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当前电影趋势是贩卖世界观的话,那么这部电影贩卖的是二手世界观,颠倒的世界模式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还有点新奇,第二次就未免有点无趣了,况且连情节往往都是猜到了开头猜到了结尾,之所以要写这部电影,不过是电影中有段故事确实很不错,并想借题发挥一下。
综合来说,这部电影适合闲来没事吃饭的时候随便看看,不用太认真。
这部影片还是上个星期看完的,影评一直拖着未写导致近期都不能安心再看新的影片啦,必须先将他了结啦。
虽然时间过去的有点久了,对于电影中那个情节印象还是很深,“以前我以为我懂,当身临其境的时候才知道以前不懂,现在才真正懂了”,大意便是如此,男孩的生活中来了一个来自重力相反世界的女孩帕马特,帕马特在男孩的世界里只能生活在屋顶,踏错一步就是堕入无尽的天空,男孩直到进入帕马特的世界,自己成为了颠倒人,才明白那种望向天空的恐惧、那种无助、那种瑟瑟发抖不敢前进的无奈,应该就是那年在华山索道,两边都是峭壁悬崖,有的只是羊肠小道以及边上的两条锁链,在那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前行,抑或更甚吧。
记得前两年在做模拟咨询的时候,有个同学对我说“我理解你”,当时我很生气,出离地愤怒,“我活了20几年,我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仅仅几分钟,你告诉我你理解我,你理解我什么?
”当时,我就是这样回击的。
或者,这就是我从影片中看到的答案,不曾身临其境,所谓的理解不过都是自我意想而已。
这段时间内,刚好听着简里里的电台,听几个咨询师将共情,这是咨询师的利器,但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理解你”这句话恐怕是很多咨询师都想会在咨询中表达的,毕竟来访者需要的是最难得的认同感,但什么时候来表达很难把握,至少像我防御这么重的人面前不能随意表达。
很久前,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咨询师需不需要很多社会经验?
”我在那时便写下了我的答案,需要,咨询师敏感,体察自己的情绪,但同时也需要不断的情境经历才能感同身受,不断地感同身受才能身临其境,而自己的经历可以说是素材库,素材不足又谈何绘制绚丽画卷。
反反复复不过是想表达一个意思,有点悲观又无奈的现实,人都是孤独的,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或许在经历相同的境遇后才能有一点点共同的体会,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经历相似的情况下极容易抱团,极容易产生共鸣和共同感。
反过来说,理解其实也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努力地想要去理解的意愿和真诚吧。
首先,主角帕特玛一派的“地底人”才是没有反转的正常人,从最开始一个细节就已经在暗示了:女主探索的那个圆形大坑里,延伸出去的铁的悬廊,扶手是跟她在一面的,反面是支撑!
这个坑是远古正常人建造的,所以帕特玛是与远古正常人相同重力方向的。
而影片中所谓“地面人”才是重力反转了的异常人。
他们生活在比“地底人”所在区域更深的地底,他们的天空,包括太阳,云层,星星都是人造的。
在主角去到“地面人”的天空后已经可以看到星星是人造的,同时也会发现这里的“天空”都是连成一片的巨大实体(实际是地底的地面),那么远在N光年外的真实太阳是不能穿透这个实体照耀大地的,所以太阳肯定也是人造的。
云层嘛,前面都人造的,这个就没法是真的了。。。
无意间翻到,然后被震撼。
首先我们放下现实中分析的所谓动画中出现的各种不可抗力和不可能因素,把这些因素从这部动画电影中去除,作为一部动画电影,特别是带有幻想脑洞性质的动画电影,它已经在我心中算得上满分了。
每个角色设定都非常丰富,公主病的女主其实并没有那么娇气,而看似弱弱的男主也并没有那么无能,他们都能为了对方做出勇敢的一步,真的很棒,比大多数巴拉拉讲道理不行动的动漫角色好太多了。
而且每个配角也很讨喜,有好人有坏人,好人好的纯粹,坏人坏的愚蠢,没有一个是让我觉得会尴尬的。
这部动画电影也没有所谓圣母和金手指,剧情进行到恰到好处的时候,该被抓的被抓,该受伤的受伤,受伤以后该重新振作就振作等等,毫不拖泥带水,基本上是一部没有尿性的电影,至少我看的是非常畅快淋漓的。
动画画风也非常唯美,特别是大场景的描绘,拥挤的地下、碎星的夜空、壮观的云柱、唯美的天空、或生机或陈旧或历史的废墟等各种,都能给我一种非常震撼的感觉,我截图截到手软。
电影的逻辑也很棒,故事有头有尾,伏笔也设置的恰到好处,它已经做到最大限度的一层一层剥开来给观众讲了,让你知道套中有套,人外有人,起码我觉得并不难懂,看完后真真是,震撼至极。
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棒的动画电影了!
