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后。
一封公开信里。
导演说,没有你们,我回不来……《越光宝盒》,是我给你们的礼物,要谢谢你们,这些年的支持,或许,月光宝盒可以让我们暂时回到过去,让大家在不同城市,重新坐下来看电影,想起过去——你曾牵着谁的手,想着谁的笑容……那些十几年前的旧人呢?
如今你们还有联络么?
你会想起她么?!
这个导演在16年前拍了一部电影,叫做《大话西游》。。
随着电影成为国外文化的形象符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它装逼,用电影享受上纲上线的乐趣。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一样认为这定是葡萄又捣鼓出来的烂片,就像前两年那失败的《情癫大圣》那些差不多,因为现在的香港影坛,毕竟不似当年,王晶的表象大家有目共睹。
但当静静看完整部电影,直到屏幕暗淡下去,周围空无一人,我闪烁泪光,在豆瓣上给出的评价,是五颗星。
或许是因为太希望,而害怕失望。
在那多少年前,你我在怎样繁茂的夏天里看一个猴子在城墙上和一个仙女遥遥相对,一个无赖,怎样对对面的那个铁血女人说到,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这是怎样浪漫的宣言,这是怎样叫人难忘的话,即使是时间这能抹平一切伤痕的药,仍然无奈它何。
电影院巨大的屏幕前,多少人是为粗浅的一笑,多少人是为了给甜蜜的恋情填料,多少人像我们,只是为了怀旧,只是因为那个当年的紫霞仙子。
(鄙人还大爱铁扇蔡少芬)于是一个人看完全场,一个人在那硕大的屏幕面前笑着笑着突然就流泪了。
前面的一对30上下的青年夫妻投靠头顶在一起,无自觉的想起这些场景如此真切却又恍如隔世。
电影院是情侣包厢,两人连在一起带屏风的座位,电影院里多是情侣,年轻的面孔,如此时髦靓丽,但是叫人看着略略心痛。
这样的场景,很容易在某个特殊的时间段,大家笑的时候你一个人愣住,寂寞至死。
网上有很多人叫到这时一部垃圾道零分的电影,埋怨为什么自己傻×到竟然去电影院花钱买罪受,当然若你怒发冲冠的出电影院你亦可这样说,如若你是笑完了之后再来网上联系自己看过的寥寥几部文艺电影,就开始享受上纲上线的乐趣,那么太没有必要了,还是三枪这样的“柏林节电影”比较适合你吧。
把票根留了擦屁股,早点洗洗睡吧。
于是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看电影亦不过是生活的一个部分,电影是艺术,担不是你的艺术。
电影拍给普罗大众的并让大家接受,这时电影的初衷。
电影不是你装逼的利器,你可以找更多冷门的艺术,我觉得超级写实主义绘画这样的工作应该能适合你。
我们被这部烂片感动,因为这部烂片带我们回到了过去,带我们回到那个纯粹的夏天。
这就够了。
在你美的倾国倾城的时候是谁说要爱你一万年的,是谁又永远的离开了你?
当我们看到那个当年的城楼,我们还能找到最初的感动吗?
而这最初的感动,又要找寻多少年?
所幸的是,这样的电影,我们开头就能猜到结尾。
清一色在城楼上死死抱住孙俪,因为已经当失去之后,亦知怎样使最初的美好。
片中有一句台词,因为女人的心碎了,还怎么还?
到这里我潸然泪下。
孙俪的心,隔了500年后,他重新给了她的心。
但是银幕上的爱情,总是奇幻如至尊宝,恢弘如卡萨布兰卡。
我们生活中的爱情,又有多少能像这样?
那些女人,她们的心碎了,要多少年能够还?
波若波罗密,带我回到过去吧,我要在最开始的地方,结束掉这样的结局。
只因,顺着时间往下走,一切都太悲伤。
而我宁愿沉醉于怀旧,我迷恋那样的伤口,胜过重头再来,只因,我爱你。
前段时间去看了越光宝盒。
之前看影评的时候有看到这么一个标题:越光宝盒,它可以让我们笑,却不能让我们哭了。
可是看到玫瑰那么坚持,那么执着的时候,我是真的想哭。
你每天都去菜市场碰到卖猪肉的谁谁,你以为你们很有缘分,可是那只是因为卖猪肉的是路口的第一家店阿。
可是有人选择放弃,你选择坚持。
你也不知道你选择的坚持是不是正确,总之你就是义无反顾的去做了。
哪怕在你以为你的幸福终于来的时候被一脚踢到海里,那一刻,你已经忘了用法术,忘了呼喊,有的只有脸上的错愕和已经碎了的心。
心去为怯。
值得庆幸的是,玫瑰是幸运的,她的坚持,她的等待,是对的。
有很多人觉得这是烂片。
笑话低俗,没有内涵,甚至连剧情都半复制的月光宝盒。
于是他们说菩提老祖老了,江郎才尽了,还说,这么多明星,都抵不过一个周星驰。
我承认我在看到李力持扮的至尊宝的时候的确不适应,可是这不是因为这些明星不够大牌,只是因为,我们想看的,还是十六年前的那些人。
观影人群里一定有大部分是冲着回忆去的,也许他们只是想看看紫霞仙子,看看葡萄,铁扇,只为再见一面,知道他们最近过的好不好。
就像导演说,没有你们,我回不来……《越光宝盒》,是我给你们的礼物,要谢谢你们,这些年的支持,或许,月光宝盒可以让我们暂时回到过去,让大家在不同城市,重新坐下来看电影,想起过去——你曾牵着谁的手,想着谁的笑容……那些十几年前的旧人呢?
