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浓重风格跟有点b级片的可以看看。
(比如我。
)有意思的是整个片子充满了一种舞台剧式的风格,从setting到表演风格到色彩各种都是。
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识地在把从父亲幸雄那里受到的舞台剧熏陶发挥出来。
有点意思,适配度甚至挺高的。
另外这剧如果是要正儿八经文学式研究太宰,肯定会讨厌。
这是个挺个人风格女性离经叛道式的对这份素材的解读。
(哦,说的就是“素材”这个词。
太宰的人生故事明显在这里就是素材。
如果真的是严肃聊他本身,遗作的剖析应该大书其书。
)好玩的是差不多正中间位置借用坂口评《斜阳》道出的那句话应该是核心。
但电影本身也如那后半句话一样,还是功力不到位的。
不过anyways,都偏轨风格了管它正道做甚。
我很喜欢的是这片子会让人想起欲望都市中聊到的某段talk。
什么时候women can fuck like a man。
什么时候can talk sex like a man。
或者不要like a man, regardless of anyone’s opinion。
顺道想起实花她父亲曾给她留过的寄语。
确实成为了那样潇洒的女人呢。
这对父女真是有趣。
对了,最后补充一句。
小栗旬到目前为止的最佳演出。
“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就不会有悲痛来袭。
”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 “仅一夜之间,我的心判若两人。
她自人山人海中而来,原来只为给我一场空欢喜。
你来时携风带雨我无处可避,你走时乱了四季,我久病难医。
” --《人间失格》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从《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看到这句话时,我对什么样的人能说出这样丧的话,产生一丢丢好奇。
翻开电影海报,惊喜的发现是小栗旬(不管丑闻啥的 人还是帅的),于是用时两天,看完这部弥漫着经典丧文化的日系电影。
从传统道德的角度,太宰治的一生是堕落的、叛逆的、颓丧的,“不配作为人活着的”。
然而剥离道德的角度,从电影中有一番别样的感悟。
太宰治:把破坏的一生撕开给世人看,用自己的一生做了一场文学实验。
他用烟、酒、女人放纵自己,破坏自己的人生,无视道德的桎梏,自我放逐。
但是,当他允许情人富荣侵入到家庭的空间时,那个逆来顺受的、温柔妥协的美知子,终于为了保护孩子,也为了成全丈夫破坏一切以成就文学理想,决绝的把太宰治赶出家门。
口吐鲜血,太宰治倒在一片白雪中,漫天飘落的白色山茶花,预示着他失去生而为人的资格,用最后的生命祭奠给巨作《人间失格》的结局。
太田静子:聪明、不食人间烟火的文艺女青年,没落、闲暇的富家女。
迷恋于太宰治的文字,为了谈一场以死为目标的恋爱,她和太宰治书信往来,谈情说爱。
原本以为这大概是真正的爱情吧?
结果发现了伤人的事实,太宰治是为了自己的日记作为写作灵感,才和自己恋爱的。
短暂的伤心过后,她迅速转移了目标,改为追求文学史上的名声和孩子。
追求过程,不追求结果,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静子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但她爱的是太宰治吗?
我不这么觉得。
她迷恋的是文字、才华、名利,而非太宰治本人。
富荣: 带着黑框眼镜,笨手笨脚的老师,丈夫在一次战争中下落不明的寡妇。
原本循规蹈矩、一片死寂的人生,因为和太宰治的意外邂逅激起波澜。
她对太宰治的才华陷入近乎痴迷的崇拜,仿佛抓住了一棵无聊人生里的救命稻草。
爱的近乎疯狂,使得她做出不理性的事,譬如登堂入室的进入太宰治家里,用收拾干净的厨房和一株鲜花向妻子挑衅。
在太宰治生命的最后关头,她亲身践行了“必死的觉悟”的诺言,和太宰治一起堕入冰冷的海水。
富荣爱的是这个男人吗?
