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花瓣离开花朵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鲁莽但却温暖的经历,仅仅因看了关于家的一篇美文或者一部电影,便不顾一切直冲冲地跑回家,面对父母的不解,从不解释,只有婆娑的泪眼。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该由衷地庆幸自己还有年轻人独有的冲动和勇气,如果没有,那么《世界上最美丽的离别》或许会给你这样一个机会。
老套的故事情节,俗气的背景环境,不算漂亮的演员,可是为什么会让自己在深夜哭湿了枕巾,只是被家的温情所感染,泪啊,怎么都止不住。
普通的中年家庭主妇,喜欢把花瓣小心翼翼地摘下夹在书本里,然后布置在家里的各个角落。
她身边,有一个因事业受挫郁郁不得志的丈夫,一个爱上了有夫之妇的女儿,一个险些当了爸爸的未成年儿子,一个老年痴呆只知闯祸的婆婆和一个吃喝嫖赌的弟弟,和万千的家庭妇女一样,她用心操守着这个家,正如绚烂的花瓣。
平淡无奇的日子随流水悄无声息地流逝,直到她得了癌症。
一切的改变似乎从此开始,丈夫丢掉了抑郁和舍弃了男人的女儿一起为新房子而精心布置,儿子也开始承担起成长的责任,闹腾不休的老人也似乎读懂了她的绝症,满脸的心酸,重头开始的弟弟扭捏地感谢自己一直误解的姐姐。
当她即将走向人生尽头时,这个家,又回归了温情脉脉,只不过,这一切都那么后知后觉。
如果因为永世的离别才会让这个家变得完整幸福,使周围的亲人开始互相呵护取暖,那么,这样的离别是否显得过于沉重和不值得?
我没有答案,只有困惑。
当我们的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沉重的时候,不会因为一颗甜甜的糖果、一句扉页上温馨的祝福而幸福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几乎忘记了最开始的初衷,人们总是习惯于去追求更美好的东西,999朵玫瑰必然比一朵孤零零的玫瑰要好,璀璨夺目的钻石必然比用狗尾巴草编制的“戒指”要珍贵,可是,同样习惯疏于珍惜的我们真正得到之后,我们会更幸福吗?
只有身边来自家的温情,其实才是最初最简单的幸福,只不过,别总是等到离别之后,我们才渐渐地懂得。
她终究还是离开了,在那个雪花纷飞的冬天,像她手里用心雕琢的花瓣,无奈但却幸福地离开了她至爱的花朵,仅有一丝暗香默默存留,或许,她应该感觉到幸福,因为这个家,给了她最后的慰藉。
一个因无能而抑郁得有些冷漠的丈夫;一个动辄打骂患有老年痴呆的婆婆;一个不学无术吃喝嫖赌的弟弟;一个跟有妇之夫纠缠不清的女儿;一个差点儿当了未成年爸爸的儿子。
这就是主妇金仁姬的全部生活,琐碎艰辛乏味平淡的生活。
--直到死亡来临-仿佛影片的前半部是一场浑浑噩噩的梦,下半部所有人都醒了过来。
丈夫为自己长久以来的忽视而悔恨,通过回忆的叙述知道了婆婆原本是面冷心热,弟弟开始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女儿尽管痛但坚决放弃了畸形的爱,儿子也成长得更有责任感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可能以死亡的代价换来身边人对生活的珍惜和热爱似乎重了些,这种离别之痛也着实让我整整消耗掉了半抽纸巾,但我依然能够理解“世上最美”的说法。
佛说,这是一个娑婆世界,娑婆即缺憾。
在这苦不堪言的娑婆世界中,能于此生结束前被各种爱意环绕,绝对是“世上最美”难出其二。
P.S. 韩国一向在家庭剧上在行,当年100多集的《看了又看》、《人鱼小姐》都能吸引住那么多的收视率,可见无论是剧作家、导演还是演员在细节上的把握都是非常细腻到位。
老套的剧情,但是,还是催人泪下。
老年痴呆的婆婆,十五年的悉心照顾,可是嘴上还是会说着她抢了别人的孩子。
在这个婆婆的心里,似乎这个儿媳妇始终都是不尽人意的吧!
