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udors第三季我只看了几集,没看到the love of Henry's life的Jane Seymore怎么死去的。
今天看到Katherine Howard被斩首,突然很有感触。
这个年轻的女孩死前突然鼓起了勇气,公然挑战了Henry的权威。
她说:I die as a queen. but i would rather die as xxx‘s wife.(xxx指她的情夫,懒得查怎么拼了= =)她最后的一句话是:Life is very beautiful.生活确实很美好,但是已经不属于她了。
突然很同情这个一出场我就不喜欢的女孩,她的造作、她的任性、她的狂妄都被这句话抵消了。
生活很美好,特别是对这样一个年轻的女孩子。
因为年轻,她可以肆无忌惮,但是生命却戛然而止。
她不像前几位皇后,或者受到人民的拥戴,或者得到过Henry最深的爱,或者能和Henry成为好朋友。
她被人轻视,因为她无知。
她得到Henry的欢心,但是短暂的爱恋却无法让她满足,因此她选择了爱自己的人。
她没有错,只是太年轻,太单纯,太执着。
这样的一个不安分的生命被囚禁在宫廷,最后只能是悲剧。
她写给情人的信中说:想到不能常伴你左右,我悲痛欲绝。
也许这才是她的真爱,尽管里面充满了阴谋和不堪。
因为有这份爱,她死前才能勇敢坦荡。
What loss is for a man most irrecoverable?Not virtue, not honor, but time.世事无常,H8一生追求自己的至高王权,最终临死前竟无一人陪伴,留下的不过一副画像。
生命中妻儿臣子来去匆匆,死前回首往事,有多少遗憾又有多少不甘。
我敬佩Cromwell的才干。
其一生致力于新教改革,可惜腹背受敌之时为H8选的德国老婆是一招臭棋,也违背了其从最底层官员做到首相的一贯准则。
最后遭到贵族们的迫害致死,感到十分惋惜。
相比Cromwell之后Seymour家族为首的Council全是一群酒囊饭袋 。
H8后面自己都说I mourn Cromwell very much.Anne Boleyn是个很聪明的女人,要论才智应属六个Queen中第一人。
可惜了Anne没能给H8生个儿子,被群臣因为heretic以通奸罪名迫害致死。
还记得第二季Anne付刑前大义凛然的讲话,说自己仍然希望民众为pray for the king, pray for England. 而且到H8临死前差不多才明白Anne是冤死,实在是悲剧的一生伴君如伴虎,Duke Suffolk是唯一不多H8的大臣中能有善终的,而且有幸能在后半生找到一个临终前愿意陪伴自己左右的女人。
不过其处事原则事事以国王为准不免令人生厌,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历经几十年王朝不倒的原因吧。
以他为首的贵族以莫须有罪名迫害Cromwell也显出他傲慢无知的一面如果再能有个讲Bloody Mary和Elizabeth I 的电视剧就好了
美国人真热衷于英国题材。
不过亨利八世确实比康熙之类生活多姿多彩一点。
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可同日而语。
1。
跟教皇的决裂无疑是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的反动。
有人可能质疑,中国皇帝从来就高于宗教的。
实际上,从精神世界来说,人类会经过这么几个阶段:信具体的鬼神---〉抽象的神---〉人文精神。
中国还处于第一阶段。
实际上教会也不是全部反动的,大家都服从一个非世俗的组织,就是说精神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再看了一遍,发现人物还是比较精彩有些人是相傍亨利八世一生的:查尔斯.布兰登,该人在女色上比亨利有过之,他及时娶了王妹照样偷情不断,女人只是他泄欲的器物而已,相对来说,亨利八世对女人柔情的多。
对于大臣,亨利八世就像查尔斯对女人,用过即弃;沃尔西主教帮他办了很多事,但是他自己搞不定政治对手时候(离婚案最多是一个触发点),亨利才不做他的后盾。
孔子曰:圣人无恒心;君主就是无道德。
实际上在中世纪,国王要专制没有中国这么简单,没有常备军,贵族一般及时谋反,儿子还能继承爵位:实际就是土地和小军队。
所以,有法院这类形式。
亨利八世真正苦恼的是就是集权的问题,不过这就不浪漫了。
辅佐亨利八世的有几代权层或者领导核心:第一代:沃尔西主教,他一脚还踏在罗马,对立的是那些历史悠久的大贵族如白金汉,诺福克公爵。
因为拿了国王的钱,又有一点的独立性如想当教皇而被贬。
第二代 托马斯. 摩尔 打了一下酱油,就转给克伦威尔,书记官大人是一个新教徒。
在电视剧中,他开始是安.波林的同盟,后来又是送她命的人。
好像是成也王后败也(新)王后,但是实际应该不会这么简单。
亨利八世虽然镇压了北方的旧教起义,但是并不希望北方人因此把帐记在他头上,英明王上永远是受蒙骗的吗?
