弗伦奇下水。可这场希望一夜暴富的美梦并非如想象中顺利,一场状况百出的银行抢劫行动爆笑上演。 由美国著名导演伍迪·艾伦自编自演自导的喜剧电影《业余小偷》,沿袭了他一贯善于揶揄讽刺的喜剧风格形式。本剧一连串笑料百出的状况连连,加之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机智对白,让这出幽默诙谐的“内行人笑话”,令人忍俊不禁、捧腹不止。女主角崔茜·尤玛凭借此片荣获2001年第58届金球奖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提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奥维尔号第二季罪人第四季欧文的网球赛我爱HK开心万岁阿盖尔:神秘特工魔法少女伊莉雅:雪下的誓言路上的路花再见先生医价之裁小淘气尼古拉:我们还在等什么才能快乐?情归阿拉巴马百岁老人跷家去遥远星际:和平使者之战花楸故事回家的路不止一条步步紧逼一丝不挂沐浴之友未知时间的爱倒仓萝莉的时间轮到你了白狮锦绣芳华48个圣诞愿望班亚和蕾雨3醋溜族诡眼重金属囧途2

《业余小偷》长篇影评

 1 ) Small Time Crooks

雷·温克勒(伍迪·艾伦饰)是一个有犯罪前科的洗碗工。

他的妻子,弗伦奇(特蕾西·厄尔曼饰)是个专给人修指甲的美容师,她处处留心,希望丈夫能安于过平静而安稳的生活。

当她意外地得知雷正在策计一个抢劫银行的计划时,她便极力阻止,拚命反对。

可雷决心已定,他准备找上三个愚蠢的同伴一同去实施他的计划,并且千方百计把妻子拉进来,要让她在甜饼店里打头阵。

很快,一个一夜暴富的银行抢劫行动便开始了!

不过似乎一切和他们的想象并不一样……

 2 ) 小偷的反讽

伍迪艾伦的《业余小偷》这部片子题目虽说有“小偷”,但我觉得内容并没有着重说小偷,而主人公也是从开头心术不正想抢银行的人摇身一变,成为了饼干连锁店的董事长,最后破产的结局使整部片子更加具备戏剧性。

虽然影片带着“穷人有穷命,穷人有穷福”的麻醉药力,但是也给生活中平平无奇的小人物带来了安慰。

片中男主的夸张和不灵光的智力,使得一个没有上进心且固执的小人物跃然纸上,而妻子在有钱了之后盲目追求艺术高雅,也是对现实中一些“富人”的讽刺。

最后的破产更是说明偶然的“一夜暴富”,不善于经营,也是一盘散沙。

也是告诫我们要脚踏实地的做事。

 3 ) 可爱的小老头

笨贼想通过饼干店作掩护,挖地道抢银行,可惜他们的水平可远远不及越狱里面的scotfield,计划搁浅,然而生意却红红火火...美国纪录片节目60 minutes主持人之一Steve Kroft也到里头客串了一把。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笨贼们把水管挖爆的那一场,警察到饼干店买东西,听到了异常的动静,问老板娘怎么回事,而被水淋得个落汤鸡似的woody Allen恰好跑出来,怕计划暴露,便谎称自己是个"plumber"。

真是个可爱的小老头!

Woody Allen,再加上突然间有趣的讽刺与幽默,缓解了有时过于严肃的主题。

  

 4 ) 《伍迪 艾伦,一无所有》

《伍迪 艾伦,一无所有》我第一次读电影剧本,就是伍迪·艾伦的某部,可惜忘了!

记忆中,就是话痨,不过平凡中见着美国社会,也见着普通人的心态!

今天又看一部旧片,挖地道抢银行的预谋与实施作为开篇,有些老套了吧,不过人家说的不是这个啦!

因为招收的帮手都是十足笨蛋或者纵火犯,因此地道没挖好,警察已发现!

好在警察也是开明人士,于是大家放弃银行这个标的,转头曲奇!

