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石榴树上结樱桃》从过一个基层选取,揭示了当代国人的生活百态。
电影描写了官庄村能干的女村长孔繁花积极筹备竞选下届村长,她召回了在沿海打工的丈夫做“捉刀人”替她写演讲稿并出谋划策。
繁花充分利用了一切民主与非民主的策略,从容地周旋在村里传统与新兴力量的代言人之间,以为已将一切尽在掌握。
在前半部各种幽默和闹剧之后,后半部带给观众的就是现实的思考,影片中成功塑造了村长孔繁花这个人物,严格来说,她肯定不是一个好人,但也不是一个坏人,是一个很精明强干的人,很复杂,但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只是过去的影视作品喜剧简单的二元对立,不是好人就是坏人,《石榴树上结樱桃》这里的孔繁花是个很有心计的女人,村委会也是个官场,也有各种算计,她每天小心翼翼应付各方面的事务,但也总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孔繁花这个村长角色在过去的影视剧中不多见,至少提起村长这个职务,大多数人还是会想到中年男人,而不是一个年富力强的青年妇女,这一点让影片国外很受推崇,至少外国观众很赞同女性成为领导干部的设计,影片中所有的男性角色都敬畏孔繁花三分,从女强人角度而言,孔繁花做的还算是成功。
影片中每家每户都有各自的问题,但村民姚雪娥私下怀了第三胎,这让村长和治保委员很伤脑筋,打胎和保胎兼职就是魔道斗法,稍不留神就棋输一着,这时候才不得不感叹一句:“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在传宗接代这个问题上,容不得半点马虎,即使母亲吃很多苦,孩子是一定要生下来。
能不能让姚雪娥自动去打胎,成为村长候选人们的竞争目标。
中国官场中的学问,实在是深不可测,太多玄机和变化,明暗规则,以至有一种文学被单独分类出来叫做官场小说,例如《人间正道》《青铜市长》《国画》《沧浪之水》都写出了为官之道的精髓,影片原著,知名作家李洱创作的《石榴树上结樱桃》也是其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而生动的描写、极富特色的语言都给电影提供了充足的能量,特别是女主角孔繁花的个性,掌控局势的强大内心和手段,精于权谋中又不失善良,懂得生活的状态颇为可爱。
去年,当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全世界的媒体开始聚焦他的极具现实题材作品,一批带有寻根色彩的作品从无人问津到受人追捧,很多导演把目光投射到他的作品上,据悉其代表作《丰乳肥臀》已进入电影筹划阶段。
一直以来,电影银幕上都不乏经典小说改编拍摄的优秀电影,从早年的《芙蓉镇》、《盲井》、《红高粱》到近年的《白鹿原》、《一九四二》等作品都越来越受电影界的关注。
近日,有幸参加了电影《石榴树上结樱桃》点映,提前目睹了这部改编自当代著名作家李洱的同名小说的影片。
看完跟几位影评人谈感受,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典型的用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的中国制造。
青年导演陈力以非传统的现实主义黑色手法拍摄,影片围绕官庄村村长选举这个焦点事件,将一场追逐与逃避、控制与反控制的竞选游戏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独具中国特色的基层选举和计划生育是影片主要涉及的内容,该片从成片到过审历时数年几经修改,过审后的影片可能存在一些表现手段的欠缺,但大体上还算原汁原味。
导演敢于大胆的在民主选举和计划生育这两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上玩起了黑色幽默,可见其强大的内心。
如果你想更加透彻的理解电影要表达的内涵和深层次的寓意,还是希望你有时间看看原著,原著小说在欧洲曾经引起过广泛关注,2008年底,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中国,曾经将该小说的德文版作为圣诞节礼物送给了中国总理温家宝,此事当时在中国曾经是重大新闻事件。
这是一部卓具创新精神和黑色幽默的反映当下农村题材故事片。
自《甜蜜的事业》以来,中国鲜有反映计划生育进程和当前妇女工作实际情况的影片,更鲜有反映农村基层政治选举和农村干部生活的影片。
《石榴树上结樱桃》紧贴社会现实,却通过一种戏谑反讽的方式表现出来。
孔繁花势要当选,找来丈夫殿军代笔捉刀策划竞选文稿,安排助手小红平定纷争,各派势力也是暗潮涌动,纵横捭阖搅起波涛汹涌。
但最终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却仍在情理之中,上演了一场“中国式黑色幽默”大戏。
孔繁花可以说是干部形象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
而孟小红则更容易让人联想起从都市走入小职场的杜拉拉, “忍”、“嘴巴甜”、“豁出去”是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下去的关键词。
这是一部极具现实题材的影片,导演却用黑色幽默的桥段、搞笑的表现方式,其实目的就是为了揭示现实社会中人生百态。