不,她爱的不是他,而是想象中的爱,是胜负欲。
陪伴太宰治直到殉情,对于前半生循规蹈矩的她来说,也算是一种壮烈的结束吧。
美知子: 太宰治的正妻,知识女性,史地老师,《维庸之妻》的女主。
和丈夫生育了一儿一女,从落魄时期、隐居富士山下时就陪伴其左右。
在外人的眼中,她隐忍、温柔、妥协,甚至看到丈夫和富荣当街亲热,也只是安慰女儿说“爸爸是为了工作”。
于道德,她是逆来顺受的,于情感,她懂爱太宰治,也了解他的文学理想。
长期的委曲求全积累的不甘,在富荣的变本加厉、登堂入室之后,终于爆发了。
她不再愿意做太宰治背后的避风港,在下雪的冬夜,把丈夫赶出了家门。
对于想破坏一切成就文学理想,亦或是提心吊胆的自己来说,都是一个解脱。
美知子对太宰治的爱,是时间沉淀的,基于共同经历和理解的爱。
但这份爱,为了成全太宰治,夹杂了诸多不甘与委屈,是恩是怨已难以看清。
也许夫妻人到中年,在柴米油盐的消磨之下,当初富士山下炙热的爱情已经被灰尘暂时蒙蔽。
在完成《人间失格》后的临死关头,太宰治才在遗书对美知子以一句“最爱是你”告白。
那一刻,美知子笑中含泪,复杂的心情难以言表。
作为作家,我佩服太宰治,用一生作为文学理想的试验品,体会人性、爱情、欲望、堕落,把自己内心最深处,剖开给读者看。
作为男人,我鄙视太宰治,他用烟、酒、女人堕落,辜负了这些爱他的女人,实际上懦弱逃避,爱的只有自己,和文学。
作为人类,我又同情他,他的性格又何尝不是过往的经历和环境导致的,出生在一个富裕、等级森严、环境压抑的大家族,无法对强迫自己的家长说“不”。
童年累积的压抑情绪,战后日本的颓丧社会,影响了他,以悲剧结束了边缘化的一生。
独特而真实的一生。
记不清自己是何时下载了这部电影,清理网盘的时候发现,花了2个小时看完,压抑,天才与众不同下的壮烈,都让人喘不过气来。
估计是《人间失格》、太宰治这些标签太让文青驻足,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屡屡让自己有读书的冲动。
电影讲了太宰治人生最后几年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修治吸引妻子美知子关注的“有虫子”的梗,让观众感受到他在内心深处的依赖。
妻子担心孩子看到父亲吐血的场面,背身面对太宰治,彻底激发起他创作《人间失格》的勇气。
静子对于太宰治,就是创作来源,更多的是为了文学。
偏执的山崎富荣,感觉最开始她就是太宰治为了逃离静子而拉来的挡箭牌。
最喜欢的场景有太宰治吐血众人冷漠无情,远远躲避的反差;风车变成大片红的压抑;妻子与孩子一起涂满了蓝色颜料,弄脏了屋子所传达出情绪的震撼。
请以最好的姿态,安静的拼命生活。
都想给他生个孩子,这个情节我真的是我真的是不懂呀。
为了自己糟蹋其他人的事我做不出来。
人为爱与革命来到这世间。
三岛由纪夫真的好巧啊,前不久才看了三岛由纪夫传。
我这一生尽是些可耻之事。
扮演小丑。
我当初是看了一点预告,还是剧照来着,然后对这部电影的整体配色,包括镜头的质感都非常喜欢。
但是没有想到,正片非常的大胆。
与我本人的一些观念还是出入很大。
为艺术而爱,就是想要一个和他的孩子,包括觉得他的太太肯定会理解等等一系列的观念,还是有冲击到我。
但是再一次讲到这部电影的色彩搭配,包括服装镜头,我觉得都太美太美了。
包括配乐也好,包括空镜,我觉得都非常的美。
他跟我以往看过的写太宰治的小说也好,介绍他的传记也好的故事是大差不差的。
我看这部电影前面很大一部分还是有一点排斥,然后我去思考为什么我当初看这些文章的时候,最后没有那么排斥啊,反而有更强烈的想法去想看人间失格这本书。
可能就是我知道了结尾。
不同的作者对于太宰治的评价和叙述去影响了我的思考和想法,到最后让我去觉得这三个女性都是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无论是名利还是金钱还是最后他还是跟我死在了一起的这种执念。
电影还是有点致郁风的,包括大量的色彩对比那我自己在猜想是不是去展现人物非常矛盾冲突的性格?