亨利八世用出身低贱的人,不就是容易把他们当祭品吗。
第三代就是王子的舅舅, 查尔斯.布兰登,萨里伯爵只是用来平衡。
国王用人看利益驱动,王子的舅舅作为新晋大贵族,自然是动力十足,得罪人也一大把(也就失去了篡位的可能)。
不是历史剧,自然香艳为主,很多情节也与历史有出入,但重大的人物关系还是改动不太大,因此如果理一下还是可以看出亨利八世的君王术。
第四季今年才看的,距首播差不多已经15年了。
看了四季,最喜欢的男性角色Thomas Culpepper,和前两季的Sir Thomas More,女性角色为Lady Marry,小玫瑰也演得很好,但是人设不喜欢。
因为历史剧,我作为一个不太了解英格兰这段历史的外国人,不予置评。
只觉得讲了一个喜怒无常皇帝的淫荡杀妻史,而且能拍出四季也着实令我惊讶。
我只惊讶于剧中人物的信仰,信仰可以超越生死。
最后,妆造是一流的,摄影、运镜这些都可以,给个四星,以表纪念。
看完了整个四季,都铎王朝,这名字感觉是偏历史正剧一点,看名你以为是这个帝王荡气回肠的一生传记。
当然了,也是传记,不过是亨利八世与六个王后的宫廷婚姻,皇权之下的婚姻是非常残酷的。
亨利与六个女人的婚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离婚、砍头、死、离婚、砍头、生。
第一任像梅花一样,在权利的重压之下,依然不妥协跟亨利打离婚官司,来捍卫属于自己与女儿的权利。
最后带着不甘与遗憾含恨而终,至死都说是亨利的妻子。
第二任就像张扬灿烂的夏日玫瑰,被家族为了权利接近亨利,唯一一位在与亨利的感情婚姻中🈶️着非常明显的张扬个性,也是极尽聪明。
与亨利长达十年的感情拉扯过后却只有短暂的两三年婚姻,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与无数的身后骂名,所有人都认为她是妖女诱惑了亨利,让亨利做了错误的决断。
第三任就是山茶花,在与亨利的相处中谨慎小心,对亨利的女儿们给予了温情的关怀,化解了亨利与女儿之间的冷漠关系。
对周围的人也是温和的态度,这在危机四伏的宫廷里是非常聪明的处世方式。
但命运也没善待她,死在了生产中,留下了亨利梦寐以求的儿子,成了亨利口中的挚爱,和亨利合葬了,也是死在了恰当的时候吧。
第四任是兰花吧,聪明智慧,知道亨利要强娶她,躲不了,投其所好改变自己。
在亨利非常讨厌她时也是不纠缠爽快答应离婚,获得了财富与房产成了富婆。
在离婚之后没有了死亡的压力威胁之下变美了,和前夫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和前夫的女儿们也是和谐相处。
是亨利六个妻子之中寿命最长的。
第五任是春天美丽的百合吧,天真到不谙权利的残酷,在充满死亡风险的宫廷中过着放荡无畏的生活,挥霍着青春与美丽的。
蠢到四处树敌,以为情人爱他,却不知情人为了活命说她诱惑了他,她还至死说是要以他妻子的身份赴死。
第六任和第三任一样都是山茶花,聪明谨慎,也是知道强娶躲不过,在危机四伏的宫廷里伴君如伴虎一样陪着残酷薄情的君王,走刚丝一样化解着每一步的风险。
好在亨利死在了她之前,才获得了生。