河南式的英语、山野政治家论别国政治、官味十足的各类面孔,都极具中国特色。
从这一点上,必须要佩服导演的魄力。
“孔子的、老子的、庄孙子的,啊,国学从娃娃抓起。
”在当下充斥着铜臭味的电影市场,现实主义乡土题材的电影本就不多,在这为数不多的电影中,《石榴树上结樱桃》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而在电影中让我记住了“国学从娃娃抓起”这句台词。
仔细想想,国人的为人处世方式,名利场的明枪暗箭,无论中庸城府,似乎天朝的许多“国学”真的是从一个人的娃娃时期就潜移默化受到影响的。
影片《石榴树上结樱桃》刚看到名字会很迷茫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东西,原来是我的无知导致了我不知道这竟然是一部在国际上都有着深刻影响力的作品。
“很多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它进入到我们这个当代中国之后,它的内涵和外延都会发生一些漂移,而《石榴树上结樱桃》是用本身我们的民间的话语来表达这种漂移。
”中国乡村权力场,似乎有些敏感却是在我们身边最基础的元素。
于是,在它被搬上银幕的过程中,吃了很多苦,割了“二两肉”,熬了近5年才得见天日。
导演陈力说,这是一部卓具创新精神和黑色幽默的电影。
一次基层干部选举暗涛汹涌之下最重要的爆发点却是一个女人肚子里的娃娃。
古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看来放在这里挺合适的,孔繁花一个为全村尽职尽责的村长本来是继任村长最合适人选,却因为一个村民的计划外怀孕遭遇并非偶然的重重危机,然后你会发现,在这出荒诞的闹剧中嬉笑怒骂、撒泼耍赖,都是打酱油的,这部戏真正的主角是那个一直躲在娘肚子里的娃娃。
都说小孩子的眼睛可以看得到一切东西,几位村干部的明里搭桥暗里下绊的小伎俩都没有逃过这个未出世宝宝的眼睛。
试想一个孩子从未出世就受着如此社会风气的熏陶,那么在他成长的几十年里,随着空气质量的问题积累,谁能保证他不会成为雾霾里的一颗微粒。
白莲花生在水里才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人的生长,是要脚踏实地的。
影片《石榴树上结樱桃》从过一个基层选取,揭示了当代国人的生活百态。
电影描写了官庄村能干的女村长孔繁花积极筹备竞选下届村长,她召回了在沿海打工的丈夫做“捉刀人”替她写演讲稿并出谋划策。
繁花充分利用了一切民主与非民主的策略,从容地周旋在村里传统与新兴力量的代言人之间,以为已将一切尽在掌握。
在前半部各种幽默和闹剧之后,后半部带给观众的就是现实的思考,影片中成功塑造了村长孔繁花这个人物,严格来说,她肯定不是一个好人,但也不是一个坏人,是一个很精明强干的人,很复杂,但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只是过去的影视作品喜剧简单的二元对立,不是好人就是坏人,《石榴树上结樱桃》这里的孔繁花是个很有心计的女人,村委会也是个官场,也有各种算计,她每天小心翼翼应付各方面的事务,但也总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孔繁花这个村长角色在过去的影视剧中不多见,至少提起村长这个职务,大多数人还是会想到中年男人,而不是一个年富力强的青年妇女,这一点让影片国外很受推崇,至少外国观众很赞同女性成为领导干部的设计,影片中所有的男性角色都敬畏孔繁花三分,从女强人角度而言,孔繁花做的还算是成功。
影片中每家每户都有各自的问题,但村民姚雪娥私下怀了第三胎,这让村长和治保委员很伤脑筋,打胎和保胎兼职就是魔道斗法,稍不留神就棋输一着,这时候才不得不感叹一句:“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在传宗接代这个问题上,容不得半点马虎,即使母亲吃很多苦,孩子是一定要生下来。
能不能让姚雪娥自动去打胎,成为村长候选人们的竞争目标。
中国官场中的学问,实在是深不可测,太多玄机和变化,明暗规则,以至有一种文学被单独分类出来叫做官场小说,例如《人间正道》《青铜市长》《国画》《沧浪之水》都写出了为官之道的精髓,影片原著,知名作家李洱创作的《石榴树上结樱桃》也是其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而生动的描写、极富特色的语言都给电影提供了充足的能量,特别是女主角孔繁花的个性,掌控局势的强大内心和手段,精于权谋中又不失善良,懂得生活的状态颇为可爱。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按2007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56%,到2011国家统计局再次发布数据,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数量首超农村,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多那么一点,但抹掉零头也能理解为在中国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农民。
那么中国的农民有什么样的形象呢?