包括他的一生。
很多色彩还是偏暗色调,但是真的非常有格调,很华丽,非常华丽。
我觉得很有美学色彩,包括最后的死亡,无论是他磕血倒在路上,还是最后沉入水中,我觉得都处理的非常干净,非常美。
尽量不要带入自己的爱情观,或者是自己的观念去看这部电影吧。
颓废与虚无,道德和情义的阴暗。
等看完人间失格的书,然后再反过来回头看看自己写下的东西,到时候说不定会有很大感悟,说不定再刷一遍这个电影。
敬你,太宰治先生。
对于我而言,我不知道该如何给一个合适的分数。
从《人间失格》入手,太宰治的死,总让人怜惜他的才华。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加对于太宰有一种怜悯的不堪,这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似乎是他可以做到,但是他停滞了。
关于他与他的女人,还有他对于死的迷恋。
不知道是因为脆弱而显得美,还是因为美而显得脆弱。
纵使如此不堪,作为津岛修治的他,依旧拥有着美知子的爱以及山崎富荣的欲。
爱者生,欲者死,田部阿滋弥与小山初代似成镜像之物,在作为太宰治的镜子两端构成了死与生的意象。
而太田静子,借由太宰治的死,获得了她所希望的艺术层面的认可。
片中大量的紫阳花意象,似乎暗含着太宰治看似放浪的一生,却拥有着别样纯洁的忠贞。
而我更偏向于片中三岛由纪夫的怒斥,对于太宰治渴求他人认同之下,所展现病态之美的否定。
读完太田治子的《向着光明》,我很难想象借由他人的日记来进行文学创作的行为,我觉得至少那些提供日记并且深爱他的女子至少应该拥有姓名。
他确实是有才气且懦弱的人,我心疼那些因为深爱他而满足他任性人生的女子,也为说出"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寺内寿太郎感到惋惜。
在《人间失格》与《小丑之花》的对比中,《人间失格》所呈现“梦游者的路途,酒鬼的哀泣,女人的牺牲,孩童的无知。
我们糜烂地生活,像蛆虫般思考,又如贤者甘忍着不公。
”与“其实关于死亡,很多时候都会存在脑海里。
毕竟生必然走向死,如何死亡其实也可以作为一个颇具仪式感的事情,并且尽量与他人无关。
无论如何去选择,真正的悲哀,不是哭泣与白发,而是默默地微笑,这就是悲喜之间混乱的界限。
”之间,也混杂着太宰治的分裂。
正因为太宰治作为分裂的主体,他将追寻“伟大的作品”“女人的崇拜”“死亡的美丽”作为幻象,去掩盖现实的苦厄与不满。
在此基础上,作为日本旧时的女性,很容易堕入迷梦之中,自以为其成为所谓“爱”的唯一。
如此看来,真正幸福的,是那些与太宰治一起赴死且已经死去的女人们,至少死在她们所认为的拥有之中;可悲的是保有记忆生存下去的女人们。
该是与太宰治告别的时候了,即便每个世代我们都能看见他的作品。
不評作品,只論人格,太宰治是下賤男人。
導演蜷川實花利用光華奪目的絢麗十色審視大文豪那放浪形骸的枯槁容貌,有說花越放艷,生命週期越是短速,有如大宰治藉交合吸食身邊髮妻、作家、寡婦養份,採陰捕氣,轉成筆桿灑墨,印紙篇章的數本著作,他不害臊利用了不同身份痴心女子的愛揚名,男重女輕的傳統因為女子奉獻肉體、靈魂折了夫剛,成為作家賴以維生的陰陽顛倒轉瞬,繁花盛開,落雪飄紅。
太宰治樣貌甚是可取,其標籤波浪頭髮抵及眼簾,遮擋陽光不照半邊臉頰,加重的神秘氛圍恰如其份的樹立了憂鬱作家既愛妻子,也愛情人的貶義博愛,他周遭的朋友同其寄情酒肉,只聽作家抱怨有些文豪(三島由紀夫)對其作品《斜陽》散發的死亡氣息大是大滿,太宰治寧可自我了斷,自毀事業,也不要尚未成氣成候的後輩指三道四,就當是作家當時發酒瘋也好,給年輕人嘲諷作品頹廢發怒也好,他情願於採取著墨靈台閃電作品的女人群體腐爛一生,也不要當著人家面前受辱。
太宰治歿於壯年,其生前相遇、戀愛的三個女人宛如三朶花卉,對其作品影響深遠,可以說要是沒有她們,單憑編輯的日夜催迫,他不會寫出直至今日銷量仍然可觀著作《人間失格》。
不若由作家認識的女子次序說起:津島美知子是太宰治相親結婚,育有兒女,髮妻持家有道。
然而,她對懢情夫君沒有法門,她不欲拋下稚子離異,也不想家門破落,她可以做的是隱而不發,每當丈夫爛醉回家,他因為要留著數分要妻子留意其舉動的尊嚴,他不急著抱妻入睡,他首先刻意吞嚥妻子備好飯團,眼睛掃向妻子就寢方向,大呼好吃,妻子不知是裝作不曉還是先靜待,後回應的假裝睡著?
