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们总喜欢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文字,与大众分享她们的喜悦哀伤,琼瑶把她的初恋写成了一部《窗外》那个师生恋的江雁容就是她自己,三毛那些《哭泣的骆驼》、《撒哈拉的故事》都来至她的亲身游历与荷西的爱情,池莉的重庆市井生活小说也来至她生长生活的那个城市。
当一位女作家决定写一部关于鬼的故事时,一部叫《鬼域》的小说时是否也要亲身遇到鬼呢?
某个黑夜,女作家在灵感的感召下,来到一个陌生地域中,看到了许多死尸在行走,原来是座被遗弃的城市。
女作家在一位女衣女孩陪同下开始了诡异之旅,死尸成片的黑森林、如同垃圾山般的玩具城、旧书成堆的图书馆、挂满弃婴的子宫隧道,这些被丢弃的内容都是世人所不要的或是遗弃的,在这里形成了另一世界,这可能就是女作家心里的鬼域。
虽然这些画面有点恶心,但作为恐怖的料还是有点太小儿科了,总觉得电影这样折腾下去,也不会好看到哪里去了。
就在麻木等待结局时,电影响起了“知不知道”的配乐,故事的另一个点被打开了,那个女衣女孩身份被揭示,一段被遗弃的情感被重新唤起,感觉这才是电影的重点。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么烂俗的片段打动,陪着女作家一起飙泪,是不是我也丢弃太多了,回过头却发现自己一直寻寻妥妥的,其实早在多年前已被自己丢弃掉了,真的很悲哀。
还好电影有这么一段让我小小感动一下,《鬼域》一部拍得像鬼片却,无关鬼的电影。
彭氏兄弟还是喜欢在电影结尾留一个梗,让人心里发麻的梗。
这么多年一直以为《鬼域》是一部鬼片一部恐怖片,看后才发现,是一部关于女作家创作心路历程的故事。
记得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写志怪类小说可是一个高手,各类神鬼异类常出没于她的小说中,她把前世今生因果轮回也娓娓道来,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有见过那奇怪的影像,还能通过去透来生。
《鬼域》算得上是一部比较干净的恐怖片。
没有露骨的血腥暴力情节,没有会让人毛骨悚然的鬼脸突然出现。
扣动心弦,会有点提心掉胆的感觉,都要归功于李心洁的演技,急促的音乐节奏,以及那个诡异的充满死亡气息的场景。
节奏和音乐配合的恰如其分,场景和角度体现出的感觉,既是恐怖的又是神秘的。
稀区柯克说:“惊悚片最恐怖的地方不是杀人那一刻,而是在杀人之前凶手所营造出来的气氛。
”同样,《鬼域》里,李心洁在逃跑过程中所出现的那些起伏不定的音乐伴奏,不停转换着的场景深深吸引着我们的眼球的同时,也带来了紧张的感觉,时不时的还会被吓一跳。
恐怖片里有一个比较经典的片段,就是主角们进入一扇门,或推开一扇门后,背对着的门会马上自动关上,门在闭合时所发出的沉重声音,常常会吓我们一大跳。
主角在惊吓中回望的时候,明白已经没有退路了,揣着一颗惊恐的心,缓缓向前探去。
最后母女相认的情节,大大的赚了我一把眼泪。
在去往中介站的路上,那些变幻着颜色的天地、草地很是唯美,让人误以为那是一张PS后的图片。
相比较于以往的恐怖片风格,《鬼域》的主题也算得上新颖,具有创意。
它也是近几个月来,唯一部我看着不会打瞌睡,不会无聊得直想拉过去的恐怖片。
《异域》:紊乱定位造就的不伦不类 (文:火神纪)
恐怖题材里的文艺电影。
恐怖无味,反而抒情来得很抒情。
——火神纪。
题记。
如果不是因为以前看过了韩国电影《人形师》的话,这绝对是一部值得喝彩的电影。
然而之前的《人形师》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于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会不时想起《人形师》来,虽说有些地方总存在着一些差别,可是总体上来说,那暗藏着的内涵上的东西很是相似。
