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倒仓

倒仓,The Midsummer's Voice

主演:边程,周美君,陈少熙,徐世昕,张弛,刘钧,宋小川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4

《倒仓》剧照

倒仓 剧照 NO.1倒仓 剧照 NO.2倒仓 剧照 NO.3倒仓 剧照 NO.4倒仓 剧照 NO.5倒仓 剧照 NO.6倒仓 剧照 NO.13倒仓 剧照 NO.14倒仓 剧照 NO.15倒仓 剧照 NO.16倒仓 剧照 NO.17倒仓 剧照 NO.18倒仓 剧照 NO.19倒仓 剧照 NO.20

《倒仓》剧情介绍

倒仓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倒仓是迈向成年的开始,是人生必经的变数,是年少感情的真挚初动。戏校学生孙小磊(边程 饰)正面临着人生 第一场重要的比赛,迟迟未来的变声期令他焦虑不已,父亲(刘钧 饰)的长久期望也让他充满对“倒仓”的恐惧。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小磊意外和两个竞争对手——男孩子气的女老生时佳慧(周美君 饰)和出身京剧名门的谢天赐(陈少熙 饰)成为了朋友,少年们将如何打破被定性的人生,如何面对情感的暗涌?学戏少年的青春就此粉墨登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把风幻灭步云衢异界信号追星贝拉的魔法巴黎浮世绘动物园看守禁断动画43新东方神娃金牌女仵作之阴阳法尺零下100度极速102永安梦杨门女将之战地情缘欢迎来到第2人生城塚翡翠倒叙集诱惑法则日头日头照着我海女尤德拉奋斗吧!世子妃告别前的30分钟步步追魂坠落JK与废人老师小小飞虎队唐宫美人天下美式主妇第五季恶灵之门权力的游戏第三季

《倒仓》长篇影评

 1 ) 简单自然

在国产描写青春的影片里,完成度算非常不错了。

多给一星鼓励一下。

情节简单、叙事简单、手法简单。

都简简单单的,没有那么多编排和炫技,很难得。

年轻一代女导演的作品,举重若轻,清新自然。

京剧是外衣,可以适用到任何领域,任何区域,但有很有代表性。

重点说的不是传统和现代观念的冲突,而是自我与环境、自己与父辈、自己和性别、自己和选择之间的关系,那种找到真正的热爱并走准备坚持走下去的不安和勇气,应该在所有年轻人心里都有共鸣。

影片之所以选择京剧、选择学戏的年轻人、选择倒仓这个在戏剧里特有的概念,我觉得这个切入点很好,可以展开很深,京剧的剧目、京剧的意识形态、京剧的传统文化价值观都是可以带出很多思考的,如何打破传统的既定认知和艺术表现形式,去掉陈规陋习和时代结合,很有意思。

三个年轻演员,乍看都是有点小毛病的,不男不女、不务正业、不安迷茫的三个孩子,在外人眼里看来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真的都是好孩子。

最后的汇报演出很精彩,轻盈地体现了京剧国粹的美,扮相好,可以再适当多刻画一些。

包括京剧的剧目,宋小川让人印象深刻,虽然是大叔,但那个扮相、表情,太有戏了,一看就不是普通演员,京剧名角不一般。

还有,都没看出来,女主角时佳慧的扮演者竟然是《嘉年华》的周美君。

时间过的真快。

小女孩长大了。

 2 ) 放下“身段” 返老孩童:从戏曲和青春这两个关键词谈起

7月18日,我在北京英皇中心参加了电影《倒仓》的首映礼,那天下午不仅参加了媒体场,还在观影团组织的映后中跟主创进行了简短交流。

其实这部电影在我心中已经成长了7年了,早在我刚调入中国戏曲学院工作的2017年,导演张裕笛就到学校附中取景,或许正是那次契机让她接触到一群自幼学习京剧的孩子,继而才有了《倒仓》的雏形;后来在2021年,剧本入选FIRST影展年度电影计划,直到今年6月该片在上影节放映后反响非凡,我就断定这部片子一定完成度很高,没成想首映礼看后甚觉超乎预期。

在当下相对类型化的商业片和国漫扎堆的暑期档中,这绝对是一股清流,所以在这里,真心推荐给大家!

戏曲演员在青春期发育时嗓音会变低、变哑,这种现象在梨园行被称为倒仓。

观影之前,从影片名字到宣传片中那些戏校的场景,再到主创演员有从我们学校昆曲专业毕业的陈少熙和国家京剧院的小生演员宋小川等,理所当然在我的认知里,这是一部讲述戏曲人故事的电影;可是看到电影类型打着“青春”标签后,我疑惑了,直到观影结束后我自己给这部片子又重新定义为“戏曲题材的外衣包裹着青春故事的内核”;由于人的认知深化是需要时间的,直到思考了一晚上后,我才恍然顿悟到这是一部用青春和戏曲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关键词去混搭,内核实则是自由的主题。

一、戏曲中的束缚先聊第一个关键词“戏曲”,看戏人群多为银发族,这是不可争论的现状。

这个现状的背后有多种因素,其中有一个因素就是很多戏曲人误把束缚当规矩,限制了艺术本该有的自由性。

我虽非戏曲科班出身,但这几年工作原因接触了很多梨园行的人和事,这个圈里的规矩,影片只呈现了皮毛而已,相当克制,像近年来听闻的有些师门之争、门派对立甚至个别“戏霸”,也有些听起来可笑的规制,这些都是束缚在业务之上从而让学校的学生、舞台上的演员无法获得真正艺术上的自由,而这份自由恰恰是艺术中的精髓,缺少了它,只能是“匠”而不能是“艺”,就像我常常看到很多技艺精湛的舞蹈演员最后到了杂技团一样。

