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小说和电影,为迎合观众,不得不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
很多人因此被它鲜亮的颜色迷住了,况且华丽本身就有美的意义,所以,后面的东西反倒被遮蔽了。
好在这部电影没有那么精致的技法和技术流,所以大多数人在看到中间部分就可以猜测到结局。
无论开放亦或封闭结局,终不出几种意料之外。
名角、画面、故事、逻辑都是吸引人的东西。
但是这部电影并不只是为了重述一个宿命论或试图挣脱宿命的故事,它其实源于更古老的人类之王的俄狄浦斯的讽刺:聪明的俄狄浦斯猜出了斯芬克斯的谜底,他认识了三条腿、两条腿和四条腿的人,但自己被诅咒的命运恰正由此开始。
之后他杀父娶母、自刺双眼、子女骨肉相残、到老还流离失所……这就是人。
一个自以为认识了人,认识了自己的人,一个人类中最杰出者的命运。
所以索福克勒斯称呼他为“僭主”而不是“王”,意即:僭越自己限度的人。
1.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先有公鸡。
你是同性恋吗?
“闪光炸弹客”,真是个傻名字,我讨厌那个名字。
听起来就像是他的炸弹只是闪光了,好像不会造成真正伤害。
……外面有很多坏蛋等着正等着被震呢,他们应该害怕,他杀了112人。
——有些人本来就是要死的。
……也许他在帮了这个城市的一个大忙……这些喋喋不休的对话似乎在特工遇到洗衣工的时候才重现了它的意义,原来那个人一直都没有变:年轻的约翰和老朽的洗衣工本质是一样的,就像这些话所包孕的涵义一样。
只有青年特工才斗志昂扬,充满了目标和希望:既要影响过去,又要改变未来。
他像一个长者奉劝孩子一样,可以说服约翰,但面对老年的自己,却选择了拒绝。
约翰第一次用枪指着自己,他第二次用枪指着未来。
2.你这一生,孤独吗?
在约翰回到过去遇到了简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的真相。
同时,他也发现了自己原来是那么美。
原来只有自己才真正能发现自己的美。
当你知道了自己的过去的时候,你才知道了自己是谁,也才有可能知道你的未来……但他不想离开自己的过去,不想离开她,像一个男人关怀女人那样,但更像一个长者照顾一个孩子。
——夏娃不就是亚当的肋骨吗。
3.《心经》有云:舍利子是诸法空相婴儿、简、约翰、特工、老洗衣工都是同一个人。
人类也是如此,你、我、他、男人、女人、婴儿、孩子、青年、中年、老年、黑人、白人、黄种人……,其实所有人都是“一个”。
这一个就像主人公一样,不知道的自己的过去,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
因他的过去就是他的未来,而他的未来也是他的过去“你有想过改变自己吗?
”“有选择吗?
”——有的——但你不觉得有些事恰恰就是不可避免的吗?
“You aren't really there at all. There isn't anybody but me - Jane - here alone in the dark.”这不单单是一个科幻电影或小说,而是一个认识自己的古老故事。
友情提示:剧透只需一句话,看短评影评要小心。
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要不就如银护或者复联这样的特效和炫技,要不就如源代码和这个男人来自洞穴这样看完后让你烧脑的完美故事架构,又如23年前的终结者2和诺兰大神的盗梦空间这样集两者大成的电影那更是堪称神作了。
而这部Predestination虽无法与神作比拟,但是绝对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
前一阵子的Coherence对著名的物理学假想实验薛定谔的猫进行了诠释,而这部 Predestination无疑是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哲学问题进行了科幻性的诠释,对于国内对于科幻电影名的翻译要不就太直接要不就过于诗意,典型的例子就如Coherence和Predestination,前者翻译成彗星来的那一夜,我以为是部欧美小清新爱情电影险些弃剧,后者直译为前目的地,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我知道有些看客必然义愤填膺: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所以,以防众怒,使用英文原名最贴切。
Predestination中的故事人物既简单又复杂。
说简单全片穿梭时空完成任务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这就是一句话剧透)。
说复杂,全片各种时间线相互交叉,同一个人物以不同年龄,不同资历,不同身份甚至不同性别同时出现在一个时间线里。
初看直呼烧脑,再阅大呼过瘾!
