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翠丝

翠絲,Tracey

主演:姜皓文,惠英红,黄河,袁富华,余香凝,吴肇轩,周祉君,陈蕾,葛民辉,岑珈其,梁舜燕,顾定轩,黄溢濠,李昭南,陈志全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8

《翠丝》剧照

翠丝 剧照 NO.1翠丝 剧照 NO.2翠丝 剧照 NO.3翠丝 剧照 NO.4翠丝 剧照 NO.5翠丝 剧照 NO.6翠丝 剧照 NO.13翠丝 剧照 NO.14翠丝 剧照 NO.15翠丝 剧照 NO.16翠丝 剧照 NO.17翠丝 剧照 NO.18翠丝 剧照 NO.19翠丝 剧照 NO.20

《翠丝》剧情介绍

翠丝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安宜(惠英红 饰)与结缡多年的老公大雄(姜皓文饰)在同个屋檐下,一同育有儿子(吴肇轩 饰)与女儿(余香凝 饰),出嫁的女儿也已有孕在身,一切看似和乐无忧,但她竟却从未发现与枕边人原来是同床异梦。某日深夜老公接到越洋来电,得知儿时老友已在伦敦逝世,致电告知的是他的合法同婚伴侣阿邦(黄河 饰),并预计携带老友骨灰返港安置。与此同时,老公又安宜客串票戏的场合,重遇他儿时认识的昔日粤剧花旦打铃哥(袁富华 饰)。故友骤逝又加上巧遇故知,翻起老公许多往事,他决定坦承揭示深藏已久的秘密:他想要变性。安逸过着师奶生活多年的安宜,自认平静的婚姻生活顿时发生剧烈家变,她与家人将如何面对曾是一家之主的人,如今改名唤做“翠丝”?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亢奋第一季寻找格蕾丝只有形式的罗曼史豪斯医生第七季我喜欢上了给我橡皮的女生。尸体情越海岸线灵魂停留分界线我不是药神血界战线&BEYONDOAD博斯第三季给你我的独家宠爱永不回头摇滚吧!老爸章鱼噼的原罪维多利亚第一季流光引让老师流产委员会大唐双龙传东北往事之大叔真帅越位维琴河第二季跟我的前妻谈恋爱网络年代之后5斗罗大陆之燃魂战不要欺负我,长瀞同学歃血急救队第一季姐妹

《翠丝》长篇影评

 1 ) 我本是女娇娥,恨天生做男儿汉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穿旗袍的书】影片概述2018年金马奖中备受关注的两部LGBT题材的电影,一部是邱泽主演的《谁先爱上他的》,另一部就是今天的主角《翠丝》。

这两部电影都是关注性少数人群的作品,侧重点略有不同,前者重点放在男同性恋,后者则关注跨性别者的自我认同。

这两部影片我都很喜欢,相比金马奖八项提名并最终斩获影后的《谁先爱上他的》,仅仅拿到最佳男配的《翠丝》受到的关注逊色不少,但这并不影响影片带给观众艺术上的享受以及价值理念的碰撞。

《翠丝》这部影片主要讲述自我认同为男跨女(即拥有男人的身体却认为自己是一个女人)的佟大雄和妻子生活了数十年并育有一子一女,某天,发小也是自己五十年来最爱的男人阿正在叙利亚从事战地摄影师的工作时不幸去世,阿正的男友把他的骨灰带回香港入土却被海关扣留,在处理阿正骨灰的过程中,在阿正男友的推动之下,佟大雄最终决定和妻子坦白,并做变性手术成为女人。

佟大雄(姜皓文饰)剧情推演(一)影片以佟大雄(姜皓文饰)五十年来反复做的一个梦开始,在梦中年少的自己和阿正一起在山涧嬉戏,电话铃声把他从梦中惊醒,来电的正是阿正的男友,告诉他阿正在叙利亚工作时不幸身亡。

大雄(左)阿正男友(中)阿俊(右)大雄、阿正、阿俊从小一起长大,接到电话第二天大雄去找阿俊,告诉他阿正离世的消息,并表示阿正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够抛洒在香港。

大雄和阿俊一起去机场接阿正男友的时候,因为香港不承认同性婚姻且证件未带而无法正式阿正身份,海关扣留了阿正的骨灰,无奈之下,三人只能先回酒店安排阿正男友住下,再想办法。

大雄(左)和阿正男友(右)聊阿正和大雄的往事大雄请身为律师的女婿帮忙,正好有议员在提案同性骨灰处理,想借助阿正的事情,阿正男友也同意,就向律师详细讲述了自己和阿正相知相识相爱的事。

骨灰这事儿虽然闹得沸沸扬扬,但也算解决了。

可能是出于对同一个人的思念,当天晚上大雄去酒店看望阿正男友(这一点我确实觉得很突兀,没有理解为什么大雄会突然去酒店)。

也许是白天的讲述勾起了内心的回忆,大雄来到酒店的时候,阿正男友由于对阿正的强烈思念,情绪一度失控(也许是听了阿正的故事,同样勾起大雄对阿正的回忆,故而来此?