同是恐怖片的题材,《人形师》讲的是被遗弃的玩偶复仇的故事,《异域》讲的是被遗弃的还没开始长成的胎儿罢了。
也许,这一部因为讲被人工流产的孩子所以也许显得更深沉些。
可是说到底,同样是遗弃和被遗弃的主题。
这部电影不应该是恐怖片。
港产的恐怖电影在我看来似乎还停留在《双瞳》和《见鬼》的时代,它们有着大量恐怖片的现代因素看起来也不过如此,何况这部《异域》。
开头的那一段恐怖片的经典元素重组看起来毫无新意,而后面的那整段的异域风情看起来也似乎更像是神怪电影。
这部电影的文艺味道太浓烈了。
或者可以说,这是一部牺牲了恐怖因素而造就了文艺的电影。
这一点上来说,这部电影很清新,很抒情。
纵然这种抒情来得多少有点悲怆。
就算和《人形师》有点相似。
当某些东西被遗弃,所有的一切将被堆积在另外的世界里。
这样的概念无疑是一个很让人惊叹的。
带着一个人的妄念和无辜的悲凉,被彻底地舍弃。
这部电影里那些所有被舍弃的东西其实已经算是很温顺了。
没有暴戾,也没有被遗弃的怨恨和报复的快意。
更多的时候甚至带着对抛弃自己的那个世界满怀着眷恋和温情。
这不应该是恐怖片,而应该是一部教育片。
我想,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们也许都会想到,以后不管怎么样再也不去堕胎了。
当恐怖片被拍成公益广告式的教育片时,香港的恐怖电影还有什么是值得我期待的呢。
我似乎只能接着观望。
带着半点不愿死寂的期待。
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制作方赋予了这部电影太多的思索,赋予了这部电影太迫切的表达欲望,以至于把电影拍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恐怖不够纯粹,而文艺底蕴如此深沉。
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路,让定如不再那么讨人喜欢,而变成一个被遗弃而满怀怨恨的回来报复母亲的遗胎,那样也许惊悚效果更甚,而教育效果也更甚。
只是这样的效果也许更接近于一种恫吓的味道,而制作方只是想温和地说理和辩证,所以舍弃了惊悚而倾向于现在这种温情的方式。
从另一方面想,这其实是不是制作方那种自欺欺人过分自我的一厢情愿呢。
也许,制作方本身也弄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一种教育片的效果,或者真的就如外界所传闻的恐怖片的效果。
这种制作上的紊乱的让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常常有一种迷茫的疑惑。
我宁愿自己会相信,这是一部好电影。
牺牲了惊悚造就悲情,我会试图说服自己说,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有这个念头的时候,我开始感觉自己其实有点过分天真了。
《人形师》那种似曾相联系识的味道让我看不到这部电影最闪光的地方,而惊悚上的失望让我对这部电影开始有一种很失落的感觉。
所有被遗弃的东西都将被堆积在另一个空间世界里,这是这部电影里唯一一个让我迷恋的概念。
堆积;堆积如山。
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里的另一个平面上;平行,或者交叉。
虚构,彻底的虚构。
因为不只是我们所遗弃的东西会出现在这个世界里,而且我们曾经虚构过而后被我们所遗弃的那些念头也会出现在这个世界里。
于是这个世界里会有一些是实体的,还有另一些仅仅只是虚妄。
当定言突然被投放在这么一个陌生的地方,惊惶失措本身意味着的是一种对熟悉的眷恋和对陌生的恐惧。
我们害怕所有那些陌生而不熟悉的地方,我们对我们一无所知的东西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担忧和惊恐。
