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上幼儿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位姓王的女老师,非常严厉,之前有上一届家长跟我说过。
孩子每天早上上幼儿园时都哭得厉害,老公说刚开始都这样,让我别焦虑。
大概每一个自己带大孩子的母亲,在送孩子去幼儿园时都有过我这样的情况吧。
慢慢的习惯了,闺女发现哭没有用,就安静地去上幼儿园了,但是临睡前会说起一些在幼儿园不开心的事。
有一次她说到她的好朋友吃饭时吐了,这个王老师让那个女孩继续吃她吐的食物。
我听了以后很崩溃,就在家长群里说了这件事。
然而,家长们不敢说话,有一位家长还把我说的话转给了这位王老师。
可想而知,家长会上,王老师不点名地说了某位家长在家长群造谣的事,她说她等着这位家长前来解释,因为她每天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心里都不舒服......老公责怪我,让我赶紧去跟老师道歉。
于是我去了,说是误会,承认这么大的孩子会胡乱说话,不该相信她的。
可是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知道,她从没有说过谎话。
但是这一次,我撒谎了。
我也想过换班,但是老公说,你能保证换的班班主任就好吗,老师之间都相互沟通,像你这样投诉过老师的,谁敢要?!
我选择了沉默,让孩子继续在这个班里上学。
孩子最后一年幼儿园换了班,换了班主任。
这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老师,到现在我还时常会想起她,虽然她并没有对闺女特殊过,但是她对每个孩子都很好,闺女在她手里,才第一次敢在幼儿园大便了。
之前全部都要憋回家。
这些和这部电影无关。
只是我想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成年人,会对他们以后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希望我们都能善待孩子们,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愚蠢和邪恶,跟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所发现的并没有两样。
” ——伏尔泰」 有大人假借法律杀孩子,也有孩子假借法律杀大人; 刑罚过轻,会让百姓对罪大恶极者的判决不满,刑罚过重,百姓又纷纷开始展露恻隐之心; 法律,是人所创造的,归根结底是一种妥协,目的是为了维持平衡。
人类是正义的、邪恶的、慈悲的、残暴的,说到底,是复杂的,所以没有什么绝对的正义邪恶可讲,没有任何律法可以终结一切罪恶。
如果真的想要世界和平,请让人类毁灭吧。
也许终究会有一种文明可以终结这一切罪恶,但是你我不得不承认,人类文明显然尚未踏上起跑线,甚至于我们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都未可知。
你要绝对的公义,你要一切罪恶被涤荡一净。
请看向宇宙的尽头,在宇宙寂灭的那个刹那,在一切终极之母的寂静葬礼上,一切的一切,美好与丑恶,正义与邪恶,都将成为她盛大葬礼的陪葬品,化作尘埃。
这个时间与空间同时湮灭的刹那,坍缩的宇宙里,没有正义,没有邪恶,唯余「空寂」。
不可能要求每一部电影都拿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制作水平,这部电影就是要煽情引起社会关注和反思就够了,商业性、话题性强,受众面广,反响强烈,我觉得这电影非常成功,而且有很多点是国内电影不敢涉及的题材,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可是总有些阴阳人阴阳怪气挑毛病,显得自己多高端,不扯一下昆汀黑泽明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看过电影一样,真特么恶心,这些人恰恰就像电影里的邻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沉浸在自己乌托邦里,看似挺高级,实则臭狗屎!
真是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
一部和熔炉一样,揭示社会现实的电影。
被家暴的孩子如何自处?
报警?
警察教育父母,然后又被送回父母身边,接受更猛烈的暴打,循环往复,一直到父母把孩子打死,或者,孩子不敢再反抗,忍受一切。
小委托人就是这样,可是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巧合?
会录像的娃娃?
勇于出头的叔叔?