)。

大雄在酒店门外有一个插曲,白天律师还没来之前,大雄和阿正男友简单聊起了阿正和大雄之间的事,阿正男友说阿正经常提起大雄,还说自己很爱大雄,也知道大雄爱他,只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大雄在逃避阿正。

当阿正男友问到大雄逃避的原因时,大雄岔开了话题。

阿正男友(左)、大雄(右)当天晚上大雄敲门进入酒店房间之后,和阿正男友聊天,其实主要是大雄在安慰他,阿正男友提到他们已经考虑领养小孩,最挠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惊动律师、议员、记者,我们才能讨回一点点尊严呢?

”(指阿正骨灰的事)。

大雄的一句“阿正在我们心里”也点燃了两个人的激情,在宽衣解带的时候,阿正男友碰到了大雄穿在里面的女士内衣,突然想到自己还穿成这样的大雄裹好衣服匆忙离开了。

大雄(左)向阿正男友(右)坦白第二天阿正男友到大雄开的眼镜店,再次质问他到底在逃避什么。

纠结再三,大雄把阿正男友带到了小时候和阿正阿俊常来玩的山涧,向阿正男友吐露自己逃避阿正的原因。

多年来大雄知道与阿正两情相悦,阿正是gay,看到阿正和别的男生接吻时,恍然大悟自己的想象中与阿正是一男一女,当他在浴室偷穿自己母亲的内衣时,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跨性别者,拥有男生的身体却不具备男生的灵魂。

害怕阿正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这就是一直以来逃避阿正的原因。

打铃哥(袁富华饰) (二)在向阿正男友坦白之后,大雄带着他去见了一个关键人物,即本片获得最佳男配的角色,打铃哥。

打铃哥原本是广东粤剧的一位花旦演员,艺名花艳红,后来在酒楼打工,为了养家的大雄在同一家酒楼做兼职,二人由此相识。

有一次大雄带着阿正阿俊来酒楼,巧不巧的,打铃哥进女厕被人殴打,下班之后到打铃哥家里,他想阿正大雄透露自己是一个女人,外面不是里面是。

(私以为,打铃哥应该和程蝶衣一样,扮演的是花旦,入戏太深。

打铃哥在票友会演唱,与大雄偶遇后来打铃哥去四川进香,大雄在这个时候离开酒楼帮自家二叔开店,二人就此一别数十年未见。

影片开头大雄遛狗的时候看到一位身形很像打铃哥的捡破烂大爷,把狗拴在路边去寻,人未见到,结果狗还正好生病失去知觉被送医院抢救,还被家人数落。

(号外:大雄家狗叫Bowie,这个名字是有由来的呦,观影自寻,有奖问答。

大雄一家在动物急救中心之后,大雄在妻子的票友会上再次见到了打铃哥,两人一见如故。

(对大雄而言,更多的是找到自己人的欣慰吧),在之后的一次见面中,打铃哥把自己当年去四川求来的观音送给了大雄。

打铃哥(左)送大雄(右)观音吊坠大雄带阿正男友以及阿俊来见打铃哥,阿正男友突发奇想,让打铃哥扮上女装,大雄也在阿正男友以及阿俊的鼓动之下换装,四个人一起到酒吧嗨去了。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被打铃哥的女装惊艳到,觉得好美。

)虽然由于这次经历太过兴奋,耄耋之年的打铃哥生命就此终结,但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应该是打铃哥这一辈子最开心的一天,终于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女人,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女厕。

(即便只是伪装。

从左至右:打铃哥、阿俊、阿正男友、大雄 (三)就在把打铃哥送往医院的时候,同样身着女装的大雄在上车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同样他也认出了大雄。

身着女装的大雄遇到自己的儿子这算是一个契机吧,一方面是被家人撞破,另一方面出于穿上女装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安逸,大雄最终决定和妻子坦白一切,离婚,做变性手术,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

