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看完了,突然觉得自己掉进悬疑片里了。
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蛛丝马迹里明明藏在电影里么,却没最后公布,让人浮想联翩的。
电影看完了,突然觉得自己掉进悬疑片里了。
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蛛丝马迹里明明藏在电影里么,却没最后公布,让人浮想联翩的。
《新神榜:杨戬》我是堵着上映第一天去看的。
从纯观影效果开看,真的很爽!
而且真的是必须要在大银幕3D才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视听效果。
就是一边看电影,一边希望电影公司能开个“环球影城”一样的游乐园。
然后把电影里的蓬莱、方壶、瀛洲三大仙岛都做个全息游戏场景,肯定能玩一整天都爽翻天。
电影本身,我觉得有褒有贬,先说好的。
有几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点:第一:巫山神女的敦煌飞天那段超美,我看过很多关于敦煌飞天的3D效果的舞蹈呈现、动效模拟,这个电影里的是目前我见过的最美的。
就是……要是再慢一点就好了,可以多沉浸一会。
效果繁花落雨,再加上大银幕,眼睛不太够用。
第二:沉香他们家墙壁打开后,是华山一线天上,两侧浮雕封神榜走廊。
那个仰视气势特别有压迫感。
这个压迫感并不是来自于动画片制作的对仙境的想象力,而是来自于亚洲的一种传承多年的文化。
在人类文明中特别是亚洲文化里,神明佛像都是高高在上的。
中国、日本、缅甸、泰国……有很多地方都有巨佛,神像佛像一高大,看的人就不得不仰视,然后对比人类自身的渺小,就会产生谦卑的心理变化。
所以当看到蓬莱、方壶这种大场景的时候,没有必须仰视的压迫感,但在那个封神走廊里却一下子被两边高耸的众神石像压迫起来,这个利用传统文化压迫下来的效果心理视觉真的很巧妙第三:是水墨太极图的三维变水墨的那个瞬间,很惊艳。
第四:两个小细节我超喜欢 吹笛牧童和蒲牢骑牛吹笛牧童这个不解释了,估计所有人都看到这个,想到某些诗词,这个牧童水牛的元素真的是深深烙印在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上的。
还一个,就是金色的小蒲牢蒲牢是谁呢?
就是那个屋顶上没睡醒,睡醒了报警赶紧用头撞钟的小金神兽。
那个小家伙超可爱。
有没有?
这小可爱可是有来头的。
我给张网上找的图
这孩子老爸是龙,老妈是……蟾蜍。
这种小神兽继承了老妈蟾蜍的一个特点,喜欢喊。
还喊的特别大声。
声如洪钟!
所以常常让人铸造在铜钟的顶上,为了让铜钟声音更加响亮!
电影里它是用头去撞钟的,这个部分和民间传说是不太一致的。
传说中这个小神兽很害怕鲸鱼。
所以一在海边遇到鲸鱼就大喊大叫使劲报警。
所以有一种撞钟柱子叫“钟鲸”,据说就是把鲸鱼雕刻在撞钟柱上,为了吓唬人家孩子(蒲牢)让钟响的再大声一点。
也就是说,鲸鱼负责撞头,蒲牢负责喊。
电影里两份工都让蒲牢一个小家伙做了。
各种好看到天花乱坠的效果爽到爆的同时,电影放完了,我坐在椅子上没动,一直等到所有彩蛋都放完了,电影轰客人离席的灯都亮了……必须说,这个故事的结局,我有点懵了。
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咋救了以后就……化作青烟默默守候了?
我感觉电影是有话要说的,但没说完。
要不就是留给下一个电影做铺垫,现在不能说。
不知道像我这种想法的观众多不多,电影看完了,突然觉得自己掉进悬疑片里了。
就好像看完了村上春树的《1Q84》然后满脑子想着:高尔基的手枪都出现了,为什么没开抢?
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蛛丝马迹里明明藏在电影里么,却因为没最后公布,让人浮想联翩的。
所以我根据我自己对历史、神话的理解,聊聊我在电影里看到的蛛丝马迹哈:师父、神女好像都不全是好坏参半。
我唯一肯定不是坏人的:申公豹!
最近几年的申公豹出现过很多次,而这次带着大猫的醉汉大叔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和动物分享同一条命的动物系设定。
这个有点像美剧《黑暗物质》里面的原理,一人一兽一条命,一生不可分。
人和兽可以有心灵互通。
当然了,申公豹不是因为带着“大猫”才是好人,而是因为舍了自己救沉香。
这里最容易看懂的人就是申公豹。
封神后被塞进海眼,想复仇。
和巫山神女联手放出玄鸟就是为了打败杨戬的师父给自己出口气。
教了沉香武艺成了沉香实际意义上的师父,产生了师徒情,最后救徒弟舍了自己的老命。
虽然申公豹教了沉香心狠手辣,但他不是坏人。
好,问题来了,片子里坏人是谁?