不过一点是把亨利刻画的像个喜怒无常的种马,这夸张了,也可能是编剧厌恶这位帝王吧。
作为帝王他绝对是有手腕的,跟安妮波琳的婚姻觉得他以权利为筹码的爱情诱惑了她,以爱上她来作为离婚的借口,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达到集权的政治目的。
只是以权利为爱情的筹码冲昏了安妮波琳的脑袋,让她掉在了爱情的陷阱里身陷至死,在男性为主皇权至上的社会里,女性在政治权利的斗争里永远处于弱势。
历史剧是有点无聊,很抱歉的说从第三季开始我都是快进看的,但从第四季9集开始苍老的Charles就一直在戳我的泪点,最后一集Henry召见生病的Charles,当Henry说出Charles的名字时,真心hold不住了,一直哭到结尾。
时间是多么的残酷,当然演员们演技实在一流。
很多人说Henry只会用下半身思考,但如果你拥有整个王国和至高无上的权利,且周围人全都在算计你,你能做的比他更好吗?
个人来讲,我认为Henry是一个伟大的国王,我很尊重他。
我认为Charles是整部剧里最幸福的人。
他没有显赫的出身,却是Henry最好的朋友,最亲近,最信任的人。
家庭也十分幸福,虽然妻子后来不再爱他如初,但在暮年之时依然能被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爱上,并在她的爱护下死去。
再都铎王朝最混乱的时候,是他在坚持着正义,并一直努力拯救Henry。
Charles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其实很大原因是因为他太帅了。
Henry和Charles的友谊让人羡慕,甚至让人嫉妒。
他俩也是剧中最帅的两个。
其实这部剧收视率不行是因为它本身的历史剧属性,但其实它也播错了时间,若是现在才开播,最近几年兴起的腐风绝对能把这部剧捧到天上。
角色的话,Tomas Moore,Henry,Charles算是男的里面最喜欢的。
女性角色最喜欢的是Lady Marry,知道她的成长史也就不难理解她为什么会被称为Bloody Marry了,只能说她是个不幸的女孩。
但其实Henry若不是生为国王又何必这般过完一生。
Ann Berlin这个演员演技太棒了,也许没人真正喜欢这样的女人,但谁能不被她吸引?
也许对于对历史无感的人这部剧实在太长,显得乏味,有一部电影《鸠占鹊巢》是微缩版的都铎王朝,娜塔莉和斯嘉丽两大女神主演,还有小黄瓜加盟,也很好看。
但毕竟是电影,故事的丰满度会差很多。
至于女王神马的,我还是觉得《年轻的维多利亚》最好看,那绝对是皇室绝恋啊。
最近刚追完《都译王朝》这部7年前的老片。
感慨良多,总觉得要写些什么才能释放下心里翻腾的情绪。
这部历史剧上映于2007年至2010年间。
正是我刚踏出大学校门走上社会的时候。
那时的我急着投身于忙碌的工作,不怕加班也有扛得起通宵的体力,卯着一股劲以为自己能干出些什么。
无心娱乐与八卦,唯一有追的一部漫画叫《夫妻成长日记》。
如今整日坐在办公室混日子的我,前段时间追了以血腥玛丽为模型的历史剧《风中的女王》,掀起了对欧洲历史剧的狂热。