这是一场爆发力极强的戏,作为一个一向喜欢内敛表达的人,不得不说我很喜欢。

就像我一直以来不喜欢政治正确一样,并不是说政治正确的观点就怎么样,而是你的立论让我觉得你只是在宣泄情绪,毫无道理&逻辑可言。

缺少铺垫的情感爆发,只会让我觉得目的性太强而逻辑支撑不足。

大雄的妻子,安宜(惠英红饰)出演大雄妻子的演员也是我最近很喜欢的实力派演员惠英红。

我认为,对于这场戏的铺垫有三个地方:第一,影片开头,安宜(大雄的妻子,惠英红饰)因为嫌弃女佣人和别的男人出入酒店,调虎离山之后在佣人房间搜出避孕套。

借此事初步表现安宜封建的思想,在自家不允许存在性欲,被儿子吐槽“道德洁癖”。

安宜和儿子讨论女佣第二,女婿出轨并把淋病传染给已经怀孕的女儿,身为母亲的安宜在得知小孩未受影响后坚持要女儿生下小孩,并绝不同意离婚。

(这一点上,安宜似乎比《春风沉醉的夜晚》中林雪(江佳奇)更加迂腐,认为女人一但离婚就什么都没了,这也是她多年来深知丈夫的心事却依然隐忍的原因,即便在大雄明确表示之后,安宜仍旧坚决不离婚,还希望双方将就。

安宜反对女儿离婚第三,安宜偶然发现大雄买女士内衣留下的小票,质问他怎么回事,还提出在电视上看到阿正喜欢男人(因为骨灰),大雄表示自己多年从未行差踏错,安宜一句“我倒希望你有”侧面透露安宜早已心知肚明。

最后大雄说了句“我会好好照顾你和孩子的”。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能这样想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只是,安宜,安宜们,想要的并不仅仅如此,她们想要的是这些男人们不愿给予亦或根本无法给予的感情上的支持。

安宜发现大雄买女士内衣的发票有了这些铺垫,再来看结尾大雄和安宜的这场戏,虽然情绪表达的激烈,但并不觉得有什么突兀的地方,面对女佣女儿事件时安宜所表现的愚昧,和儿子关于离婚的争论,都让观众觉得,面对大雄突如其来的坦白,这像是安宜做出来的事儿。

安宜(左)与大雄(右)争吵大雄最终迈出了这一步,影片也就接近尾声,最后就是交代一下主要人物的结局。

大雄最终做了手术,等着恢复;女儿生下了小孩,母子平安;安宜仍旧到剧团唱戏,并成功演出,只是一个人难免凄凉;阿正男友也为阿正举办了摄影展,算是实现了阿正的心愿吧。

安宜(左)与大雄(右)争吵畅所欲言(潜台词:瞎聊)整部电影,我最喜欢的几场戏,一场是在和律师聊完的当天晚上,大雄去酒店看望阿正男友。

一个人伤心并不一定要哭的,就算是哭,也不一定非得在葬礼或者看到骨灰的时候,感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冲刷殆尽,反而会随着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潜藏在内心深处越积越深,等到某个时刻回忆起来,等到深夜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房间,伤心便像积聚已久的火山彻底喷发,那种刻骨铭心宛如昨日。

所以,看似坚强的人或许往往都不那么坚强,同样,看似伤心或许下一秒早已抛至九霄云外。

大雄(右)到酒店看望阿正男友(左)除了最后大雄向安宜坦白那场情感激烈的戏,还喜欢的就是大雄和打铃哥换上女装在酒吧狂欢,这场戏让我感受到的是一种释放,是一种自由。

(不过,姜皓文的女装比起秦昊来,那真是差好远,我还是喜欢秦昊的女装。

打铃哥在酒店与男人拍拖大雄的儿子看到自己父亲穿女装之后,不敢相信,不愿相信,且不说是异装癖还是gay亦或别的什么情况,他都不想也不愿知晓,甚至都不愿给他父亲一次解释的机会。

这就是曾经用彩虹做头像、吐槽母亲翻女佣房间道德洁癖、声称紧跟时代潮流支持同性恋支持LGBT的年轻人。

我突然间想起《知否》中的一句话,“你看,板子不是打在自己身上,是不知道疼的,只要不是死了自家人,也是可以慷他人之慨的,真扯到自己身上,是宽宥也没有了,慈悲也没有了,是不是挺可笑的。

大雄儿子(右)结尾安宜和自己儿子聊天,说了一句让我挺心疼的话,“我只是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妻子,为什么要这样逼我?