叔叔一开始也是,和老师邻居一样,在知道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做出什么改变。
如同大多数人一样,我不是没努力,我只是没有办法。
然后,男孩被打死,肠子破裂,肚子鼓起来,里面是血和空气。
任何一个人,看到有人因为自己无作为的死亡都会有负罪感吧!
所以,他站了出来,为女孩而战。
母亲一次又一次的威胁女孩,无论如何妈妈都不会放弃女孩的!
女孩一次又一次缄口不言。
因为所有人,都认为她杀死了弟弟,为什么?
因为她自己的认罪书,因为社会的舆论是这样的!
无意于议论政治,可是那些孩子怎么办?
或许,出生于那种家庭,就是原罪!
目前的社会,这种泥沼,几乎无人有力挣扎。
不被父母期待所生出来的孩子就不可以得到幸福吗?
答案,可能吧。
最起码,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相同的关爱与照料。
讲述了一个律师,从刚开始认为社会按法律规则行事即可,到遇见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主动为他们上诉,慢慢转变观念的过程。
1.法律的限度。
对儿童的家庭暴力的限度,如何界定惩罚和家暴。
2.原生家庭。
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当假妈妈在法庭上听到审判结果破防的时候,她说,我又没有妈妈,我怎么知道妈妈是什么感觉?
原生家庭的伤害是代代传承的,父母将负面东西发泄给小孩,缺少引导,小孩长大以后也不会懂如何和她的孩子相处。
3.责任。
小委托人指的是孩子金多彬和敏俊。
委托本应是一方请另一方去做事,但正烨是在没有接到请求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起了为孩子争取利益的责任。
扣分点:1.理想化因素和巧合,正好有一只录像的玩偶猩猩拍下了作案过程。
2.流水线叙事,只是肤浅地反应了儿童家暴的现象,缺少对事件背后的深度挖掘。
煽动观众情绪,套用小人物主持正义,帮助弱小击溃邪恶的模板。
不能让这种电影,“只要表现社会问题,煽动情绪,题材包含妇女儿童拐卖,政府腐败,政治敏感事件,性侵,网络暴力等题材”,消费观众同情,如果只是卖惨并强调这种事儿不对,是非常低级的。
创作者一定要走在观众前面,思考事情更深层次的原因及出路。
一,主要人物的生活1,loser2,姐弟的后妈登场并开始施暴二,初遇3,儿童福利院接触姐姐4,loser面试成功5,擦肩过客与救命稻草,送玩偶和钱三,懦弱6,女孩晕倒,打电话给律师,律师了解处境,但懦弱使他无能为力7,后妈看到钱,让姐姐打弟弟……四,出手相助8,弟弟死了,警察下定论是姐姐杀的9,风波后的姐姐和后妈一起生活10,律师辞职想帮他们,但姐姐不信任他了,伤心11,查到后妈有病,查到死因:小孩没有这么大力气,起诉五,各方压力12,后妈的办法:让姐姐写悔过书13,律师让姐姐的朋友来安慰她,发mp3安慰14,后妈打姐姐,被律师赶来救助15,姐姐的爸爸想要回姐姐,还威胁姐姐16,法庭上演戏,没有办法六,柳暗花明17,想放弃?
猴子玩偶有录像功能!
找不到?
18,法庭再次无奈,律师偶然发现被捡走了在别人手上!
19,姐姐出面指认,播放视频,坏人伏法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韩剧天使】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童年无非分两种。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有的小孩从出生就被爱包围,其中包括家人的关心和保护,还有同学和老师以及长大后遇到的各种人的爱。
而有的小孩从出生开始就不被喜欢、不被期待,甚至家长会辱骂殴打小孩,小孩求助,又得到不帮助和保护。
假如有小孩在七八岁就被家庭暴力,而你恰好知道它的始末,你的做法是帮助她还是视而不见?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部电影,名叫——《小委托人》
这又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韩国的电影似乎一直在通过改编真实事件,以此来警惕人们。
可无数个案例告诉人们,这个方法根本行不通……到底是社会的冷漠还是人性的扭曲呢?
