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出吉尔莫德尔托罗导演这辈子拍的最漂亮、最不令人反胃的电影,《猩红山峰》当之无愧。
作为”墨西哥三杰“中口味最为独特和商业气息浓厚的一员,不干导演这一行的话,德尔托罗很可能也一样能在美术界有所建树:从《潘神的迷宫》到《地狱男爵》,从《环太平洋》到今年的《猩红山峰》,题材各异气氛迥然,但无论你怎么嫌弃剧情过于弱鸡、怎么嫌弃戏码不够刺激,都数不到服化道和音视效的身上。
而在他的肥肥身躯里面,偏偏隐藏的是一颗堪比痞子昆汀和其陈年基友罗德里格兹的怪趣心态。
和后两者不同的是,虽然同样作品不多,但惊人的创作欲望使得他在制片人的位置上硕果颇丰。
甚至从制作周期上来看,岂止是多快好省,简直就是多快好省。
角度刁钻,作品多样,按理说这样的导演应该会很吃香。
然而吉尔莫德尔托罗却并不是。
乍一看,漫改也拍过,童话也拍过,科幻也拍过,恐怖也拍过,甚至还跟着梦工厂做了几年动画制片。
然而其中真正受到一致肯定的,除了《潘神的迷宫》,几乎没有;算得上对得起投资规模的票房大热门,几乎没有。
当然,这种尴尬的局面并不能抹杀他优秀的创作成果。
有的人只不过每次都喜欢剑走偏锋,还都走的挺远刺的挺深罢了。
正所谓爱的极爱,无感的极无感,恨的,会有人恨萌胖子吗?
气质,气质从未改变。
德尔托罗的作品风格可以迥异,但气质却是一脉相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是有根筋永远放不松,但这根筋还必须一直绷着,不然整盘棋都要散了。
或许也正是有着这种清醒的方向感,才使得他的作品兼具迷人与无聊。
优秀的时代戏是很难把握的。
大多数的时代戏仅仅满足于服化道,而缺乏一种精神上的一致性。
能真正突破天花板的,除了斯皮尔伯格之外,应该寥寥无几。
而德尔托罗凭借《猩红山峰》,完全证明了他有资格成为其中一员。
布景和摄影上的考究尚属其次,堪称完美的选角是本片值得炫耀的最大功臣。
主要人物不过三五个,个个活脱是从浪漫主义的油画作品中走出来的一样。
劳模姐一如既往地发挥稳定,女一男一米娅华希科沃斯卡和汤姆希德勒斯顿堪称如鱼得水,压抑而又充满热情的表演和导演所声称的”哥特爱情“浑然一体,无法割裂。
至于广为人诟病的剧情,你难道是第一次看吉尔莫德尔托罗的电影吗?
《猩红山峰》意在致敬,而事实上早就完全超越了致敬的范畴。
在”nostalgia“情绪泛滥的今天,主动和被动怀旧的我们经常看到三个词:Remake,Remaster和Retro,其中的区别可谓十分微妙。
而真正的意识层次上的差距,也正是在于这微妙之际。
不仅仅是画面和场景上的单纯做旧,我们在《猩红山峰》中所看到的,是德尔托罗对哥特美学的一次基于个人认识上的再加工,这种加工使得整部影片每一个细节都渗透出一种跨越时间维度的奇妙观感:既富有现代感,而又无从找到现代感;既富有陈旧感,而又无从找到陈旧感。
如果有些难以理解的话,对比前些年的《黑衣女人》,或许会对体会差异有所帮助。
《黑衣女人》的确旧,但毫无活力;而《猩红山峰》并不是。
每一帧华丽的画面之下,是勃然生机。
而这个本就显得有些漏洞不断的故事,实际上正是一次充满敬意的现代反哺。
这个糅合了《蝴蝶梦》、《无辜的人》,甚至还有那么一点阿加莎克里斯蒂范的故事里,角色不仅仅是被赋予了古典的悲剧意象,而在有意无意之间,体现出来了一点跨时代的精神暗喻。
几位主角看似直接的表现,是否也体现了对命运本身的挣扎和抗争呢?
抖森对大型机器的嗜好,仅仅是个嗜好而已吗?
或许,能看到一点工业革命在时代浪潮下的原始冲动呢?
而从这里再往外延伸,鬼魂和人类之间的恐怖相遇,会不会又是遥指两个时代之间的碰撞火花呢?
对未知(自然)力量的恐惧,和对未知(人为)力量的恐惧,又是否是刻意而为之呢?
当然,在这样一幅极富美感的风情画中,能挖掘的太多太多了。
但毕竟,充满华丽的Retro风格的恐怖爱情电影,是很难吸引太多现代观众的眼球的。
和任何其他德尔托罗电影一样,《猩红山峰》在视觉效果上已经登峰造极了。
不论是延续自《母侵》的鬼怪设计风格,还是场景和服装设计上,每一处细节不仅有其自己的独特设计,同时也非常好的传达出了场景或人物的情绪。
如果在未来的颁奖季中,《猩红山峰》没有提名最佳艺术指导或者最佳服装设计之类的奖项的话,是相当可惜的。
当然,没被提名也很正常,毕竟是主流制作的德尔托罗电影嘛。
尽管受到叙事的拖累,《猩红山峰》仍然是一部具有宏大的视觉体验的惊人作品。
德尔托罗的导演风格丝毫没有受到一点动摇,同时找回了我们许久未见的电影体验,并且和原创故事做到了一气呵成。
虽然很多人不会爱上《猩红山峰》,但我想很多人应该不会遗憾吧。
http://i.mtime.com/cydenylau/blog/7929615/
虽然是一眼就能看出叙述手法的开头,但并不妨碍故事的徐徐展开。
妹子和男主的相遇方式虽然浪漫但也注定悲剧。
Because it’s real…(啊不我绝对没想到尖耳朵小公举)然后就是…………抖森苏炸了苏炸了苏炸了!!!!!!!!!
