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张柏芝(河东狮吼1)的那个卖力演出,本来就是很期待第二部的出现的。
但是看到演员。。。。。
真是亮瞎了我的眼。
请听我一点点分析。
第一:看了剧情简介感觉还是可以的。
还是有看头的,如果演喜剧的话,导演拍摄风格技巧能够拿捏一下就可以很不错了。
第二:张柏芝的演技可以肯定的。
但是,其他人就不敢恭维。
我想问一句,演喜剧为什么就一定要小品演员来演??
全中国没有演员啦?
就算找新人也不是不可以,你这不是引起公愤吗?第三:你找小品演员可以,可以不要小沈阳何炅好吗??
小沈阳就适合演小品的,不适合演员。
你还让他当男猪脚,我真的是风中凌乱了。
还有何炅,我并不是对他有偏见。
可是他真的不适合拍戏。
他的演技真的是很差,他就适合综艺节目。
导演认为几个不同领域的喜剧人物合起来演一出戏就会欢迎,我的天,那是败笔。
第四:赵本山大叔饰演张柏芝的爹我不反对,毕竟不算中心人物。
只是我感觉这些小品演员,怎么看都像在演小品的。
无论是不是电影。
第五:看了剧照,我就更难过了。
小沈阳饰演诸葛什么的。
我的天。
我看你的样子一点不像有智慧的人。
求求导演,你换个人演戏好不好??
不要把这些烂片推出来被观众吐槽吖!!!
真诚的建议,你的电影推出来反响一定很热烈,是特别差的热烈。
没有用的。
真的。
你们赚不到钱的。
换人啦。
好不好。
求求你。
不要玷污张柏芝啦。
虽然我并不是张柏芝的粉丝。
但是她的戏我挺喜欢的。
(我是指以前的)比如(河东狮吼)(喜剧之王)(忘不了)等等。
这是一部电影让我愤愤不平的写长篇影评来批判。
真是无奈。
希望导演你看得到,大家顶起来吧
牺牲了中午午休的时间,看完了《河东狮吼2》。
100分钟的电影,结果快进成40分钟就看完了。
看完了还要忍不住的捶胸顿足,忍不住的想要感慨,当年那个风情万种彪悍无敌的柳月虹怎么堕落成现在这个不争气的王月英了呢?
当年那个唱着“来来,我是一颗菠菜,菜菜菜菜菜菜”的帅哥古天乐怎么变成现如今猥琐的小沈阳了呢?
我一直以为本年度我看过最烂的电影非《大武当之天地密码》莫属,结果当我看了这部电影,我想吞掉我原先说过的话,删掉我原来写的影评。
果然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的电影,没有最2逼只有更傻逼的导演。
通常,我把所谓的烂片还是要再分一下级别的。
a.虽然很烂,但是情节剧情还不错,在爆米花的陪伴下还能看下去。
b.有点烂,但是坚持下去还能看下去。
c.宇宙超级无敌烂片,从观影的第一秒开始看电影就变成了一种煎熬,恨不得自戳双目。
毫无疑问,河东狮吼2就是属于c等级的烂片。
或许这部电影不能单单紧靠“烂片”两个字来形容的,或许,说它是【电影】都有点对不起【电影】这两个字。
我相信在电影学院的导演系随便找个学生来拍这部电影,效果都能比现在这个好。
所以,马导,您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真的没有考虑到观众的感受么?
您究竟是要搞哪样?
您对得起我曾经是河东狮吼的忠实影迷么?
电影讲了一个痛恨小三的女超人遇上一个伪娘,两个人因为打赌而成为夫妻,中间还蹦出来好几个疑似小三的女人企图破坏女超人和伪娘的爱情的故事。
脑残剧情+脑残台词+脑残扮相+小品演员,想想也知道能拍出什么东西。
张柏芝在里面穿的那一身蓝色小清新+小碎花连衣裙真是亮瞎了我的双眼。
小沈阳一本正经扮演起诸葛亮的起来的样子真让人受不了,真是白瞎了【诸葛】这个姓氏了,亏你还叫明亮,干脆叫敞亮得了。
老赵在里面就是一古代的刘老根,我一看见他就好想笑。。
复出之后的张柏芝真的是对得起烂片女王这个称号,演的电影一部不如一部。
想当年,我真的好喜欢你。
可是现在,你这么糟蹋你自己,你真的就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么?