为了好介绍,在这里姑且把男主(女主)从婴儿时期到变性之前称为女A,变性后到毁容前称为男A,毁容后到在洗衣店击毙炸弹客称为男B,蜕变成炸弹客称为男C。
女A和男A均有莎拉斯努克扮演,男B和男C由伊桑霍克扮演 。
下面就是Predestination的影片展示的时间顺序,妄自分析,多有不足,欢迎纠正,请慎拍砖。
1970年3月2日,男A左手时光机右手拆弹器,成功拆解了炸弹客的炸弹,但是身受重伤脸部毁容。
千钧一发之际,神秘客将时光机拿给男A,男A成功回到未来进而被救。
1992年2月21日,男A回到未来,整容成连妈都不认识的男B。
1970年11月6日,男B伪装成酒吧前台,与男A相遇。
男A和男B很投缘,讲述了自己被遗弃,孤儿院长大,竞选“太空计划”候选人惨遭淘汰,上夜校遇见真爱,与真爱发生关系,真爱不辞而别,怀孕生下女婴,变性成为男人,出期刊写小说小有成就的传奇而又悲惨的故事。
虽然过去多年,但男A心里一直仇恨曾经的真爱,发誓再见必定让其血溅三尺。
1963年4月3日,男B依言带男A来到女A与其相识的时间和地点。
欲借男A之手除掉炸弹客嫌疑人。
但始料未及的是负心汉正是男A。
更始料未及的是,男A爱上了女A,也上了女A。
1970年3月2日,男B去未来欲消灭炸弹客的任务失败,但炸弹扔被男A及时拆解,男B发现自己竟是以前救过自己的神秘客。
1964年3月2日,男B抱走了男A与女A生下的女婴。
1945年9月13日,男B把女婴放在了孤儿院的门口。
1963年6月24日,男A对男B深情款款的说了些她是谁,你是谁,我是谁的哲学问题,成功招募了陷入女A织的情网不能自拔的男A。
1985年8月12日,男A答应了男B,回到未来,成为了时空旅行小组的成员。
1970年(具体时间不详),男B去拿了瓶70年的陈酿,炒了老板鱿鱼。
然后回到了1975年的纽约。
1985年8月13日,男A听了男B 留给他的忠告,愈加坚定信念,去完成自己的第一个任务,也藉此获得过荣誉勋章。
第二次获得勋章是完成1970年的拆弹任务。
1975年1月7日,男B回到纽约家中,准备安享退休生活。
两个月里完成了一部名叫时间、爱情还有未婚妈妈的自传体小说后,忽然有所顿悟,在洗衣店里找到了男C,却发现一直苦苦追寻的炸弹客就是自己。
男C解开了所有的谜底,男主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历史,没有祖先的人,所以穿梭时间是不会对时间线造成影响。
而最后的男C通过杀掉小我拯救大我才是这个组织的最终目的。
而男主要做的就是维持救自己、教自己、爱自己、上自己 、生自己、杀自己再最终变成自己的这个吃尾蛇的无始无终永不休止的循环。
这个循环既能使组织茁壮成长,又可以在不破坏时间线的情况下预先知道灾难发生时间和地点提前终结。
影片的结尾,男B面对还可以使用的时光机正在进行着抉择。。。。
1975年3月,纽约大爆炸。
Yes or No?