于是闲得慌的我从第一季开始下载,一集不落的看了讲述玛丽老爸的《都译王朝》。
都译王朝剧照这部制作颇为华丽的电视剧,就是现在看起来也丝毫没有过时。
无论是演员的服装、道具还是各种城堡的华丽背景,都淋漓尽致得呈现了大英王朝的万般风情。
第一季是各种人物的逐一登场,红衣主教沃尔西、有勇无谋第二集就被干掉的白金汉公爵、还有他美丽的女儿惊鸿一瞥之后再也没登场过。
(一开始误以为会在她身上发生点什么,但是自她爸爸被砍头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
而且公爵口口声声宣称自己拥有继承王位的血统,这样的身份走得略显草率。
)铲除掉足以撼动自己王位隐患之后,便是安妮的父亲托马斯 博林与沃尔西的宫斗戏。
影片中并未讲述博林一定要绊倒沃尔西的原因,从剧情上来看沃尔西与博林家未有直接冲突,只是沃尔西深得亨利的重用,权倾朝野惹人红眼。
至于托马斯 博林也是我非常看不懂的一个人物,作为父亲先是把自己的大女儿献给皇上,大女儿被玩腻后立马又献上自己的另一个女儿安妮,冷酷到不夹杂丝毫情绪,仿佛她们只是他的棋子,而不是父女。
也或许是身在那个时代,不甘落寞贵族的一种生存之道。
百度百科中叙述的安博林聪明果断、自信强势,但是剧中娜塔莉·多默尔饰演安妮,更多的是乖乖听命于父亲的傀儡。
还说她婚后变得多疑残忍、刁钻刻薄,以至于亨利认为她言辞尖锐、个性泼辣、野心勃勃,并不适合担任一国之母。
站在观看者的角度,这些莫须有的性格缺陷不过是身为国王的丈夫没有给她足够的安全感,或者说她没有适应从情妇到皇后的身份转变,以及一段炽热感情的急速冷却。
这也造就了安妮第二季中被送上断头台的最终命运。
安妮博林至于与亨利头婚的凯瑟琳,电视剧中的笔墨不多,从一登场即是皇后并孕有一女玛丽。
特地去查了一下这位西班牙公主嫁到英国的政治联姻。
阿拉贡的凯瑟琳先是嫁给了亨利七世也就是亨利八世的哥哥亚瑟。
婚后几个月,亚瑟病逝,老国王强迫自己的二儿子取了嫂嫂凯瑟琳,造就了这段并不幸福的婚姻。
在诞下玛丽之前,凯瑟琳与亨利共有六个孩子,除了玛丽之外的其余五个孩子全部不幸夭折。
补了这段之后逐渐理解亨利想要废掉凯瑟琳,为自己某得子嗣的急迫心里。
最动情的一段是凯瑟琳在教堂中为自己辩护时,下跪在亨利面前说的那段话。
她道出了一位在婚姻中万般隐忍,一心讨好丈夫,以丈夫的喜而喜,以丈夫的厌而厌,一切以丈夫至上的可怜妻子的心声,看的坐在沙发上的我颇为哽咽。
阿拉贡的凯瑟琳
阿拉贡的凯瑟琳亨利的第三段婚姻与安妮博林被送上断头台的部分情节是相互交错的,这与历史上安妮被斩首后的第二天亨利即与珍·西摩订婚也不尽吻合。
这位新皇后在影片中的笔墨较少,像是一个没有个性的存在,但是历史上亨利八世最终是选择珍作为入土后唯一的陪伴。
也因为这点当珍逝世后,编剧肆意描写亨利不思朝政,混沌度日。
似乎深情的同时回想一下他对安妮博林以及凯瑟琳的冷酷,又有些不可思议。
太多矛盾的情节交织在一起让人物的个性反而有些模糊。
与严谨的安妮公主的政治联姻是亨利的第四段婚姻,其实我有些不解,身为国王他并没有吸取自己第一段失败政治联姻的教训反而重蹈覆辙,取了一位并不喜欢的小国公主——安妮。
而且他的第四任妻子与第二任妻子同名,叫起来不会联想到一块吗?
