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日影十佳一席。
整体上其实挺韩国片的,李沧东的视角金基德的力度,又让人想到今村昌平。
表演 摄影 剪辑完成度都很高。
有些细节的表现抓得“精准”,像是和学生仔的第一次,真理子其实和“正常人”一样,她也懂爱,需要爱,想被爱,即使是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得到。
最后一幕的表情实在五味杂陈...或许也该叫“乞爱之人”。
虽是R级却丝毫不色情,这样的电影才是眼下日影所需要的“正能量”吧。
#剧透吃饭时看猎魔人,再血腥的场景最多也假装恶心一下,饭还是吃得很香。
但看海角上的兄妹时,吃着饭看两三分钟就放弃了,再看吃不下去。
比起露肠子的血腥画面,残障哥哥带着弱智妹妹去卖淫带来的不适感要更难忍受。
观影中伴随着抑郁和不适,我一直在想,拍这样一部电影,到底是想要传递什么信息?
电影中有哪些快乐的片段?
哥哥做梦,不再瘸了,游乐园中快乐奔跑妹妹卖春时大部分也是快乐的饿了多时,妹妹第一次卖春后的大餐,也是快乐的,在吃饱后,哥哥把房间的隔板拆掉,阴暗的房间重新有了光线,这是妹妹卖春带来的"光明"不少人提到"不要批判哥哥的做法"不要批判他人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如果认为别人做得不对,那为什么不能批判?
似乎批判等同于没有同情和自大哥哥是一个相当守社会规则的人胆小,受人欺负,见人就来个四十五度鞠躬妹妹拿了别人门店的一枝花,也会阻止把花放回去两次的反抗一次是中学生抢劫时,把屎糊了中学生一脸一次是面对好友的质问第一次逼上绝路是失业妹妹卖春带来了光明第二次逼上绝路是妹妹怀孕想让侏儒和妹妹结婚发现侏儒心底也是瞧不起他们动了杀心最后还是下不了手再次砸了妹妹的储钱罐无能以及对无能的愤怒手术后的妹妹再次不见在海边找到电话响了,接还是不接犹豫接还是不接?
接就是继续工作(卖春)是不是一定要接?
也不是,厂长已经说了,希望哥哥回来工作妹妹回头哥哥接了电话轮回
每年1月末,除了我去的鹿特丹电影节,在瑞典还会举办哥德堡电影节,它是北欧地区最富有国际声誉的电影节之一。
我接下来说的这部电影参与了哥德堡德英格玛伯格曼竞赛单元,这一单元因纪念电影节前名誉主席英格玛伯格曼而设立。
而该竞赛旨在关注第一次拍片的新人导演利用“实验”的电影表达方式探索人的存在。。。。
存在!
这个主题真是足够宏大!
导演片山慎三第一次拍摄电影,却有常年当副导演的经验。
他辅佐过的导演可都是大人物。
其中一位就是曾经在东京拍片的奉俊昊。
他获得了很多奉俊昊的赏识,转年又前往韩国帮助老奉完成了《母亲》的拍摄。
在接下来,他又遇到了日本独立名导山下敦弘,他帮助山下完成了其最经典的屌丝神片《苦役列车》的拍摄。
所以片山可能也遗传了这两名日韩名导对边缘小人物的关注,在自己的处女作,讲述了一个生活在海边小城的有残疾的兄妹。
哥哥是个瘸子,走道一拐一拐。
妹妹有严重的自闭症。
而哥哥却拼尽全力撑起了这个小家,照顾妹妹的起居。
他们的家一团糟,但却顽强得在小城镇生存下去,然而由于哥哥的残疾,他被公司裁员,唯一的经济来源消失了。
哥哥尝试四处借钱。
但有一天他发现他找不到妹妹了,他跑遍了小城,在回家的一刹那,电话响了,一个陌生男人叫他去一个停车场接人,哥哥感谢这个陌生男人的救助,还想给点钱答谢。
陌生男人谢绝了。
在回家之后,哥哥发现妹妹的口袋里有很多钱。。。。。
或许您能朦朦胧胧猜到一些背后的故事。
一个有点醉酒的陌生男子和神智不这么清楚的少女能发生什么呢。
可是这让哥哥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于是他让她的妹妹,开始卖身。
如果看过奉俊昊的《寄生虫》,或许你能理解奉式电影中在刻画贫困人群为实现生存权利而进行的行动时,特别强调了它的动物性。
寄生虫作为一种动物,它传递出人作为动物最原始的欲望和激情,而自由的人性已经丧失。
在这部《海角上的兄妹》,妹妹的身体成为了非人化的性爱机器,她被哥哥利用,毫无身为人的人性可言。
但是影片却设置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命题:哥哥利用她的身体,并不是完全得剥削她和压榨她;因为她的自闭症,她的生活无法自理,她的性爱只是通过哥哥这个智力达标的中介去换得财产,去满足她本身作为人最起码的需求--去活下去。
所以即使影片展现了贫困人口一种作为非人的存在,却仍然在强调这种存在是为了使他们成为最基本的人,去满足他们生存下去的最基本权利。
他们就是资本上的无产者,他们能在现代社会做些什么?