但是她对她的无私包容与忍耐,却足以说明他儿子当初的选择有多么正确。
如果现在她还是个清醒的老人的话,当然也不是,如果她还是清醒的话,恐怕也不能验证出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她的儿媳会如何对她吧!
但是,她还是依赖她的媳妇的,她还是在不自知的心理下承认她的!
不务正业的儿女,对自己漠视的丈夫,还有误解自己的唯一的亲弟弟。
她对待周围人的善良,与周遭的杂乱形成鲜明的对比。
能够泰然又乐观面对这一切的她,真的让人由衷的敬佩。
即便是疼痛,即便是得知患了癌症,她并没有脆弱,反而是去开导他人。
很庆幸,她还是有个善良的弟妹的。
尽管她弟弟是个赌徒,花光了所有的钱,又在外面沾花惹草。
可是她的这个不能生育的弟妹因为他的不离不弃还是心怀感恩,并选择包容他的过错,说着他并没有那么坏……当她生病的时候,弟妹还是会去放下一切工作,去照顾她,并说着笑话逗她开心。
可是,当她女儿得知母亲的情况,她推开门,说着对不起。
那个时候还会觉得这个女儿还是有良知的,可是她也只是站在门外,透过一个门缝的空间和她的母亲对话着。
她的心里还是缺少了一份爱吧!
手术室里,男主人公虽然戴着口罩,可是他脸上的神情却看得十分明显。
当他放下手术刀,转过身去,满脸泪水的样子看着很心痛。
身为医生的他,此刻要比任何人都能明了自己妻子的情况。
他眼底的绝望,要比其他职业的丈夫来得更深刻吧!
空有本领,却无力回天……再多努力,也只是挣扎而已。
看到丈夫得知妻子的情况醉酒的时候,还是有些理解他的。
因为医疗事故而不得不关闭自己的医院,上了年纪却还是赚着较低的薪酬,对于这个家庭,他心里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上班前停在家门口,听到自己的妈妈折磨老婆的时候,他回头看了看,面无表情的样子。
他心里是有愧疚的吧,只是没有办法表达。
无法治愈自己最亲爱的人,这是作为医生最悲哀的事情吧!
他酒醉入警察局,儿子却说着父亲丢人。
他打他,结果却被儿子一把推倒。
唉……弟妹照顾生病的她,弟弟却跑来要钱,说着算是当仆人的钱……她明明给了弟妹,但是没有告诉他。
他却说着不给,就会遭报应,所以现在生病了……最终他把医疗费抢走了……弟妹跟他抢着钱……这个弟弟,还不如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弟妹……因为另一个医生的要求换了药,可是当她问起的时候,他只是回答着是他自己的要求,因为看她太累了。
为什么人们总不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呢?
沟通,真的很难,是吧?
得知病情后,她写着信。
那信封上的花瓣吸引了她的目光。
此处导演用虚幻的手法,勾勒出了她心中的失落和怅惘,一片片花瓣,蜗牛爬过的痕迹,还有那流转的时光。
那些都只能在她的想象中实现,在未来的那些人的人生里,她无能为力……每次让他的儿子叫她学电脑,他都说着以后的吧……以后……真的有那么多的以后吗?
如果有一天再也没有以后了,他的心里便只是悔恨了吧……我们总以为拥有的东西不会消逝,所以不懂得珍惜,可是就在我们一点一点忽略和挥霍中,那些珍贵的东西流逝不见了……她总是会跑去看女儿口中的男朋友。
身为妈妈的她,是很担心又很好奇的吧!
到底会是怎样一个人,到底他好不好,到底他适不适合自己的女儿,他又能否给女儿幸福。
在妈妈的眼中,没有比孩子的事情更重要的吧,即便她已经重病,即便她病痛缠身。
可是当她看到那个所谓的男友被人叫着爸爸,还有美丽的娇妻的时候,她眼中带着怀疑、失望……去了丈夫的办公室,却已发现换了人。
我不明白,为什么生活对她总是这么残酷。
除了病痛,还有来自各方面的阴霾,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坚强的女人呢?
好人不是都应该有好报的吗?
为何老天总是这样捉弄她呢?
