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 be back。
”是使《终结者》能够延续的一句经典台词,同时它更是对人类的一句警语。
无论是T-800,还是T-850,甚至是更先进的T-1000和T-X。
当人类的科技发展到超越自身所能掌握的高度,危机就将降临。
因此,《终结者》作为警醒世人认识到这一危机的影片——特别是它提出了人类所创造的智能体(机械人、克隆人、虚拟的电脑世界……),终将摆脱人类控制而反之与人为敌这一终极命题——是史无前例的。
它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
不仅自1984年卡梅隆拍摄完成《终结者》第一集后,第二集和第三集分别于1991年和2003年分别与我们见面,而且类似题材的电影接连推出。
最著名者可数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国》三部曲,离我们最近的应该是去年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机械公敌》。
这些电影或以直叙的方式坦诚不恭的指出科技危机的所在;或以隐喻的风格暮鼓晨钟的涤荡人类发热的大脑。
而这一切的发端正是那个叫作“Terminator”的机械人。
现在让我抛开这些令人头晕的科技伦理问题,将它留给科学家们。
而我们只是就电影谈电影。
在三集《终结者》中,为中国影迷所广泛谈起的应该是第二集。
因为上个世界90年代初正是国人刚开始从非正当的途径获得外语片源的时期。
家里拥有一台录象机,四处找寻录象带。
一旦发现了一部好片子就“一传十,十传百,变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
”现在三、四十岁的影迷中,是在那个时期养成这种爱好的不乏其人。
回忆《终结者》2,其实就是在会议他们自己的年轻时代。
而即使到了今天,我们已经看惯了所谓的好莱坞大片后,再来看这部影片,依然能感觉到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理上的震撼,依然会有很多镜头和片段铭记于心。
即激动又感动,这是第二集超越作为一部科幻动作片的的成功之处。
由于第一集拍摄的时间相对较早,看过的人就明显少了很多。
它不如第二集有那么多的特技场面,也不那么炫耀,但是多数的影评家都认为第一集的制作更为精良。
“它扣人心弦,节奏紧凑,是一部预示了世界末恐怖景象和带有冒险故事成分的动作片。
”在第一集里T-800的程序才是真正的“终结”,而不是第二集里的“拯救”。
作为《终结者》的开篇之作,它才最符合片名的本意。
阿诺在片中的冷硬面孔,令人心悸,读出来就是——无情!
此片不仅使卡梅隆的事业蒸蒸日上,也基本奠定了施瓦辛格后来的戏路。
对他们两人都有决定性的意义。
到了第三集,我反而没有什么想说的。
越来越完美的特技并不能升华影片的内质,故事情节也趋于单一,相比克里斯塔娜·洛肯我还是更喜欢琳达·汉密尔顿。
或许是因为自己对动作片再不抱如以往的渴望,也可能是真的“大片”看的多后麻木了。
总之,对于第三集,我失去了很多热情。
但是,只作为一部以娱乐为目的的动作片,以赢利为主旨的商业片来讲,第三集还算是成功的。
也许,就在今天有两个机械人从未来回到现在,一个是为杀你而来,另一个却要就你。
因为你就是未来人类反抗军的领袖……“I’ll be back。
”是的,它还会回来。
“Terminator”的故事还将继续,而人类的故事会被它打断吗?