在影片里有一个非常触目惊心的场景。
一群高中生为了看朋友破处的笑话,找到了他们。
然而高中生却突然想抢走哥哥腰包里的钱,此时的哥哥突然憋出了一抛 “热翔” 跟这帮高中生开战。。。。。
我知道大家都到这,可能会觉得这部电影不适合你,如此恶心,低级,下流。
但这就是他当时还击的手段,为了自己和妹妹活下去,哪怕再脏也要战斗。
我在那时,看到了一个最无力却最伟大的哥哥。
我不想给大家看那些肮脏的镜头,我也相信很多读者也无力忍受这种人生的肮脏。
但是这就是某些与我们一样,身处在同一个地球的人,此时此刻的生活状态。
如果您有一些对人性极大的宽容,还有一些良心的话,您可能会和我一样,会认为这部电影无疑是一部写给人的,最美好的赞歌。
这个妹妹是主动卖身的,也不弱智看日本电影《海角上的兄妹》(岬の兄妹 2019),真是全程心里堵得慌。
有人认为哥哥不道德,我觉得,处在这个哥哥的位置上,除非你能做得比他好,否则,是没有资格来对他进行道德批判的。
这位老兄也就是个可怜人,他的“可怜相”大多因为他的道德感在作祟,但他决没逼迫自己妹妹去卖身,妹妹是主动的,这种主动似乎了不应予以谴责,因为这是在岛国日本,性禁忌没有我们这么强烈,以此谋生也并不违法。
她第一次被那个渣男奸污,渣男是以所谓的“冒险”游戏达到目的的,同时这也让她知道,玩这个“冒险”是可以得到钱的。
当她哥哥被船厂解雇,走投无路、求贷无门的情况下,她主动要出门去“冒险”,她的哥哥显然是很无奈地同意了,毕竟,做这种事,虽要承受道德谴责,但也好过两人饿死。
稍后,被红灯区恶棍强迫做了一次后,她哥哥得到了第一笔钱,她哥哥拿着钱问她还想不想再做这种事时,她的回答显然也是她自己的意思表示,没有被强迫的感觉。
如果再作点猥琐的猜测,如同恶棍的同伙所说的,不是恶棍在强奸她,而是她在强奸恶棍,似乎她也在享受这种驾驭男人的感觉,而且,这种驾驭行为是她幼时在她妈妈的酒吧内学来的,无论仅从这种驾驭行为看,还是学以致用这种驾驭行为,都很难说她在这次性事上是被强迫的。
当然,这或许也可解释为,她在性事上这种开放态度,是因为这胜过她长期被锁在家。
这个妹妹是个自闭症患者,但不弱智,弱智做不出主动卖身行为的。
而且,她在处理某些事上比她哥哥更高明。
比如散发KY式服务的广告贴时,她哥哥想挨家挨户发到邮箱内,但她在高处直接迎风撒向居民区,这种发贴效果显然高于挨家挨户地送了。
之所以说她不弱智,还在于她知道攒钱,攒钱是有目的的行为;她保护自己胸前挂件,显然知道它的重要性,或许这就是亲人留给她的念想;涂上口红,她便想拿一枝花再增添一点美;见兄长有难处,知道捐出存钱罐,这些都不是弱智能做出的行为,种种行为,不仅不反人性,反而正是人性的体现。
当然,自闭导致智力受损,这点是可以肯定的。
(文/石板栽花 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
繁华的城市造就孤独的人群…海角只是一个角落,但那里也是有很多孤独的房子,只不过不知道每个房子里是孤独的一个人还是几个人?
马斯洛需求中最低的吃喝保障在这对兄妹身上都体现不到!