不过,站在全剧的角度,安妮不失为亨利妻子中结局不错的一个。
历史上也是,这段婚姻仅维持了6个月,安妮就拿了一大笔钱和“国王的姐妹”的头衔隐居英国。
有钱有房还有头衔,同样是政治联姻,她的结局却与凯瑟琳迥然不同,这算是命运的造化还是个性的使然,又或许是中国人说的“命”。
凯瑟琳·霍华德凯瑟琳霍华德,亨利的第五人妻子也是我最看不懂的一任。
剧中的她是作为大臣献给国王的玩物登场。
这样的角色又缺心眼居然转眼坐上了皇后的位置,该说是皇恩浩荡呢,还是颜值至上?
历史上的凯瑟琳其实是安博林的表妹,据说她的第一个男人是其音乐老师。
随后才是公爵夫人的秘书弗兰西斯·迪勒姆。
凯瑟琳真实的入宫方式和她表姐安博林一样,是作为亨利第四任妻子宫女身份入宫的,因其美貌(及床上功夫)被亨利看上后,逐提拔为皇后。
她的那句“我虽以皇后的身份赴死,但我更希望能作为卡尔佩珀的妻子而死。
”是历史上凯瑟琳的真实遗言。
但是由于剧中的凯瑟琳是塑造一个不懂世事、单纯又贪图享乐的角色,从这样的人物嘴里硬生生的吐出这句显得有些矛盾。
在第五任妻子被处死的同一年里,亨利取了他的第六任妻子凯瑟琳·帕尔。
写到这里真的想说这个男人就是个渣渣!
凯瑟琳是个寡妇,除了在宗教上的有些激进思想之外,她可以说是个贤妻良母。
但是身在宗教信仰大于一切的欧洲,一丝丝信仰上的分歧都是要惹杀身之祸的。
这点作为中国人也有点不懂,至少我们从来没有因为我信儒家,你信道家,我就要干掉你的意图。
总之,年迈的亨利也有些折腾不动了,所以幸运的凯瑟琳几次从杀身之祸的险境逃脱。
最后的结局我是比较喜欢的,亨利分别遇到了第一任、第二任、第三任妻子的魂灵,并且互相对话。
不知在他的心里是否感受过一丝悔恨。
如果我是他死去的妻子,这时候出现一定把他咒个半死,最少最少也要让他的精神不得安宁。
但是她们的出现更像是活着时候对国王未说完的遗言,不带任何诅咒。
亨利把自己关在宫内,不让任何家眷看到他面对死亡衰老无助的神情。
这也是身为国王最后的骄傲吧。
枯黄的落叶扫过他年迈的脸孔,象征死神骷髅前来取走了他的魂魄。
一个既意料之中,又颇感落寞的句号。
从第一季的引人入胜到第二季的高潮叠起,再到第三季的平淡与第四季的终于结束了,四季38集,讲述一个君王的一生,他的丰功伟绩与爱恨情仇。
亨利八世必会被记住,因为他沾血的罗曼史、改变英国的宗教改革以及由他而育的血腥玛丽以及童贞女王。
故事的最后白马过隙般的出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们,人的一生,不免一死。
准确地说,应该叫《亨利八世》。
都铎王朝有不只是亨利八世统治的这一段,还有很重要的伊丽莎白一世及其后。
该剧值得推荐,基于如下理由:1.情节基本符合史实;2.演员把角色的个性与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亨利八世一向认为自己不可一世,为了虚荣参与对法战争,强行要求手下完成他的任务,命令病榻上的好友觐见下跪......有时候却又很温情,不会虐杀战俘。
又要做狮子,表现出无可置疑的权威;又要做狐狸,猜疑他人,对一切可能的不忠丝毫不能容忍。
作为一国之君,可真难。
终究他还是死了,留下了一地鸡毛,以及暴君的形象。
总算把第四季看完了,追这剧也追了有好几年了。
很好看的历史故事,顺便练习英文,了解文化,欣赏帅哥美女。
亨八的人生很传奇,性格也偏极端,可能也是如此个性造就如此命运。
比较喜欢的人物是第一二季的Thomas More和贯穿全剧的duke of suffolk, 喜欢前者的君子风范,觉得后者最帅,哈哈。。。