其实本片更像是一部为了把终结者系列延续下去而拍的一部铺垫形式的电影,把卡梅隆的故事接下去,为续集做准备,比较平淡。
在对AI的探索上进了一步,但也似隔靴搔痒,没有把施瓦辛格拍出新意来,而且,本片还消解了卡梅隆的原意。
从前两部终结者来看,联系后来拍的阿凡达,他同时是一个技术狂热者和技术反对者的矛盾本质表露无遗。
终结者本身的拍摄表明了他技术狂人的特性,而电影的内容有显露着他对科学的隐忧和反思。
科学是强大的,赋予人类无与伦比的力量;科学又是贪婪的,它没有尽头,没有道德感,它既是天使也是魔鬼。
虽然,前两部终结者以阳光结局收尾,但卡梅隆对于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他将这种矛盾表现在了终结者2中,琳达汉密尔顿的表演非常成功,也使得终结者2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哲理,增加了深度。
而本片则没有这种矛盾感,受到本身使命的影响,它不仅得再现施瓦辛格的风采,塑造新的终结者形象,还要想办法重新创造历史,这使得它没有闲暇来表现些什么,只能流于表面。
其实,就其本身的使命来说,它完成的还算不错,故事也讲得还算顺畅,算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影片。
《终结者3》的时间线是在《终结者2》之后,由尼克·斯塔尔(Nick Stahl)饰演的John Connor也是本片的主角,而阿诺·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饰演的T-850再度回归,继续对抗天网;
T-850 还有克莱尔·丹尼斯(Claire Danes)饰演的Kate Brewster,同样也是天网组织追击的对象,她的父亲是美国军方“天网”系统的负责人,她本人也将成为人类叛军的副统领,理所当然成了T-X的打击对象;
卡特 作为《终结者》系列的第三部电影,虽然没有前两部那么经典,但是总体来说不管是打戏,还是机器人的刻画比以往都进步了不少,同样也是一部经典电影,而里面也是首次出现的女性机器人T-X同样也是看点。
看了3D重置的T2,又重温了一下这部。
作为电影来讲,和T2还是有差距。
但情节上还是有一些耐人寻味。
从终结者系列到黑客帝国到我,机器人。
电影里对科技发展和人类生存的思考今天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如今的AI应用已经在初步赶上人,相信超越人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今天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上,这个很可能在下一个10年成为现实。
T2中,John看到几个小孩拿枪追逐,问终结者,人类是否没有希望,终结者回答,自我毁灭是人类的天性。
审判日的无法避免就是应了这句话的景。
在下一个10年,当AI全面超越并取代人之后,人类将为什么而存在呢?
终结者系列中,机器可以自治,完全不需要人类,所以屠杀人类;黑客帝国中,人类的价值就是电池;我,机器人的主题介于两者之间,最后可以和平相处。
10年,15年之后,哪个版本会是我们的世界呢?
你又期望怎么样的未来呢?
剧情:男主长得很丑,是个矬子打工仔,还没有女主高,抱怨社会的不公早已自暴自弃,在公路上成为鬼火少年,摔坏了。
潜入女主的宠物店,居然把给狗绝育的药当成治伤药,实在是滑稽;而且被女主发现后,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反而被女主夺了枪,实在有够逊。
最后被关进了狗笼子,贻笑大方。
美女机器人能力通天,手臂不仅能变成大炮,还能变成芯片入侵系统、火焰枪、角磨机,简直无所不能,集成度极高。
美女机器人从商品柜降临,要了路边女士的跑车。
进入到了女主的宠物店,要噶了女主,危急时刻州长及时赶到,把女主关到后备箱,男主驾车逃走了。
美女机器人利用芯片入侵系统操控了大卡车,而州长则抢了一辆警车。
双方在公路上展开了非常精彩的追击战。
州长开车到了男主妈妈的棺材旁,里面装的全是枪械。
警察赶到,女主逃走。
美女机器人变成女主的男友,找到她后开始攻击,追击中美女机器人的手臂受损。
州长想带着二人去到安全的地方,因为女主的爸爸研制了发动核战争的天网,3小时后就会开启,康纳以死相逼,于是州长带着二人去找女主的爸爸。
旅途中闲聊,原来州长最开始是机器人那伙的,派来暗噶男女主。
因为男主小时候对这个面孔的机器人有感情,所以州长在2032年成功暗噶了未来领袖男主。
女主改造了他的系统,派他来保护现在的二人。
主角还是来晚了,女主的爸爸开启了天网,天网开始全面攻击人类,发动核子战争,临终前让主角二人去天网服务器所在的地方,实际上是个避难所。
美女机器人改造了州长的系统,但州长重启系统。
最终在防空洞里州长用大容量电池和美女机器人同归于尽,男主在防空洞的对讲机里发号施令。
本文与电影无关,勿喷,发散思维而已春节假期集中看了一些施瓦辛格的电影,虽说都是二、三十年前的老电影,以现在的道德准则去批判固然不妥,但隐隐还是觉得某些地方的观感不太舒服。
《真实的谎言》:当发现妻子可能出轨后,丈夫利用职权对妻子进行了一系列的戏弄(威逼色诱、突击抓捕、密室审讯),一切结束后,妻子不仅没有对丈夫表示任何抗议,夫妻感情还升华了。。
Excuse me???不觉得人格受到了侮辱吗?
这里传递出的潜意识——妻子是丈夫的从属物,当她有道德污点(潜在出轨)时,丈夫可以对其进行任意的处置。
对于上述情节,观众还觉得是个喜剧片,看得哈哈大笑,呜呼哀哉!
