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删了又打,调整语言,最后还是没能把我全部想说的打出来。
这部番作为17年的1月新番中较不起眼的一个作品,制作水平却很高,我想借此把这部番的优缺点和个人感受全部说一下。
那些“女主恶心一集弃”的不要跑来豆瓣打一星给豆瓣er留下不好印象好吗?
至少90%的作品一集是看不出来全部制作思路的,如果只因为不喜欢主角就来这里喷+拉低分数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首先是剧情,24集的篇幅中前大半为单元剧,其中剧情水平参差不齐,第三集扫帚比赛充满了trigger动画的动态感,第八集非常cult,脑洞大开,满满的喜感。
但有几集像凑集数,不像trigger的风格,反而很有以前子供向美动的既视感。
后面进入主线,进度很赶,而且水平不高,女主成长也不明显,解锁一个七言叶之后又回到了原来的熊孩子模式(但是热血番而已,管他呢)。
剧情编排可能是想把所有矛盾集中在22集,这个反转个人还是欣赏的,但是后续的剧情却完全深陷在预料的套路中。
值得一提的是14集有几个镜头很有新房昭之的风格,18集致敬飞跃巅峰,天元突破的感觉爆满。
其次是人物,本来剧情塑造的主角三人组中进去主线后两人实力掉线,所以就看亚可一个人开主角光环莽,观赏性直线下降(苏西这么独特的角色为什么就这么浪费设定啊)。
值得吐槽的是安德鲁这个角色作为引出“社会和政体对魔女的不满”这个情况后整个人和所引出的政治集体对剧情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这大大影响了作品节奏。
所以24集的篇幅本来可以压缩做的更好,也可以把主线的编排更完善再做出来。
低质量的一些剧集和欠缺考虑的人物设计实在可惜。
我通篇几乎没有夸这部作品,因为本作优点是制作精良,剧情正统,而在当今的动画圈,这也是缺点的来源,正统保守的剧情就代表逃不了套路,而且制作组正因为没有想在众多作品脱颖而出的想法,所以本作也穷尽不了任何一种风格的表现力,亮点就停留在了类似今石洋之的风格上,没有颠覆的剧情,没有klk般的无脑燃,也没有一个令人折服的剧本,终究是个不温不火的作品。
综合所有,只能有8分但是即便如此,现在还有坚持这种2D风格的制作组无论如何都应该鼓励,这样坚持本心制作精良的作品不该被埋没,总有观众会期待着用心的作品,没有了曾经的热血但是不能忘记初心
LWA构建了一个架空历史的世界,一个麻瓜知道魔女的世界,一个现代科技与魔法并存的世界,一个魔女失去了威望和信任的世界。
这样的背景设计就注定了这个世界的矛盾要比其他魔法题材的作品更加尖锐,这也是LWA做得非常出色的地方,这就使得这个故事不只是英雄的成长故事,更是关于现代社会的故事,我们的和他们的现代社会的故事。
当我看到新月学园的债主龙用着现代科技预测股市时,当我看到康斯坦策的机械扫帚时,当我看到库洛娃老师带来魔法WIFI时,我就发现这个故事想讲的东西肯定是魔法与科技的冲突,换句话说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人们享受着现代科技的便利,逐渐忘记黄金时代的魔女、快乐与信任,而是相互猜忌、党同伐异、把愤怒诉诸非理性和暴力,这和被现代性改变的我们何其相像:抵制甚至驱逐少数派(魔女)、在便利的互联网上进行零成本的网络暴力毁灭他人的梦想(《日暮》的作者、雪人等)、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接受过多无用的信息导致一言不合就诉诸暴力(看球的人们轻易被库洛娃挑起失控的负面情绪),LWA中的世界何尝不值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反思呢?
当人们把传统的(魔女)丢进垃圾箱,并以“保守”、“无用”斥之,人们自己也就变成了真正的保守者——一个不允许无用、不对他人梦想包容的赛博囚徒。
无论是LWA中的魔法还是现实世界中消失的传统手艺(2D作画、戏剧、民族乐器等),难道给人们带来欢乐、传承古老的历史文化就是“无用”的吗?
这无疑是一种病,一种名为“现代”的病。
我们会不自觉地去思考现代性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是便利、幸福与财富,抑或是繁琐、暴力与贫富分化?
也许都有吧。
但若我们只做它的歌颂者,那么我们无疑会对传统的文化、艺术等产生误解,抛弃文明里珍贵的“无用之用”,抛弃“少即是多”的简约习惯,习惯性地吸食着无用而容易导致网络暴力的信息,忘记那些最简单的快乐,忘记那些最传统的美德。
如此便可看出反思与批判的必要性,当我们看清现代性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美好时,我们自然会回头去思考如何辩证地去解决现代性带来的问题,又如何协调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LWA里的信任形成的世界树当然是一种美好的愿景,但想必现实不是这么简单,人在灾难面临时尚且未必能团结,更何况和平时期呢?