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还有哪些特点呢?
纯朴、善良、勤劳、坚韧;同时又狭隘自私、自欺欺人、落后保守、小富即安,还有那么一些过时的封建思想。
而这些,我们其实都能《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的人物身上中找到。
梁文道有一次在某一期的《锵锵三人行》中和窦文涛、许子东说中国的农民纯朴是一个为世所逼的状况,不一定是纯朴,其实都有一种农民的狡猾。
窦文涛看起来有些不认同,许子东认为是城市的现代化进让农民暴露人性弱点。
《石榴树上结樱桃》展示的正是一个城乡不断融合发展的今天新农村中新农民角色转变的现状。
一场本应该严肃的村级选举被弄得像一场政治闹剧。
村长、前村长、团支部书记、治保主任、会计、学校校长、村医,再到那些弱势却狡猾的村民们,看起来闹哄哄,其实没有一个人是省油的灯,每个人都想着让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只是看谁的算盘打的更好,农民们被刻画的有血有肉、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与很多喜欢把乡土题材展示的的沉重的电影相比,《石榴树上结樱桃》展示的农民们显然要开朗的多,这也使得影片有了一种真实到荒诞的感觉,用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通过戏谑和自我反讽来解构和展示现实的现代农村社会。
《石榴树上结樱桃》看起来是一场闹剧,实际上却流露出了创作者对转型与发展中的中国农村的沉重思索。
意味深长的内容,里面充斥着反讽的情节。
从学校操场装腔作势冠冕堂皇的蹩脚西装男到教室课堂里掩耳盗铃的高尚人生观价值观,被计划生育逼得走投无路的穷人和村长,还有官腔县长的一句“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原来什么时候都一样,有人拖欠工资有人疯了有人退出有人坐享其成,拼命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却得到了。
一部反射现实的黑色幽默剧,无论以前还是现在,幽默一直都在。
电影《石榴树上结樱桃》展现了是中原地区一个普通农村的选举过程,中间还穿插了计划生育、造纸厂的环保、农民外出务工、外商投资等等现实问题,在前半部幽默的氛围下一步步将观众引入后半部严肃的问题。
孔孟文化的符号在李洱同名小说原著的支撑下,电影就有了很好的文学基础,影片中有太多可以探究的文化符号。
譬如电影中官庄村,这里的两个大姓,一个姓孔,一个姓孟,孔孟是儒学宗师,同时也是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儒家文化的源头。
作者选取孔姓和孟姓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就是想展现给读者一个传统文化的形象。
这部影片表面上可以看做是对中国当代农村的展现,但内里还是当代中国的人物群像描写。
片中主要人物:村长孔繁花、他倒插门的丈夫张殿军、治保委员兼妇女主任孟庆书、以及村团支书孟小红。
影片主要围绕的是新一届的村长选举,现任当然想连任,下级自然想竞选升级,竞争在所难免。
影片很聪明地把选举和村中的各种矛盾夹杂在一起,各种矛盾事件的处理液成为村长职务竞选的筹码。
村长竞选的筹码农村中的村长竞选非常精彩,候选人们各出奇招,为的就是吸引选票,暗地里还有下套的,也有使阴招的,但影片竞选的获胜者是谁都想不到的。
看这部影片就会发现,即使进入了21世纪,计划生育还是农村的老大难问题,每家每户都要有个男孩,所以孔繁华是个女人,没有弟弟哥哥,只能招个上门女婿,在农村,这种习俗带来的好处就是生了儿子跟母亲姓,倒插门女婿都是没有地位的,所以孔繁华丈夫张殿军常年在深圳打工。
