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听很多朋友向我推荐这部片子,看过的人无不赞不绝口。
而我却一直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一睹这部有名的校园歌舞剧的芳容。
倒不是因为担心影片的内容让我大失所望——我一向很看好Disney的作品;而是我能料想到这部影片将给我带来的冲击。
看着大洋彼岸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孩子们的生活,而在2个小时短暂的欢笑过后,我又必须重新面对我们这个国度里给予我们的种种压力。
那份羡慕与失落,会让我用多久来平复?。。
最后还是抵不过大众潮流的诱惑,我缩在电脑前,花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三部青春舞曲。
幸而现在的我已经逃过了高考的追击,也就不必过于怨天尤人。
在80后的末尾和90后的开端之间徘徊踟蹰的我们,如今一个个向着20岁的年纪进军。
一方面,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青涩的名片,踏进成人的世界;而另一方面,我们又舍不得放开手中正在慢慢流逝的青春,不愿放弃各种甜蜜的幻想。
青春是清晨花瓣上的露珠,清澈美好,短暂易逝。
当我们手里牢牢攥着她时,我们茫然无措,不知道该如何使用。
而当我们似乎找到了使用说明书时,她却已经轻笑着离去。
青春该是什么样的?
中国向来是个含蓄保守的民族,即使在西洋文化喧嚣着涌入国门后,表面的逐渐豪放开放下,紧紧包裹着的仍旧是一颗内敛的心。
毕竟,根深蒂固的民族心理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就像我们的黑头发黄皮肤一样,基因揉进了我们的每一滴血液里。
因此像歌舞清楚里那样全民嗨翻天的场面似乎难以如此自然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
对于我们来说,青春,或者说整个人生,循规蹈矩是最重要的。
我们被各种条条框框约束着,不仅仅是教育制度给予的,更多的是社会规范。
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会讨大家欢心,做什么会被他人排挤孤立。
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而中国人对于群居的观念似乎更加重视一些。
于是我们必须为他人而活,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没有良好的关系网我们活不下去。
独立、个性、张扬似乎与我们的青春无关。
我们的青春,大部分中国孩子们的青春都是一张苍白的纸,上面画满了算术公式。
而他们的青春——与我们截然相反。
他们充满活力,张扬热烈,欢笑与泪水都来得那样分明。
很多人都说这部影片很假,太过于美好。
我没有去过美国,我不知道那里的孩子们过的都是怎样的生活。
或许他们颓废沉迷于性爱毒品,或许他们整日为了攀比虚荣而闷闷不乐……也或许他们中有些人正是像影片中描述的那样,把青春描绘成了色彩绚烂的一支舞曲。
我不知道真相,我只能想象。
而这就是我认为青春该有的样子。
站在青春的尾巴上,我踮起脚尖,窥探着他人的欢乐,满眼钦羡。
我们只是仙人掌,幻想着海风的形状。
本来想给三颗星。。。
最后还是给了四个。。。。
一开始吓一跳虽然是歌舞剧,但也不需要一开始就这么生硬的开始吧还是比较喜欢第一部第二部有的歌舞觉得穿插的有些生硬但还是值得看的!
挺热闹的恩,最终“坏人”都变好了童话结尾觉得这一部弟弟变帅了!
呵呵
不明白为什么豆瓣把所有不是电视剧的东西都归入电影类,这样误导性的网页编排,也是导致有些人将音乐剧与电影混为一谈的原因。
音乐剧,名副其实地就应该以音乐为主题。
在音乐剧里,剧情,人物表演,深度,都不是它的主角。
音乐是什么,无非就是音符加节拍。
主线脉络,整体效果,歌词搭配,故事情节,这些都是专辑要求的,然而,它就是专辑,不是音乐。
音乐剧也是这样,太深刻的剧情,你会注意到里面的音乐吗?
太细腻的表演,你会留意到它的音乐吗?
太华丽的歌词,你会想起撑起歌词的其实就是音乐吗?