华语电影中,我以为《娜娜的玫瑰战争》很烂,结果看了《肩上蝶》后才知道《肩上蝶》更烂。
没想到还有更烂的《大武当》,看完了《大武当》心想应该没有比这更烂了的吧,结果还有《河东狮吼2》。
在这个自虐的时代里,想不看烂片真的是走不通的。
因为就算我能躲得了河东狮吼,可硬盘里还存着《嫁个百分百男人》《结婚狂想曲》《青魇》《十二星座离奇事件》《hold住爱》等一系列华语烂片,接下来的时间里,还得要看上几部烂电影,在烂片里一次次的体会自虐的快乐。
顺便还想再弱弱的问一句,那些给这部电影打五分的同志们,你们是手一抖评分点错了还是真心以为这部电影很精彩?
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评分有零分的话,我肯定毫不犹豫的给它个OOOOO。
参与电影院微博转发活动得到的赠票,下午场小厅。
没看过第一部,直接就二了。
银幕上的张柏芝还是很漂亮的,故事就各种恶搞。
虽然不讨厌小沈阳跟本山大叔,只是这样的电影还是会让人觉得没营养跟没笑点,哎。
120925晚1306
烂片中的战斗机 借用韩寒对某剧的评论:我想说,《河东狮吼2》这部电影,无论从拍摄意义,商业利润,艺术追求,电影探索,教育启蒙,警世感人,视听震撼,娱乐消遣,记录历史等任何一个角度,都没有存在的必要,是一部完全可以抹去的电影。
今天看完《河东狮吼2》,俺就注册了豆瓣,说实话,俺就是个懒人,喜欢看不喜欢写,那么多烂片都没逼俺注册豆瓣,《河东2》你成功了,你烂的太TMD成功了!!
这两年中国电影市场怎么了?
《孤岛惊魂》把我看哭了,这就是咱内地的恐怖电影;《宝岛双雄》把我给看吐了,看来二世祖真没法接他老爸的班了;《河东2》是把我看怒了,把一个好脾气的人看怒了,我擦,就说咱笨吧,尼玛也不带这么侮辱俺滴智商吧?!!
我本以为咱不聪明,看看商业片看看娱乐片哈哈一乐闹个自己哄自己高兴得了,没成想这么悲哀,让电影把俺娱乐了,太欺负老实人了!!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俺一直在心里说:注意素质!
俺们村儿那些脏口粗口就不说了,只羞涩地提一个问题给编剧大哥:您那语文课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拜托,骗钱也要用用心呀!
一个表现爱情忠贞唯一的主题让您拍的这么恶心捏?
其实我倒想替演员们说句公道话:一个烂片的根子就是因为一个烂编剧,情节*操**蛋**多好的演员也没用,总不能叫演员们都像刘谦一样无中生有,高喊着“见证奇迹的时刻”吧!
小沈阳呀,演技不是很出众就找好点的本子吧,再不行别进电影圈规规矩矩演你的小品去呗,辛辛苦苦二十年演小品得来的名气两部电影就糟蹋完了,你说你何苦捏?
也许有的人说了,有你说的这么烂吗?
那我问下看过的给我解释下:小沈阳饰演的卧龙先生应该是当世最高明的智者吧,要不然不会让刘大和司马空抢着去当军师,就这么一个智者在辩论会上只会白痴的装逼?
在军营里那么二的整治军纪?
尼玛智在哪了?
高明在哪了?
凤雏更别提了,整个一个小丑,还是脑残那种的,靠,导演编剧二位大人小心,别让这两位古人从地下爬出来砸你们家玻璃去!
拜托导演编剧们别尼玛再说什么现在的观众欣赏水平高了,口味高了,层次高了,少往观众脸上贴金,还是多往你们作品上贴贴金吧!
指着大腕指着炒作指着拿观众当傻子早晚有一天会把中国电影搞成中国足球那样臭,那样令人唾弃!
真到了你们自己把自己的饭碗砸掉的那一天,你们难道去吃屎吗?
唉
我看完这部电影,让我突然有个想法,就是在审问犯人时,为什么不让他们看中国烂片,看的他们吐血,我想他们就什么都能说出来。
其实烂片不是没有作用的,至少可以给人一中精神上的摧残。
早在去年就听闻这部电影的大名,在接连改了数次档期并销声潜伏了一段日子之后,终于得见其庐山真面目。
看了二十分钟之后,不由得我泪牛满面:喜剧能拍到这份儿上,也算是极品了!
