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山未来演的男屌丝可以说是衰出新高度。
某种程度上说是背离传统。
屌丝男主常有的心灵美、正能量几乎销声匿迹。
完完全全灰头土脸、猥琐龌龊的底层体力劳动者。
家庭变故、辍学打工、郁郁不得志,使得北町异常的敏感、缺乏安全感,因此渴望朋友、性伴侣与认可、尊重,并且都需要用占有、服从、忠诚为保障。
多少有点“民工版手撕鸡”的意思。
(《最后的朋友》)他喜欢康子,是想马上进入男女朋友关系,以性关系、占有肉体来确保确定关系和达到自我肯定自我满足。
他喜欢和日下部交朋友,要求对方在自己预想的框架内行动,熟识后的谎言、疏远,对北町来说是对北町本身的否定,是彻彻底底的无。
工作上,勤勤恳恳成为仓管,又因为工友的受伤,害怕失去现有的,转而回去做搬运。
对Tenga大叔的梦想也是冷嘲热讽。
长期的压力与困窘,让北町心里不知不觉只容得下自我。
流氓无赖痞子气。
性、酒、书成为负面情绪的排泄口,也是一种个人臆想里自我满足战胜别人的手段。
个人规则下的释放与高潮,大概和村上所说“过单身生活的人往往会在无意中掌握很多种能力,否则便无法将生命延续下去”有点像。
这是北町的咒语。
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报复社会,没有自暴自弃,很简单粗暴地认为自己要生活如意,身边的人要照自己的逻辑规则活动。
北町的故事有浓重的家庭影响。
但谁又不在外因下生活呢?
好也罢,坏也罢,就是这样了。
有可以改变的,也有无法改变的。
这是最大的不公平,也是最大的无常。
人生最大的失望也常常躲藏在里面了。
说到题目既有莫名想到《我的奶酪形状的贫穷》,也是看到Tenga大叔(《我们都是超能力者》)的突发奇想。
脑洞一开,用在这里也是无心插柳的适合。
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北町很容易常常陷入到自我满足自我高潮的状态。
和康子说上话,做朋友,和日下部谈天说地,赖掉房租,死皮赖脸地借到钱在他自己的运算规则后面,都指向春暖花开,阳光明媚。
尽管现实中无甚关系。
但高潮过后,幻想被现实撞破,就是汹涌的空虚、寂寞与无奈。
作为一个成名作家的自传,屌丝逆袭当然有励志性。
但作为一个文本自身,却让我感到几乎窒息的绝望。
Tenga大叔一步步扎实的跋涉固然是一丝光明,但北町呢?
敏感多疑无赖不安定暴躁。
“悲剧的童年是作家的摇篮”,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海明威的才华。
不知道原著的结尾是怎样,但电影只有一个逼仄房间里奋笔疾书的背影,像目送一辆破旧年久失修的列车远去。
增加了灰蒙蒙的色彩。
前面是悬崖失乐园,中途是出轨失事还是顺利到达,都是不得而知的事。
不是每一段混乱的人生都孕育着一个雷蒙德·卡佛,即使辉煌,也可能是一个杰克·伦敦式结局。
但多数人,恐怕总归是浑浑噩噩,迷迷糊糊,挣扎过后鼻青脸肿,嘟嘟囔囔地就着Tenga形状的困窘过完一生。
19岁的北町贯多(森山未来饰)生长在一个分崩离析的破败家庭里。
在工作场所,北町贯多结识了俊朗的同事日下部正二(高良健吾饰),另外,贯多还有着一个长久以来一直暗恋的女孩,那是在他经常光顾的旧书店内打工看店的女大学生樱井康子(前田敦子饰),她清新可人的书卷气令贯多颇为着迷。
在日下部的帮助下贯多终于和康子相识,也成为朋友……影片中北町贯多这个人物的确即粗鲁又猥琐。
但是却也很可爱,因为他很真,很直率……日下部正二的出现让他有了第一个朋友,而能与心宜的女孩樱井康子交上朋友,更是他颓废、灰暗的人生中第一次出现了亮光。
但是贯多却不懂如何与人相处,因为从小没人教过贯多怎么去爱,而最终也失去了两个好朋友。
也正是康子和正二的离开才使贯多懂得了什么是尊重和爱……前田敦子所演的樱井康子是原作中没有的角色,而也正因为山下敦弘导演加入了樱井康子这个角色,才使得整部影片没那么沉重。
樱井康子的每一次出现都能缓解贯穿整部影片的那份压抑氛围。
与前田敦子合作过的导演曾评价过。