车流涌动,她一个人站在路口。
我只是觉得,她的世界好像都黑了……没有光明的样子……她给弟弟买了保险,那个误会她、埋怨她,只懂得索取的弟弟。
看到那张保单的时候,他的心里又会是怎么样呢?
她爬在地上,儿子在沙发上却没有发觉。
她勉强地拿出了药,翻出了柜子里母亲的东西。
她喊着妈妈、妈妈。
每个做子女的,无论何时,最想念的都会是自己的父母吧……那个世界上无私疼爱自己的人。
而她,她的心里是否也藏着一些对父母的遗憾呢?
儿子哭着,她跑过去抱着他安慰,可是他却说着自己的女友生气不理他。
呵呵,做儿女的担心的永远都不是自己的父母吧……她为他的女友买了烤肉,那慈祥的神情,我想,如果她将来有了媳妇,应该也会是最善良的婆婆吧!
她的女儿在最需要安慰的时候,她的情人却围在妻子和女儿身边。
这个时候的她该明白,自己究竟该去寻找一个怎样的幸福。
对于已婚男人来说,放弃妻子的概率远远要比想象中微小的多!
她看到他的妻子为他打点的一切,她都看在眼里。
她是该长大了……该去爱上一个自由的男子,然后做他真正的妻子!
丈夫每日都在忙着装修新房,他是想让她在闭目之前圆了心愿吧……可是,这到底对不对呢?
剩下的时间那么短,为何不多陪陪她呢?
陪她走完最后一段时光……他说,他宁愿相信她的提前离开是去了更好的地方,毕竟她活着受了太多的苦……“很想孝敬妈妈……”总是在快要没有机会的时候,快要失去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好多事还没有做啊她刚进屋,被婆婆一棒子打倒在地。
丈夫见状,气急败坏地把妈妈扔进了屋,并拿着锤子和棍子要把屋子封死。
唉,虽然理解,可是,孩子终究是孩子,毕竟那是他的母亲啊生病了的母亲,就不值得包容嘛?
她拖着病怏怏的身子,夜里去看了自己的婆婆。
看到她手上的伤,她帮她吹着,十分心疼的样子。
这样的儿媳妇,世界上到哪里去找呢?
她看着全家福,又看着婆婆熟睡的脸,眼中盈着泪水。
她是在担心,她离开后无法再继续照顾她吧!
她哭着用被子捂着婆婆,就让她和自己一起死去吧!
她可以继续照顾她,而她的丈夫和孩子们也不至于太辛苦……她靠着墙壁哭着,说着害怕,说着不想死去。
她说着是自己遭的报应,说着总在累的时候暗暗的期待婆婆的去世。
说着发誓要照顾她一辈子去做不到了……一个是视其如亲生母亲一样的存在,一个是嘴上不承认却十分疼爱的儿媳。
两个人打了半辈子,却也是真正的心灵相通,相互支撑过来的!
她成为了大学新生,可是……却是三月份开学……尝着女儿做的菜,一遍一遍喊着女儿的名字。
时间啊,是否可以慢一点,慢一点。
她让儿子一遍一遍喊着“妈妈”,唉,以后的以后,便是一种奢求了……弟弟为她买了核桃饼干,又递过一罐饮料……他没有多说什么,在看着她的车离开时,他敲着方向盘放声大哭着。
还好,还好,他终于回归了正途!
慢慢会想,或许她的离开,也是一件好事吧,让身边的人慢慢改变,一切都变得很好,变得很好。
也许,真的像她的丈夫说的,是件好事吧!
最美丽的离别,最后的日子里,他为她做了很多事情,帮她装饰屋子,帮她把花草移进新房,一起散步,一起过节,翻着从前的旧照片,陪她看从前不能看的电影,为她弹吉他唱歌……“我死后,你会想我吗?
”嗯“具体什么时候?
怎么想”“每天都会想……早晨上班前,打领带时,喝难喝的大酱汤时,喝好喝的大酱汤时,喝酒时,醒酒后,看见床铺时,睡觉时,醒来时,想听唠叨时,妈妈闹脾气时,妍秀出嫁时,正秀开学时,毕业时,春节煎圆饼时,中秋节做松片时,生病时,孤单时……”“那你要快点来找我啊,这样我也不会觉得无聊。
”……“老婆,我真是太感谢了!