本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视角,即把戏曲和青春放置在一个范畴里去类比,这样我们不妨把戏曲想象成一个老人,如何做到返老还童,这就形成了一个思考。

影片中呈现出孙小磊(边程饰)唯他爷爷独尊,用章大爷(宋小川饰)的话就是“只有你爷爷唱的是戏,别的名家就不是戏啊”;影片也呈现了孙父(刘钧饰)故步自封的态度,从他的盲目自信于梨园世家的出身和望子成“角儿”的那份狂躁,外加在盔箱、行当等方面呈现出如此多的人为规矩,这些相加你必然会觉得戏曲这门艺术太不自由了,太端着了,太束缚了,甚至觉得从人情、事物到剧目都是那般老套。

二、青春里的自由每年寒暑假档期,都有大量的青春片上映,青春的本质在我看来即自由,无论从《少年的你》《盛夏未来》到《再见少年》《念念相忘》再到《沙漏》等近年来一系列青春类型片,主角们似乎总要面临内心的抉择,一面是如友情或爱情的真挚感情,一面是社会关于成功规定性下的学业和未来,他们在挣扎后仍然选择了前者,选择了珍贵的情谊,要知道成人的世界是“算计得失”“衡量利弊”的,而青春期的少年则是遵从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

尽管常常青春片多为疼痛的,最终收尾的字母中也多数是和少管所、监狱等有关,但是试想将我们自己代入剧情中,多年后问自己“你后悔吗”,我相信大家也都会斩钉截铁给出“不后悔”的答案,因为“青春仅一次”。

映后有个影迷问边程暗恋是需要说出来还是隐藏着,记得他给的回答是“看你怎么舒服怎么来,自己觉得开心就好”,看似这个有点自私的回答却是存在主义的生动实践。

青春就是要遵从内心,这和这部影片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电影中,主角团是一群阳光少年,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最大的特性就是追求自由,看看时佳慧(周美君饰)身上的飒爽,尽管在世俗眼里,她这样一个“女老生”会因角色和性别的错位而常常被同学开刷,她仍不受干扰;看看谢天赐(陈少熙饰),阳光下的少年感几乎快溢出屏幕了;在看看三个人跳湖那场戏,他们那种可以暂时逃离疼痛而享受当下的能力,荧幕前的我也想跟着一起跳下去;最后舞台上女老生、男旦、王老师(张驰饰)所扮的丑行和章老师傅重新扎上靠,生旦净丑在舞台上的那一幕出现时真有种《年会不能停》的那份“High”;最后火车离别时三个少年边跑边唱起那段《定军山》的选段,泪点很高的我当时秒哭。

这就是青春的感染力,电影抓住了青春的精髓。

三、青春和戏曲的同质异构任何事物要搭配,首先得是同一个范畴,青春和戏曲如何放置在一个范畴进行讨论,这就是电影的高超之处。

多数人抱有“戏曲传统守旧”的认知,通过孙小磊这一出身于京剧世家、在父亲望子成角延续家族事业的期待下,经历了倒仓失败,原本人生绝望之时,身边出现了一群跟他不一样的孩子,把他从自己那个封闭的世界“拔”出来,找到了人生新的未来之路,彼此获得了治愈,也完成了人物的弧光。

从青春的角度出发,告诫我们:人生的路不止一条,巧换赛道天地宽;从戏曲的角度出发,给那些守旧的戏曲人一个启示:唯有放下“身段”,守正创新,方可返老还童!

另外,电影本体之外也有几重加持:第一是“十个勤天”的成员陈少熙就毕业于我所工作的中国戏曲学院,他本人在映后也坦言,自己本人也经历过倒仓,并且目前工作相较于当初的昆曲表演专业来讲也属于转行,这就从演员的亲身经历阐释了电影的主题;关于倒仓这个现象,在戏曲甚至美声、民歌的声乐训练中,的确是事业线的命运转折点,但是对于相对开放的流行歌曲来讲似乎并非那么绝对,像歌手杨坤,就是倒仓失败后却能“主动误取”,巧妙利用这份独特的音色找到自己的风格;另外,很多歌手在出现像后天声带小结等问题时,也并不是就“一棍子打死”,很多著名歌唱家并没有手术,而通过科学技术的调整突破了这个瓶颈。

总之,人是活的,自信点、放开点,办法总比问题多!

这里只对电影剧情中涉及的戏曲和戏曲人做出评论,以便找到主题。

切勿对号入座,戏曲作为我国艺术的瑰宝这点毋庸置疑。

不揣浅陋,略侧管见,为的是好电影能分享给一切喜欢电影艺术的人!

 3 ) 倒仓观后感

是因为少熙去看的,但说实话很惊喜,超出期待。

总体三星半,看到了另一种青春的模样,但没看太清楚哈哈。

夸:1、整体画面色调非常非常舒服自然,感觉像是真的回到了2014的夏天,看了一场关于青春的故事。

电影一开始主角出现的时候我就眼前一亮,这色调这景真的太舒服了,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感觉了,在电影院观看感觉超值。

2、主演们演技都很好,演得很自然,戏曲的部分因为我听得很少也不太懂,无法评判,但是听起来不错,其中一些桥段还引起了我去听京剧的兴趣。

演技点赞。

3、结尾那段杨家女将表演不错,不足点放后面说,夸的部分是那段音乐出来配上表演确实很热血,大家认认真真表演一场,还蛮带劲的,而且都表演得不错,感觉是一帮真切爱着戏曲的孩子。

(看前面孙小磊唱的时候就很期待谢天赐的表演,后面那段动作戏真流畅,看得很舒服。

)4、全篇围绕着“倒仓”这一点叙述,让我们了解了对于戏曲演员来说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以及,打破了很多刻板印象,为什么女生不能唱老生?