每家每户都有各自的问题,但村民姚雪娥私下怀了第三胎,这让村长和治保委员很伤脑筋,打胎和保胎兼职就是魔道斗法,稍不留神就棋输一着,这时候才不得不感叹一句:“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在传宗接代这个问题上,容不得半点马虎,即使母亲吃很多苦,孩子是一定要生下来。
能不能让姚雪娥自动去打胎,成为村长候选人们的竞争目标。
时代的小缩影《石榴树上结樱桃》主线是村长竞选,导演选取几条支线,环保问题、计划生育、闲散劳动力等等,影片中一直若隐若现的造纸厂问题,还有村委会处理村中闲散劳动力的做法,都是在给观众展现当代农村的生活状态。
其实导演所要表达的意图很明确,作为我们今天仍然有接近10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城市人和农村人的隔阂依然很深,大部分城市年轻人完全不了解农村生活,农村青年进入大城市打工或者念书之后,也逐渐告别农村,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民仍然是我国民众的主体,忽视农民和农村生活是不对的。
通过这部电影,导演描述的官庄村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小缩影,影片中的各种问题在中国各地农村都会遇到,电影用很幽默但不失真实的手法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农民形象。
仔细深入了解下去,其实,农民就是中国人,城市人只不过是住在高楼里的中国人,和农民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青年导演陈力执导的现实主义影片《石榴树上结樱桃》讲述的是一个叫官庄的村子,在村级选举前发生的一连串荒诞事件,深谙官场之道的女村长孔繁花,各怀鬼胎的治保主任、文教委员、临村村长,扮猪吃老虎的美女新村官,还有官派十足的乡长,精明的校长,徒有师表的老师,以及一系列性格饱满的普通村民,大家在大选来临前尽管只是各扫门前雪,却也有千丝万缕的权益、欲望和尊严的纠葛,不停的交织碰撞,最终形成了一幕幕发生在中国官场最终端的趣闻怪谈。
为争夺权力而展开的村斗,这样的题材估计资深的影迷并不陌生,几年前一部《光荣的愤怒》不仅让吴刚一夜成大腕,也成就了导演曹保平,还让整个中国电影看到了商业电影的另一种模式,一种现实主义可以在娱乐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的可能,一种清质的黑色电影,《石榴树上结樱桃》当然没有前者那么暴力,那么明火执仗的恶趣味,那么耸人听闻,但从本质来说,两部电影也有太多的共通性,一样对村极领导的心态、丑态,对他们与村民之间的冲突关系,进行了真实而细腻的剖析,区别只是在于,前者一恶到底拍得暗无天日,后者则心态平和的淡化了人性的丑恶,拍到了一些官场中一些美好的景色。
两部电影之所以能把领导们的争权夺势拍得让老百姓们也喜闻乐见,很大程度上是选对了题材,村长这一种还没归入国家机关行列的芝麻大点官,距离老姓的生活其实是最近的,它没有太专属的职能划分,就像电影中演的那样,管着村子里类似分田种地,计划生育这类说大不大却绝难回避的人生大事。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很多村官莫名其妙的就富了,可能表面上亲切随和,暗地里却鱼肉百姓。
中国官场中的学问,实在是深不可测,太多玄机和变化,明暗规则,以至有一种文学被单独分类出来叫做官场小说,例如《人间正道》《青铜市长》《国画》《沧浪之水》都写出了为官之道的精髓,影片原著,知名作家李洱创作的《石榴树上结樱桃》也是其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而生动的描写、极富特色的语言都给电影提供了充足的能量,特别是女主角孔繁花的个性,掌控局势的强大内心和手段,精于权谋中又不失善良,懂得生活的状态颇为可爱。