导演马伟豪,和千千万万赴大陆淘金的香港二三线商业导演一样,导演风格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快二笑三热闹。
03年的《河东狮吼》可以说是其导演生涯最光辉代表作,虽说其《玉女添丁》、《新扎师妹》系列也备受好评,并捧红了大笑姑婆杨千嬅,但影响力还是稍逊一筹。
之后走文艺清新路线的《地下铁》市场反响也一般。
到04年之后,马伟豪便似乎没有什么像样的作品了。
这回马导演吃老本,并请得张柏芝出山,让我觉得这回票房毒药应该能搬回几分颜面,毕竟《河东狮吼》是张毒药出道以来拍过的仅有的赚钱的两部电影之一。
再加上小沈阳的喜剧天分以及拥有坚实群众基础的赵大叔,应该能带给观众一些期待值。
可是,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小沈阳演的是一军师那一口纯正地道的东北普通话彻底让我拜服了,可是,既然小品的气场已经出来了,还有赵大叔配戏,您就放开了制造欢乐啊。
可您偏偏就要绷着,非得装儒雅书生,但又想制造出喜剧效果,结果就变成了四六不靠,哪哪儿都不挨着。
不知道小沈阳自己演的时候难受不难受,反正我看的时候是不太舒服,更替他不舒服。
您演成这样,我们是该笑呢还是该哭呢?
张毒药就更不必说,演戏永远是把同一个表情不断地复制粘贴,显然她戏外的多彩经历并没有为她增加一点点的表演层次。
基于张毒药这两年“稳定”的银幕表现,此番王月英处处复制9年前的柳月虹,却不再后者的灵气和棱角,也就可以原谅了。
不过这次跨刀出演的赵大叔可就有点吃力不讨好了,每一次出场每一句台词都透着那别扭,影片开头赵大叔站在亡妻牌位前的一番独白明摆着是想搞笑来着,可是对于已经摸透他的小品和乡村爱情路数的我们,这样的表演只会觉得做作而毫无新意。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到演员身上,电影剧本本身就严重营养不良:影片的故事情节如一地鸡毛零落拖沓,而且设置极为牵强,令人哭笑不得;节奏更是一塌糊涂,很多明显的“冷场”令人无语:真的是好冷!
台词和所谓的笑料包袱不咸不淡不明所以,不仅没有辅助叙事的功能,甚至反而破坏了原本可怜的节奏。
不过影片尽管毛病诸多,但卖相还不错,所以上映以来还赚得了5000万票房。
毕竟电影的主要功能还是娱乐和放松,很多人还是会为了张柏芝和赵本山的脸去电影院。
只是希望制片人在庆祝本片在商业上的成功之余,不忘记反思影片的失败之处,把更多的精力和用在把故事讲好,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会慢慢挣得面子,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笔者大学时痴迷电影和游戏,整天带着耳塞宅在电脑前,有一段时间不幸患上耳疾,医生危言耸听道可能耳聋,吓得我赶紧掏出两个月生活费治病。
耳疾不日痊愈,心病却从此落下了,每感到听力异样就心跳加速,唯恐噩梦重演。
这心病已经好几年没犯了,不料今天看《河东狮吼2》时意外发作,搞得我颇为紧张。
仔细查看后发现虚惊一场。
原来本片声效做的很不地道,对白声是后期录的,打斗时有兵器和拳脚的音效,另外还有处处不停歇的背景音乐,却惟独少了电影声音的一个重要部分:环境音。
笔者一开始不留意,看着看着总感到听觉中少点什么,像是音箱插头没有插紧时那种“过滤”感。
心下一沉,猛的以为是耳朵出了毛病,丧失了一部分听觉神经。
其实这种听觉元素缺失的观影感受并不陌生,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早期有声片限于录音技术简陋,通常只关注演员对白和对剧情有关键作用的重要声效,走路、放东西、关门没声音的状况俯拾皆是,笔者也能一笑而过。
但在电影技术高度发达的21世纪,还出现这样诡异的效果,真令我大跌眼镜。
当然,能从一部喜剧片里体验出这种始料未及的惊悚感来,还是要感谢二人转师徒和张毒药的梦幻组合。
文/方聿南
首先既然是诸葛亮和黄月英,为什么要叫河东狮吼。
导演借续集造势之心昭然若揭。
你是对电影本身多没有信心,才如此的张冠李戴。
果然为了迎合河东狮的主题,故意将黄月英妖魔化。
将外表丑陋,内心锦绣的黄月英,塑造成为外表漂亮,却野蛮任性的王月英。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什么压力,从演员的口型,以及片头两人签订赌约的镜头来看,拍摄时的名字都是诸葛孔明和黄月英,而后期配音却都改成了东方明亮和王月英,难道是广电总局也看不下去了,不允许他们这么亵渎先贤。
