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大电影1》于2014年上映,影片凭借层出不穷的彩蛋和梗饱受赞誉,最终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北美票房2.57亿美元,位列2014北美票房第5,全球票房更是大卖4.69亿美元。
电影中的蝙蝠侠、超人、绿灯侠、甘道夫、邓布利多等等应有尽有,几乎把华纳的电影调侃了个遍。
苦苦等待5年,终于等到《乐高大电影2》的回归。
《乐高大电影2》仍然有层出不穷的致敬和全片密布的彩蛋,玩梗的技术也是登峰造极,其中还有不少梗很高级,如果不是深度影迷都看不出来。
比如开头所呈现出的废土末世,就让人联想到华纳的另一部电影《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
而男主角艾米特驾驶飞船狂飙,座椅旁边还放了一个盆栽,又是在调侃《银河护卫队》的树人格鲁特,毕竟艾米特的配音演员正是“星爵”克里斯·帕拉特。
随后,艾米特遇到了雷克斯,后者自称是银河保卫系考古学家兼迅猛龙驯兽师,则是调侃了《银河护卫队》和《侏罗纪世界》。
超人、神奇女侠、海王等人上飞船后,竟然没有人关心绿灯侠上来没有。
姗姗来迟的绿灯侠不禁抱怨道:“我可是绿灯侠,你们怎么会把我忘了呢?
”
“大家忘了绿灯侠”一语双关,第二层含义无疑是在调侃《正义联盟》中没有出现绿灯侠,直接打破了第四面墙。
除此之外,甘道夫打破次元壁吐槽漫威和DC,超人开启自黑模式,还有钢骨、闪电侠、甘道夫、《虎胆龙威》的布鲁斯·威利斯等等,可以说是从头到尾都是彩蛋。
彩蛋和梗是本片的一大特色,另一大特色便是常常因反差而引发笑点,这也是延续了第一部的风格。
比如女主角露西说:“各位,我们要保持强硬。
”下一秒就瞬间打脸,蝙蝠侠竟然做起了SPA,还说“我要把我坎坷的过往埋葬在放松的臀大肌里”,俨然忘记自己已经被外星人绑架了。
同样的例子还出现在艾米特上,他为了解救被外星人绑架的同伴而向雷克斯求助,希望对方帮助自己变得强硬起来,结果下一秒他又开始逗迅猛龙了。
导演非常擅长使用这种“神反转”制造笑点,让人猜到开头也猜不到结局。
面对废土末世,露西故作深沉地说:“我们的生活已陷入混乱,新生活让所有人都变得更加坚强。
”画面一转,艾米特非常欢乐地买起了咖啡,一秒钟就破功。
露西语重心长地教育艾米特说:“你不能假装一切皆完美。
”艾米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露西的提议,说道:“是,我知道,所以我也有犀利的一面,可以变得超级强硬。
”结果他话音刚落就对着“流星”开始许愿,分分钟打脸。
艾米特对众人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热血沸腾地说:“谁要和我一起去救他们?
”按照以往电影的套路肯定是所有人都挺身而出,结果是一个人都没去,不得不说太反套路了。
露西非常疑惑地说“它好像知道我们的每一步行动”,原来是艾米特每次转弯前都不忘打转向灯,自己还丝毫不知情。
再比如上一秒还是单身的蝙蝠侠,下一秒就步入婚礼的殿堂,甚至还向超人炫耀:“看,我比你先结婚!
”真是实力虐狗。
《乐高大电影2》一方面是调侃其它影视作品,用“玩梗”来制造笑点;另一方面是引导观众去猜接下来的剧情发展,然后给你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从而形成巨大的反差来引发笑点。
更重要的是,两部《乐高大电影》不仅仅是好笑,还有一个好剧本,能引发观众思考。
《乐高大电影1》以拯救世界为主线,暗线隐藏着一个父子消除隔阂的故事;《乐高大电影2》运用了同样的手法,以两个世界的碰撞隐喻兄妹从产生矛盾到握手言和的过程。
故事之外,哥哥和妹妹在玩乐高玩具时产生了争执,这才导致了故事之中外星人绑架了露西等人。
妹妹是反派吗?