冒雨等妹子还有一起进舞会还有邀舞已经够鼻血够苏了但……华尔兹那段完全苏炸了苏得我一届路人粉到现在都心肝颤得忍不住边敲字边傻笑啊啊啊啊啊就为了那一段也值回票价了…………在这一段也直接显示了两人的性格:Thomas说如果害怕或不喜欢的话就闭上眼(所以之后和姐姐那里他是闭着眼的…),然而妹子说“不,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好好看。
”所以也才有了之后的各种探险…………这幕戏的画面不仅色泽明亮而且色调也很饱满,像足17、8世纪的油画。
姐姐那一身娇艳欲滴的猩红玫瑰般的礼服也甚是惊艳(之后和女主一起在公园时也佩戴了一朵那样的玫瑰。
暗喻了姐姐才是the soul of the Crimson Peak……)。
而姐姐在看着Thomas追求女主时那各种复杂的表情直到真相揭晓之时才恍然大悟……坠入爱河之中的男人大概就是这样的吧…………然后当然就理所当然要虐一虐了2333“Perfection has no place in love.” 不知为毛这话由抖森说出来就觉得特么有信服力…………(啊不我绝对没想到那锤)妹子那一巴掌看得我谜之爽……不过Thomas终究还是出于他们的目的(&自己的感情)而不能彻底放弃。
在酒店重逢那段小孩子看了完全把持不住的情话……痴汉笑又绷不住了好吗幸好前后左右都没人我23333 “I’m here for you now. I’m here.”,一直都觉得这是最动人的情话没有之一。
And he actually can do nothing more……Cumberland。
听名字就是一个很麻烦的地方……(啊不我绝对没想到其它什么Cumber)画面继续几百年前的静态油画风。
大宅的第一眼完全就是千年吸血鬼族的祖宅吧对这回走阴柔路线的抖森来说不能更合适……(想到唯爱永生,虽然试了几次但都看不下去我果然只是路人粉…)看着落叶和破掉的屋顶(真的好穷= =)我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然而之后屋里都飘雪了妹子和姐姐都还是穿短袖和丝群果然都不是一般人……整个宅子里唯一明亮的敌方大概就是男主的工房了。
只有在这里,他才可以暂时忘掉和姐姐有关的一切,做回真我。
”You are different.”,着迷地看着着迷于他父亲的发明的妹子的Thomas的目光……怎么能这么深情!!!!!
(好吧路人粉少见多怪了= =然后就是妹子开始夜夜撞鬼了w 或许在阳光灿烂气候温暖的地方长大的娃子都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和好奇心,不然对妹子这种穿个睡袍举个蜡烛就去阴森鬼宅的举动我也只能认为是主角光环了……白睡袍和又长又浓密的金发真的很能营造气氛……突然好奇这么多头发是怎么盘成那么小一团……不过即使神经坚韧入女主也有终于受不了的一天。
然后就出去开房了!
然后就去啪啪啪了女主:“You are always looking at the past. You cannot find me there. I’m here.”男主:”I’m here, too.”所以果然女主是上位的23333333 第二回“I’m here”,角色逆转。
(BGM切换得辣么生硬明显是有强CUT……)甜是为了虐。
回去后姐姐的反应让这对姐弟不可言说的关系更明显……女主的调查也越来越深入(但是那么大的一把锁真的几下就可以砸开么?
果然是没钱所以任由腐烂了…………)一个细节是在听留声机的时候某个前妻要Thomas说“I love you.”,但是Thomas沉默了半晌后默默念起了一首童谣。
所以Thomas对女主确实是真爱…………(啊不我才没有又想起那位尖耳朵小公举……)然后女主连留声机都没关就冲去找人了然后…………窝草我可以说月光下双眼紧闭表情迷离半裸的抖森真是太太太——太!
美!
了!
吗!!!!!!!!!!!
姐姐也是肌肤似雪啊那脖子那肩膀……只在前戏阶段真是太可惜了= =(划掉)真相暴露后姐姐也就不再装了。
推妹子下楼,刺伤前来营救的男二,逼迫软弱的弟弟给男二致命一击。
所以幸好男二是医生…………然后在等妹子签字前说出了最后的真相——“None of them ever fucked Thomas.”………………一个字:槽??!!
两个字:窝草?!!!
三个字:WTF?!!!!
四个字:艾玛卧槽…………五个字:楼主你够了= =窝草我要去二刷小旅馆开房啊啊啊啊啊啊(楼主你真的够了 PS.突然想到如此一来男主不就是上半夜和妹子lovelove下半夜去找姐姐——?
然后妹子和姐姐就开打了(当然不是因为姐姐知道了妹子竟然睡了她亲爱的弟弟)。
然后妹子就逃脱了。
然后妹子就撞上了她睡过的男人。
然后妹子就咆哮了:“You lied to me!”“I did.”“You poisoned me!”“I did.”“You said you love me!”“I DO!”……一边少女心炸成灰一边看着高高的FLAG立到飞起。
所以就直接跳过这段飞去两个女人的冷兵器决斗好了(并不是)。
以为姐姐会报应地在矿水池里淹死,没想到竟然是被铲子DUANG的……至于为毛之前还虚弱得站都站不起来的女主突然就又跑又跳了……主角就是可以这么任性的好伐!
