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
其实里面很多助演我都很喜欢,踩单车送快递的元华,调解纠纷的元秋,当警察的元彪,还有坐在木椅上晒太阳的三个老头(徐老、光头佬和那谁)。
看海报以为是动作片,看了大半部分觉得是文艺片,但在最后二十分钟又打了起来。
还是可以看的,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老头。
但前面铺叙地不够好,感觉前轻后重了,有点使人分裂。
叙事的方式也比较松弛,人物的交错也较为突兀。
世界哪有那么多的一见钟情,所以也没有那么多的无缘无故。
无巧不成书,你起码要让它巧得合情合理啊!
抱着想重温当年美剧过江龙里山姆警长英姿的心态走进戏院,结果挺让人失望的。
整部电影跟洪金宝的角色一样浑浑噩噩,有心无力。
动作场面过多的慢镜头炫酷不足,反而让人看得眼晕,杀人都用割颈,打架都是断骨拆脉,血腥暴力渲染过度,看得着实心惊。
没有血缘关系的爷孙情尚算感人,不过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小女孩其实很不讨喜吗?
整一个撒泼的小屁孩。
洪金宝人脉广阔,请了一班大咖来打酱油,还有刘德华一人分饰二角,可是卡士强大也弥补不了各种硬伤。
当年美剧过江龙里身材发福却身手敏捷的山姆警长,情怀,和青春的小鸟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看完《我的特工爷爷》之后,我从电影院走出来,正当我双目放空,怀疑我的人生时。
购票的电商平台发给我一条信息,邀请我给电影打分,问的很巧妙,不问电影本身,只问我给电影的打戏打几分。
然后我截图发了一个朋友圈,说了一句:我给1分,不能再多了。
原谅我如此坦率,但不管你是如何提问我,从任何角度或层面的对这部片子的看法,我都会很肯定的答复你,这个片子只值一分,剧情一分,演员一分,配乐一分,故事一分,动作一分,制作一分,洪金宝一分,情怀一分,海报一分,总计一分,平均一分,满分十分制一分,满分一百分制一分,即使你付费给我写稿也是一分,哪怕我没花钱看的电影是赠票也是一分。
因为这个电影,彻头彻尾里里外外归根结底就只值一分。
但你若问我,从喜剧层面上来讲,《我的特工爷爷》怎么样?
我会说这个电影实在厉害,从我进场的一开始我就开始笑,它的弱智它的自作聪明它的自以为幽默它的牵强它的拼凑感它的傻逼程度它的莫名其妙,实实在在是令我从头吐槽到尾,事后想想,其实观影过程我是愉快的。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故事讲述基本靠旁白,打戏呈现基本靠镜头乱晃,明星扎堆基本无意义,情绪烘托基本靠配乐,一个十分钟能讲完的故事硬是拼凑成90分钟,可有可无的段落一大堆,逻辑硬伤堪称车祸现场,编剧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既视感处处彰显。
洪金宝身体力行的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他妈的最机智的做电影?
什么是他妈的最机智的做电影的方式呢?
先想个点子,随便弄个故事,不用多自圆其说,是往那个方向去有那么回事就好;然后靠关系拉拢一帮人,不用好好安排角色,也不用好好演,随随便便安插一下露个脸就好;然后做海报,大头拼大头排排站,场面一定要做足,文案一定要写到位,要热血要情怀,总之电影外的故事一定要讲透;然后做预告片,几处契合点子的镜头全部剪出来,气势要做足,宣传渠道一定要铺开。
电影是坨屎也没关系,反正电影外已经有太多内容值得说道和脑补了。
老骥伏枥的勇气你听说过没有?
英雄迟暮的伤感你懂不懂?
廉颇老矣的悲壮你是否曾领略?
中国版《大叔》你想不想看?
香港版的《老炮儿》难道你不想体验?