《全面回忆》:此片更甚。
莎朗斯通的女反派,被阿诺发现真实身份后,就被反派召回,从一个男人身边(阿诺)到另一个男人身边(反派),没有半点自主意识,形同一件工具。
好了,到了女猪登场,阿诺按照个人喜好,像定制洋娃娃一样,选择女猪的发色、体格、性格,简直了!
《魔鬼末日》:女猪是“圣杯”,奉命承载撒旦的子嗣,至于她个人的意愿,无人在意。
众人像争夺一件器皿那样对待她,有人想夺取,有人想砸烂。
反观终结者系列,还是令人感到欣慰的——时代在进步,意识在觉醒。
最初,女性在终结者电影里也是“圣杯”一样的存在——未来领袖的妈,是个容器,有人要保护,有人要被打烂。
到了2015年,《终结者:创世纪》,我们欣喜的看到,领袖母亲沙拉,有了自主的意识,不再满足于自己“被保护”的设定,而是主动出击,尝试改写剧情。
2019年,《终结者:黑暗命运》,这一部实在令人拍手称赞!
片中的守护神是女机器人Grace,且被保护的女性不再是“圣杯”,而是未来领袖。
女性,在终结者系列中,一步步终于走入了平等的境界,实现了对自我身体与命运的掌控。
以上,我并无意挑起男女的争论,只是从女性的视角,对令人感到不适的某些电影内容,发出声音。
作为女性,我们能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喜好、掌控自己的身体、安排自己的命运?
尝试代入科幻片中机器人的视角,似乎能“理解”男人们对当下热议话题的反感:机器人自我意识觉醒,是与人类整体利益相违背的,作为人类,你是否觉得机器人有权利脱离人类的控制、从而主宰其意识与身体?
视角720度旋转一下:女性自我意识觉醒,是与男性整体利益相违背的,作为男性,你是否觉得女性有权利脱离男性(世俗道德标准)的控制、进而主宰其意识与身体?。。。
在2003年出,同样是经典科幻电影的续集,夹缝在星球大战前传以及一系列同题材,共特技的科幻大片中上映,和今年《变形金刚2》同终结者第四部《终结者2018》一同占领暑期强档,不由得让人觉得十分有意思。
说完这种历史性的巧合,盗用某位豆友的话,还是就电影论电影吧。
一、科技进步同前两部相比,如果在技术画面上还是落后于1999年,那真是人类技术的悲哀了。
很感谢导演为我们所呈现的一个更为细致的更为精彩绝伦的画面,尤其是当你看到大街上汽车横飞,四面碎片的时候,相比于T1,那简直就是炮仗和TNT的差别。
也许看惯这类大片的观众,尤其经历过变形金刚等的你来我往后,或许对特技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因为厌倦而厌恶。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好的科幻电影,或者说仅仅是动作电影,强烈的视觉效果仿佛网游里高级别的装备,是不可或缺的。
正如我们知道T-850和TX都是打不死的“小强”,但是身上没那些筛子一般的弹孔,或者被扔出去的时候墙只是裂开一道缝缝,那就不是导演水平问题而是导演的智商问题了。
这就是技术进步的力量,即使我们不断挑剔,但是还是不可否认第三部的可观度却是秀色可餐的多了。
二、终结者的觉醒T1的无情杀手,T2的聪明狡猾的液态机器人,T3里终结者的终结者。
可以说电影在续集的人物可看度上煞费苦心。
总之传达一个信息,机器人是一部比一部强,甚至冒着被怜香惜玉者反感的风险硬是推出了终结者系列产品3——女性机器人。
而克里斯蒂娜·洛肯一出场的蛇蝎美人的冷艳,眼神中逼出的可怕和毫不留情的杀人手腕,以及不时流露出来的一丝不属于机器人情绪的狡黠与邪恶,都比T2中的T-1000更让人感到寒心。
更重要的是,她的强大和智慧同阿诺的T-850开始渐渐占据整个电影的中央,如果是T1与T2大部分以人类的逃亡、人类的执着、人类的勇气和人类同终结者之间的感情为主线,终结者只是华丽的代表电影的装饰品,就像他们一出场,一定要抢人家衣服,一定要打碎玻璃抢车,而阿诺一定要有一副墨镜搭配一样,除此之外,情节上人类才是第一位,所以无论T1还是T2,都是一个改变命运的结局,也让一句振奋人心的名言——no fate but we make流传世界。