当然不是。
外星人是反派吗?
当然也不是。
反派既不是妹妹,也不是外星人,真正的反派是亲人间的隔阂、家庭里的代沟,生活中的困难、现实中的阻力,只有一家人齐心协力才能克服它们。
《乐高大电影1》中父亲和儿子终于冰释前嫌,《乐高大电影2》最后哥哥和妹妹也握手言和,重归于好,而他们也在隔阂——消除隔阂的过程中得到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于包容和成长、家庭和爱,这才是两部《乐高大电影》的精神内核,也正是人们喜欢这两部电影的原因。
哥哥和妹妹和好之后,一起玩乐高的一幕非常感人,让很多人联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也让人联想到了《玩具总动员3》。
哥哥仿佛在对妹妹说:看,这是超人,这是蝙蝠侠,这是甘道夫……是他们陪我度过了愉快的童年,等我长大了他们就是你的了。
我们可以猜测,也许《乐高大电影3》要拍哥哥去上学、和乐高玩具告别的故事了吧,想必又是一场催泪大戏。
《乐高大电影2》不仅能让你捧腹大笑,还能让你热泪盈眶,最后还能融入家庭和亲情,这种笑中带泪的电影才是喜剧的最高境界。
其实我是一个乐高控,从12042到10252再到10248的新手小胖友。。
嗯,因为感觉其他的都比较复杂,只沉迷于汽车系列无法自拔。
(ps:这个系列也没有小人儿),所以没有去做过多的研究。
不知道自己这几年经历了什么,今天看这部电影,有种特别的亲切感。
预告里看到了蝙蝠侠、超人、海王、神奇女侠、绿灯侠等超人气超级英雄齐聚乐高世界。
正义联盟的粉丝即将抵达。
偶遇到了一群小盆友 乐高这个话题,真的是适合全部年龄段,对我们来说这不仅仅是玩具,还有更多的是情怀。
毕竟我在家拼的时候,82岁的爷爷还帮着我看图纸找零件。
它的乐趣是拼装。
艾米特最后的结局并不是我想的,但是我想它一定会出3的。
如果不是用乐高积木的方式表现如果不是充满了各种童趣元素如果不是以爱 和解 和“没有真正的坏人”作为影片的核心思想改用成人手法拍摄这个剧本这会是一部深奥的高分影片首先在好人坏人的转折上 这部片子就有了加分的剧情设计其次本片同样继承和加强了第一部的逻辑 在“现实世界”与“积木世界”互相转换 互相勾联 这部片子又有了思维性上的加分但是编剧还不满足 除了空间的转换 又加上了时间穿梭的设计 营造出了一个复杂的时空逻辑何况 一个角色分时空 分人格 分饰主角和反面主角说实在的 这已经是神剧的设计了 属于超复杂的逻辑思维片 假如在逻辑设计上更严谨一些 可以做为一部典范神片这样的设计小孩子真能看懂吗?