这也正是LWA的结局处理的不是很好的一个地方:它把非常尖锐的一对冲突用巧合的方式化解,最后的反派居然是有些机械降神的人们的恶意,当然这样处理有象征的意味,但却弱化了戏剧性和矛盾,让作品的深度停留在“信任能解决黑暗的情绪,能让世界重新美好”这样的层面。
这无疑让人觉得有些许可惜,原本非常饱满的故事竟以都合主义的方式收尾。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这些现代性带来的问题呢?
举起喇叭大喊“信任”、“团结”估计是不够的,这些问题只有我们这一代人保持对暴力的冷头脑和对梦想的热情才能慢慢解决吧。
最后我想简单聊聊LWA中的人物。
女主亚可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塑造,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人物塑造是没有问题的,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我认为是人物弧光的缺失,也就是说女主的成长和变化很少或者说很“暂时”,她永远学不会耐心、冷静,这样的人物弧光会让观众觉得无聊。
然而这又是LWA的篇幅和故事所必须的,她若不鲁莽就没有每一集的“激励事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精彩的单元剧了。
但我想要创造“激励事件”应该有更好的方法,而女主哪怕每集有微小的进步都是好的,可惜这很难看到。
另一个问题是人物动机不足,常常出现动机不足以支撑人物行为的情况。
这会损害故事的连续性,但在扳机社的风格下貌似这个问题又不是很大了。
以上。
如今商业化动漫层出不穷,用着卖肉,低俗套路来满足日渐浮躁的人心。
而小魔女学园却如同一股清流在现今的动漫圈让人找回最初看动画的感动。
小魔女学园仿佛将我拉回十多年前,年幼的我守在电视机前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多啦a梦,阿童木,西游记,这些用简单的故事讲述做人基本道理的动画。
又仿佛让我回到了学生时代,不成熟的自己重复着 犯错-成长 的过程。
这些都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珍宝。
成长与感动 小魔女学园并没有塑造一个恢弘庞大的世界,也没有黑深残的剧情,更没有龙傲天式的主角;仅仅是讲述了女主角亚可与伙伴们的成长故事。
而正是这种充满着真实感而又简单的故事,却能真正唤醒观众们对于自身成长经历的回忆与感动。
”爱搞事,不成熟”,是多数观众对于亚可的第一印象,但是,成长本来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与自我改变的过程。
在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后,亚可可以起早贪黑,上百次的练习魔法。
(从第六话,普拉里斯之泉开始);在被身边的人怀疑自己能力时,亚可可以迅速地走出失落,找到自己的强项并加以努力的练习,最终另所有人大吃一惊。
(13话,萨温节的魔法);在伙伴们遇到危机的时候,亚可可以改变自己,专心致志,静下心来做到”忍耐”,(16话,波赫尤拉的试炼),而在21话(瓦冈蒂亚),也能看到亚可真正是学会了忍耐,虽说是被库洛娃忽悠,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亚可能够不惧艰险与劳累,坚持爬上瓦冈蒂亚;在发现自己能力不足只能在工程方面帮康斯坦策倒忙的时候,亚可可以及时改正,用自己的长处(极强的交际,行动力)来弥补康斯坦策的短处,最终获得了康斯坦策的友情与肯定(18话,空中大战斯坦飞船);同样是在21话,亚可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对厄休拉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和感恩,这也是亚可成长最明显的一段剧情之一。
(”感恩”同时也在24话,通往阿尔克图拉斯的道路,亚可与夏丽欧(厄休拉)的对话中有深刻的表现)"应该对比的不是其他学生,而是入学之初的她自己,她在经历多次失败后,确确实实有在成长不是吗?