这永远是恐怖电影不二的法则。
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就是在一个新奇的概念里制造出了这样的一个前所未见的陌生。
而淡色的运用在这部电影里随处可以,在那个所有颜色都漫延着一种淡化的味道,定如身上的那个鲜红色的小裙子很明艳,类似一种光亮的祈盼或者希望。
无可否认,这部电影里对于颜色和声效的运用是这部电影里最出彩的地方。
可是当一部恐怖电影只剩下声音制造氛围,而颜色没有办法替惊悚加分的时候,这只能算是一部失败的恐怖电影了。
不管怎么说,这部电影依旧是一部好电影,我想。
至少在情感上得到了一定的分数。
无疑,堕胎是应该被谴责的,毕竟不管制造这个胎儿的双方出于任何理由,胎儿也有生命,胎儿无辜。
当我们只是逞一时之快的时候,那些努力向前的精子终于冲过了层层的阻碍而最终获得的胜利,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何其讽刺的事。
他们的胜利成了我们的意外的时候。
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如此厚颜无耻地满脸安逸地活着。
异域,在我看来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奢华世界。
纵然里面透着一种暗淡和颓破的味道,可是奢华依旧。
作为恐怖片来看,毋庸置疑我的很失望的。
但是作为文艺片来看的话,我突然感觉很惊喜,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2006-07-25 丙戌年七月初一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异域》(《Re-cycle 》) ■导演:彭氏兄弟 ■类型:恐怖 ■语言:普通话 ■时长:93 min ■颜色:彩色 ■出品:寰宇娱乐有限公司 ■地区:香港 ■首映:2006年5月26日/法国 ■推荐指数:★★★★☆☆
《鬼域》是我在很久都没看鬼片之后看的,它恐怖,它看完使人感受很多,使我追望以前,做的种种事。
那些被我们遗弃的东西,像一个个怨灵。
每个人只顾自己的私利,遗弃它们.。
我们都没有想过,它们是多么可怜。
它们本身是善良的,但是因为人们的遗弃,对人类失去希望,开始变得恐怖,充满仇恨。
我们在抛弃一样东西时,应该将心比心的想想,如果是你自己被抛弃了,你会怎样?
那另一个空间,充满怨气、灰白、暗淡、无序、混杂....每个人都嫌弃,那是我们所创造的"悲惨世界"那些弃婴,人类为了私心抛弃了他们..人人都有幸福的权利,我们无权剥夺他们活生生的被打掉,被自己父母打掉..那样的痛苦,那样的悲惨,该和谁述说?他们活在他们的空间里,无限悲痛他们能怎样?只有恨。
那些去世的人,永埋土中在世的人们都忘了他们他们的墓碑,多久无人祭拜?在那冰冷的泥土里,无限的悲凉他们也进入了,另一个空间那个被人抛弃的空间...在世的人可曾想过?待自己落入那无底的泥土里独守着凄凉,被世人抛弃该为何种心情?现实虚幻,一线之隔在世的人们觉悟吧在那个空间被遗弃的东西将一直等待着被人珍惜,记住..........
“野花,取之 冥钱路,可行 月缺、赤地,天地脱色 绿草无根,近也” 我口中默念着,在那一片荒芜得近乎凄凉的异域末路狂奔。
无数的鬼魂在追逐着我,无数的声响在缠绕着我,面前的景象不断变幻不断消逝不断腐化。
我惊恐得已经无法动弹,可是一切戛然而止,不远处浮光骤现。
终于,终于来到了中转站,可是身边的所有也随之销蚀,小女孩告诉我是时候离开了,快离开吧,离开这个被遗忘的恐怖鬼域。
然后我发现自己身边开始慢慢如落英纷飞般飘散,心跳得越来越快。
一片极度黑暗的死寂,睁开双眼,终于回到了现实。
此时丁点的声响也令我魂悸,走出房间发现桌前仿如一人定坐。
此人也似乎发现了我,回首相顾,竟然是自己!
这一刻,原来我们都是那个徐寻,都是那个定言,都是那个被扔在纸篓里角色!