如今你们还有联络么?
你会想起他么?!
但是,导演也说了,只要大家开心,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旁边女生的男伴自始至终笑得很开心,很大声,可是我们相对之下却安静多了,是我们笑点太高,听过了太多的笑话,还是什么。
也许是因为十六年后,开心远没有十六年前那么容易了,当一群人还在用文艺的眼光审视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许我们该谢谢导演,让现在的的人在匆忙的生活中抽出空来坐在电影院里旁若无人的开心一次。
十六年前导演“大话西游”,十六年后大话了一把三国,却远没有当年的拿捏稳妥了。
但你们为何还要指责葡萄利用我们的怀念来骗取票房,再见一眼紫霞,再看一遍这样的爱情,不就是你想要的么。
有看过很红的两个帖子,一个帖子是“穿越帖”- “我要回到1997年了,真是舍不得你们。
”本来只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跟帖游戏,最后却激发了惊人的心理共鸣。
好多人在里面说着自己后悔的事情,希望楼主可以回去阻止他们的发生。
还有一个是《如果现在的你 和十年前的你 同坐在一张椅子上 你想对ta说什么?
“如果面前真的坐着的是10年前的自己,我会有多么嫉妒她呢。
但是,更多想说的,还是我爱你。
一直害怕不是被爱着的,一直恐惧着孤单,一直拼命拼命地不想让人看不起。
但是,一直都不知道,世界上有一个人可以很爱很爱自己。
那就是我自身。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机会,我会告诉她好多好多话。
有关未来,有关人生。
就像父母一样对她说教,讲好多好多逆耳的忠言。
我知道她不会听,就像那时的我一样,是啊,我一直以来就是这副样子的。
所以,无论怎样,我最终还是会走上现在这样的未来。
可是有些事情,也许可以改变。
如果我当时没有那样做的话,如果我能更坚强的话…… 谢谢这个时候的你的坚强。
你所经历过的一切苦痛,都是我变成现在的我的样子的必要历程。
因为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我,没有你去经历那些挫折伤心难过后悔不甘就没有我今天的坚强努力勇敢进取乐观向上,所以做你自己就好.最后,请记住未来很精彩,好好长大,我等你。
”也许这也是我想要跟十年前的自己说的话。
其实很多人很想回到过去。
因为有太多的遗憾。
有太多想做却没做的。
可是不能回去了。
“时间的美好在于它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而狠毒也正是在于此。
”那个时候的自己太鲁莽,太无知,太自以为是。
我脑子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如果当初...现在就不会….就会…..”这样的句式。
却忘了只有现在努力,才会有不会后悔的将来。
我希望很多年后的我再看这部电影,能够想起现在的我,的坚持,的努力,的身边的人。
有没有人握住你的手,有没有人擦干你的泪。
我们看这部电影,看的不是剧情,更不是寂寞,是回忆,和回忆里的那些人。
今天看了刘镇伟新拍电影越光宝盒的首映礼,也看到了朱茵。
首映礼台上所有人都在卖力的表演,她在看演出,我在看她。
当《一生所爱》这首片尾曲再次唱响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随着音乐像幻灯片一样回想着那些早就忘了但又记忆深刻的情节:至尊宝因为紧箍咒痛苦的放开了紫霞的手,城门的楼上猴子附体的武士不顾一切的亲吻他其实是很爱的那个女人...导播这时候长时间的把镜头留在朱茵的脸上,我看到了再怎么保养,岁月的痕迹也遮挡不住,我看到她的眼睛里闪着光。
现在她已经不是主角,明日黄花,能获得这么一个机会就已经让她很开心了,首映礼上一直感谢刘镇伟给她这个机会,而且哽咽的说,从一开始的《大话西游》,到现在的《越光宝盒》,中间隔了十六年,一个女人能有几个十六年?
我突然也很开心她能有始有终,仅仅作为一个影迷,仅仅作为一个曾经闷骚的小男孩。
在你美的倾国倾城的时候是谁说要爱你一万年的,是谁又永远的离开了你?
在这个唱片公司和电影公司新人层出不穷的平民时代,早就看不过来新人了,加上年龄的增长,什么明星啊,偶像啊什么的,我也也早就过了哈他们的年纪。
前两天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组合在又跳又唱,随口说了一句:唉,这些山寨小明星都是谁啊?
然后邻居小朋友居然跟我大吵大闹,搞得我很是受伤,难道我真的老了吗?