然而,第三部,机器的觉醒首先就以开篇约翰康纳带点绝望色彩的自白开始,我们看到了审判日被阻止后,却依旧选择逃亡的约翰康纳,不时以药物镇定神经的颓废的流浪汉,而此时终结者的出现,带来了世界末日不可避免的讯息,而同样给康纳还有他未来的妻子以愤怒来带动勇气的力量。
如果导演能够把目标聚焦在如何帮助因为命运而有些病态的康纳找回力量上,也许还不至于脱节,但是影片名已然注定了主题——机器的起义。
这是一部关于终结者的电影和故事。
于是这次,仿佛《异形大战铁血战士》一般,亲爱的人类成了附属品,厕所一战,在狭小的男女厕所空间内,两个终结者大打出手,实在是一件令看客过瘾的事情,而最后的那一句:你被终结了。
仿佛已然将机器人提升到了一个不仅仅是任务的障碍物上,而是两个强者的对决。
他们的对立立场,似乎也不再重要。
不过结局也还是有些雷我,毕竟本来以为一切都是能够阻止的,也就是这一短短几分钟,导演似乎有些草率地处理的康纳的觉醒,但是,也可能觉醒,就只需要几秒。
不过,我们却是等了四年,而我等了10年,才看到了终结者的不同。
fate may exist but we have to face it.期待《终结者2018》
故事发生在《终结者2》10年之后,终结者又回来了。
此时John Connor(Nick Stahl) 饰)已经22岁,他的母亲去世后,他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不愿意面对即将到来的命运。
但是,命运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天网”经历了两个失败之后,派出了更为先进的T-X终结者(Kristanna Loken 饰)来追杀他,人类也同样送回了T-800改良后的终结者T-850(Arnold Schwarzenegger饰)保护John。
John巧遇了儿时的伙伴,兽医Kate Brewster(Claire Danes 饰),Kate的父亲是美国军方“天网”系统的负责人,她本人也将成为人类叛军的副统领,理所当然成了T-X的打击对象。
二人在T-850的保护下,开始了逃亡之路。
同时,美国电脑系统病毒入侵,人类束手无策之下准备启用“天网”,一旦“天网”接管美国军方防御系统,人类将首当其冲的被消灭。
面对已经发生的未来,John Connor和Kate Brewster决定奋起反抗,在T-850的帮助下,他们将又一次改变人类的命运。
©豆瓣
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1女主和父亲的关系。
有些紧张,但同时也独立,尊重
二女主男主线索1男主和女主第一次见面,男主貌似是小偷,女主如何处置。
2场景过度
3男主女主第二场戏。
加深牵连。
2020-12-22 小米盒子爱奇艺约翰康纳养父母被杀后从学校退学 康纳开始东躲西藏的生活女tx乘坐球形飞行器空降 对开凌志的女人说我喜欢这辆车 抢了凌志跑车 用诺基亚电话 tx开车路上飞驰被警车拦截 tx说喜欢这把枪抢了枪 tx有几个目标 都是跟康纳有关系的人 阿诺乘坐球形飞行器空降 来到酒吧淑女之夜 抢了正在表演的一男衣服 康纳夜里开摩托看到鹿后摩托摔倒 康纳偷进入宠物医院吃了兽用消炎药 凯瑟琳是宠物医院老板 凯瑟琳见到康纳把他关到笼子里 凯瑟琳发现康纳是她同学 tx前来杀了一位老太太客人 阿诺前来让康纳开车逃跑 凯瑟琳在车后备箱 警方前来 tx控制警车自动驾驶 tx开货车 阿诺抢了消防队救火车 阿诺将tx从车里推出去 用链条勾住井盖 货车翻车 阿诺跳进康纳的车里 并对康纳说不是以前的终结者 tx杀了凯瑟琳未婚夫 阿诺在便利店抢了食品带二人来打墓地 莎拉棺材里是军火 莎拉血癌而死 