我的结论是:谁对猫下手,谁是坏人。
“大猫”把自己的部分元神渡给申公豹,然后呢?
下次再出场,申公豹躺在“大猫”身上和杨戬说完遗言就死了。
猫肚子上有红色血迹。
杨戬看出来申公豹的致命伤是巫山神女的武器所致。
那么参与杀死猫的有两个势力,明着是4大天王以及杨戬师父的驭神剑,暗的是巫山神女的丝线。
双方下手都是毫不留情的,这个逻辑看出来,这两个势力都不是好人。
玉鼎真人这个设定肯定是坏人。
他属于不惜牺牲他人性命保全自我利益的。
也就是他打造的金霞洞高于其他。
牺牲了杨婵后不惜毁了杨戬和沉香的性命也要保住金霞洞。
同时最后水墨太极图里面关的第三个人是巫山神女。
感觉是为了灭口。
因这里面有个杨戬戳出来的矛盾点,杨戬劈山救母的时候,玉鼎真人是全力支持的,而沉香劈山救母从一开始他师父就是阴谋不让沉香学艺,并禁止杨戬探访。
并且这里面有一个场景,
就是杨戬一直见到其母喊他劈山救母,而后杨戬点出来那个人不是她母亲而是巫山神女幻化的。
那也就是说,两次的劈山救母,神女都参与了,两次都是古惑人家孩子劈山的精神引导。
在这一点上神女是始终要把玄鸟放出来的。
玉鼎真人第一次登场的时候,又是枯叶、又是老泪纵横,也就是说真人他老人家心里是要矛盾的(也可能是装给杨戬看的也说不定),但真人决定一错到底,一定要镇住玄鸟,因为金霞洞的力量源泉是玄鸟,鸟飞了能量就没了,并不一定是造成天下大劫。
更何况杨戬遇到沉香这个时间点上,人间不是已经战乱连连了么,这个不是劫是什么?
巫山神女这个角色藏的很深,深不可测应该最合适放在她身上。
她从头到尾都没有邪恶的形象,但似乎也并不是正义的。
一开始是她把杨戬和沉香拉到一起的。
飞天这段结束后,杨戬和神女有段对白,杨戬说他觉得神女有种特别熟悉的感觉,却记不起哪里见过,而神女说我是你梦中那个人。
果然后面才出现神女一直幻化成梦中杨戬的母亲,(云华天女,这位可是玉帝的妹妹)。
变成促使杨戬劈山救母的精神指引。
那么沉香的劈山救母,神女也是同一个精神领袖了,和申公豹联手了,并且最后发现申公豹也没用了,直接杀了灭口。
美其名曰让申公豹解脱了。
但杀死杨戬师弟的时候,也是有词有礼,不杀他怎么能让沉香出山。
每一次杀人都有理由,美丽的外表下是绝不手软。
但这里面藏着另外几个小细节,让人不得不仔细回味,感觉巫山神女有一种作为女性的不甘不愿。
首先就是她的名字,巫山神女没有“巫山云雨”这个词那么有名。
但“巫山云雨”就是由她而来的。
民间神话中原本的巫山神女是炎帝的女儿,没出嫁就死了,藏于巫山,灵魂和仙草结合。
结果战国时期,有一首《高唐赋》称“先王”游高唐在白天梦见女神愿荐枕,神女临去时称自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意思再简单不过了,老王出游,大白天做梦遇到神女了,神女还自愿侍寝……然后巫山云雨这个词就和神女挂钩了。
其实同一个作者宋玉在《高唐赋》以后,还写了另外一首《神女赋》,里面详细记载了神女拒绝楚王的事情,所谓楚王有心,神女无意。
那么好了,这里出现了同一个作者对一件事的两种不同立场的事实,就好像《罗生门》一样了!