为什么男生不能唱旦角?

孙小磊他爸把自己的遗憾强压在孩子身上,真的很压抑,孙小磊回家的时候我都跟着觉得难受,而且对于他家的展现,永远是暗的,是被阴影笼罩的,好压抑。

正如王老师和时佳慧还有那位老师说的,调门再高又如何?

戏是要唱活了才好的。

这句话其实对于非戏曲人的我们,也是通用的。

不足:我是和朋友一起去的,我是自带粉籍,她是完全主演一个不认识,但我们对于这部电影不足的感受是一样的。

1、整体的叙述切得有点乱。

不是说一个个部分拼在一起不行,但这部电影拼得总让人觉得奇怪,接不太上,而且感觉很多东西都没讲清楚,有很多都没叙述到,人物建立得不够饱满,很突然就切到另一个部分了,让人摸不清头脑。

整体剧本还有很多需要打磨的部分。

(以及,因为我个人是粉丝,还是蛮期待谢天赐这个角色的,但这个角色个人觉得没太展现好,最后的部分能感受到谢天赐这个角色还是很喜欢戏曲的,虽然整天吊儿郎当的,但还是愿意好好唱,而且小青苗最后还拿了奖,但是呢,没怎么展现他唱戏的部分,每次该到他唱了,就切了……结合家庭背景还有奖,不知道到底是要展现怎么样的角色)2、为啥初赛的时候孙小磊在台上唱,女主能出现在这个地方?

不是一般都闲杂人等不能进入吗?

(以及关于情节展现的,看到结尾也不知道谢天赐和郑艺雯俩人为啥吵架)3、也是前面提到的,最后一场杨门女将表演的部分。

音乐配上也不错,但是整体讲的是戏曲,我和朋友都期待最后一场能好好听他们唱一场,让我们从京剧的表演中感受戏曲的魅力,如果这样,我想结尾观众们拍手叫好的时候,我们也能感同身受地鼓起掌。

但是没有,就是配上音乐,一些镜头,就表演完了,我们都觉得有点遗憾,如果能好好地唱一场,我想,应该能让大家更加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比起戏曲,更能感受到,这是讲述孙小磊的故事,而孙小磊是学戏曲的,比重上感觉还是孙小磊压过戏曲,个人感受是这样的。

总体来说还算不错,看到了不一样的青春。

作为从小读书的孩子,我们的记忆是教室,而他们的记忆是练功房,看到了另一种青春的模样。

但是这个故事其实可以讲得更好。

以及,一喜的时候认识的张弛,王老师演得真的很好哈哈哈,很自然,张弛也是学戏曲的,看到他在倒仓里当老师,最后上场唱几句,有些感慨,真好,真好。

最后想说说少熙。

当电影开场,大荧屏上出现:主演 陈少熙 的时候,真的很激动,终于和以演员身份的你在电影院见面。

谢天赐出现的那一秒也在感叹,真是好适合大荧幕的一张脸。

演技很自然,整体形象很青春,点赞,最喜欢的一幕是谢天赐踏上去往北京的火车上,在玻璃窗内向外看的那一幕,眼睛很亮,很强烈的青春的模样。

谢天赐演得很好,也期待未来多多在影院见到演员陈少熙。

加油,演员陈少熙。

 4 ) 影后评价

电影《倒仓》讲述的是十五岁的少年孙小磊和好友时佳慧、谢天赐共同迎接着成长必经的痛与乐,在追梦过程中也逐渐找寻到了更好的自己。

探讨了青春期的多重面貌,包括友情、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和解,以及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影片通过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将青春元素与传统戏曲元素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青春故事

 5 ) 青春

没有狗血的桥段,也没有激烈的争吵,有的只是所有人青春里好像都会遇到的悸动故事。

十几岁的出镜,是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

这群热血少年们在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变声,身体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他们也开始渐渐有了特别的情愫。

面对来自家长、老师等人的质疑,他们逐渐坚定了自己的热爱,并一起策划了一出大胆的演出。

这种真实的18岁才最适合热烈的夏天。

 6 ) 倒仓

看完啦~感触很多,也让我重返了18岁一样哈哈。

这就是青春啊,少年少女们面对人生的迷茫、青春期的困扰和梦想…很羡慕剧中几位之间的友情戏,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也会有争吵,都说友谊就是一场不断告别的旅行,虽然不能陪你走到最后,但每一段都会是难忘且美好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逐渐对戏曲以及其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多的兴趣与关注,敬佩所有一直在坚持且传承非遗的老师们!