为了掩护挖地道这个业余行为,掩人耳目开了个曲奇店,不料成为全纽约最受欢迎,那就弃暗投明啦!

曲奇饼店一年后就扩充为日落集团了,一众笨蛋、主妇和、纵火犯、警察,还有这个业余小偷都成了高管!

然后就是好景不长,在美国这个残酷竞争的社会里,最后会计师套取了所有集团资金飞了。

主妇,也从努力挤入上流社会的梦幻退出;小偷也还是那么业余,珠宝唾手而失!

最后,一无所有!

伍迪·艾伦自编自演自导,想剥下的就是主流社会光鲜外衣下的粗俗,尤其是那些暴发户们!

“我是一个很有限的演员,通常我只能扮演两类角色,一类是下层的小偷骗子,我演起来很自然;还有就是知识分子,因为我看上去像知识分子。

 5 ) 王者

WOODY ALLEN 一个怪怪的老头,羸弱的身影,一副还蛮喜剧的长相,可是凹陷的眼睛里却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是导演,也是主演,在这部影片中,扮演的是一个自做聪明的小人物,对于小人物的喜剧刻画,与周星驰不一样,如果说,星驰是已夸张的肢体动作取胜,那么ALLEN就一定是靠的他幽默的语言,已经不能单纯说是幽默,应该是暴笑吧,至少对于我是如此,,比如ALLEN与前狱友争论自己点子王的绰号,比如和他一样傻傻的职员回答记者在色情杂志上登饼干广告的原由,比如只与别人讨论天气的小姨子,,我想,至少对于我来说,这是影片最出彩的,以至于少了这些台词,就会黯然失色,质量大打折扣.当然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的塑造功力,都是不容小看的,为了抢劫银行而开的SUNSET COOKIES 银行没抢成,而阴差阳错的,饼干店大大赢利,走红美国.本来渴望有钱的ALLEN,真正成了富翁后,却没有以前那么开心,以前听过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还足够开心,那么他一定还不足够有钱,,真理啊,,可他不开心的原因只是因为老婆已经不满足于有钱,甚至极力摆脱自己的过去,摆脱自己暴发户的身份,而想要成为真正的上流人,什么电影,也是有反面角色的,于是这个时候,我们的"上流人"登场了,帅气的面庞,渊博的学识,优雅的举手投足,而目的确实骗走女主角的钱,当然,他成功的获得了我们女主角的芳心,甚至对ALLEN 的忠告置之不理,对ALLEN的情谊日渐淡化,这样的剧情设置不免老套,可是在ALLEN的影片中,这些都可以忽略,就好象,周星驰主演的<<九品芝麻官>>,全片如果抽离星爷的表演就只是一个不仅老套,而且老土的影片.ALLEN饰演的小老头,在这种情况下,他宁愿不要妻子的巨款,宁愿自己去偷名贵的项链,而事实上,他又只是把自己带去的玻璃项链换了回来,看他换项链的过程,无不是让我们忍俊不禁的,也让我们愈来喜欢这个小老头,傻傻的,苯苯的,自以为很聪明的,向往自由的,渴望真正的生活的,善良的,所以,可能我们都错了,其实他才是生活真正的王者.

 6 ) 艺术不是孤立是回归

整部片子都充斥着荒诞气息,一方面左手拿着真情,另一方面右手拿着艺术。

从生活中常见的琐碎切入,把那些我们认为的不美硬生生展现在我们面前,用大家认为的美好来颠覆这一切,论证了一个理论上的悖论。

当一个土大款不知拘泥于富贵,想融入到上层社会去,她开始学习。

这样的荒诞让人们恍然大悟,艺术素养,文化厚度来源于生活,形成于习惯。

导演用艺术的形式嘲讽那些不懂艺术的人,艺术不是绕口的高深的术语,艺术不是遥不可及的灵感,艺术不是上流社会的专宠。

艺术源于自然,源于生活,源于每一个活生生的人。

艺术的强大在于共通互融,孤立是一种狭隘自私弱小的表现,艺术需要一个真正的回归。

没有人能够教你怎样生活,因为所谓的生活方式伴随一个人生长经历,成长背景,内心世界。

一个人习惯于和自己的生存作斗争,但这个主要矛盾消失,她就手足无措,面对无数选择而迷茫。

生活失去曾有的方向,人就会随性,跟随人性,人们选择贪婪,舒适,安逸,虚荣。

有人说内心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贵,因为没有人可以将你的富贵偷走,江湖中的诱惑也不能将你带入歧途。