但是在小孩子看来 却未必须要思考什么 他们的心里认为的世界 不就该如此么我们认为的天马行空的神逻辑 也许对孩子来说 就是自然而然
这部的剧情模式完全和上一部一模一样,甚至要是没有新角色的登场还真就以为是在看第一部电影呢。
不过,即使是故事结构如此相同,但也可以看出本片中充满不少有亮点的角色。
女王,御姐和反派的角色塑造比较抢眼,反而是一众DC人气角色完全沦为过场的陪衬,这就怪不得蝙蝠侠为啥在这电影中从头到尾都在无止尽的狂黑DC宇宙,那种梗即搞笑也有些许无奈,感觉是在暗地里一个劲的嘲讽华纳某些决策上的失误。
另外,这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里面的歌曲,虽然大多都是所谓的洗脑神曲,但原创的几首歌曲配合这片着实增添了不少乐趣,让本片直达乐高的主题:more fun,more laugh,more awesome~最后,个人觉得华纳动画工作室对于动画角色在刻画和细节上应该再仔细考究一些,虽然是积木动画,但在一些远景和打斗场景中应该再提升一下动画的视觉效果,毕竟这些年隔壁的照明娱乐和莱卡工作室已经崛起,王牌老字号的迪士尼动画和皮克斯工作室还无法撼动的情况下,更需要认真思考一下如何在动画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成为能拿的出作品的动画制作室。
Here’s the thing: No sequel could ever match the ingenuity and infectious energy of “The LEGO Movie.” The 2014 animated extravaganza exceeded all of its aesthetic and narrative ambitions. It was full of big ideas and minute details. It made you laugh and cry. It was, in a word, awesome.Five years later—with a couple of spin-offs in between—we have “The LEGO Movie 2: The Second Part.” And while it’s a lot of fun, it isn’t as consistently clever or thrilling as its predecessor. All the components are certainly there: Phil Lord and Christopher Miller, the masterminds behind the original movie, are back this time as screenwriters, while Mike Mitchell (“Shrek Ever After,” “Trolls”) has taken over directing duties. There are more wildly entertaining and insanely catchy songs than ever, including the aptly titled “Catchy Song,” which will indeed get stuck inside your head. And most of the lively voice cast from first film has returned—led by Chris Pratt, Elizabeth Banks, Will Arnett and Alison Brie – alongside some welcome new additions, most notably the scene-grabbing Tiffany Haddish.But something’s just missing here—a crucial piece, if you will, that keeps the whole set from snapping together. Maybe it’s a lack of novelty, pure and simple. But more fundamentally, the revelation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LEGO Movie”—that the entire story was the manifestation of a little boy’s imagination in his basement—is a given here from the beginning. That culminating twist was downright profound back then. This time, we know from the start that certain LEGO creations are the work of that slightly older boy, Finn (played once again by Jadon Sand), and others are the creations of his pesky little sister (“The Florida Project” star Brooklynn Princ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m is rendered in animated form, but live-action reality creeps in from time to time.It’s still amusing. It’s just not dazzling.Still, “The LEGO Movie 2” quickly grabs you with its startling depiction of what’s happened in the five years since we last visited Bricksburg, the sunny, colorful place that industrious everyman Emmet (Pratt), rebellious Lucy/Wyldstyle (Banks), high-strung Unikitty (Brie) and