《鬼域》确实不能算一部好片,因为拍摄和故事都太不出彩,而且也不合理。
可是把各部分抽离出来确又是“意象超群”。
鬼域只是片中的一片被遗忘的领域,而英文名“re-cycle”则暗喻了遗忘与被遗忘之间的轮回。
与忘记不同,遗忘这个词带着一种忧伤,一份无奈,遗忘通常都是被动的。
我忘记了带钥匙,钥匙被我遗忘了。
忘记只是说不知道摆在哪而已,而遗忘却是被我们摆在角落,我们知道那些被遗忘的东西在哪里,但永远都不会去拿出来。
定言把一段情感的结晶遗忘在一段无法挽回的过去中,也把无数的小说主角遗忘在那个小小的纸篓里。
只是,原来定言也是某人的遗忘物。
所以定言会在鬼域出现。
鬼域是一片由恐惧、伤心和怨恨等产生的秽土,这里承载着人们丢弃的一切。
阴暗,恐怖,风无定势日不见光,随时随地等待消失。
已经被遗忘了,怎么还要继续消失?!
或者是因为一旦被遗弃了,就再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是否在家里的某个角落也摆放着一些被我们遗忘的东西呢?
那些小时候的玩具和书籍,那些被遗忘的童真,那些曾经以为会铭记一生的人,那些照片,那些失落,以及那些不复的光阴。
诚然还有那些不断拾获又不断丢弃的知识和价值观。
有时候不是我们想去忘记,而是被迫去遗忘。
那一些失落,因为失去得太多,就不想再拥有。
那一些伤痛,因为承受得太多,就只能变麻木。
那一些话语,照片,文字,情感,物件甚至是人。
我想起鬼域里那些破烂的楼宇和那些被遗忘的人,坟前的花已经凋谢化灰,等待的只是那一朵雏菊。
茫然若失,天地悲泣,难道冥钱开路就可行吗?
躲得过无数的孤魂野鬼也躲不过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直到大地干裂,直到天地脱色,一切变得白蒙蒙,如梦似幻,噩梦。
“谁都有东西想忘记。
”所以成就了这一片孤独寥落的鬼域,但是谁都有东西不想忘记却在不意间忘记了。
就好像郭敬明“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 看到鬼域里,有那个巨大的摩天轮,是主动丢弃的童年还是被迫失去的童真?
那些深井里的弃婴,那些荒废的坟头,那些曾经充满欢笑如今满怀压抑的玩具,那些树上的吊尸,还有那个被丢弃的写作角色长发女子。
犹如记忆一样,这些意象确切的外形已经模糊而且逐渐销蚀,但是那种感觉却深埋,是恐惧,是伤心,是失落。
可以遗忘的是看得见的人或物,永远都无法遗忘的是情和事。
或许某天某地,你会看见一对婆孙,然后搭乘电梯,直落鬼域...当你同样也被遗忘时
大家都已经评价了,电影不是光看特效的,我们要故事故事故事!!!
前半部分我完全不知道它在讲什么,看到最后,哦,原来写的是这样这样的东西,想表达这样这样的意思。
那干吗非得有房间里面随时出现地鬼影呢?
干吗要来个什么鬼婆婆牵着一个鬼小孩呢?
再说说逻辑联系,这写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既然连那个女儿和爷爷最后都不可能到阳界(姑且说成是阳界吧,但是怎么又是一个幻想的世界呢?
有时候它有变成是一个遗弃的世界,一个字:乱)这些人又是从哪里钻出来的?
编剧看来也是发现自己漏洞百出,于是把所有的不合理归结为一个梦,你能说梦是合理的么?
我想编剧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太多,想象力也很丰富,不过思维太过于跳跃,无法连贯出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于是就这样,出来一个我们现在看到的《异域》(这个名字还好点,大陆版叫《鬼蜮》,英文叫《RE-CYCLING》都乱七八糟的)。
故事不能吸引观者,于是想从视觉效果上给以震撼,很可惜,我是那种认为心里恐怖片才恐怖的观者,于是觉得整个片子就是一个失败。
唯一的可取之处是小女孩,真叫可爱!
PS.李心洁现在代替林嘉欣成了恐怖片专业户了么?