在如今这样一个价值观扭曲的社会,人们更加难以坚定内心的想法和曾经的自己。

鱼目混杂中,David是多见的,然而业余小偷却难得。

每个人都只是社会中的一个小人物,为什么要给自己一个定式:输不起。

得到财富就要死死抓住,放到保险箱里,却不知背后颤颤巍巍的站着一群业余小偷。

小人物得到过,知道得到有多么不易,小人物失去过,知道失去没有想象里那么糟。。

 7 ) 热烈的胡闹,轻盈的反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伍迪艾伦

很高兴能看到这部电影,一方面这部电影很有趣,看得很享受;另一方面,这部电影是典型的明白人拍电影,知道一部电影应该怎么玩。

看得越多越觉得,郭德纲那句话说的是很有道理的,很多事情不是搞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的问题。

这部电影真是一个很好的范本,把一个很简单类型的影片拍的明明白白,既娱乐又内涵,而且是小娱乐小内涵,太符合中国市场需求了。

蠢蛋电影—胡闹电影—讽刺电影的结构设计这部电影的结构和发展脉络很清晰,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伍迪艾伦谈到这个剧本的写作时明确谈到,剧本的灵感源自于一个社会新闻上很愚蠢的盗窃计划,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到了挖地道抢银行的灵感。

一个无所事事的底层,因为小偷小摸进过监狱,想着租下黄摊儿的披萨店掩人耳目,从里面挖地道到对面的银行。

找到的班底是两个更无所事事还认为主谋是无比聪明的人的更蠢的家伙,这样的设定明显是要拍摄一个蠢蛋电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乐子,让人捧腹,像极了伍迪艾伦在俱乐部里的讲的段子。

然后为了掩人耳目,这个小店要经营点什么,于是让伍迪扮演的雷的妻子弗伦奇在店里烤饼干。

结果可以想到的是,地下室三个蠢蛋干得一团糟,挖爆水管,看错图纸,甚至挖到了隔壁的服装店。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小甜品店生意格外的好,弗伦奇甚至要让她的表妹来帮手,结果小店得到了电视台的关注,用现在的话说,成了网红。

就这样,银行没抢成,经营战略全面转向了甜饼生意。

一年以后,竟然建立了他们的甜品帝国,彻底的发了。

注意,如果说前面一帮蠢货在那挖地道抢银行是蠢蛋电影的话,从甜品店火了到建立大企业身价暴涨,这就从蠢蛋电影转向了胡闹电影。

胡闹电影就是夸张现实,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但里面的人不一定是傻的,可以很精明,但是很胡闹。

比如美国的《冒牌天神》和中国的《西虹市首富》,都可以归为此类,一个不可能的大前提,然后在里面把人耍得团团转,如果在能找出点意义就更好了。

影片演到这大概在30分钟多,也就是影片的三分之一的位置。

如果就这么胡闹下去,很有可能让人面部僵硬,索然无味,也不会是伍迪艾伦的路子。

伍迪艾伦自己也谈到,剧本写到这的时候,自然就发现这已经具备了搞讽刺电影的前提,也就是暴富阶层与真正上流社会的差异,以及在渗透过程中的两边的笑话与反讽。

在这一点上,我们通常把讽刺的对象和异样的目光投射到这个暴富阶层上,但其实,笑话一下本也是平民的暴富阶层有什么更大的意义呢,是不是更多的是五十步笑百步呢?