然后果然就回到了电影的第一幕。
"Ghost, they never go away."所以住家真的不能选凶宅。
BGM,尤其是姐姐弹奏的催眠曲,美哭了……
我不理解,这个片子的艺术水平在线的。
它首先在概念冲突上面层次很丰富,怎么说呢,如果比作一个蛋糕,口感一咬下去就很好,很千层,很和谐,尽管只有一个清晰的主题,但各种变奏齐全。
过去的罪恶vs未来的爱,陈旧观念的腐朽vs新意识的启蒙,为了对抗暴力而被逼出的暴力vs孤独恐惧脆弱的自我(寒蛾),被爱和呵护滋养出的反抗能力vs 柔弱娇美的外表(蝴蝶),黑暗泛蓝的猩红山庄vs明亮暖黄的女主家,女主的自主性vs抖森的被动性,女主父亲的脚踏实地vs抖森的天马行空,幽灵表面的恐怖vs实际的善,人类表面的美丽vs内里的千疮百孔。
当然,作为单一主题+致敬哥特的背景设定,它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什么太妙的深度,但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是很踏实,很不容易做到的优点了。
主角们在戏里的表情是非常到位的。
故事本身被隐藏的过去其实很简单:抖森家族的地理位置模拟致敬了厄舍府倒塌的隐喻,这个家族古老,腐朽,不能忘记曾经的美好,父亲是一个自大暴力的蠢货,母亲则是一个在家暴中把痛苦转嫁到孩子身上的女人,很有可能因为陈年伤害的累积(不排除她本身可能也有人格障碍),她在孤独中变得严肃,把自己包裹起来,把两个孩子关在阁楼里虐待,以平复自己对子女的妒嫉和憎恨,憎恨这两个有着施暴者血脉的孩子,当她发现乱伦行为之后,两个孩子必然会进一步被她具象为丈夫肮脏罪恶血脉的化身,她施加的虐待也随之进一步恶化,直到饱受摧残的露西尔一刀砍死她。
露西尔多次提到孤独和被关起来的创伤,可见她作为大两岁的姐姐,为了保护弟弟主动去承受了更深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虐待,之所以弟弟还可以保有手工技巧和想象力,包括后来再去爱另一个女人的能力,恰恰是因为露西尔替他承受的苦没能落到他身上,他也势必是露西尔精神上的一抹光亮和善意。
这种共生关系很恰到好处,并不是为了乱伦而乱。
我也很喜欢这对姐弟后续性格上不断延伸出的不同持续的符合上述逻辑:露西尔用暴力杀死一切障碍,自己也因屠龙而成龙,继承了腐朽的暴力,因此她多次有寒蛾扑火的意向,因为她冷和孤独,所以她渴望被灼烧的痛苦能够确认身体的存在,因为她好不容易才得到那腐朽的老屋,所以她宁可让老屋把自己饿死冻死也不愿意离开。
抖森从头都没有任何维持的想法,他一直在试图修复屋子,开发粘土资源,他在保护下,身上始终带有一股童真童趣,因为他要修,所以姐姐帮他想办法谋财害命造机器,机器好不容易管用了,还需要抽走姐姐用来取暖的煤,可见抖森在向姐姐索取方面已经变成理所当然不过脑,姐姐尽管看到机器就火大,但转身后还是第一时间去拿钥匙。
这两个人,尽管都试图活在过去,但也打了一个很细腻的对比,索取者正因为懂得索取,还有渴望和爱的能力,而有了向前看的可能,被索取者则满足甚至依赖于痛苦里汲取的快感,只能留在过去。
露西尔对痛苦的享受和认可也在她的台词里不断出现:她认为环境就是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不可更改的,因此只有从小习惯了的寒蛾才是最强的,而金色蝴蝶会被吃掉。
她杀死女主父亲的画面异常愤怒,也是来自于对自己父亲所代表的暴力根源之恨的投射,她妒嫉女主被爱,所以无法合理化女主从爱里衍生出的力量。
试想一下如果她对自己承认哪怕一丝丝“爱能生出力量”的可能性,那不就是对自己一生所有苦痛的打脸吗?
那不就是承认了自己是外强中干的吗?
相比之下确实不公啊!
女主被父亲爱,被青梅竹马爱,最后还被抖森爱,而露西尔根本没机会知道那个金色的充满爱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她注定了连孩子都会畸形。
要么你杀了我,要么我杀了你,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自然法则,父母子女不外如是。
这是一个够精致,很通顺的故事。
最重要的是我很喜欢他的详略取舍,背景故事的展露程度就到这样,不能再多了!
再多就俗了!
(以下可能含剧透)1. Gothic Romance关于电影的类型,如果抱着恐怖片的期望,可能会发现不吓人;如果以为是剧情片,又可能会吓一跳。
导演Guillermo del Toro在许多采访中一直强调,本片并非恐怖片,而是哥特罗曼片。
正如片中女主对自己小说的评价:“这不是个鬼故事,而是有鬼魂角色的故事。
”导演对于场景布置、服装设计和氛围渲染十分考究。
片中的Sharpe老宅是实地建造的,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起初片方觉得造价太高,但导演坚持要建,并自掏腰包,付了一半的价钱。
因为他认为这个会流血、呼吸和呻吟的房子也是电影中一位重要的演员。
2. 恐怖片导演其实也参考和致敬了不少恐怖片。
比如1961年的《The Innocents》讲的就是偏僻的庄园住着两个扭曲的姐弟的故事,而且女主也不停遇鬼;1963年的《The Haunting》,这是音乐之声的导演拍的鬼屋恐怖片;1922年的《Nosferatu》,猩红山峰的鬼魂参考了里面的吸血鬼造型;还有《闪灵》里躺在浴盆中的老太造型;片里古堡墙上布满扑棱蛾子,有点像《沉默的羔羊》里连环杀手野牛比尔的地下室;1946年希区柯克的《美人计》中重要道具——被偷的钥匙叫做UNICA,和本片锁住秘密的钥匙ENOLA有点像(ENOLA五个字母倒过来就是“ALONE”)。
视觉效果上,导演还希望能有Mario Bava的风格。
他是著名的意大利恐怖片导演,开启了1960s-1970s铅黄电影(Italian Giallo)的黄金时代。
3. 导演Guillermo del Toro这位墨西哥导演曾拍过《环太平洋》(Pacific Rim, 2012),其男主Charlie Hunnam在《猩红山峰》中演女主青梅竹马的男二。
还拍过《潘神的迷宫》(Pan's Labyrinth, 2006)。
本片中女主父亲被敲碎头骨、抖森脸上中了一刀,这两种伤害方式在《潘神的迷宫》出现过;而男二被姐姐插刀腋下、鬼魂伤口处有血蒸汽不停飘散,在导演2001年的《The Devil's Backbone》中有类似镜头。
虽然拍过恐怖片,但导演表示曾经有过看完德州电锯杀人狂之后四年不想吃肉的经历,一直素食。
4. 主角抖森的角色一开始考虑了卷福,而女主一开始定的是石头姐Emma Stone。
在女主Mia和抖森合作的上一部电影《唯爱永生》(Only Lovers Left Alive, 2013)中,Mia演抖森的小姨子。
5. 英国女作家们一开始,男二母亲讽刺女主会像简·奥斯汀一样至死都没嫁,但女主反驳自己更希望像弗兰肯斯坦之母玛丽·雪莱,最后成了一个寡妇。