专辑需要的,是人的工作,人的努力,而音乐需要的,是人的罢工,人的放松。
同样的,电影需要的是情节,是表演。
然而音乐剧需要的,是音乐,是由音乐带动的舞蹈。
所以,请不要用看电影的眼光来看音乐剧。
说回这一部,与第一部相比,是进步了的。
在于演员们夸张的舞台剧表演收敛了一点,可以说这适应了电视的效果扩大。
歌曲的变化也多了。
不像第一部,开头在party合唱的那一首竟然和他们在学校歌舞剧中负责编曲的同学还未公开的那首歌曲不谋而合,这种逻辑上的错误真的让人无法原谅。
第二部就改正了这种错误,故事的发展更自然,歌曲的种类也增加了许多,rap的运用更平添了几分色彩。
第一部是大开门让音乐进来,第二部是让音乐在这里尽显风采。
连续看完两部,个人更喜欢第二部,多条副线,人物关系变化的也很巧妙,矛盾冲突以及结局都有点惊喜。
第一部里面完全可以把男主角的最后比赛作为最终小高潮作展示。
这一部明显结局的处理好了很多,记住一个夏天比记住一段时间轴不明确的校园生活精彩同时反映了一些美国文化,打工,大学,亲情,奖学金,主角在面对现实问题大学的进路和朋友的关系产生了两难的境地,最后矛盾不能说消除了,但是至少观众是买单这个结果的。
非常有意思的歌舞电影,经典。
追求自己的利益有错吗?
是违背了自己的内心,还是因为这个利益获得的过程不光彩?
有时候要达到一个目的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说需要钱,是去努力赚钱,还是去抢,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只要他们选择了,就代表他们认为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只不过,有时候一些方法是我们不愿选择的,是大众所不能接受的。
“我们可以成为任何我们想成为的人。
”这句话似乎是很激励人心的,但有时候有些话,只能作为振奋精神的药剂罢了,不能当真。
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多的多清新的音乐在5min内就让人感受到了Summer的气息与其他音乐剧相比要轻松有趣的多All In All , It's A Perfect Play
奇奇怪怪的青春故事有些离奇,3倍速又刷了一遍,我相信即使在美国青春也不至于这么荒唐。
但确实是童年记忆,所以还是给了三星。
简直是超级富二代为了追男孩子,雇佣了全校同学,使尽浑身解数,最后还是失败了的故事。
离谱的地方太多。
故事也没啥太大启发,也许是不要背叛自己的朋友?
或者坚守底线,或者是搞清楚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写不出什么,看着玩吧。
PS 他弟弟好gay,可爱
《歌舞青春2》:再牛逼的日子也抵不过一起二逼的岁月美国歌舞片有点像中国的戏曲片,浓重的程式化风格使得当代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欣赏起来如同隔靴搔痒,难以过瘾。
美国是一个融合了最保守的价值观念与最激情的青春的国家。
从来不缺少优秀的歌舞片,早期有经典歌舞片有《雨中曲》,《音乐之声》。
近期却难以出现优秀的歌舞片,歌舞青春系列算是开辟了歌舞片形势的先河,《歌舞青春2》延续了《歌舞青春》以往的欢乐甚至有点神经的气氛,震撼了被欧洲艺术电影惯坏了的文艺青年,以这些文艺青年的标准来看,《歌舞青春2》是集合美国校园的傻,俗,弱于一身的典型商业娱乐电影,体现了美国主流价值取向的,并且可以为世界上大多数观众所接受并且喜爱的电影。
但是掩盖不了这种片子就适合看文艺片看得快吐了的时候用来调剂一下幼小的心灵。
《歌舞青春2》虽然披着歌舞片的外衣,但仍然是青春与爱情的老段子。
他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小情侣混迹于富二代和绿茶婊的各种阴谋诡计中。
电影在歌舞方面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但不是说这样你就可以在观众眼皮子底下群魔乱舞直到影片结束的。
片中男主用数年不看歌词不知所云的吐字,倾诉着一个高中小屌丝学校带头大哥的自豪心理。
影片拥有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和舞蹈,穿插着融合了嘻哈,民谣,爵士等多种风格的歌曲,试图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作用下感染在漆黑中端坐的观众。