显然,伍迪艾伦不这么干。

这个暴富阶层固然可笑,但在这部电影中,两个主要代表,雷和弗伦奇,丈夫和妻子,还都是表现的很真实。

雷并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明确地表示不喜欢歌剧、芭蕾舞、夸张的餐食、浮夸的家装和没完没了的宴会,他想玩牌,吃汉堡,到佛罗里达过阳光沙滩的生活。

而弗伦奇当然是极尽浮夸,把没有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

但当她自我发现的时候,真的想要认真学习有文化有修养的生活方式,真的去看画展、听歌剧,熏陶自己对过往的自己开刀,而不是表现出虚伪与虚荣。

所以这两个人物一下就成了一面镜子,成了试金石,反衬的反而是高高在上的上流阶层,他们的虚伪、贪婪、势利和附庸风雅,真正的喜剧落在这里,让人开始会心的笑,影片的档次也提升了起来。

当然,胡闹电影转向讽刺电影可以,但胡闹的前提一定要有个收尾,伍迪艾伦选择的是“黄粱一梦”的模式。

雷和弗伦奇两个人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在暴富之后与上流社会的冲突中形成了分化,既在财产上,也在情感上。

在财产上雷想净身出户,摆脱现有的生活方式;而弗伦奇以为坐拥甜品帝国,有的是金山银山,想的是投资艺术,追求高雅。

而在情感上雷明显感觉到了妻子与自己的分化,感情的倾诉向弗伦奇的妹妹转移。

而弗伦奇越来越爱慕自己的老师——休格兰特扮演的帅气艺术品中间商,已经考虑终结婚姻而转投帅哥。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两个可爱的人的结局可就不那么可爱了,一个胡闹电影将以悲剧落幕——一个暴富必然会分裂的俗段子。

聪明如伍迪当然不会这么干,胡闹的开头,胡闹的结尾,随便找个都没露过面的会计,就把公司搞垮了,不仅搞垮了公司还收掉了他们现有的作为抵押物的一切财产。

好了,黄粱一梦完成了,什么都经历了,什么也都没有了,就好像之前从来都没有过一样。

但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重新认识了自己,重新审视了两人的关系,重新美好的在一起。

尽管在财富上回到了从前,但是两个人物在影片中都实现了升格,向前迈了一大步,同时还讽刺了上流阶层的嘴脸,实在是一出好戏。

蠢蛋电影的人物设定不能有原罪这部电影好玩、好看,确实是因为故事本身很有趣,但这个故事之所以在这么夸张的设定下还能圆的通,人物的命运发展都能让人接受,主要的核心因素在于对影片中主要人物的精心设计上。

前面说了,这部电影的开头是蠢蛋电影,甚至涉及犯罪。

那这里面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不能让主要人物有原罪,就是真正实质意义上的犯罪,这一点是最大的前提。

其实影片中的人物一直都踩在犯罪的边缘,一直呼应着片名—— Small Time Crooks——偶尔的罪犯。

这样的偶尔的罪犯在影片贯穿始终,成为一条暗线,大体有这么几次。

雷想抢银行是犯罪动机,挖地道是行为,还被警察发现了,这就要坏事,然后警察不想揭发而想入伙,这个犯罪就不存在了。

雷憋不住想要偷盗上层朋友的宝石项链,做了赝品想要掉包,阴差阳错又拿回了自己的赝品,而主人并不知情。

拿回来的是赝品这个事实被妻子证实了,赝品也被破坏,于是这个犯罪事实又不存在了。

真正唯一实现的犯罪是妻子弗伦奇在休格兰特那里偷回了古董烟盒,使用的正是雷教给她的开保险箱技术,与前面的交代形成很好的呼应。

这个犯罪是真实的,但这个烟盒价值不菲本来就是弗伦奇受了蛊惑送给帅哥的,得知帅哥并不爱她只是为了钱之后试图要回来,而遭到了无耻的拒绝。

那么好,只能用这样的手段物归原主。

这个犯罪是实,但是站在了道德的高点上,而且帅哥恐怕也不会因此报案只能认亏,于是这桩犯罪又化为乌有了。

主要人物不能有原罪的设定非常重要,可以设计很多误会,很多追捕,甚至人物本身都以为自己犯了罪,但一定到最后有一个解脱之法,好让影片有一个喜剧结尾,保持电影的基调。

反过来说,如果人物在影片中真的犯了罪,观众还怎么在道德上站在他们这边呢?