the rest of the characters called home. It literally has devolved into a dystopian wasteland, now known as Apocalypseburg, with a healthy wink and nod to the bleak look and feel of “Mad Max: Fury Road.” (As in the first “LEGO Movie,” much of the fun here comes from catching all the fast and furious pop culture references. Arnett’s LEGO Batman is at the center of an entire hilarious song that analyzes the many cinematic incarnations of the Caped Crusader, for example. Once again, you could not possibly catch all the meta gags in one sitting, but you also probably won’t mind repeated viewings.)Emmet, however, remains his perky, optimistic self. Efforts to be edgy and moody to impress the badass Lucy are adorably futile. But he finds a real opportunity to prove his worth when Apocalypseburg becomes the target of an invasion by seemingly benign but secretly evil LEGO Duplo creatures from outer space. (We caught a glimpse of these shiny, squeaky characters at the very end of the first “LEGO Movie.”) It’s clear what these larger, simpler blocks represent in the real world; the challenge is finding novel ways to reflect that sibling rivalry in inspired, animated fashion as the action shifts to a glittery, rainbow-hued locale known as the Systar System.Bits of dialogue are mostly zippy, but Mitchell’s overall pacing drags at times and there’s a repetitious nature to the adventures. And some of the bits just do not land, such as the one involving a LEGO banana that keeps tripping over its own peel. It’s not all that funny the first time, much less several times. Meanwhile, other self-aware jokes are good for big, consistent laughs; besides Arnett’s Batman song, the movie features an extended riff on Pratt’s various other blockbuster performances in the form of a swaggering character named Rex Dangervest. (Rex’s army of velociraptors, who communicate through subtitles, are giddy fun.)And the film’s feminist streak is certainly welcome, especially given the propensity for big-studio franchises like this to focus on the heroism of their male characters. “The LEGO Movie 2” features a biting exchange in which Lucy acknowledges that she did all the real work in the first film, while Emmet got to bask in all the glory as “The Special.” And Haddish’s character, the shapeshifting Duplo Queen Watevra Wa’Nabi, exists to upend expectations of what villains typically look like and seek.While these pleasures and insights may not be as overwhelming as they were the first time around, the songs remain a total treat. “The LEGO Movie 2” is actually more of a musical than the original – knowingly so, of course—and it saves the best for last. Once again, you’re going to want to stay through the closing credits to experience a joyous and playful tune about … the greatness of the closing credits. “Super Cool,” featuring Beck, Robyn and the Lonely Island guys, is a genuine expression of appreciation for the hard work that goes into putting all the pieces into place. And it is awesomely catchy.译文及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火星译客