哥哥是个跛子,妹妹是个弱智,哥哥对妹妹说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所以他回来照顾她…这里其实是母亲已经抛弃了他们兄妹了…为了生存,哥哥本来有个工作修理捕鱼船只勉强度日,最不放心的妹妹却要每天锁起来关在屋子里,可是还是有一天他找不到了…接到一个陌生男人的电话接回了妹妹,晚上却发现了一万日元和妹妹内裤上的污秽,发怒生气质问,妹妹只说男人带她海鲜丼冒险去了,哥哥这个时候还是个没被生活摧垮的人,还有良知,知道弱智的妹妹被欺负了而生气愤懑无能狂怒呜咽…后来,工作没了,没钱付房租,没钱付水电…本身就被废旧报纸包裹的房间更是没有一丝光亮和温暖可言…哥哥砸烂了妹妹视若宝贝的存钱罐,这里,妹妹第一次号啕大哭!
拿出来了一万日元和很多百元硬币…可是还是沦落到了捡垃圾相互喂食的地步,好不容易捡到半块披萨,还被一个口里嚼着石块的流浪汉给抢夺了…一个晚上,哥哥在卫生间里什么都拉不出来,走出来看到妹妹在吃卫生纸,妹妹对哥哥说好甜…哥哥也尝了说好甜…结果妹妹说要出去冒险…哥哥也无言的看着她…带她开始了冒险…第一次妹妹咬了一口陌生的男司机,只因为她胸前的玩偶娃娃不能被摘掉,因为那里有哥哥写的电话,她觉得脖子上带着的是哥哥不能被摘掉!
从此一个个孤独又陌生的男人轮番和自己的妹妹冒险…哥哥买了一大堆快餐汉堡薯条,兄妹两人大快朵颐…哥哥还粘好了妹妹的存钱罐撕掉了封在窗户上的废纸壳屋子顿时光亮了起来…拿出曾经那张一万日元和很多百元硬币交给妹妹放进她的存钱罐…人到绝望到死地就再也无所顾忌了…一个中学生,伸出手来对哥哥说:原来活着是会发生美好的事情的!!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哥哥刚才为了捍卫妹妹的皮肉钱刚用那只握他的手用自己的屎赶跑了想抢他钱的那群中学生,剩下一个愣在原地的老实中学生也懂了原来只要自己够狠够恶心就不会被别人欺负!
刚体验了美好的事情中学生那里知道?
活着也会发生不美好的事情的!
妹妹怀孕了…哥哥找到那个侏儒,只因为妹妹喜欢他,妹妹和他在一起很开心,想替妹妹找一个归宿!
结果就是一个侏儒也不想要一个弱智当老婆,因为他过得就很晦暗,窗户都用旧报纸封起来,天天躲在角落里不敢出门,他曾经对妹妹说不想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
妹妹找到哥哥在侏儒家楼下第二次号啕大哭!!
哥哥深夜睡不着…走到门外拿起一块水泥转头,看到妹妹日渐隆起的肚子想就那么一下砸下去一了百了…最后还是带妹妹去了医院…不想妹妹以后痛苦…船厂的老板找到哥哥让他回去工作,他大吼到,你不想想是谁把我们造成沦落到这个样子的吗?
是你!!
这里映射的就是资本社会里那种剥削阶级,没工作没收入我才会这样啊!!
最后还是开头那幕哥哥穿着工厂的衣服跑到海角的每一处找妹妹,怕妹妹出事…唯一不同的就是哥哥没有在锁着妹妹了…海角上找到了妹妹,妹妹呆呆看着海边…哥哥喊她没有反应,结果哥哥电话响了…妹妹才回过头来…海角的边缘上两个徘徊在生存线上的残疾人该如何不被摔角…这是一个值得社会上管理高层们该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虽然是18+的电影,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关于人性的顽强和动物本质的求生欲望…只不过每个孤独的人们追求的目标不同罢了,其实都在维持生命……最后弱智的妹妹脑海中一直有一个梦,呆呆看着一个死掉的麻雀,希望它可以再次扑棱翅膀睁开眼睛飞上天空……活着才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活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希望…
迷了生计,堕了天良,一碗泡面出掉妹妹,两张日元眼底金光,怀了身孕但怀不上爱,跳下海角但跳不开泥潭,饱食一时汉堡却沐不到一世的光,嘴里余下的仅是咸咸涩涩的苦楚与失望,只有初尝海的味道的少年人,期望总是最为简单和天真:“原来活着是会发生好事的”梦里撒开了腿在儿童乐园玩的那般尽兴,醒转又要面对现实里的种种悲凉,才衬出南柯之梦,如斯之甜,抛开庭院的瞬目烟花之外,这是生活所能自然给予的唯一蜜糖,也是贪生之欲的本能折射,所以人们都希望合眼所得是真的,睁眼所见是假的,都希望美梦不要醒,烟花不会灭
