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北欧人

The Northman,北方人(台),北族人(港)

主演: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妮可·基德曼,克莱斯·邦,伊桑·霍克,安雅·泰勒-乔伊,古斯塔夫·林德,威廉·达福,艾略特·罗斯,菲尔·马丁,埃尔达·斯卡,欧文·弗热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古挪威语,旧东斯拉夫语年份:2022

《北欧人》剧照

北欧人 剧照 NO.1北欧人 剧照 NO.2北欧人 剧照 NO.3北欧人 剧照 NO.4北欧人 剧照 NO.5北欧人 剧照 NO.6北欧人 剧照 NO.13北欧人 剧照 NO.14北欧人 剧照 NO.15北欧人 剧照 NO.16北欧人 剧照 NO.17北欧人 剧照 NO.18北欧人 剧照 NO.19北欧人 剧照 NO.20

《北欧人》长篇影评

 1 ) 北欧王子复仇记(尺度略大版)

正如我的标题所说,《北欧人》的剧情就是改编自莎士比亚知名悲剧作品《哈姆雷特》又称《王子复仇记》。

同样题材欧美翻拍的不要太多,套了层北欧皮和邀请一众明星大腕恐怕还是不足以称为优秀的改编,我一直期待他能做出些更深层次的刻画和描写,但全片看下来也仅限于此了。

不客观评分:6.3-6.9/10 卡司阵容真的豪华,伊桑·霍克(最近片约很多嘛)、妮可·基德曼、(E大)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安雅·泰勒-乔伊、威廉·达福等人加盟,这本身就是一大看点了。

妮可和e大二次合作,上次演夫妻,这次演母子,crazy,下次不知道是演奶孙还是嫂子小叔了(◦˙▽˙◦)。

一直很喜欢e大,这次演主角演得很卖力,辛苦,身材不减当年。

基德曼戏份不算太多,整容僵硬脸掩饰得还行,把恶毒女王演的也不错,就是这个头发,估计是全村女人都羡慕想拥有的。

姐妹,护发素牌子私发安雅这次一头白发(还是淡金?

),整个人散发着光芒,就真的像一位女神一样。

现实中其实我不是很吃安雅的这个颜,她的眼距有点大,有时候的妆容就看着很怪异,但是就是这样的外貌,在片子里,真的,越看,越有种奇异之美,就像一位魔女在诱惑你。

每一个有她的场景里,那一头淡金长发就散发着圣光,使之与周围的人明显区分开,鹤立鸡群了属于是。

美美美

美美

美美

美美美

美美美美

美美美

美美美美 情节上,《北欧人》为我们复刻了维京人茹毛饮血,蛮荒的生活。

为什么我说复刻,因为我看得出导演或者编剧真的想向我们展现他们心中的维京北欧生活,但是正是这种执念,让我觉得某些情节很可笑和割裂。

特别是一开始,伊桑霍克带领儿子参加威廉达福祭司搞的仪式,一位君王,一位王子,竟然扮成狗在那狗吠,最好笑的是主角为证明自己非禽兽而是王者,竟以一个响屁作证,威廉达福也直呼这是天子屁,此子必然不凡(真的巨尴尬)。

不知道维京人真的会这样狗吠还是艺术效果,如果是艺术效果,为什么不模仿狼或者其他更威猛的野兽呢?

后面主角为报杀父之仇扮成奴隶混进老家也是,为证明自己有用,在那狗吠了几声,然后再说人话,我就搞不懂了,既然你能说话,为什么不直接说,而是要先狗叫呢,这难道是维京人证明自己强壮有力的标志?

看到一半我甚至认为这部片子可以叫《你在狗叫什么?

》E大多么威猛高大的身躯,但是在片里总是脖子前倾,微微佝偻着背,不挺直腰板,再好的身材,我也感受不到他的孔武有力啊。

剧情的推动全靠巫术,一切说不通的说得通的,都靠巫术靠玄学,不过想想也正常,我们商朝那时候也是怪力乱神的时代,干个啥都得搞占卜。

拍摄上,看得出导演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很多拍景物的片段,那些壮美的风景如梦如幻,就是每个镜头时长还是有些短暂,还没陷入就转换过去。

不过也就是这种美景和野蛮人的冲突,让我觉得影片有割裂之感,景很美,安雅很美,但下一秒又是人吃人,狗咬狗的场面,就有点莫名其妙,如果你说这是导演想用的一种对比,突显北欧人的野蛮,野蛮背后好像也没深挖下去,就这么断了,依旧割裂。