tx变身凯瑟琳未婚夫杀了两名警探 tx可以变成任何人 阿诺扫射前来包围的警员 子弹发射完毕 伤亡零 tx前来被阿诺用RPG轰倒 tx跳到阿诺车上 阿诺撞货车 车顶与tx被撞下来 tx胳膊武器损坏三个小时后地球即将毁灭 凯瑟琳是未来康纳的老婆 二人以后会有孩子 阿诺的任务是保护二人 阿诺要带二人去墨西哥躲避核弹 凯瑟琳的父亲是天网的负责人 tx要杀掉所有与康纳有关的人 康纳要去找凯瑟琳父亲 阿诺拒绝 康纳要自杀 阿诺说看他瞳孔百分之八十不会自杀 二人说服阿诺去找凯瑟琳父亲拯救地球 凯瑟琳在未来改写终结者程序让终结者回来帮助反抗军 康纳问为什么自己不派终结者来 阿诺说康纳死了 是被终结者杀死的凯瑟琳父亲被高层催促启动天网 天网系统已经有了自觉性 tx前来开枪打中凯瑟琳父亲 阿诺带二人离开 凯瑟琳父亲告诉二人要到水晶峰摧毁天网 基地机器人暴动开枪射杀人类 阿诺被tx踩断头部并改动程序 二人启动基地地下量子系统 量子系统吸住tx并融化 tx挣脱 二人要驾驶飞机离开 阿诺恢复前来因为系统被更改要杀康纳 阿诺主动关闭自己系统 二人驾驶飞机来到水晶峰地下基地 tx追来 阿诺驾驶飞机前来碾压tx tx只剩下机器躯壳 铁门落下 阿诺举起铁门并抓住tx残脚用肚子里氢电池与tx同归于尽基地里只是官员庇护所 没有天网设备 阿诺和凯瑟琳父亲只是想保护二人活下去 虽然阿诺早就提醒 但是康纳不信 麦克风传来各国护卫队联络声音 地球被核弹摧毁 天网没有核心无处不在 所以无法摧毁天网
最大的新意就是T-X非常可怕。
审判日那么完美,何苦要拍续集。
纯粹为了续拍而续拍……还是原来的T2好。
Who will be back?
机器人越来越高端了
對手變女人,阿諾打女人,唉,為什麼這麼設定啊!被保護的兩個傢伙都超級討厭,無能懦弱瑪麗蘇,關鍵時刻不甩開肌肉干點什麼就是叨逼叨,死了都活該!
2.5;蛮力打架 不太科幻
能很清楚的解释第二部与本部的逻辑冲突,某些细节比较成功,约翰最终说的那句“我在指挥!”让人热血沸腾。
you are terminated
虽然不如第二部,但也还可以,期待第4部——未来大战!
前面60分钟略鸡肋,就是不停撞车啊撞车开枪啊开枪,没内涵无意义的各种打斗,但越到后面剧情越精彩起来,尤其是结局完全可以平添一星啊。
这个续集实在没必要;两星仅仅都只是给每一次都千辛万苦的T-800施瓦辛格;
1. 男主角是剧情的奴隶,人设无趣,存在感低;2. 情节乏善可陈,似乎只会玩前两部的梗;3. 《终结者系列》是Roko's basilisk这个思想实验的夸张演绎;4. “如果电脑坏了,关机重启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5. 但真的没有必要在意细节,终结者系列难道不就是为了施瓦辛格耍帅而存在的吗;6. 团灭结局好评。
约翰长残了,终结者也老了
四位领衔主演除施瓦辛格外都是电视咖。如果说电视明星的魅力气场注定弱于电影明星算是一种认知成见的话,那么很不幸你必须承认仅就本片而言他们仨确实偏弱太多!斯塔尔是角色设定与演员本身双弱,没啥好说。而一度成为泰坦尼克女主罗丝首选的克莱尔丹妮丝也没能观众留下太多印象就很遗憾了,有气质差异选角失当的因素,更在于汉密尔顿留给该系列的悍女印记过于强烈,你让谁接班康纳的女友也很难不活在婆婆的阴影下。至于洛肯的女机器人,外形条件很好,问题出在概念!液态优于机械,这是个十年前就红翻天的老概念。换个性别来演,并不能带来新的气象之外更有一种自嘲玩票的感觉,因为观众会把更多心思放在她的靓!对此反派角色主功能——坏与狠的失焦弱化,必然使敌我冲突的张力大幅衰退。
每部都有的卡車追逐戲,這部拍的最好,絲毫看不出阿諾已近六十……
我对液态金属人挺感兴趣的
很有幽默感,好笑的台词几乎让阿诺给垄断了。
没感觉,就是没感觉.
我没看2直接看的3···好像很无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