一直很少看日本的电影,我觉得日本电影有几个极端,要么特别温情,要么特别恐怖,还有一些探讨人性比较深的东西,这一部就算是一部人性替代的电影吧。
首先对主演导演一无所知,整部电影比较压抑。
不管是色彩还是环境,都给人一种局促感。
狭小的房间,阴暗的天空。
你是可以理解这部电影他所设定的。
残障的哥哥智障的妹妹,没有稳定的生活以及无法预知的未来。
通常这种情况下,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
这部电影也是一样。
当在船厂工作的哥哥失去了自己的工作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希望。
现实总是压迫着人们,当你有钱的时候你可以谈理想,谈未来,谈我人性的善良一面,可是当没有钱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没有钱这件事情上,吃饭成为主要。
导演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作为铺垫,当哥哥失去了工作之后。
那俩的生活陷入了一种兄妹俩的生活陷入了一种窘境。
当吃饭成为了最基本的需求的时候,所有的情绪,所有的人性都会变淡。
去和流浪汉抢垃圾桶里的披萨,去吃卫生纸,其实就是这一点一滴压弯了人的脊梁,不能够抬头挺胸的去面对生活,自然而然会有了对生活的窘迫和妥协。
我觉得看这部电影很难去说,其实他们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
至少在电影中的环境下。
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
要坚强要有骨气,这些都是在吃饱饭的情况下去谈论的,而当没有饭吃的时候,什么都换来一顿饭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故事里的哥哥他是很爱自己妹妹的,至少在他第1次当知道妹妹受到委屈之后,他是气愤的。
但是生活的压力又不得不使得他放弃自己。
妹妹或许是他唯一所拥有的。
当然这并不是所提倡的,那选择确实是不对。
还是那句话,同情是我尊彼卑的情感,不管是有没有他人的同情,弱者所遭遇的一切是其他人所不能理解的,如果没有人去伸出援手,那么他们只能自己克服。
毕竟同情不能够当做金钱,也不能当做饭。
其实这件事里有一个很关键的点。
妹妹是主动去做还是被迫?
其实这个要如果去看的话很难去说清楚,我觉得第1次的时候,妹妹可能是自愿的。
因为他只是想要换一些钱给哥哥,但之后是否受到胁迫呢?
倒也没有什么你死我活的挣扎,但是毕竟放在客观前提的是,妹妹的智商确实是有问题的。
这就带来了人性讨论的部分。
神志清醒的哥哥让妹妹去做这样的事情是对还是错?
是胁迫还是什么?
我觉得看完这部电影。
哥的行为可能在法律上确实触犯了法律,毕竟那样的妹妹是没有自主意识的,但要说完全是胁迫嘛,也未必。
我觉得妹妹她本身是有情感的,只是她所要表达的并不和我们正常人所相同。
他所做的一切可能只是觉得是和哥哥的一种生活方式。
无关与对错,无关与廉耻无关于好坏。
其实在故事的简介里面说到哥哥自己的惭愧和妹妹在过程中情感的变化。
我自己认为至少在我看完之后,我觉得在人物情感表达方面,其实刻画的并不是很细腻。
比如哥哥他悔恨过程。
没有一个很细致的表现的点。
人物情感的变化的描述或者说在一些情感点的拍摄手法上还不够细腻,可以更加好一些。
比如哥哥在看到某一件事情上妹妹的表现之后有所悔悟。
或者是妹妹看到哥哥窘境之后。
情感的一些微妙变化,我觉得这些是不可以少的。
整个故事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伦理的失常,但人情感的转变。
是复杂,但却有规律的。
我觉得最后一个情节我很喜欢,就是哥哥梦到自己的腿好了,尽情的奔跑,尽情的玩耍,那种来自内心的开心。
是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他不是不想过好,只是他没有那样的能力。
而妹妹呢,在故事的最后。
正在海边的妹妹听到哥哥的手机铃声响起,可能是条件反射吧。
妹妹回头的那个眼神像是看淡了一切。
我觉得如果给这个故事做一个结尾的话,就是。
哥哥一直期望着美好的未来,但现实的窘境使他无能为力,他还曾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但是在脱离窘境的那一刻又忘了自己的初衷。
所以反复反复的。
而妹妹呢?