2013年似乎还有一部叫逆世界的电影,据同事说挺一般的。
因此在看《颠倒》时我也没有抱太大期望。
事实证明《颠倒》比我想象得要精彩,但始终差那么一点。
可能是因为他的画风和设定让我想到了天空之城,与那样一部片子比,帕特玛君就显得格局小了一些。
一个最直接的体验就是,男女主角之间经历的波折其实很少---这直接导致他们之间感情发展的不合理。
相遇,被俘,救出,归还,高潮,结尾,整个流程确实是到了,但不论是敌人还是友军,都有些单薄。
另外我其实很想问一句艾吉……妹子抱起来软不软 (= ̄ω ̄=)不过其实我写这个影评是为了讨论最后的剧情的BUG的。
老头说其实重力事故以后科学家们为了守护地下的人云云。
可是作为”守护者“”人类的正统延续者“你们的科技能力是不是略搓了一点?
你们的祖辈可是能在地底搞出人造太阳的大神们啊!
这般人不应该是把各种科学技术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承下去的吗?
怎么后裔们搞得像辐射里的原住民似的只能靠找到些罐头过活呢。
至于片尾月球的光环,倒可以理解成”同时被地球重力和月球重力排斥,最终在月球周围找到了平衡点于是开始绕着飞起来“来解释。
最后好奇一下,如果吃反重力食物,是不是经过足够的时间最终整个人也会变成反重力?
以前看《The Man from Earth》时有说过,身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更新,7天后你就是一个崭新的人了。
可能是我比较少接触这方面的题材吧,一开始我还是一直在内心吐槽这样拉着手不累吗这种设定的,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特别是AGE突然到达颠倒的天空,以自己的视角体会着颠倒世界的时候,我真的被带进去了。
完全是场景式的体验,好片!
好久没有这种融入片子世界观的感觉了(虽然有些设定还是有觉得有点经不起推敲,或者说太浅的感觉),看片过程中我还经常停下了对比两个世界的重力状态,也这就是科幻片的魅力所在吧。
这种科幻与爱情辅以弱反派构建的效果还真不错呢。
时值大年初一,趁着显卡还在跑着漫长而依旧毫无进展的实验,在等待结果的期间,终于下决心静下心来补完了这部很久之前就想看的《颠倒的帕特玛》。
观影之前读了不少影评,期待被拉得很高,只可惜看下来感觉整体时长有一点短,因而配角的人物形象有些不够丰满,许多情节的表现力也稍欠了一点。
相信要是能做足两个小时,成品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感觉世界观与人物关系稍微深挖一下的话做成类似DitF的季度番也不是不可能) 但这依旧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原创长篇动画。
有着吉浦康裕作为导演与编剧,整个故事的背景设定与作画表现等自不必说,而人设也非常讨喜,作为故事主角的“帕特玛”表现得自立而勇敢,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你很难不会渐渐喜欢上她。
另一方面,不像大多数类似的围绕着「Boy Meets Girl」这一经典桥段进行展开的日系作品,吉浦康裕其实并没有真的想着要讲好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故事,他毫无疑问有着更加宏大的野心(你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艺术性有着更高的追求),而是希望在这一大框架下加入更多自己的“私货”。
巧妙的镜头语言,表现得如同分离而实际上是统一的两个视角,刻意营造出来的极具冲击力的颠倒错觉,依托男主之口所表达出的对于主体间性的反思,形如反乌托邦形式的未来社会的刻画,这些内容无一不包含着吉浦康裕式的精巧构思与深刻洞察。
在对于作品的解读上,我更赞同某位知乎答主的观点,也即应该从解构主义的角度而非故事设定与的物理细节上来进行解读。
随着剧情的推进,“天空”与“地面”的对立(伴随着“正常人”与“颠倒人”的对立,和“善”与“恶”的对立)先后经历了反转与再反转的过程,而电影的名称也即“颠倒的帕特玛”这一概念最终也在影片的末尾被彻底打破。
但吉浦康裕并没有沉浸于把概念的重构与解构作为最终归宿,而是“以伦理学和人文关怀作为脚下可以站立的大地”,让几乎所有角色(除了可怜的反派)在片尾都接受了立场的变化所导致的价值坍塌,进而凭借善意与交流互相拯救,共同立足于真实的苍穹之下。
总体上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并且不止“一”看)的动画电影。
作为吉浦康裕长篇动画的处女作来说,它还稍显打磨,但依旧瑕不掩瑜(毕竟在当年就与《福音战士新剧场版:Q》等影片一起获得了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动画部门优秀奖)。
最后引述下AniTama小编的话,“把这部动画列入周末补片的消遣之选,完全不会浪费你的100分钟,如果就此连同吉浦康裕一并列入关注名单,一定能有更多惊喜!