 7 ) 《倒仓》导演张裕笛专访:成长的阵痛与青春的回望

从2021年到2024年,《倒仓》连续斩获多项节展大奖,包括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创投首奖、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电影创投大会“中国好故事”优胜项目、第26届上海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最受观众喜爱影片大奖。

并在第18届FIRST主竞赛单元中荣获最佳编剧奖,各项创投的支持与奖项的加持,凸显着电影节展市场对其强烈的关注。

正如《倒仓》的艺术指导徐耀来老师说得那样:“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干净和纯粹的青春片了。

”张裕笛导演对于青春的把握十分精准,影片以绿色为主色调,将故事发生的背景设置在夏日,少年少女之间的情愫采用更为暧昧的表达方式,藏匿在表演和视听语言中。

《倒仓》让我们看到了国产青春片的另一种可能性,呈现了年轻一代戏曲人的成长与传承。

它将京剧文化巧妙融合到青春题材的叙事中,从变声期这一难以掌控却又对学京剧的少年们至关重要的节点入手,展现出他们对于身份认同、性别认同、文化传承和未来选择的首次思考。

自少年,经青春,得成长。

西部影谈专访《倒仓》张裕笛导演,从影片的创作初衷、主题表达、选角趣事、京剧元素的运用等方面,探索那些关于梦想与友情的青春记忆。

西部影谈专访《倒仓》导演张裕笛西部影谈2021年《倒仓》荣获第15届FIRST影展电影市场麦萌电影共同成长计划首奖,同年在金鸡电影创投大会获中国好故事优胜项目。

2022年8月开机,时隔两年,今年6月在上影节首映,荣获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最受观众喜爱影片大奖,并进入了今年FIRST主竞赛单元,备受观众喜爱。

很好奇导演您什么时候决定要进入电影行业?

真正接触院线电影制作的契机是什么?

《倒仓》入围第十八届FIRST电影展主竞赛单元张裕笛我的本科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那时候有很多拍摄新闻片的机会,但多数作品都是对写实新闻的简单记录。

在获得一些拍摄故事片的机会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投入。

为了剧本里的一两句台词,或者一两个不同的剪辑点,我们会在剪辑房里通宵,碰撞意见火花。

这让我意识到相比新闻,我更愿意通过故事来传达自己的想法。

每次作品放映时,即使只是在教室或小礼堂,能得到观众的反馈,听到他们与影片人物产生共鸣,我就特别有成就感。

于是,我开始考虑去电影学院攻读研究生,得到更多练习和拍摄的机会,学习如何更好地讲述故事,并将电影作为我的职业。

张裕笛导演在FIRST影展映后交流西部影谈《倒仓》里面的主人公面临了很多与朋友和同辈之间相处的压力。

您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面临着关于同龄人的压力?

张裕笛我青春期压力最大的时候是从青岛转学到北京念高中,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生活变动。

离开了熟悉的朋友和环境,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小团体,我作为外来人很难融入。

第一次真正融入班级是我参加4×100米接力赛,和大家一起反复练习培养默契,这种为了集体荣誉而努力的状态和故事里少年们的状态很像。

现阶段最大的压力是身边的同学都已经投入工作多年,事业有所上升,进入了人生新阶段。

我们选择了和大部分同龄人不一样的路,很多人不一定可以理解或认同。

西部影谈不管是学习阶段还是人生阶段,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身份认同。

想问导演在您的学习和创作生涯中,哪部电影对您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印象最深的一次观影体验是什么?

张裕笛经常有人问我最喜欢的电影是哪个,这很难选,但如果要说最喜欢的华语电影,或者对我真正想做电影影响最深的,一定是娄烨导演的《苏州河》。

《苏州河》(娄烨,2000)海报这部电影我看了很多遍,其中独特的视听效果和内容表达对我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和启发。

我第一次来FIRST是2017年上大学的时候,那年的评委会主席就是娄烨导演。

他和贝拉·塔尔的对谈对当时正在犹豫要不要考电影学院的我来说,是一次印象很深的启蒙。

西部影谈我们这几天也看到公共场的放映有很多为了自己的热爱奔赴到西宁的同学们。

《倒仓》曾是第十五届FIRST电影市场首奖得主,现金奖励20万元,三年之后带着成片回到西宁,您有哪些感慨?

张裕笛我在《倒仓》映后讲了一个真实经历。

当时《倒仓》创投的时候,我在美国刚开始搬家,桌子都没有,坐在地上,拿凳子放电脑,以线上连线的方式完成了公开陈述。

当天晚上制片人半夜打电话把我叫醒,我说:“干嘛呢,第二天还得继续搬家。

”他说:“别搬了,准备搬回国吧。

”后来那个房子我几乎没有住,收拾了一下就回国开始拍《倒仓》。

《倒仓》获得第15届FIRST电影市场首奖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个人生的决定性时刻。

当时因为要搬家,我想先找个班上,开启新的生活。

如果没有参加那场创投,可能我现在还住在当时的那个家,过着上班族的生活。

收到入围消息的时候,我也在搬家。

这次回来特别感慨,感觉什么都和那个时候很像,但又完全不一样了,我的生活轨迹也在那场公开陈述之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西部影谈是的,并且身份也是有所不同。

那么我很好奇《倒仓》的灵感来源于哪里,您的创作缘起和初衷是什么,为什么选择“京剧”这一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叙事锚点?

《倒仓》剧照张裕笛灵感来源于我的联合编剧,她是票友,我们是大学同学。

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她讲到学戏的小孩会有倒仓这件事。

有的小孩以前是小童星,但变声没变好,职业生涯可能就此结束,以后可能只能跑龙套或者失去唱戏的机会了。

当时我本来就想拍青春片,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抓手。

当她提到倒仓后,我觉得这个状态很巧妙。

变声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尤其对学戏的小孩来说,这是人生仅有一次且决定命运的大事,他们完全不能控制。

这点很有创作空间,让我们可以把青春的焦虑、迷茫都凝结在一个具象的事情上讲述。

西部影谈那么您希望通过这部电影传达什么信息或情感?