××××××××××××××××××××××××××××××××× 2014年11月28日二刷: ××××××××××××××××××××××××××××××××× 关于男主录音机的存在意义和录制时间之前对于录音机的录制时间和存在意义一直抱有疑惑,在上文中只介绍了时间线就跳过了录音机。
录音中的几点重要内容:The order finally came through today.I guess,it was inevitable.By the time you listen to this seven years will have passed.our first mission is just as important as our last.Each one getting us closer to our final destination.后面的就不写了,大概说的是做我们这行的很吊,尤其是我们更吊,但是要低调,因为再吊也没时间吊。
对于录制时间,我认为应该是1992年,因为是男B在陈述,所以必定是穿越回1992年整容后进行录制的。
我之所以摘抄了影片中的英文是因为男B口吻里的时态很耐人寻味。
几小时之前上级下了命令,使用came正常不过,紧接着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字样,使用的还是过去式,说明此时男B对于自己的曾经都历历在目,他有些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说着.I guess,it was inevitable.这也就间接说明男B在开始执行任务时,对原本应该发生什么都了如指掌,但是不甘心的他又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不干预的情况下有所变数,不走自己的老路。
但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啊!
那么这段录音的意义何在,众所周知的是可以在频繁的时间穿越中有提神抗痴呆的功效,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留给1985年的自己。
1985年,入行尚浅,涉水不深的自己刚经过人生的大起大落,经过爱情的洗礼折磨。
那么谁来引导他走向这条永远没有尽头的特殊之路呢,只能是已经走过这些路,能够坦然面对合理解决的1992年的自己,所以,男B使用了将来完成时对1985年的自己说着:“当你听到这段录音时,已经间隔七年了。
你将要执行自己的第一个任务了,要认真对待,因为每一个任务都同样重要。
” 平常人,看不到未来,只能摸索着前行,做错了就反省昨天的自己。
时间跳跃者玩的要高端好多,看的到未来,进而引导昨天的自己。
所以这里的seven years will have passed实际是从1992年始到1985年终这七年。
当局为了避免犯罪,用时光机将特工从未来传送回犯罪发生前的某个时点,消除犯罪分子的同时本身也改写了历史(未来没有犯罪就没有了“时间局”派遣特工去阻止犯罪)为了避免这种混乱,就要将穿越回的特工消除掉,想人为抹掉这段痕迹,但消除穿越特工的特工也要在消除前者后被消除掉,这就是一个无限循环。
最后透露的一个主题是穿越但不要改变历史。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整个故事看是按着自认为高深的逻辑进行,可细看全部都不成逻辑,他和她自己生了自己(那个婴儿),最初的婴儿是从而来,没有自己生下婴儿,就没有自己,没有自己也就没有婴儿,只能说一切的一切凭空出现,好吧,一切混乱。
好吧只是科幻,那个时空物理逻辑不说,故事的情感逻辑也是混乱不堪,毁容后制皮的他为什么要回到酒吧把他送回到过去,他明知那个让她怀孕的男人就是自己,为何还要傻傻的让历史重演,为了剧情硬深深的加上去,让我看了只觉得莫名其妙,变性的她回去为何要和自己发生关系,没有任何情感说明(而且他也明知她就是他)又是为了剧情硬深深强加上去,莫名其妙+1。
有孩子生下来了狗血的又送回孤儿院,闲自己日子平淡来点激情?
莫名其妙+2.还有电影连他什么时候成为炸弹人也出现bug,为什么要成为炸弹人也一个字没说明,故事开头那个画面,他因自己的阻止拆炸弹而毁容,说明那个时候就有炸弹人了,注意,那时样子还没有改变,那那个时候的炸弹人是谁?
如果那个时候他就是炸弹人他为何和时空旅行局有关联,故事结尾是他干完一切莫名其妙事情后回到未来杀自己,就可以说明是之后成为炸弹人,那之前的拆炸弹也是为了剧情,呵呵,莫名其妙+3他之后既然要杀死成为作恶多端的自己为什么要回到已近老态龙钟的时候,坏事干尽才去杀,你特么我怎么不回到那个婴儿时期给他一枪,莫名其妙+10086,无力吐槽了,说的我脑子都混乱了最后想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他理智且知道后果的情况下干的,而且知道这是一个轮回,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报复社会就算了,报复自己???!!!!
编剧老大啊,你加一个时空旅行局给他打了什么失忆的药品然后做出这一切莫名其妙的事情也看得下去啊!!!
(这样时空旅行局也是闲的慌,造出空穿梭机,去折腾一个不存在的双性人,好吧,我醉了)
穿越回去完善自己的人生,你会怎么选择?