我在笑他幼稚的同时,也在笑我自己,因为我没有告诉他,在像他那个很闷骚的年纪的时候,我也偷偷地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里放了几张朱茵的照片做书签。
从《大话西游》开始,喜欢上朱茵,清丽无双,倔强无双。
可以忍受欺骗,不可以不爱。
有时候,又会把她和那个站在云边的紫衣仙子联系起来,看见她追着悟空问,你为什么要问我在做什么?
看见她用天边的紫霞给他织了一套战衣,而最后的悟空握着纱巾死去。。。
十六年了,再进影院看这场《越光宝盒》,就是为了昔日的紫霞仙子。
很可惜,只有一瞬,短暂到我甚至看不清她的容颜。
刘镇伟说,本想让她重现城墙上的经典一幕,却又怕她心理上受不了。
毕竟,彼此情浓,而今不相见多年。
玫瑰是个花痴仙子,一心向往着紫霞与至尊宝的爱情,所以偷了宝剑下凡。
清一色是个眼睛里只有珠宝的山贼。
他们的结合,很不靠谱,又非常般配。
依旧是女追男跑,依旧是为了宝盒的爱情骗局,一如当年。
但当清一色追到悬崖,说you jump,我jump的时候,我以为他是真的被感动了。
也许是真的,但孙俪的颜还是不够美好吧,清一色又缩开了。
所以,他在甜蜜的Titanic之时,悄然缩开手,把玫瑰狠狠的踹下了船。
玫瑰再度出现,一袭白裳,飘然若仙。
“我路过。
”“和人约着吃饭呢?
你要一起么?
”清一色无语以对,一边说着拜拜,一边抓紧玫瑰的手。
这就是男人的贱格吧。
追着自己的不要,离开才晓得不舍。
玫瑰在城墙上轻声说到:我不相信缘分了。
让我第一次有点泪,更甚于她被踢落水江底,甚于她拨开清一色紧握的手时。
昔日的紫霞,今日的玫瑰,身影在这一刻重叠。
无奈的长大。
缘分是什么呢?
缘分不是说你天天看见一家猪肉脯,就和它有缘。
它不过是路口第一家店而已。
走过这家,还有别家。
能不能拔出宝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已经不信了。
玫瑰的服饰从靓丽的宝蓝,到低调的嫩黄,再到无言的素白,是否代表着心境?
在清一色面前,她真的是低到尘埃里了,用尽全部心力,才借着葡萄和娘娘腔的帮助,留下了清一色。
这就是电影,可以在最美好的时候喊卡,告诉我们这是永远。
电影中的人,不论多痛,也可以勇敢的再爱。
虽然,我从来不觉得这中间有爱情。。。
拔出宝剑的,仍然是紫霞的至尊宝。
片子恶搞了很多场景,在《赤壁》中穿插着《十面埋伏》、《功夫》、《长江七号》、《无极》《功夫熊猫》,甚至奥运的李宁。
当然,还有他自己的《大话西游》。
开篇不错,中部有些镜头牵强了,偏长的舞蹈、包租公婆和火云邪神的打斗都显得有些拖沓。
不过,从一部喜剧片来说,能让观众从头笑到尾,就是成功的。
及格。
何必拿这部片子和大话西游相比,也何必和相比与东成西就相比一定程度上大话西游是杯具,或者说人生,并非一部喜剧东成西就则是说若想人前显贵,人后必须吃苦郑中基不是周星驰,也不是影帝为搞笑而搞笑,而不是让人笑中还有深思的泪,所谓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给人家看这部片子,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热闹闹的闹哄一场,各自散去,没有人是杯具大话西游讲的是一个代表性的人物蜕变,失去,成长,淡漠的故事吧最后紫霞说,那个人好像一只狗,曾经爱恋过的往事都淡漠,谁人都一样在世人眼中不过是背负取经命令的一只狗,背负着房贷,背负着责任整部片子,没有责任的人是紫霞,她只需随心所欲的生活,遇到那个拔出紫青宝剑的人唐僧从始至终背负使命,喋喋不休,至尊宝的命数自己逃不过晶晶和师姐的使命就是吃到唐僧肉大话西游不是喜剧,是一部寓言这只是一出闹哄得喜剧,太失望因为你太认真不要拿初恋的架势衡量以后的感情,道理一样
明明是一副《大话西游》的身板,非要硬生生的套一条《赤壁》三国的紧身裤,何必呢?
既然穿越了,干嘛不穿越得有创意点?
云集了一大批二三线和过气明星,热闹倒是热闹,但是故事在哪里?
不是山寨了一把鸟巢和点火仪式就算紧跟潮流了的,也不是闪烁其辞什么“三打奶粉”就是针砭时弊了的,角色鱼贯而出,人多嘴杂,可有哪一句台词观众能记得住?
各色人等哗啦啦全涌出来,那不是电影,是桌游。
不过,桌游也是有技术含量的,起码每张牌都个性鲜明。
但是,《越光宝盒》呢?