张裕笛对于那些经历倒仓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坎,在倒仓之前他们会觉得如果这一关失败了,人生就完了,未来没有任何可能性。

但真正迈过那个坎的人会发现并非如此,人生有多样的可能,永远都有新的机会和新的开始。

我们想要传达的情感也很类似。

尤其在暑期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觉得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节点,没考好人生轨迹就会发生巨大改变,为此常常感到忧虑。

但对于我们这些离青春期有一定距离的人来说,回看那个时候,会觉得并没有那么可怕。

人生不是只有一次机会,也不是过独木桥,而是在走一个复杂的立交系统,有很多不同的路径选择和可能性,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一个地方下错路口,下一个路口还能再上来。

西部影谈以青春类型书写京剧演员的生活,其中有很大的跨越,古老的艺术和青春的风格有机融合也正是影片的特色,那么在细节处理上导演觉得哪场戏格外有挑战?

张裕笛每个桥段、情节我们都下了很大功夫去打磨,难度最大的是影片末尾的毕业戏。

它要符合很多功能,既要成为情节上每个人物在京剧之外个人发展的落点,又得是一出好看、完整、精彩、能让观众感受到京剧的魅力的戏。

这场戏的最终呈现离不开《倒仓》的京剧指导宋小川老师的帮助,我们换了很多种选择,最终选定《杨门女将》。

《倒仓》中的京剧桥段西部影谈这部影片的演员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形象和气质都很有张力。

您在选角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

张裕笛毕竟这是一部青春片,所以我们选角的第一标准是主角要有一张青春的脸,要有少年感,眼里要有光。

除此之外,我们希望他们要么会京剧,要么愿意花时间学京剧。

这几个演员与我们都很有缘分。

比如饰演时佳慧的演员美君,我在看一个导演综艺的时候发现了她。

她出演了一部短片,我只看了开头就截图发给选角团队的小伙伴,说这就是时佳慧。

那时她完全不是男孩的造型,演的角色也和时佳慧毫无关系,但她身上就有一种青春少女的感觉,很复杂,很有层次和故事。

《倒仓》时佳慧的扮演者周美君后来拍戏聊天时,她说很早就看到了《倒仓》的组讯,但上面写必须要有京剧功底,所以没敢投。

后来我们找到她,她高考完第二天就过来和我们见面,一见就觉得特别合适。

在找时佳慧这个角色的时候,我特别不想找一个很顺撇儿的、造型上或状态上很假小子的人,因为这本身也是一种刻板印象。

找到美君的时候,她身上的气质和时佳慧完全贴合。

她不是一个把自己当男孩的女孩,而是一个因为唱老生,而被赋予了很多男生的形象和特质,但她内心是一个在探索自己作为女孩的自我认知的人。

西部影谈不管是时佳慧还是我们的主人公孙小磊,都面临着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过程,他们也一直在寻觅着对自己的性别探索和认同。

对于时佳慧这样一个偏中性角色的设置,您是怎么构思的,又有什么样的表达在里面?

张裕笛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来源于我们本身的议题,关于青春成长的探索。

迈入青春期后,时佳慧开始困惑于舞台性别和现实性别产生冲突时的抉择。

唱老生不能挂女相,舞台上不能被看出来是女孩,要求肢体、做派甚至样貌得像男孩。

但现实生活和舞台不一样,身体在发育,想法在成熟,时佳慧开始想象女孩到底应该是什么样,郑艺雯是否才是标准女孩的样子。

最终,时佳慧得到了自洽,做女孩怎么样都可以,没有标准。

这是我们从剧本设定方向去考虑的。

另一部分来源于真实经历。

在采风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和这个角色原型非常类似的女孩。

她们身上的矛盾、困惑以及对青春期性别意识的思考,都给了我特别大的启发,时佳慧最开始的设定是刀马旦,后来就改成了女老生。

西部影谈扮演谢天赐的陈少熙最近凭借综艺中的表现吸引了很多观众,而现实生活中他本人也曾经历了倒仓失败的过程转学昆曲,在传统民族艺术和当代娱乐间的跨度也和谢天赐这个人物非常相似,这是否也是导演在选角时的考量?

热门综艺《种地吧》中的陈少熙张裕笛最开始见到少熙的时候,就觉得他完全是我想象中的谢天赐。

而且他和小磊有着很相似的经历,他原来是学京剧的,高考的时候倒仓了,后来转行了。

他的经历对我们的电影创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在创作中有很多关于倒仓拿不准的事,从他身上得到了很多灵感和启发。

在前期京剧训练的时候,他的作用也很大。

边程和美君没有特别系统地接受过京剧训练,有很多入门困难。

少熙在一开始就跟着他们一起练,他虽然有功底,却从不缺席任何训练,他们三个所有训练都在一起。

少熙就像一个学长一样带着他们,很耐心地给他们纠正动作,陪着他们一遍一遍地练,直到练功房锁门。

老师不在的时候,少熙这个学长就负责教他们。

佳慧给小磊指导“放松一点,肩膀该怎么样”那个情节,也是我看到少熙指导美君说:“手不要架那么紧,要放松”,还敲敲她的肩膀时,临时加到剧本里的。

当时拍摄的时候少熙还是个学昆曲的学生,现在他能被更多人喜欢,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幸运,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因为他对《倒仓》感兴趣,对京剧感兴趣。

《倒仓》场照,图为演员陈少熙西部影谈在拍摄中有大量的专业京剧肢体表演,您是如何指导演员的,演员有哪些即兴的表演或亮点?