多彬(崔明彬 饰)和敏俊(李柱原 饰)小姐弟俩和生父一起生活,父亲在他们眼里是危险的人物,他们极其害怕父亲,也不敢在他面前提起生母。
有一天父亲带回家一个女人,告诉姐弟俩智淑(柳善 饰)以后就是他们的妈妈。
和继母生活后,相比起害怕父亲,他们更害怕母亲。
因为,母亲对他们家庭暴力。
敏俊不会用筷子吃饭,夹菜总是掉的到处都是,这时候妈妈拿出头绳,将头发梳了起来。
姐弟俩都表现得惊慌失措。
弟弟犯错误,姐姐受罚。
姐姐身上有肉眼就能见到的伤痕,但她知道她可以报警,可以找老师寻求帮助,邻居和保安都知道她被家暴的时候。
可是,身外旁观者的他们并没有帮助到她。
妈妈知道她报警,对她实施了新一轮的家暴。
郑烨(李东辉 饰)是一个一心只想功成名就的律师,可是在还没有拿到新工作的offer,他暂时在儿童福利机构工作。
多彬最初找到郑烨寻求帮助,郑烨帮不到忙但他不像其他大人那样冷漠,他会带着姐弟俩游乐玩耍。
令人意想不到的就是——弟弟敏俊被继母误会还发现偷拿钱,继母再殴打他的时候将他打死了。
事后继母还要求她承认是她打死的弟弟。
这件事又上了新闻,引来了无数人的关心和指责。
多彬不敢说出事情真相,同时她也再不相信人们的帮助。
律师郑烨知道后自责不已,为他们的案件四处奔波寻找证据。
不过,翻案的希望非常渺茫。
不管是早就知道真相的旁观者们还是在最后才知道事实的关注者们,他们一开始的做法都令多彬心寒,无法再相信大人。
她不知道是自己做错了还是大人做错了。
正是因为如此,在法庭上律师和法官叫她说出事情真相时她一个字都不敢说,还紧张的望向继母。
当人们都在指责继母的时候,我想说,为什么没有人指责姐弟俩的生父呢?!
他比所有人都知道继母的本性,他的冷血、放纵和默认害死了他的儿子。
无论是家暴还是其他暴力,在韩国出现的几率都非常大,因暴力而死亡才被引起广大关注的事件数不胜数。
比如被网络暴力而死亡的崔雪莉、金钟铉等;再比如韩国女团April对内霸凌事件,AOA前成员权珉娥与队长申智珉的霸凌事件。
拍再多这类题材的片子给社会提个醒也没有用啊;但是,如果不拍那么警惕的人将会更少;至少,韩国人还在拍摄关于家庭暴力的黑暗又现实的社会;相信不久的将来,因为它们的存在,总会帮助社会进步。
想要看的小仙女们,关注公众号【hanjuts】后台回复 小委托人 可以收到链接
短评里居然出现了名为「正常打孩子」的短语,定义得真好啊,大多数禽兽都是这么给自己的无能愤怒下定义的,「打」就是暴力手段,是没有耐心,不愿克制自己的愤怒,懒得寻求最优解,因为几乎没有代价呀,你在你的领导客户面前就经常能很好的克制自己嘛,成本问题。
片子本身待打磨的部分挺多,领居的质疑没有后续衔接点,「金刚」的回归略显生硬,但我依然对能拍出此片者致以敬意。
最近你开心吗?
如果你开心的话不妨看几部韩国电影,让你的心情瞬间down入谷底。
看韩国电影最怕什么?
最怕影片一开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出现了这句话,意味着影片中主人公所受的苦痛现实生活中都有人曾经遭受过,甚至犹有过之。
不是又泼国产的凉水,整个2018年国产电影能够有反应现实的,《暴裂无声》,《药神》,《无名之辈》,就算这样还不得不把道理七拐八弯的绕的不能再绕,似乎说实话是件偷鸡摸狗的事情。
韩国的电影是能够迫使**改变法律,而国产电影则能够使电影撤档删减或者把“伟大”改为“小小”。
(听说最近游戏出了个分级?