”
人性的狭隘在于,明明自己生活在狭小的空间中,自己是不正常的,还要把所有正常的人赶尽杀绝。
洗脑愚弄,也不过时自欺欺人。
人性的美在于,即使是异己,只要有着共通的梦想也能走在一起。
即使怯懦,为了能共享梦想的人,也能不顾一切。
男主打破懦弱的自己的理由是,女主欣赏他对蓝天的梦想,有着一颗同样的期待。
不要以为我们一直非常理解别人,当我们身临奇境,才知道当初站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的幼稚。
————————————————————————————— 故事情节简要:首先,开始是女主的空间是“颠倒”的,而且设定在地下。
好奇心的驱使,来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艾嘉(音译)。
机缘巧合的碰到了男主,重要的是这是上一代人的故事的延续。
两个不同世界的追梦(飞向天空)的年轻人的故事。
由于警卫队的暗杀,飞到半空中的男主父亲掉下来了,飞行器却飞走了。
值得一提的是,女主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背包也掉了,也飞向了天空。
艾嘉执行的是秩序,严格的法律和对所有人的监控,以及洗脑教育。
要成为市民,还得打分,要留在这个城市还得打分。。。。
艾嘉的统治者一直高压的政策,禁止国民仰望天空或者向往天空,流传的故事是罪恶的人都被天空吞噬,其保密程度,连如今的统治者都不知道,还以为自己真的是正常人。
营救女主的过程中,二人抱着飞向了“天空”,到了之后找到了飞行器,找到了女主的背包,其实这个天空没有任何的人,就是一个人造的光源地,艾嘉的所有光源应该都是依靠这个吧,简而言之,不是天空,天空是一个天花板,天花板上全是灯,灯就是星空的来源了。
男主女主回到地下,艾嘉的统治者追来了,扭打的过程中,地破了,艾嘉统治者飞向了天空(这里才是真正的天空,蓝天,月亮都有),女主抱着男主去欣赏这个真正的天空。
以上故事,描绘的世界是这样的。
真实的正常人是科学家的后裔,生活在地底,地底的更下层是艾嘉人,艾嘉人其实才是反重力人类,他们的天空是更地底了,而且是人造的,没有月亮,夜晚的星星完全是灯光。
可以的话,请参看带有截图的版本---http://www.douban.com/note/347459044/--《颠倒的帕特玛》的故事讲得很明白,但为了方便下面的叙述,还是要指明一下电影后段那个重要的反转,即女主所在的地底人阵营才是没受实验影响的人类,而爱贺人才是所谓的颠倒人。
根据官方设定,颠倒现象是由一次能源实验的意外事故造成的。
下面是本人的伪科学解答。
万有引力其实是一种基本粒子在某个特定维度上的运动状态(phase)造成的,基本粒子的运动状态相同,在宏观上体现出了引力。
而实验获取能源的思路,大概是利用场(field)进行干涉,让这种基本粒子(mass)改变运动状态(phase),变成类似光一样的可利用能源(energy)。
但由于实验控制条件失败,导致场(field)泄露。
粒子(mass)的运动也没有达到预期,在变为预定状态(energy)后的一瞬,又回复到原来的运动模式(pattern),而且是变为反旋。
正旋与反旋的运动状态(phase),在宏观上体现出斥力。
性质和重力相同,但方向相反。
场(field)的泄露范围很广,可能覆盖了大半个地球,由于作用时间短或者是穿透力限制,只是让地表的物质变成了“反旋物质”(anti-phase mass),并受到地球的“万有斥力”开始脱离地面。
实验人员因为某些设备的保护而幸免于难,但是地面上的大多数人都飞向高空而死去。
幸存下来的颠倒人逃到了地下,建立了爱贺国。
而实验人员及其后代则负起了事故的责任成为了地底人,可能在这之后能源实验获得了成功,利用能源技术在地下制造了人造大气和模拟的太阳光照。
所以这里有两点疑问:1.为什么脱离的物质反倒是被月球吸引了?