在前田身上有着明显的两面性……作为AKB48偶像的那份耀眼光彩,以及私下的质朴无华。
在出场时间并不多影片中阿酱还是很好演活了樱井康子这个健康、善良、而又阳光的书店打工女孩,而正是康子这丝阳光才给这部影片带来了一丝温暖。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康子给老爷爷端尿壶这一幕;看这幕时我笑了……因为觉得很温暖,善良的女孩子真得好美……森山未来的演技的确了得,这部影片的成功他是居功至尾。
好在片中啊醬的表演还是很自然的,与森山的對手戏也沒有明显的生涩之处,可以说前田敦子所演的樱井康子在影片中没有浪费出场的任何一秒钟。
而导演在雨中临时加的那一幕头锤。
也很好的成为了樱井康子这个一直以温和形象出现女孩的个性爆发点,也使原本着墨不多的康子的性格更具层次。
真正喜欢上前田敦子是在看了Q10以后。
很奇怪的是,看阿酱在AKB里面唱歌跳舞,只能算是在喜欢的门口徘徊,不会特别着迷;但是,看她作为女优演戏的时候,和看她在AKB里面的感觉不同,确实是喜欢得不得了。
每看一次,便喜爱多一分。
如今看了这部《苦役列车》,便愈发喜欢阿酱了。
看了豆瓣才知道,原来阿酱饰演的樱井康子在原著里面是没有的,惊讶之余更觉得山下敦弘这一着是神来之笔。
当然,我的想法有酱饭的成分,不过增加了这个角色,电影层次更加丰富,更增贯多此角悲惨色彩。
电影之中,森山未来饰演的贯多背负父亲是性犯罪者的名号长大,中卒,只能通过苦力工作勉强为生。
而且,还经常出入风俗场所,颓废度日。
不过,他唯一的兴趣却是阅读,也因为这个原因,他才认识了康子。
他生活的期待,便是每天在书店隔着玻璃窗,远远地遥望着可爱清纯的康子,终于他通过工厂交上的朋友正二的牵线提出了和康子交朋友的请求。
康子很乐意地接受了贯多的请求,因为贯多经常到书店看书,和她自己一样,都是爱书之人。
康子愿意与贯多做朋友,是出于兴趣的原因,估计没有想到贯多对自己有非分之想。
接下来康子和贯多的另一次接触同样是发生在书店。
这次,贯多发现了一本自己很喜欢的书,可惜无奈价太高。
巧合的是,康子恰恰拥有这本书,纯朴的康子就跟贯多说可以借给他看。
不过她没有想到,贯多竟然借此借口,要到康子的家去。
阿酱这个地方的表演很传神,那种不安迟疑和热心善良之间的矛盾都表现了出来。
而接下来替房东老人接尿一场戏,更是体现了阿酱的演技,少女的羞涩与矜持,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康子的纯洁,令她对男性性器感到避忌,但她的善良,又使她愿意放低所谓贞洁,做这种羞活。
之后,面对失禁的一笑,更是康子的可爱表现的极致。
阿酱羞矜的一笑,倾国倾城。
然后,在分开的路上,贯多询问康子有没有男朋友。
康子回答道,已经有男朋友了,不过是远距离恋爱。
这个答复深深打击了贯多,但却又埋下了贯多死缠烂打的伏笔。
于是,贯多毫无预兆地吻了康子一下。
贯多固然知道这个行为会激怒康子,事实也是如此。
于是他只能低下额头,向康子道歉。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康子很快地原谅了贯多。
康子之所以会原谅贯多,是因为她内心已接受了贯多是自己的朋友。
善良的人对于自己的朋友肯定是真诚的。
不过这也表明康子与贯多的关系仅仅是朋友,好朋友,甚至不是朋友以上,遑论恋人了。
正因为她不把贯多看成恋人,所以她才会不计较。
然而,贯多收获了短暂的幸福。
正二,康子,他三个人无忧无虑地享受冬日的海洋,满载青春的热情。
而这也是贯多所能拥有的最高的快乐了。
后来,贯多与正二友情的破裂。
使他对康子的野心彻底爆发,而这一次康子再也不能原谅贯多。
原本面对着两周没有见面的贯多,康子的心情是兴奋的,但是贯多接下来的行为让她认识到贯多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好友,而是一个一直觊觎自己,想入非非的狼友,这段友情便告终结。
其实贯多真正想要的不是康子的肉体,而是康子的爱意。
他真正需要的是认可。
但他的这一非理性的举动,让他永远失去了康子。
至此,他成为一个彻底的loser:友情,亲情,爱情,他全部都没有。