”。

安宜从剧院出来,看到门口“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倡议,拿起笔准备签字,可最终还是搁笔拒绝了。

如果放在以前我会觉得安宜终于开窍儿了,可如今只觉得无奈,这要多少个不眠之夜才能换来这样的坦然。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自己的自由而强求别人,终究还是错了,也许,从一开始就错了。

安宜(惠英红饰)独自一人回家影片结尾部分有点拖沓,我本以为会结束在大雄变性后阳台上看到女儿顺利产子那一幕,或者安宜和儿子交流那一幕,或者安宜从剧院走出独自一人回家那一幕,结果并没有,后面还有很多场戏。

这就是《翠丝》在时长上比《谁先爱上他的》多出的二十分钟,我想,两部影片质量也就差在这个地方了吧。

(当断不断,不懂得割舍的结果就是冗余。

后记:开头剧名“翠丝”二字一分为二,一半是象征自由的蓝色,一半是象征厮守的红色,正好预示了大雄和安宜两个人的内心追求。

结尾,那半蓝色被粉色所替代,正好是红蓝融合之后的色彩,或许象征着迈出关键性一步的跨性别者。

PS:后台回复[翠丝]自动获取资源。

如果你有想要分享的电影,欢迎留言或者发送后台消息。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穿旗袍的书】

 2 ) 跨性别者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那么人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人。

随着知识 年龄的增长,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从社会学的茶室交易到如今的跨性别者,我们都能很好的理解和接受,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这是你身边的人就是你的父亲母亲,你还能接受吗?

答案显然是需要经过很努力才能得出。

这个社会没有公开承认的事情那就是问题,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也很难让上一辈搭上潮流快车,其实我感觉当今社会大多数的理解就是好奇,因为想知道他们的生活,所以装出一副理解的样子,满足的还是自己的窥探欲。

真正的理解应该是泯然于众人,不觉得惊奇,不觉得无理,不觉得错误。

很难做到吧,因为我就没做到。

 3 ) 胡思乱想~

今天终于有时间去看这部影片了,本来是冲着红姐去看的,但是在整部影片的基调下,演员个人就太过渺小了。

这是华语首部跨性别电影,也是我看过的第一部跨性别电影(看之前还以为只是同性)。

感触最深的一点还是当儿子发现了父亲的秘密之后不认同,其女友的一句话,大意是别人可以随便出柜什么的,当事情发生在自己亲人身上的时候又第一个无法理解。

确实,或许我们真的没有自以为是的那么开明。

人物设定、选角都很有意思,不是年轻人的荷尔蒙,唯美的爱情故事无奈提早落幕,而是一个已经步入中年、家庭稳固的丈夫、父亲、儿子,其背后的伦理冲突、家庭矛盾更甚。

但还是想说,男主确实太过幸运了,少时有相知的长者,中年有鼓励的朋友,他们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都在理解、支持着他,甚至其母亲也能理解这一切。

坦白讲这太过理想化了。

红姐饰演的(同妻)着墨不多,但是演技在线,几次亮相表演都很有张力,而这个人也是全剧最大的悲剧人物。

男主对朋友说自己不怪她。

坦白讲,他并没有资格怪她,相反最应该对她说声抱歉。

男方主动欺瞒自己,女方则是被男方欺瞒。

诚然女方一定早就有所感知,对方坦白后也不愿意离婚,但这也正是现实中“同妻”最真切的状况。

 4 ) 港版《Danish Girl》

佳片推荐:《翠丝》,被称为港版的《Danish Girl》,也是华语影坛第一部实验性的探讨Transexual主题的影片。

姜皓文饰演的51岁中年男士,与惠英红饰演的妻子有一双儿女,但一直压抑着自己男儿身女儿心的本性,直到童年好友阿正(同志)的同性伴侣带来他的死讯,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勇敢地作出了变性的选择。

立意与剧情其实并不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演员的表演,姜皓文真的是被忽略的好演员,众所周知,出演此类影片是需要极强的细节把控能力的,姜皓文并不具备小雀斑或是休格兰特或是哥哥那样的特质,但凭借实力,照样把角色刻画得出色到位,而惠英红也把一个长期没有夫妻生活,只为维持面子与尊严的传统妇女在无可挽留时的奔溃状态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二人之间的对手戏,值得所有电影学院学生当作范本学习。

本片已经斩获了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配、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女配等重要的表演类奖项。

有着那么多演技精湛的好演员,谁能说港片已死?