一位从婴儿阶段就被父母遗弃,等长大一点在孤儿院中又不受周围小伙伴们待见,在其他人的眼中这个女孩是个孤僻的怪人,甚至到了后来连她自己都认为自己是个怪胎,再也不去照镜子,然而就这么一位始终孤独的女孩,她的那颗极度渴望关怀和爱情慰藉的心,在她20岁的时候生命中那个注定的他出现了,很快两人坠入爱河,但他却在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她的肚子中后突然神秘消失,在孩子瓜熟蒂落之后,她被告知自己确实是个怪胎,同时具备男女两套生殖器官,而此时女性的一面伴随着孩子的降生,被彻底摘除,今后她将面临逐步向他转变的事实,而自己的亲生女儿又突然被神秘人物抱走,人间蒸发,行尸走肉般的又生活了将近10年来到30岁的他,给自己取了一个“未婚妈妈”的笔名,开始写作,此时在酒吧中结识了神秘的酒保,几番搭讪之下,将自己匪夷所思的人生经历和盘托出之后,酒保将他带到了10年前的她面前,历史在此时封环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离奇而精彩的故事,围绕着他或者说她的一生的离奇经历,总结而言就是30岁的他回到10年前将20岁的自己肚子搞大,然后在20岁的自己将自己生下之后,再由40岁的自己婴儿送回自己故事发生的年代1945年,而40岁的自己穷尽一切办法,追逐的“炸弹狂人”,一系列恐怖袭击的真凶其实是50岁的他。
40岁的他一手规划了过往的人生,也造就了今后令世人无限恐惧的恐怖分子。
而这一切看似纷乱,整个就是一出悖论,但仔细琢磨却又觉得符合逻辑的人生故事,归咎其原因,不外乎——时间旅行。
在故事主角神奇人生的背后,时空局特工局代表的时间旅行技术是为一切混乱逻辑的原因,正因为时间旅行的出现,而主角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则出现了这个眼前匪夷所思的人生故事。
这是男主伊桑•霍克与编导迈克尔•斯派瑞和彼得•斯派瑞继《嗜血破晓》之后的再度合作,也再度奉上一个脑洞大开,异想天开的故事,虽说这次没能颠覆三观,不过也着实到达无比烧脑,令人拍案的地步,在开片时恍然有《环形使者》回到眼前的错觉,看着男主一次次的试图挽救危局,阻止恐怖袭击,又有《源代码》重装上阵的意思,等到发现所有的角色都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恐怖游轮》的阴霾仿佛又笼罩而来。
在这部改编自著名小品故事《你们这些还魂尸》的影片中,伊桑-霍克这位在长期的独立制片人生涯中,培养出了他更为细腻的表演,在本片中,自开篇那异常逼真、恶心的化妆之后,就开启了一出几乎只有他自己,其实好像也就是他“自己”一个人的独角演出。
看了这出戏哎…………我真的是觉得这些电影人,有些没事找事,明知道那个地方会有爆炸,那就提前报警啊,或者安排个人先去炸一下,让大家疏散一下不就得了。
能回到过去,去把自己给搞了,真的是够了,要是让我回到过去见自己,我只想告诉过去的自己,多买几套房。
这电影是根据罗伯特·海因莱恩的短篇小说《你们这些还魂尸》改编而成的。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微博,文中用简短的200余字讲述了一篇极其精彩的科幻故事,内容如下:1945年,一个女婴被抛弃在孤儿院。
1963年,长大后的女孩在公园里与一个男人一见钟情,一年后产下了一个女婴,随后男人消失、女婴被偷。
伤心欲绝的女人做了变性手术,整日酗酒。
1970年,她路过一个小酒馆,酒馆老板把她招募进了一个神秘组织,进行时光旅行。
他被送回1963年,在公园里和一个年轻的女孩一见钟情,一年后女孩产下一个女婴。
就在这时,他又接到新的任务,为了不让女孩做未婚妈妈,他旅行到1945年,将婴儿遗弃在一个孤儿院。
之后他又接到了新任务:返回1970年,去一个小酒馆假扮酒馆老板,伺机招募人手。。。
当时看完这个故事梗概我惊呆了,没想到竟有如此奇葩又惊世骇俗的故事!