18+不能出现暴力色情,那18+了干嘛?
1+就可以了不是)影片主要讲述的虐童案件,主体是虐童案,实际上还有其它的分支。
个人认为看电影是绝不能抱着“一定对或是一定错”的想法去看。
继母是恶的代言人,她所犯下的罪行令人咬牙切齿,但其实错误从她的父母那一辈就开始了。
由于缺失了母爱,导致她根本不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她如今殴打多彬,谁能知道她小时候是否也遭到过同样的事件呢。
假如多彬的事件没有律师的介入,谁敢保证多彬不会成为下一个“继母”呢?
而律师的善,其实更多的建立在多彬的悲惨境遇上,他和周围的邻居从本质上说并没有区别,就像一开始“路人无罪”的论证观点一样。
假如他没有直面多彬的悲惨遭遇甚至弟弟的死亡,他依然无动于衷。
所以你看,大善的背后,也依然有着小恶。
隔壁的邻居看似关心,但每次都只是嘴上说说,事到临头一句“别人的家事”轻松的说服了自己,但是她就很可恶了吗?
现实中有多少人,甚至会觉得这样“吵死了”呢?
打这段的原因是,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现在,人们似乎越来越失去对事情的判断能力,似乎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非黑即白。
但是所有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啊。
不知道大家还会不会记得去年还是前年的一个新闻,一个孕妇由于一个小男孩在旁边吵闹而故意伸出脚导致男孩受重伤。
当时评论几乎一边倒的谩骂孕妇,怎么难听怎么来。
其实孕妇有错吗?
当然有错,错大了。
但是难道男孩甚至男孩的父母就不用承担一丁点的责任吗?
男孩接二连三的跑进跑出将帘子打在客人身上,父母不见踪影。
但是那段时间,无数人似乎落地成佛了一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攻击,谩骂。
其实在我心中,这些人比那个孕妇,甚至这个继母,更加可怕可恶。
说回电影,其实这部电影的剧情部分我认为是不及格的,转折非常生硬,推动剧情发展的事件几乎通过口述硬生生塞在你的眼前。
而且我认为弟弟也太“工具人”了吧!
就失去弟弟的时候,给我更多的反而是“恩,剧情要推进”的感觉...这部电影能够拍出《熔炉》的高度,但是还是差了一些。
优点在于秉承了一贯的细腻情感。
其实在前半段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啊,我能撑住不哭,但是当满天星的礼物打开的那一下就开始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
以及韩国一贯的黑暗系风格和对当下社会的血淋淋的探讨。
正所谓:虎毒不食子。
可有些人对孩子心狠手辣,根本就不配为人父母!
「虐童」、「家暴」,如此触目惊心的词语,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新闻或热搜里:什么女孩在中考前三天,被父亲杀害。
什么母亲用剪刀戳女儿嘴,用开水往女儿身上泼。
什么被继母长期殴打,孩子成了植物人。
想不明白这种人怎么会如此残忍?
那么可爱的孩子怎么下得去手?
他们施暴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重男轻女、教育孩子,甚至只是因为自己心情不好!?
面对拿起刀的父亲、泼开水的母亲、发疯般的继母……年幼的孩子根本无力还击,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
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口中温柔的妈妈、帅气的爸爸,到自己这就变成了这般模样。
本该天真无邪的他们从此坠入深渊,在一次又一次的虐待中,身体早就伤痕累累,他们逐渐放弃了哭喊、挣扎、乞求。
直到,使不出一丝力气,缓缓闭上双眼……这些残酷的事情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真实发生过!
近些年,这些罪恶的根源也被搬上了大荧幕,向人们发出警示,让人们意识到事态严重,撕开新闻、热搜背后的真相!