而黄月英改成王月英,也暗合了香港人王黄不分的笑话,让人再次想到若干年前金曲奖颁奖里上,莫文蔚一句“王立行”所引发的尴尬。
说回电影,剧情完全经不起推敲。
明亮爱上月英毫无道理,月英日久生情亦然毫无道理。
全片最搞笑的就是在茅庐狭路相逢时黄维德一脸正经的叫许绍雄“刘大叔”。
我知道你委屈,拍摄的时候明明叫的是刘皇叔。
坑爹的后期呀。
电影全篇月英对明亮基本上没有什么无礼之处,尤其是二人莫名其妙的萌发好感之后,即使看见了他和刘香搂搂抱抱,也只是离开,从未发飙,甚至锦囊都扔了又捡。
导演你告诉我“河东狮”从哪里来。
文不对题啊。
片中所有人毫无智慧可言,夏侯惇前一天压月英到荆野要挟谈判;后一天来到荆野看见满城白旗,约定谈判地点;再后一天带兵来打,居然走错道,你是多路痴呀。
所有人看到明亮抱着刘香说我喜欢你,是不是都能猜到是酒后误认成月英了。
对,是所有人。
居然还当作扣子使用。
首先这个梗老旧的让人汗颜,其次猜到结果毫无技术含量。
总觉得张柏芝演戏过于用力,尤其是艳照门之后,真的是连笑起来都不快乐了。
小沈阳应该苦练普通话,对于已经被观众定型的他,想要突破就要下功夫,当然也许他不想。
关于《河东狮吼2》啊,片中很多雷点不假,但个人认为,还真没差到前无古片后无来者的程度,绝大多数人情感定义居多吧。
我是冲着张柏芝去的,这个我最喜欢的华语女演员之一,单纯看她的表演,个人认为她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在这部大神一样的雷片里,在看最后王月英痛哭的那段全片最精彩的戏的时候,有多少人是感动的,我想有很多,最起码我是被感动啦。
至于小沈阳吧,他就是一个不会演戏的人,明明前一分钟我还很感动,接着他出来了,不由的发出一声,我靠!
对他本来也没什么奢望,所以也就不谈失望。
但是个人认为,这比我们某位80后当红女艺人某某之流也是强的,因为至少我看小沈阳不想吐!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没什么公信力,在此就不说这某某是谁啦,倒不是怕玷污了我勤苦打的评论文,而是怕遭轰炸。
再说说拍摄和剧情,我也认为这担不起史上最差的称号,因为我觉得这拍摄远远好于之后看的《消失的子弹》,那片把我懵的啊,注意不是情节懵,而是导演太强大,爆炸区里跑出来的某某英俊小生,呵呵,四周都是火就他身上没有,我已经无力吐槽的,太神啦。
这个剧情我也认为要比《杨门女将》好,就连我这资深柏芝迷都认为这电影拍的有点扯,当然这和柏芝没什么关系,最后那编剧又吐槽柏芝,我就觉得更恶心啦。
总而言之,《河东狮吼2》和众多国产烂片比起来还是可以比下去一批的。
以上言论全为个人感受,不可较真啊。
无所谓评分,值得纪念的一部电影。
故事粗糙得我都不好意思说我看过这部电影了!
一般一般,都不知道怎么评论啦......支持下小沈阳吧
台词写得太水了,笑料干瘪无聊,小沈阳的普通话太恐怖了,张柏芝演得过于卖力,本山大叔磕老本,总体来说没有黄百鸣那几部这么烂,但也够难看的。
诶,什么玩意
就算是搞些小品段子集合让大家笑笑也比现在这样拖长音调的假冷幽默强…………这是钝刀杀猪。【谁看谁受虐】张柏芝演的都找不着北了。
小沈阳的冷幽默戏,柏芝每次一副惊得不得了的样子好怪异,深情又过于煽情了-_-|| 唉
还挺搞笑的,因为比较喜欢历史,所以恶搞历史还挺有亲切感的,不过张柏芝拍戏老是眼睛瞪这么大,她的表情挺搞笑的,有点无语
很不错,有泪有笑!张柏芝仍旧演的真诚感人,只是小沈阳略显做作。但是整体剧情ok,配乐ok,配角也ok!这么豆瓣评分这么低?
张柏芝不愧是票房毒药!!!!!
一般般吧。。看完没啥感觉。。。当然,跟第一部没法比。。。
第一部看了想打负分的片,不能称为电影,远远超过战国的恶心程度。要啥没啥,导演可以切腹了,张柏芝可以息影了,小沈阳可以自宫了。至于观众,就当吃了个苍蝇吧。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想自戳双目。
莫名其妙的喜欢
毫无笑点的喜剧片...
即使愚蠢俗套都好过无聊无趣无诚意的敷衍着不求上进。
带着娱乐的心情去看 还挺有意思的 电影不就是消遣吗
感觉还行吧,没网上说的那么烂,有几个地方挺好笑的
剧情很烂,但台词很时尚,贪图个开心!为啥豆瓣给一星的这么多?!哈哈
评分的原则一般都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我这是最高分,去掉吧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