可是我还是喜欢林嘉欣。。。
2006年,恐怖奇幻悬疑电影《鬼域》其实不是说故意提高分数,这个电影在我心目中4星+,还到达不了满分,但是介于总评分不太高,还是拉一拉,要是拉了仇恨也没有办法,如果你看的是国语阉割版低分低也是正常的。
这个电影给我许多的震撼,就像短评里说的,这个电影证明了中国电影不缺乏想象力,也同样不缺乏好故事,看到彭氏导演那些我喜爱的《B+侦探》《无间道》,其实这个电影的悬疑部分还有对人性,人生的感触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档次。
欢乐吐槽下:(有剧透)1、女主有点赵薇,但是很好看的说2、开始节奏小慢,不过到鬼域后,特别震撼。
3、我怎么想起了幽灵城的电梯。
4、开头就有伏笔了,请注意女主的名字。
5、这些创意虽然很好,但是不得不让人想起 《哑巴山》还有宫崎骏的电影甚至还有《红辣椒》《爱丽丝》风格,但是我还是想说好赞!
这个场景简直碉堡了。
《陀地驱魔人》也同样有异世界的描写,但是这毕竟是2015年的电影了,这个电影的效果,我还是想说碉堡了。
6、对了BGM也是比较不错的!
7、一个人撒币,一群人捡币。。
容我笑一下。
8、在蜀山,握了个草。。
笑哭。。
9、看到姥爷的时候莫名很伤感。
10、结尾预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对生命反思以后的,结局也是非常高能,细思恐极,有点《恐怖游轮》的那种感觉。
---我是异世界的分界线推荐指数:★★★★☆(9/10分),我最喜欢的,恐怖悬疑电影,剧情又是如此之好,中国恐怖电影也不缺乏神作嘛,继我看过《双瞳》《僵尸》,又多了一个在我心目中的同类型神作。
必须推荐!
很久以前写的一篇:彭氏兄弟的鬼片质量一向很好。
我是出名怕看鬼片的人,曾经看《午夜凶铃》,一到贞子爬行的紧要关头就只会低下头、紧紧抓住身边人的衣襟。
饶是这样,之后还吓得半个月不敢关灯睡觉。
《见鬼》、《双瞳》,都把我唬得不轻。
但这部《鬼域》,我却从头看至尾,且一脸云淡风轻。
鬼片不恐怖,并不说明它就不好。
《鬼域》,很好很好。
“李心洁饰演的女作家徐寻,首次出版爱情小说便一举成名,成为当红作家,她在小说里描述的浪漫爱情,感动了每一位读者。
在一次书展中,她宣布了想撰写一部探讨灵异世界的小说的创作计划,书名为《鬼域》。
鉴于第一部爱情小说的影响,所有读者都相信徐寻一定能够凭借她的文笔和才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如幻如真的诡异空间,再次让读者投入引人入胜的“凶间”。
书展过后,徐寻开始着手构思撰写《鬼域》,但反反复复几次构想出来的故事情节都差强人意,徐寻陷入了创作困境。
恰在此时,昔日旧情人又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更是令她思绪万千,没了一点创作状态,一怒之下,她将存在计算机上的《鬼域》初稿删去,怪事就此发生,徐寻开始产生不同寻常的幻觉,更开始看见不能解释的现象!
仿佛自己小说中所虚构的一切,都走到现实中!
房间内似有神秘物体出现,断了的长发散落在地上,徐寻感觉室内并不只她一个人!
神秘黑影再三出现令她更加恐惧,一些恐怖现象仿佛就是因她删除电脑里的草稿而产生,她在小说中描述的诡异事件在现实里重现。
一天晚上,一人乘坐电梯的徐寻在电梯间惊遇诡异婆婆,并牵引她进入了另一个离奇空间——一个不可思议的鬼域!