相信眼明的观众一下就看出来了:故事中的女婴、母亲、神秘男、偷婴贼、变性人、和酒馆老板其实都是同一个人。
这故事讲的就是宿命轮回,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命运其实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类似题材的影视作品以前也有人拍过,只是像这种情节如此令人意外又觉得倍感诧异的故事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也第一次被惊讶到。
正当我纳闷这么好的故事为什么没人把它拍成电影的时候,昨天闲着没事在网上找电影看,然后翻着翻着就翻到了一部名叫《前目的地》的片子,伊桑·霍克主演。
看到将近一半的时候才猛然发现,原来这部电影讲的故事竟然就是前几天我在微博上看到的那则短篇小说!
电影与小说区别不大,几乎就是照着小说拍的。
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对部分情节进行了润色,增添了一些细节,丰富了剧情。
这么多年过去了,伊桑霍克在好莱坞也不知道变成了几线明星,近两年尽是接拍一些小成本电影,像本片和去年的《人类清除计划》,据说后者拍摄成本才300万美元。。。
虽然成本低,但好在这两片子的剧本都非常不错。
这电影还让我想起了3年前的《环形使者》,虽然本片比《环形使者》好上许多,但其实这两片子都有许多共通点,最明显的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拍摄成本,两者都很低,场景基本都选在一些地下室或者残破的仓库内,拍起来真的很省钱。。。
第二,两者科幻元素都非常不明显,大概迫于经费有限,在影片中基本很少能看到CG特效,《前目的地》中的武器和那个“时间机器”看起来是如此的简陋和寒酸,跟普通装乐器的箱子一样,没什么特别之处。
大场面几乎没有,完全没大片的感觉。
好在剧本过硬,故事新奇,要不然100%会被人扣上“烂片”的大帽。
当你看懂之后,你就会觉得这片子简直恍如神作如果我们假设这个故事的设定是真实并符合逻辑的,那在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否真的有另一个外貌与年龄不一样的本体在与我们交集着并改变着我们的命运?
我们又是否在与陌生人的接触中改变着我们自己本体的命运呢?
也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先卖个关子,既然有剧透,看我这篇文字的人应该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关于Robertson是谁?
”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整部电影的理解,不知道大家是否会产生跟我类似的看法呢?
首先,看完电影我就产生了与Passer-by 同学相同的疑问:(Mr.Robertson在故事里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来自: Passer-by 2014-11-25 01:03:34Mr.Robertson为何要引导主角进入一个无线追逐自己的循环?
还是说Mr,Robertson就是主角自己?
)看的时候也在这样怀疑,甚至在片尾洗衣店里,已经是老头的闪灭炸弹人明确的说:“我们都是傀儡,我们就是Robertson,他策划了整件事……”但是感觉这样说似乎又证据不足!
如果同在一个时间线上,这个Robertson又是哪个时间点上“分离”出的“自己”呢?
这个似乎无从解释。
如果说R真是“自己”,那他只可能从电影末尾主角做最后一次跳跃,回到1975年的纽约杀死自己之后的时间线中的某一点成为Robertson的,但是这又是解释不通的!
因为在洗衣房闪灭炸弹人面对年轻的自己告诫说,不要去跟古董店里的女老板一起生活,因为他肯定会受够她,如愚蠢的猫和屁股上难看的胎记云云。
可以理解为他明白到唯一爱的还是“自己”…… 他只能最终走上闪灭炸弹人的宿命,为了完成历史的循环,促成自己在历史之中与女身的自己相遇并相爱!
