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泰国恐怖片,由于了解了一丢丢电影编导知识,全程愣是只想着“导演怎么处理这段会更好”……首先,果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电影的zg八九十年代环境,包括电影院内景、人物服饰、住宅内景,给人满满的“土”味……当然08年的片子,这方面也不好提什么太高的要求。
片中演员,颜值都很“现实”……当然相应的好处就是不会脸盲。
其他演员作用不大姑且不谈,男主的演技着实稍逊,全程除了怂就是怂,而电影最后男主的濒死反抗是应该是很愤怒疯狂的,这一点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
)另外演员本人那一圈黑唇边让人觉得很显老……而扶桑嫂这一恐怖形象也仍然没有演绎好。
先说前期“剧中剧《厉鬼》”,我觉得应当是要把作为一个母亲的可怜和作为一个精神病患的竭斯底里分开表现,但电影中却揉在了一起。
后期“《厉鬼》拍摄花絮”中,也应当是先给一个演员的懦弱老实形象(比如导演扬言要不用该演员时,演员求一下情什么的),随后与演员化为厉鬼后的恐怖如斯形成反差。
影片全程也并不太会把握观众心理,没有太多的给人紧张感的铺垫。
多用传统低级的手段尝试吓人一跳,比如“镜头突转音强徒增然后给鬼一个特写”,再比如影片最后的“轮回”三连……全是扣分项。
倘若把以上几点做好,电影评分能涨个0.5到1分是可以实现的。
毕竟“剧中剧”的构想还是蛮不错。
以下是几个桥段处理不佳的举例:1.电影59分钟,“厉鬼拍摄花絮”一段,导演和扶桑嫂的演员冲突不够激烈,在几次反复的“Action”之间其实可以使用“蒙太奇”,将连续的NG之间越剪越短,同时伴随导演呵斥与演员咳嗽之类的音效,最后以导演一脚踢翻苹果箱摄像机之类的来结束,用来营造急剧的矛盾冲突与紧张感。
2电影1小时03分钟,“男主看完花絮离开”一段,未免太过突兀。
明明可以承接女主联系不上演员焦急的来找男主,然后男主告诉她“演员已死”,然后两人沉默,就可以营造很好的沉重感。
3电影没有交代《厉鬼》导演剧组的遭遇。
明明可以用导演因愧疚自杀而投资方想强行上映来刻画男主最后去烧影片的千钧一发。
等等……(不想写了……)就这样吧
我也喜欢看恐怖片的。
以前不敢看,胆子太小,现在敢看一些了,但是某些镜头还是会把我吓的不轻。
对于恐怖题材的故事,人们欲罢不能,有刺激,又有悬念。
可是看多了这样的片子,人心是否也会扭曲呢?
联系到见死不救,或者是虐待家庭成员的案例,不禁忧心忡忡。
这是不是也可以看做是扶桑鬼的复仇呢?
我本身不看恐怖片,因为记忆好一些,所以看过以后很久都可以记得恐怖片里的场景,后因为女朋友喜欢看恐怖片,所以就一起看,最开始看的就是泰国的恐怖片,然后韩国,然后日本,然后美国,基本评分高点的都看过了。
这部厉鬼将映是我唯一一部至今也不敢再看的恐怖片,当时看的时候都是一口气看完的。
经典,好看!
影片後段鬼從電影中出來,滿影院亂跑的時候,其實本來可以有恐怖的效果的,但是不知為什麼我看著裂口女造型的厲鬼拿著尖刀大大咧咧地追殺男主角,竟然覺得有些搞笑怎麼鬼也淪為和殺人的瘋子一樣,需要大喊大叫來恐嚇受害者了?
到了結尾,很遺憾本片的結尾沒有任何驚喜,結局其實早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因此最後結束得突然且莫名其妙,尤其是結尾厲鬼對影院觀眾的“告白”更是達不到恐嚇的效果,我想到不如把Chaba被吊死一幕安靜完整的再播放一遍,或許更令人毛骨悚然一些。
導演的意圖很明顯,他想和《午夜兇鈴》一樣,把看過錄影帶的人都會死於非命改成“看過本片的人都會死”,可惜效果未達。
另外,通過本片,大家可以瞭解盜版槍碟是從何而來,影片中男主角把盜版不法分子打得血流遍地可以說是導演對盜版憤恨的一種宣洩了吧……
《厉鬼将映》不是特别有意思,但还是有点吓人。
电影开始是一个小插曲,电影情节(电影里的电影,讲述了一个疯女人翠花绑架了四个别人的孩子,还挖了孩子们的眼睛,村民赶过来,一怒之下把翠花给吊死了)然后是正题!!