毕竟这是一部蠢蛋喜剧电影而不是黑色幽默电影。

这一大原则在美国类型片中玩得很溜,在国产影片中还磕磕绊绊,最典型的要对比一下同样具备蠢蛋电影、胡闹电影结构的《无名之辈》,玩的就非常不明白,所以在结尾部分乱作一团,人物命运零零落落,都跟人物设定出现严重偏差有关系,更具体的分析可以参考《 光芒四射的平庸与媚俗》。

现实的外衣,架空的故事是拿手好戏伍迪艾伦最擅长的就是用一个现实的外衣做包装,实际讲的是一个架空的故事,这一点在形式上非常讨喜。

伍迪艾伦是纽约人,就生活在曼哈顿,所以熟悉的场景信手拈来,拍出来的东西很有质感。

这一点非常讨巧,一方面来说,只有拍熟悉的事物才能拍得真切舒服,这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纽约、曼哈顿,太有代表性了,大都市、小人物,高楼大厦、底层人民,知识分子、富商巨贾,这样的冲突俯拾皆是,而且喜闻乐见。

所以这样的影片形式被伍迪艾伦玩的得心应手,他甚至在写剧本的时候都能想到情节会在哪个场景发生,背景是布鲁克林桥还是第五大道。

尽管电影场景是真实的,人物是现实中的,并不代表这部电影是就现实主义的,这一点一定要分清楚。

国产电影在近些年特别喜欢用方言,喜欢拍实景,搞一些现实中的冲突,貌似一下就披上了现实主义的外衣。

事实上,很多形式只是为了加效果,为了更夸张,更搞笑,更有表现力,实际上故事是戏剧化的,跟现实主义一点关系都没有。

创作者最好在创作动机上清楚的分开这两类影片,明确影片的创作方向,不要蒙观众,也不要让观众迷惑。

跟着哭了半天,其实你在扯淡;笑得肚子都疼了,回头一想说的全是社会的苦楚。

这就糟透了,电影该娱乐就好好娱乐,该深刻就好好深刻,别搞得观众表情扭曲,不知该怎么面对。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是伍迪艾伦的拿手好戏,拍得得心应手,趣味盎然。

对照国产电影看,又是一个可以参照的很好的教材。

这样并不复杂的,带点娱乐带点内涵的片子在国内拍的还不是那么流畅,而这种片子真应该是市场上很重要的供给,值得好好学习。

 8 ) 金色落下,玫瑰色升起

昨晚看了个伍迪艾伦的片子——《业余小偷》。

其实看这个片子才花了我半个多小时的时间——这已经是第三次看它了,前两次也都各看了近半个小时,拼在一块才把他看完,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发现自己实在不是个写故事,作编剧的材料啊。

第一次看的时候从头看起,伍迪艾伦是个不务正业的老混混雷,有个爱他但是也抱怨生活艰难的老婆法兰奇,还有几个一起打牌喝酒的朋友。

雷非常自信自己的智慧,因此总是琢磨着做一桩大买卖,最后看重了银行旁边的一家代租店铺,他打算把这个店铺租下来,然后挖地道到银行去。

店铺租下来,上面为了掩护由法兰奇开了个点心店,而雷则和他的一票朋友则在下面挖洞,当然不出所料的挖的一塌糊涂。

而法兰奇的点心却大受欢迎,纽约人就像天津人一样,为了吃的可以排起长长的长队。

第一次看到这里结束,我对影片结局的预测是最后雷和他的伙伴们经过种种艰辛后仍然失败,而法兰奇的点心店则不断发展,最后雷和法兰奇有了钱,老公主和老王子过着幸福的生活……结果情节发展的比我想像的要快的多,第二次看了还没五分钟呢,影片就已经到了一年后,法兰奇的点心店吹气般的膨胀成了一个集团,雷和他的那一票朋友都成了有钱人,住在大房子里。