猜测:实验人员不懈努力,在事故之后又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场(field)干预,让地球外部飘浮的物质恢复了正旋状态,因此部分物质被月球捕获。
然而身为颠倒人的爱贺国民因为窝在地球内部而没有恢复,可能是这时爱贺人和地底人早已有了隔阂吧。
2.人体物质完全代谢也不需要多久,颠倒人为什么不能通过吃正常食物来变回原样?
猜测:理论上应该可以,但是貌似吃下去后会感觉不适。
不过这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地表上的食物都变成了反旋物质,颠倒人当时别无选择。
而地底人则是通过食用由地下水培育养殖的食物来维持正常状态的(这点可以从正片4分半处女主和族民的对话中推测出来)。
故事最后,双方和解,颠倒人应该可以通过摄取正常食物(快则输液)重回大地。
-正经的分割线目前下载到的白月字幕组版动画附带了说明文本,各位可以一看。
(1)最開始的部分的背景音是什麼?
是什麼語言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根據設定集裡的訊息來看在絵コンテ上這部分的台詞如下:都說了我一直在跟研究所那邊聯繫!
可惡 老是接不通!
打專線!
打到接為止!
如果是在世界盡頭做這實驗就好了不然也不會走到這步…喂 等等你們有聽到什麼聲音嗎?
欸?
這是怎麼回事…天空…喂 怎麼了真讓人難受不…究竟是哪邊?
我屬於哪邊?
喂 你說什麼!
那是…怎麼回事…(2)ED究竟是什麼語言?
為了符合原作的氣氛,製作組特別採用了世界語(Esperanto)演唱。
歌詞由日本世界語協會翻譯。
(3)中途出現了很多次的龍套愛賀女是誰?
那位多次為英治解圍,並且老是唸著英治的少女名叫佳穗(Kaho)。
在動畫中篇幅相當的少,其實她是一名在愛賀十分優秀的模範學生,暗戀嚮往自由的“差等生”英治。
(4)白月字幕組的人名是怎麼選定翻譯的?
在設定以及原作中,所有人物名都是用片假名表示的。
所以所有人名都沒有指定漢字。
而在設定資料集裡,出場人物的英文名稱如下。
パテマ Patemaエイジ Ageポルタ Portaジィ Elderイザムラ Izamuraラゴス Lagosエイイチ Eiichi(就是男主的父親)ジャク Jaku從這些英文名中我們可以知道幾點,首先Eiichi和Izamura很明顯都不是英文的名字。
其次老頭的名字ジィ在英文中寫為Elder,所以ジィ是一種暱稱而不是名字。
另外雖然男主的名字エイジ寫成了Age,但這名字既可以是日本人名也可以是西方人名。
考慮到他父親,以及其他愛賀居民的名字所以我們最後還是決定把エイジ按日式的名字翻譯。
治安警察隊長ジャク,雖然名字很像Jack,但由於少了一個促音,另外考慮到其他愛賀居民的名字特徵,所以當做日文名稱音譯為邪苦。
這樣的人名翻譯終歸是我們組員個人的意見,並不專業,如果有更好的意見歡迎交流。
(5)本作的世界觀到底如何?