题外话一句,这一段戏,不得不提一下阿酱这一场戏是一次过的,没有NG。
樱井康子这一个角色,曾经给予贯多希望,也是贯多生活唯一的追求。
所以她的离开,彻底摧毁了贯多对未来的期望。
不过后来,写小说取代了康子,成为了他生活的支柱,这已是后话了。
山下敦弘增加了这个角色,让电影的线索多了一条,使整部戏更有层次,更加丰富,当然,更飨阿酱的饭们的眼福。
最后来说说阿酱吧。
大部分的饭都认为阿酱这部戏有很大的进步,我也不例外。
我认为阿酱最出色的地方是表现了面对贯多非分要求所表现出来的不安与抗拒。
其实这种感觉要拿捏起来并不缥缈,说白了就是遇见色狼时候的表现。
但是阿酱表现了出来,说明她代入了角色,理解了角色,而这点正是作为一个演员最为重要的。
最后的最后,希望阿酱演员的路越走越好,期待你的下一部戏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我觉得我也当过这样的屌丝。
也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屌丝,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被社会所遗弃,要朋友没朋友,要伴侣没伴侣,没办法正常的拥有友情和爱情。
当朋友看不起你,喜欢的女人看不起你,甚至连丑女都不理你,只能跑去风俗店寻求心理安慰。
日本太多这种人,随之伴随着巨大的AV产业。
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但是世风日下,从小生活的环境影响甚大,在一个周围环境和内心未开悟的情况下,我觉得出现像男主角这样的人不足为怪,而且还不少。
但是当每个人能找寻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后,这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
志同道合的人也会随之而来,既有了社会地位,也会有朋友,有女人欣赏,也就会有老婆。
想想读书时成绩又不好,长的又丑,家里又有不好的精神压迫,喜欢的女人最多只能可怜你似的当你朋友。
新交了的朋友觉得你怪怪的不合群而远离你。
被人欺负搞的想杀人。
还是因为喜欢泡在书店里看书,把自己这些环境给予的负能量慢慢转化。
书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客观的看到自己的影子,继而知道该怎么做。
所以说,最后还是书救了作者。
看完这部片子,首先想说,日本人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实在令人惊叹,至少非常能够打动我,非常的写实,写实的残酷。
也许是因为我最近的心境和北町很相似吧,那种世态炎凉,我最近也体会过,所以才能有所共鸣吧。
影片开初,两个单纯的19岁高中生,成为了好朋友,这种友情是很纯洁的。
但这种友谊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北町父亲因为性侵犯而坐牢,剩下北町在青春年代背负着沉重的社会压力和心理负担。
在日本这样等级森严的社会,家族名誉的毁灭,会给个人的发展带来极大影响,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直接导致北町辍学,成为搬运工,因为没有收到良好教育,无法很快在事业上突破,再加上贫穷,导致其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感觉周围的人瞧不起自己,最后总爆发,和北町、康子友情破灭,交不起房租,人生走向最低谷,被人群殴,人生真是悲惨到无以复加。
其实何止日本,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社会何尝不是如此。
社会各个阶层、圈子泾渭分明,人们通过你的收入、家境、工作、穿着、谈吐、女友等等在潜意识里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也不能免俗。