张裕笛专业的京剧部分主要是由我们的京剧指导老师宋小川老师完成。

他每天都会看第二天的通告,只要哪场戏会涉及任何与京剧相关的内容,他都会在现场。

宋老师会非常细致地指导演员们的每一个动作,比如时佳慧唱戏时该怎么开扇,拿扇子的姿势是怎样的。

还有小磊唱戏时,佳慧在旁边压腿,他们两人分别会有怎样的状态,宋老师都会给出非常详细的指导。

《倒仓》京剧指导宋小川老师一开始我就和宋老师提到,不想让演员们只是学会唱戏的片段,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得有京剧演员的样子。

因为京剧学生和普通小孩不一样,他们说话、聊天、吃东西、走路都有自己的特点。

拍摄时也有很多即兴的部分。

我很喜欢即兴,每段戏拍完后我都会和演员聊天,看看这场戏怎样才能更好玩。

比如天赐在酒吧那场戏,本来只是三个人坐那聊天,天赐说自己要回北京了。

但到了现场后,我们发现有很多可以利用的空间。

天赐宣告事情的时候得有点小仪式感,他就跑到舞台上拿话筒来讲,讲到练功就要现场练给大家看。

这些都是我和演员们在彩排演练时新磨合出来的,不是剧本里原本就有的。

我觉得这才是现场的魅力,完全设计好了到现场去拍就没意思了。

那个片段里有一句 “京剧蹦迪”,完全是即兴发挥,当时我们特别害怕他们嗨不起来,结果他们出乎意料得嗨,拿着扫帚开始打,我在看监视器的时候也觉得很欢乐。

西部影谈《倒仓》定档8月24日公映,对于这部影片的未来,您有什么样的期待?

张裕笛希望观众不要害怕这部影片有观影门槛,这是一个很容易进入的故事,我们会一点一点带着观众去感受京剧的魅力与青春的美好。

《倒仓》宣传图西部影谈电影在上影节和FIRST上映后,您收到了哪些反馈?

这些反馈将如何影响您对电影的看法或未来的创作?

张裕笛我不太会因为观众的回馈决定我接下来要写什么,毕竟要写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

不过我发现观众的解读能力真的非常强,尤其是像FIRST这种节展的观众,你埋的一些小心思他们都能看出来,甚至是你在写的时候觉得有点隐晦的地方,大家也都能看懂。

这会让我对接下来的创作更有信心,可以更大胆一些,不用写得那么清楚和直白。

张裕笛导演在FIRST影展映后交流因为《倒仓》是与京剧相关的电影,刚开始我们比较担心有些地方观众不理解,所以在剧本上做了很多解释。

但实际上观众的理解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多和更深。

甚至在映后交流时,我都很惊讶,心想:“你们这都看出来了吗,是不是看过我上一版剧本?

”所以在写下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会做更多的留白。

本文首发于 西部影谈 公众号第474期

 8 ) 浅浅写个《倒仓》野生影评

起初是冲着陈少熙来的,也只知道电影大概讲的是戏曲演员的变声期的三两事。

整部影片如片名,从“倒仓”这个外行人不太了解甚至完全没听过的点切入,带观众从一个全新视角了解京剧,展开故事,这一点也是吸引我来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

因为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受爷爷熏陶也很喜欢听戏,但对京剧也鲜少有深入的了解,一提起京剧,我能想到的就是生旦净丑这些不论是课本上还是小时候长辈茶余饭后经常会考我的知识点,以及我很喜欢他们的行头,小时候总觉得背后插的那些旗好酷,所以这次也想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倒仓。

倒仓了然后呢?

就唱不了了吗?

(“倒仓”——戏曲界的专有名词,对戏曲演员来说却尤为重要,是职业生涯的一个巨大挑战,也因为这是青春期发育的一个自然过程,倒仓的时间和程度因人而异,这也是造成“倒仓恐惧”的原因之一。

)看下来整体的故事情节齐整,故事线也很清晰。

新人演员演的也都很自然,很有代入感。

超预期了。

(虽然是禾伙人,但我也是尽量抛开滤镜客观的写的这篇小作文。

)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戏曲演员在后台的状态,那是我小时候看戏最好奇最想去的地方,《倒仓》也算是帮儿时的我答疑解惑了。

透过这部影片,我看到了戏曲演员的不易,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我们来说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放到每个戏曲演员身上或许就是从小离家,是一遍遍的练习基本功,是一回回咬咬牙把苦吞下,是一次次哭过以后再重来。

我看到了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在几代人之间的传承,他们很多人甚至一干就是一辈子,“一件事用一生去完成也算英雄”。

当然作为一名女性,我也在影片中看到了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制约,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的解放,我们在传承文化的时候也需要取精华去糟粕,有所创新有所变通。

此外,我也看到了青年戏曲演员对热爱的坚持、青春期的迷茫、朋友间的相互成就和扶持。

成长路上总有磕碰,也会有难以预料的困难,没什么可怕的,摔倒了拍拍土站起来再出发!