雷的生活依旧,和老朋友们在酒馆里打牌,只不过穿着西装,赌注也上升到了几百美元。

而法兰奇则不满于这种生活,希望能在精神上得到提升,能够进入上层社会,在一次举办宴会被人批评没品位了之后(宴会上艾伦穿着锆蓝色的西装,鹅黄色的长裤,甚是可爱),法兰奇找到了一位艺术家,求他作自己的家庭教师,训练有关“优雅生活”的种种。

这艺术家是休·格兰特扮演的。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眼睛都快直了,怎么休·格兰特还混到这里来了,我对休·格兰特有些很离奇的记忆,我惟一看过他的一部片子大概还是三年前的一部不知道什么名字的伟大片子了,那里面一开始就是两个贵族小姐在一间屋子里闲坐聊天,休·格兰特为了天知道什么事闯了进来,然后不停的道歉,一边道歉还一边神经质的眨巴着眼睛,不是常人的那种眨巴,而是那种好像有个蜜蜂飞到他眼睛里的那种一直眨一直眨。

正在我看的很想扁他的时候,诡异的事情发生了,片子中的那两个小姐心照不宣的笑着对望了一下,竟然都觉得休·格兰特很性感。

而这时,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我旁边的女伴竟然也觉得休·格兰特很性感。

天哪,性感就是眨八字眼么?

我一瞬间就崩溃了。

不过这部片里多少改变了一些休·格兰特在我心目中的原有印象,他穿着得体的黑西服,一张脸相当的沉稳和蔼,一头浓密的乌发更是梳理的一丝不苟,油光可鉴的让我有些惭愧。

最重要的是,休·格兰特在这片里演一个坏人,他的计划就是骗到法兰奇和他结婚,然后骗取她的财产,知识分子最流氓啊。

而法兰奇也像所有女性一样,被格兰特的八字眼迷倒,越来越看不上家里那个庸俗的小老头了。

而雷也对这种富贵生活越来越不适应,他渴望去过过去那种自由贫穷的生活。

第二次就看到这里结束了,我对影片结局的预测调整为法兰奇和休·格兰特结婚,结果被休·格兰特把财产骗了个精光,于是她看清了“上流社会”的面目。

重又回到雷的身边,过起了平常日子。

结果情节的发展又一次比我想的要快,法兰奇还没和休·格兰特结婚呢,她的集团就因为会计们搞鬼而破产了。

休·格兰特随即离去,让法兰奇认识到了他的虚伪,而雷则和法兰奇的妹妹合谋,想去偷窃一家上流朋友的珠宝,但在紧张之下,他却搞错了,把带去掉包的仿制品当成真品又带了回来。

两人各自犯了一个错误,彼此抵消,重又依偎在一起。

但这一次,法兰奇拿出了一个昂贵的烟盒,这是她先前送给休·格兰特又从休·格兰特那里偷回来的,他们可以依靠这件珍宝去开始新的生活了。

也许是因为瘦小的人所需要的能量也少?