也多次利用长镜头,虽然在我看来,效果没有那么好,但依旧是一种艺术的表达。

各种器官,断肢的出现,演员的胴体(安雅的光滑背影令人难忘),都增添了一份血腥与野蛮的美感,不过按理说器官断肢出现,影片的尺度已经下降到一个程度,演员暴露自己的性器官再正常不过,但是本片却又点到为止,以较为正常的尺度去拍摄演员的脱衣戏码,略显割裂,不过想要看到一众大牌像美剧《斯巴达克斯》那样黄暴出场,估计也是件难事。

我比较喜欢片中晚上的处理,影片中到了夜晚会以一种几乎黑白的形式呈现,有种特别的美感,白天有旷野的美,晚上有寂静的美。

近乎黑白,意境优美 影片结局的火山真男人裸体决斗也挺艺术的(就是青壮侄子打不过暮年叔叔,最后靠明星球才解决,略有些牵强),就是有遮挡物,看不真切,不然能更加艺术(狗头) 总的来说,这是部剧情平庸的片子,因为众多大牌的加盟,让人有所期待,也因为一些R级的处理方式,增添了些许看头,但这两项都抵不过两个小时讲来讲去就是那么点剧情内容,没有任何深度,没有深度就算了,本来E大和安雅双宿双飞隐居英格兰其实挺好了,就是头铁要信预言去决斗,留下个悲情结尾,真让人不爽。。。

 2 ) 打破的与仍保留的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很符合我印象中有关北欧人/维京人的形象——这就说明这部电影不够好:又一部帮我建构北欧形象的“老派”电影。

但是也可以看到其中些许的变化。

在《哈姆雷特》的故事中,皇后是一个男性幻想中的女性:始乱终弃,但(男性)又无法理解为何始乱终弃…而在这一部中,皇后多了些自我意识:在先王回来后提出了性的要求,而先王却因为要保持男性气质而拒绝进行——这里很好笑,禁欲恰恰是最淫秽的;在与阿姆雷特的对话中,提到自己对Fjölnir的爱慕。

结果又让安雅成为了一个新的男性幻想/幻象,这…必须要有一个伥鬼!

晕整体完成度还不错,也算是一个开启了解北欧的切口

 3 ) 《北欧人》来了!无剧透影评

这些年看了不少不是北欧人拍的北欧人。

有电视剧,也有电影。

给人的感觉是,跟美国人拍印第安人一样。

骑马,打牛仔,骑马,打牛仔。

其实欧洲人来之前,印第安人不骑马。

甚至都没见过马。

这回这个可厉害了,直接叫北欧人。

盲猜,这电影一定是,划船,劫掠,划船,劫掠。

结果你猜怎么着?

这架势,妥妥的莎士比亚。

准确的说是,划船,劫掠,莎士比亚,划船,劫掠,莎士比亚。

这个感觉怎么如此似曾相识。

哦,对了,美剧里面演的,美国高中生排练莎翁戏剧,就这架势。

郑重其事,仪式感十足。

与其说是演戏,不如说是一次朝圣。

学生们其实心里一百个不待见,但是得表现的很庄重。

有点像我们做课间操一样。

别的不说,咱们就说好莱坞电影明星一旦参演莎士比亚改编的电影。

那姿态,就好像接受国王授勋一样。

无上光荣。

说起仪式感,这电影里的确有很多仪式。

要是让外国神父看见了得背过头去,多念几遍阿弥陀佛,不对,无量天尊。

嗨,越说越不对了!

反正你懂的,就是,孙悟空打强盗时候,唐僧那样。

不愧是拍《女巫》的导演啊。

奔着气晕外国和尚去的。

要是在我们这,这有什么的了,不就是拍个跳大神吗?