儿时,老师和同学们依据成绩而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你会看到成绩优等的学生只和优等生玩在一起,差的和差的玩在一起,很少有看到“越界”的现象,即便越界,成绩也相差的无多。
至于小说和电影中,优等生和差等生成为情侣、铁哥们的情况,在我身边,几乎没出现过。
而这种人人心中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才是造成北町最后悲剧的真正原因。
试想,即便正二和他的女友,没有瞧不起他(其实正二虽然潜意识里瞧不起她,但做的不算过分),北町也会因为自己无休止的要求被无数次的拒绝、正二事业起飞自己却原地踏步而和正二友情破灭。
他的心结没有打开,所以,总会感觉周围的人在瞧不起自己,其实,是他自己瞧不起自己。
当他面对康子时,羞涩胆怯到像一个认错的孩子,当康子答应他做他的朋友时,那种被人认可的狂喜,都可对他的心理形成印证。
当然,穷则思变,北町的心结,也只有自己能解。
所以到后来,他感谢正二、康子,感谢他们曾经的友谊,放下心结,不再怨恨他们,则是他走向人生起飞的一个暗示。
之后他偶然在餐馆里看见电视机里的高桥,他的那份执着,深深打动了他,以至于他不惜以和两个陌生人打一架的方式,验证着自己对理想的执着。
“我想写”,而他也最终在人生潦倒的最低谷,开始了对自己梦想的冲击。
到此,影片戛然而止,我们无法知道北町最后如何,但可以肯定,凭他对读书的热爱和对写作的坚定,他一定会看到生活一点点的变化,甚至起飞。
那时的他,再见到正二和康子,也一定会坦然的微微一笑,毫无怨恨与责怪。
不知当二位在电视或者书籍中惊讶的看到北町或者其名字时,会作何感想?
则只有他们俩知道了。
关于这部电影想说的实在很多,所以忍不住还是写了。
会关注这部电影可以说全是因为敦子,去年一年也看到了各种夸赞,很是好奇敦子在戏里到底突破了多少,进步了多少。
这是我最想知道也最为关注的。
记得当时在2ch看到一个讨论串说关于康子这个角色,原本是原作中没有出现,是导演原创的一个角色,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要故意排戏才安排了这样一个女主角出现。
沸沸扬扬的一个说法就是山下当时想找的人是由纪,而不是敦子。
只是后来这个角色被“抢”了。
看到这样的话不禁哑然失笑,不过这并不是我想说的重点。
实际上,在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唯一的感觉就是康子这个角色如果真的要有,那么是适合敦子去演的,但是敦子并没有完全把这个角色演活,这是让人很遗憾的一点。
付出了很多努力这是真的,也有很大的进步,但也像她自己所说在AKB内就会想向大家撒娇,还是带了一些偶像气在角色里面,使得电影这个角色也受到了一丝偶像化的影响,康子身上的“普通人”的气息少了,而“神”的气息多了。
这和电影的本意是相违背的。
(我觉得我变成了敦黑= =+真的从想作为一个女优来发展的话,毕业这件事也许是正确的选择。
(第一次真的认为当然,看到这一幕和那一幕的时候作为脑残饭看到她被这样那样差点恨不得上去踢死森山。
但也从另一方面对比出森山的演技高明之处。
他把自己几乎是完全代入所要扮演的形象里去,完完全全的屌丝形象是深刻在心里了,我觉得我以后看他已经不能用看待正常人的眼神去看了…单说内容的话,是在日影中已经算是很好的构思了,一改无聊发困的状态,精神十足的看到最后,虽然不排除有喜欢的人在里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想让人迫切的想知道貫多最后的结局。
剧情上没有走偏,紧紧整个围绕着北町貫多进行展开,时间线和故事情节十分合理,穿插着现实生活和讽刺喜剧的元素在内,也开始更深的去体会想要表达的内容。
和日下部正二的关系变化是最主要的描述,也很值得琢磨。
结局对于我来说如果卡在挥手再见的那个地方应该是最好的吧。
(真的打心眼里想看原著
1. 被震撼到了。
吉川修一的自传体小说改编的,没有得到当年的电影旬报的提名并获奖吗?