"。
(第七话,橙色潜水员)正如厄休拉老师所说,如果我们将24-25话的亚可与刚入学的她相对比,那么亚可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
在亚可对夏丽欧(厄休拉)表达自己对于自己梦想的理解和对她的感恩之情时(24话,通往阿尔克图拉斯的道路)和亚可成功学会骑扫帚飞行时露出笑容的时候,观众们心中能够真切地发出感叹,”崽终于成长了啊。
” 在经历了失败挫折后,亚可也终于成为了一个善良,热心,有自知之明,对梦想有着清晰定位,具有感恩之心,有耐心和喜欢搞事的魔女。
与某些动漫的主角不同,亚可的经历是真实的。
她并不像那些动漫中的主角仅仅是经历了一次常人根本不可能拥有的挫折打击,便如梦初醒一般的”成长”,而是在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失败和迷茫,在身边朋友以及老师的开导帮助下,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成熟了起来。
这种成长才是真正能够唤醒观众们的共鸣,让人回想起自己的成长历程,使我们收获那一份纯粹的感动;而不仅仅只是感觉到”好燃!好激动!”,除此之外,一无所获。
纵观全篇,亚可的成长历程并非是一条直线,匀速上升,而是由缓至陡的曲线上升,最初可能表现的并不明显,但是在24话和25话瞬间爆发出来。
其原因” 其实吉成曜做《小魔女学园》最早是希望做成轻松一点欢乐一点的动画,不过做着做着,随着本片主线发展,题材变得越来越沉重了。
”[1] 正是由于这种单元剧穿插着主线的剧情模式,使得部分观众产生了亚可成长不足的感觉。
其实小魔女学园剧情是十分紧凑的,逻辑清晰缜密,剧情环环相扣,每个伏笔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谁能一开始就想到第3话居然埋了个25话高潮部分才出现的伏笔233)。
当然,剧情也并不是完美的无可挑剔,在14-18话,可以明显感觉到故事略赶,阿曼达三人组角色塑造的不够,苏西,洛蒂的剧情又有所缺失,这个问题吉成曜也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 是的,关于阿曼达她们考虑了很多很多的背景和设定,也想做以阿曼达她们为主角的一话故事,但基本上 TV 版动画以敦子作为主角而展开故事,阿曼达她们的剧情不太好加入,想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TV 动画的篇幅完全不够。
” [2] 但是好在21话开始,故事迅速进入主线,亚可的成长开始成爆发式的体现,24-25话的结局部分非常燃也很温馨,在Shiny Ray响起之后,就如同画面中为亚可和戴安娜加油的群众一样,我也不由自主的握紧双拳,发自内心地为她们鼓劲,相信着她们的魔法一定能够击败邪恶。
除此之外,所有伏笔解释完全,小魔女学园的大团圆结局完全没有让人失望,更谈不上是所谓的高开低走。
后记 本文仅对小魔女学园中的主线-亚可的成长和剧情发表了作者个人的见解与观点。
小魔女学园的支线其实还探讨了”梦想”和对动画界的影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询阅读相关的长评或分析文章。
其实小魔女学园和多啦a梦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亚可和大雄都有着不成熟的性格,但却都在身边的人的帮助下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
从我小时候一直到现在,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对大雄的性格表达出强烈的不满,也没有所谓的”大雄黑”,当时一方面可能只是对天马行空的剧情很感兴趣,但也是能够从大雄身上学到不少的优秀品质。
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是经历过多啦a梦陪伴成长起来的观众,应该不会对小魔女学园有什么不满的地方。
因为两者都是用简单,单纯的故事来表达出大雄/亚可真实的成长,向观众传达做人美好的品质。
对于部分由于亚可的性格或对剧情发展感到强烈不满而给出差评的观众,一方面他们可能是由于在正确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完全的时候便过多地接触了黑深残类型或者三观扭曲的作品,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还没有经历过成长,因此无法与亚可的成长经历产生共鸣。
这类观众不就是小魔女学园里第四话(日暮)中的反面教材吗?
自以为是地发表着无脑的批判,却又根本没有理解小魔女学园(日暮)的内含。
详例: 第四话,6:18,日暮评论”为什么写太空,这完全不符合日暮的主题”(现实中喷子肯定不会这么温柔2333)第四话,18:44-19:10,洛蒂:”确实亚瑟去宇宙让我吓了一跳;虽然吓了一跳,但是他的深层心理一直想要去宇宙,这跟过去他怀有的恋母情结一样,已经被专家多次指出了吧,只要是爱好者,大家都知道的,大家都在等待着这个展开!” 安娜贝尔:”但是那只是少数人的意见,自从我接笔之后就遭到了很大的声讨。
” 洛蒂:”那才是少数人的意见啦。
” ……虽然评论里有着发言刺耳的喷子,但那始终是小部分,并没办法埋没一部真正优秀的作品。
小魔女学园背后有着许许多多真正理解和支持它的观众,感谢你们, 相信的心就是你的魔法!个人评分: 小魔女学园 9.6/10 强烈推荐推荐扩展阅读: MyAnimeList 小魔女学园热评(英文)https://myanimelist.net/anime/33489/Little_Witch_Academia_TV【饭帅】它是今年最良心的新番 却惨遭冷落http://m.bilibili.com/video/av10052205.html引用:[1] 《小魔女学园》监督吉成曜访谈:“魔女学院”=“动画业界”?
http://m.sohu.com/a/138691946_523011[2] 想在 TV 动画中做的实在是太多了,专访《小魔女学园》 TV 版动画监督吉成曜 http://m.acfun.cn/v/?ac=3359447&type=article
其实我觉得对亚可的成长的刻画真的不够。
每次看到闪亮之杖对她的认可,总想吐槽一句,这就认可了?
虽然有些部分尚且可以说的过去,但总体感觉亚可成长方面刻画有点轻描淡写。
另外,后面夏莉欧想跟亚可坦白和葫芦娃老师离间的剧情有点老套,我给看得死的半死。
虽然后面的结局也跟迪迦一样老套,但是回应了主题,表现得也非常不错!