你不懂没关系,我他妈有的是办法让你明白,因为我不要脸呀,互联网圈做市场的有句名言,否管产品怎么渣,也能说成一朵花。
总之不怕煞笔不上钩,就怕钩子上的肉画的还不够以假乱真。
就拿这个海报来说事吧,黄色做底黑白人物群像打头,好不气派。
“锋芒再漏”的四字slogan预示着一群人即将展开生死殊斗,锋芒毕露。
而洪金宝的人头正当中,暗示主角身份,一派老当益壮的神情,似乎即将大打出手万夫莫敌。
脑海里回旋的是《杀破狼》的终极对战和《叶问2》的圆桌大战。
实际情况却是,这他妈完完全全就是一张骗人的硬照,电影里这些人就他妈根本没穿过西装,除刘德华和左一的反派勉强能被称为配角,其他人就他妈是人肉背景,冯绍峰演了两场戏,是个爱开玩笑穿白大褂的医生,胡军他妈就是个露了一面的警察,彭于晏他妈的根本就没出现在电影的正戏里,只作为彩蛋出现,演了个警校的学生,元华他妈的就是一晃而过的邮递员,元彪也是只有一场戏几句台词的警察。
原谅我还是太年轻,容易被蛊惑,原谅我昨天在推送里,对于这部电影是否值得一看的预判时,写上了一个推荐观看。
原谅我对很多人还有着太多错误的认识,我低估了某些人做电影时投机取巧的功力,低估了某些人顾于情面或利益关系而为很多事物站台叫好的假面决心;低估了某些人指鹿为马信手涂鸦画钩子肉的能力。
或者说我误判或高估了洪金宝想真正做一部电影的初心或能力,我以为五年前他参演的那部《蔡李佛》已经是底线,没想到,二十年后他再次自己执导的这部电影,竟然也会是这般凌乱乏味。
电影里,每当洪金宝路过车站,石天、麦嘉、徐克三个老香港就坐在那路边假扮东北人,一口一个“你去干哈?
”而这部浑身透着水土不服莫名其妙的不要脸的电影,我也只想问一句。
你他妈到底想干哈?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突突
这不只是一部武打戏,它让我哭着从影院出来。
我没想到一部武打戏,竟然会让我在影片播放30分钟后,被影片营造的氛围感染,让我为这个孤独的老人家深感同情。
这部片子对于90年后的人有可能会觉得无聊无趣,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个老军人退休的故事。
可是对于我来说,这部片子却狠狠的敲醒我,告诉我父母已老,请陪他们到老。
一个退休的军人,患有短暂记忆老人痴呆症,因把孙女弄丢而不被女儿谅解,独孤的来到一个中俄边界的小镇,寂寞的生活着。
他新的记忆都无法记得,不记得自己昨天吃了什么,不记得隔壁爱慕他的包租婆叫什么名字,不记得每天坐在外面的三个老人家是谁,可是他却记得这邻居的小女孩。
小女孩陪他钓鱼,陪他吃雪糕,陪他做了原本应该是亲人做的事。
“特工爷爷肚腩肥肥软软的,可是心却是坚强的。
”他因为是特工,不善于表达,不知道如何打破他和自己女儿的代沟,孙女不见了,他得不到女儿的谅解,心里一直痛苦着。
他虽然坚强地活着,却一直带着内疚活着。
当他知道这次去找那个小女孩时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机会存活,他留了短信给他女儿,说了对不起。
当他受伤了,还是一步一步跟着那个黑帮大哥,只因为他当年把自己孙女弄丢了。
当那个黑帮老大死了无法告诉他小女孩的下落时,老丁大声地哭了出来,把他这一生的内疚哭了出来,把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大声地哭了出来。
喜欢一开始那个画漫画似的介绍,喜欢那个童谣,喜欢里面的配乐。
武打方面简单直接,干劲有力,佩服洪金宝这个高龄爷爷对电影的热爱,对武术的执着。
喜欢这个剧情爆满的动作片。
观后感:因为生活的紧张,每天工作,我们都把家里的父母忽略了。
也因为我们觉得父母永远在家里,忽略了他们总有一天会老去,会需要我们的陪伴,会需要我们的关心,而他们能依靠也只有你一人而已。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别让老人家孤独下去,抱抱你的父母,谢谢他们陪你长大,你会陪他们到老。
一1996年,电影《一个好人》片场,所有工作人员都紧绷神经,拍摄一组追逐戏。
成龙担纲主演,有一场戏需要他从高楼跳到地面手推车上。
对于身手灵活的成龙而言,这场戏并不复杂,似乎可以尽早完成。
然而,当他从尚未拆脚手架的高楼上纵身跳下时,身体不小心碰到了脚手架,整个人被迫在高空翻滚,跌落到地上。
落地时,脖子直接撞到地上,颈椎骨“咔擦”一声,顿时晕了过去。
这不是成龙第一次遭遇这种拍戏意外,在他的电影生涯里,这种意外发生过多次。
而对于《一个好人》的导演洪金宝而言,这种情况也并非第一次遇见。
在他参与制作的大多数功夫电影里,无论是演员还是替身,都是真摔真打,发生一些身体上的摩擦甚至意外的危险,皆属正常。
