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
Správa,The Auschwitz Report,奥斯维辛报告
导演:彼得·比布亚克
主演:诺埃尔·楚佐,彼得·恩德雷吉卡,沃伊切赫·麦克瓦尔达斯基,卡米勒·诺辛斯基,克萨韦里·斯伦基尔,米哈尔·雷兹,亚历山德·明瑟,亚采克·贝勒,弗里兰·坦
类型:电影地区:斯洛伐克语言:斯洛伐克语年份:2021
简介:根据Alfred Wetzler的著作《但丁没看见》改编,讲述两个年轻的斯洛伐克犹太人逃离奥斯威辛集中营,并撰写了关于死亡营工作方式的详细报告。奥斯维辛一共有12人成功逃脱,其中有两人是斯洛伐克人。详细 >
感觉还是可以
拍的是真无聊了,和以前那几部差距巨大。世界各国的矛盾其实都是可以调和的利益之争,只有犹太和纳粹,日本和美国是真正的死仇,你仔细想想
感觉,最后的对白,才是全片最精彩的地方。
导演拍的留白比较多。镜头语言用的挺有特点。但这个题材讲述的的确比较隐忍也不是很有力量。小细节以及演员的处理都还不错。三颗半吧。
真人真事应该给高分,但是没有拍出重点。人真的是最残忍的动物,没有之一。
同题材、同故事、甚至类似结构的片子很多,这部可以说是差得实至名归。平铺直叙的流水账,人物没有重点,故事没有重点,连抨击的点都没有侧重,结尾的配音集合根本就联系不上片子内容,我明白你想再主题上做古今桥接,但是文本层面没做扎实只会让观众感觉生硬、突兀。
我们所关注的人们遭遇战争时,惊惧和不可思议的感受在增加,但无情与缺乏人性正是战争的性格。为什么这部电影会让我觉得如此真实?
不好看
这是一部纪实类电影,旨在还原当时的情形,但是缺乏看点,而且并没有大规模有震撼性的场景有些遗憾,另外有个别地方剪辑也有点乱,就一般化吧。
仇恨和偏见从未消失,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
人类之间的互相屠杀排挤嫌弃何时才能休止
大概有珠玉在前这部就显得平淡无奇了。
结尾红会的反应很形象,为外人表演的正常是多么精心设计的谎言和假象,当受害者被剥夺了一切反抗可能后,你让他们如何给你提供充分的证据?
庆幸自己没在人间地狱
和以往大量集中营内描绘的故事不同,是逃出生天后希望变另一种绝望的可笑伤痛,是“中焙咖啡加奶三颗糖”,是七个月后才被删减修改出版的一篇报道。气氛和情绪的刻画描绘很绝,无论是背景化的青灰赤裸的尸山,还是躲在夹板中听着外面炮火满天时濒临崩溃的挣扎痛苦。穿林逃亡时的一段主观镜头,声画拟真天旋地转的眩晕和沉重压抑的呼吸,若是在影院看怕是真的要窒息。最后一段录音最后化归为一片嘈杂时真是让人绝望,人类不会好的。Even the prisoners want nothing more than to see the fire falling from the sky.
这个集中营死了110万左右,二战期间死亡的600多万犹太人的六分之一
真的太残酷了,生在和平的国家,我很幸福
“这份报告在七个月之后才被刊出。但仍经过删减,因为编辑担心没人会相信其描述的惨状。”在人道主义国家不发声的七个月间,又有无数人在其中丧命。“为什么不轰炸奥斯维辛?”这个疑问恐怕在绝望的赴死者脑海里闪过无数遍。与影片前半部分扣人心弦的逃出奥斯维辛相比,和红十字会的交涉可以说是“不了了之”。官员自夸送去过“集中营的救助物资”;反复强调要“拿出证据”;回应“会与纳粹谈判”。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没有“人”这个概念。同盟国所谓人道主义国家的口中“人”的分量又有多重呢?在结尾关于人权的录音反倒是妙笔,提升了整部电影的深度。可惜的是种族,移民这些社会矛盾在今天也没有消失:人们被调动情绪,敌视着一个又一个靠近他们蛋糕的人。
2022.12.11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两个奥斯威辛的斯洛伐克囚犯,艰难逃出,向世界揭露大屠杀之事,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挽救了一些犹太人。影片拍得很简洁,实际上只有两个场景:一是两个囚犯逃出的情形,一是同监狱囚犯因他们出逃而受惩罚的场景。尤其是后一场景,单调而有力量,让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