 5 ) 喜欢但略有不足

整体来说是很喜欢的,几个角色都有点意思,明显感觉到编剧和导演在细节上很用心。

开头很棒,中后段我开始分心了,本期待大雄和亲友们有更多的互动和讨论,或多或少呈现了,但是浅浅一笔带过,有种工具人的感觉。

可能是前面的铺垫太有感染力(我从18分钟开始哭),形成了落差。

到了片子结尾,生出了“这是一出童话吧”的感觉,有种太顺利了的感觉。

虽然剧情上也交代了翠丝的不易,然而缺乏真实感。

最期待是看到翠丝的家人和朋友从得知到最后接纳/不接纳的部分,这段恰好是最轻的。

看到是第一部作品,还是很值得鼓励的,能把故事说清楚还有感染力,已经胜过多少电影导演呢。

 6 ) 首先是一个人,再是女人或男人

说一下情节上的小问题,其实是可以在剧本阶段规避的。

首先是男主的自戕。

在与妻子声嘶力竭地爆发之后,接下来的一场戏就是男主在卫生间哗哗的水声中,割伤下体。

我不知道是否有情节规律这一说,我个人感受是很难在一个情节高潮时不带喘息的马上进入下一个高潮。

或者将自戕放在摊牌的前面,有些尴尬有些冷淡的时刻之后,最终再爆发。

或者根本不要,会引起不适。

而且我觉得这个老实男人并不敢。

其次是那位远方到来的,男主初恋的新加坡爱人。

在影片前半部分,主要是男主和他共同怀念逝去的爱人。

但是整个看起来,男主对于逝者的情感仅仅存留于年少时光,因为他个人的特殊身份好像让他对于这个爱人超出了一般意义上遗憾的爱情。

这份念想其实并没有他以为的那么厚重。

当影片进行到后半段,这两人意外地走近实际是架空了他们对于逝者的共同念想,至少是稀释了男主对初恋的那份执念。

这种“你知道吗他和我说了很多你们之间的事情””直白表述,在逝者的纪念性摄影展在巨幅的男主青春光影下两人撞杯,都太表面,少了些许进入男主内心深处的孤独的时刻。

另外也看不到男主对于初恋坦然面对同性身份,有一个合法的同性爱人这个事情上他多少会有的内心波动,还是说,电影过分含蓄了,没有半点行迹。

影片最为费解之处在酒店房门外的痛哭失声,这里绝不是什么男主隐忍的精湛表现,而是作者强行的两人合声。

新加坡爱人在音乐陪伴下抚摸自己并借以怀念爱人直至放声哭泣,为什么男主恰好在这里也要泪崩。

他在门外并不知道门里面在干什么。

他听到那人哭,他当然也在想念那位逝者,他也就哭了起来?

我觉得在此他无非是眉头稍有触动,在门外捂着脸好哭了一阵,并不太符合这个人物的性格和年龄。

是为了表现怀念太深?

并不。

这种外放的哭只会引起反效果。

而且何以至两人如此合拍呢?

干脆抱在一起哭好了。

反正我对那位小男生的全身性回想表示无感。

竟然呢,我最喜欢的镜头是男主不露脸的。

一个背影,他变身之后去看了老婆的票友演出。

人有很多不得以这样才有了故事有了魅力,并不是跨性或者什么。

 7 ) 紅與黑的衝擊

1. 整體而言太多不必要的交代。

雄哥蘭桂坊易服前最大的問題是過度使用flashback,但還是有三星的水準,角色間的chemistry夠,演員表現都很好,第一場爆發戲是律師女婿外遇一事,惠英紅和吳肇軒表現不凡。

2. 接下來是全片拍的最好的部分,由蘭桂坊易服的自我釋放,到一代名花的華麗絕唱,再到雄哥面對家人面對有道德潔癖的太太,那樣的悲痛與無助,黑哥紅姐的衝擊帶來充滿爆發力的演出,最後在浴室一度崩潰旋即淡出...這短短近20分鐘的戲碼,足以撐起整部片,不論是議題剖析的深度或角色內在的掏空,都是今年港產電影的最佳典範。

3. 但!

非常可惜的是緊接著的那場戲講述又七個月後成為女人的翠絲看著孫子的出生,完全破壞了上一場戲達到的高度。

像是觀眾跌落谷底前硬是要把大家拉到一個正面歡快的光景,在我看來,或許是阿雄和阿俊製造的氣氛太過跳tone,尷尬之餘還稍稍失去了真實性。

再加上主題曲的潤飾,一度對這樣的不正經感到非常失望。

反而接下來新光戲院的那場戲,翠絲去看Anne唱戲,鏡頭只捕捉Anne的眼神和翠絲的背影,沒有台詞,卻力道十足。

要是浴室戲後直接接上這場戲,在未介紹變成女人的翠絲之前,能利用留白製造一點神秘感,必定讓這部片再上一個高度。

可惜,可惜。

4. 這之後還有最後兩場戲,也是有類似的情況。

最後一場戲是Vincent和媽媽Anne的對話,拍的也非常之好,若接在新光戲院那場會更好,其實也比較合理。

而倒數第二場戲是阿正的展覽、阿邦的新書,以及翠絲告別大雄身份的戲碼,導演想交代的太多,告別舊有身份是重要的,但可以點到為止,而攝影展和新書的橋段,我覺得其實沒有那個交代的必要,又阿邦和翠絲發生關係更是不明所以。