因为这是他苦难人生中最珍贵的情感,让他无法释怀……所以按照这个逻辑,可以猜想到在洗衣店主角枪杀“自己”之后的历史发展应该是如同老炸弹人所说的,他会跟古董店女老板生活一段时间,但是最终他会厌倦,越来越思念自己,加上自己本来应该自行报废的时间机器貌似出故障了还能使用,而且隐瞒了下来,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始私自进行时间跳跃走上炸弹人的老路……然后在多年后与愤怒的自己相遇,试图打破循环说服自己不要开枪,一起搞基未果,加上电影里的情节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所以在这个闭合的时间环里,是不可能有主角自己再分离出一个Robertson的!
但是Robertson又是谁呢,第一个自然的猜想肯定是多元宇宙的解释了,也就是R是另一个时间线上的自己?
他在故事中应该是一位时间规划局的局长之类的领导角色,一直都是他在引导着主角走入他的宿命。
在末尾与主角对话中表示过对炸弹人不完全否定的看法,认为:他的存在让你变成了更好的特工,他让我们工作的更好,没他我们的机构无法成长…… 这是在他知道炸弹人身份的情况下说的话,但是可怜的主角还蒙在鼓里。
貌似R大神的思想境界跟主角明显不在一个水平级上,主角还在自己的命运里打转,R神早都跳脱出来当上局长了剧中有个提示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好像有2次提到过除了主角之外还有11位时间特工,那也就是一共12位了,剧中也完全没有对他们工作的描述,但是自然可以猜想到应该也是在各自命运里杯具打转的工作吧…… 12这个数字又有什么含义呢?
上帝的12个门徒?
那唯一故事描述的主角代表犹大?
唯一不守规矩私自时间跳跃的特工……那照这个理解又只能回到西方科幻剧隐含的宗教情结上来了……R神就担当着上帝的角色,看着人类在永恒的命运轮回中进行着善与恶的试炼。
相比12个特工加上Robertson都是“自己”的解释,貌似这个理解更靠谱一些。
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豆子写了和我类似的看法,只是我没有仔细翻看,欢迎大家讨论比较在意的几个关键时间点以及参数:首先主角提到过一个参数,从0点(也就自己说的“将会是1981年”)开始,前后53年是时间跳跃的极限,超过了将会导致时间轨迹分解,这个极限在电影里好像没起到什么作用,纵观主角跳跃过的时间点,最早和最迟之间的距离也远没有达到这个极限,不知道53年这个概念起到了什么作用。
男主角招募自己第一次回到时间局的时间点是1985年8月12号按照上面所说主角第一次时间跳跃就应该 “将会是1981年”!
1981年这个时间点的说法从何而来呢?!
貌似寻不到依据,如果按年龄来说在他婴儿的时候送到孤儿院做的第一次时间跳跃是从1964年3月2日回到1945年9月13日。
命運輪迴,未來能否改變?
《前目的地》的觀看,从同个人的穿越而探讨“人的轮回”问题,这引發我对人的一生及时空、维度的思考。
《前目的地》述說着一名时间特工“我”奉命穿越时空,以试图阻止恐怖分子“炸弹客”的恶行。
而在他最后的一次任务中,他来到了1967年,在一个酒吧,遇见了约翰。
约翰向他讲诉了自己从一个女孩到最后变性成为一个男人的辛酸故事。
“我”决定带约翰穿越时空完成他的复仇之路,而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隐藏在时间悖论下不为人知的秘密。
结果,该电影所有的角色都是“我”的不同阶段。
变性后的自己与未变性的自己生下孩子,那孩子确又是“我”的幼年,中年的“我”杀了老年的“我”……这部电影绝对是我看过的最烧脑的,它错综复杂的穿越,让人不禁赞叹。
混乱却又清晰的思路,为我呈现了一幅命运的结构画卷。
高速、紧凑、运行大量脑细胞,高智商、高情商的综合,使此部成了我欣赏的电影之一。
然而就如酒吧里的“我”问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调侃说“先有公鸡”实际上不是在开玩笑。
当出现时间悖论时,鸡和蛋的问题会演变成一只鸡下了一个蛋,把它送回有鸡之前的时间,这只蛋孵出来的就是世界上第一只鸡。
自己就是自己的本源。
能穿越,就说明时间轴被扭曲了。
但该电影确在婴孩的返还此处存在不足,没有把它的头尾完美结合,就如蛇没有咬住它的尾巴而无法形成一个圈。
正如“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创作的总会存在瑕疵!