不理會不回答,丈夫不耐煩,聲浪逐漸加大,妻子為怕吵醒幼童,匍匐爬行,手腳俐落的趕抵醉翁旁邊,以關懷眼神解了丈夫一家之主尊上脾氣。
丈夫出門會面文壇巨擘,他腰板挺拔,眼神帶痴帶迷的看著妻子,妻子見他信心不足,把照料子女母職放在一旁,拉了他的棉服下擺整理妥貼,疼愛子女是大,丈夫的臉子更大,丈夫要是自信滿滿歸家,不用說夫君談論見歡,丈夫的欣喜就是妻子日常照料無微不至的功,舉家生輝。
有謂投其所好,志趣相投,女作家太田靜子縱使名氣淺,其撰寫能力,尤其是猶如小說篇章的大量文字可以勾起苦無泉源作家淬煉素材,撰文成篇,她敢與在聖母瑪利亞畫像與作家歡好,她說聖母未婚懷孕,聖靈當然不曉得胡混男女在做什麼事情。
她要像聖母一樣未婚懷孕,不同的是聖母是處女妊娠,她是經不斷交溝達標,她於聚會時儼然的撫慰突出肚皮凝望儼如酒席主人的作家,她未婚懷胎,即使她不及瑪利亞潔淨,但她亦可自詡堪比超越禮範的聖母,相比婚後有孕的美知子更是脫俗,就算她同太宰治沒有夫婦之份,靜子能為作家留種,亦有作家為女兒題字背書,愛的種子撒播,她在律法上不能與有婚約的實名妻子比擬。
然而,她的女兒實實在在是太宰治女兒,流有未婚產子父母的文學血液。
山崎富榮早已傾心太宰治,對象也樂意與女子談一場拼上性命的戀愛,他不用試探,不用弄太多手段,他拉了女子於暗角接吻, 她欲拒還迎,她不是水性揚花,她要等那個音訊未明不知何日歸丈夫。
她等夠了,也受夠晚上憂心眼睛盯住丈夫宛如遺照的黑白照片,富榮還年青,她不能掛上寡婦的名苟活,她愛上不會給予名份的太宰治,賭的是要是女子懷上作家骨肉,她可能會得到嫌棄年華漸老,肚皮因為生產數次鬆弛的糟糠。
她發現腹部鼓起的太田靜子,醋意大發,她因而花盡月薪購買海產,讓愛郎滿足食慾之餘,就算作家久病難癒,血液殘留的營養可以經女子的主動挑逗,引領交合搾取精液求子。
妻子不罵撥瀉藍色顏料孩子,她童心煥發,像子女一樣的抹了雙頰,發出童稚笑聲,妻子年紀較兩個情人長怎麼樣?