總體而言,come out+浴室戲>>新光戲院戲>>母子對話這樣的組合作為這部電影的結束會是我心中最powerful最精簡的收尾。

5. 戲中兩場戲用了辨識度很高的Adagio in G minor(也就是Manchester by the Sea中的最高潮——男主在警局試圖自盡——所使用的配樂),其一是雄哥帶阿邦去以前的溪邊,其二是近尾聲兩人去看阿正的畫展,兩場都帶有悔恨和sorrow的命題,看似是雄哥和阿邦的對手,實際上是兩人對阿正的回憶與悼念。

 8 ) 不止彩虹

首先想说,我不反对“彩虹”,但是也不支持。

这部电影,看完给我了两个思考。

一个是原来同性恋爱是有很多种,可能是gay,也可能是跨性别者,比较复杂;另外一个是电影后半段给了另外一个视角,那就是“彩虹”背后的家人,他们的反应是什么,平常我们好像不太关注这个点。

电影里面一共出现了四个“彩虹”,分别是男主、摄影师、新加坡小男生和老戏子。

不得不说,除了摄影师死了,其余三个人结果还都挺好的,刚好他们三个人就代表了人的一生,青年—中年—老年,也暗示时代在进步,人的观念在进步,年轻一代可以毫不掩饰自己的性取向,而没有什么顾虑(当然影片中也说了他的困惑,但不是特别严重),我觉得这是影片最大的贡献!

另外,多说一句,惠英红演技爆表,完美展示了一个“彩虹”背后的家人的痛苦,她也是电影最后唯一的一个悲剧角色。

剧情层层推进,用衣服这个道具,让男主最后蜕变了出来,完成了他一辈子的心愿,没有惊喜其实。

最后,我还是很喜欢港片这种质感的,真实又魔幻。

 9 ) 随记

把这部电影归类为同性电影也许过于狭隘,在自我怀疑、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探究过程中生活下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但却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坚定的走自己想走的路。

主人公阿雄在青年时期便发现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他发现在面对自己喜欢的男孩子时,他希望自己是以女孩子的身份和他谈恋爱,他认为自己的内核是女人。

所以偷偷穿女人的内衣,并看着镜子,欣赏自己美丽的样子,成了他不为人知的秘密。

时事弄人,阿雄的父亲在他大学放榜前被坏人杀死,凶手一直没有捉到,为了母亲和妹妹,他选择早早工作养家,和母亲挑选的安宜结婚并生了一儿一女。

直到中年的某一天,他暗恋过的少时好友阿正的死讯传来,他和另一位好友阿俊迎来了带着骨灰的阿正的同性爱人阿邦。

因为两人是在英国结婚,海关并不认可这种关系,扣押了阿正的骨灰,阿雄联系自己的律师女婿处理相关事宜,律师女婿与正在申请通过相关议案的同志议员采访了阿邦并最终让他们拿回了阿正的骨灰。

从阿邦到来开始,阿雄紧紧压抑了几十年的内心密室就撬开了一丝细缝,同一时间,再次遇到当年打工的同事“打铃哥”让他更加动摇。

“打铃哥”和他是同类,也是内心是个女人的男人,在经过和阿邦、阿俊坦言了自己的内心后,他们一起帮年迈的“打铃哥”装扮成女人去酒吧玩乐,阿雄带着粉色的假发,穿着高开叉的裙子和高跟鞋,和同样女人装扮的“打铃哥”发自内心的欢笑,在这欢乐的时刻,“打铃哥”突发疾病,他们急急忙忙送他到医院,最终“打铃哥”含笑而去。

在打车送人去医院的时候,阿雄的女装扮相被自己的儿子看到,他最终决定和家人摊牌。

一番挣扎,一地鸡毛。

电影的最后算是大团圆结局,阿雄终于得以做变性手术,实现了自己内心中长久的愿望。

说说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场景吧。

一个是“打铃哥”和阿雄扮女人那场戏,假发、首饰、化妆品,也许有人说这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物化符号,性转者执着于这些表面的东西或许过于肤浅,但是如果没有强烈的性别符号加持,他们本身已经在内心中认可自己是个女人,要怎样才能在男人外表的遮盖下展示自己的“荷尔蒙”呢?