年老的伍迪艾伦看上去仍然是那么敏捷精神,看着他,会有一些对“老”的美好想像,觉得这是生命中智慧积累到能产生乐趣了的阶段。

艾伦从十五岁开始就给杂志写幽默专栏了,虽然插科打诨,但心态不是一般的好。

等到拍电影时他更是已经驾轻就熟,把自己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熟读过很多书,按咱们的标准算是个“知识分子”,还是“艺术家”。

但他也从来没有忘记对这两类人进行嘲笑。

就像他也同样嘲笑雷那样的无赖们的愚蠢一样。

他通过嘲笑一切让这世界变得轻松,他又因为对爱情的信赖而让这部片子变的温暖。

爱情和金钱,像是一对强烈的对比色嵌在这幅色彩浓郁的讽刺画中。

而最终在法兰奇敲碎了雷带回来的玻璃项链时,我们看到对着一地的玻璃渣,雷的反应一脸沉痛,慢慢的坐了下去,说出口的却是“这是你弄乱的,我不打扫,你要打扫这里”。

哈,在法兰奇谅解的微笑里,金色落幕,而玫瑰色的爱情生起。

 9 ) 卖花女和温莎公爵

刚看了woody Allen的《业余小偷》,讲讲电影里一个小情节。

那是Frenchy和David经过一天约会,共赴烛光晚餐,这时两人开始交换礼物。

David送给Frenchy的是一本萧伯纳的Pygmalion,这是电影《窈窕淑女》的原剧本。

看过《窈窕淑女》的赫本迷们之后,赫本在里面表演了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卖花姑娘Eliza,遇见了上层社会的语言学教授Henry Higgins,教授教Eliza上层社会的口音,上层社会的生活习惯,想要把她变成一个上流社会的人,而在这个个过程中爱上了Eliza。

《业余小偷》里也是这样的情节,Frenchy是个不懂得艺术,不懂得finer things的小市民,而买卖艺术品的David却深得上流社会之道。

David送这么一本书给Frenchy就是这么一个暗示,表示他已经爱上她了。

因为Frenchy比较迟钝,David还专门加上一句:To my favorite Eliza, from your Professor Higgins.Love, DavidDavid的小把戏立刻得到了回报,Frenchy也准备了一份礼物给他。

不过不同于他廉价的皮面书,他的礼物是价值不菲的温莎公爵的香烟盒。

温莎公爵的故事是他们在电影里谈到了,也是Frenchy‘在电视上看到’过的故事。

温莎公爵爱德华本来是英国国王,但是爱上了一个结过两次婚的美国女人。

但是为了爱情爱德华放弃了皇位,跟这个美国女人结了婚。

这是一个浪漫至极的故事,这份礼物也是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

作为地道纽约人的Frenchy把这份礼物给绅士风度十足,满口英国口音的David,也是在暗示David:你也是我的国王,我愿意离婚!

更有意思的是:《窈窕淑女》中的Professor Higgins最终没有娶Eliza,Eliza最终选择了一个跟她社会层次一样的人;温莎公爵放弃皇位也不是为了他爱的美国女人,而是因为他和希特勒的私交让英国皇室不得不让他放弃皇位,而利用了这个美国女人的接口。

所以这里也直接暗示了电影的结局:David对Frenchy的感情纯粹是唯利是图,而最终Frenchy必然要离开David,回到更和她合拍的Ray身边去。

 10 ) 挺有意思的一个片子

本来只是想看一部伍迪艾伦的片子,这一部评分不高,也没抱很大期待。

但是看到后半段的时候,确实被刺激到了一样。

很赞啊。

业余小偷,一对夫妻刚开始想做小偷,结果阴差阳错没有做成,反而成了暴发户。

反倒是有钱了以后,才变成了小偷。

而且不仅是一开始吵着要做小偷的丈夫,就连持反对意见的妻子,也做了一回小偷。

很讽刺。

也许生活中未必会发生,但是却有很多思考。

导演对生活的思考,也引发我很多的思考。

当他们暴富以后,男人说他讨厌有钱的生活,连汉堡都没得吃。

离婚的时候也拒绝了妻子给他的一半财产。

可是离婚以后,他又有了行窃的计划,而且依然觉得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感叹自己真是聪明。