各说各的事实……但作为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形象,巫山神女其实是各种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飞天那段出现了《洛神赋》,巫山神女说了一句大概意思:道是洛神美,殊不知是离别的悲伤曲。
这里是个暗示。
《洛神赋》这个是曹植的,开头几句“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
”已经提到了巫山神女,指的是《神女赋》中的楚王求神女,而求之不得。
毕竟人神疏途,不可同道。
而《洛神赋》讲的也是对于已经死去的女子的求之不得。
后面杨戬和巫山神女一起出现在人界的时候,在骊山烽火台上,神女提到了烽火戏诸侯的两个主角“周幽王和褒姒”,并且感叹所有骂名都摊在女人头上。
的确历史上导致国家衰败的是昏君周幽王,褒姒只不过是褒家族人为了把头领放出来而培训出来的舞女,而褒姒之所以冷若冰霜难得一笑,按照现在的理解,十有八九是褒姒儿时被人口买卖、又经过多年培训而有心理创伤,她只是别人利用的棋子,万千宠爱却无力自己决定命运。
所以巫山神女多次暗示了为女性的地位鸣不平,并且后面引道杨戬领悟到“我母亲被压在山下不是因为动了凡心”而且亲身经历了把妹妹压在山下的全事件,杨戬也知道沉香的母亲压在山下也不像酒楼上猿猴们奚落的那样是杨婵动了凡心才被处罚。
杨戬和沉香这一大一小两个男主,性格是不一样的,干的事却一样。
沉香是少年心性,他坚持的就一件事:劈山救母。
手段毒辣只要能赢杀谁都行。
所以广目天战败以前的一句是:沉香练出来的元神是邪恶的。
杨戬相对来说复杂很多。
从历史里各种文献资料以及民间传说,杨戬这个名字是伴随着“二郎神”出现的。
而不管是《宝莲灯》还是《西游记》、《封神榜》,杨戬都是站在天兵天将一边的,是神将的代表。
也就是说,“二郎神”这个神位上做的是个职责,就好像海豹突击队或者特种兵飞虎队队长一样。
那么,二郎神就是一枚棋子,听天庭使唤的棋子。
神话传说里唯一一个代表杨戬个人性格的就是这段“杨戬救母”。
当然神话在慢慢历史中有很多版本,劈山救母是传说之一,另外一个版本是“挑山救母”。
毕竟按照过去中国历史来说,孝道是很重要的,中国历史上的故事并不叫人反长辈、反封建,而是教育子民“听话”。
所以杨戬救母的版本之一是这样的:杨戬长大成人后,玉帝(也就是杨戬的舅舅)告诉杨戬说“你母亲犯了天条、压在山下面,但你去救你母亲乃为人孝道,我不会阻拦你。
你只要用扁担把压在你母亲身上的山土,用扁担挑开,就能把你母亲放出来。
杨戬听后,利用自己的神力以及愚公移山的精神、再加上玉帝的许可,去把母亲救了出来,阖家团聚。
这个挑山救母的故事是不是更符合中国历史沉淀里给“二郎神”这个优秀的棋子下的定义?
返回来在看电影,名字叫《新神榜:杨戬》这个片子的对白里,几乎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二郎神”这三个字。
只有木二——杨戬。
是不是有点明白了?
杨戬是个人,拥有人的喜怒哀乐,面对沉香会内疚,面对师父会困惑,面对巫山神女会质疑,面对猿猴的挑衅会忍耐,面对酗酒的申公豹会同病相怜的叹气。
杨戬是个从神坛上走下来的,有血有肉的人。
而不是带着天兵天将行使职责的有职位的神。
杨戬和沉香之间的长辈与晚辈的关系也很含蓄。
在沉香出现之前,杨戬只要照顾好哮天犬就好了,而得知沉香是自己的侄子这件事儿同时见到沉香做事狠辣后,杨戬有很深的内疚、心疼。
看到沉香手里的宝莲灯心把手腕烧黑了那段,能看出这种长辈的心疼。
杨戬在电影里并不像《宝莲灯》故事里,二郎神代表天庭处处阻挠沉香,而是在寻找沉香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原来神女在找沉香、四大天王在找沉香、最终发现师父玉鼎真人也在找沉香。
各种势力势均力敌,而矛头指的都是“劈山救母”放玄鸟的事儿。
所以最后杨戬终于摆脱了师父手里棋子这个定位,做出了自己的人性判断,站在沉香的立场上帮他劈山救母,把玄鸟给放出来了,同时也借助玄鸟的力量恢复的天眼。
可见……玄鸟未必像师父说的那样是天地大劫之力。
最后,我觉得动画电影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电影的存在,不管是形象还是场景都是一遍一遍打磨出来的,既然故事里有文化沉淀、角色有历史神话的背景,很多时候既不能违反历史上这个人物本身特性,又需要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从新理解人物各种行为的出发点,才能抓住人物特点让角色跑出自己的故事来。
当然我也就是根据我自己的历史知识和看电影的理解,聊聊我的想法。
欢迎大家讨论哈。
对了,另外,突然想起来,PS个推测知识点呗:在酒楼上出现的猿猴,后来彩蛋里面也出现了。
这个猴似乎和孙悟空不是一路人。
说到猴子和杨戬的渊源,貌似在杨戬劈山救母传说的某一个版本里,曾有过劈山时受猿猴阻挠。
所以我猜这几个无缘无故挑衅杨戬后面还又有台词的出现了好几次的角色应该是从“杨戬劈山猿猴阻挠”的故事里出来的。
画面,特效,配乐,配音都OK。
保持了追光从白蛇缘起以来的水准,而且稳步提升中。
皮是画好了。
但是,皮只是锦上添花。
不要求有多大个内涵,好歹得有个不差的故事是吧。
追光在这方面一直没啥进步。
这部可以说是退步了。
话说,追光就不能找个专职编剧吗?