结局确实......导演也参考了许多英国女作家的文学作品,比如达芙妮·杜穆里埃的《Rebecca》,以及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其实还有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
片中男主在离开纽约前在旅店向女主告白的台词和《简爱》中的很像。
其实女主Mia正是2011年电影《简爱》的女主,当时的男主法鲨也是这样向她示爱的(是不是因为Mia主演所以台词这样写)。
《猩红山峰》中:“冥冥中一线牵在你我的心上,倘若因为空间或时间而断了线,心便要停止跳动,我也将死。
你会很快忘记我。
(A link exists between your heart and mine. And should that link be broken either by distance or by time, then my heart would cease to beat and I would die.And you… you 'd soon forget about me.)”《简爱》小说中:“我左边肋骨下的那一个地方,似乎有一根弦和你那小身体同样地方的一根类似的弦打成了结,打得紧紧的,解都解不开。
要是那波涛汹涌的海峡和两百英里左右的陆地把我们远远地隔开,那时候,我的内心就会流血。
至于你,你会忘记我。
(It is as if I had a string somewhere under my left ribs, tightly and inextricably knotted to a similar string situated in the corresponding quarter of your little frame. And if that boisterous Channel, and two hundred miles or so of land come broad between us, I am afraid that cord of communion will be snapt; and then I’ve a nervous notion I should take to bleeding inwardly. As for you, you’d forget me.)”6. 准男爵欧洲贵族爵位有:公爵Duke,侯爵Marquis,伯爵Earl,子爵Viscount,男爵Baron。
抖森的头衔Baronet是准男爵/从男爵,地位在男爵之下,不属于贵族爵位,是世袭的荣誉,也就是他的父亲也是准男爵。
但只有伯爵及以上的女儿才能叫做Lady(夫人),所以片中叫抖森姐姐“Lady”可能不合适。
不过,准男爵的夫人可以叫“Lady”。
7. 华尔兹男女主跳华尔兹的那一段,拍摄时蜡烛真的没有灭。
8. 蝴蝶 女主在古堡外捡到的小狗品种是蝴蝶犬,英文名也是“蝴蝶”的意思。
和蝴蝶有关暗示了受害身份。
9. 蜡筒留声机女主发现“前辈”留下的“磁带和录音机”,是爱迪生发明的蜡筒留声机(Phonograph Cyclinders),片子里的是Gold Moulded,这种方式需要建模、预先录好音,并且是量产的。
其实不能像片里一样直接用于个人录音。
10. Stoker 女主演Mia在2013年出演的《斯托克》和本片有一些类似之处,都是一个扭曲的家庭故事,而且开头和结尾画面一致。
11. 万圣节影片于2015年初制作完成,但是在美国是10月份上映,是为了配合万圣节。
Source:IMDB: Crimson PeakCollider.com Interview
作为一个从来不敢看惊悚电影的怂比,这次为了配得上迷妹的称呼专门去电影院看了猩红山峰。
全程试图通过英文原声+法文字幕理解剧情也是醉,不过看完觉得意外地不错!
(这个真的是比较中立的评价,作为抖森迷妹的内心已经爆掉了当然站在惊悚电影迷或者冲着恐怖元素去的观众的角度,我完全能理解这部片子低分的原因:剧情没有亮点,角色性格太典型,犯罪手法不够新(好像在哪部电影/小说里看过类似的犯罪?
),恐怖点设置也太陈旧。
连我这种基本上没看过惊悚片的人都能准确地把握住捂耳朵/闭眼睛的时间点,并且猜出来大概会有怎样的吓人环节,可想而知真正阅恐怖片无数的人看这部电影会觉得这是怎样的cliché。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一个并非冲着恐怖元素去看这部片子的人,这部片子绝对不算让人失望(当然如果你也是抖森迷妹肯定会觉得这片子赞爆了),因为个人觉得这部片子的内核并不是恐怖,而是“哥特”。
哥特这个词是之前看过的访谈里抖森形容这部电影用得最多的词,看完感觉这个确实是本片最适合的分类。
在很多方面来看,猩红山峰都是教科书式的哥特故事:英式庄园,破败老宅,没落贵族,激烈而绝对的爱,复仇,恐怖只不过是用来烘托故事氛围的调料而已。
所以看完电影总觉得隐隐约约想起之前看过的某个故事,后来才想起来是《呼啸山庄》——另一个教科书式的哥特式小说。
从爱情的角度来看,这部片子探讨的其实还是爱情中恒久不变的“变与不变”的话题:原本只有彼此的两人,其中一个逐渐想要更多。
于是另一个人发现曾经熟悉的二人世界不过是自己画地为牢的小圈,在无力中一步步失去控制,最终发现另一半的背叛时绝望地刺杀了对方。
其实从男主热衷于发明这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向往改变的人,有积极进取的一面,女主告诉他不要沉浸于过去,向前看,换个地方,他其实已经有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向前看是蝴蝶一样的妻子,向后看是阴暗老宅和姐姐,这种对比之下男主无法不爱上女主的明亮,即便他知道自己不应该也不能爱上她。
然而男主的姐姐因为更多地承担了家庭的悲剧而过去所束缚。
她不应该也不愿意被一个人孤零零地抛弃在过去,抛弃在这栋大宅里。
这也是为什么男主夜不归宿让她如此抓狂的原因。
既然我走不了,那我们一起永远呆在这里吧。
这种疯狂又绝对的爱情其实就是哥特式感情的典型。
另外我觉得最搞笑的一点是男主兄妹这么煞费苦心地骗婚原因居然是为财!
而且想要钱的根本原因居然是男主的创造发明需要投资!
所以这部片子应该也可以最直白地解读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血淋林的(哪里不对。
其他方面的感受。
故事虽然没有新意,不过电影整体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很好。
伏笔埋得中规中矩,比如一开始母亲鬼魂的警告(虽然我看完更倾向于觉得这是女主的想象),以及父亲送给女主的笔,表现了父亲对女儿的感情,对父亲的爱也是后来女主爆发的原因,蝴蝶有关的比喻,还有男主姐姐给女主看书试探他们是不是上过床这一段(我居然没猜出来有乱伦情节!