曾几何时,现实主义的乡村题材经典电影不胜枚举,红遍大江南北,可是随着这些年好的现实主义作品却越来越少,几乎绝迹,《石榴树上结樱桃》被改编成电影,只能算是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射向影视文化的一颗小棋子,它没有《白鹿原》的史诗级别和明星阵容,也不具体《一九四二》的惊人噱头,也没有网络情感文学的群众基础,这样一次看似平淡的创作却在有限的条件里完成得极为完整并从容,用平实的故事和人物给观众带来一种源自现实的触动,其黑色讽刺和现实喜剧嫁接出的生活感,值得喜欢现实主义的朋友拿来小酌一番。
乡村是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建设的主要阵地,而表现农民情感生活、社会问题甚至是文化特征的“乡村电影”一度是热点,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前还陆续出现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喜盈门》等话题之作,不过近年来乡村电影已经被不断的边缘化,偶尔出现的一些作品也呈现出跟以往很大不同的面貌,就如《那山那人那狗》与《石榴树上结樱桃》这两部作品,呈现出几乎完全不同的乡村情。
无论是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还是陈力导演的《石榴树上结樱桃》都是根据同名小说作品改编,只不过前者的小说原著由彭见明创作于八十年代初,虽然也带有父子俩之间的代沟、乡村里的愚昧淳朴与琐事、乡村的交通不便等现实问题,但带有着浓郁的乡土味道与人情味。
而霍建起的改编则将乡村的唯美、乌托邦进一步的放大,父子俩之间固然在送信的路途上还有着一些隔阂,但特别是通过儿子背着父亲淌水而过的那一幕将父子情的融合表现了出来,更何况影片还通过静止的纵深镜头将蜿蜒曲折的乡村山径、草丛中忽隐忽现的田间小道、村口的狭长光洁的石头小路等带出,充满着诗意的唯美,也衬托出乡村的乌托邦景观。
但毕竟现在已经不再是二三十年前,创作于前几年的小说原作《石榴树上结樱桃》本身就关注乡村的现实问题,尤其是选举、计划生育的问题,而陈力在电影改编时也将这两点作为两条主要叙事线索串联起人物的命运。
如果说当年根据李一清小说《山杆爷》改编的《被告山杆爷》表现的是农村宗族传统在当下法制社会所面临的冲击,那么,《石榴树上结樱桃》已经进展到村长的竞选固然有着一些背地里的手段(不违法),但还是较为光明正大的投票选举,只不过是候选人要在选举之前如何的笼络人心或者是中伤对手。
乡村在《石榴树上结樱桃》里已经不再是那个世外桃源般的乌托邦,而是充满着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更何况,传统的、美好和谐的人伦关系(如《那山那人那狗》里的父子情、夫妻爱)在《石榴树上结樱桃》里也被淡化甚至是有点畸形,特别是影片的女主人公孔繁花与她的丈夫张殿军之间的关系设置——张殿军是一个倒插门的女婿,且妻子又是家乡里的掌握有村长大权的女强人,他从登场开始就已经是一个不太讨好的角色,如他见自己的亲生女儿时女儿不仅是害怕他,甚至不认得他,而他在家里也几乎是唯唯诺诺的;即使是在外面,他也是一个不得志的工人,甚至因为参与讨薪闹事而借机躲回家里,这样的一个男性形象,还有他跟妻子、岳父、女儿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美好关系。
八九十年代的商品化、城镇化大潮带给了乡村深刻的冲击,从《那山那人那狗》到《石榴树上结樱桃》,便可以明显看出这传统的乌托邦的消逝……
《石榴树上结樱桃》是谷天文化出品的又一部有腔调的电影,去年上映的徐浩峰导演的那部《倭寇的踪迹》就足够让人兴奋,这两部电影的制片人叫李锐,虽然我不认识他,却通过投资的作品看出来,其人有品位有眼光。
他投拍的作品制作不大,但胜在选题独树一帜,作品内涵隽永又耐看。
按下《倭寇的踪迹》不表,本贴就来扯扯将于4月2日上映的现实题材作品《石榴树上结樱桃》。
《石榴树上结樱桃》把视角聚焦到中国基层村民自治组织选举,新锐导演陈力以非传统的现实主义黑色手法,将一个村长选举事件拍得仿佛美国总统竞选,各方人物粉墨登场,平静的河面暗流涌动,影片最终呈现一场阳光选举,同时又深刻揭露当下种种社会问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播种希望种子,在真实与荒诞之间讲述了一个幽默生动又耐人寻味的故事。