一场山寨三国杀夏侯一点也不刚烈,刘备的仁德只针对他的成群姬妾,曹操的奸雄幻化成了异装癖爱好,张飞的咆哮原是gay味十足的热吻,关羽的武圣成了看黄书的伎俩;周瑜不反间,诸葛也不观星,反而合力表演了一场山寨摇滚秀和法坛上的当众斗殴;至于赵云,他既不能闪也不能杀,看清了大嫂的乳沟但看不清主公是谁。
每个角色的性格特质都是山寨或者是山寨的山寨的,于是,电影便成了一场山寨的三国杀。
无厘头的精妙,很多都妙在这“戏仿”二字上,不过这可是把双刃剑,戏仿得不到位,难免让人借用网络词语指摘为——山寨。
戏仿绝不是山寨,增之一分则伪,减之一分则劣,搞得好叫通俗,搞得不好就低俗了。
作为无厘头的扛鼎者,技安老师曾推着星爷让无厘头大潮席卷了神州,不过《越光宝盒》的登场仿似技安老师又给无厘头亲笔书写了一则墓志铭——无厘头死咗了。
《大话西游》的母题重演回想起来,技安老师的刘氏无厘头其实早就死了,还死在最高潮上——没错,就是那部《大话西游》。
《大话西游》一出,“从天而降的宿命爱情+女性的死缠烂打+男性不敢接受+男性的最后悔悟”便成了此后颠扑不破的技安公式,此后的《情癫大圣》、《天下无双》和《越光宝盒》都是这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稍有区别的是《机器侠》,不过也无非是负心男变成了哀怨女,神魔玄幻变成了山寨科幻而已,骨子里还是《大话西游》的母题重演。
重复没有错,左小诅咒说过:“重复就是力量。
”爱情这东西,号称人类文艺作品中永恒的命题,技安念念不忘女子的痴情和男人的负心,也符合绝大多数爱情故事的现实演绎。
可是,用无厘头的荒诞谐闹方式来表述这一命题,不是有身份证的人就能玩的。
《大话西游》用了上下两部共计三个多钟头的篇幅才把一个百转千回、从疯狂恶搞到催人泪下的爱恋故事的来龙去脉勉强描述清楚,也只有这样的结构,才能达致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之效。
但是,《大话西游》显然是不符合电影产业规律的(从片长形态上来看,近年的华语电影只有《赤壁》能分成两部还狂收票房,不知这是不是技安拿《赤壁》开涮的原因),这纯粹是一部误打误撞的经典,若不是北大学生多年后的网络热炒(当然还有星爷独树一帜的演技),《大话西游》的胶片只能在仓库里跟若干主旋律们一起发霉。
往事不要再提《越光宝盒》匆忙得让人来不及发笑,遑论感动?
电影就好比端给观众的一盘菜,碗碟内的食材才是主料,噱头桥段无非是些调味品而已。
回想《大话西游》,哪一段搞笑情节不是紧扣着故事主线的演进?
再看《东成西就》,哪一个明星演员不是承担了不可或缺的戏剧功能?
反观《越光宝盒》,显然已经本末倒置了,片头演员表的恶搞和片尾幕后职员们的cosplay似乎印证着技安的廉颇老矣。
山寨别人的东西也就罢了,还真没见过这样卯足了劲山寨自己作品的电影,银幕上“菩提老祖作品”几个大字只能让人感怀往事不要再提。
不过话说回来,老的不只是技安,还有我们。
当年看《大话西游》的青涩少年们已成今日的蜗居房奴,天上没有乌云盖,可K线图里全是。
于是,那些关于爱情的缱绻反复真的就往事如烟了。
看看当下的华语影坛,黄百鸣的《家有喜事》系列已成彻底的杯具,王晶只剩下《零零狗》式的屎尿屁,星爷则用《长江七号》告诉我们:其实,他只是一个演员。
终于,在一个无力讽刺的时代里,《越光宝盒》明白无误的诏告天下:无厘头死了。
.(刊载于《东方早报》2010年3月18日)P.S.技安老师对阿娇的不弃值得尊敬,香港影人不仅拯救香港女艺人,也拯救大陆的,譬如《月满轩尼诗》。
P.P.S.技安与星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作者论”的角度来说,《大话西游》当然属于编剧+导演的技安,怎么就成了周星驰作品?