比如韩国电影《熔炉》,如果看过想必都印象极深。
这部影片上映后,在韩国引起轩然大波,由于民众施加压力,当局对宪法进行修改,对施暴者增加罪行,同时还规定此条法例同样适用于对残疾女性进行语言侮辱和猥琐行为。
可就算如此,诸如此类的侵害事件在韩国仍然没有停止。
侵害案件的发生还在不断上涨,其中大部分施暴者却仅仅被判为缓刑或罚款,只因为其中80%都是父母!
令人不敢相信的是,《素媛》里那个变态侵害犯的原型赵斗顺,将于今年刑满释放。
谁能想到,这样的人渣竟然还能重新回到社会!?
被他伤害过的小受害者却要永远遭受那段阴影的折磨!
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同样改编自真实事件,争议不亚于上面两部影片——小委托人어린 의뢰인
这部影片与去年5月在韩国上映,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8.1。
正如评论区里那些包含愤怒、难过的文字——
与之相对应的是它所展现的那些沉重、残忍、压抑的故事,在现实中确确实实曾经发生过。
本片改编自2013年震惊韩国的“漆谷虐童案”。
一名年仅8岁的女童,因内脏破裂,医治无效死亡。
尸检报告指出,除了致死伤外,女孩身上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生前似乎遭遇了非人虐待。
几十处淤青、伤口,下巴、头部多处缝合,手臂关节弯曲变形。
可令人奇怪的是,案发后女童12岁的姐姐竟然主动自首,公开认罪。
然而,随着深入调查,真相也终于浮出水面!
姐姐经过心理治疗后,才指出真正的幕后黑手是他们的继母。
这些年来,姐妹俩如同生活在地狱之中,挨打、挨揍都是家常便饭。
继母还会在浴缸里放满水,把她们的头使劲往水里按。
甚至逼她俩吃下带有排泄物的卫生纸、辣椒、拍裸照……只是写下这些文字,都被气到手指发抖!
难以想象那么小的孩子是如何挨过这些残暴行为。
施暴者扭曲变态的心理,正常人无法理解,有些人甚至正常人无法想象,施暴者是如何做出如此残忍的行为,无法理解他们扭曲变态的心理。
很多时候,当这样的事情就在我们身边发生,当孩子向周围的大人们发出求助信号,大部分人却选择视而不见。
就像电影里,被虐待后,姐姐多彬报了警警察却把这件事推给了儿童福利院。
还说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话↓
老师明明看到多彬脖子上的伤痕,却假装没看见,说自己很忙。
邻居听到施暴的声音,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这部电影里,10岁的姐姐多彬和7岁的弟弟珉俊,母亲早逝,父亲又忙于工作,总是早出晚归。
多彬从小就乖巧懂事,会想办法填饱两人的肚子。
不仅会做家务、照顾弟弟,在学校表现也很棒。
成绩好,能歌善舞,还梦想加入偶像团体
妈妈生下珉俊不久就离开人世,多彬对妈妈的记忆也所剩不多。
留下来的照片,妈妈的位置都被爸爸剪掉了。
姐弟俩只好靠想象描绘妈妈的样子。
尽管如此,姐弟俩互相照顾的日子也算无忧无虑。
不难看出,爸爸对他俩没啥耐心,每次他回家,两个孩子就变得小心又拘谨。
很有可能爸爸也对他俩施暴过。
还说生下多彬不过是个意外。
没过多久,爸爸给他俩找了个新妈妈。
初次见面,新妈妈笑容亲切,语气温柔。
加上两个孩子从小缺失母爱,对于他们来说“妈妈”是个美好的词语。
两人很快就高兴地接受了她。
可姐弟俩的灾难也从此开始了……新妈妈虚假的面具被撕开,笑脸背后隐藏的是扭曲和暴力。
吃晚饭时,还没学会用筷子的珉俊不小心把食物洒在桌子上。
新妈妈立即露出本来面目!