我还算是看过冰火的人么捂脸)。
整体也算自圆其说,叙事方面拿及格分完全没有问题。
场景和服装绝对是惊喜,一些画面可以直接截下来当桌面了,很多地方都有种油画式的厚重。
老宅的布景相当惊艳,精致而颓废的废墟风格暗示了姐弟俩在这种地方腐朽的生活,破败的楼梯和栏杆提醒着老宅旧日的辉煌,也反映了姐弟俩其实一直活在过去,没有真正地走出阴暗的家庭。
女主第一次去老宅的时候我还在奇怪这种西式庄园怎么会有天井,一抬头发现上面漏了。。
于是摄影师获得了光明正大的从顶上打光的理由,给这个戏剧化的故事提供了更戏剧化的场景。
两个女主的衣服也都非常漂亮,不管是舞会礼服还是常服都是低调精致的贵族风格,丝毫不给人以廉价感,看得出来是非常用心了。
角色方面,首先当然还是要说男主,感觉这种设定简直就是为抖森量身打造。
当然作为一名合格的演员,他/她的演技应该能够支撑他/她出演任何特质的角色。
不过我还是觉得囿于外型或者气质,每个演员还是有自己最擅长或者说适合出演的角色类型。
对于抖森来说,这种自带一丝忧郁气质的绅士型角色简直驾轻就熟,当然作为影迷还是希望他挑战更多风格的角色啦!
另外米亚的女主也不错,虽然也不算多立体的角色塑造,起码并没有惊悚片女主经常会有的太蠢/太弱气/太玛丽苏等等问题。
女主身上有种富于幻想的小说家气质,或许就是这种气质吸引了男主?
另外想吐槽下Edith这个名字是十八/十九世纪英美上流社会女孩标配么。
劳模姐有几个镜头实在是非常惊艳,表演也无可挑剔。
前半段的禁欲神秘后半段的歇斯底里都让人印象深刻。
男二...居然没死,还是挺好的。
所以说《猩红》可能不是最好的惊悚片,不过绝对值得一看,尤其对于好哥特这口的影迷(以及抖森迷妹们(未删节版有小福利!
看猩红山峰就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艾伦·坡的《厄舍府的倒塌》(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猩红山峰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哥特式恐怖小说,包含了哥特式传奇志怪类小说的几大元素:摇摇欲坠的老房子,厄运,死亡,颓废,家族的秘密,被掩盖的罪行。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情节老套,但其实哥特式恐怖类型的故事,如果要做到包含其中大部分元素,很难做到不老套(因为本身就是一个已经被人写了好几百年的文学类别)。
但是猩红山峰至少在头半部分对哥特式恐怖的理解算是相当到位:单纯的女主人公,充满神秘感的拜伦式悲剧男主,跟悲剧男主纠缠不清的姐姐,单纯女主的阳光健气崇拜者。
女主突然遇到的悲剧,女主被困在一个充满邪恶气息和各种秘密的破败山庄。
山庄里的颓废气息,缺失的屋顶,蓝色背景下飘落的雪花,反衬红色的土地,外加蛾子飞来飞去,整个电影在塑造气氛上还是相当成功的。
也有人说,里面的鬼魂根本就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其实哥特式恐怖故事中的鬼魂很少真的会怎么样。
他们一般都是飘来飘去营造气氛,而不会像现代恐怖故事中贞子那种从电视里爬出来杀人。
哥特式恐怖故事的最终谜团几乎都是活人犯下的罪行,废弃大屋里的鬼魂与其说是“超自然现象”,不如说是被掩盖罪行的具象表现。
所以,猩红山峰里反复重复说“鬼魂是你的过去”,其实对哥特式象征主义理解非常到位的一句话。
其实如果是按照厄舍府和爱伦坡或者Lovecraft的风格,女主应该是最终发现Sharp兄妹两人的秘密,发现了隐藏的尸体,最终勉强逃出山庄,看着山庄和兄妹俩葬身火海。
这才算是真正把哥特式恐怖贯彻到底。
不管是Lovecraft,玛丽雪莱或者是爱伦坡,他们的主人公一般都是不是特别强势的人。
他们往往是被无辜卷入神秘事件中的旁观者,甚至都不是罪行或者秘密的主角。
再用厄舍府做例子,故事的叙事者是真正主人公的朋友,他来到厄舍府与其说是故事情节的一部分,不如说是一个观察者。
厄舍府象征着厄舍家族,有没有叙述者到来都会在罗德里克和马德琳两个人的罪行下倾覆。
哥特式恐怖故事一般都不会有伸张正义这种情节,大多都是最后主人公能够活命就算是很不错了(比如说弗兰肯斯坦最后病死,化身博士最后自杀)。
哥特式恐怖小说很多都是悲剧结尾的。
所以猩红山峰的问题不是在于他的情节套路化,而是在于他没有把套路化贯彻到底,电影从后半段开始就变得不伦不类。
尤其是最后两位女主大对决,根本就是画蛇添足,真不知道导演吃错了哪瓶药,写出这么狗屎的结尾。
不管怎么说,衣服做的还是很漂亮的。
环境气氛的营造(在头3/4)还是很有感觉的。
汤抖森当然是很美的。。。
但是结尾就是坏了这一锅汤的那颗老鼠屎。
此文挺导演挺本片,抱着一颗吐槽的心就别进了。
有。
剧。
透。
这次看过猩红山峰,也看到豆瓣上的骂声甚嚣尘上,我觉得终于可以为陀螺导演写点什么了。
看陀螺的电影,首先要明白,他是个很老派的人。
我甚至觉得,如果自己不有些老派,或者没有一点对老派东西的情结,是不太会喜欢他的电影的。
他拍的东西,总是要回溯到一个类型最传统的模式。
猩红山峰是最传统的那种Gothic Romance:A story with ghosts in it rather than a ghost story(所以被吐槽说鬼对于剧情并没有什鸟用)。