而前面部分才是我追这番之所在。
对于治愈和日常番来说,绝对是一部在中上层级的好番。
具体的分析,我想从制作和内容上谈。
首先就制作上来说,是值得打满分的,苏西那集致敬迪士尼动画,在打斗场面上优秀的分镜,以及剧情的推进(这点我觉得非常好,主要是每集的节奏都不拖沓,非常饱满而且还没有赶剧情的感觉)和任务性格的刻画上,都是非常完美的。
最后从内容上来说,其实中心思想非常简单,也是女主从头到尾一直在强调的:相信自己的力量。
不过我想说现实往往比较残酷,很多事情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而在动漫中,确实很多事情也不是女主一个人完成的,她也要靠其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
因此整部作品想体现的思想还是不难发现。
最后再说一点:这部番的受众:鉴于中心思想比较好理解,而且是日常系的,所以比较适合第一次看日常治愈番的童鞋,因为看过其他含义更深的治愈番(比如:clannad、未闻花名等),回头再来抱着治愈番的态度看这部番的话,期待过高看完落差就会有点大。
所以最好一开始就抱着纯日常番的态度来看,就不要指望能从这里学到太多深刻的哲理了。
总体来说还是很推荐的,5星。
看到很多人讨厌女主,我想说的是首先这是动漫人物性格夸张而且形象丰满不是很重要吗。
其次女主的设定就是充满热情,虽然有时候做一些没脑子的事,但这样充满热情的她不是很可爱吗,对于像苏西这样的内心充满各种负面情绪的人都能真心去和她交朋友,朋友遇到困难一马当先的去帮助她,对于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
我觉得已经远超在座的各位。
另外各位难道周围朋友都是完人吗,恐怕不是吧,恐怕不少人交的朋友都是很将就的吧。
如果是我,一定会乐意去交往女主这种朋友的。
这个动画的人物塑造和画风已是上乘,每个人都有萌点,组cp更是行云流水。
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古早的纯真和质朴,剧情虽然可以说是cliche,但全片流露出的温暖和美好让它有种经典的味道。
我是觉得阿可的主角光环比个人魅力大,她身上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瑕疵。
懒惰,鲁莽,自私,喜欢给别人添麻烦却从不自知,等等等等。
从她身上我几乎看到了自己的所有缺点,可能这是我对她无法全心喜爱的原因。
相比起来,戴安娜才是我最想成为的那个完美目标,阿可拥有的,不拥有的优点她都具备了。
原来她也不是别人眼里的天之骄女,躺着就有天赋加持。
当初她和阿可一起失去魔法力量,阿可在大结局才学会飞,但她却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勤奋一早成为学院里最杰出的女巫。
她心灵上的美德丝毫不输给阿可,她的责任心,抱负心甚至更胜一筹。
此片中流露的哲思也很让我感动,比如三巨肢居然是一个三个枝桠的小树枝,改变世界的魔法居然是一些看似幼稚的把戏,这不就是大道至简,大智若愚吗。
当阿可使用闪光杖让大地变得绿意盎然,星光闪耀时,那种简单的美好真的直击我心。
好久没有因为一部动漫热泪盈眶了,自认为自己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甚至有时会鄙视理想主义者。
但意外被深深的感动了。
我想每个人都有个理想被封在盒子里,就像戴安娜的那张至尊卡,而像这样的好作品总能触动内心藏在最深处的渴望。
提醒自己永远别忘记,是我的信心造就我的魔法。
(五集33018) 这个动画效果和风格真的太好看了!!
流畅的不行,可是!!
女主能不能稍微有点脑子啊?
虽然是热血可爱正能量的番剧,但是什么都不会只会麻烦人还喜欢空喊口号还不让别人说还要拖累大家(其实都让大家死了几回了吧喂!!
)真的很不讨喜啊!!!
五分的画功二分的剧情吧!
QAQ别吧好难受啊,感觉最近主角都很难建立好人设啊(问题是剧情还最多) (新鲜吐槽,要被憋死了,好做作业T^T)———————— 21集了…到现在女主还是“我会做到的!
” “因为我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 “你为什么不让我(拦着我)做!
” “你错了!
你不知道我多努力噢!!
” “我看到了!
我知道了!
(所以你骗我!
)” “你担心过头了!
我根本不会有事的!
” 然后都是别人帮她擦屁股,说我错了然后一次又一次接着无脑,不太懂大家为啥还欣慰地接纳了她,觉得她成长了。
善良热情不是问题,但是一味地给别人添麻烦而不自知有用吗?
一个热情向上的人确实能吸引人也让人也愿意与之交往,不过生活不是只需要热情和口号吧?
一个会不停连累自己的人,还是敬而远之比较好。
传统与无知的碰撞也只会显得她的愚蠢,一个事物的意义还一定要用她的理解再强行反驳别人。
问题是!!
为什么每次说不能做的事她做了从来不会收到惩罚??
