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希曼的末日
יוני אפס,June 0,June Zero,六月零日
导演:杰克·帕特洛
主演:Koby Aderet,亚当·加贝,扎西·格拉德,Tom Hagi,罗坦·凯南,约阿夫·列维,诺姆·奥瓦迪亚,乔伊·列赫尔,阿米·斯莫拉特齐克
类型:电影地区:以色列,美国语言:希伯来语,西班牙语年份:2022
简介:1962年,在一场公开的审判之后,纳粹德国臭名昭著的屠犹刽子手阿道夫·艾希曼终于被送上了绞刑架。一位早熟的利比亚移民少年、一名紧张不安的狱警,还有一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电影将从这三个人的不同角度,亲历这一犹太人历史上的复仇大事件。详细 >
围绕人魔艾希曼被处以死刑的最后时刻,三个不同人物的视角,讲述历史与个体的关系。其中孩子的视角,很有余味。狱中给艾希曼理发那一段最为精彩。而处死艾希曼的那一天,是6月0日,一个不存在日子,也是一个需要终结的日子。
结合现在的巴以战争,真是讽刺
不喜欢,尤其是当下的意境,以色列下头,没什么好说的。
铭记历史,勿忘历史。
最喜欢的是来自摩纳哥警长监守理发师为艾希曼理发那一段,其他的感觉太平淡,三条故事线太独立了…
小齿轮
角度选择虽然刻意但也厉害,历史和现实的三重悖逆,要dont foget,不是要only remember,但是我们只能用remember来对抗foget,其实主题上还是蛮深刻的。第二章节居然能拍出一丢丢喜剧风格,算意外惊喜。
电影的叙事手法独特,结合了历史纪录片和剧情片的特点,使得整部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充满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影片中的法庭场景尤为震撼,通过直接展示证据和对被告的质询,揭示了战争中对人类尊严的践踏。同时,电影也批判了专制统治和种族灭绝行为,强调了法治和个人良知的价值。总的来说,《艾希曼》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它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复述,更是对人性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电影通过艾希曼的故事,引发观众对于正义、道德和法律的认识,以及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don't forget ≠ only remember
现在看看这个人杀犹太人杀的好……杀了500万!没灭绝真不该!
《艾希曼的末日》三个视角一场火葬串起一段犹太血泪、复仇史,亲手制作焚尸炉的老板、男孩、最后的点火人,担心艾希曼“死于非命”的狱警,在矛盾心态中成为笼中鸟的笼中鸟,犹太幸存者回顾往昔是唤起痛苦还是被害者自证的辩论。艾希曼甚至没有正面镜头,被审判的人并不重要了。最后将小男孩与这一历史进行了“分割”,从戏里自证的剧情意义升华到了现实意义。时间会证明一切。
3.5//或许应该六月再看//从汉娜·阿伦特对“平庸的恶”的提出和讨论 从抽象的理论化的概念研究落到一个具体的经历和视角 某种角度来说 具体带出的主观体验和情绪波动确实充满了对人事判断的影响//螺丝钉有螺丝钉的用处//以色列和德意志在电影中显示出的对历史的审视态度还是吸引人
“我知道他宁愿让所发生的一切都成为一个传说,一个短暂的噩梦,否认它,然后希望能够忘记它,那你又能指望他什么呢,他也只是个普通人。但我不能让这种事发生在我的世界里…它存在我皮肤的每个皱纹里。”所有人注视焚烧炉那个场景我真的浑身鸡皮疙瘩。这部真的太好了,各个视角转换也很自然,每个视角的存在都是齿轮转动的一环。
2022金鸡展映2022.11.12
有机会触碰历史,确实是让人难以忘记
自认为是以色列人的阿拉伯男孩再聪明再能干也未能被老板承认接纳…如同机器上一枚好用的小齿轮…大魔头艾希曼则是反犹机器上的大齿轮…实际都不过是执行 操作 被替换者…放当下看莫名有种反犹太复国主义的味道啊…呵呵🙂强权才是王道么
小偷小摸顽劣少年,恪尽职守的神经质狱警,仪式感满满的艾希曼之死,埋藏在犹太民族内心深处的扭曲痛苦与复仇情结,以碎片化、漫笔式、松散的方式絮絮叨叨,消耗了整部电影的结构和张力。
曾经的受迫害者 现在也在施暴……艾希曼骨灰被撒入大海 这可是当下普通人的愿望呢
#GRFF35 全程没有直接对准艾希曼本人和他的罪行 中段部分稍显薄弱 司法程序正义仿佛流于片面之词 a part of history的执念倒很有点意思
挺有意思,尤其是孩子那段,其他两段稍显突兀其实可以做的更自然吧,勾连三个故事。当已然是老人的大卫想证明自己参与了那段历史却无从举证时,我们会知道历史仿佛并不在意具体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