这是一个有趣的误读。
当然,星爷的演技勿庸置疑,不过脱离了技安、王晶、李力持、谷德昭这些幕后英雄的扶持,星爷很难重现辉煌。
而技安找的郑中基相较星爷也只是个权宜之计,至于女演员方面,孙俪完全不搭调,阿Sa倒是气质吻合(见鬼,她好像刚跟郑少爷分手)。
P.P.S.S.无厘头的兴起和渐趋没落是一个两地双方的问题:大陆、香港两地;生产和接受双方。
作为一个广东话俚语,无厘头在电影中,特指以周星驰的表演为代表的极端恶搞、不按常理出牌的喜剧形式,其实放到西方艺术史和电影史中,无厘头并不稀奇,所谓farce,其实就可以看作是无厘头的类型身份;远的不提,近世好莱坞金•凯利的许多喜剧电影就颇具无厘头风格。
而放到香港电影的语境中,无厘头应该滥觞于许氏兄弟的喜剧片,此前邵氏电影尚纠结于本港身份的迷离,不过《大军阀》中许冠文显露出的才华最终导致了《鬼马双星》的诞生,经由《半斤八两》等片的打磨,许氏兄弟的喜剧作品终于领港片风气的一时之先。
香港市民在冷战的夹缝中享受到了繁华的“孤岛”生活(这里借用了中国电影史上指称1937~1941上海租界电影的术语——其实从文化生态上来看,这两个“孤岛”颇具可比性),饱暖思欲,港人当然需要电影提供的草根式市民狂欢,并完成港人身份的自我认同及确证(关于这一点,香港影评人比我讲得更清楚:“香港市民视他【许冠文】为子侄,他是我们的香港土生最成功的精英,他不是来自广州,不是来自中国,他们真正在这一个借来的地方,是代表香港新一代文化的香港之子。
”①)——于是乎,无厘头的风格已露端倪,周星驰只是这一文化逻辑顺理成章的结果而已(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周氏无厘头在美学上彻底埋葬了许氏喜剧)。
事实上,周星驰电影的戏仿、恶搞等手段在许氏兄弟的作品中都是老套路,只不过那时一来大陆处于封闭状态,没有录像厅和盗版碟的渠道,许氏兄弟不会为内地观众所知;二来其港味过重,自然主要局限在粤语文化圈内传播。
1990年代无厘头电影的兴起则必须放在整个中国文化圈内考量,改革开放已使中港间有了海量的文化交流,而1980年代末的风波最终导致了大陆意识形态的转型——邓公92南巡后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此时的中国社会和意识形态,或者我们可以用“去政治化的政治”来描述之。
②“一切向钱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整合破碎的社会肌体的灵丹妙药,随之而来的消费主义大潮显然也是无厘头的催化剂——无厘头者,改头换面的醉生梦死也(无厘头的解构手法,似乎也应对着对政治的去势化表达)。
89~92这一痛苦的转型经历也造成了香港市民理想的集体幻灭,同时,随着97的临近,“回归焦虑症候群”亦凸现,于是两相结合,无厘头终致高潮——看似数典忘祖的解构情节和星爷的癫狂式表演正是其艺术风格的绝佳体现。
无厘头在大陆被扶正则源自依托于网络文化的青年电影亚文化的崛起,《大话西游》是其里程碑式的事件。
这一事件是一起典型的“误读”范例。
当星爷被奉若神明般请入北大校园后,星爷的失语才使得天之骄子们赫然发现:这根本不是他们心目中那个至尊宝。
③造成这种误读的原因有很多,对那个时代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是长期以来被污名化的“独生子女一代”(此后“80后”开始替代这个称呼),藉由对《大话西游》的误读,年轻人们开始试图树立自己的人生观——考虑到消费主义对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摧枯拉朽,这一努力其实不无悲壮色彩。
无厘头的港式狂欢,对大陆的年轻电影观众来说,却是对爱情的忠贞坚守——内旨并无颠覆,只是表达方式迥异于父辈而已。
我一直以为,无厘头的解构是很浅层的话语方式的戏谑突破,从来不涉及意旨内涵(当然所谓的“解构”也是被误读出来的,星爷直言他不明白什么叫“解构”和“后现代”),从价值层面考量,无厘头甚至是趋于文化保守主义的(无厘头极少僭越传统的儒家伦理)。
《大话西游》嘲笑了一把父权,但是至尊宝最终还是随着唐僧一路西去。
其实完全有理由把这种对父权的无厘头嘲讽看作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路表达——消费主义毕竟不能完全添补一代人的心灵空虚,如果换一种方式来过逆来顺受的日子,也是接受了普世化西方思想的年轻人们得以在中国安之若素的生活下去所必须的情感资源。
所谓拜金主义其实是个伪概念,真要把“金”当成神来“拜”了,也就没有价值危机了。
关键是金钱只是个权宜之计,1980年代末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只是被暂时性的掩盖起来。
王夫之有云:“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在放浪形骸中寻找真爱和心灵的一隅归宿,才是无厘头的命门。
总之,《大话西游》被热炒时,正值年轻人们即将步入一个没有价值依归的社会之际,诸多焦虑最终促使无厘头成了他们甘之如饴的心灵鸡汤——70末80后们扔掉了“革命”式的父辈价值观后,无厘头自然粉墨登场:一来无厘头有一副看似决绝于前辈的外型,符合年轻人们的反叛气质从而满足了他们建构自我主体的需要;二来无厘头还是通向最深层的中华传统伦理,在一片纸醉金迷的市场主义大潮中,这才是无论如何不能也无法被抛弃的精神脊梁(正剧登场前总有喜剧铺垫,所以往大了说,无厘头的兴起是“国学热”的前兆)。
星爷在《唐伯虎点秋香》中仰天长叹:“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岂不令年轻观众们于我心有戚戚焉?