在离奇空间里,徐寻与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打掉的女儿相遇,两人闯入满是野鬼的坟地,成群的孤魂野鬼在那里游荡,既恐怖又诡异。
历经重重危险,徐寻终于才又回到了自己的空间,但她发现……”几乎每个导演在将类型片拍成行业泰斗之后,都会想向言之有物的艺术片进发。
或许彭氏兄弟也是如此。
《鬼域》,用某些杂志的话来说,是宣扬了环保的主题:不要浪费纸张及所有事物,不要随便丢弃你厌倦的东西……但,这电影所包含的东西原比“环保”二字更多。
当看到放弃了自己生命的吊死鬼从树上爬下,当看到被打掉的婴胎在肉红色的迷宫畸形成长,当看到被后辈遗忘的亡魂疯狂地争抢一片片冥纸,当看到被女主角创造而又舍弃的书中人物狰狞着想向她索命……我毫不害怕,只觉得悲哀。
人类天生害怕寂寞,拼尽全力,不过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关爱。
当获得认可与关爱的希望落空时,爱即成恨。
女主角打掉的女儿也曾在婴胎迷宫中长大,也曾是一个面目扭曲的怪胎。
她这么对她的妈妈说:“那里好恐怖。
”但现在,她眉目秀丽、坚强可爱,只不过因为她相信自己的妈妈是爱她的。
她的心没有扭曲。
日本民间也有类似的传说:被人们抛弃的事物都会产生灵魂、变成妖怪。
它们会呆在自己的国度里,默默看着自己以前的主人。
当主人遭遇危险时,它们会施用法术,帮助主人。
该传说与《鬼域》相似的地方在于,它们都宣扬以德报怨。
是,我们曾经都是被别人舍弃过的东西,但,千万不要怨愆。
看完《鬼域》,很容易让人心生畏惧。
是是,我们再也不敢堕胎、再也不敢自杀、再也不敢浪费……再也不敢抛弃与被抛弃……但,很多时候,是否抛弃或被抛弃,并不是我们自己就能主宰的。
如果你爱的人一句话也不说地离开你,你是否会仇恨?
如果你将已残破不堪的玩具扔进垃圾堆,你是否会心悸?
正如电影快结束时,小女孩问:妈妈为什么会不要我?
老爷爷回答:每个人都总会有他想忘记、或不能要的东西。
是,每一次抛弃都会难舍,每一次被抛弃都会心痛。
我们,就活在抛弃与被抛弃的轮回之中。
我们,人人都身陷鬼域之中。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抛弃时心存眷念,在被抛弃时心怀慈悲。
电影的结尾有点蛇足之嫌。
徐寻自鬼域回到家中,正筋疲力尽、待要喘息,突然发现房中另有他人。
她慢慢走出来一看,另一个徐寻正安坐着讲电话。
原来,这个空间中的徐寻已经将《鬼域》一书的情节改过,而我们的女主角,也已成为了一个被抛弃的故事角色……可以说,这个结尾很明显是在模仿《寂静岭》。
想得俗气一点,也许导演还指望拍几部续集呢。
事实上,《鬼域》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寂静岭》的影子,但相比《寂静岭》奢扬妖娆的视觉效果,我更喜欢《鬼域》略带中国风的画面,许多镜头都有歌特式油画的感觉。
尤其片子快结束时的高潮戏段,画面轻雅灵动,又隐有一份“众生皆得救赎”的庄严,平和中见绚烂,没有为炫特技而做特技,最最值得表扬。
女主小李是一位作家,在写完一部新的小说之后,准备挑战自己从来没有挑战过的领域恐怖小说,决定写一部恐怖小说叫《鬼域》,不料 ,负责小李的经纪人为了保持她的热度,把这个事情爆料了出去,小李只是处于构思阶段,如果读者知道了肯定会摧更的,这天,办完记者招待会,小李的渣男前男友从国外长的回来,想要跟小李再续前缘,不过小李当时忙给读者签名,也没机会理他,等到晚上,小李在家里写作,感觉家里像是进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就在这个时候,前男友的妹妹打电话给小李,约她出来,其实前男友的妹妹是想创造机会让小李跟前男友相处。
