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多愁善感,不知不觉的看了很多励志电影说实话对美式橄榄球并不感兴趣,甚至连规则都是一知半解,但是这不影响我为这个老男人差点流下激动的泪水。
经济大萧条,失业,离婚……这个老男人正在经历一个男人一生中最风华正茂却又是最惨淡凄凉的时刻,整部片子发黄的颜色一点都不扎眼,恰如文斯老受一样的眼神,和转身离去的脚步。
被朋友怂恿到鹰队选拔赛的他,第一个转身离场;被意外的招进特训营,他也是随身携带前妻留给他的字条:“你永远一事无成,你永远赚不到钱,……”;赛季开始前的最后一次谈话,他也主动的把笔记本还给教练……在和酒吧老板表妹的约会中——他甚至不敢承认,这是一个约会。
作为一个老婆和朋友眼中的失败者,他随时准备回到空荡荡的房子,借老爸的钱,在酒吧擦桌子……是的,一个30岁老男人的写照。
他隐忍,他坚持,腰上一圈一圈的绷带,用尽全力的奔跑,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是最野蛮的运动场上,他玩命的翻滚,撞击,一次次艰难的爬起来,一次次倒在对手和队友身边这个世界又一次告诉我,隐忍和坚持是不够的,用尽全力忍辱负重的贴在别人屁股后面,只能吃屎。
文斯撕碎了前妻留下的纸条,文斯强吻了中意的女孩,文斯在比赛的最后时刻,擅自改变进攻策略,拿到的制胜的一分。
文斯做到了,赢回了自己的人生,和一个老男人的尊严。
也许会把这部电影当成中老年励志电影,马上三张的我,刚刚体会到老男人的无奈,无力与无谓,也许熟谙世事,也许力不从心,也许依然坚持,但是唯一欠缺的,也就是文斯在大雨滂沱的球场,走下车门,肆无忌惮的帮一群老朋友在泥泞中,获取一分。
野百合没有春天,老男人只能愤然大怒,勃起还击。
一切隐忍,所谓的成熟,和默默无谓的坚持,只能让你软的更持久。
如果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变成自己的特长。
如果,特长可以变成自己的终生职业,可以养家糊口那该多么美妙啊。
文斯,当老师做酒保,这样的工作,让他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他的老婆捱不住穷日子,也离他而去。
文斯的人生陷入了绝境。
就像我现在一样,就快30岁的人了,还是一事无成。
但文斯遇到了一个机会,费城老鹰队的新教练要从橄榄球爱好者里选队员,结果那么多人都去了,就1个人获得了录用,那就是文斯。
文斯的新生活,刚开始并不顺利,但他都挺下来了。
最终,带领球队走向了辉煌。
也抱得美人归。
这几乎是每个男人的梦想了。
事业爱情双丰收,这样的人生真叫人羡慕不已。
还算不错的一部励志电影,中规中矩,起初是被一句话带进来看的——一个男人可以失败很多次。
男主经历过下岗潮,妻子离去,主队的接连失败,种种不顺。
或许没有老鹰队那次向全城招聘队员的通知,或许没有男主自身的天赋努力,或许没有身边朋友、父亲的支持与鼓励,或许男主也会不知所措、消沉下去。
然而恰恰相反,男主有这些因素的存在,他坚持,走出阴霾,迎来人生中崭新的一页。
我想,当他撕掉妻子留给他的站纸条时,他已经有了新的篇章;当他在最后四挡时,根据对方中锋的动作来临时叫全队改变阵型,并达阵时,他已经有了新篇章的新一节。
迪斯尼体育励志片的新作,在困顿的休假期,我也需要这样小儿科的鼓舞。
在所有我看过的橄榄球电影里(奥立佛斯通的《挑战星期天》,还有比利鲍勃松顿的《胜利之光》),这部算是很闷的,唯一特别的是居然发现了“海选”的祖宗:原来还是人家美国人!
本片取材于1976年的真人真事。
多年不振的费城老鹰队,在一连串的连败之后迎来了从UCLA请来的新教练Dick Vermeil,这个Dick一到,就用了个新招,要从费城球迷里面找点儿新鲜血液来。
于是乎全城几千人前来体育馆参加海选,这招真是狠啊,啥时候咋都那么好用呢?
本来无人关心的球队,这一下又热乎起来了,电视台也来了,全城人民重新燃起对球队的热情,大家都在看到底谁能胜出……通过一连串的初试复试两两竞赛跑pk……最后只有一人脱颖而出,Vince Papale,这是一个典型的loser,一个年届30,刚失业,老婆也跑了,天天混迹酒吧,只在中学时代打过一年校队,平时是跟一群泼皮无赖朋友打球的男人。
NFL的超级碗?
何其遥远?
这是一个关乎自我拯救的电影。
所以导演用了很多时间在探讨Vince Papale的内心世界,美国人看待生活,永远是会倡导一种教科书般的积极态度,这是他们的电影文学性很薄弱的根源。
主演是马克·沃尔伯格,我不喜欢的五官模糊的当红明星,最新演出就是美版《无间道》里那个满嘴脏话的警官啦,我看了Vince Papale真人的照片,晕,比马克·沃尔伯格帅多了,马克·沃尔伯格留着70年代嬉皮那种发型可真难看啊。
导演埃里克森·科尔,是《夜魔侠》,《速度与激情》以及《危险人物》的摄影师,导演手法还有很多可提高的空间,随便说一句,他在本片里确立的画面色调我也不太敢恭维。
还是要说回海选,真好,民主才是硬道理啊!