不过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文化生态已经更新换代,看看郭德纲和周立波的舞台表演,无厘头那种隔靴搔痒、远离实际生活的戏谑已经不能提起大陆观众们的胃口(当然无厘头们也在努力北上,不过事实证明并不太成功——星爷在《长江七号》中塑造的伪民工是个典型的反例),所谓的恶搞手段也早已失去了标新立异的吸引力,时过境迁,戏台子还在,看戏的人却早已散去,无厘头堕为山寨,也是必然的吧。
①林超荣《港式喜剧的八十年代》,载《溜走的激情:八十年代香港电影》,香港电影评论学会2009年编,第160页②参阅: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60年代的消逝》,载《去政治化的政治》,三联书店2008年③许乐《香港电影的文化历程(1958~2007)》,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第146页
终于没能和你一起去看《全城热恋》,也不会再有机会。
星期四的晚上,一个人去看了《越光宝盒》,也许是因为没有看过十六年前的《月光宝盒》,也许是因为一开始没有对它报太大的期望,所以觉得其实也没有豆瓣上说的那么差。
喜欢孙俐开始那段话,每个人都有命中注定的the one,也许一开始你还没有准备好,可是是你的,就跑不掉。
你选择了放弃我,证明了你是别人的不是我的,那我还有什么话好说。
佩服玫瑰这样的女子,爱了,就不顾一切去追求,哪怕是花痴,哪怕会受伤,哪怕被欺骗,哪怕变卑微。
我曾以为我是不顾一切毫无保留去喜欢你的,可是你看,原来我那么喜欢你,最爱的人仍是自己,始终有所保留,只不过是因为害怕会受伤。
是不是喜欢一个人真的会心甘情愿为他变草莓变苹果变橙子,甚至是为他变成另一个人,只为他能更容易接受自己?
真庆幸你最初看到的便是我本来的样子,庆幸你是不必让我改变本来的自己的那个人。
所以至少我拥有的那些回忆里的快乐都很真实。
每个男人心里都有一个贱人,每个女人心里何尝没有一个贱人?
明知道他让你伤让你痛,甚至是欺骗你利用你,可偏偏就是没有办法让自己对他狠下心肠。
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爱过一两个混蛋呢?
我知道我亲爱的美女看到这会说丫头你已经不年轻了。
好吧,我二十三岁了,实践证明一见终情的确是件挺不靠谱的事,不对,别人的一见钟情坚不可摧,是我的一见钟情严重不靠谱。
所以我终于幡然悔悟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立地成佛。
是不是一定要等到失去才会才懂得珍惜,是不是只有一直在你身后苦苦追逐的身影已经决定转身离去的时候你才会开始想念?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我转身离开的时候你没有紧紧握住我的手?
为什么你不说你不要我离开?
你把我的心偷走了,然后面无表情地对我说,这颗心我拿的时间太短了我还是选择一颗偷来时间长点的心。
好吧,你把我的心还给我,可是你看,我的心已经被你揉碎了你要怎样还我一颗完好如初的心?
心碎了你要怎么还?!
玫瑰爱上清一色真的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拔出紫青宝剑的人还是因为他就是清一色?其实真的喜欢一个人就只是因为喜欢他吧?
不管他是不是喜欢自己,也不管他是不是已经属于别人。
最初的时候,我们总愿意给自己无数的理由,告诉自己他就是那个天注定的the one,就像玫瑰认定第一个拔出宝剑的人便是上天给她的美好因缘。
然后我们不断受伤,不断疼痛直到麻木。
不论你是不是为我拔出宝剑的那个人,我都不再想要,不关剑的事,是我自己已经不相信缘分了。
幸好幸好,无论怎样受伤,我始终相信这世界上总还有真正的爱情存在,其实是我还没有遇到。
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会在那么一天出现在我面前,他是真正属于我的the one。
中和之美《越光宝盒》观后感2010年3月28日夜大概不少电影爱好者,一如在许多别的事情上,对于国产的电影终究是有所偏见,总认为外国的大片才是好电影。
我看的电影少,却也未能免俗,还是偏好外国电影。
这次的《越光宝盒》也只是抱着好玩的娱乐心态去看的,收获却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
我甚至敢说,这是我所看过电影里最好的之一。
首先,其创新之处颇多,无论开场的演员名单的“恶作剧”:列出周润发、章子怡、成龙等等大牌明星,末了加一句“以上演员全部未出演本电影”;还是收场的“另类展现”,武术组、美编组等等都是一幅幅剧组人员的搞笑却又相宜的照片,而非以往的一长串无聊又无人情味儿的字幕!
而且饰者的名字,出现在每个首次登场人员的旁边,这是对于四大名著之电视剧的一种创新。
这些创新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举,但是毕竟是第一次,导演既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实在可以算是天才了。
其次,剧本上的创新也自然是不用讲的,期间对于各种著名电影(《泰坦尼克号》、《黑客帝国》《长江七号》《功夫》《功夫熊猫》等等)、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等)的恶搞或是篡改;演员之多,更是胜于牛毛;对白之无厘头,也是无可复加。
这些都产生了极强的幽默效果,引得观众席上笑声不断,此起彼伏。
如果只是这样,那这电影也不过一场闹剧罢了,终不能引起我心中久久无法平静的震触。
这剧中,最精华的部分在于“玫瑰”(孙丽饰)对于“清一色”(郑中基饰)痴癫纯真而坚定不移的爱,与那些幽默搞笑的元素形成了一种互衬和张力,一正一反,一悲一喜,一张一弛,使全剧不致于因为过于恶搞而流于俗不可耐;也不至于因为过于煽情而骗取观众泪水。
爱情因紫青宝剑的出鞘而开始,这就纯粹是一种无厘头的偶然,但细细思去,生活中的爱情不一样是如此地偶然就开始了吗?