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含劇透,未看本篇請一定不要看這裡。
看完全篇的人請往下滑動滑鼠。
由於動畫篇幅限制,表述有些地方不是很清楚,但根據小說版的補完設定大概是如下世界觀。
首先在動畫中出現了兩個世界,在“陸地”生活的愛賀世界,與在地下生活的地底人世界(小說中叫這個世界爾濟 エジン)。
根據伊邪武良參考他們一族的“法典”所說,過去人類遍及大地,科技高度發達。
世界上有許多國家互相爭奪利益,而其中就有一個實力十分強勁的國家,設立了一個宏大的實驗。
他們希望通過實驗解決能源問題,在與鄰國的競爭上取得優勢,而這就是全篇中所說的實驗。
而愛賀中的管理中心正是實驗的中心,據伊邪武良所說愛賀人是為了不忘記人類愚蠢的錯誤才停留在這裡的,當然後來這一切都被證實是謊言。
看完全篇我們知道,地底人才是真正的,沒有受到重力實驗影響的人類。
而愛賀人則是在實驗後苟延殘喘留下的反轉人。
實際上,實驗雖然導致大量人類死亡,但確實創造出了能源。
所以後來地下人以及愛賀人能夠維生都依靠了管理中心提供的能量。
不論是地底人的照明還是愛賀人的虛假太陽,星星的能量都來自於當初的實驗,也就是管理中心。
在小說的最後,從老爺子的話語以及前代愛賀王的遺言中道出了為何地底人沒受到重力反轉影響的真相。
其實地底人都是當時實驗研究者的後代,他們居住在管理中心即實驗中央,因而沒有受到實驗的影響。
後來研究員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是為時已晚。
即便世界的重力恢復了原樣,愛賀的居民也依然收到相反重力的影響,而就算是重新反轉重力一次,世界也將再次反轉,這樣愛賀的居民將永遠與世界相背。
這個真相只有地下人的族長與愛賀的國王知道。
伊邪武良在繼位時,從先代愛賀王口中得知了真相,從而遭受了極大的打擊以至於人格崩壞。
由於他害怕國民發現天空是虛假的,所以他延續先王的手段,不斷的對國民進行灌輸教育,告訴他們不要仰望天空。
但由於拉格斯的出現,伊邪武良感到十分恐懼。
認為如果有這樣與大家相反重力的人出現會影響他的統治,讓大家起疑。
所以他在暗地裡十分執著於搜尋這些“反轉人”,企圖將他們殺人滅口。
關於研究員的子孫究竟為何與愛賀人反目,在小說中也沒有過多的描寫,但援引動畫中老爺子的台詞「只有通過忘記過去,愛賀人才能活下去」,我想能夠解釋一二。
在小說的最後,老爺子對於為何他們地底人要生活在地下而不是地上是這麼解釋的。
「我們的祖先為了將反轉的世界恢復原樣,在大災難之後依然留在塔中研究。
最終他們找到了原因,將世界恢復了原樣。
但那時候,那些“只能顛倒著生存的人類”已經在塔的周圍定居了」「雖然世界恢復了原樣,但愛賀的居民已經回不到過去了」「族長曾經這麼說過。
『我們爾濟的居民背負著顛覆世界的罪孽,我們有責任守護那些倖存的人』」根據族長,老爺子,伊邪武良,前代愛賀王的表述,我想基本也能將故事自圓其說了吧。
本作的创意的确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反转很容易猜到,但是真相揭开时还是会惊住。
bgm舒缓悦耳,好听的。
但是 本作的优点也就仅限于此了。
过快的节奏和混沌的人设浪费了优秀的创意。
在女主第一次因为意外见面后,感情升温太快,令人无法共情。
仅仅才聊了两句,在女主被抓走后男2来找女主时,男主就坚定了一定就要去救她了?
你们只是萍水相逢啊?