丈夫風流成癖,不日回家,他回來後還是不吝精力的同妻子行房,他心底裡知子還是地位尚存,妻子只需包容的弄兒為樂,一時放任換來孩兒的開郎笑音,那管外面丈夫情人有喜、那管丈夫死活的不住交溝女子,丈夫歸家後依然愛妻,依舊的帶好孩子,妻子只是分了逢場作興的丈夫性情予短暫情份外人,他的心,他的根,依舊在家。
Patrick Chan寫於2019年12月15日, 台北
大约我是真的不懂艺术导演的摄影棚.泽尻就像被固定在一个写真的场景里面一样.片中她的房间完全就是导演一贯的摄影棚照搬.以及两人第一次约会到小酒馆,前景鱼缸里两条小金鱼.鱼水之欢亦或是,导演的标志.现在回想起来,几乎每一个角色的出场都像被困在一个摄影棚里,演员在那个摄影棚里矫揉造作想让照片变成活的.泽尻在落满灰尘的华丽老城堡里.宫泽在小津安二郎的场景里.二阶堂在松竹电影厂搭建的小公寓里.栗子在哪.栗子和藤原在小酒馆里.疯癫的人物塑造每个人都像得了癔症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整部影片也是被这些角色分割得七零八落.太宰治像一个孩子.一个疯子.一个骗子.爱么朋友说他最爱的是妻子,因为他最后留了那封信.要我说.谁都不爱.每一段关系都是满足不同的寂寞.对方也只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宫泽得到了作为妻子应有的认可和无法撼动的地位.泽尻得到了一个有着崇拜的人的基因的孩子和世俗的名利.二阶堂得到了理想的爱和关系.说穿了还是人物塑造的失败,亦或是我的期待太高.栗子在白雪中奔跑昏倒漫天飘白花.我心中默念终于tm的死了!!!结果一口气又回来了.这一下让我差点昏死在电影院.最后在水中冒泡泡的栗子.突然睁开双眼.已经无奈了.导演的表达过于碎片化,全片没有连接性,唯一有连接性的大约是那几场bed戏.她再导片子,不会再进电影院了.
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太宰治,你又怎么知道哪个才是真的呢…蜷川实花所描写的不过是一个作家和他的身边的女人们的生活,有利用也有艺术,其中大概也真的有爱。
但是,谁又知道别人真正是怎样想的呢…每个人对艺术、爱、死亡都有自己的理解。
另外就人物来说,确实有些“过场式”。
蜷川实花的电影向来以风格(尤其是美术)著称,然而这部影片中舍弃了一部分风格,也就暴露了更多叙事上的缺点。
根据太宰治最负盛名的自小说改编的电影,在上映前就铺满了十足的噱头,从导演到演员,都是名声在外且个性十足的人物,再加上小说本身的影响力,不得不让人对影片的期待值甚高,然而遗憾的是,最终电影呈现出的效果并不理想,至少对那些渴望着重现《人间失格》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的人来说,无疑是相去甚远了。
众所周知,原小说的最大特点便是“丧”,太宰治将内心深处一切的不良情绪和悲观性格全部在小说中自我暴露,他的懦弱与自我逃避是整个小说的灵魂之所在,但电影中的太宰治,被塑造成了一位放荡不羁,风流多情的文坛浪子,不但在女人面前魅力无穷,在事业上也是春风得意,给人感觉十分跳戏。
当然,如副标题所示,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太宰治与女人之间的故事,这设定也正适合蜷川实花来发挥,无论在情爱的激情表达层面,还是在环境氛围的营造上,这位摄影师出身的女导演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在狂放浓艳的色彩与华丽精致的画面构图之外,搭配的是时而让人捉摸不透,时而让人坐立不安的音效,整部电影看下来,仿佛一度置身于某大型MV之中,导演将其个人审美完全遍布于电影的全部过程之中,这也是她最大的艺术特点,而至于好恶与否便见仁见智了。
演员方面,小栗旬演得很卖力,十分投入,并且的确让人记住了他塑造的这个太宰治,但问题是与小说中的那个“废人”不太合拍,这应该是剧本和导演的问题;泽尻则是继续跟自己的好闺蜜合作,戏份不算太多,年龄虽然大了但颜值依旧在线;二阶堂富美的表演最有活力,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是个标准的演技派,露点的戏是蜷川实花电影中的必备,只不过这次不是泽尻;宫泽理惠的演出是殿堂级,其实类似的角色她在之前《黄昏清兵卫》中就有过出演,这次应该算是轻车熟路了,完成度满分;至于其他的角色,演三岛由纪夫的那个英气少年让人印象颇深。
蜷川实花的电影,鲜艳光影、花瓣的美感冲击一如既往,果真没失望过。
宫泽理惠饰演太宰治相亲认识的正妻,有三个孩子,泽尻演饰演有写作理想追求艺术的情人,和太宰治生了一个孩子,快乐地独自抚养二阶堂富美饰演一个陪伴太宰治到最后的普通情人,没有促成作品没有带来孩子,我认为她并不曾占有过太宰治或存的感情,尽管那真的微不足道。
1,太宰治,19091948,所以电影故事发生开始在1947。
太宰治是虚荣的、无能的。
尽管在酒馆里对着自己的拥趸放尽豪言,依然会因为静子说作品署名要加上自己而感到完蛋,不愿让外人知道自己的“借鉴抄袭”。
当他去伊豆赴约,去和静子恋爱,来骗取有才气的日记的时候,他又穿戴整齐,很显然,他自己知道什么是美好的形象,他在利用这一点。
补充,小栗旬穿西装时候确实很帅。
太宰治思想传统、行为放浪,他不愿意整理好自己,内耗严重。
他是日本文学史上著名的自杀狂。
但当普通情人求他殉情时,他愤怒脱口而出的是“那怎么行,我还有孩子啊”。
虽然行为上没给家里寄过钱,对外言而无信,潜意识里仍把家庭中的孩子看做最重,为自己对出轨感到羞愧。
光明正大要去与情人跳海,还在给遗书中写“最爱是正妻”。
人不该纠结,纠结的时候想想,是不是因为负不起责任?