两个人当时内心的欣喜,眼睛遮都遮不住。

第二场是已经更名“翠丝”的阿雄和自己母亲翠丝坦白的戏,阿雄母亲苍老变形的手,一遍遍的拂过已经是长发的“女儿”,我头一次知道原来手指也可以演戏,那种颤抖又带着坚定的抚摸,最终说出来不管儿子还是女儿都是她的仔。

一瞬间泪流满面。

这个世界很奇怪,有些深埋于心底的秘密,除了至亲皆可与他人言,可是这些人的内心最期盼的还是家人的理解。

同性恋、双性恋、性转者都好,不过是一个个普通人而已,只不过他们的感情路比我们曲折,更不被大众认同罢了。

21世纪,我们能够消灭贫穷和饥饿,却始终消除不了歧视,当封建王朝覆灭后,人人平等成为大家的共识后,这可能是每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唯一能够觉得自己高于其他人的机会,想来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开这最后的“特权”。

 10 ) Transsexual

其实在看这部电影之前,看过一部日本的也是描写transsexual的电影——「人生密密缝」,那部是描写得可能偏小清新一点,而「翠丝」这部更加生活,我不想说更残酷,因为觉得不太准确,毕竟我们不是故事的主人公,用「残酷」这个词未免对他们来说太残酷了,我更愿意将这部电影的形容为更加「生活化」,更像我们会接触或者面对到的身边事。

说回到电影本身,姜皓文扮演的「大雄」结婚多年,直到51岁才开始「急剧」地转变,故事大概就不在这里剧透了。

里面有一个情节很能够触动到我,就是「大雄」的儿子「佟立贤」发现他的父亲女装的情况,和他的女友在纹身店的对话,「立贤」说他接受不了,然后「立贤」女友说了一句话,大概意思如下:「原来同性恋什么的发生在别人身上都OK,但是发生在自身上就不ok」,多么讽刺的话啊。

现在对LGBT群体的理解已经大有改善,但是估计大部分人也如「立贤」一样吧,如果发生在自己家人,甚至是自己身上,是否仍能保持开放的观念呢?

说说各个演员的演技,基本都不错,惠英红和姜皓文也基本能演出那种冲突的感觉,但是总感觉差一些自然,反倒是里面饰演「打铃哥」的袁富华老师对角色把握得很好,可能是因为人物角色比较固定吧,更容易演出「花旦」的感觉,其实姜皓文演得也OK,但是对transsexual的理解不够透测,我身边也有一些gay,虽然不是transsexual,但是可以作为一些参考吧,他们其实就和正常男女一样,不是男同性恋就是娘娘腔的,也不是女同性恋就很man的,感觉目前绝大部分的涉及到LGBT群体的电影,对角色的理解都有一种刻板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很不错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比较喜欢看这种现实题材的电影,例如像「过春天」,「幸运是我」等的。

《翠丝》短评

比较套路

10分钟前
  • 路米內
  • 还行

中规中矩的性别认同议题,最大的困扰是与身边人尤其是家人的伦理关系。特别不喜欢演阿正伴侣的演员或者说是不喜欢这个角色吧,一副“傻白甜”的自我状态。

11分钟前
  • 唐朝
  • 还行

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打卡第一部。不过电影实在让人失望,这真的不是我眼中拍摄这类故事的方式,全程不收着,太抓马了…后半段坐立难安…

13分钟前
  • 正义B胜
  • 较差

真的只剩下噱头了,导演还是稚嫩,转场的手法就能看出来了,一点都不干脆,犹犹豫豫,就像是片子的结尾,每次以为要结束了结果又出来一小段。哪怕是这样了想讲的议题还是没讲清更没讲全。向传统家庭的宗法礼教宣战是一个勇敢的姿态,但是却拍成了狂喊口号,很尴尬也很抓马,女儿的婚姻问题、身份的认同情况,还有家人接受的转变最后全都像想当然一样走入了一个特别完美而理想的状态,其实根本就是悬而未决。黄河那个角色的表演更是和其他香港演员不在一个空间里,非常出戏,同时我也理解不了这个角色身上的道德光环,说教意味浓重,几乎完全成为了推动剧情前进的唯一动力,一点都不讨喜。另外这个片子实在是太理想化也太自我中心主义了。简而言之,这个文本导演还是有点难驾驭,目前的成色只能说是比较勉强。