男主是电影院里的电影放映员,有个新的恐怖片即将上映,就在那个新的恐怖片要在影院上映的前一天,男主的同事A跟男主提议先看,男主拒绝了,所以同事A就趁影院下班人都走了之后,一个人抱着爆米花盯着大屏幕看恐怖电影,一边看一边录。
后来,这个同事A就消失了,男主找不到人,但是查看了地上了录像机,他从录像里看到了同事A是被鬼攻击了,但是他不知道同事A是否还活着就去同事A家里找,没找到人但是看到了地上有血脚印。
男主返回电影院,屏幕正在放那个恐怖片,同事A竟然出现在了电影里,而且电影里有和之前男主在同事A家里看到的同款血脚印,男主打电话给同事A,结果电影里同事A的手机就响了,男主遂知,同事A挂了。
男主之前有吸毒史,也正是因为吸毒他女朋友才一怒之下跟他分手了,没想到在调查翠花的时候,前女友突然出现瞎掺和,遂两个人和好。
插叙一个男主的小发现: 凡事看过电影翠花被吊死的那段情节的人都会被翠花找上门来掐死(为什么翠花要诅咒呢,后面我有讲)然后,男主的女朋友女主就在网上搜新闻,就是翠花被吊死的那个新闻,找到了乡下翠花的房子,两个人进去房子没有找到任何线索,男主还摔伤了手,看医生时两个人讨论这件事,结果被医生告知翠花根本没有死,当年被警察救了,而她死了的消息只是谣言。
那到底女鬼是什么身份呢?
男女主找到了电影的拍摄点凭借着强大的主角光环非常轻松地就找到了档案,原来,那个翠花其实不是翠花而是一个演员,拍被吊死戏的时候被导演和群演骂表演太僵硬,一点都不像真的,结果一来二去竟然真的被吊死了,所以变成了厉鬼,诅咒每个看电影的人。
得知真相的男主赶紧从乡下回到了城市,来到电影院想把电影磁带和海报全烧掉,他一共烧了三次都没成功,因为磁带和海报会完完整整地复原。
女主赶到影院,发现男主也在电影里,被“翠花”挖了眼睛,也就是说男主死了,但是女主幸存。
然后,镜头切到满满一电影院的人在看那个新上映的由“翠花”主演的电影,也就是说,这一个电影院里的人都!
得!
死!
描述完毕,over !
《厉鬼》拍摄当中出现灵异 扶桑嫂扮演者在拍摄结局时撞邪而NG了近三十次…· 谦被黑道胁迫 不得不盗播未上映的新鬼片给他们看。
观看了枪版《厉鬼》者必死无疑 并会被录进胶片中给后来的观众观看。
谦跟诵得知《厉鬼》由真实事件改编,且扶桑嫂有原型。
谦跟诵寻访到扶桑嫂的原型 她在精神病院…看了枪版者 一个接一个死去并被录下…·看过《厉鬼》即被鬼魅所缠,被杀死后又被录到影片中 继续给新观众播放。
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恐怖故事…·最恐怖的莫过于——男主出来刚好电影散场 观众离开,但无论重来多少次 接下来的事情都与前一次毫无差别…谁想得到 厉鬼并不是扶桑嫂而是扶桑嫂扮演者呢…
这个片子估计是送给那些搞枪版的人的,满含着导演对那些人的愤恨,干那些事的人都去死吧。
除去这点,片子实在是无厘头,花了那么久的时间查出来扶桑嫂没死,复仇不是扶桑的行为,真正的复仇者是扮演扶桑嫂的演员。
关键的问题是,演员的死是个意外啊,不是人们百般摧残致死的,这个鬼咋一点道理都不讲,逮谁就让谁死呢,太无厘头了。
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明白其中得一些道理和人性,不知道看过的人会不会去思考,这个电影让我看到了一些很可怕的事情,一些关于人性黑暗面的东西,人可以为了利益不顾他人死活,不顾亲情,友情,爱情,什么都可以出卖,主角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看的明白了,慢慢的明白了真理,换回了爱情,可是就在最后还是死在另一个人为的事件后果中,看完这个电影我突然觉得对世界看的透彻了,世间有很多黑暗的地方,有没鬼,这个没人知道,信则有不信则无,但是肯定有一些黑暗的人在其中,人性的黑暗面很可怕,很恐怖比鬼还要令人害怕,看完我想了很多。