想想小的时候看电视剧《封神榜》时不时就来一段仪式感十足的诡异舞蹈。

还有一部想不起名字的电影,中央六台播过的,演的不是炎帝就是黄帝的故事。

每个十几二十分钟,就有一大段仪式,连主人公新婚之夜都充满了隐喻和仪式感。

新郎新娘站在一根竹竿子两端,俩人来回的推,越推越快,越推越快,突然竹竿子就着火了,新郎新娘大叫一声瘫倒在地。

下一个镜头,男主儿女就满地跑了。

当然了,这就是为了形容一下这部电影的氛围。

这个北欧人好歹还是一部美国电影,要什么竹竿子,连服装类的道具都不需要。

导演是《女巫》的导演,女主也是当年《女巫》里的那个小女孩。

后来拍了好几部恐怖片,还以为她是走上了美女专拍恐怖片的路呢。

结果呢,其实人家恐怖片没少接,超英漫改也没落下。

但是,在恐怖片爱好者和超英迷看不见的角落里,人家一直跟枯燥的经典著作改编电影死磕呢。

前年因为电影《艾玛》和《后翼弃兵》大红大紫了。

至于男主,电影里似乎不常见,可是《真爱如血》肯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

好吧,我旁边这位说他不知道,就知道《吸血鬼日记》。

那我就说吸血鬼日记,呆萌大伙都知道吧。

北欧人里的这个男主,在真爱如血剧迷眼里的地位就如同呆萌在吸血鬼日记粉丝眼里的地位。

可惜美剧里的红人似乎很难打进电影圈,凭着某一部剧集红了,借着热度出演几个电影里的龙套,或者真有机会当主角,也都是些太好看的电影。

然后,在电影里面就见不到这个人了。

前面不是说了吗,这部电影怎么看都有一股高中莎翁话剧的味道。

妥妥的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

就连男主角的名字也叫阿姆雷特。

难道是县城的商圈里面,多乐之月,金九福,周长长?

高仿?

山寨?

翻拍还是致敬?

上网查了一下,吓了我一跳。

原来,是哈姆雷特翻拍致敬的人家阿姆雷特,原来王子复仇记就是根据这个北欧传说改编的。

这么再回头一看就有内味儿了。

 4 ) 哈姆莱特剧情已看的多了,只能给6分

20220515天堂电影院观影之《北欧人》本片比较小众,又是大雨之夜,当晚天堂电影院只来了3位影迷,我因为天堂电影院不过咫尺之遥,所以欣然前往。

我又坐在罗导所说的“皇帝座”(就是音响效果最佳的核心位置[旺柴])这是到天堂电影院观看的第22部电影,也是2016年以来到电影院观看的第511部电影。

影片风格很戏剧感,场面非常写实,配乐和服化非常到位!

融入了北欧神话和女巫、宗教等元素,对维京人为代表的北欧人的风俗习惯也是相当考究。

男神王子和女神安雅都贡献了自己最美的一面,妮可基德曼短短几分钟的自我剖析就把她的隐忍、爆发和扭曲刻画的淋漓尽致!

一本好莱坞关于编剧的书说到:“几乎所有的电影故事都可以简化为一句话:某人要做某事,成或没成。

”所以,《北欧人》讲的就是“北欧的哈姆莱特为父报仇,成了。

”从妮可基德曼的演绎来看,男女有别,容易动情的是男人,而能做到破釜沉舟的,却往往是女人。

剧情还是差点,没有新意。

 5 ) 耗费巨资,巨星演绎的史诗大片《北欧人》,口碑崩盘,票房惨败!

大文豪莎士比亚历时3年时间创作的《哈姆雷特》不仅成为他个人经典代表作,更是成为不朽的传世经典。

众所周知,《哈姆雷特》主要是讲述了王子哈姆雷特忍辱负重,最后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复仇的悲剧故事,多少年来以哈姆雷特为原型参照的改编的影视故事层出不穷。

于2022年4月上映的影片《北欧人》也同样是一部这样的电影作品,该片主打史诗巨片的旗号,制作成本更是超过了7000万美元。

影片的故事背景定位于维京人时期,在那个荒蛮的年代,当时的维京人嗜杀戮,以此来抢夺地盘和奴隶,根本没有人权所言,所以片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杀戮镜头。

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在片中出演忍辱负重的王子阿姆雷特,因为父亲被兄弟残忍杀害并夺取王位和妻子,所以这就为男主阿姆雷特的复仇埋下了伏笔,这也摆明了影片的大体模式。

鉴于那个时期的荒芜,整部影片中没有像样的建筑物,所谓的王国也不过就是几十个人组成的部落,下面有他们依靠武力掠夺的奴隶。

可以说这个复仇的故事很简单,但是导演硬是编排了137分钟的故事,可能是为了衬托出史诗巨片的身份,但是片中很多的情节虽然真实感强烈,但是互相之间的衔接并不顺畅,甚至有些前言不搭后语,更是有一些段落的出现非常突兀。