成长路上也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让你不再彷徨害怕,为你撑腰打气,一起天马行空,一起相互陪伴、相互成就,一起为梦想努力奋斗。

朋友是后天选择的家人,即使有天各奔东西,也一定会在顶峰再相见。

影片中,上一代人一些教育观念上的固执己见,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以往工作中,我也接触到过类似的家长,以自己的固有经验来教导孩子沿着自己的老路走,同时往往也会给予孩子过高的期待,这势必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

随着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在青春期,亲子之间的代沟慢慢变大,家长也需要及时的更新改变观念,把自己放到孩子的位置,也慢慢学着把孩子当个大人看待,同时加强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

试着允许孩子“普通”,他(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路要走。

整部影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交代大家如何全力以赴各种准备的那个片段,作为禾伙人,真的很难不共情,再多讲就涉及剧透了,不做展开了。

但最后看他们的汇报演出的时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我都有点起鸡皮疙瘩,不论是扮相还是唱腔还是走位(我不太懂专业术语,说错了见谅哈)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当时我就在想啊“这部片子能播到国外去就好了”。

最后想说,“倒仓恐惧”或许不仅仅存在于戏曲演员,不仅仅存在于青春期,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有这样那样大大小小的困境。

如果你也正处于“倒仓恐惧”,不必焦虑,坦然地去面对生活给予的一切悲喜,因为苦也好乐也罢这都是我们有且仅有一次人生的限量版经历。

人生不是单一的轨道,人生是旷野,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坚持的力量,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或许命运已在不远处为你准备好了一份神秘大礼。

以及想对青年演员陈少熙说:电影里的谢天赐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扶持度过了那个迷茫又热血的青春期,去了北京电影外的陈波翰离开北京来到后陡门,也很幸运的拥有了九个一辈子的兄弟,互相扶持着走过泥泞的沟壑,熬过那个寒冬一步步携手一起走进了光里,并成为了光。

很幸运成为你戏里戏外友谊的见证者。

感谢不散观影团,感谢影片所有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

8.24《倒仓》不见不散!

《倒仓》票房大麦!

许愿:多多排片!

片尾曲《我的舞台》音源上线!

 9 ) 一曲京剧与青春的二重奏

🎬《倒仓》倒仓, 中国传统戏剧文化里一个专业术语,指在青春期发育过程中声调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对戏曲学生而言是一件致命的大事。

而倒仓结果的好坏,能够直接决定他们追逐梦想的步伐。

一场决定命运的京剧选拔,一次无法预知的少年变声,青春的序幕徐徐拉开,成长的故事娓娓道来。

一边是典型中国式家庭教育,一边是少年肆意横行的生长。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互交织,追求梦想与家长意愿矛盾冲突,新老两代戏曲传承人碰撞融合。

音色的变化、身体的不适,追梦的困惑、成长的迷茫,父母的期待、少年的勇气,共同组成了那段美好岁月。

倒仓,是关于青春岁月的全新诠释。

倒仓之前,是梦想;倒仓之后,是坚持。

人生难以预料,每个人都会经历属于你的“倒仓” 。

无须过度执拗于世俗的眼光,要看见远方,也要看见当下!每一次失利后都会面临重新选择,我们不该把岁月都蹉跎在遗憾里,要为自己勇敢开拓一条全新的路,以梦为马,意气风发,昂扬向上。

青春不失声,成长不变调。

少年的眼中布满星辰大海,与袅袅天籁之音相伴而行。

愿每一个走过青春的人回望过去,都能赞许那个充满生命力的自己。

倒仓 (2024)7.02024 / 中国大陆 / 剧情 / 张裕笛 / 边程 周美君

 10 ) 《倒仓》:青春的伤痛与成长的蜕变

《倒仓》是我今年在FIRST影展关注度最高的一部影片。

今天我参与了两场《倒仓》的放映,分别是媒体场和公共场。

正如《倒仓》的艺术指导老师说得那样:“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干净和纯粹的青春片了。

”张裕笛导演对于青春的把握十分精准,影片以绿色为主色调,将故事发生的背景设置在夏日,少年少女之间的情愫采用更为暧昧的表达方式,藏匿在表演和视听语言中。

孙小磊意识到自己对时佳慧产生朦胧的好感,但这意味着进入青春期,要倒仓了,他口不择言,与时佳慧、谢天赐发生争吵。

当晚孙小磊在房间内独自徘徊,这场戏以门框作为前景,窗框作为后景,背景音是时钟走动的滴答声,营造出人物被“框住”的视觉效果。

孙小磊陷入了生理的困境与情感的迷茫。

《倒仓》对于叙事节奏的把握也十分巧妙,在四人翻墙沿街散步这一场戏中,通过谢天赐和郑艺雯进桥洞前后的站位与神情变化的对比,展现二人情感降温。

谢、郑进桥洞后,也留给时佳慧和孙小磊独处空间,编织狗尾巴草、互相打闹,二人的情感有了进一步的升温。

一升一降,人物之间情感关系的变化在一场戏中完成。

《倒仓》短评

拍了又拍拍了又拍

8分钟前
  • 雨天的雀巢
  • 较差

本来觉得前面还有些可圈可点之处,结果结尾疯狂煽情纯纯败笔,毁掉了之前所有的努力。

12分钟前
  • 死于2025
  • 较差

一个俗的不能俗的俗套电影。胜在表演上还不错。

14分钟前
  • 赛马输钱
  • 还行

淡淡的青春气息,关于身份认同的慌张和迷茫,到最后女生接纳了自己唱老生的命运,男生也勇敢地转向花旦的使命,陈少熙依旧迷茫去北京寻找节目组最后在后陡门找到了归途。

18分钟前
  • jennifer
  • 推荐

京剧真是讨论性别议题永不过时的抓手

21分钟前
  • 酱门毒齁
  • 推荐

一口闲烟把余生抽成窝囊,一顶盔头让青春无法素身。戏服上的绣活,台毯上的花纹,盔帽上的雉尾,磁带里的粉戏,喜欢一样东西,是打心眼里高兴。手眼身法步求的不是成角的伺候,胡琴换唢呐找不到合适的调门。女孩不能坐盔箱,不变声就没有男子气概,一马离了西凉界,倒仓之后还有小嗓唱那风萧萧雾漫漫。