这是第一次去电影院看鬼片,而且是独自一人去的,偏偏又是一部“恐吓”去电影院看鬼片的人。
剧情上,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拍鬼片时误把演员真的吊死,结果凡是在影片中看到这场吊死戏的人都被鬼找上了门,双目被挖,惨死。
寻找真鬼,及站在放着影片的荧幕前的谦给阿育哥打电话,结果电话声从荧幕里面传过来,赫然是此人双目被挖,惨死在一群尸体边,手上的手机正闪着,这些诡异构思很赞。
电影本身,刻画的很到位,加上是在一个只能容纳十来个人的小包间里面放映,很有气氛。
在爆米花的助威下,我眼睁睁的看完了整整80多分钟的戏,除了最后一幕,知道会来一个鬼抬头,赶紧闭眼。
导演还真是恶心,整了个这种剧情,首先,把“厉鬼”惨死的上吊镜头全方位、大特写地放出来,尤其是眼睛;然后告诉观众,这只是电影里面的电影。
接着,一两个看过这电影的人离奇死亡,导演再告诉观众,里面的上吊戏假戏成真,人真的吊死了,怨念很深,死后就把所有眼睁着看自己死去的人统统挖去眼珠,杀掉。
然后,影片反复播放这个吊死的特写镜头,观众多次和鬼对眼。
最后,再放了一次吊死的戏,鬼猛抬头,“还看!
”。
导演不厚道啊!
我得承认,我想看鬼片但是又是很怕鬼的——这不更过瘾嘛!
悲催的是,恰好寝室的人都出差了,诺大个房子剩我一个人。
当晚没睡。
这就像吃饭的时候旁边放坨屎,饭香则香矣,一想到这坨屎,总是难以下咽;虽然很想睡,刚看的影像不自觉的浮现脑中,如何放心睡?!
自作孽。
这是一个在电影院看到在电影院闹鬼的故事。
这是一部带动观众一起探究故事来龙的电影。
这是一部看了整个过程也猜不到结尾的电影。
1.剧情基础:一部电影——《厉鬼》,一对恋人——谦,诵,两个场地——拍摄场地,电影院。
2.剧情发展:一部恐怖电影的试映(或者说点映),引发了一系列恐怖的事件,牵扯到两个电影院工作人员的生活中。
为了破解谜团,恋人重修旧好一块去探寻真相,试图逃离死亡的边缘。
最后终于得知原因,也想到了解决办法,没想到的是,这个解决办法永远无效,最后两人惨死,影片正式上映,观众越来越多。
3.个人看法:泰国鬼片通常是讲因果的,也就是鬼要寻仇的人都是跟自己死亡有关系的人或对自己(生前及死后)大不敬的人。
如果按这个逻辑去看,女鬼只要害死两个人就可以,导演夺哥和助理阿洁,因为他俩才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间接因素。
或者,只报复整个剧组的人。
而男主和女主跟她是没有交集的,最后却也死了。
这有违泰国鬼片的一贯套路,也许,这也是主创团队们想要的效果。
所谓主角的恋情、债务、生活,这些都与主线无关,只是剧情里的迷雾,故事主线就是怨恨、报复。
看到有评论说不知道重点,其实就是钻进男主私生活这块迷雾里了。
主线故事跟男主的生活半毛钱关系没有,只是因为他看过了这部影片,看到了女鬼的死亡过程,女鬼才会找上他。
女鬼的目标不止男主及其周围的人,而是所有看过影片的人。
所谓的男主女主,只是介绍故事的一个媒介或者视角,也可以通过其他观众来上演一段恐怖故事,只不过,把主场放在电影院更有恐怖气氛,这样的话设计主角为电影院工作人员更符合这一场地设置背景。
想想最后一个场景:银幕上正在上映扶桑嫂死亡的那段戏,满场的影厅里观众们聚精会神的看着银幕,银幕里扶桑嫂仇恨的眼睛盯着影厅里所有的人。
也就是说,女鬼会像病毒一样蔓延到每一个观影者的生活中。
三段台词很重要。
夺哥(也就是电影中的导演):(对阿洁)我想把扶桑吊死那一幕减掉。
男主:(对女友)自从我看过这部电影,我就一直看到她(那个鬼)。。。
别看,不然你也...女鬼:(对男主)你想看我死是吗?