奇怪的是,他对行窃的解释和向往是,如果得手了,就可以靠这个项链吃一辈子了。

他以为自己是为了金钱才去偷,其实他忘了,他刚刚才拒绝了一大笔财富,也忘了自己刚刚逃脱了自己厌恶的有钱人的生活。

所以他做小偷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状态,或者说寻找存在感的方式。

明明不喜欢有钱,却又不好好过穷日子而要去偷。

他似乎很满意自己的智慧,对自己想出来行窃的点子很自豪。

对整个做小偷的过程,他是享受的。

而他的妻子,一开始反对这个无聊又疯癫的计划。

不愿意把仅有的6000块给丈夫去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看似她反对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其实是她对金钱更加在乎,欲望更加强烈。

因为不愿意失去这现有的财富才不同意冒风险。

所以后来自己的饼干生意火了以后,她对有钱人的生活是激动的,是迫切去拥抱的。

就算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是富人的高品位,也要屈就,要找人教她如何像有钱人一样,优雅的生活方式。

有点东施效颦的感觉。

可悲的是有钱人愿意理她只是看中她得钱,嘴上是奉承的,心里是鄙夷的。

她在上流社会里丑态百出而不自知。

讽刺的是,她在像上流社会学习高雅的生活方式,最后却被这些高雅的人算计了,在破产以后被果断抛弃了。

这里并没有明显批判哪一个群体,而是对整个社会,都有讽刺。

似乎可以看出一些导演的态度。

有钱了不一定能有优雅体面的生活,但是有钱了就一定要追求这样的生活方式吗?

一定要高低之分吗?

那些所谓的体面人,背后不一样有龌龊的心吗?

最后发现,自己原来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原来陪伴自己的人才是最真的。

感触都是零碎的,但是依然觉得,这是一部有意思的片子。

《业余小偷》短评

后来的《独家新闻》写笑话的方式和这部几乎一样。兜兜转转回到起初大概也是他最喜欢拍的故事母题之一了。

6分钟前
  • 舒农
  • 推荐

忘标

8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一分钱不要 还去偷东西 太简单的故事了 主要还是看表演

12分钟前
  • untery
  • 还行

hilarious comedy on class, criminals, and cookies, the sister character is great, and the fellow crooks too

14分钟前
  • 弯弯
  • 推荐

原谅我的小市民品味吧。

15分钟前
  • 又在看鸟啊白痴
  • 推荐

结尾略仓促,其余几人没有明确交待。笑点还挺多,最好笑的就是:bankruptcy ?我还没背到B呢。。

19分钟前
  • 肥羊1号
  • 还行

特别可爱

22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我对休格兰特的印象实在是好不起来。。

27分钟前
  • 催眠药
  • 推荐

看不下去了,真的好幼稚,儿童片吧

31分钟前
  • 仙人儿
  • 较差

不错,不过确实该转型了

35分钟前
  • PARKER
  • 还行

这部片子似乎不在场面调度以及镜头语言的施展等层面琢磨,而是致力于以最平常的办法去讲故事,当然前提是有一个好故事。故事本身通俗有趣的前提下包含一些寓意,伍迪艾伦的半调子导演兼职业文人范,以及故事自身比较有质量的幽默,是其风格的所在

37分钟前
  • CHRIS
  • 推荐

知识分子的内心都是火热的。

41分钟前
  • 下山的西西弗斯
  • 推荐

老艾伦很是有趣。

46分钟前
  • 列那斯坦。
  • 推荐

这种喜剧不是很对胃口吧

51分钟前
  • Kevin
  • 较差

what a life!

55分钟前
  • 瓜没叶
  • 力荐

垃圾

60分钟前
  • gotyan
  • 很差

伍迪叽叽喳喳的说话方式太让人反感了

1小时前
  • Amadeus
  • 较差

今年開始很愛伍迪艾倫的最大原因應該就是很少有人讓你還能相信生活里有奇蹟。

1小时前
  • aptx4869
  • 较差

兜兜转转一大圈...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1小时前
  • 芥末蘸酱
  • 较差

开头确实精彩。越来越难看。

1小时前
  • 西门吹花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