22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在我这里是个不合格的电影,很多镜头和表情都让人摸不着头脑,像毕业大作业的水平。戏曲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广阔但是展现出来的很有限。青春片的部分只能让我感觉尴尬(也可能是过了相信纯爱的年纪

24分钟前
  • 嗷地一声
  • 较差

创作态度很端正,看的出来想好好讲一个故事的,没有卖情怀已然不错。一个包裹着戏曲的盛夏青春片,故事略显无聊,没有什么张力,但探讨的关于成长的许多议题有点意思。

28分钟前
  • 局外人psy
  • 还行

孙小磊让我想起童年戏曲学校的一段经历。倒仓隐喻男性气质焦虑,小磊被要求扮演舞台上的老生,但他内心深处向往的是白娘子。这个不是明写(当然也不能明写),但有多处暗喻。比如耳机里听的游湖,梦中被旦角服饰的周美君所感召,等等。对于小磊而言,女老生周美君代表面对真实的勇气,他也在这个“不男不女”的假小子身上寻找自我。除了父亲以轻蔑的口吻羞辱男旦的用词之外,似乎找不到其它语涉性少数的台词。但是“酷儿”仍旧无处不在。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崇拜“阳刚教育”的当下,让观众看到这样一个怀抱梦想的男孩,在舞台上打破性别界限,勇敢表达不符合“大男人规训”的自我。中国传统对性别角色和性别关系的多维度理解及包容,与少年的自我成长及蜕变融为一体,最终达到一种超越的美(男孩扮演女孩角色不是羞耻,也是美)。

33分钟前
  • 冉笛
  • 推荐

京剧题材值得被看见,但电影本身,感觉并没有把各条故事线讲得很清楚。但年轻演员们的努力值得点赞

35分钟前
  • 一颗呱不是瓜
  • 还行

#18FIFF Day1 7.20

37分钟前
  • 丿逸轩乀
  • 较差

7/10🎥观看影城:文化官环球杜比巨幕影城 6号厅 还是第一次看关于京剧的电影,通过这部电影让我对本来不怎么感兴趣的京剧,产生了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感觉对京剧感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倒仓,意味着变声期到了,也代表着青春期来临了。用倒仓来当电影名字感觉把京剧和青春结合的刚刚好,电影本身也没有国产青春电影的通病,对少男少女间的情感表达的很好。总的来说,挺不错的,值得一看。

39分钟前
  • XiaoNan
  • 推荐

万万没想到,倒仓的我最终还是通过京剧走向了人生巅峰

42分钟前
  • Chuck
  • 较差

想到童年青少年时期很爱看这种真•校园片,带着对长成大孩子体验片子里情感的憧憬。现在则姨母笑于这种片子是真的找年轻人来演,生涩得恰到好处,免去看老男人扮嫩美肤。名叫倒仓,但情节在倒仓上铺排的压力不够,只有父亲反复提,没看到角色自己的包袱。变声是生理上的变化,精神上的压力来自于周围的期望,心胸狭窄厌女骂人“二尾子”的父亲作为全片反派其实非常阴暗,但要东亚式和解。边程在胡玫的红楼梦里把宝玉演成了贾环,这里面台下嗫嚅和小青苗选拔的入戏倒的不错的反差,但没有和台下女孩对出张力是手法略欠。其实女孩的生理变化也有事业的烦恼。主角和他的小伙伴到底喜不喜欢唱戏,还是没有看出来,有天赋未必喜欢,喜欢的又未必尽责。盔箱师傅元奎也能打进好莱坞。

46分钟前
  • 山下猫
  • 还行

就是导演能力太差了

47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还行

京剧青春片真是一个可怕的想法。。。。

48分钟前
  • 奇奇
  • 较差

这是成长的阵痛呀

53分钟前
  • 丑奴儿
  • 推荐

3.7还以为是国曲学生巨制结果是青春爱情文艺片京剧版叙事感觉有点乱有人能拍出来这么深度真实的非遗传承,青春一代对于这门手艺的真实理解,感觉挺不错的。爹味十足,可惜没有更宏大或者深刻的表达了

57分钟前
  • Vinho
  • 还行

如果只看视听语言,这部电影非常朴实,可以说没有超出电视剧太多。但是我作为京剧观众,同时也是青春片爱好者,京剧加青春片这个组合就让我看得很带劲。这个题材非常难得,我上次看少年学戏的故事看得如痴如醉,好像已是十几年前的电视剧《荀慧生》。尤其,男主角小磊是一位背负无限压力、充满焦虑的少年,我能产生很多共鸣。这几位少年之间的感情从一起学戏、互相竞争中产生,没有什么夸张的情节,相当美好。结尾三个人一起演出《杨门女将》,是男主角小磊完成倒仓,也终于冲破父亲陈旧观念的束缚,成为成年人的时刻,我看得非常爽。而这个时刻我也突然发现,京剧里乾旦坤生的传统可以成为反抗有毒性别气质的资源,非常有意思。

1小时前
  • 卡列宁的微笑
  • 力荐

标准又安全的简中青春“三人行”故事。演员选的真好,干净清透,令人信服。尤其是时哥,看到一个多小时才惊觉是周美君,多年不见再相遇还是让人惊艳!全片见缝插针的女性议题,周美君用简单的神情就可以传达地特别到位,干脆直接。“杨门女将也是杨家将”,这是男主的出路,也是事实。抱有一丝期待以为是男导演的作品,很遗憾还是女性。翻导演履历发现看过最初的短片,当时不太喜欢,长片倒是不错!

1小时前
  • 外苏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