潘神的迷宫也是最传统的童话模式:女主必须经历磨难、任务和考验,一如格林童话里的那样,而不是现代童话的通关打boss。
所以对于这次的猩红,你说他少女心也好,俗套也好,拙劣模仿也罢,都对。
因为老式的哥特爱情故事非得这么拍不可,何况你知道陀螺一向对自己的风格个性颇有执念,而且执念出了个性风格。
有些东西贯穿了陀螺个人作品的始终。
这里只想借猩红山峰对这些若有似无的线索做个总结。
*只写到了他与猩红山峰有对照和互文的作品,比如潘神、鬼童院、地狱男爵二。
(说来奇怪,像Hell Boy系列这种全年龄向的怪力乱神片,第二部居然和猩红山峰在美学和主题上有诸多互文)而环太平洋、血族、刀锋战士等之间的联系没有提,因为怪物和鬼魂各成体系。
一 他电影里的鬼魂大多不直接伤人。
这有点像中国传统的厉鬼,凄厉是怨气所致。
更可爱的一点是,但凡是善良而被害的人的鬼魂——Thomas,鬼童院里的小男孩,甚至是陀螺制片的孤堡惊情里的孤儿们,死后还会默默守护主角,完全治愈系。
二 他的鬼魂生前受到致命伤的地方死后会一直往空中飘血。
这个特色当初在鬼童院里就叫人惊艳,如今猩红山峰如出一辙。
这些飘渺的血流、头发、衣襟一起成了他独到的鬼魂美学。
三 他的妖怪和厉鬼说话或者吓人时手部语言非常独特。
指爪细长过人,而且动作极慢,近乎戏剧化。
或许应该说这是他的御用演员Doug Jones的个人特色(据说此人是个舞者)。
潘神、白面人、地狱男爵里的鱼人、死神,还有这部里女主的老妈都是这个演员,足以看手识人。
四 他喜欢带翅膀的昆虫或虫形生物。
猩红山峰的蛾子和蝴蝶、潘神里的应声虫和精灵、地狱男爵二里的牙仙,全都符合他的昆虫美感,甚至有相仿的声效,这一点在应声虫和牙仙身上尤其明显。
蛾子和蝴蝶则暗含“蜕变”的一层含义,只不过Edith成了蝴蝶而Lucille则病变成了更灰暗的东西。
五 他的道具极其考究。
这跟他早年做道具美工出身有关。
他喜欢老房子,喜欢金属,喜欢古书,还有各种机巧。
他把老房子看作猩红山峰的终极主角,让它能呼吸能流血,对它爱的深沉。
潘神和地狱男爵二里都出现过令人难忘的镜面感金属(匕首和矛头),亮相时还总要闪一下寒光还伴着“zing”的一声。
这部里女主把头上的簪子取下来的时候也有这种声音。
六 他的电影是感官电影。
不只好看,而且好听。
各种细枝末节的音效都做得非常细致,许多声音是特意抽出和放大的,比如石头、木头和金属的声音、飞虫扑腾翅膀的动静、还有这部里某人从脸上拔出匕首时骨骼的响声(听到的时候简直是…卧槽这都行?
)都让他的电影比其他人多了一种东西,即质感。
七 他喜欢“凄美”这种过时的的风格,而且往往是通过配乐表达的。
猩红、潘神、鬼童院不消说,他甚至对地狱男爵里精灵族的下场也灌注了无限同情。
分辨他对那些角色怀有认同很简单,看他们死时的配乐是不是感伤的就对了。
八 他喜欢姐弟/兄妹乱伦梗。
当初男爵二里精灵兄妹在外人看来只是有点暧昧而已,他自己就直接点破,管王子叫乱伦杂种。
所以到猩红里,一看到设定是姐弟,就知道陀螺老毛病又犯了。
其实鬼童院里长大了的孤儿和女院长暗通款曲,细想想也是乱伦的一种。
九 乱伦在他的电影里代表着什么:乱伦往往属于孤独与自恋的人——可能是没人好爱,比如自小被困在深宅的猩红姐弟,和因为时局战乱而从未踏出孤儿院的青年;也可能是出于自负只能爱上与自己流着相同血液的人,比如地狱男爵里的精灵兄妹。
陀螺很会捕捉这种内在痛苦和异样情欲。
十 他是个真正的“宅”人。
他的主人公常常和自己的住所有着爱恨交织的纠缠。
鬼童院的青年说自己恨透了这个地方,从小就幻想着把这里炸成碎片,可是却从未离开。
Thomas也恨他的庄园,想要远走高飞,而Lucille则梦想着一辈子不离开,永远不叫外人来打扰他们的世界。
姐弟俩一体两面,互为牵制,最终走不开也留不久。
十一 他对于面部损毁情有独钟。
这绝对算一项恶趣味,潘神和这一部里都有人的脑壳被砸得稀巴烂。
还不止,他杀掉某个角色还喜欢用“打脸”的方式,比如法西斯上尉被一枪打到眼睛底下,这部里是匕首插到人家颧骨上。
惊悚和惨烈效果陡升。
十二 他喜欢的色调基本就三种:猩红、冷蓝、琥珀金。
十三 他的女主角总是聪明而坚强。
即使是在她们落难的境地,这些女孩和女人仍旧从不认命,永远在想方设法逃出生天。
即使她们本身是个弱女子,即使她们最终也没能幸存。
十四 他热爱人性也懂得察觉人性。
他给每个主角都写了十来页的人物设定,包括他们的小癖好和童年的某段假日,哪怕他根本没想过要在电影里表现出来。
当Thomas的人选从本尼换成抖森之后,他立刻重写了这个人物,因为他说抖森身上有种温暖和“无论怎么作恶都能叫人理解认同”的东西。
因此他最终把这个角色写成了向善的,悲剧性的,毫不浪费演员的特质。
十五 他喜欢干吃力不讨好的事。
他的电影设定往往足以写成一本精彩的小说,相比之下,他拍出来的片子完成度几乎不到50%。
这次猩红山峰又被诟病为漏洞百出、人物单薄,最初我也这么想,但是瞄了几眼原版人物设定(在The Art of Darkness里),我便知道这又是完成度的问题。
在设定中,姐弟俩和庄园的历史都厚重的很,也足以自圆其说。
而道具上,陀螺的用心也常常不为人知。
譬如壁纸上蛾子的翅膀花纹都是”fear”的字样,又譬如各种家具都有大小两个型号,人物脆弱时用大的家具衬托渺小感,坚强时则用小的家具表现恢复自我。
以这种态度拍电影,还被说成“和国产恐怖片没两样”?