太像我认识的一个人了,心路历程都很像。
细节处能够展现男主人公的心理:脆弱、不甘、自卑、还有潜藏着的巨大的能量,应该找个出口。
我总是像谁去碰碰他的脸蛋儿、拍拍他的头,他的肩膀,给他一个拥抱,就能够治愈他,激活他。
2. 男主角演绎的太出色了,眼神,身体姿态,身型都让人怜爱,真相把他给拉出来。
但是大家都在底层挣扎,你跟被人谈自己的才华,理想,是会被无情的泼上冷水的。
3.谢天谢地,他终于醒了,自己要努力的爬上来了。
4. 原作者实在是太帅气了。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中岛美嘉的歌,近几年似乎被奉为经典。
但是在2013年它刚刚出现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声响,至少是不像现在这么大的声响。
对于山下敦弘和他的《苦役列车》甚至一年后的《不求上进的玉子》来说,道理都一样,超出或是落后时代的思想,都是不被接受的,特别是消极、晦暗的。
但是时代会忘记,螺旋式上升前进的阶梯,跟时尚一样。
或许十几年前的并不时髦,和二三十年前的,在某一种精神上,却是共通的,会演变成时髦,时尚!
《苦役列车》原作者西村贤太生于1967年,2022年2月去世,他最初发表作品是2003年,也被称作是 “平成时期的破灭型私小说家” ,破灭?
和躺平其实是差不多的意思吧?
所以在原作者逝世前十年,山下导演恰到好处地把他的代表作翻拍出来,而且找来几乎可以说是完美代表的森山未来演出,这……简直是功德无量!
至少让作者在迟早会被淹没在书山文海中的自我,有了最有力的代表作!
说起来,我看到这部电影大概是2015年,我一个叫“妖娆”的朋友说,我一定要看看《苦役列车》,因为那几乎就是我的写照!
当时我看了,有所感,也无所感,大概七八年后再看,才明白她的所指,有特别表面的意思(这些我当然早就知道),也明白,其实,她或许并没有明白这部电影,或者说这部小说……这种人生选择的悲壮与无奈!
当时也好,如今也好,我看《苦役列车》最震撼的始终是两段,第一段是贯多和他那个被称作“咸鱼一般臭臭”的前女友,一起被人逼着做野兽般的戏份!
这一场戏至关重要,贯多私人的表现或许是主因,但是这一段才是他突如其来崩坏的前提,也是之后两场和朋友、”爱人"决裂的关键,这是时代性的,是不由个人主观驱使的,假如你要说,在经历了这样的人生观崩坏之后,他还能延续向善和向好的发展,那才是不可理喻,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主观的,事后所有的后悔都无济于事,但是之前每一次的无所作为都是你必然要抵达这个结果的暗示。
据说,这一段是小说中没有,导演加上的,所以我确定山下导演是明白了原作和他想要表达的躺平世代的真正内涵的!
所以,我觉得,这是我列下这个“躺平世代电影”片单的必然性!