由于那个年代的人类思想意识形态还比较落后,所以片中有很多涉及到类似图腾崇拜的部分,简化的说就是崇尚鬼神,但是在崇尚的背后杀戮却并未停止,死去的很多都是无辜的受难者,这也是对那个时期个别只为满足个人野心欲望者的控诉。

作为影片的核心主角,阿姆雷特虽然也是杀人不眨眼,但是他有比较高的辨识能力,也就是什么样的人该杀,什么样的人不该杀,他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这在片中有明显体现,一是奋力解救仇人的儿子,二是他明确表示自己不杀女人,最后这两人死在他的剑下,也纯粹是误杀。

当他得知自己梦寐想要搭救的母亲竟然是当年父亲被杀的主谋时,他的内心是崩溃的,当然妮可·基德曼饰演的母亲也是一个受害者,从另一方面来说他的母亲也是一名复仇者,只不过他的仇恨火焰完全盖过了母亲而已。

《北欧人》拥有大场面,也拥有世界名著的加持,同时也拥有不俗的演员阵容,但故事情节的吸引度太低却成为最大的缺憾,这是影片后劲不足的主因。

影片在北美累计3423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已经蒙上了阴霾,而全球仅6886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更是宣告可这部影片的票房惨遭滑铁卢。

【END】

 6 ) 蛋导考虑拍个剑风不?

如果以后要拍《剑风传奇》真人版请务必找蛋导,这个故事某种程度上就是《剑风》的简化版。

我是抱着跟《绿衣骑士》作比较的心情来看的,相比较前者,这部电影更加引人入胜。

不过后半程来说感觉稍显松散无聊,仔细想想男主作为奴隶在那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犯案一直没被抓住还是有点离谱的,多多少少早就该优先怀疑他了,最后的大战我觉得也还是不够精彩,开头的时候长镜头里男主作为土匪那么横冲直撞,剽悍无匹。

结果后面却轻易被人摁倒,被已经萎了的叔叔老头打得双臂皆废,还是战力崩了的感觉。

导演对于“邪教仪式”的呈现为我们展示了一波又一波的奇观,这是蛋导自己本身作为北欧人的优势也是他最具想象力的地方,女武神凌空飞驰更可谓全片最燃,令人叹为观止。

不过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我来说“邪教仪式”有点过多了,有点让人产生不适甚至有点怀疑导演对于“邪教仪式”的迷恋以及如“露阴癖”般想要展示它们的渴望,因为这一点我扣了一星。

导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的创作被限制了,说实话,我还是庆幸的,如果放开了干,恐怕我觉得这片的不适感恐怕还会增强🙈。

当然,除了仪式,本片对于北欧风光的展示也毫不吝啬,可以说是半个冰岛旅游片了,扎克施奈德的《正义联盟》还有小岛秀夫的《死亡搁浅》,都在这取景,嗨呀,真的想去!

影片中出现的这个烙印不得不让人联想《烙印战士》也就是《剑风传奇》

开头真的很猛的感觉

无双开到一半莫名其妙就跪了

仪式1

仪式2

仪式3

仪式4

仪式5

仪式6

绿野山川的温泉加美人可太顶了

 7 ) 初看惊艳,再看疲软。

影片的制作很精良,与北欧神话很好的关联在一起。

但是剧情疲软,概括起来就是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

母亲的角色转变生硬,阿姆雷特与奥尔加的感情线进展飞快。

当然,在生死攸关上确实有这种刺激的加持。

问题就出在阿姆雷特的复仇之路上,拖沓。

假扮奴隶混入反派的家园中后,以为会有什么好计谋,再熬过了寻找剑和一些文戏之后,阿姆雷特行动了。

让人吐糟的是,既然复仇目标明确,他没有立马去杀反派,而是去见母亲!!

好嘛,见了之后经受一波真相轰炸,怒杀长子,想跑,却不带奥尔加一起跑?!

私以为奥尔加留下来会作什么卧底,刺探情报之类,是我天真了。

第二天,在奥尔加要打出gg之时,阿姆雷特又跑了回来阻拦,奥尔加趁此逃走,之后阿姆雷特被捕。

这一通操作下来让人疑惑?

前晚你们交流后为何不走!

接下来的剧情像是陷入了什么奇怪圈圈里面,阿姆雷特准备和奥尔加回去好好过日子,吻了血之后又回想起了命运。

反派不死,他会一直追杀我们。

阿姆雷特这脑回路?