况且你还是在接受了深程度的洗脑,明知道可能会被处罚的情况下。
反派角色的动机也令人摸不着头脑。
要么你就搞极端主义,把反转人都当成异端,抓到就处死。
把反转人贬低得一文不值后还要得到女主的依赖,或多或少有点扭曲,令人迷惑。
反派的手下的25仔为何背叛交代的同样过于敷衍。
男主爹和知音相遇相知的的过程也很仓促。
总之就是无法共情。
节奏太快了,如果能多花一点时长来交代就好了。
人物塑造又是另一大问题。
族长、女主爹,男主、男主爹,几乎出场的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形象只有通过事件侧面反应的一点点,是躺在纸面上的形象标签,而不够立体。
本作还出现了意义不明意象。
包括传送带一样的路和学生们。
我能感受到这些意象想传达的信息,过于是刻画这个世界的呆板教条的形象。
但是真正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不能说完全没有,只能说微乎其微。
明明有很有象征意义的沙漏和照片,却未能将其蕴含的超越时空的和平共处的理念、情感的延续羁绊传达给观众,达到它应有的效果。
总而言之,我欣赏本作的设定和创意,但是节奏和人物塑造不合格 如果能增加点时长补充一些细节就好了。
定档7分 节奏破碎-0.3 人物塑造-0.2 bgm+0.1 总分6.6
颠倒的帕特玛 (2013)8.02013 / 日本 / 动画 / 吉浦康裕 / 藤井雪代 冈本信彦
赛博朋克,蒸汽朋克,废土朋克感觉都有在里面反乌托邦逆世界的设定画面真的很不错,配合音效及bgm食用更棒整体剧情也算蛮不错朋友强烈安利de但是拖了再拖才看因为刚好同时在看《镖人》,没办法这个太好看了于是就一直搁置看了这个以后还是蛮惊喜画面很棒,一直在截屏hhh很难得的设定以及画风然后波尔特和英治两人那一段真的要笑死我hhh
设定很有趣,但是剧情太弱了……
风景漂亮,整体格局还是太小了……搞了个煞有其事的设定,看似反乌托邦,其实只是想表现互相颠倒的两种人类和谐相处而已
11区终于用反重力解决了“倒立少女裙摆不下垂”这个世界难题,但是喝了倒置世界的水尿尿会不会往上喷?
结尾逆转得太棒了!
69。。。
我必须要说我方向感真的不好.
不戳G点
有点晕……虽然知道到了最后女主角一方是正常人类,男主角一方是收到实验影响的反重力人,不过为何外部世界没有幸存者还是无法解释的通啊……除非男女主角双方是唯一的幸存者
颈椎病治疗手册
反正这个设定你们也就总是浪费来写爱情故事了,那么动画的视觉冲击感还是更强烈的。
挺有创意的设定和世界观,就拿来谈恋爱???男女主一见面就互相心仪,人物互动全靠嘴炮输出。形式大于内容啊。另外,女主实在矫糅做作的不行
先给封面点个赞!原来真是全程保持这个姿势。。的确高潮铺垫做的一般般,本人觉得异性恋的戏有点多啊喂,一见钟情别太过分。男二女二都被秒发卡有点虐。。。T▽T画面感和世间观还是挺酷炫的(´∇ノ`*)ノ
动画。。有够慢,感觉是漫画剪辑的,到底有多少层啊?4层?那他们在一个球里面?另外那个红色瓶子碎了,是表示女孩失贞了吗?难道就我一个人想多了~~呃。。
逆世界的世界观,但是比逆世界将题材挖掘的更深入,剧情更有深度也更吸引人,女主很萌,女主以boss身体做跳板踢开boss“坠”向男主那一幕很震撼!
5+立候補。在讲述和谐和梦想主题的剧场版动画中,终于看到一部表现力比较好的了。本片从地下部落公主パテマ和地上男孩えいじ的视角和他们对已故亲人的追忆讲述清楚了这个主题,观看后让人能感到编导的真诚。反派心理的表现稍弱了一些。
制于正义,解于倒悬。
逆世界、头朝下的生活、颠倒的帕特玛。PS:原来这个早先还有TV版,可是TV版4集一共24分钟,剧场版99分钟,这也真够特别的。
这不是一部高智商动画,只要接受这个设定就好啦,毕竟是动画,天马行空是必须的。
口口声声罪恶的、肮脏的这种中二病恶角真不知道是如何能够坐上统治者宝座的……然后两个互相颠倒的世界的和解大概是想宣扬“和而不同”?三观未免太正。不过画风还是挺赞的~~~
昨晚和朋友一起看的,信了b站五星评论烧脑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