她的世界可能就只有那么小。
所做的一切也许并不是他所喜欢的,但是他却知道那是和哥哥唯一改变生活的方式,但是这样的生活也并不是他所喜欢的。
当最后电话铃声响起的时候。
就像是心理学家催眠后的那一个铃声,将所有的一切拉回现实。
这部电影算是真的很探讨人性的一个电影。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滑稽。
很有为钢厂,但现实中确实也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所理解的。
就像生活在安逸的生活中的我们,无法想象生活窘迫的人为了生活而做出的决定一样。
每个人的人生都所不同。
用自己的道德观去约束别人,去谴责他人的行为,却不曾站在他人去看待他人的生活。
我记得以前有个很经典的日剧。
里面残疾的女孩坐在轮椅上说,你所看不到的是100公分高度看到的世界。
是啊,一个正常的人,他通常会站着去俯视风景,但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他所俯视的却只是100公分高度之后的风景。
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立场的不同。
内容过于绝望最后一幕的镜头我难以理解与阐述看了很多人的评论,大意是说,这与开头的那一幕形成了呼应,在开头,也是妹妹离家出走不知所踪,在外出寻找的途中,接到了被辞退的电话,他们的生活从那通电话与那个游戏开始,便一直往下坡路走,一直走到绝望原来小房间里的逼迫与压抑是因为四周都被贴上了厚厚的纸板,贴纸板则是没钱交房租,不想被外界看到在进行不正当生意的时候…有个画面设计的很巧妙,从被强迫在身下,到自己主动“迎客”一上一下是情节的高潮,也是妹妹有意识有性格的高潮他们狼吞虎咽的吃汉堡,手脚并用的撕纸板,穿行在卡车司机里拉客,乞求曾经卖生意的人能有良心与善意,用被逼到生理上的粪便来击退他人每一幕都充斥着压抑与绝望最可怕的是,冷静的看完却无动于衷反思身边或许也会遇见这样的人与事,但我们却什么都没做,也不能做什么,只是有一类人,最底层的一类人,他们活的那么辛苦,好像站在海角,就可以直接往下跳
2020看的第一部电影。
已经很丧了,新的一年又看了如此丧到骨髓里电影,从迷信角度讲,新年一来就接触这么丧的东西不吉利呀。
无论如何,记录时代的记录者是伟大的。
人类不仅健忘,还有选择性盲症。
如果我是普通职业者,我也可以如大多数人一般选择性的忽视,避而不见如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这样的边缘群体他们的喜怒哀乐,而是关心我的房价,我什么时候入股市可以赚钱,明天元旦休假干什么。
但我见过8岁女童被强奸,现在单位阳台依然能看见楼后面巷子里50多岁大妈在拆迁的废墟上招揽老人卖春,聋哑人利用自己的残疾优势诈骗盗窃,70岁老人以帮小孩擦屁股为借口将手指头伸进…所以我知道这部电影的真实性,知道这样事与人,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它们有它们发生的逻辑,有它存在的缘由。
女主选得很好,演得也超级棒,很真实那里面的人,也有他们的喜怒哀乐。
凡是以上帝视角来观察评价,尤其是以道德为标尺,端着咖啡在星巴克评论那些离主流人群很远,发生在黑夜中,背街小巷里的人与事,都显得特别婊。
当然,以上话语自然也有同样婊的气质,好在我知道,类似电影里的这种兄妹,甚至没资格成为我们这种人的谈资的。
我们不会去聊一个乞丐的八卦,也不会关心一个残疾人带着她弱智妹妹卖春到底她妹妹是享受还是痛苦不自知。
除非这个弱智妹妹真的特别漂亮,身材很好,那我们会关心下价格,最多叹息一声可惜。
日本人有他们了不起的地方,他们拍了很多边缘群体的电影,而且直击人性人心。
所以我觉得这种电影很伟大,比如这部电影里散发出来的情绪还算克制,并没有刻意煽情夸大苦难与世间挣扎,但它真实展现了世界的另一面,特别被我们容易忽视与不太关心的另一面。
过去我有雄心壮志,希望世上走一遭多少能给他人,能够周遭世界带来一些改变。
平台越大,责任越大,所以我毫不掩饰自己对职业事业的的野心与追求。
不过事与愿违,2019年我也只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挣扎,事业,生活,似乎都陷入泥潭中不可自拔。
这种丧的情绪,带动我接触到如电影中类似的人与事也只能是冷眼旁观。
但一旦接触到如今天这种电影,我还是会产生共鸣,我知道这部电影的好,佩服电影里的演员与导演,他们肯定为了这部电影去深入观察揣摩过这类边缘群体,真实的还原记录下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哪怕通过演绎的方式,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真实的,是这个时代真实正在发生的。
它试图去理解去探寻它发生的根源,甚至里面人物的内心活动与喜怒哀乐,让我们知道,原来他们也有喜怒哀乐呀。
这部电影价值就是,拍摄出来本身就拥有了价值。
远在法国住在阁楼的穷逼朋友,毕竟是新年第一天,希望你能带我离开这份丧。
过去发生的事,就是让它发生吧,还是对来临的2020有点期许,不要从头丧到尾吧,你说呢?