就像洪金宝在自己担当导演和主演的电影《提防小手》里所经历的那样,一场从四楼跳到货车上的戏份就充满危险——跳跃位置稍有差错,很可能被车板割伤。
但他并没有选择用替身,更别提特效,全都亲自上阵。
在洪金宝、成龙、元彪三人齐聚主演的电影《快餐车》里,同样不乏危险戏份,但他们都是亲身上阵,磕磕碰碰,如同家常便饭。
洪金宝和成龙的这些拍戏故事只是因为他们的名气大而被放大到更多人知晓而已,同时期的许多电影人,无论幕前幕后,都有过不少类似的“意外”经历,因为他们基本都是真摔真打,真跳真碰,拼的是一股劲,凭的是一身胆。
他们可不像西方电影那样,运用高科技去计算风速预计风险,更不会像现在这样动用大量特效。
在彼时的片场,实干才是硬道理。
这波电影人正是靠着类似的拼搏精神,将香港电影,尤其是功夫电影,推向了辉煌。
而在这群“功夫英雄”当中,洪金宝显然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大”人物。
不仅仅因为他有一副“大”身板,还因为他在香港电影史上有着“大”地位:早期和“功夫巨星”李小龙搭过戏,中期凭借自己的功夫身手参演甚至导演过不少功夫佳片(凭借《提防小手》拿过金像奖影帝),即便是到了香港电影的衰落期,他也仍旧在银幕上贡献着独有的“胖却灵活”的功夫形象。
他历经过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也见证了香港电影的逐渐衰落,面对港片的逐渐式微,他选择了减产。
电影《一个好人》是他在上世纪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再次拿起导筒,时光已悄然飞逝近二十年。
二电影《我的特工爷爷》便是洪金宝时隔多年后再次担当导演和主演的作品。
作为有着真功夫底子的电影人,洪金宝赋予给这部电影的定位是:一部不一样的功夫片!
事实上,早在预告片出来时,凌厉的镜头展现出的功夫画面就已经让不少功夫电影迷感到有些“不一样”了。
而在看完电影之后,你便会发现,这部电影还真是一部“不一样的功夫片”。
首先当然还是功夫本身:与以往近乎华丽的(尤其是引入过多特效之后的那些所谓功夫片)或硬桥硬马的“一招一式”功夫电影不同的是,这部讲述“退伍特工”的电影认真地考虑到了“特工”或“警卫兵”这一职业属性,功夫招式选择了采用大量的近身搏击,通过凌厉的镜头表现,让这种功夫显得干净利落、遒劲有力,不拖泥带水,也丝毫不夸张,倒是在显得真实的同时,还勾起观众对“中央警卫兵”这一职业的好奇。
其次是人物设定:特工爷爷+小萝莉,这种“大龄人搭配小孩童”的组合在结合“打斗”之后,就很抓人眼球,而在情感方面,也很能引人关注。
在本片中,导演洪金宝其实没有过多的着墨于功夫上,而是将大多数镜头给到了“老人”与“小孩”,在营造彼此的情感关联之余,还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两个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令人多少会有所思考。
最后便是剧情上的设置:特工爷爷为了小萝莉而单挑一群“坏人”的剧情,很容易令人想起《这个杀手不太冷》、《大叔》、《飓风营救》等电影,尤其是当这个“胖老头”还非常厉害时,单挑“黑帮”甚至“黑手党”这样的剧情就会变得特别有吸引力。
事实上,当你看着洪金宝饰演的“特工爷爷”以一己之力干翻国内外“黑帮”时,你多少都会有“燃”的感觉的。
尽管这部电影的确呈现了一种“不一样的功夫片”模样,但不得不说的是,影片在叙事上是存在不足的。
节奏把控不当,人物塑造有余,旁白的运用没有给叙事加分,略显单调的音乐也让影片有了黯淡之处。
三但这部电影最值得被重视的,其实是它所包裹的一种令人极易怀旧的情愫——不是说影片本身的故事,而是说影片的卡司阵容。
如果说,请来刘德华饰演一个“坏爸爸”是一种了不起的偶像光辉,而请来李勤勤、胡军、朱雨辰、宋佳、彭于晏等人是一种阵容的庞大,那么,请来徐克、麦加、石天,尤其是请来当初“七小福”当中的元彪、元秋、元华、元庭、元宝,就算得上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了。
要知道,徐克、麦加、石天,这三个人在香港影史的长河里,绝对是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
三人不管是现在还在为华语电影贡献力量,还是早已淡出影坛,都是值得被尊敬甚至被仰视的人物——因为他们为广大影迷们制造了太多经典的电影,也制造了太多值得回味的观影记忆。
而此番出演,尽管戏份不是很重要,却已经足够令不少影迷感到激动不已!