这就是本片强调命运的强大?

世界这么大,人家扔下老婆孩子不管,尽追着你杀了?

日子都这么难过了,我们还要争斗的头破血流,就因为要复仇?

那前面在干什么?

阿姆雷特你复仇的也不是很坚定啊,现在人在船上又有了老婆还要跑回去跟人决斗,就很强行的感觉。

欣赏不来这种剧情。

反派捉了人,不是立马杀了而是拷起来试图问出儿子的心脏。

你一刀过去,干干净净好吗,直接报仇。

这可能就是反派失败的原因吧,导致了后面的悲剧。

看完这部影片,我悟出的唯一道理就是:斩草要除根,复仇要果断。

不然春风吹又生,悲剧就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再次印证了那句古话: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8 ) 《北欧人》烂番茄评分凭什么高达89%?

这是一部几乎不怕剧透的片子,因为《北欧人》的复仇线和宿命论实在太传统了:儿子目睹父王被舅舅斩首,逃亡后发誓这辈子要为父亲复仇。

情节这么烂大街,还有什么可看的?

俗话说得好: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北欧神话、维京历史、《哈姆雷特》原型……结合电影海报和这些关键词,我以为《北欧人》会是一部传统的、带着莎士比亚改编电影式违和感的史诗大片。

然而,从画风逐渐诡异的片头开始我就意识到自己大错特错了。

与其说《北欧人》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是一次原始的、本能的,甚至神圣的感官体验。

一切到了北方都变得残酷起来《北欧人》的主要看点就在其塑造的维京世界。

想了解背景的话,主人公阿姆雷特(Amleth)基于萨克索的《丹麦事迹》——也就是《哈姆雷特》的原型。

但我认为了解具体故事根源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你说它是《狮子王》或《冰海战记》都说得通。

你只需要知道这部电影的一切都搭建于“北”的概念。

在导演耿军的《东北虎》中,北方的复仇意象是隐晦、复杂、沉寂的,而《北欧人》的则是赤裸、单纯、粗犷的。

从《女巫》(2015)到《灯塔》(2019),导演罗伯特·艾格斯向来极其重视细节的历史考据,让《北欧人》成为还原度最高的维京电影。

真实的身临其境感得以让当代观众直接感受中世纪北欧维京文化的环境。

电影原声带使用的号角、北欧弓弦琴、冰岛雄蜂古筝等传统乐器将北方的血腥味和神秘感渗入脑髓,不寒而栗。

开场让人想喊一句 winter is coming影片全部细节都经过维京历史学家及考古学家的考核,设计精细。

导演艾格斯在采访中提到,阿姆雷特的“护身符”项链其实是一枚阿拉伯硬币,呼应了维京人通过贸易和掠夺获得的大量异域工艺品及财富。

如果用现代社会的视角来审判,维京时代的特征甚至可以被总结为“有毒的男子气概(toxic masculinity)”,百度百科定义为:“一套由各种禁忌和不可能达到的期望组成的观念,这些观念通过将身体和精神上的虐待强加给男人,直至他们沉迷于强求自己去实现那些期望。

主角阿姆雷特正是被这一种毒性的阳刚气概支配着,一切非黑即白。

国王埃雅迪尔(Aurvandill)被弗约尼尔(Fjölnir)杀掉的前夜,他就让小阿姆雷特发誓如果父亲在战场阵亡,就要用生命替父报仇。

阿姆雷特逃亡后跟随维京狂战士(berserker)侵略村庄,之后在复仇过程中残酷地杀掉无数无辜的人,亲人也不放过,活在父亲为他塑造的幻象中:“Live and die in honor”(生而荣誉,死而光荣)。

原著中的阿姆雷特和哈姆雷特设定都在丹麦,但导演显然觉得丹麦不够北,于是把主要情节搬到了更北的冰岛。

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他们的本质区别:哈姆雷特反复内心挣扎,带着观众一起质疑复仇的实质意义;而阿姆雷特几乎没有犹豫过,他对复仇的意念完全符合中世纪维京人的价值观:无情、狡猾、尊荣。