与看前作的感受有些微妙区别,或许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拼过乐高,而亲手尝试之后确实能体会到某种别样魔力。
只可惜,70828在电影里亮眼但出镜不多,真正的载具主角是70830和70839。
还是说说电影本身吧。
五年前的《大电影1》以两种拼装理念的碰撞为核心,虽然未必探讨得有多深入,但出发点已经站得很高。
相比之下,这一部《大电影2》落脚在孩童兄妹情,冲突的力度也稍显不足,就难免让人觉得“低幼”许多。
好在遍及全片的玩梗依然强大,不仅继续疯狂吐槽自家IP,连MCU和《侏罗纪世界》什么的都没能“幸免”。
就连70839的船名“Rexcelsior”本身,都像是一个硕大的斯坦·李梗。
这些再加上字面意义上的洗脑神曲,娱乐性倒是依然不差。
说到底,这一部的主题转换本身是合情合理的,只是挖掘上不够到位。
更让人想不出的是如果有《大电影3》,究竟还能以什么为主题……拍乐高大战山寨乐高吗?
65/100。
P.S.被吐槽&自槽最狠的,依然是可怜的蝙蝠侠。
[允悲]
作为已经看过电影的观众,可以严肃的讲:家长可以放心地关了手机无视信息邮件地带孩子去看,无论儿童、大人也会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在儿童教育方面也会有收获。
剧透高能预警!!!
哔哔哔哔……作为不是严肃的乐高粉,仅仅对于电影进行分析。
《乐高2》延续了第一部的创意点、故事模式和联系现实生活,这次的主要冲突是关于哥哥和妹妹的。
关于这一点,我想在第一部的结尾处,当Duplo星人出现时大家就可以猜到了。
一样的从孩子的视角表达乐高世界,冲突点既是真实家庭中的矛盾,而解决问题的根本也是真实世界中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解,只是用乐高世界中的角色来表达出来。
所以对于国内从11年就开放了二胎政策的情况,更加适合有两个孩子的家长带孩子们去看。
电影的精彩之处就在于通过想象力,展现出了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是什么样子。
比如:Emmet抵抗破坏力极强的Duplo星人,和大孩子讨厌小孩子总是搞破坏、自己的玩具被小孩子抢过去以他们的方式玩一样。
就像Rex,家里又有个小恶魔来剥夺了父母的爱,父母的关注点不像往常,似乎自己变成了那个多余的人;边界屡屡被侵入,自己的“世界”被摧毁了。
大孩子往往在这时会以“大人”的方式对待更小的儿童,比如扮酷、装作讨厌所有关于儿童的东西,而忘记了自己也是个孩子,也会对善良、美好、可爱的东西吸引;而家庭恰恰是通过爱来建立的强连接关系。
以上这些全部通过乐高世界来展现。
影片的核心也是想表达Emmet没有必要假装being tough,尽管接纳乐观有爱的自己,而在影片最初Emmet用乐高拼出的“爱”才是安全通过“末日”的根本。
真正的成长——是接纳真实的自己,才可以变得更加包容,也可以理解爱和家庭的意义。
看过第一部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没有新意,不过作为家庭向电影,无论创意、想象力、亲情、感动点还是儿童教育都足够到位了。
而且故事结构简单,便于儿童理解。
作为系列电影,《乐高2》在《乐高1》的基础上做到了延续性和角色的成长性;笑点和乐高梗加入得也不生硬。
从广告性的角度,看过两部之后准备下单一套乐高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1602814/answer/626304681编辑于 2019-03-19・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在第一部《乐高大电影》正式打开了乐高电影宇宙的大门之后,历经充满风格与欢乐的《乐高蝙蝠侠》和不那么精彩的《乐高忍者》,我们开始怀疑,是否乐高积木带给我们的新鲜与惊喜正在逐渐褪去。
前半程,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更加色彩斑斓逼真的技术,同样有趣的角色和发展,然而没有第一部开山般的眼前一亮,你确乎会感到有些许失落。
然而第三幕,全然改变了我的想法。
如此感人,又如此精彩,以小见大,脱离出简单的笑话,乐高积木所映射的人生,正如我们初见时那般令人深思。
我前几天看了据说影响了美国一代人的《早餐俱乐部》,和这部电影有着相似的感受,同样让人低估的前半程,和后面惊喜而深刻的第三幕。
我最后的十几分钟一直眼里含着泪水,这部《乐高大电影2》真的踏踏实实讲了一个好故事,电影到了片曲,却无人离去,所有人听完了一首接一首的片尾曲,直至终结。
其实时隔这么久我已经遗忘了很多剧情细节,大致就是在女主一行人打怪到大本营的时候,遇见了大boss,但是大boss用尽邪恶的表现手段,来表现自己是个很善良的人,这里就给整段的反差萌奠定了基调。
反差也是喜剧的一大来源。
先把2019年4月时写过的短评贴过来,我觉得现在依然适用。
哇哇哇哇哇!
真的是挖到宝一样兴奋。
影片的形式非常有创意了,用同一个主题联动了乐高世界和真实世界:沟通联结分享快乐和认识自己认识他人。
情节的反转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前期的伏笔很到位,但是真的出现这层反转的时候还是惊呼了,是没想到乐高的主题真的这么深刻。
带着预设偏见、随着被煽动的情感,人真的是很容易放弃思考,以为看见一根稻草就能拯救自己(证明自己的价值)。
那影片告诉我们,人要能坚持并欣赏自己的特质,不能盲目按照别人的眼光改变自己。
有什么矛盾的地方,还是要用沟通来寻求共识和幸福。
主题被我这么说出来也真是枯燥无比了。
再次感叹乐高能把品牌价值观,用精巧的剧情和呈现方式,结合乐高玩具在实际生活场景中的出场,分享给每一个乐高玩家,厉害。
然后我们开始赏析我认为是喜剧的集大成吧,片中的一段音乐表演《Not Evil》!