甚至可能是最基础的前瞻,未来,或许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关于这种心态和行为,更加光怪陆离的表现!
虽然,或许不会再有真正的影视作品去表现TA!
第二段,是贯多自省前,特别超现实的那段,在垃圾堆,在海边,在大道和房间里的奔忙!
这个,与第一段相对,虽然有断腿同事的激发,但其实还是贯多内心世界的量变累积到了质变。
导演用了一种特别写意的手法去表现,而且其中写意的部分我很喜欢,在宣扬善与美与丑与恶的诱惑对抗,但是贯多最终都没有选,而是自垃圾中 重生,这个意向其实很有禅意。
当然,电影最终的开放式结尾,似乎让观众在相信,贯多走向了成功!
这是导演玩的花活,你也可以理解成!
其实什么都没变,毕竟,再过了十年之后,作者贤太也狼狈不堪的去世了!
是的,人生的选择,只要无愧于己,那就无所谓对错,任何评价你人生的标准,都是错的!
但就是无愧于己这句话,特比难!
或许你们认为的躺平世代的孩子,会觉得这特别容易,但是哪有这么简单?
人世间,谁不是纠葛在自己活得好,还要让别人觉得自己活得好,特别是自己在乎的人觉得自己活得好,然后再想办法让自己在乎的人活得好这个圈子里打转啊?
能够活得像西村贤太这样纯粹的人!
太少了!
他只想要自己的活得好!
你们谁能做到?
好片。
森山最后跟高良健吾说,谢谢你曾经把我当做朋友。
觉得在那一刻在主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一直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朋友,就算是对于身边的一两个可以称做朋友的人,也有一种束手无策的隔阂感。
对这段关系的不安从来不曾消失。
这句谢谢可能是一种普通的道谢,但是我觉得主角是跟我一样的人,一种感情的绝缘体,不过是企图用这句话来为两人的关系画上句号,用这句话把两个人的感情扔得远远的,扔到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
看过中岛哲也执导作品《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观众都意识到一点——操蛋而卑微的人生也是人生。
所以最近在观赏根据芥川龙之介奖得主西村贤太的自传体小说《苦役列车》改变的同名电影后,越来越觉得那些作践过自己人生的人,才真正品尝到了生活的原味。
在这部山下敦弘执导的影片里,勾勒了一位名唤北町贯多的19岁青年,因父亲犯下强暴罪,使得他的人生从童年开始就被彻底搅碎,以至于长大以后也只能成为“屌丝族”中的一员。
这位北町先生住两坪大的破公寓还坚持拖欠房租,靠去廉价色情屋解决性饥渴,每天打零工赚5500块哄饱肚皮,在如此落魄的环境里,他万念俱灰,苟且偷生,几近任性地沉迷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状态。
这样的屌丝在现实里也许并不多见,且相信大部分人碰上了,也会远远逃开。
有趣的是,当他们被通过影视作品包装之后再推出,却又显得非常之可爱。
没错,和松子一样,北町基本上是个“社会多余人”,抱着混吃等死的心态度日,但正是这种心态令其领略到社会最底层的风景。
那是一个有人情味却又极度功利的世界,被安慰的同时又会遭笑的世界,女孩愿意和你做朋友但绝不会爱上你;哥们儿愿意借钱给你,陪你喝酒聊天,但下意识的还有些瞧不起你。
因为北町这样的人总是缩着脖子做人,绝望感导致他们不相信未来,于是不停服人生的“苦役”,进行自我折磨。
在励志、纯爱、与重口味齐飞的日本电影里头,《苦役列车》区别于它们而存在,它放低姿态,和片中那没出息的屌丝北町一起蹲在最肮脏的繁华街头看世态炎凉。
巧的是,男主角森山未来曾在日剧《桃花期》中也演过屌丝级的男主人公,但相形之下《桃花期》要意淫得多,让屌丝男受到软妹和御姐们的轮番倾慕。
北町这个角色却让森山未来吃尽苦头,全片从头到尾他都“享受”打工、吃饭、光顾色情场所,及挨揍的“乐趣”;其实每个孤独感爆棚的人都能从北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们或者混得没有他惨,但被房贷、人际关系、职场斗争等琐事消磨了理想的人们,也许早就是潜意识里的北町,绕开了“励志”的站点,直奔死亡而去。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苦逼的人生又何尝需要?