2,太宰治对太田静子的片段里,我想说,我好讨厌占女人便宜的男人。
静子有主见,贵族出身,离开了银行家丈夫,在山间别墅生活。
此处依然要quote那句女人应当有自己的房子。
静子是富足的,衣食无忧,容貌美丽,三十二岁,她知道自己想要一场恋爱、想要一个孩子,于是她做自己想要的事情。
电影里那句“人是为恋爱和革命而诞生”的句子,就是她写的,她也做到了。
当然,在历史上静子后期还是吃了些苦,因为那个年代的独身女人并没有什么工作机会,难以养家。
现在的女孩子更加要明白,除了锻炼身体、工作挣钱、美丽自信,人生没有别的出路,一旦有了这些基础,就赶紧往你想要的东西奔跑吧。
一刻也不要等了。
我最讨厌的是,太宰治在不署名的书里也写进了这些话,还在酒后用别人的句子吹自己的牛皮。
当流氓、无赖、负心汉都不可怕,形象轰然倒地只需要这一种小聪明的猥琐。
以及太宰治对着寄来的照片嘲讽,那一刻真不像个男人啊。
静子很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她从不难过,她获得了她要的一切,共同创作的艺术、一个孩子、一段情,她很知道人生不是过给别人看的。
当她某天想要在书上署名的时候,也直白地寄信过去,说见一面一起去出版社加署名。
27岁这个年纪,我已在职场和爱恋里拖沓过很久,才总结出直接是一种美德。
3,美知子相比之下,美知子了解太宰治的才华,相信这一切。
但她的奉献,并不能让她幸福对不对。
不幸福的理由,可能是围观着写作理想,但这理想与自己无关,并且在小小屋内照顾3个孩子,以一个抬不起头的妻子的角色生活于其中,感觉难以逃离吧。
我不喜欢这样的形象,也不希望世界上的女孩子过这样的生活。
4,富美年轻的卖酒女郎,也许是个学生。
中太宰治的毒最深,但即便如此,最后下决心做好一切准备把两人绑在一起for sea的人也是她。
有行动力。
太年轻,比较容易中老男人的毒,被缱绻、忧郁、哀愁的文字完全占领心智,别的事做不了,也不愿逃离,像极了青少年时期的我们看最小说的时候。
剧本烂的令人发指,小栗旬演的也是用力过猛,反而适得其反
三位女性的悲剧:在一个身不由己的年代,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别人身上,希望就会慢慢变质,反过来腐蚀自己,最后变成了滋养他人名望的养料
蜷川实花的富丽堂皇美术风和太宰治传记片实在是不搭,就像栗子只能演出风流纵情,却很难演出虚弱颓唐,所以影片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前月下把妹,酒馆高谈阔论,写作段落是少之又少,倒是三位女主的爱情观很值得玩味,这也是蜷川擅长的女性视角,其他都乏善可陈,让高良健吾演三岛也太好笑了吧。
勾引大叔专业户二阶堂富美,今次勾引的是小栗旬饰演的太宰治,泽尻英龙华不再脱了,二阶堂从《河畔》开始却脱上瘾了,这么爱脱,找个人嫁了吧……蜷川实花式的夸张配色以及鲜艳花朵,完全是浮夸的后现代,太过了,把昭和文豪拍出了中二气息,除了一贯苦情的宫泽理惠,演员没一个在线。