趣味彩蛋1:Queen Watevra Wa'Nabi这个大boss的名字,粗一看还以为是某个非洲部落的名字。
但其实我们会知道,这是Whatever Wanna be的谐音,也就是“想什么就能变什么”的意思,和这个boss拥有百变技能相呼应。
趣味彩蛋1:Queen Watevra Wa'Nabi反差1:你以为公主是Queen,但是她身下坐的马才是Queen。
公主只是个女仆Susan(Susan这个名字也往往给人"小红"一类常见平民名字的感觉),还被Queen吩咐去端茶水,一下子把王冠丢给Queen,屁颠屁颠跑出去了。
反差1a:你以为公主是Queen
反差1b:但是她身下坐的马才是Queen,公主只是个女仆Susan(Susan这个名字也往往给人"小红"一类常见平民名字的感觉)。
然后解释了下她刚和一个动物国进行外交,所以变成了马的样子
解释了下她刚和一个动物国进行外交,所以变成了马的样子反差2A1:故意把自己的“邪恶面”暴露出来,用一种蠢萌的方式:外表反差说如果马的形象你不喜欢,我可以变一种。
结果变出一个张牙舞爪的(蜘蛛?),还来了惊悚的bgm。
反差2A:外表反差反差2B:故意把自己的“邪恶面”暴露出来,用一种蠢萌的方式;词近意反故意用了词拼写相近但是意思相反。
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 - 如果你认为她是“坏”的,你就会认为她是口无遮拦,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坏心思 - 如果你认为她是“好”的,就会认为她只是不熟悉人类语言(毕竟设定在非人类世界)就是这种矛盾感,其实和最终的主题(涉及预设偏见)也是非常吻合的。
反差2B:词近意反
反差2B:故意把自己的“邪恶面”暴露出来,用一种蠢萌的方式反差2C:故意把自己的“邪恶面”暴露出来,用一种蠢萌的方式:说着最坏的话,然后说自己不是这样的
充满想象力Queen“贿赂”主角团里的几个配角时都非常有针对性地投其所好。
而且十分脑洞大开。
都是整个星球整个星球地送,尤其是海盗船那部分,整个星球就是海盗船的形状。
给Unikitty送的东西就是它想要的“乘以无限倍”。
好听的Rap这个也不多说了,这声线唱这歌也是绝配了。
最后放个链接(中文字幕)大家一起享用吧。
当无意间被抛到柜子底下,从此被冷落了一段时期,然后就产生了报复人类社会的疯狂念头并付诸实施,这到底是心理的强大还是脆弱?
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要说强大,他连承受一段时期孤独的勇气和能力都没有,甚至更没有原谅的能力。
要说脆弱,他甚至能够因此变得无所不能,集结了众多支持者,甚至能够建造出一艘穿越时空的超级战舰来。
在美国的电影中,很多的反世界的王者,均是由这一念之差而导致的。
一时得不到别人的宽容和原谅,便会造反世界,完全违背之前的善良本性。
比如《疯狂动物城》中的狐狸,再比如《超人总动员2》中的超级帝国总裁的妹妹。
这种类型的电影为何会大行其道呢?
也许,美国电影只是说出了国人在电影中不敢说出的人性罢了。
美国电影毫不含蓄地指出:每个人的左右心房里都各圈着一只猛兽,一曰善,一曰恶,双方始终在朝廷激烈的争斗,从未停止过。
在国人的电影里对这种人性也有揭露,但并不彻底,并未提到主流人性的角度来揭露。
大概也只是一种遮遮掩掩,试图掩饰,谁知欲盖弥彰,纸里终究包不住火。
其实,倒不如大方承认。
人本身就是善恶的存在体。
本部电影的主角,艾米特,他心中也有两头猛兽,一个是自己,代表善的那头;一个是雷克斯,是恶的代表。
善的以拯救世界为己任,恶的以报复世界为己任,倘若在报复的同时,再取得世界的控制权那就更好了。
不过,恶有恶力量的强大,善也有善力量的强大,在较量中究竟谁能够胜出呢?
一天晚上,老爷爷跟孙子讲:在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两只狼,一直在进行战斗,一只是恶狼,代表着懦弱、虚伪和谎言,另一只则代表着勇气、诚实和爱。
孙子问他:哪只狼能够胜利呢?