影片改编自当代著名作家李洱的同名小说,描写中国最底层的权力场。
不论是外国总统还是中国小乡村村长,也不论男人和女人,在面对权利的诱惑时候会有冲动和追逐。
跟由大卫-芬奇领衔导演的正在热播反应美国权力场游戏《纸盒屋》的主人公弗兰西斯一样,《石榴树上结樱桃》中主人公村长孙繁花为谋求连任施展手腕运筹帷幄。
本以为能顺利当选的孙繁花却碰到一系列棘手问题,村民意外怀孕,邻村来抢外商祖坟,竞选班底另有算计,丈夫魔障了……虽然只是村长但孙繁花有魄力有胆识,口才和演技都是一流,震慑耍赖村民张口就骂,拉拢竞选班底又无比亲民,干起工作不分昼夜风风火火,把“官场”鲜活的女强人形象呈现在银幕上。
《石榴树上结樱桃》的台词生动诙谐,情节生活化又不乏戏剧性,一改同类题材宣教式或沉闷式的形式和节奏。
孙繁花和雪娥对骂斗法,治保主任口头禅的“我靠”,小学老师讲课句句提“三观”,乡长耍官腔,校长有高度地文学地拍马屁……鲜活底层人物,幽默的情节,戏谑与反讽,展现农村官场众生相,让观众忍俊不禁。
《石榴树上结樱桃》以朴实的镜头记录和反应生活,民主选举、计划生育、平坟、环保,招商引资……影片几乎涉及当下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是发展中中国的一个缩影。
在追求娱乐至死的今天,拍摄现实题材影片又能找到新的视角,还能让观众有乐趣地看下去,实属难得,当4星给创作者以鼓励。
刚看完,太差了,感觉导演毫无灵气可言,白瞎了一本不错的小说。这种导演以后还是不要干这行了,实在是不适合,不知道投资商为啥这么傻逼用这样的导演,据说5万票房。
最近看了好几部农村题材的电影了,不过这个不算震撼,种种黑色幽默还是黑的很漂亮的。切中农村那种虚假的人情世故等等。
导演说120分钟的片子因为审查的缘故,剩下不到90分钟,有些情节转乘的突兀和不自然,但历时4年终被通过,也是幸事一件了...
不知所云,这也叫电影?叫观众怎么看。
真是难以想象这样的作品还参加了莫斯科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太可怕了= =···剧情说得太多,以为这是相声呢?剪辑剪得碎的像米粒一样,真以为自己是神剪辑啊?镜头糟糕的比不上一般业余爱好者的拍摄···真不明白,这部片子怎么能通过的·····
难看
女村长人物形象塑造饱满,电影风格朴实。
这篇也就四星水准,但是能把农村题材拍得这么幽默、讽刺、传神,实在NB!推荐。
约摸是按部就班地还原了书里的故事,却还原不出书里的感觉。
一部很质朴的中国乡村电影。俗话说荒村野岭出刁民,繁花村长就这样被这群刁民打败了,村长交椅落到了用尽刁谋诡计的小人手里,已经能预视到官庄村那腐败不堪的未来。但是看着电影的最后繁花牵着女儿豆豆和她丈夫在阳光明媚的田野中信步闲游,看着她那放下一切担子的惬意笑容,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幸福呢。
什么乱起八糟的玩意,说好的外国人呢!!
主旋律,不过还挺有生活气息的
农村的破事
男主叫石榴树,女主叫结樱桃?
模糊失焦的画面,在并不清楚的背景交代中,染上一层强烈的超现实感。内核真诚的故事,就像一列哐当哐当的绿皮火车,带我重回儿时记忆。
影片的叙事太差。但故事和对白都很现实,或者由于其太现实而产生了荒诞之感。如果抛去影片结构和叙事这些技术环节,还是可以算一篇打4星的电影,特别是对于我这样在农村长久工作过的人而言。
觉得比较真实,可能我不是农村人吧。节奏很快,讲话好像也很实在。很有意思,特别喜欢村长孔繁花
没乡村爱情好看 原谅我知识浅薄 不懂深层含义
没看过原著小说,但电影令人失望。本来农村题材电影不够多,可以吸引人,可惜该片差强人意呀。情节不连贯,而且没有高潮,重心不突出。农村的故事和电影可以做得很好呀,期待着好作品。
搞不清到底是在挖苦还是在歌颂农村建设啊,以我所见吧,还是无聊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