现实里每每看到身边那些混得极差,靠借债维持生存,被形容为“没出息”的人,其实都正在“苦役列车”上埋头前进,他们看上去毫无希望,像垃圾一般颓废,然而也许心底尚有一星唤作“争气”的火苗在悄悄燃烧,时机一到可能就会燎原。
正如《苦役列车》上的北町,在被人剥衣服丢进郊外荒草地之后,他鼻青脸肿地回到仍欠缴房租的蜗居里,开始奋笔疾书,开创新的人生。
受的苦已经够多,人生经历已经够“传奇”,屌丝逆袭的时刻终将到来!
宫部美雪曾写过一部叫《火车》的推理小说,描绘了一位登上炼狱“火车”的女人悲惨的人生经历,这个女人是没有回头路的。
但登上“苦役列车”的北町却可以重新开始,因为“苦役”是一种修行,可以让你变得无畏。
好在姑娘没有狗血的和好基友混在一起。
节奏太棒了,很多时候不由自主地笑起来,感觉自己是不是有点没心没肺呀,这算是励志片的最高境界了吧,很多让人难忘的细节,导演没有刻意还原那个时代,但是那种压抑感还是呼之欲出。
事实证明,所谓屌丝,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男主这个猥琐男,搭完优酱搭阿酱。
两秒的温暖
不太好下米
他哆嗦着吃盒饭 工友断着腿唱歌 三人在沙发上演动物 真是苦得我想哭又想吐 混蛋人生赶一趟浑水
恶心,做作,信喜欢阅读就能从苦役人生和扭曲人格中脱身的,都是小清新傻逼,读的是大冰和张嘉佳吧,别吸氧了,每天吸二氧化碳节能减排为地球母母做贡献不更强
娴熟嬉笑运用屌丝一词的诸位,真的明了一个真正屌丝的真实命运吗?城市里有兽,失去了自己的丛林。结尾是属于电影的温情,有坑可落,有笔可执。而不惜拧断遥控器的坚持,以及第一顿被打后的反击,不计后果,不懂得计算后果,不去计算后果,正是屌丝的尊严。
从头坏到尾,丧到尾。。。
结局满分,北町醒悟得还嫌太早,我自己呢?
喜剧风格与绝望人生的高反差,掉落陷阱是神来之笔。森山未来演活了这个角色,妹子的铁头功好厉害。
深夜在SIFF的影院看这样的片实在有种"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操蛋的生活"的惨烈感。森山必须是最地道的混蛋和吊丝。这种混球到底,他妈的就是英雄主义。台词很给力。
这什么鬼结尾!!!扣两颗星!!!
一个屌丝少年的生活,无需粉饰世界,人生不就是苦役你我的一趟列车。
一场关于少年、关于梦想的旅行,坐上满载青春的火车一路前行
2014.10.27想看 2015.12.28看过 感觉整部剧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似乎没有对错,镜头只是一个观察者。告诉你男主角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男主的确是loser,但是也不妨碍他有自己的想法。最后一定成为作家了吧?
男主演技不错,但这个角色真的太恶心太烂了,看得我严重生理不适
还是励志的 气吐了
屌丝那些年。真是苦的让人心酸,糟糕、荒唐、消极的人生态度,迷茫、无赖的思想和行为总是让生活乱成一锅粥,夹着一些荒诞的冷笑话让这个角色可怜又讨嫌。很多情节都很有趣,配乐也很搭,气氛营造的不错,森山未来真是太适合这个终极屌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