别逗了。
最后 他是个很自我的导演,也是个玩心太大的人。
他拍电影的时候总是尽情往里面加各种他喜欢的东西,他的执念,他的恶趣味,并不太在乎别人是不是也喜欢。
当然他也很认真,不过更该说是玩的认真。
猩红山峰眼看票房和口碑又要扑街了,可我保证下一部电影他还会这么玩。
我欣赏这个胖子,也热爱他的作品。
不过我喜欢他的电影并不单纯因为喜欢他这个人。
而应该说,正因为他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一定会喜欢他的电影。
补记一则。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为什么猩红在国内是一片“完全不恐怖”的骂声,而在外界(至少从imdb和各种评论看来)它的惊悚度还是得到了一定认可的。
因为陀螺在这里用了潜意识的招数,而且显然更加针对欧美人的潜意识。
先是无处不在的“fear”字眼。
这里英语受众大概很容易下意识的辨认出来,而观影中不停瞥见这个字眼,或许足以作用于知觉。
二是陀螺自己所说的“扭曲的宗教符号”。
怀抱婴儿的Enola的鬼魂其实是圣母子的扭曲呈现,至于长着倒刺且轮廓呈人形的走廊,则是给从中走出的鬼魂加上了一层怪诞圣光,也是荆棘冠。
这些细节无疑对更熟悉宗教文化的西方观众更具效力。
三是女性恐惧。
整个房子是按照子宫的概念设计的,无论是颜色还是渗血呼吸的功能都使这一比喻不能更明显。
可怕的是这个子宫不是来生育的而是吃人的。
它不断向地下沉降,似乎最终要陷入一片血污的沼泽。
所幸故事结尾女主逃到了地上,即是说,一个更加成熟的人格这才真正降生。
大概越是和导演本人一样对奇诡事物有着敏锐感应的人,越是能接收到他埋下的这些信息。
终究,陀螺拍电影吓唬的是他的同类。
之前看很多评价说不好看,一口气看完后,反而没觉得那么糟。
当然我会很高尚的说我是冲着抖森的pp去的,我有点觉得这是我看过的他演的最好的一部,整体的感觉有在收,不像以前有种强烈的散发性存在感,这次的感觉有融在角色里。
好吧,下面说但是,整个戏感觉更出彩的是两位女性呢,角色演的太到位。
不喜欢剧透,所以一直没仔细看各种宣传,所以我一直以为姐俩是万年吸血鬼啥的,等看着看着发现。。。
咦,只是普通的骗小姑娘二人组,找到切入点后,后面那情节就是爱情故事教科书一般的标准。
哪里有好可怕好可怕,根本就是电影里自己说的有个鬼在里面的爱情片而已。
所以感谢导演自己强调的不仅仅是恐怖,而是哥特式恐怖这点。
如果只是按恐怖这条线拍,(我想到《中毒》拍的,哈哈哈)。。。
总之,整个电影在一个爱情故事的设定下,画面服饰人物性格爱恨都表现的很完美。
当然打五星是个人喜欢导演的情怀和抖森的pp加了一星。
感觉标题一句话就剧透了。
不过预告看起来还是很像一个鬼故事的,电影也确实重口,震撼。
周五晚上九点的电影竟然还几乎还满场,人都坐到第一排去了,突然发现墨尔本其实还是有挺多人的。
于是瞬间就不害怕了,本来我想着要是看完电影十一点多发现电影院就三个人肯定得冷飕飕的,然而并没有。
我觉得我这样的非专业听力还不算太好的看电影只看热闹的人写影评估计没有什么阅读价值,不过良心地讲电影还是挺好看的,绝对不是烂片,只是节奏有点略慢,有些细节会不小心笑点一下。
先说第一个笑点,姐姐拿起大斧子砍人的时候,本来打打杀杀还挺吓人的,结果不知道怎么就觉得想笑,尴尬。
第二个笑点是挖掘机发明家抖森吧,其实我也不知道抖森兢兢业业发明的到底是啥,蒸汽机还是啥,听力太差实在没懂,先代称为挖掘机,反正抖森就是为了这个挖掘机一样的东西跑遍全球到处宣传没钱了只好骗少女回家,然后由姐姐慢慢毒死,拿到遗产继续发明研究创造改进然后再到处宣传的过程。
没有科研经费还这么执着,为梦想奋斗不止鞠躬尽瘁,赞。
第三个算笑点也不算笑点的地方是傻白甜女主吧,实在是影响观影体验,就只是傻乎乎的到处跑然后被吓成狗,全身上下透露着活该被吓死的单纯无脑气质。
我这么说女主是不是有点过分………笑点四:抖森抖森抖森。
死前也要拔出插进脸的刀子;强行露出的半个屁股。
鬼的长相也很笑点,黑乎乎的妈妈,还有红色的没腿鬼,抖森最后变鬼还站在挖掘机的旁边,关键是鬼的颜色跟挖掘机融为一体,好像某种街头行为艺术啊,就是那种把自己跟环境涂成一个颜色的那种,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本来好好的姐弟恋,男主爱上了女主舍不得杀她,血腥暴力的犯罪惊悚片,我觉得我已经剧透完了所有信息。
没字幕总感觉会错过一点什么,好像抖森跟姐姐还有个孩子是吗,还是前一个死掉的女人的?
貌似还拿斧子砍了妈妈。
当有个男人跟你说,你跟其他女人不一样的时候,是不是就代表他爱上你了?
剧情贴已经有很多我就来说说这段高颜值的姐弟恋。
抖森的颜我就不说了,姐姐在舞会上一出场我就想跪!
那古典,那优雅,那神秘,还有和抖森眉来眼去中的暗潮汹涌,我当时就断定两人一定有奸情!!!