饱经沧桑的爷爷回答他:你喂过的那一只。
当然,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你的善恶相较不能决断时,最好请别人帮忙,就像本部电影的结尾,艾米特必须联合一众好友,再次拯救世界,界,同时也将发现真正的自我。
都颇...不是我这个年龄层觉得有趣的事情
说教比正戏来得动人
继续沙雕风❤️多了很多新场景➡️末日废土乐高真是很惊艳了❤️蝙蝠侠的冰雪王后变装太他妈性感了哈哈哈哈
玩梗大佬的续集,虽然没有第一部那么精彩,但依旧不差。故事很简单,外星人的入侵以及进行对抗代表了妹妹的闯入和哥哥之间产生了矛盾,到后面结束战斗兄妹俩人重新和好在一起玩耍。爱,童心,成长,创造力……乐高依旧在传达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仍然是乐高一贯的搞笑风格。有趣贱萌,恶搞嘲讽,密集的梗,遍及的彩蛋。甘道夫,漫威,DC,侏罗纪世界,疯狂的麦克斯……脑洞大开,令影迷们十分过瘾。继第一部中的“Everything is awesome”之后,本片贡献了一首更魔性洗脑神曲,“This song's gonna get stuck inside your head”,回家后可以单曲循环了。
不错
不如第一部
段子梗应不暇接,感触最大的是一堆玩具积木被玩活了,其实他们全是一堆冰冷的塑料。想到我小时候的那些小塑料,被扔在那里不见踪迹。
这部纯粹是为了玩梗而玩梗,而且主线剧情还那么说教,对比第一部真是毫无亮点之处
比1差太多了,倒时差太痛苦,只有看这个片儿的时候能让我睡一会儿
依然是破梗和打脸型幽默,我真的太吃这一套了。 【什么是成长呢?变得坚不可摧的吗。不是的,是你经历万难,依旧心态开放友善如初】
老梗, 自己打自己, 外化則是一家人齊齊整整還是老梗....大銀幕看還是很好的樂高廣告....
全靠“梗”撑,淹没了电影本身,如果前几部还可以博人一笑,这一部就太“滥”了,包括迪士尼式歌舞,和其他动画系列比,这个系列下坡路走的太严重了,请…创作团队清醒一点。
卖玩具的宣传片
国家欠我一个哥哥系列
Everything is AWESOME神曲再次以变奏曲形式出现,新增加的PARTY洗脑神曲同样让人嗨得根本停不下来哦,少男的星际旅行梦与粉红少女系的漂亮杂糅,父子情向兄妹情的过渡,成长与保持真我的矛盾,反转戏码居然跟惊队略撞车了,蝙蝠侠依然是笑点担当,电影梗和官方吐槽冷笑话依然密集地一闪而过,考验粉丝的知识储备,作为续集来说突破不大。(66)
剧本像噩梦一样,结婚狂白衣蝙蝠侠。。
看完笑完忍不住感慨这是部感受得到创作者的爱的电影 长大了还是要保持一颗innocent的心 里面的梗太密集了 对Warner bros的角色的群嘲 正义联盟的各种梗简直笑疯!!
没看过上一部,这部还不错~乐高爱好者一定会喜欢。蝙蝠侠抢戏,埋的各种彩蛋都是亮点。不说了不说了,我要去买乐高了_(:з」∠)_
乐高电影系列的风格一直鲜明有趣,作为披着儿童片外衣的成人式幽默集锦在这一部里也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同时兼顾了寓教于乐的歌舞,也是非常适合孩子观看的一部电影。只不过相对的剧情这块就显得比较幼稚低龄,故事结束的比较仓促,破次元式的想法还蛮不错的,但也仅此而已了,剩下的就是各种捏他与玩梗了。全片虽然技术完成度依然很高,但总有哪里透出一股创意贫乏的感觉。被玩到死的老爷真是乐高系列的灵魂人物啊。
Everything is not awesome但是乐高一直可以。比第一部感觉舒服,剧情更触动。爱乐高的孩子怎么会长成一个讨厌的大人呢。星爵的分饰配音也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