16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较差

编剧可能给了这部电影稍微传统和老气的一种感觉,虽然这个题材在港片中还算不老气。编剧对社会和家庭还是比较有领悟的,在有些事情上面看出不那么幼稚。导演给了这个电影一些沉稳的气质,通过布光、摄影和音乐,让节奏缓慢。我本以为是老导演,但却是不到30岁的新导演。这种节奏给了你更多的时间去感受,因为很多东西不是你知道了就完了,我猜导演想让你尽可能的体验一下当时当刻的某种感觉。对LGBT的态度,感觉电影还是有点不那么开放和自如,甚至让新加坡小哥去说教一些。很多人说姜皓文形象问题,我觉得可能是故意找这个形象的人来演这个角色。虽然不能说很神,但是可能是他表演经历中很好的一次尝试了。达令哥确实厉害。剪辑我也很喜欢,很多戏点到为止,转场总是在上一场将完未完的时候。在这几年港片范畴内,这部电影算是很好。

20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推荐

双眼总是含泪,双睑总是有神,说明内里的火光还不曾熄灭。

23分钟前
  • El Niño
  • 推荐

年轻一代的演技真的不行,我觉得整部戏立意虽然很棒,但很多角色演得很跳戏,而且废戏很多,我还猜中了剧情,说明高低起伏还是太程式化了。

24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较差

一种关注。不是肤浅的跨性别奇观,却是对人个体,做自己的关注

27分钟前
  • 扬花点点
  • 推荐

主创们很勇敢,演员们也很勇敢,投资方很勇敢,甚至敢走进电影院看这部影片的观众都是勇敢的。黄河的这个人物我不是很认同,飘然的出现不停唆使人做自我,把人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最后一句sorry就能收场了?当然,从结果导向看,还是因为有他的出现才会导致大雄的变性,这大概就是不破不立的代价。姜皓文的戏点和两位配角在一起的时候,被压得死死的。名字取的真是好,翠丝,左右各一半,变了颜色,都还是自己。

29分钟前
  • 卡卡
  • 还行

这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LGBT

32分钟前
  • YUKI-Dong
  • 较差

袁富华的女装真是太令人惊艳了。

33分钟前
  • 昂篙
  • 推荐

沒想到《翠絲》和《女孩》是完全一樣的主題與結尾,兩部片都是主人公與自我接納作斗爭的過程,演員用柔軟的情緒為角色注入了生命的氣息,只不《翠絲》的姜皓文更粗線條,自我認同方面則有東方式的婉轉、含蓄。同樣的結尾其實都是為了戲劇效果而去戲劇效果的,難免有些刻意,家人最後的理解也缺乏順理成章的轉折。另外,吳肇軒真的是香港新生代演員中很會演戲的。

3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失望透顶,什么年代了过海关不会上网查一下吗?垃圾编剧

40分钟前
  • παρατηρ
  • 很差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让人安心笃定的想要创作自己的作品,感受到了导演用悲悯之心的目光抚摸

41分钟前
  • 笨蛋哈密瓜
  • 推荐

母亲接受了他是同志。

46分钟前
  • 南高峰
  • 推荐

能够看出来创作者的用心,比如特意编排了戏来提醒观众异性恋也会乱性;设置了各种立场的人物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还有直白的吐露出对香港边缘群体权利缺失的不满。但很可惜,这些优点在无法真实表达出真挚的爱情的状况之下变成了浪费,只靠主要角色干嚎实在有点吃力不讨好。

48分钟前
  • SELVEN
  • 较差

姜皓文演的真的很一般啊!!

50分钟前
  • 阿廖沙
  • 还行

题材挺好,同性与变性确实有很多人分不清,前半段也很好,但后半段的转折、崩溃与重生有些生硬和失控,男主的演技痕迹略重,而且脸真的太黑了,后半段变性演得太不自然,尤其在打铃哥的对比下,袁富华全片最佳,不愧是金马最佳男配。另外没想到十年之后再见黄河,当年那个说“不要随随便便就变老”的少年,如今来演这样一个角色倒也适合。

53分钟前
  • 五月微蓝
  • 推荐

从头至尾没能摆脱猎奇视角。想法是好的,但落在执行层面就成了一滩烂泥。新人导演该犯的错误基本上都占全了,刻意造作的镜头摆放,文本对影像的侵略霸凌,叙事与抒情的混乱交叠,演员的表演更是自顾自完全不在一个体系之内。失望至极。

56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很差

拍得太想当然了,连性别认同都想当然得生硬,不见挣扎。

58分钟前
  • 爬行隧道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