另外得出结论,怎样的妈生出怎样的孩子;第一任妻子catherine虔诚的天主教徒,女儿Mary也同样如此,日后被称为bloody Mary就是因为残害异教徒绝不手软么;anne boelyn聪明有见解有个性,女儿也是如此,日后成为一代女王;jane seymor 估计身体素质不够好,生了孩子早逝,结果儿子也是跟她一样早夭。
亨利八世时代是英国的极权时代,女人的地位也低,即使女人能做Queen,继承王位,总体地位还是偏低。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端庄,温柔,识趣,懂得退让妥协的女人才会过的比较舒服,Jane seymor 和最后一任catherine就是这种类型的,anne of cleeve也是如此,第一任catherine和anne性格都太强;第五任catherine是个蠢材,又不知道安分守己,结局也很可怜,其实她爱小帅哥也挺能理解么。。。。
原来Bloody Mary是亨利八世的女儿~~~
- 。-临终托付等等宫廷戏码还是美化了亨利巴士的形象,结合字幕,最后居然拍出了中国古代宫廷戏的感觉。
残酷,残酷到都可以怀疑爱情甚至亲情了……
亨利八世死前的幻觉很让人感慨……
I LOVE Charles Brandon.
#剧集聚集# 061 亨利八世统治期间加强了王权也扩大了政府权利,又搞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也算是颇有建树了吧。片子里更多的是看到他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会儿搞新教一会儿又亲天主教到底是什么原因?血腥玛丽终于小露峥嵘。好像一直没说过,字幕组的翻译好好好!
引用豆办达人对乔纳森演技的点评:“影片裡,喬納森•瑞斯•邁爾斯,時而一個蘋果,時而一個梨子,再加上葡萄、楊桃諸多瓜果,新鮮燦爛一大堆,啃的、嚼的,惱怒時分,還得扔幾個,水果相伴了整整三季二十八集,真是的,把一個亨利八世活脫脫演成了一个果子狸。"
就这样吧,实在看不完了我,
那个年代的女人不是叫凯瑟琳就是叫Anne。。。男的更惨,一般以上都叫托马斯
第一季还挺带感的嘛,后来剧情就越来越薄弱,赶结局的赶脚~
用这么大的名字,主线基本上是亨8换老婆的故事。四季下来一个喜欢的角色也没有,特别讨厌亨8吃果子的样子,但对历史剧的偏爱还是让我看完了。很奇怪的是这么多OOXX露点的片子没被禁,反而禁了天真无邪的big bang,哎~摊手
看了Six之后对各位被描述成“手段上位”的女子都充满了敬重。
“我清楚记得陛下妹妹的音容,和马刺战役的号角。” 亨利与查尔斯。
凯瑟琳实在,太丑。贫乳更是不能原谅
Q1 Katherine of Aragon最有气质、Q2 Anne Boleyn超妖艳、Q3 Jane Seymour很可惜、Q4 Anne of Cleves政治玩具、Q5 Catherine Howard太嫩、Q6 Catherine Parr你赢了。
Catherine Howard实在无法直视,Catherine Parr倒是个聪明人,伴君如伴虎啊
亨利and查尔斯
从此henry和anne,charles和marie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第三四季过于倾向亨利的情感生活..
单就这一季的内容而言其实最为平淡,Katherine Howard这个人物写得不够通顺,后期的宫廷斗争也不如前期笔墨犀利精湛;但作为收官季,对都铎王朝的回顾颇动人,尤其迟暮遥望少年愁的唏嘘,令人十分感慨。作为历史剧这四季整体具有相当高水准及观赏性,娱乐、深度兼顾,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