我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格外留意两姐弟的各种细节,后来姐姐时不时会和女主讲那过去的事情,我渐渐拼凑出了两姐弟的过去,不知理解是否有误欢迎指正。
两姐弟住在一栋与世隔绝的荒凉阴森的大宅子里。
他们有一对变态父母,父亲是人渣,粗鲁野蛮还成天家暴母亲,打断了母亲的腿。
母亲是贵妇,弹得一手好琴,然而被父亲渣掉后自己也渣了,成天家暴两姐弟,把他们关在阁楼不准下来。
两姐弟在阁楼上相依为命,姐姐觉得弟弟真的好可爱,真的“perfect”,自己一定要保护可爱的弟弟,于是每次被揍都挡在前面。
弟弟是个技术宅,会制作各种小玩具送给姐姐哄姐姐开心。
两姐弟从小到大感受过的所有爱和温情都来自彼此,终于姐姐在开窍后顺理成章地把弟弟带上了床。
弟弟因为有姐姐的保护,所以除了对姐姐过于依赖服从之外心地还算不错,而姐姐因为常年备受虐待还要照顾断腿母亲于是心理逐渐扭曲,在母亲发现他们乱伦之后迎来大爆发:姐姐趁母亲洗澡时抡起大刀砍在母亲的头上。
然后弟弟被送进寄宿学校,姐姐被送进精神病院,等弟弟成年后继承了家业,两姐弟一起回了那栋阴森破败的城堡。
要维护这样一栋大城堡是需要很多钱的,何况由于矿场的原因城堡一直在下沉,而两姐弟已经没有钱了。
其实果断卖掉祖业换个地方重新开始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精神已不太正常的姐姐对这栋城堡充满执念,觉得城堡和弟弟是她仅有的一切一定要抓住。
于是听话的弟弟就开始了他的挖掘机大业和骗婚生涯……两姐弟先后搞定了三个女人,她们都不太年轻也不太漂亮弟弟没有动心也没跟她们上床,每天晚上在老婆睡着后乖乖去姐姐床上报道(根据女主每晚醒来都找不到男主推测……)。
后来夜路走多了两姐弟珠胎暗结,可惜生下来没多久婴儿就挂了。
再后来他们去了美国寻找第四个目标,谁知弟弟遇到了真命天女,年轻漂亮痴情,还隐藏见鬼属性。
接着姐姐发现事情开始脱离掌控。
先是弟弟执意娶了这个她觉得不太合适的女孩,然后两人出门在外夜不归宿孤男寡女呵呵呵弟弟终于上了姐姐以外的女人!
再然后一向听话的弟弟开始有意无意地反对姐姐的行动!
更糟的是女主很快就察觉了事情真相(因为见鬼的属性)!
在女主撞破姐弟奸情的那一幕,我能说我真的觉得画面太美我看得津津有味吗!
姐姐搂着弟弟香肩半露邪魅一笑,弟弟有点茫然地睁大了湿漉漉的双眼,噢噢噢噢还要什么我!!!
最后,关于弟弟死的那里,我只想说,弟弟你上辈子把你哥虐惨了这辈子遭报应了啊!
我原本以为你是个玩弄人心的大渣男,结果居然是个纯情耿直BOY!
你姐姐问什么你就答什么真的好吗有没有一点摊牌的自觉啊?
你姐姐问你有没有爱上别人你居然乖乖承认了!
还说“it just happened",这不是作死吗愚蠢的弟弟啊!!!
然后呢你姐姐拿刀捅你你就真的一动不动地站着让她捅了个够,还用温柔忧郁的眼神注视着姐姐,直到含泪闭上了双眼。。。。。。
(如果这都不是爱弟弟虽然爱上了女主但姐姐依然是无可替代的,即使决定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他也是打算要带着姐姐一起走的,如果这个决定发生在遇到女主之前,说不定姐姐真的会同意,如果他们彻底离开了这个阴森的古堡,姐姐会变得正常一点也说不定,如果……好吧你们赢了,我突然觉得乱伦也无所谓了看在画面太美的份上,而且男神就这么死了我当时在一片笑声中哭出来了好吗,我要去重温雷神和妇联了。
虽然感觉到导演想做复古,但故事老气成这样还是吓得我瓜子都掉了
的确是六分的水准,勉强能看。开头搞得跟惊悚片似的,看得我跟旁边的鬼佬小伙儿一抖一抖的,谁能想到这特么居然是个正经的剧情电影,我不知道怎么评价演技,反正就觉得大家神经起来都……很神经。最后女主跟女二比谁手里的武器的更大的时候真的好好笑……我都笑出戏了……
白瞎了演员和美术,结局前还在勉强维持快要散架的哥特故事,对打起来立马成搞笑片。
感觉不打三星都对不起陀螺 但是真的太难看了… 白瞎了劳模姐 服装还有场景 不过也许是最唯美的恐怖片? 抖森的屁股有什么好看的 还不如看冯小刚的呢
混搭乱了
Looks good to me...
哥特翻演《蝴蝶梦》,cast可以照搬《唯爱永生》嘛~德尔托罗对美工精致的雕琢,哪里是蒂姆波顿与热内所能比较的。缺点在于悬疑揭示的太早,尾声的动作戏码坏了气氛
还不如让jess chastain直接演Rebecca来得痛快, 查理汉其中扮相就真人版mr peanutbutter
质感
除了美工的个人特色外,其它统统乏善可陈。。。当然故事还算是讲清楚了。
将一个扭曲的爱情和一个凄美的爱情和“鬼”放在一起。电影的节奏把握出色,但在主线故事的推进上有待加强,男女主之间的爱情让人莫名其妙,还不如那段扭曲的爱情让人唏嘘。男主的态度转变让人疑惑,女主的主角光环令人无语。
艺指美指何在?晚饭给你们加两个荷包蛋!
故事本质上就是美国的简奥斯汀遇到了蓝胡子,然而这个蓝胡子是我男神,而且还有个弟控的美貌姐姐,所以死几任老婆有着暗黑过往什么的,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啦(泥垢)。
大烂片
告诉我这么看似奢华美丽的视效、这么棒的配乐、这么美的人(抖森!)、本来能用之不尽可以挖掘很多充满想象力故事的哥特式风格建筑背景…干嘛用了这么一个愚蠢不堪的剧本?姐弟乱伦骗钱养成记!?这让盼这部电影盼了这么久的我情何以堪!!!!哦,反正我只是为了抖森那张脸去的是吧?!!
劳模姐捅她弟脸看着真疼。。不过最精彩的地方还是女主和劳模姐在雪地里铁锹柴刀大战三百回,笑果拔群
故事核心太神经质了,如此精彩耀眼引人入胜的第一幕铺垫完后,进入古宅就几乎崩盘了,叙事越来越不紧凑,情节越来越不靠谱,等了这么久的最终悬念居然真就是一段毫无情感说服力的畸爱,最后更是沦为毫无章法的动作片。不过绝对无法否认的是本片的美术和艺指水平之高,打造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拍摄场景。
房子好美
哥特风姐弟不伦
膜拜教主!吉尔默的哥特风真是太美了!大厅中间会下雪的房子!哪里能找到!抖森的气质就是适合台上一站然后滔滔不绝地吐华丽辞藻www然而作为汉子,我觉得这次杰西卡比抖森更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