谩骂、罚站、拳打脚踢,甚至用手狠狠掐住孩子的喉咙。
当她面无表情地摘下手腕上的皮筋,开始绑头发。
就代表她要对无辜的孩子下手了!
这样的事情只有0和无数次的区别。
一旦发生,就无法停止。
接触的时间越长,新妈妈阴暗的一面就越肆无忌惮地释放。
虐待孩子的手段也越来越狠毒。
当多彬浑身湿透,意志不清地躺在冰冷的浴室地板上。
两个大人竟然还能若无其事地在外面吃饭。
比身体上的疼痛,更让她难受的是爸爸那句:我也不想看到她。
之所以带着两个孩子,也不过是为了钱。
看到这我忍不住要爆粗了!
这种人真TM连畜生都不如!
亲生父亲对此无视,恶毒的后妈就更变本加厉了。
不只自己动手,还威胁多彬,让多彬去打弟弟!
多彬怎么舍得打弟弟?
连这样轻轻一下都心疼得不行!
珉俊被打翻在地,而多彬也只能在后妈离开后,才敢抱住珉俊边哭边道歉。
这样的暴力行为越来越多,后妈下手越来越狠。
直到最后那次,珉俊弱小的身体再承受不住如此残暴的施虐。
他撑不住了,带着满身伤痕和痛苦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可这件事并没有因此结束,恶魔仍然在找理油给自己开脱。
顶着妈妈这个称呼,嘴里吐出来的却是如此不要脸的威胁!
手把手教多彬作案过程,让她替自己顶罪。
尸检报告可以看出,直接死因是外力引发的肠道破裂。
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根本不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能做到的!
即使如此,后妈仍然丝毫没有悔过之意,更没打算放过多彬。
珉俊的离开给多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她不敢回忆,更不敢说出真相。
甚至还被迫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无法想象,多彬爸爸、以及后妈这类人到底是怎么做到如此冷血无情?
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
杀人是要偿命的吗?
事实还真是如此。
原来,后妈实际上就是个诈骗的惯犯!
不仅被判了刑,进了监狱都不老实。
在法庭上,当所有的证据都摆在眼前。
她仍然毫无悔过之意。
大喊着自己这样不过是为了教育孩子。
认为妈妈该做的事情她都做到了。
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她施暴和结束一个生命的理由!
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母爱。
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
也许,她的童年也并不快乐,她也曾经在暴力中煎熬成长。
电影里,多彬遇到了愿意站出来帮她说话的律师。
可在镜头之外,在现实当中,又有多少可怜的孩子,在阴暗的角落里,日复一日忍辱负重。
没有人愿意认真听他们讲话,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们。
甚至,他们连外面的世界都不敢过多接触,更别提找到向外界求出的方法!