啊啊啊啊啊!!!
好难受啊!!!
啊啊啊啊啊为什么!!
画面美得想哭看到女主也是想哭。
憋屈啊,太善良了,这个世界太善良了 看这个番真的痛并快乐着
追逐梦想的心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力量,但这要建立在找到自己真正梦想的基础上。
看似名为梦想的宝藏,也有可能是名为梦想的陷阱,这也是《小魔女学院》所影射的。
受到偶像的感染入行,想成为偶像一样的人物,这是每个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人梦想的起点,但这真的是自己的梦想吗?
自己真的想清楚这个梦想究竟是什么了吗?
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真是这个吗?
本作诠释了这样几种梦想的人生:执着的追梦者——亚克;坦然的放弃者——戴安娜;清醒的专一者——洛蒂;优柔的传火者——夏莉欧;偏执的追求者——克洛娃;专注的沉迷者——苏西;光鲜的隐忍者——安德鲁。
巧妙的是, 这里每个人的梦想之心都互相对立,又互为证明,设定十分棒,下面就来一一分析。
【我就是死也要实现梦想——亚克】亚可毋庸置疑是本作的搞事王,为了梦想永不言弃是她的优点,但急功近利,肆意妄为,盲目乐观又是她的致命缺点,如果不是周围人给她擦屁股并加以引导,注定与梦想无缘。
她就像每个刚毕业的年轻人一样,打着梦想的旗号急切地想要入行,想要展示自己,想要成为自己的偶像,如同被下达死亡倒计时一样争分夺秒地想要成长,全然不顾自己的水平,即便明知自己什么都不会,却也没有耐心从基础做起。
上进心固然是好事,但如此焦躁只能让周围人倍感压力,也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搞事王。
但好在亚可有小强一般死不服输的精神力和做事雷厉风行的绝对行动力。
虽然鲁莽,但少了份瞻前顾后,多了份随机应变,因而她成为所有人羡慕的对象,是奇迹的创造者。
在别人分析得出失败的必然结果而选择放弃后,只有她这种鲁莽的行动派才能抓住那些意外的变数创造奇迹。
这是亚可成功逆袭的关键,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所缺少的。
【我并不是放弃梦想,而是选择了更大的梦想——戴安娜】戴安娜可以说是和亚克是最相似的人了。
年幼的戴安娜有着和亚克一样的梦想,为之努力奋斗,也小有成就,但家族的变动让她做出选择。
面对自己的梦想和家族的重担,她选择背负自己的责任,从一个天真的小孩成为一个谨慎大人,是本作最理智成熟的人。
这既是她成长成果的集中表现,也是她责任重担的外化表现。
因为家族压力,她主动封印梦想,转变目标,去新月学院是她唯一的任性。
因为背负重担,她瞻前顾后,谨言慎行,那会心的微笑也成戴安娜了屈指可数的瞬间。
都说三无娘的微笑是最美的瞬间,元气娘的沉默是最惨的一刻。
这种反差感总是最动人的一刻,也是戴安娜最令人动容的一点。
她有自己的无奈,但也有自己的坚持和决断。
戴安娜是很多追梦人终将面临的一个阶段。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面对责任与压力,当我们不能再任性,又该何去何从。
接受现实?
是啊!
是没错,到了这个阶段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必须的,但又有几个人能如此坦然。
放弃自己多年的努力,放弃自己曾经的人生,这要经历多大的内心折磨,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迈出这一步啊!
夏莉欧带给戴安娜的感动是支撑她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她改变梦想后的重要支柱。
她是睿智的,明白了这点并封印自己的天真,只留下曾经的感动向新的目标前进,由此获得了坦然的释怀。
这种大度是戴安娜的胸怀,也是追梦人的必定迎来的试炼。
【太阳过于耀眼,我只愿化作清风吹拂——洛蒂】洛蒂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人,但她对自己的梦想却有清晰的认知。
她是小说《日暮》的死忠粉,但当她获得成为小说写手身份的时候,却选择了拒绝。
这在亚可看来是多么可惜啊!
梦想就摆在眼前,是只要伸一下手就能够到的程度啊!
为什么选择放弃呢?
我们绝大多数人和亚可一定是一样的反应,但洛蒂十分清楚,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喜欢的只是看书,而不是写书。
这种清醒和豁达让她始终保持初心,从对写手和亚可鼓励,她在全篇从始至终都贯彻自己的信念“不是要成为憧憬的人,而是想要支持憧憬的人。
”如同清风般不曾察觉,却每时每分都在你身边默默支持着你,这就是洛蒂。
当然,这种老好人必然要吃不少亏。
看过剧场版的人都知道,洛蒂可是被亚可伤害得一塌糊涂,这种被亲友的伤害可是心理上的致命打击,但在亚可有难时,她依旧选择了帮助。
正是洛蒂这种支持他人为自己信念的清醒少女,获得弗兰克的最高评价“她是世间少有的温柔姑娘。
”这种清醒的认知非常可贵,绝大多数人痛苦的根源就是因为把喜欢“看书”和“写书”的概念弄混而导致的。
就像作品所影射的一样,你喜欢看动画,于是苦学动画进入业界,但究竟想要什么呢?