相比动辄几百块的演唱会门票,对于《歌舞青春》系列的忠实粉丝来说,绝对是物超所值的。
而对于那些普通观众来说,至少这不是那部脱胎于周杰伦二人转文化的音乐电影《天台爱情》,从而也能在不戴太阳镜的前提下,保证自己的双眼不会被惨烈的辐射严重灼伤。
电影尝试使用富有个性和观赏性的场景切换手法,但在某些时刻却造成了剧情初夜般的撕裂,很多音乐和歌曲的进入方式都是笨拙而不知所云的,一次次的向观众发布着将要进入歌舞部分的红色预警,这造成了歌舞部分难以与剧情完全融合。
其牵强的程度让观众只想推开演员的脑袋以示拒绝。
这部电影整体的演技都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男主以稳定的发挥保持着一贯的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演技水准,男配附加外型上的城乡洗剪吹,二手焗染烫。
尽管看上去狂拽炫酷掉渣天,却仍然难能可贵的保持着自己刚出道时青涩而局促的本色。
而在女主方面,她从头至尾都是一个需要吃醋的角色,电影中那令人浑身脑袋疼的嗓音震酥了观众的骨骼,这还是有些让人屎尿未及。
至于片中的女配和女配的弟弟,可称其为坑爹二人组,在他们不知疲倦的使坏和屡战屡败的计策后,只能说一声:爸爸,去哪儿。
这样的强烈刺激导致了最后集体难以解释的疯狂。
电影中的冲突设置完全符合幼儿园小朋友过家家的剧情要求,这里不需要合理的内在动因,只有孩子气般的为所欲为,同时,这部电影也是在苦口婆心的告诫那些妄图逆袭的屌丝,不要用力过猛,伤心倒是不一定,但这个实在是太伤身体了。
《歌舞青春2》相比于《歌舞青春》有着不容忽视的缺点,但同时他却能在价值观上取胜。
这是电影在对简单快乐的生活,无拘无束的自由,和两情相悦的爱情进行向往和追求。
拥有一个可登大雅之堂的内核,对于电影这样一个造梦工具来说,这是他最为成功的地方。
电影多次表达对于生活和爱情的准确方向和积极态度,并不是说,电影一定要这样拍,或者说这样拍的电影有多高尚。
而是正因为有这样的理念存在,在这个新闻比电影更好看的当下,才会有信念或者理想这种东西。
要说歌舞片呢,我想到的一部印度电影叫《三傻大闹宝莱坞》。
这部电影无论在商业上还是在剧作上,无论从表演上到整个营销上面都是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
印度宝莱坞的歌舞片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那么这部电影其实给我们电影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借鉴。
如何在表演上在制作结构上达到完美的统一,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剧情方面加入了情侣之间闹小情绪的段子,显得更加贴近真实;音乐方面除了煽情、愉快、还有搞笑,更加丰富。
其中的gotta go my own way更是耐听至极。
舞蹈方面可能略逊于1,但整体上绝对是超过1的,强烈推荐。
知道这种片子的结局一定是皆大欢喜 但是还是在流星雨那里感到幸福 现实生活中的男女主也在一起了 恩 还是觉得好美丽 可能有种小女生的心态了 其实剧情挺俗套的 王子公主 遇到重重阻碍 克服过来 然后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还穿插一些亲情友情什么的 但是我还是更喜欢这样大团圆的结局吧。
男主角坚定过也迷茫过 我想这是这个时期的男孩子的通病吧 不过因为年轻 因为青春 所以一切都值得原谅。
恩 唱歌的时候很有感觉 整个画面也很有活力 喜欢zac
减半星吧
我这个年纪已经不能爱上这样的电影了
比第一部差点,听歌还不错
买了一套 愣是没看下去
其实这三部看一部就等于看过三部了 我只是打发下时间
我觉得比第一部好。
演员们也太夸张了点 文艺点说就是矫揉造作
男女主角的独唱依然那么正。情节依然很老土。但是我喜欢~~~
其实女反不错
青春活力四射!!里面的歌又很赞!!
女主表演越来越做作
我觉得这电影就是给那群还木有长开的NC LOLI看的╮(╯▽╰)╭女二号意外的有萌点=。,=
很受不了男女主人公的表情
感觉没第一部曲目多
恩,保持了水准!
除了歌什么都没记住
反而觉得比一好 喜欢harpay~~~
歌曲真好听!
音乐很不错
前半段真是俗不可耐,后半段不错。Troy在草地上唱歌的那段有新鲜感的。歌曲一如既往的好听。我真想给三星半,但是豆瓣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