所谓的一见钟情,也无非是你在聚会上无意的一瞥,而倾心于美貌出众的她吗?
偶然,并不代表不深厚并不代表不持久,即使是一粒偶然洒落泥土间的种子,经过风雨磨练,同样可以茁壮成长,开花结果;而相反,许多精心呵护的温室花朵,终因娇宠过度而不堪一击。
所以,开始是偶然的,追求的过程却是矢志未渝的。
最早,古希腊的戏剧里就有悲剧与喜剧之分,悲剧以其庄重严肃而向来为人所推重,而喜剧因其嬉笑怒骂则为人所轻视,后来发展出了“正剧”,亦称“悲喜剧”,即揉合了悲剧的庄严与喜剧的幽默。
《越光宝盒》便可以算是顶好的一部悲喜剧了,中国影视界里悲喜剧是很不常见的(赵雅芝版的《新白娘子传奇》可以算是较好的一部),虽然孔子的“中庸之道”早已被人说烂了,听腻了,但就是这种“中和之美”却大有“曲高和寡”之势。
本剧借鉴《泰坦尼克号》船头相捅那段感人至深的尽头时,让人满心的浪漫与赞许,但又在这最美好的时刻,来了个180度大转折:清一色大脚一踹,玫瑰应声落水,直沉江底,让本要祝福男女主角远走高飞的观众,突然堕入被欺骗被背叛的痛苦深渊,观众早已来不及担心玫瑰是不是神仙,会不会淹死,更来不及考虑清一色那厮到底何去何从,只是担着着玫瑰会不会因此心碎绝望。
但是导演没有给足我们这样悲伤以至落泪的时间,我们的感伤之情还没有酝酿好,就被导演带到了火炎山上清一色与牛魔王夫妻之间的恶搞,极其滑稽的造型让我们的悲情顿时烟消云散!
这看似无道理,却又如此的符合生活的常情,往往生活中的不幸还没有让我们悲伤个够,新的惊喜却又出现了,让我们在悲与喜中来回打了个大回摆。
但是这种回摆不是无意义的重复,而是在积蓄一种更加深刻的情感 。
因为玫瑰在关键时刻又救了清一色一命,没有一点责怪他背叛自己的意思。
这反而让做惯了无所不偷的“山贼”清一色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胆怯之情”,因为他正在偷走一个女子最真的心。
如果只是偷了别人的芳心,倒也没什么大不了,一走了之就可以了。
但他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心好像也不在了,也被她偷走了,但她却感慨于之前的种种努力终却换来大大的背叛,所以她再也不相相信缘份。
从而变得看似那么的从容与坦然。
再也无欲于纠缠清一色,再也无害于爱情这绝症。
可是,他却开始着急了,开始担心会失去最后的机会了。
所以他要表白,他要去挽回“心碎了的她”,但他依然不肯直说,他还要装,还要倔强地借着一个丑婆娘作托儿也对她间接地作个真情大告白,四个人之间的双关对白真是妙极了。
虽然搞笑,却还是让人直想流泪,因为这时回想起之前玫瑰的种种痴癫之举,才会发现真是“爱到深处所使然”,而再也不觉得那是单纯的搞笑或幽默,让人担心结局真的会是两人都是一场空:你有心时我无意,我想留时你要走。
这种悲剧在《大话西游》里边,我们已经有过至深的体验了。
聪明的导演自然不会因袭旧作,而是依然不屈不挠地使用那悲喜剧的“张力”,再来了个大转折:原来这一切又都是玫瑰一切策划好的,清一色还是中了她的计,但这一次已经不再是中计之后马上想逃,而是心甘情愿的中计,因为两颗心终于因为爱而连结在了一起!
这种张力的三番五次的运用带来了一种中和之美,使得本剧既不媚俗,又不煽情;它是如此完美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泪与笑。
情到悲处自然要流泪,但生活之歌却同样时时引得我们开怀大笑,一如我们在看本剧的过程中,几处催人泪下的时刻都紧接着又是阵阵欢笑。
生活之妙正在于这 种“中和之美”,它让我们不会因为眼泪而模糊了双眼,无法看到真善美;又让我们不会因为欢笑而得意忘形,无法居安思危。
我佩服导演在当下的时代里,还能拍出这么好的悲喜剧,以一种极冒险的方法,却又最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生活里的“中和之美”,由此而论,怎么夸赞这部电影都是不为过的了,因为这是我们对于生活的赞美。
当然,或许这些也只是我牵强附会之见,但即便如此,至少该剧的幽默使我们笑过了,这不也很好了吗?
谁不希望生活里多些笑声呢?