两性人、穿越、命运等的话题,颇为巧妙地融合,这类新的题材,为我们观看者带来了一种新的影片模型,激发了我们观看的兴趣。
从同个人因穿越而参与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与该阶段的自己所发生的种种一切,为我们带来新的视觉与心灵的体验!
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考虑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不断开发我们大脑的运行程序。
在这部电影中诉说了过去与未来是同时进行,过去同未来相互影响、又似乎过去和未来已是固定,不可改变。
我们如同莫比乌斯环,周而复始的延续着我们的命运。
穿越让时空再现一次,未来究竟到底是如何?
我不禁发问到底是我们掌握着命运而改变未来?
还是未来已是固定,只是我们并不知道另一选择会带来如何的未来,从而自认为是我们掌握了命运??
《前目的地》是成功的,是值得我们去观看,是可以让我们细品深思人生的哲学,是我们对生活的世界的又一探讨学习!
然而我们也无需过分地思考此类问题,因为穿越是否存在,我们无从得知。
即便存在,它的发生也是需要概率与机遇。
《前目的地》带领我看到了新的视觉领域和突破了我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为我带来了新的人生领悟!
如果从1975年的john的视角来描述这个故事,大概是:一个雌雄同体的自己为了杀死炸弹客自己穿越时空爱并上了自己抛弃了自己生下了自己抢走了自己苦逼生长到1975年遇见了整容后的自己又被整容后的自己骗回过去然后爱并上了自己又被整容后的自己骗到未来然后听录音才知道整容前的自己被炸弹客自己毁了容而整容后的自己在成功忽悠了自己之后在洗衣店碰到并杀死了炸弹客自己最后还不忘勾搭一下自己。
如果用两个字来描述这个故事,那便是:自恋!
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故事还是高中时代,那时候看完只觉得简直是神一般的故事,同时感叹自己脑洞之狭隘。
这次看到根据那篇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自然感觉很过瘾。
相对于小说,电影设置了很多悬念,也把“我”这边的故事设定得更加完善。
废话不多说,下面是整个故事的时间线。
首先故事是关于一个时空特工A想传送到过去试图阻止1975年的一次大爆炸。
这是一个时间环,我们选择的切入点是1970年1970年,一个从未来传送回来的特工阻止了一次爆炸,但是他在过程中被烧毁了脸。
他传送回未来,然后整了容,我们称他为主角A。
他再一次传送到1970年去试图阻止5年后的大爆炸。
1970年,从未来传送到这里的主角A在酒吧当酒保,遇到了B,B开始讲述他的故事:1945年,B被父母抛弃在孤儿院的门口,她在孤儿院慢慢长大。
1963年,B在夜校外面碰到一个神秘男人C,并与C相爱。
1963年,在与C相爱之后,C突然在一个夜里离开,而此时B已经怀上了C的孩子。
1964年,B生下了孩子,并变性成为男人,而孩子被偷走。
1970年,B在酒吧与A相遇,并向其讲述经历。
1970年是一个关键点,B与A相遇后,A带B回到了1963年,此时已经是男儿身的B在夜校与年轻时候的B相遇,也就是说,此时的B就是之前的C,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小环。
于此同时,A又传送到1964年,偷走了B与C的孩子,然后又传送到1945年,放到了孤儿院的门口。
此时B与C的孩子成了最开始的B,又形成了一个环。
放下孤儿的A又回到1963年的一个夜里,从B身边叫走了C,并告知C,他应该已经明白他就是那个让B怀孕的男子,他应该成为一个时空特工,并把C带到了1985年,成为了时空特工。
此时的A决定退休了,他回到了大爆炸的前夕,也就是1975年,准备在那里结束工作。
但是设备出故障,没能让时空穿梭设备正常关闭,而长久以来的时空穿梭已经对A造成了一些影响。
同时,A察觉到,大爆炸可能是他自己造成的,于是杀了正在谋划大爆炸的未来的自己。
但是A已经被影响,他自己还是会慢慢变成那个未来的自己,并策划爆炸。
···1992年 ,做了7年时间特工的C传送到了1970年去阻止一次爆炸,但是在过程中被烧毁了脸。
也就是说,此时的C就是最开始的A。
时间环结束。
改编自言简意赅的顶级穿越小说,有牛X构思在前,电影二次创作也就添枝加叶,用完全开放的穿越设定,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命题变成只有公鸡的宿命莫比乌斯环。前段的冗长铺垫是为最后30分钟的环环相扣,伏笔确实过多过明显,对烧脑片爱好者来或许不够过瘾,对普通观众来说绝对称得上是惊喜。8/10
演技都很不错。然后女主就一直在小李子 - Judy Foster - Emma Stone 三张脸之间切换,切到我快神经错乱了!因为角色足够少所以很容易猜到炸弹人的身份,就是过程怎么写通而已,也蛮不错的。略有不足就是有点为了莫比斯环结构去硬编一个故事的感觉,故事本身很浮于水面。另!Ethan次次都抱着小提琴一样的盒子穿越,这预算未免也少得太搞笑了!