美术?
编剧?
特效?
制作?
配音?
究竟想要做什么?
究竟喜欢做什么?
并不清楚,只知道拼了命地努力,如同亚可一样怀着单纯而空大的梦想入行,但因没有一个真正喜欢的方向而处处碰壁,进而陷入实现不了梦想的自我厌恶,就此落入名为梦想的陷阱不能自拔。
背负这样不清晰的梦想,只能给自己带来痛苦。
因为你可能只是单纯的喜欢“看”而非“做”啊!
所以洛蒂是幸福的,她看似很傻,却从一开始就很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免于钻牛角尖带来的自我折磨。
虽然洛蒂最不起眼,但这种清醒的认知却是每个人最为需要的。
【看似太阳般耀眼的我其实如星星般毫不起眼——夏莉欧】夏莉欧无疑是太阳,她耀眼非凡,是很多人梦想的引路灯。
可即便是偶像,面对业绩下滑,面对能力瓶颈,依旧有着太多无奈。
偶像并非神,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可又有多少人把偶像神化,进而在了解后三观崩塌,还自诩受害者而恶狠狠地咒骂对方欺骗自己,这真的是最大的冤案。
大家看到的夏莉欧像太阳一样耀眼,可实际上厄休拉其实毫不起眼,甚至有点自卑。
那么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呢,很明显,这个唯唯诺诺,优柔寡断,略不成熟的厄休拉才是夏莉欧的常态,才是真正的夏莉欧。
这里不得不感慨这个身份互换的反差设定真的太巧妙了,夏莉欧代表了耀眼的梦想,厄休拉代表了平淡的现实,通过这种对比,将这个梦想播种人的真实情况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惜的是,如同亚可对夏莉欧的片面认知进行美化一样,我们多少人也同样把梦想和偶像美化的过于耀眼,以至于根本接受不了,甚至瞧不起枯燥乏味的现实(厄休拉)。
当然,也的确存在被偶像压榨才能,被偶像坑害的情况。
和亚可一样,把压榨、欺骗、坑害甚至更多的事全都经历一遍。
可又能说自己是受害者吗?
不是,任何人和事都不可能完美,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导致自己接受不了现实,终究只是自己不成熟的表现罢了。
只有接受厄休拉这样的乏味的现实,才能接近耀眼的夏莉欧。
只有接受真实的一面,才有拥抱梦想的可能。
【无论如何我也要实现梦想,哪怕不择手段——克洛娃】克洛娃是一个有能力有野心且十分要强的梦想家,她不断追求最好,但同时又有性格缺陷。
在吊车尾好友夏莉欧被选中后克洛娃不是祝福而是愤恨。
可以说,如果是亚可是没有能力的梦想家,那么克洛娃就是有能力的亚可版梦想家。
她不是败在自己的能力上,而是败在自己的心态上。
过分追求第一,不愿与他人合作。
失败的话,即便放弃以前的一切,甚至不择手段地欺骗坑害,内心也不会有丝毫动摇,只为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种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结果派某种意义上其实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只看重结果,所以在正道无果后,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邪道。
如果是没有能力选择放弃倒还好,苦也就自己一个人,怕就怕在他们很有能力,有实力有想法地去不择手段,这危害的人可就多了。
遗憾的是,现实中像克洛娃一样的目标至上主义占据了社会的主流。
虽然在这个追逐的过程中,一部分人可能因迷失自我而重新审视自己,但更多的是这样极端的反面公敌。
【这哪是工作,这是在娱乐——苏西】苏西,对毒达到痴迷的境界,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毒的事情,也无时无刻不在做自己的实验。
和克洛娃这种重视结果的人不同,苏西更重过程,对她而言,实验就是娱乐,娱乐就是实验,但因同样十分极端,这种人通常都是外人眼中的疯子。
但也不得不承认她是和克洛娃完全相反的正面公敌,因为这种能力真的太让人羡慕了。
这类人能把梦想外化为行动,又把行动内化为梦想。
对自己喜欢的事情达到痴迷的程度,所有的行动都源于自身无底洞一般的欲望。
对他们而言,工作和娱乐是完全相同的一个概念。
他们能接受琐碎的现实,能自发的奔跑前进,不仅如此,还理所当然的将之视为日常习惯,丝毫不觉痛苦。
这简直就是犯规!
根本就是让人羡慕到死的能力。
这样有才能,有拼劲的梦想家,无论失败成功,都不会停止脚步。
虽然这样痴迷的人也往往最容易实现梦想,可他们往往不过分在这个结果,更多的是享受这一过程。
而条件允许,这类人是永远不会停止脚步的。
千言万语一句话,这类人真的是让人各种羡慕嫉妒恨啊!