前半部分就那样子,作家在生活和工作上都不负责任,时刻折磨别人和自己。到《斜阳》大获成功,好歹被老前辈志贺直哉郑重对待,太宰治踌躇满志,仿佛已经写出巨著,电影意外好看起来。无名后辈三岛由纪夫冒出来砸场子,夫人心碎离开,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政府还催收巨额税务。十面埋伏堪堪让玩世不恭的太宰治省思,他根本就是在下流的动物性与高尚的文学洞察中挣扎,时间到了,方才正式面对净是可耻之事的人生。
从副标题就该看出其商业片本质 被数月前的华丽预告片无情溜粉 画面美则美矣 空洞缺乏连贯性 更不能奢求苦手人类的诅咒和挣扎的灵魂拷问 小栗旬多年风雨兼程百花丛中过游刃有余 可惜完全没被激发出突破性演技的孤独和脆弱
不好意思了各位 不打五星对不起我自己 直击我心脏(看来和各位豆油臭味很不相投哈哈哈) 虽然觉得不能把太宰治人生作为主要内容去看 但是因为导演所以每一帧都美到死 虽然和我印象中的太宰治不太一样 但是同样又迷人又让人恨 雪地那段直接美哭我好吗!!演员选的每个都让人满意 没错 我吹爆!小栗旬这个发型我真的太可以了!!
电影给两星,对于蜷川实花的美术给两星。鄙人是对唯美主义的追求者。这样的影像与构图,是我所喜爱的!电影还算好看,毕竟观赏度可以,卡司阵容也强大!
除了画面一无是处~
像时尚杂志棚拍的三个主题:蓝、樱花红、绿。形式大过内容,完全靠小栗旬的颜撑着看完,文艺且作看得好累。
小栗旬没忧郁和颓丧 且满脸写着健康 越用力演越健康 还有 那么多床戏为什么只给我们看他舔二阶堂富美的xx' 有失公允吧?
可能是大人的最后一部戏了吧。要看高清的,画面确实好看。故事么,反正本来也不喜欢丧文学
十年前看了“维庸之妻”而开始读太宰治,《斜阳》也读过两版,无论是“从来笨蛋活得长”或是“无赖命长,漂亮的人命短”,今天想来都像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遥远了。也记得那天在长隆排队等待的时候,蛇饼队伍的另一个位置的一个女生看到我手中拿着的《奔跑吧!梅勒斯》,竟然跟我聊起太宰治来。聊了什么,全忘了。
小栗塌房照大流行后再来看,反倒觉得他演的太宰治虽然尤其面目可憎,却有种令人意外的糜烂贴合呢,不过依然不妨碍还是觉得好烂哦
“与腐朽的道德斗争到底,如太阳一般活下去。”与其说是看电影,不如说是来欣赏美学了。女导演透过《人间失格》的附录小说《斜阳》来拍太宰治,剧情啥的另说,但色彩运用和场景设计都好美,华丽之下死都充满了浪漫。这电影还是值得一看,养眼
作为三岛最讨厌的男人,真的是非常讨厌。
2.5 蜷川实花还是太流于表面了,空有一个艳丽的壳子,内核却支撑不起。太宰和这几位女性之间关系复杂性呈现异常浅薄,搞得他看上去完全是个被榨干的工具人(笑)其他作家和编辑等配角的戏更是支离破碎,敷衍不成章。
吵得我耳朵要聋掉了我真的…不知道从哪里吐槽。如果不是小栗旬的话我根本不会来看…画面真的无法言说还有一些场面拍出来我都觉得浪费胶卷。二阶堂富美真得没必要,牺牲太大惹。别谈恋爱大家还能说说话的😊看完好累,无法社交。不知道那么多名优为何来串场👋
小栗旬好迷人太宰治好渣我草小栗旬好帅啊妈的太宰治怎么这么渣啊(无限循环)
风格很有个人色彩但是剧本比较漂浮,各种人物的动机都有些莫名其妙,看起来很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