影片构图也反复出现“边缘”的画面,烘托遥远、孤僻的北方氛围。

被神话推动的现实情节导演艾格斯找了冰岛诗人、作家Sjón共同创作剧本,试图还原中世纪斯堪的纳维亚文学所表现的前现代维京文化氛围。

“我们和考古学家及历史学家尝试再现物质世界细节的同时,也在试图用非评判的眼光捕捉维京人的精神世界:他们的信仰、神话和仪式。

所以在他们的世界观中,这部电影呈现的超自然元素和现实元素同样真实。

” —— 导演艾格斯

据说,维京狂战士战斗前会喝一种用东莨菪碱熬成的致幻茶并随之举行仪式。

这种茶不仅毒性极强,还会让人在感受灵魂出窍的同时变得极其有侵略性。

在片头的“成人仪式”中,小阿姆雷特似乎就是喝了下这种致幻茶后才在怪诞的意识状态中许下了即将改变自己一生的诺言,也造就了他跟随维京狂战士侵略村庄时野兽般的表现。

想感叹一句《冰海战记》说得没错,真正的战士果然是不需要剑的,因为有牙就行……除了狼以外,乌鸦、熊和狐狸的意象也反复出现在影片的神秘仪式中。

北欧文化有着图腾崇拜的信仰,相信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灵兽(spirit animal)。

年轻的阿姆雷特在仪式中被赋予了狼的灵兽,并在未来完美体现了狼的习性:他像群居动物一样渴望维护自己的家庭,同时又具备着狼的独立生活能力,从小和父母分离也能在恶劣环境下存活。

阿姆雷特的父亲则被人们称为“乌鸦国王”。

在北欧神话中,乌鸦海基和穆林正是众神之王奥丁的传信者,与不断提醒阿姆雷特完成复仇使命的乌鸦相似。

乌鸦的无所不在也象征着父亲对阿姆雷特的支配。

串联这些神话、仪式和命运并推动情节的是一名诡异的先知女巫(Seeress)。

导演真的很会找演员,女巫由冰岛的先锋音乐人Björk饰演。

她用古怪、魔幻的声音和外表活跃于音乐界,即使是她在《北欧人》中的女巫装扮也和平时形象没多大区别。

先知女巫使用的是一种叫做seiðr传统的北欧巫术,而她的原型应该就是北欧神话中的渥尔娃女巫(Volva),具有与死者对话的能力。

她借助这些力量反复提醒阿姆雷特他的命运,并逐步把他推向复仇的火山口。

影片中,只有阿姆雷特情人奥尔加(Olga)的大地之神在北欧神话体系之外。

来自斯拉夫民族的她充满神秘感,目光空灵、虚幻,和维京文化的野蛮产生鲜明对比,具有与其他人相悖的一种理性、母性的能量。

因此,奥尔加与大地之神或许代表着阿姆雷特脱离命运支配,寻回自我的机会。

究竟谁是英雄,谁是反派?

(含轻微剧透)在了解《北欧人》塑造的神秘维京世界之后,我们或许能意识到这部电影的情节设定没有那么简单。

被命运操控的阿姆雷特每天念叨着同样的话:“我会为你复仇父亲,我会拯救你母亲,我会杀了你约尼尔”。

他毫无自由意志,只是父亲的一颗棋子。

而在阿姆雷特母亲古德伦的阐述中,弗约尼尔其实是为了从国王埃雅迪尔手里解救她才杀掉国王。

在故事的另一面,阿姆雷特的父亲是一名好战的暴君和奴隶贩,母亲古德伦是其受害者。

为了保护人民并拯救自己的真爱,约尼尔杀掉了自己的兄弟。

他之后放弃统治国土,带着家人定居在冰岛的村庄,和奴隶一起干活。

然而,约尼尔竭力保护的家庭最后全部遭遇阿姆雷特的残杀。

这部电影看似简单粗暴,爱憎分明,但它呈现给观众的善恶标准其实是模糊的。

只不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世界中,阿姆雷特得到了他的圆满结局:他光荣阵亡,被骑着飞马的死神瓦尔基里(Valkyrie)挑选进入级别最高的英灵殿(Valhalla),成为了被众神之王奥丁认可的英雄,过上每日纵情欢宴的幸福英灵生活。

身为维京战士的他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丝毫遗憾和惋惜。

哈姆雷特和阿姆雷特的行为造成了相等的后果,而《哈姆雷特》是悲剧,《北欧人》却是皆大欢喜。

 9 ) 春日小记

在北美东部上本科的最后一学期,天气刚刚回暖。

正是春假时,我被一个心情激动的好友安利一起看北欧人,结果比较失望。

我对莎士比亚悲剧并不感冒的原因在于电影刻意模糊了题材。

而我对北欧文化的陌生,也让电影中的历史、神话、与现代寓言的边界变得无比模糊。

于是它在我这里充其量也只能是又一个资本产物的商品,它利用出色的视觉奇观、细节和肉体作为噱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却也并没获得什么商业上的成功。