当然,这是一种内在心态达到极端的完美形态,现实中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是无法做到这种究极的沉迷状态的,但如果能成为这样的梦想家,无论怎样,此生都相当幸福了。
【没什么所谓的梦想,我只想达到父亲的期待——安德鲁】如果说其他人是普通大众追逐梦想的姿态,安德鲁就是所谓的氪金玩家。
和落魄名门的戴安娜不同,作为贵族出身的他从一开始就集齐了资源和相关条件,一开始便站在了很多人梦想的终点。
他不必像亚可进入新月学院才开始梦想的道路,也不必像戴安娜一个人苦苦探索。
相对于苏西这种个人内在上的极端完美,安德鲁是外在环境上的极端完美,而这在现实中是可以广泛实现的状态,也是现实中真正被大部分人所羡慕的情况。
因为安德鲁有保障,所以他从容,也因此才被自己所没有的亚可的这种拼劲所吸引,进而被亚可这种自由自在追逐梦想的状态所感召,接纳他看不起的魔女,并重新审视自己。
是啊!
真的十分光鲜,但他却是最压抑的。
安德鲁有梦想吗?
有,他喜欢弹钢琴,但因为父亲的命令10年不弹,而这也绝非唯一一个放弃的爱好。
相对于坦然面对而主动放弃的戴安娜,这种在自己热情高涨时被外部直接扼杀带来的绝望和痛苦是多么巨大啊!
他妥协了吗?
也不是,和戴安娜一样,他也背负起了更大的责任。
而这个梦想,也源于他小小的想法——让父亲满意。
只是,这个梦想究竟是父母给予的梦想,还是自己的梦想?
谁也说不清,即使他本人,这也是精英所遇到的困扰。
他们生来就有足够的资源,但也生来就被父母用这些资源赋予使命,从而绑架自己的梦想。
他们虽然看似光鲜,却也不得不压抑隐忍,这是他们这类人背负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无奈,更是注定了他们将放弃更多。
有得必有失,这一点无论谁都适用,也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完美。
梦想的道路有很多,处理的心态有很多,愿你我能从这个充满梦想的动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道路。
最近上班和同事一起摸鱼把小魔女学园又看了一遍,虽然看第一遍的时候就挺喜欢亚可,但在第二遍里还是又更喜欢她了。
她不像一般的动画主人公那么完美,反而有着显而易见的缺点,比如性格急躁,冒冒失失,但正是因为这些让我觉得她是一个更接近于现实中你我的角色。
她犯过的错做错过的事,也与我人生中诸多经历相似,而人确实是很难从过往的错误吸取到教训的。
亚可犯过最大的错误是在克洛娃老师的故意引导下怀疑亚修拉老师,使得亚修拉老师在瓦刚蒂亚上被夺去了飞行的能力,这是性格使然之下她必然会犯下的错误,只是早晚的问题,但她在这集最后说出“我完全没有成长”的时候,她其实已经成长了。
她毕竟只是一个不成熟的小女孩,也并没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可以理解一些人因为这点不喜欢亚可,但是因为这一点而咒骂亚可的人,是从没有在人生里犯过错吗?
如果你有机会站在上帝视角审视你的一生,那可能也会咒骂自己无数次吧。
说完了她的缺点,该说说她身上打动我的地方了。
这部剧的主题之一,梦想,真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从小时候懂事开始就一直伴随你到终老的话题,而亚可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过程其实也充满了现实的疼痛,但这到头来还是一个童话故事,最终赋予她了一个梦幻般的happy ending。
她的魔法天赋本身就一般,同样是小时候在夏莉欧的魔法表演上被吸走了梦想之力,名门贵族出身而又天赋异禀的戴安娜没过太久便能重新施展魔法,而亚可作为一个“普通人”便没那么幸运,她学习魔法的道路变得如同在泥泞中挣扎一般,从动画里其实可以看出她真的付出了很多努力,一个魔法要练习上百次,昼夜不息,却也没办法施展好。
现实里也是如此的残酷,可能天赋一般的人无论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对有天赋的人的脚步望尘莫及,这确实很容易带来很深的无力和挫败感,但不妨看看亚可,她意识得到和别人的差距,也会感到受挫,但她是发自内心地喜爱魔法,所以她能一路坚持走到最后,骑上扫帚飞了起来。
我们所需要的,也就是将她这溢出屏幕的热诚,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东西里去,就算最终不能像动画里的童话结尾一样施展出改变世界的魔法,但也能为自己的生活画上比动画里还大的一个笑颜。