电影最后曝出的这样一组数据↓
尽管这部电影被热议、被关注。
可几部这样的电影,也仅仅是像人们发出警示,并不能真的改变什么。
只希望,当我们真的遇到类似事件,当有发出求助信号,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竭尽全力,管一次「闲事」,或许就能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
如果说《熔炉》《辩护人》是隔壁的故事,那么本片和《素媛》则是身边的事情。如果说《素媛》是突如其来人神共愤的悲剧,那么本片则是束手无策的悲剧。故事深度上,本片不及前者,但是受众更广。韩国总是能拍出直面社会现象,法律无法管控的那一面。本片对家暴的呈现堪比恐怖片,而故事走向却令人心痛。这并不是人心和正义的胜利,仅仅是一个能录制视频娃娃的胜利。整个影片除了题材不错,叙事平铺直叙,全靠继母和小女孩在对手戏里的演技来撑,故事的戏剧化拓展太多,案件本身包括庭审戏剧化程度低,对社会现象仅仅只表现出周围人的置若罔闻,没有什么更深度的探讨,最后的高潮部分仅仅是一个娃娃,如果没有那个娃娃也就没有这个结局和故事,让人绝望。虽然很可惜,但依然是部有话题且优质的影片。
韩国电影的优秀之处在于他们已经在题材和立意上比中国电影走的远多了。
大家点赞的是题材 并不是电影本身 说实话 电影相当一般 本以为法律会作为主要辩护的武器 最后法庭上靠着视频就解决了 而且居然在法庭上吵起架来 被告律师对于原告律师的猜测叙述也不提出异议 法律方面相当薄弱 而且主人公的外型太喜剧了 演绎街头痛哭也没有说服力 剧本人设也立不住脚 一直期盼着去大公司 突然就不干要去帮小女孩打官司了 转折生硬 而且还在桥边等着送礼物 这也不是偶像剧啊 找个帅一点的男演员可能更有说服力吧 演技最好的就是小女孩了 其次是后妈 扎头发可以变成阴影
可悲的是,现实往往更悲惨,施虐者五个里面有四个是父母;可笑的是,电影里的英雄,往往只是活在电影里,多的是邻居那样装睡的人,觉得父母教训子女天经地义的人们。到底是长大让人的心变得冷血,还是冷血的人长大了呢。看电影最痛心的大多是“真实改编”。
想到是真人真事改编就很触目惊心
撇开所谓的哲学与视听语言,电影的意义带孩于此
好的题材剧本能被写成这样 导演能拍成这样也是服了
歹毒,金刚设定玄学
检方、法官都是偏向于小女孩的,但还有很多案例在发生着,他们能保持不疲倦才是硬道理
棒子:我错但不改,拍个电影先。某瓣不明生物:我们要反思。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韩国电影这些年来能把社会话题改编的非常好搬上银幕,现实远比电影里更多触目惊心的事情。从2001年到2017年,虐待儿童举报增加了10倍,绝大多数施暴者被判缓刑或者罚款,而施虐者5人中有4人为父母。看《何以为家》让人感叹无人知晓的悲剧,看《坡道上的家》让人反思现代育儿观念,这部电影则让我感叹家庭暴力发酵后周遭人陌生的冷眼旁观,警察、邻居、甚至家人都可以无视。这个社会的底线到底是什么?
三星半。非常典型的韩国社会问题片,优缺点都很明显。这后妈形象扁平得…可以入选各种十大恶人榜了,我要是小时候看绝逼会留下终身心理阴影。
故事层面意义深远自不必讲。是太多孩子的痛苦磨难换来的好故事。人间不值得啊孩子们。电影层面后面比较煽情,就是让你哭。这也不是电影的问题,反正谁看谁受不了。另外,欺负孩子虐待孩子,是要下地狱的。这和一般的犯罪不同。
拍得实在烂。
什么叫人文关怀,这就是人文关怀。希望有关部门能放宽对社会题材的把控,让更多的有社会正面效应的影片出现在我们的大银幕上。
前半段铺垫得不是很好,后半段升华就有点升不起来
唉,我可能不会主动伸出援手,但是我绝对不要做摇头摆手说拒绝的人.虐待儿童的父母,是真的不担心虐待致死被判故意杀人的嘛???看着自己再婚的对方虐待殴打自己的孩子,心里毛想法都没的么???真是不可思议.
娃娃鱼的心情挺感动的
8分。剧情方面很抓人,特别是最后与继母法庭对质和小姑娘开口说出真相两段戏。小姑娘和男主的转变升华是自然的,这就不容易。这部片批判了社会上虐童和冷漠的现状,够了,不用要求电影再深入挖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连深度新闻都达不到,影片能让人思考就好。那个金刚玩具能录像前面一直没说,导致后面剧情感觉就是为了能告赢继母才说明清楚,是一个不足。
视频的出现使得这起看起来像普遍社会性事件的案子弱化成了一起个例,那么在此之前对女孩反叛的鼓励,仍然是不负责任的,大人(和他们所倚赖的法律)直到最后也是不可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