”那句感谢,要比我爱你更动人吧!
婆婆还在寻找她的身影,她走到花房里,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一切都是唯美的,一切都是抓不住的……最美丽的离别,虽然她走了,她留下的叮嘱还在,她好像还在身边,还在那些人的记忆中……“细看方知美丽,久品才解可爱,你也如此!
”她,一直都在的!
1 以厕所里的疼痛开头 早早埋下了伏笔2 间断的几句对话 一个是冷漠的丈夫 一个是不受重视的妻子3 丈夫拿来锥子把患老年痴呆的母亲的门钉死了4 不上进的弟弟 拿了一瓶水 过来 他把头发剪得干净整齐 然后一人身无旁人的痛苦感觉现在韩国的电影彻底无敌了明明可以猜到的剧情但是就能把你看得痛苦不已那些生活中的细节被准确的捕捉到一击即中没有繁琐 不必要的叙述所有的情节都死死地扣着故事的中心这几近完美的刻画 已经炉火纯青了中国的编剧地位太低了不能说没有好的编剧只能说太多导演太自以为是了完全抛弃了剧本象陈凯歌那个三炮《赵氏孤儿》好好的本子你说故事都历经千年了你装什么犊子啊照着故事拍都能很不错‘结果改成了一个笑话中国现在就是太不重视编剧了《我们天上见》都能让那么多人说不错可见中国人的欣赏水平有都低了那是一个多么碎的故事整个故事支离破碎导演什么都想说结果东说一下 西说一下一看编剧竟然就是蒋雯丽这么一个爱显的女人而且号称是写自己的那就可以理解了本来该是一个姥爷跟孙女的故事结果成了孙女的自我标榜去看看韩国的《外婆的爱》那才叫故事唉 说多了只是有点怒气不争 看着韩国的片子这么精彩 实在眼红
这是一部很平淡,很简单,很温情,又很有感情的作品。
电影的内容是那么的简单,就是讲一家的女主人身患癌症,在离世前给家庭造成的改变,这就是世上最美的离别。
拍的是生活中日常的琐事,但是就是这种日常的辛苦加叠在一起构成了一辈子的操劳,这就是一家的女主人,我不能只单单说这是母亲、这是媳妇或者是妻子、姐姐的身份,这种身份是一种多元的构成,这种多元的交织促成了女主人身份的复杂和日常的繁复。
看过电影以后还是觉得电影淡淡的,但是不知是什么东西就是挺能扯动你的心头的。
我以前从来没有理解过做妈妈的辛苦,从第一次恋爱之后,我变成了一个上着班、操持着家务,每天为了钱精打细算,每天为了如何生活的更为舒适而焦虑的人之后,我开始逐渐了解我妈妈几十年来的辛苦,为一个家庭的付出。
而看过这部电影,这种体会更为深刻,老年痴呆需要照顾的婆婆、不善言谈的丈夫、做小三的女儿以及让女孩怀孕的小儿子和不成器的弟弟。
这部电影的女主人就像是游戏中的主角,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维系着一家子人的生活,让家里的每个人都感到快乐和满足,真是伟大的力量和情感的支撑。
人类真的特别的愚蠢,总是在失去或者将要失去的时候才懂得去珍惜去理解、去陪伴、去认真的看清生活和真实。
在电影中女主角最爱的是花,总是把花瓣做成标本贴在家里的不同地方,花象征着美好和希望,而把花制作成标本意味着想要将这种美好留存,这是女主生活的一种力量和支撑,是永恒的希冀和期盼。
因为女主角的将死,家里的成员都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改变,丈夫开始陪伴太太,给她建造新房子,女儿和已婚男人分手,儿子追寻美术的梦想,女朋友怀孕也变得虚惊一场。。。。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将要失去的时候才会发生改变,才能去体谅和关爱着生活中的其他人呢?
