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蒂斯
Атлантида,荒芜世纪诗篇(港),末日荒芜诗篇(台),Atlantis
导演:瓦连京·瓦夏诺维奇
主演:Vasyl Antoniak,Liudmyla Bileka,Andriy Rymaruk
类型:电影地区:乌克兰语言:乌克兰语,英语年份:2019
简介:2025年,战争结束的一年后,乌克兰军人塞吉回到现实生活。创伤后的日子并不容易,工厂主管嫌弃、同袍轻生、关厂失业,连家裡的熨斗都不管用,只能在野外猛射人形靶发洩。失业的他因缘际会加入挖寻军人遗体的「黑色鬱金香」计画,认识了志工卡蒂亚,在荒芜废地挖掘的同时,也像掏挖著满是创伤的自己,打开被战争所侵蚀的腐肉,希冀能长..详细 >
(as if)ND/NF 2020. 战争后的重建和拾遗,如同士兵残骸收验过程一般,逃不掉的折磨和宿命。“我们当时抛弃了他们,现在回来再收起他们。”有些事情像全城被污染的水一般,一百年都洗不去。士兵怎么选择都是错的,被迫留在挣扎中,跳进沸腾的铁水里。浪漫竟然有些感人。有任何生命的气息,都抓紧不放。黑暗中发光。
就在现在..
参考。蛮强的,哭了
85/100
几乎全片都非常阴郁,且有股尸臭味,但倒数那场车厢戏,很好,推开门依然大雨滂沱,却似乎有了些希望。
无聊
他们毫无征兆的在车厢里干嘛?!
工业和战争驶过,我的躯壳空空如也
固定镜头好好好
终于在电影里见到了「铁锅炖自己」
可以称得上是最具现实气息的近未来幻想电影。
很喜欢电影对战后景象的描绘方式,过目难忘,力量感十足!从里到外透着一股狠劲儿。
【乌克兰】“加料”版的《顿巴斯》,看的时候总在无形对标;但感受上会更加丰富些,全因它囊括多个主题与表达,也在设置时间线后的想象与时政新闻无形照射做出预判与纪录。出人意料的是它没有那么复杂,漫天风雪完全寂静的这里,爱人们做爱拥吻寻求拥抱;这样有些“在末日里相爱”的故事和那些不吝聚焦的残忍与暴力如此冲突,却又令人难忘。
#76th Venice#地平线最佳影片 固定镜头 战后景象 死亡气息弥漫 绝境之中仍有生之希望
拿奖?为威尼斯哭了,不,还有末日杀神2,我更哭了
我们只救能活着的人,现在我们得救那些被我们抛弃的人我们打了那么久的战争就是为了离开吗?战争的残酷是难以想象的热成像仪的片段的电影很有特色
承接洛兹尼察「顿巴斯」的政治后谈,走向现代诗化的「亚特兰蒂斯」,破败腐朽的“无依”之地。令人焦灼不安的骤缓气氛,残骸尸骨、末世冰凉,背后是触目惊心的战后遗迹,考古学家在现世中挖掘当下的记忆。试图在影像中提取“温度”,却只能用红外视点奇异化,可现存的世界并无温度可言。同样兼备纪录片经验的广域,每个场景都是播撒在灰暗未来的凌厉视觉波谱。走入废墟那场戏是所有当代梦境的实景复现,是回溯的长廊更是预示的此景,苟活的人们投身战火熔岩,不知何时醒来,更不知何时睡去,等待着那场模糊视线的大雨到来,一种生与死的奇观展示。这遗迹早已被水淹没,生存在那里的人们,也早已沉溺于此,整个历程都恍若一段孤独、悠长、无望的自缢,稀薄的空气一点点被高大的工厂建筑所吞噬,自救成为了奢望,更成为了幻想,飘散的烟雾化为死者的灵魂。
2.5~3
剧情的发展有拖沓,剪辑要是能重制一下就好了。
俄乌战争笼罩下的乌克兰预演,死气沉沉,目之所及一片废土,末世下的人们只是活着,但灵魂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