如同那首经典歌曲“Be what you wanna be”里唱的一样。
她冲动冒失的性格,也并不是都带来了坏的影响,她仿佛一个封装的随机开关,你永远预料不到她会当一个麻烦精还是开心果,会出人意料地给你带来一些新奇的体验。
大大咧咧的她有时候却也意外地敏感,如果没有亚可,巴哈洛瓦可能会一直在萨温节上哭泣下去,湖里的稀有物种小鱼可能也会痛失自己的亲人。
她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但就算很普通也可以努力闪耀出光芒,也许光芒并不会爆裂到地球的每个角落(说实话如今看那一幕我想到了艾尔登里打完碎星将军群星陨落的场景),但仍能让我们身边的朋友感受到些许温暖。
苏西洛蒂起初对亚可并不感冒,而戴安娜更是流露出了讨厌的情绪(毕竟戴安娜也知道自己的两个小跟班对亚可做了什么,已经算是嘲讽以上欺凌未满……大概也已满的程度,但她也未做出制止,后面戴安娜也亲口说了才见面时讨厌亚可风声大雨点小),但到后来也逐渐都被亚可那发自内心的对魔法的热爱,乐观的心态和想用魔法让所有人都开心的心所感染了。
亚可把梦想和欢笑带给了更多的人,她一往无前的冲力如流星般突然而又惊艳。
不管看几遍,我大概都会被这份纯粹所感动吧。
Nod Y Lle Delfrydol
3.5 怎么说 只有第三集和第八集非常出彩 每集的水平很不稳定 爱意逐集递减
完结散花。果然trigger没让我失望,充分诠释了友情,勇气和梦想。另外全是最棒的女主,集萌点,帅气,槽点于一身。
剧情向一般,是有点偏向于子供向,女主无脑一根筋,大多都是靠主角光环以及好友助攻,反派太鲜明,基本一出场就能知道是反派的化妆,以至于后面的剧情多多少少都能猜到七八,而且反派有时也不知为何像类似潜伏在学校的老师,动机和行动都不知道为的什么。
剧情水准忽高忽低 结尾套路地让人生厌 女主的性格和四年前一样惹人讨厌……要不是主角光环太强早就被人打死了吧……
女主的角色塑造很成功地烦死了人
一直在挑战的Trigger带来的1月力作。如果不是这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结尾,它能更优秀。
这评分虚高啊
2024.5.17 好久好久没有这么开心的动画片了,不是二次元动漫的快乐而是小时候每天放学蹲在电视前看小神龙俱乐部的快乐。前十五集搭建世界观并且介绍人物性格,苏西的梦那一集天马星空的想象是神回,中间各种扫帚竞速赛鱼语雅思科技炒股之类的小创意,让很多大家吐槽魔法世界的点变成了真的点子,真有人骑着扫地机器人上学,甚至是你看过的同类作品越多在各种小细节越会心一笑。十五集到二十集有点拖沓,后四集又飞速发展起来,把夏丽鸥戴安娜的人物弧光进一步完善,亚可不是一个完美的主角但是她就像路飞一样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周围人的改变都是因为她,相信心的力量就是你的原动力,friendship is magic!
缝合/经典/作画大片苏西/戴安娜(阳子太太)/可爱亚子/嗯。相信的心就是你的魔法,其实本作是写给动画的情书吧,相信的心,就是动画创造梦想、传递快乐的魔法。
[第八集后算是好作品](删除) 看完更新,只有第八集第九集算是好作品。
弃,从第一话女主性格略烦到第三话我艹编剧你写出这样的女主其实是想写个神烦的反派吧,我没看过剧场版,而且作画走向越来越崩,再多大牌也压不足,我这样的肥宅没有那么高深,老实看芳文社就好。(以及第三话的飞行课场面真的不像XX吗,又及再次意识到罗琳的好)
各个意义上来说都不失为一部好番 我比较幸运 没有看到厌女主的评论系列 我忽然就想起星空清理者甚至机动警察里都看到有人在厌女主 抛开真喜好 这大概就是厌女症一类的东西 同等性格如果放在男性角色身上 我相信他遭到的批评会少很多
12.6 相信的心。讲出了最最重要的事。两相角力。不相信,不合理,都不在相信的范畴之内。信的心,建构的意念,别怕从头开始。
The Believe Heart is your magic
我比较主观,女主角塑造的在我看来是不行的,持续到完结都没办法共情女主,反而配角们很讨喜有魅力,可惜的是没有往三人组发展,后半部戏眼基本是两女搭档的意思,蘑菇同学和黄发同学成背景板了,戴安娜是个很好的女生(安德鲁,像带资进组的加戏咖)
没看完,女主太咋呼有点吵
恶……明明是17年的动画为什么要用这种90年代的风格。一个叽叽歪歪聒噪闹心只会惹祸的女主,两个颜值负数的跟班,一个马尔福女配,撑起一部娘版的哈利波特
我老公喜欢……
女主真的很没礼貌又特别喜欢给别人添乱……
真的不理解明明有那么多人设出彩的角色 偏偏要选一个最蠢最不知所谓设定的人当主角12集假冒她人身份 去做坏事真的恶心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