女主回到家中,家里的脏东西变得越发活跃,不仅如此,电话中也传来了怪声,见到这样的情景,小李并没有逃跑,而是选择将这些场面都写进了恐怖小说,果然,艺术源于生活,而且小李惊奇地发现,家中发生的怪象跟她原来扔掉的一张草稿有关系,也就是说小李写的东西都会变成现实,这边渣男又把小李约了出来 ,原来当年小李是小三,因为妻子怀孕加上岳父去世,所以渣男并没有兑现跟妻子离婚的承诺,小李这一等就是八年,已经死心了,所以小李拒绝了渣男复合的请求。
回家途中,女主看到了天空中异象的情况,到家,小李立刻将天空中的意象也写到了《鬼域》当中,写着写着女主突然就晕倒了,醒来之后,女主又想到了《鬼域》当中的剧情,立刻起身出了家门,乘着电梯下楼,电梯行至半途,上来了一对很诡异的婆孙,等到女主都坐电梯到最后一层了,他们还在往下坐,小李这才发现自己来到了真正的鬼域,突然就出现了几个鬼要袭击女主,女主立刻跑,却跑到了鬼域的边界,可是鬼还在追,女主只能继续跑,跑到了无尽楼梯,然后又跑到了贫民窟,接着女主继续跑跑到了一个小区,小区中间有个游乐场,有个老伯叫住了女主,跟女主说,这个世界是一个被人遗弃的世界,所有被遗弃的东西都会来到这儿。
老伯还告诉小李,这个世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清理一次,这里的一部分也是被女主创造出来的,然后女主就看到了被清理的画面 ,女主只能接着跑,跑到了丧尸森林,遇到了一个戴鬼面具的红衣小女孩,红衣小女孩告诉了关于女主更多的这个世界的事情,她带着女主来到了这个世界的图书馆,告诉女主这个世界图书馆的馆长知道如何去中介站,只要通过了中介站就可以回到现实世界,图书馆的管理员就是女主之前在那个中间有游乐场的小区遇到的老伯,老伯不仅很热心肠地给女主指了路线,还让她带些纸钱,说路上用得上。
在通过一座要憋气才能通过的桥时,女主憋气失败,无可奈何跳进了一旁的井里,红衣小女孩也紧跟随着她,结果这个井通向这个世界的子宫,在这里面有很多弃婴,看到女主之后却全都苏醒了,女主在红衣小女孩的指引下,闭着眼睛一口气冲了过去,这样子,两个人就更加接近中介站了,因为更加接近中介站,所以阳气更重,红衣小女孩快支撑不住,但是她保证一定要帮助女主重返人间,二人按照之前老伯的吩咐收集了一些花,可是因为不知道有什么用,所以收集地也不多,来到一片坟区,无数的尸体伸手向两个人要花,小李把花都分了出去,但是尸体实在太多,那些拿不到花的“伸手党”开始暴走,女主无奈只能把纸钱撒了出去,趁着那些尸体在争夺值钱的时候趁乱通过,快接近中介站,红衣小女孩已经完全动不了,这个时候一大批的丧尸又向女主冲了过来,他们都是女主作品中的人物,写了又被删了,可是因为女主的故事就写到了这儿,所以所有的丧尸都不动弹了,因为故事到这儿中断了。
就在这个时候,红衣小女孩也表明了身份,她就是女主之前堕胎堕掉的婴儿,当年,女主和渣男的妻子都怀孕了,但是渣男选择了妻子,女主一气之下就去堕了胎,而之前帮助女主的老伯其实是女主的爷爷,本来红衣小女孩非常恨女主,但是还是忍不住去帮了女主,回到现实世界中以后,女主发现一切都是一场梦,但是等她出门的时候,却发现有另一个自己正在写《鬼域》这本小说,原来是小李打算写《鬼域》这本小说,但是写到一半又放弃了,小李本来就是故事中虚构的人物,也就是说,是小李的故事中又虚构了一个自己,然后这个自己也来到了现实中,就在这个时候,电话中传来了怪声,故事到此结束。
虚拟与现实相互交织,最后,虚拟来到了现实 ,而现实似乎也成了虚拟,到底是故事,还是真实,似乎就像一个莫比乌斯环一样相互缠绕在了一起,非常棒的一部恐怖电影,而且 ,还阐述了一个道理,挖的“坑”,一定要填。
看完“奥雷卡尔克斯”剧透而来的,下面附上链接:https://b23.tv/h20mEF。
完。
有个忘了出处的老段子,当你死了下葬后埋进棺材还不算死了,当你完全从所有知道你的人的记忆消失,你才算真的死了,用一个并不适用又适用的词来说叫“社死”。
一个人最害怕是什么,人还活着,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
或是,人活着,却已经被所有人遗忘。
我想着有些浪迹天涯的逃犯可能陷入这种矛盾的心理中,既希望所有人都忘了他,却又怕因被所有人遗忘导致做人的存在感丢失。
被遗忘被遗弃有多可怕?