披着伪多神教的基督内核也可以变成一种陈词滥调,更不用提那溢出屏幕外的阿尔法男英雄视角和古怪单薄的女性陪衬形象所带来的精神冲击。

比起电影本身更值得回忆的是那天看完电影后,坐在沙发上也在朦胧的灯光下讨论到深夜。

即使有着不同观点,仍互相尊重并尝试理解对方的氛围,似乎只会越来越不可多得了。

希望下次还能有机会,一起看看塔克夫斯基的电影讨论。

 10 ) 人生选择很重要—论男主智商

男主刚开始被叔叔夺了王位后飘落异乡成为一名狂战士 跟着别的国家攻城略地 男主也显示了超凡战斗力 第一次选择到了:听到叔叔的消息要不要孤身犯险回去杀已经从国王沦落到村长的叔叔 男主一听到叔叔名字智商下线加上梦到女巫 直接用了最冒险的方法去报仇 男主已经当了其他国家的战士 可以多干几年当个头头利用兵力或与其国王交易 借兵回去报仇 伪装奴隶回去实属智商不够 第二次选择:男主被女主救出来的时候 有过一次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 此时女主都怀了男主的孩 男主可以选择跟女主走的 他叔叔垂垂老矣活不了几年 或者跟女主回去养精蓄锐之后带人来报仇 结果非要回去 其实此时杀叔叔已经无伤大雅 叔叔已成囊中之物而且就他那个性格 不会报仇到男主身上第三次选择:重要的时刻来了 男主在弑母弑弟之后 叔叔放在眼前不杀 就是不偷吸 就是不乘人之危 约好到火山口决斗 男主如果趁叔叔扛走他妈他弟尸体的时候来一刀 他就能既报了仇也能回去过美满的家庭生活 前面潜伏一直不讲武德 最后来一手 到底谁是反派啊喂 所以说 人生的选择决定了命运也不为过 这样智商的王子不把国家毁灭了也要当朱允炆 或许他叔叔的对的?

《北欧人》短评

被IMDB的高分骗了,应该是近年来影院观影体验最煎熬的一部了,刚过半就想离场了。本来中世纪脏不垃圾的画风就已经让人生理不适了,还故意将镜头对准各种骷髅,爆头,死尸,各种血腥长特写,而且不是昆汀那种血腥,而是非常写实的肮脏的静态长镜头大特写!配合吵得人头疼的人兽吼叫,不得不让人怀疑片子是奔着催吐去的。也别扯啥艺术性了,bachelor测试一条都过不了,原著中哈姆雷特的困惑和思考都没有了,就是个男人们杀来杀去,女人和孩子受难的故事。

3分钟前
  • 雲水
  • 较差

故事神神叨叨,节奏拖拖拉拉,内核空无一物,口音又别扭得毫无必要。

6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较差

将王子复仇记移植到北欧,从叙事上看没有大的突破,不过加入了一些神秘和血腥的元素,这让导演在美学风格上能保留自己的主张,也继承了女巫和灯塔那种凛冽暗黑的基调,算是没有被传统完全钳制,拍出了些自己的腔调,选角也不错,比约克演神婆也太合适了。

10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3.5,横向比较,观感比《绿衣骑士》好。反哈姆雷特的王子复仇记,影像的不可靠建立了神话的现实感。怪异的仪式感百看不腻,可安雅再美,调度再绝也没能拯救故事毫无张力的俗套。但还是值得一看!

13分钟前
  • Eko
  • 还行

别看!零星送给2022年了还在拍王子复仇记换皮到一丁点都不想改的好莱坞,两星勉强送给演员和用这手法拍了三部folk horror能不能克制一下自己的导演。Why am I seeing this?! 看第一幕结束就知道是啥了却硬要再蹲两个小时才到结局。女性只有坏女人王后和善良不屈美少女。何德何能看到E大和妮可又同框,本次演母子然后… 我很怀疑背后的主创应该又尽是些老白男才会觉得现在的观众还想看这些。我管你是北欧哈姆雷特还是结尾像是致敬《黑暗时代》还是啥,与时俱进一点OK?