兩個小時的片長,對于勵志片來說不知道算不算長,我看勵志看的比較少,故事不錯,還是真實人物改編的,整部影片基本上都是說主人翁的挫折遭遇,從開始的沒有工作到進入老鷹隊還要受隊友教練組的壓力,以及戀愛的壓力,在片中的時候一直想看到主人翁的成功的一面,但是一直沒有,直到最後一刻才讓我們的喜悅和老鷹隊的球迷一樣爆發出來,屬于推薦級別的片子PS;影片前大部分的那種帶有黃色的那種色調看起來挺復古的感覺,讓人有當時那個年代的感覺
马克-沃伯格主演的。
讲述的是一个橄榄球运动员的故事,抛开励志、激情、挑战、坚持等线索不说,这部电影的镜头运动和色彩运用,是我最近几年看过的最棒的。
一开篇就是孩子们在蒲公英的花絮间奔跑,尽管背景里是有些破旧的城市街区,但是整个画面非常温暖、非常诗意、非常浪漫。
我想只有心境澄明的人才能讲好这样的故事。
给所有过着不咸不淡的日子的人们一点久违的激动。
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热情,而是对生活认真负责的温暖,对平凡生命的感动,对故乡的热爱。
记得里面文森特的一个朋友说:只要在“老鹰”的巢穴上场一个小时,就等于魂归故里。
很感动这份对热爱的深刻。
坚守一颗平凡的心,面对任何结果,都把此刻做到最好。
这美国的教育真的很靠谱!
很好的一部电影,开始之时很难让人接受,感觉是一种压抑,无主题的叙事,让人昏昏欲睡,那个时代的特点或许就是这样一种情境和精神状态吧,但是最后,是一种振奋,很强烈的。
生活的困境和精神的颓废的低谷,与最后的成功,那是十分难得。
更难得是这事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式橄榄球的暴力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一个三十岁的男人来说,一个生活难以为继的老男人来说,真的很难,或许是老天的眷顾吧,或是一种梦想与坚持,最后重塑球队的那份灵魂,有种莫名的感动,生活很难,但是我们应该存有希望,或许希望在他人身上,但是我们也应该有一份坚持和梦想。
1.最后打巨人队那场为何会有多人tackle 未持球的Vince 的镜头……这是犯规吧……(认真)2.对教练的人物刻画太少了,有种想写又草草带过的感觉,明明可以往伯乐的形象上多描写一点3.橄榄球是一项团队运动,但是这里好像对Vince 个人的描写太多了,任何时候赢球都不是个人所致的,但是电影中几乎没有对team的刻画,最后比赛队友莫名其妙就从之前的排挤到接纳Vince 了,感觉十分突兀
很激励人的故事,一个普通人能够直接进入职业体坛,这在现代体育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文森居然做到了,而且在第一个主场就能够得分,只能用神奇来形容.电影拍得中规中矩,过程似乎平淡了一些,也没有把观众的胃口吊到高潮.橄榄球比赛得镜头很难拍,只能采用大量的近景.
看Mark Wahlberg是从人猿星球开始的,关注他是从意大利任务开始的。
最近看的是无间道和这部万夫莫敌。
情节比较简单,一个已经30岁并且没有在大学踢过FOOTBALL的失业工人重新上岗的故事,里面亲情、爱情、友情全有,这类励志电影在好来坞并不少见,由于是MARK的缘故所以还是仔细看了一遍,总体来说还不错。
BTW,在无间道里面他的角色有点痞的,满口粗话,不太象他
励志电影一定也要这一年。仅仅是特勤组队员,也要在关键时刻tackle fumble最后touchdown。不过无所谓,体育片就是这么容易煽情。女配角我非常喜欢。
生病那几天,看了无数这种热血片,觉得自己还能凑合活下去。小人物变成小英雄,真实世界一定更精彩。
电影拍的真的是一般,但是球打的是真的精彩。
挺纠结的片子,竞赛和体育味道不浓,文斯的行为动机也没交代清楚,激动人心的体育画面转瞬即逝。文斯与教练的情意无所依托,连最后赢都赢得莫名其妙,全然运气。
太难看了,橄榄球真是一项毫无美感的运动
特勤组英雄 懂得看橄榄球的话会更能理解片里要表达的。没打过大学篮球能进NFL本来就不容易 比NBA落选秀都难 相当于街球高手上场。 而弃踢能FB然后得分更是英雄行为。
对这种体育励志片完全没有抵抗力
节奏很合适。妹纸很口耐。
绝对的励志 绝对的热血 是爷们儿就要看!
最后几分钟令人动容
1,“过去的两年里,从来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举杯。”2,我总是提起Steve Van Buren的那次touchdown,因为这个球支撑我过了三十年的工厂生活。3,更林书豪的好故事,其实没拍太好,但依然很好看。
Watched it with Reills.
合格但平庸的励志片。
有生之年必要完成一件类似的事
老男人大器晚成的励志片,但马克·沃尔伯格在片中一直蔫蔫的,没有起到振奋人心的效果,相较马特·达蒙在成事在人里的表现缺少生龙活虎的冲劲
一個男人可以承受很多失敗。
或许有点审美疲劳了
故事情节推动得太慢了
很喜欢橄榄球电影,尤其是励志类型的
3.5星 同类型里中规中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