不得不说,这样的我们是愚蠢的,尽管我们早早就知道我们总是在失去时才知道珍惜,但是我们就是不能在生活中好好的对待周围的一草一木,对待周围的每个人。
这种温暖而简单的电影日本拍过,韩国也有。
中国貌似最近几年没有出现过了。
可能是这样的家庭电影实在是没有票房吧,它节奏不快,没有什么故事的曲折性,实在没有什么炒作点吧。
但是很希望能看到中国也拍摄这样的作品,像是《我们俩》那种,简单温情而不失真实,看到的是吃着老北京炸酱面、咬着馒头、住着四合院、骑着自相车的中国人之间的温情和感动。
在剧中,很喜欢电影里婆婆的表演,演的事老年痴呆的患者,感觉特别的真实,有那么一瞬间很讨厌婆婆,觉得她给家人带来了太多的痛苦和折磨,表演真实而细腻。
很平淡的开头 温柔贤惠的家庭妇女沉闷冷淡的无能丈夫烂赌发疯的自家弟弟幼稚的儿子和爱上已婚男人的女儿故事就这样平淡的发展着到了最后却一直都在赚取我的眼泪普通的对白琐碎的话语喧闹的场景却如此发人深省为什么我们在拥有的时候从来都不知道珍惜呢 为什么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都不知道温柔和关心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的时候都不懂得原来每样东西的得来都是如此的曲折为什么我们从来都不懂得 原来相濡以沫的都是我们的亲人 爱人 失去他们 我们就要孤零零的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再也没有人为我们煮饭吃 为我们洗衣服 擦地板亲昵的给我们拥抱 呼喊我们宝贝因为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 世界上最疼我们的人就要去了
价值观极度扭曲刘慧芳似电视剧,女人做了一辈子好母亲,好妻子,好儿媳,却没有真正做过自己。
这种片子中国不是多的是,母亲总是和伟大 无私奉献挂钩。
妈妈做到90分还是刚及格,爸爸60分就是好男人了。
妈妈每天下班马不停蹄的回家,一下都不敢歇。
爸爸每天回家之前还要在车里矫情的坐一坐,说唯有这十分钟是属于自己的时光。
不要再歌颂母亲了,把母亲的标准降低一些吧,让女人们喘口气吧。
给女人一些自由。
电影能够教会我们的只是珍惜眼前人的这句话吧。
只有经历过离别的人,才会在每一个泪点释放自己。
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下,我们习惯了身边人的存在,身边人的付出。
就像电影里的情节,妈妈几十年如一日对婆婆细心的照顾,对老公孩子的念叨,都当做了每天的重复,没有人会关心老年痴呆的老人,因为这一切都有妈妈。
是呀,谁会没事就想如果没有妈妈会怎么办,没有人会这样想。。。
那个男人是痛苦的,当他清醒的时候,忽然发现这个家是这样的难打理,妈妈的病态,孩子的不懂事,当然还有身为医生的自己对老婆的无能为力,他终于醒了,他开始尽他得所能,让这个照顾了整个家族的女人走得美丽。
女儿是痛苦的,当她最需要那个有妇之夫的关心,可是却得不到时,她也清醒了,当下最无私疼爱自己的始终是自己的亲人,她还会去指望谁呢。。。
妈妈,世界上所有的妈妈在身心受到病痛的折磨时,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忍耐。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
大学毕业刚工作那会,有一股子青春热血,因为在外地很少回家,一次偶然回到家忽然发现家里竟然没有人,一会爸爸回来说,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我当时还弱智的认为他们在哪里玩。。。
车径直的开到了医院,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一定不要是妈妈。。。
进病房,一屋子满满的都是人,我只看到了那个病床上,身上插着很多管子的妈妈。
我咬着牙告诉自己不能哭,不能刺激她,可是眼泪就是这样不停的流,止不住,那个时候的眼泪根本不需要任何的催化剂,因为那个人是我的妈妈。。。
我一边走过去一边还想努力的笑出来,当时我说,你怎么这么淘气,都弄到医院里来了。
她只说了一句话,她说,只有我女儿一进来就开始哭得。。。
后来知道手术早就应该做了,是妈妈一直忍着,等我不回家的时候悄悄做,以为我再回来就会好的,没想到我半路杀回来了。
所以看到剧中妈妈忍着上厕所的疼,一直说不疼不疼,我就心疼不已。。。
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好。
我一直都记得爸爸的一句话,他说,就算是植物人我也希望她活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多少人追忆不已,又有多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妈,既然您终将弃我而去,您又何必送我到这世界上来走一遭,让我备受与您别离的创痛?