15分钟前
  • SaynomorE
  • 较差

有点史诗感的叙事诗,三部作品可以说是完全不同。这部电影有点完全不同的感觉

20分钟前
  • 春垓
  • 还行

用荒野猎人与灯塔的手法拍了一部哈姆雷特的故事。我的失望在于我以为会是一部关于冰岛的权游。

23分钟前
  • 竹和
  • 推荐

虽然制作全面升级,但仍是艾格斯地域民俗神秘主义类型体系的一部分,但与前两部作品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女巫》和《灯塔》中诗歌般的恐惧之源统治了叙事——一层无法言说的薄膜迷惑了我们对电影中世界的理解,那是年代久远又从未可知的自然或超自然的浑浊邪恶,以及人与人之间始终存在的心灵壁垒和随之产生的扭曲畸变,可以感受到《北欧人》中艾格斯同制片厂之间的拉锯战,最终的结果便是这个“哈姆雷特”的原型故事在明确甚至可以说简单的动作惊悚片主线外又保留着对角色行为动机的高浓度的神秘色彩修饰,于是这便形成一个这两种驱动力谁都可以离开谁而更加自我的单独存在的尴尬分裂境地,庆幸于艾格斯对视听演出风格的统一和坚守,没错,这或许是日渐迟暮的好莱坞今年最具风格化和破坏力的作品,它依然值得影迷去观看,更值得一个导演剪辑版的圆满补完。

26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大概能明白为什么北美口碑和票房呈现两极的趋势 简单的故事用了一个古典的叙述方式拍出了很多古装片没有的史诗感 套用了大量宏伟的自然风光 拼贴式的魔幻特效 片子是非常的华丽 加上深藏不露的长镜头和神调度 投资不会少 过慢过深的推进又让片子呈现一种花大钱拍文艺片的感觉 评论圈会觉得这片子是艺术品 观众会觉得这么简单的故事没必要装深沉 就很遗憾

30分钟前
  • 星竹
  • 力荐

哈姆雷特北欧if线,故事内核却与原著完全不同,倒是讲出了原著从未涉及的侧面。维京文化血腥残酷的外皮带来爆炸性的雄性荷尔蒙,把王子复仇记的男性叙事夸张化到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步。而讽刺的是故事原本的驱动力并不在于男性主导的权力争斗,而是王后这样的女性对于自由和爱情的渴望。奥菲利亚的爱情这一次也没有拯救愚昧的王子,但是至少让自己免于毁灭。整部电影为数不多的亮色调全用在安雅这边了……

34分钟前
  • Curry
  • 推荐

这是为当代人解压的电影,里面的角色都单纯得充满安全感。不会让你被人类的阴谋折腾得身心俱疲。那俩人决斗的地方好像穆斯塔法,有几个镜头E大也神似老王,好想叫他快点占领高地啊。

38分钟前
  • cliosong
  • 推荐

中世纪味道基本靠脏。不难看也不好看,就是…看着挺花钱的。

43分钟前
  • 摩托喇嘛
  • 还行

1.5 / 倒也勉强能放到艾格斯重述传说故事的脉络里去。只不过完全没有前两部那种重构语气的决心,而只有改个情节然后吼些一句话意图的表层罢了。以及建议男一男二的片段单独剪个片子吧,不需要全程假高潮地搞这么冗长靴靴。

44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较差

到底是哪个天才想出来的让Nicole演Alexander的妈…他俩吵架直接穿越到《大小谎言》去了。几场恐怖的戏拍得最精彩,史诗部分就太一般了。可惜了这么多好演员。

48分钟前
  • 兔安叽
  • 还行

三星半

52分钟前
  • Harmonica
  • 推荐

維京文明中的獸性是建立在鮮血之上的,影片全程充斥著一種陰暗和野蠻的氣息讓觀影過程變得很壓抑,關於宗教和巫術的部分也完全戳不到我的爽點上,好無聊。。。ps安雅還是一如既往的漂亮。

54分钟前
  • 三疊紀
  • 较差

天啦,这么辣鸡这么拍得出手!

59分钟前
  • 西风独自凉
  • 很差

蛮好看的

1小时前
  • 透明
  • 推荐

妮可·基德曼的表演可以封神。剧情和亚历山大的表演中规中矩,但还是有亮点。安雅反正又像在拍画报。

1小时前
  • 血浆爱好者
  • 推荐

杜比影院的视听效果太棒了,刺激直接的复仇故事。

1小时前
  • 查克同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