脑!洞!好!大!看到一半大概猜出了一点但是最后没想到……故事好演员演得也不错,可惜宣发没做到位,不然动静可以很大的。以及影院里大声给女友讲解并剧透的直男癌请去死。
准备接受烧脑的我,结果还是失望于原著党的宿命
大约十年前就见过这个故事的简版(当时我还没怎么看懂)。再看到这部片开始是似曾相识的激动,然后·····男主演技相对女主真的不行,情节拖,音乐(有吗)···两星
原来是衔尾蛇。不过这电影从一半开始就自己各种剧透了(哭)【最开始看的翻译叫瞎几把翻译。把retard能翻译成雅蠛蝶,shoot pool翻译成小心扑通扑通,平生首见如此高水平的翻译我真特么服气。赶紧找了另一版本】
偶买噶,绝逼是神片,极致的时光穿越烧脑片, 陷入了无限的死循环, 这与<<恐怖游轮>>中的死循环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人的死磕大戏,结局反转反转又反转,故事性方面.......完全是为了体现那个逻辑而铺设的剧情,所以显得一般了。PS:女主上妆扮男人后是特么多像年轻时的小李子啊!!!
真相其实是一个双性人自慰后,发现自己怀孕了。由于不堪世俗屈辱,他遗弃自生子,并因此而精神奔溃,走上了恐怖主义的犯罪道路。
格局非常小。叙事方式也略欠妥。逻辑也是有些漏洞的,比如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约翰穿越回去后,竟然明知道那是当初的自己,竟然还会…(是因为自恋吗)……烧脑片首先是要把设定玩好,而本片的设定,说白了,就是时空穿越,所以也没有什么惊喜的地方,比较普通的小成本科幻片。
男二(女主,男主)是小李子演的吗?
越看越感觉故事熟悉,一查,果然是根据海因莱恩的《你们这些还魂尸》改编的。
看了几百部片子,这部最诡异。我完全没看懂,但是却觉得莫名其妙的很好。以前从没这种情况。
有点恶心
真是够了,这种无聊拧巴的死循环。我再也不要看这类型的片子了。
这片子对脸盲症绝对是个考验,我要说女一号从头到尾都是小李反串的,而化妆师是参照朱迪福斯特40岁的样子给他化的女妆,搞不好真会有人信。女一号演的好,前半截故事展开的也很舒服,后面开始玩逻辑、玩时间线、玩嘿嘿你没想到吧,就正经开始难看了,关键是无聊。
刚开始还觉得很新颖,可一旦发现是个大回环之后就感觉很无聊,这种题材讲太多了已经不新了而且看时总有这种预感:肯定是一个人,果然是一个人,最后还是一个人。给女主点赞。
有些故弄玄虚了。
好无聊,一堆类似的科幻片哦。
“独角戏”,论什么叫真正的黑心企业,就是连人都要培养成永动机永远的为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