妈,您过去老说:“我不能死,我死了你怎么办呢”?
妈,现在,真的,我怎么办呢?
看完电影;可以深切的感受的电影名字的意义;最美的别离;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这样的;无论是剧中的人还是看剧的我;终于是离开了,不用再担负着所谓伟大母亲的一生的责任。
看完电影的我其实是非常气愤的,突然就不知道婚姻究竟是为女人带来了什么?
干不完的活?
操不完的心?
还是全心全意的为孩子考虑但是却得到的是不理解?
可能我的想法是比较自私的那种吧;因为看剧的时候;我完全没有看到剧中母亲究竟是为什么要如此的为家人付出一切?
为了所谓的爱吗?
但是为什么是母亲要死了以后才会体会到家人的爱呢?
在最痛的时候,母亲甚至是只能抱着衣服偷偷的叫着妈妈。
看完电影以后,我真的替母亲感到悲哀;母亲的爱非常伟大;但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是母亲,所以要付出一切呢?
我实在是已经说不出什么话了,气愤和悲哀的。
最美好的别离啊;至少是离开了,解脱了,所以只有死了才能解脱是吗?
整个一个催泪弹,这样的离别是美丽的吗?
何谈最美?
女主耗尽了一生辛劳,换来最后几日家人的善待,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吗?
只能说女主是好媳妇、好妈妈的典范,极具奉献精神。
哭死人了。。。。。。。。。。。。
平实而朴素
儿媳跟妈的互动倒是很有趣的。
“细看方知美丽,久品才解可爱。”前半程还觉得节奏控制得不好,可韩国导演就是有这种本事,把连自己都吐槽的题材,拍的让你涕泪横流。尽管明知一切都是铺垫,尽管这类电影极其模式化,但到最后,仍然会觉得手边的纸巾不够用。体会太多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我想每个人看后都会有不同的感慨吧。★★★★
过于刻意,现在更喜欢文火慢炖,深入浅出的那种。这种刻意铺垫的,不是很喜欢了。没那么容易代入了。
还是得了绝症,人物过于夸张
哭惨了
看不下去太煽情了
为什么我想到了小咩,这是多不好的征兆啊摔!
比想象中要好。
一枚細膩卻平庸的癌癥催淚彈。
又个绝症~~~ 真韩剧
韩国的影视有时催泪的表现在于你不停的在骂傻逼傻逼,你也不知道是骂自己还是编剧,心里了然这虽然是真情实感但是不值得你哭成那样。家庭永远是窥视社会最好的切入点,一大家子拉拉杂杂总有猛戳你泪点的一个人或者一件事。韩国女人还真是任劳任怨。
虽力道不及《世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仍不失为一部感人的作品。妈妈是世上最爱我们的那个人!失智婆婆演的很像,很像。。。
好看在哪里?世界上最美的离别?美丽在哪里?二十分钟的温情就抵过了两个小时的磨难?三个月的陪伴就抵过了三十年的付出?这部电影到底在宣扬什么价值观?女人就该无限付出痛到只能爬到厕所去,还要一个人扛着,家里住了满屋子人一个也靠不住?妈妈生了病必须装没关系,痛了儿子在旁边躺着也不能说,要一个人爬着去躲起来???我真是越看越费解,仿佛导演趴在我耳朵边告诉我泪点到了你快哭你不哭就是你冷血,片子拍成这样剧本写成这样细节糙成这样逻辑塌成这样,我无法理解并接受。唯一哭了的地方就是厨房里女儿煮饭,妈妈喊了女儿的名字,女主演技是真好。
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
到死的时候才发现还有很多遗憾还有很多爱没用完。
韩国人的生死离别都苦情不已,不过麻木且互相埋怨的家庭关系却是世界性问题。裴宗玉阿姨与金甲洙叔叔再次搭档,不过这一对儿远没有《他们生活的世界》中那般潇洒。苦中作乐的亚洲妇女其实才是家庭里的主心骨,而男人要么懦弱,要么自大。
最近沒心沒肺,這麼慼人的片也無味
哭哭啼啼的,老年痴呆的,意外怀孕的,小三的,癌症的,什么悲惨的都撞上你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