就是你能呼唤到它的名字,就能拿住它的命脉,让其就范。
魔鬼数量众多,当你拿着十字架大声喊出它的名字,它就狂啸着脱离附身跑回地狱。
妈呀,终于有人知道我是谁了,太激动了,老子威名不减,高兴死了,放过你们吧,我回地狱闭关500年后再出来测试!
白白了伙计们。
被遗弃遗忘的,就是断了线的牵线木偶,变成行尸走肉,入狱变成号码,走入人群变成之一,一旦这个群体有很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的时候,个体的意识被削弱,而当这个整体共同无归宿漫游时,个体意识觉醒。
妈的我是谁啊我为啥在这,哦原来我是被遗忘遗弃了,跟着一群无主之魂在这枯萎飘呢。
中国的人情社会里对此更加看重,比如东北人中总爱说,你认识那谁谁不,那是我哥,昨天我俩还一起喝酒呢,我那谁,你不记得了?
艹,你可真不够意思!
咋地,认不认识你能咋地,你是个吊啊。
啥玩意楞?
艹!
噼啪。
呯XXXXXXX
三星都是给视觉效果
故事薄弱,部分细节还算不错~~~
凑合吧 不算好看 没期望 但亦无失望 国产恐怖拍成这样就算是不错的了--------其实我只记住一个让我想入非非的词汇【缱绻】
布景超级棒!超级棒!我看的是粤语版的,两星给剧本,三星给布景。布景实在是超级棒!
美术设计首屈一指,恐怖片玩出了末世废土风格和魔幻主义色彩,然而亮点也仅止于此。整个故事毫无重心,恐怖元素比较差劲,化妆差强人意,突然开始的RPG冒险模式简直让人狂出戏。最后的亲情牌更是打的莫名其妙。难得鼓起勇气欣赏一部香港鬼片,结果被雷到暴睡。
李心洁这么漂亮必须加一星。整体一般,但现在难得看到中文恐怖片了,都他妈在做梦。
非常无聊
九龙寨城、吊颈森林、红衣小女孩。特效有点一般。小女孩好可爱!原来和寂静岭有微妙的相似感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觉得啊。相比起温情脉脉,还是更喜欢残酷复仇的黑暗气息。
除了李心洁,我没有觉得它是一部恐怖片。
20091009 @ office
不太喜欢,乱糟糟的,而且节奏太慢,说教意味明显,以为是个鬼故事,没想到是个奇幻冒险片,有各种其他作品的影子,主题到底是什么呢,是关于遗忘还是关于创造?是讲个人还是想由此及彼?而且剧本的动作很模糊,看到最后就无聊,
开头那一段让人误以为这电影很有看头,但越看就越想睡觉.
一开始看很无聊觉得乱七八糟,后面觉得故事可以。既是对于过去遗失之物与遗忘之人的追想,也可见女性在社会环境中的困境,事业与爱情的逼仄,母职在那个时代还不是鲜明的矛盾,而是堕胎事件对于女性的痛苦与打击,她何尝想要忘记,可是为了保护自己只能忘记。相比起来男性就轻松得多。从电影中也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除了故事之外其他就一般般了。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异域,我们又会有多少被遗忘、遗弃、错过的东西呢?鬼域其实并没有鬼的,小女孩说:你曾经有机会和我一起生活的,可是是你自己放弃了呀~~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可以让我们少错过一些,多珍惜一点么~
收尾部分拯救了这部电影。
实在是烂啊。
简陋,处在构造世界观的底层逻辑,看不到什么真正的建设,一本概念图册足矣。
怎么李心洁总是拍这种诡异的片子
结局还算小惊喜吧~ 前半部分故意吓人很挫 = =~ 很多场景看的时候就觉得像寂静岭了,原来大家都觉得像啊~~
有点无聊!但那个小女孩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