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架之间
In den Gängen,超市情缘(港),卖场华尔兹(台),在走廊里,过道上,In the Aisles
导演:托马斯·施图伯
主演:桑德拉·惠勒,弗兰茨·罗戈夫斯基,彼得·库尔特,亨宁·佩克,拉莫娜·库泽-莉比诺,格瑞迪·京特,克莱芒·迈尔,安德雷亚斯·利奥波德,斯特芬·施曼,迈克尔·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8
简介:《过道上》在2018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首映。斯图伯打开了一扇朝向德国东部的普通工人的窗户,日常生活被转化成神奇的现实主义, 温柔的爱情故事被暂时性地拨转向希望的层面上。害羞而孤僻的克里斯蒂安丢了工作,随后来到一家批发市场上班,受到了饮料部门像父亲般慈爱的布鲁诺的关照。克里斯蒂安喜欢上了经常在一起开玩笑的玛丽昂,..详细 >
平淡生活里的华尔兹:如果你不放弃,在日常中也能感受激情,好治愈的电影
拍出了工作日复一日的无聊平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吧,现实工作环境中的人们也能这么沉默寡言就好了。。节奏很慢,两小时好长啊,不太喜欢结尾
4.5 圣诞节部分是明显的分水岭,对片子来说是,对主角Christian来说也是。我们在超市每天打烊之后,俯视的视角凝视货架之间的人、看行云流水运行的叉车、听Christian内心笨拙的独白,缓慢之中也希望电影就这样一直下去。但是一切都要继续,所以才有了第二个小时。但真的希望影片一直像第一个小时一样持续下去,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7,孤独,货架,大海。
1. 一面是机械的运转与日复一日的工作;一面是如海浪般的向往与孤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的,工人不是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2. 超市的空间是电影最精彩的部分,作为日常消费者,电影展现了消费空间背后的故事。货架既是阻隔也是连接,休息间的海滩画既是廉价的装饰,又是浪漫的背景。3. 在工作伦理上,没有将工作分成三六九等,每一份工作里都有悲欢离合。这或许是有点像孟子的社会观,也是资本主义需要努力的方向。安居与乐业,每个社会最基本的使命。
没有故事,重复的日常生活乏味单调得令人厌世,夜晚的超市就像蓝色多瑙河一样寂寥。人们带着自己的过去和伤痕,缄口不语却渴望在过道上遇到她:每当靠近她时,就像突然抵达海边,耳边充斥心醉的海浪声,不然,就只能在开着大货车回到公路上的旧梦里独自死去。玛丽安是一个摆脱现状的梦,是活下去希望。
把货叉伸到顶,再慢慢降下来,保持绝对安静,那个声音,细心听,像海浪一样。货架之间仿若海浪,孤独者的浪漫。另:Franz身材不错。
还挺喜欢的,一边做饭一边看,无用的人生那些细碎的用想象力去支撑的感性瞬间,像夏天的青柠气泡水,with rock。
其实很喜欢这类文艺片,也喜欢导演讲故事的方式,平淡故事中塑造人物和描述生活细节。但是2个小时实在太冗长了,有些桥段对剧情、人物、情感几乎没什么推动作用,如果简短一点,点到为止,起码不会厌倦。
整个片子有种故作深沉的幼稚感
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中的一点小浪漫、小确幸。仓库过道的宽阔感,货架之间的紧凑感,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调动起场景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克制、冷静的关系和情感中制造了那么一点点微弱的温情,像调整货品的陈列,像调节堆高机的位置,在方寸之间有精准刻度。曼柔的音乐在这间大型卖场想起,员工优雅地操作机器,顾客慢慢挑选慢慢推车,一点都没错,就像在跳舞,一切都慢条斯理又充满生命力。歌真是太好听了。
邀请克里斯蒂安回家的那个晚上,布鲁诺什么都没有说。我们能听到空旷超市里叉车发出的海浪声,却找不到一叶舟,跨过人心的海洋,连接起一个个孤岛。
消费时代的古典爱情,在庸碌平凡里寻找轰轰烈烈。
2小时的超市生活观影,单调却丝毫不乏味,人生亦是如此,每个人都被困在围城当中,结尾是那样的楚楚动人,当升降机缓慢降落,听,这是海浪的声音
配乐很不错,古典音乐提起了宏大的氛围,因为视觉上这个故事发生的空间太小了
货架之间,下一个货架转角,会不会再次见到你…
超市里的窃窃私语,隐藏在二人之间的海的声音。/ 想起逛麦德龙的日子。/ 简单的工作,期待的爱恋,绝望的情绪。货架之间,应有尽有。
#68th Berlin#主竞赛 蓝领孤独 淡然浪漫
快进也看不完系列!刻在脸上的孤独,装摸做样的文艺,骨子里不三不四地洒狗血!
2019.01.12很清冷的电影,不过不单薄,看似平淡,但有静水流深般的情感冲击力(最后他们仰头微笑着倾听海浪的声音,眼里有泪光闪烁,我忽然觉得好难受好难受),没有什么浓墨重彩的开合,却给人隽永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