想看我死是吗?
看啊,看我死。
还有两段其实也挺重要,就是在拍摄场地的时候。
导演:(对演员)。。。
让你演死人你都不会演吗?
阿洁:(对演员)。。。
你给我演好(这个角色)。
这是一部泰国本土的恐怖鬼片,为什么我的标题会是来自日本的扶桑嫂?
个人认为,这部影片整合了伽椰子的怨气和贞子的平台。
女鬼死时的怨气来源是在众人面前活活吊死,原因是要演好死人的角色,因此产生怨气。
女鬼的平台是影片,也就是所有看过影片看到她死亡过程的人都会死。
而其中又是与前两者有所不同:伽椰子的咒怨是无法消失的,将会永远存在。
而这里的女鬼,只要将影片所有拷贝及视频资料销毁就不会再出现;贞子给观影者缓冲时间,只要七天内转给别人看那就没事,而这里的女鬼,只要看过的人,都得死,没得商量。
另外,其实还跟一部日本影片有关,就是裂口女(个人觉得读作裂唇女更顺)。
当扶桑嫂(演员)嘴被划裂的瞬间,我就想到了裂唇女,不过这里的女鬼两边都被划开了,整个造型也是加强版的裂唇女。
其实这并不是女鬼的本相,只是他作为演员的一个恐怖装扮,而死后也是以这一恐怖面目出现,鬼已经够可怕了,再加上这样的装扮,不是鬼半夜也会被吓死。
另外,电影里的电影里扶桑嫂跟裂唇女也有共同点,就是伤害孩子。
所以,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的形成或多或少会有这三部日本恐怖片的影响。
女鬼在片中电影里演的是扶桑嫂,我不知道泰语里扶桑是什么意思,但是当成中文来讲,我下意识的就会联想到日本。
当然也许这只是个巧合。
其实,这部片是可以再拍下去的,就像我说的,从观众的视角,以某个观众作为媒介去描述这一恐怖故事。
我都想到了好多细节。
比如,当主角们发现时间的端倪,开始去寻找答案,依然找到了扶桑嫂所在的村子,村子里还成立了一个部门或者有一块标示写着“扶桑嫂没死,现在某精神病院”。
到达精神病院后,医生刚送走了几位访客,主角们就来了,医生熟练的机械般(甚至收费)的给介绍扶桑的情况,当主角们离开的时候,又有一伙人来找医生,其目的也是扶桑嫂。
当然,这样的缺点是要再构思创造更加恐怖的效果或者添加些趣味性的东西,但结果是一样的。
第一次在豆瓣写影评,与其说是影评,不如说是个人见解或分析,因为实在觉得自己够不上“影评”二字。
PS:在优酷看的80分钟版的。
1、泰国恐怖片还真是无一不烂 2、开头的小演员表现不错 3、电影特技需专业人员呐 4、盗版害死人呐哈哈哈
被某个情节吓到~~不错
有些恐怖,经鉴定
比较失望
实在感觉乏善可陈,恐怖的点往往成为我的笑点。
要不是某人透剧。还是挺让人意外的
看过就知道值不值4星
胡须小伙子呀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在万籁俱寂的3点钟戴着耳机看的。。觉得还有点吓淫。。
#剧透#第一次在电影院体验泰国恐怖片,要看就看临场感深入的《厉鬼将映》!我们在电影院中看银幕上的鬼片,银幕上的电影院观众也在电影院看银幕上的鬼片。我们看的《厉鬼将映》是三号厅,他们看的《厉鬼将映》居然也是三号厅!渣男友遇着痴情女友,盗录影片真该死。没想到最后仍是厄运难逃,难逃一死,终究无解。[83分钟版]
一点点午夜凶铃一点点咒怨一点点鬼影一点点黑暗骑士 一点点所有电影的一点点
这个真的吓到我了
冤有头债有主,请去报复道具组。
反正就是个打击盗版的电影
都不敢一个人看电影了
从头吓到尾
当初再寝室和胖子一起看的。后来还真有点被吓到了 画面粗糙了点
不错~~
为了最后一幕
有点无聊 但还是有被吓到 唉 免疫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