这是一部光读到故事大意就够惊世骇俗的电影,尤其是哥哥带著妹妹到处去卖身这句话,根本就是道德沦丧的行为,原以为电影将朝向大尺度或猎奇的方式来呈现,但导演却选择直接开门见山,毫不虚伪且全无遮掩的真实呈现,写实无比且一点魔幻的色彩都没有!
《海角上的兄妹》充满许多看似荒谬且近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管是在一个被断水断电的小铁皮屋,还是到处翻找垃圾桶中的厨余等,但是在观影的过程中却完全不觉得有任何怪异感,甚至也未明显影响到自己的价值观,因为我们所看到并不单单只是那些世俗上的道德定义,而是一对残疾的兄妹,为了在这冷漠又艰困的社会中努力求生的生活态度,即使困苦的生活环境让人怜悯,但他们不卑不亢的意志力,却让人由衷地感到一丝丝的温暖。
《海角上的兄妹》是一个充满性、残障和贫穷的电影,故事的本质上就是个彻底的悲剧,但观影的过程我却完全哭不出来,且因为看到妹妹因为卖身赚到的钱,有了经济能力去填饱肚子而觉得欣慰,甚至替他们兄妹感到高兴,这到底是在多么无奈又悲哀的情况之下,所做出的一个极反常的情绪反应
7。身残的哥哥带智障的妹妹卖淫,压抑难受的,叙事太平稳,内容深度和观赏性差点意思
好像只有成为真正世俗意义上的荡妇和因为智力不健全而乐于性两种选择 这样本身还是对性的畏惧 即便它在努力表达底层为生存不得不触碰道德边缘 但我也没什么感觉 有印象的一个镜头是 老板去找良夫 镜头渐渐拖远 真理子 良夫和老板逐渐变得渺小 个体承受的无论多么苦痛都显得微不足道
天呐怕是我本年度最佳了吧 男主长得好像葛民辉啊…兄妹的演技都绝了太喜欢这个导演的运镜了!夏天游泳池拉屎那段太精彩了 “活着果然会遇到好事啊” 又和之前穷得要死的时候什么都拉不出来呼应 太细腻太有劲了 做梦太梦幻了 所以结局是妹妹已经死了吗
哥哥
日本套路。 残疾哥哥带着弱智妹妹相依为命。但是哥哥因为残疾。接着公司裁员。残疾哥哥没了收入。打工又付不起房租。都吃不起饭了。接着到处借钱也借不到了。最后开始让妹妹去各种不可描述。接着一步一步堕落悲剧。
片山导演的长片出道作,优秀得不像出道作。
绝望。
道德与正确是正向的,可人性是双向的
比《三夫》更扎实,也更戳人。不要被豆瓣的情色和喜剧标签骗了。这实际是一个很难受也很悲伤的电影。尊严和道德在生存面前都不值一提,命运似乎总爱把苦难流向本就很苦的人。和流浪汉抢披萨,为了生存只能让妹妹去卖身。最绝的一幕就是男主面对那些毛孩子的霸凌,靠拉屎糊他们脸上来脱困。简直像是某种驱邪仪式。对付下三滥也只能用下三滥。
就…一般。生活所迫下的人为生活低下头
海水的哗啦啦只是一个背景音,不曾真正存在过
这种不知名好片,得写长文推荐了!!!!!
4.5,在伦理和道德崩塌里描写生存意志和情感温度,用身体卖钱,用排泄物自卫,仅此而已。
没有低保的日本残疾人还能怎么办
大便攻击
高清中字,是三级片,但不是三级剧情
拆纸板、撒小卡片、变体位长镜头这种炫技好看但太出戏了
原来活着是会发生好事的。可无论怎么样挣扎的人生都想要爱。我最怕的那一幕始终没有上演很好。
从绿洲到三夫等等等等,厌倦了
悲伤的故事那么多,你算什么。有种倔强的丧劲儿,也屈服了也没有。简单不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