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Аритмия,Arrhythmia,Aritmiya,Arytmia
导演:鲍里斯·赫列勃尼科夫
主演:亚历山大·亚森科,伊琳娜·戈尔巴乔娃,尼古拉·谢雷波,马克西姆·拉加什金,柳德米拉·莫托纳亚,谢尔盖·纳谢德金,亚历山大·斯莫勒克,瓦伦蒂娜·马祖尼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芬兰,德国语言:俄语年份:2017
简介:亚太电影大奖评审团大奖, 奥列格快30岁了,是一名医护,每一个繁重的轮班后,他都喜欢痛饮一场。他太太凯特雅也是个医生,在医院急诊室工作,但是她对奥列格的耐心已经快磨没了,所以有一天,她宣布要离婚,不过他们还得一起合住在这个狭小的公寓里,直到奥列格找到房子。他还发现他的工作出现了很大变化,让他的生活变得更艰难…… ..详细 >
平静,朴实,游离。
真是年度惊喜片,战斗民族的职业剧也是好看的,急诊医生奔走在城市中救死扶伤,却躲不过官僚在背后猛插一刀,男主能拯救奄奄一息的生命,也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婚姻,有点天真有点无赖有点神经质,可以说很像吴镇宇了,那首欢快又惆怅的插曲也很好听
最近丧片盛行。。
7.5/10 写实风格 叙事不拖泥带水
一半篇幅给到救护车的第一现场,男女主角很来戏,并且都天生带了一种乐观的力量。
片子的内核是爱情,精神危机的永恒港湾。工作是对奥列格性格的补充,规则对人性的束缚,最后上扬的解决是破冰,一切的救赎在于爱情瞬间的确认。爱情中,某个侧面,对方总像一块浮冰,握在手中冰冷刺骨又融化成水,光线透过熟视无睹,直到某一刻抵悟到其真实。
7分。前半部分看似闲散的铺垫显得有些找不到点,而男主隐藏的性格和情绪在影片后半部分才渐渐显露开始变得精彩,结尾颇有张力。有时候生活中绕弯子才是正途。两个主要角色戏很足。沟通的重要性,对于爱、需要爱、以及渴求理解的表达。09/22/2017
毛子先抑后扬版急诊室的故事
讷言敏行比妞矮半头的Олег,温柔起来像隆河的星夜。坚持做正确的事比穿着羊绒衫讲不过脑子的话难得多。用“心律失常”来比喻伴侣关系,大概是指虽同心难同力,步调错拍、互相拉扯。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18.6.17百丽宫IFC店
三星给“养之心累,弃之心疼”的粘人奶狗男主角。
有点感动的电影,是因为男主的像小天使一般的善良天真,又或者是男女主角最后没有分开
插曲还挺好听
小人物日常的辛酸与不易,统统被情感生活治愈了。爱哭鼻子的男主很幸运,两人闹分手闹了整部电影,妻子还是很爱他,还是愿意在他脆弱的时候给他拥抱。
女性的引子在视角转变后便失掉了,相当于是向观众从负到正逐步完善起主角的弧光,也便是逐步建构起女人对他爱情的初衷。心律不齐的除了这段逐步失调的情感,更是被整个官僚裹挟下人性善良与宏大系统的悖论。每一步都走在刀尖上的婚姻,与前路停滞不前的医疗体制,结局遗留下一堆没有答案的症结攒在两人胸中,而前路还是乐观地选择被爱治愈,面向光明。
上海电影节2018,整体不错,可是我代入了女主,确实也会崩溃掉。。。
男主可爱爆了。
大国好片。轻重缓急信手拈来,各方面都扎实的小成本佳作,非常适合改编成你国的主旋律。
前半部分想说“这就是我不愿意结婚的原因”,后半部分想说“有些人是适合婚姻的,但绝对不是所有人”。总的来说还是太幸苦了,沟通的成本太高, 反复的原谅和解争吵,两样陪伴你大部分生命的东西—工作和伴侣,总有一样要不那么累人才能撑下去吧。
真实感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