而“七小福”重聚,则更是勾起了不少观众对于香港电影的诸多回忆。
因为这几个人(关于“七小福”的人员构成其实有多个版本,但主要人物还是洪金宝、元彪、元华以及成龙等人,成龙因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参与本片拍摄)无论是在幕前,还是幕后,都给观众们带来过大量的精彩功夫电影。
他们要么担当导演,要么担纲主演,要么负责武术指导,给不少电影注入功夫的力量。
可以说,但凡称得上是港片迷的观众,都对他们不陌生。
他们这群香港电影人,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就是靠着敢拼、够胆的精神,为香港电影添加了不少绚丽的色彩。
他们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难免发生意外,甚至难免为电影洒热血。
他们是真正够资格被称为“港片传奇”的电影人,在数量庞大的香港电影里,他们参与的作品占据了大多数。
但他们不乏壮志未酬者,即便是被岁月雕刻了容颜,仍愿意投身电影创作。
所以,这些电影人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也是一件极易勾起人们回忆的事情。
他们所代表的电影很容易勾起影迷的怀旧情愫,而他们逐渐老去的事实,又多少能引起一丝对岁月的感叹。
他们曾经在香港电影中奋力拼搏,以近乎不怕死的精神制造那么多的经典港片,却也难敌岁月的雕刻,渐渐老去,也渐渐远离。
就像影片中满头银发、步履蹒跚、脖子上挂着钥匙的“老爷爷”那样,他们这些渐渐老去的“港片传奇”出现在画面里,无论在做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做,都会引起一丝感伤。
渐渐老去的不仅是这些电影人,渐渐老去的还有实打实的功夫,当你在一堆“假把式”和“加特效”中意识到这样的功夫影人还没有靠谱的继承者时,你大概也会有一丝感伤的吧。
幸好还有壮志未酬的电影人,愿意为电影甘洒热血。
感谢他们。
PS: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谢绝不打招呼的转载。
首发于公众号【木易的岛】(muyidd2015),欢迎交流。
平时比较喜欢看的是《变形金刚》《阿凡达》等一系列科幻大片,对于青春爱情如《那些年》《听说》《分手合约》等的也比较感兴趣,但对于讲述亲情或能扣人心弦、情感较为真切的电影印象中看得不多,略数一数只有《忠犬八公》《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少数几部。
这部电影2016年就已经上映,直至今天电影荒的时候才决定看看。
启初看到电影名字时,给人感觉是一部类似于成龙风格的,主打搞笑的动作片,结果出人意料。
专业层面的影评不会写,只能写写自己的观后感。
电影中特工爷爷虽然话语不多,但是处处都透露出对春花的喜爱和呵护,一起钓鱼,吃冰淇淋,吃饭,走在路上,无不体现爷孙俩的纯粹感情。
每一个出现春花的镜头,天真、浪漫、无邪等各种美好字眼油然而生,都令我发出有一个小女儿真好的感慨。
尤其到最后,连自己亲生女儿都忘得彻底的情况下,却依旧记得春花这个“小孙女”,着实深入人心。
特工爷爷与黑帮的打斗环节比较真实而无夸张之处,体现出爷爷具有扎实的武打功底和体格,但又体现出退休后体力和反应力不从心。
为了寻找春花,只身一人深入黑帮,原以为是用于防身的折叠匕首,却只是一支用于搜集记录的录音笔。
最后却什么也没有录上,让人倍感凄凉。
当小女孩被袭击之后,不得不离开老丁,寄住到了亲戚家。
某一天,放了学的小女孩走过天桥,忽然停了下来,镜头定格在她的背影,小女孩趴在桥上,一动不动地望着她和老丁一起走过的铁轨,夕阳将她的麻花辫染成了金黄色;而与此同时,老丁驻足在他曾和小女孩一起吃过甜筒的小摊前,镜头一转,老丁坐在公车上,手里握着一只甜筒,冰淇淋融化了,滴滴答答流到手上,老丁似无所觉,平静地望着车窗外的黄昏。
这样的一场戏,搭配着Bill Withers苍凉的歌声:她走了,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她走了,光明也不再了……音和画结合得如此完美,意境清新隽永,让我不由得落泪。
不管之后的故事如何,有了这一段,这部电影在我心目中封神了。
看了好些影评,都给这说情怀啊,动作啊,这毛病那毛病的挑,我真的很无语,不想给星,别找借口抹黑。
明明是一部配乐极好,柔和了国产写实,港台优点,国外片子,黑色幽默,的一部好片子,愣是被一帮情怀傻逼评的宝刀已老,廉颇久以。
我觉得好看,剧情好,结尾少了点,别的,拿出去那也是好好的大片。
怎么就三星了?
国产烂片还不够多么?