虽然依然没有太大的突破,甚至没有太能让人记住的台词,虽然所有明星的表演都是为了恶搞而存在,虽然没有完整的故事脉络,但这部终于超过了那部堪称负分的影片《机器侠》,也重新宣布菩提老祖归来。
很奇怪,看完整部影片,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电影开始时的字幕:“刘德华 周润发 成龙 李连杰……以上演员没有参加演出”,以及最后导演组、灯光组、舞美组等幕后人员的集体亮相。
至于台词,我记住的竟然只有吴京扮演的士兵面对郑中基的责问后说的那句:装屎很容易,装尿才难。
那一刻,吴京竟然有出演《太极宗师》时的可爱,虽然那稚嫩的脸已经变老,但终于多了些冷幽默。
在影片中,菩提老祖没有忘了自己的经典之作《大话西游》,随时提醒自己的身份,在最后还来了一段城墙上的武士对话。
如花照样跑来凑热闹,不把人弄得呕吐誓不罢休。
说实话郑中基真的是我最讨厌的明星之一,所以我不想置评。
孙俪的表演比《机器侠》中要好,和梁咏琪飙演技的话还真不输于人家,可是,等等,她们俩有演技吗?
很讨厌曾志伟演的诸葛亮,他说起“略懂”来让人受不了;黄渤的周瑜也让人看过就忘;倒是元彪的刘备、方力申的关公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郭德纲在赤壁中说的单口相声一般,还不如于谦在画面中的哑语解说让人爆笑。
关于恶搞,因为整部影片就是在恶搞,所以在三国出现望远镜摄像机以及手机就都是小把戏了,只是我不能接受的是在恶搞中还非得加上三鹿奶粉鸟巢水立方。
拜托,葡萄,你这是无厘头啊,我不是来看时事政治的。
至于爱情,我们已经领略过时光倒流带来的种种,所以再来一次我爱的人不爱我,天上没有乌云盖,女追男来男不来,实在有些让人吐啊吐啊就习惯了。
恶搞中的爱情只能让人心中有点点的感触,感动就未必有了。
其实,说这么多我有些不厚道了。
在影院里时我明明是看的哈哈大笑的。
其实屎尿屁的笑话很适合我这种人的,但是真的为这部挂了《大话西游》的幌子来恶搞《赤壁》的《越光宝盒》打个优秀吗?
免了吧。
菩提老祖在电影里都说了:装屎很容易,装尿才难!
最后还要友情提醒一下:在片尾众多剧务人员的全家福过后,还有一段恶搞。
不要提前离开影院哦!
对这样一个没有一点创意在里面的东西,我都懒得再多说丫什么了。
虽然丫票房过亿了,这就是我们的电影市场的现状,总有人能捞着,但问题是有人老能捞着。
但是我很好奇,这种声誉的透支,还能维持多久?
不过,对于一个只想挣够钱尽快回去养老的人来说,这好像也不是问题。
因为有这样的电影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对于那些真正爱电影的年轻人来说,请你们都行动起来吧。
不说什么拯救中国电影的口号了,就一句话: 这种傻屄电影都能挣到钱,如果您觉得自己是一个爱电影而且真正有料的人,那么请你行动起来。
(很多人说,怎么行动?
作为观众,用你的钱包投票;作为电影青年,努力不让自己成为这种傻屄;作为业内人士,努力坚持你认为好的。
)好与坏不是一个绝对标准,但相对来说它还是有一个界限的。
那些拿《大话西游》和《越光宝盒》比较的观众,请你们分别看一遍,就知道《越光宝盒》为什么是个烂片了。
烂出风格,好!
屎不难学,尿才难学呢
不错,有创意,有逻辑,比大话西游make sense,最重要的是国语配音不错
刘镇伟啊,你这次真恶心到我了,我太失望了~~~
菩提子,你玩大了
只能说西游题材养活了不少人的同时衍生剧也有同样的作用,孙俪不好好挑好题材的电影就白瞎了好演技了。
一开始导演就把我嫖了。然后也就笑笑没了。想说,朱茵好可爱,但只有一个镜头。蔡少芬那个妆不灵,说一句shit的时候好滑稽。刘以达太经典了,他在荧幕上的每次出现都让我捧腹半天。。。他那句无声的台词应该是:son of bitch。。。
今年看过的最烂的电影,刘镇伟重演当年陈凯歌“无极”之烂雷巨制,这片子和去年的《熊猫大侠》一样烂!!!看来内地人民确实高估你了
朱茵
大乱炖,大恶搞
最欢喜的一句台词:张紫仪,原来你男扮女装!
烂
不管是不是我没有幽默感 真的想说只是笑笑然后回味刘导演曾经的电影罢了 要说感受 说的尖刻点 人就是贱啊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才想要去弥补 没了
好
白痴到顶了
《越光宝盒》也是个山寨片杂烩,只不过演员已经换成了香港的明星,他是在《越光宝盒》脉络上的一个经典段子大杂烩,让原来的80后再次体验一把当年《大话西游》的感动。
wo xiao le
我当搞笑片去看的 我满足了。。
刘镇伟你现在这是在干吗?
刘镇伟没了周星驰果真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