好好的片子不值得鼓励下么?
傻逼情怀们。
死去吧
这部片子,就一句话,不推荐看。
卧槽,虽然有洪金宝主演,刘德华助演,客串阵容强大,其实刘德华根本就没多少戏份。
这部电影我的评分也就3分,剧情,打斗,娱乐性都不怎么滴。
如果说格斗上有什么新意的话,也被它脑残的剧情掩盖了。
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你会发现《蝙蝠侠大战超人》的剧情、动作简直就是神剧,十分满分了。
不能否认聚齐这么多演员,情怀可贵,但情怀不是用来侮辱观众的智商的,看完这部片子,我内心只汹涌的奔腾出十万只草泥马:编剧你出来,让我捅两刀先。
就是这种感觉。
低智商的黑帮,拙劣的表演,想要以情怀牌赚取眼球,还差的很远。
不要被海报骗了,这些人在电影中自始至终没有穿过西装。
刚上映那天我惊奇的发现豆瓣评分竟会有7.3分之高,我就卧槽了,是观众脑残还是我品位差呢,我又仔细的用这部电影污染了一遍自己的三观,坚持自己的品位。
然后豆瓣上接着降到6.几分,又降到今天的5.几分,如果不出意外,随着观看人数的增加,它的评分将进一步下滑。
就这样吧,不想浪费脑细胞在这部电影上。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适,请酌情自调心态。
国内大多数武校的教育方式都很落后,只重于传统的练,没有现代科学的教育方法跟进。
四、五岁的小孩子正处于骨骼发育阶段,教练根本不重视。
导致很多传武的孩子从小罗圈腿,腿不直溜。
人要是膝盖是弯的,上身的重量不会到脚,下压的力量全部给到膝盖,站立跑跳时间长了都会膝盖疼,年轻时无所谓,到老了问题就来了。
这部电影里,洪金宝罗圈腿特别明显,他年纪大了,又那么胖,会非常影响行动。
果然后来听说洪金宝做手术,坐轮椅,还要修养半年。
虽然媒体没有说具体做的什么手术,但是我猜应该是膝盖截骨术,这个术后肯定做轮椅,半年不能下地。
如今洪金宝养好伤了,出来活动,腿直溜多了。
所以,当家长的一定要注重小孩子的骨骼发育,尤其是膝盖问题,早发现早治疗,受用一生。
洪爷演什么我都买他的帐。
赠票看的,就不狠骂了,2016华语十烂有力竞争者之一。比《澳门风云3》还要脑残。剧情已经不能用尴尬来形容了,严谨地说应该是,逗我玩吧。
刘德华第38次在电影中死掉
有点喜欢这种爷爷和孙女的故事,大概自己老了。可是为啥是孙女呢。。。。可能勇敢小大人的女孩更好玩。
既然角色得了老年痴呆,所以这么面目僵硬我觉得也还说得过去,这种片子你苛求逻辑和情节有啥意义呢?毕竟能看到七小福什么的再聚银幕也不容易了,况且关节技的打斗也真是不错的,情怀和打斗都不错。
挺好看,为啥评分那么低?
洪金宝不愧是动作大师,本片的文戏和剧情虽然很平庸,但是动作打斗设计真是一流,这特工的打法动作比好莱坞强太多,看动作片还是得看香港的,一想到这就不得不感到惋惜,看到这些香港电影人都老去,香港电影也后继无人,真的可惜
没那么不堪啊,主要讲亲情嘛。而且剧组对绥芬河也还原的不错。
剧情本身非常一般,洪金宝的腰身和年龄竟然还能打出一片血路,龙套们却太过强大,看海报就知道了。七小福的传奇。
这部片子应该叫看洪金宝打怪兽。 彭于晏在哪里?
每个爷爷都是一部奇书。
洪金宝爷爷真不容易,一大把年纪这么拼,我觉得对这种大阵容大制作为卖点的电影能拍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166560/
名字不好,我以为是讲打架破案,其实是讲亲情。
泪点有点低,哎
退休保镖大战中俄黑帮。
老金宝有点迷离在影片之外了,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倒是许久没在荧幕上见到麦嘉和石天了,洪爷爷面子确实大。
电影好的话,当初就不会逃档来
这竟然是一部试图回归“情义”的合拍片,半数以上的老演员,一个一个数老演员,似水流年,英雄迟暮,老丁空有一身“功夫”,也无能为力,多像是香港电影的一个隐喻啊,大势已去,只能在合拍片里偷生,但气势还是有的。拼到底,“情怀”在。香港电影最终会留下什么,谁知道呢?老人也有英雄梦想。三星。
一部很温馨也很温情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