非要叫场务大哥安排他读初中的语文不太好的女儿写剧本。
又名《新神榜杨戬 的那些 考 据 ,与创新》目录:已完结 ㈠潇洒自由闲适 ㈡一方诸侯or隐居云游 ㈢少年清澈 ㈣历史人文 番外1《西游记》第63回:二郎神与孙悟空化敌为友,互相尊重,🤣称兄道弟,一起饮酒作乐。
番外2 清末宝莲灯原著。
前排先说明—— ①首先, 二 郎 神 形象基本定型在南宋,后世只不过微有衍变。
其次, 二 郎 神 虽有三个版本姓氏(儒家的李冰次子、道教的赵昱、文学民间体系杨二郎)《但其基本要素和精神内核都是一脉相承的》 ②二郎神在古代之所以一直保持人文内核稳定,《和四川人文历史息息相关》 ———————————————————————— ㈠ 《性格的定型:潇洒自由闲适》
。。
㈡ 《千年之身份》:一方诸侯 or 隐居云游 ①一方诸侯:(听调不听宣)
②隐居云游:
。
㈢《外貌的定型:少年+清澈》
㈣ 《历史人文》 其一: 二郎神这个人物,和四川息息相关,是五代十国——北宋——明清时期。
《四川的主神》 。
在历史上(实际影响力)巨大的 ,甚至多次出现于正史中。
附录:灌口二郎神辱骂完颜亮,的南宋文献:
几多铁骑漫英雄,最苦是云中。
狼烟影里弄清风,堪作主人公。
这几句明显控诉金朝鬼子残害中原英雄,而且在一片狼烟中“弄清风”。
在哀鸿遍野中唱赞歌。
一群强盗还真当自己是主人公。
番外1《西游记》原著第63回:二郎神与孙悟空 称兄道弟,互相尊重,一起饮酒作乐。
l番外2 清末一系列《宝莲灯》原著 前世神女无情,违背约定,刘父情深不寿今生神女弥补。
刘父无情,三日另娶正妻 二郎神吃瓜不能。
什么天定孽缘。
玉帝能奈我何? 妹妹压就压了。
。
over。
+辟谣专区
《新神榜:杨戬》相较于追光之前的动画作品相比,在剧情方面提升很大,叙事节奏上也有所改善,片方终于静下心好好讲故事,去匹配他们技术上的长板。
个人感觉与封神榜的结合很好,阐教、截教的代表人物在电影中登场。
封神之后两派人物也走向了不同的两个方向。
十二金仙中的代表人物“玉鼎真人”作为曾经的正派,在封神大战结束之后回到金霞洞继续修行,代表着传统的一派,随着时间的发展,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惧留孙借出的捆仙锁,太上老君借出太极图,以及玉鼎真人所说的是多方势力达成的共识,并不像电影中仅仅展现的只有金霞洞一方的势力,背后所隐藏的是代表传统不支持变革的一派。
他们借用杨戬一家的固有使命,将代表万物循环更迭的“玄鸟”进行镇压,守住自己的权势,让本该遵循万物守恒的定律,变成不惜一切固守传统势力,直接导致杨家一脉的使命发生巨大变化,给杨戬的命运带来转折,为传统一方势力走向毁灭做了铺垫。
申公豹作为曾经截教的反派人物,在封神之战中,正式因为他不断的劝说各个截教的师兄弟加入到战争中,导致他们一个个走向了灭亡。
在电影中,申公豹继续沿用了这种设定,他撺掇巫山神女和沉香共同寻找宝莲灯,帮助沉香劈山救母,这次的出发点除了为自己不公的遭遇,也为了打破现有的常规,虽不是完全的正派,但也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喜欢这版的申公豹。
魔家四将在封神之战中是申公豹请出山对抗姜子牙的四员大将,但最终却折于杨戬之手,封神中杨戬变身为魔礼寿的宠物“花狐貂”,才导致四人的失败。
电影中,导演用巨型花狐貂抓住了杨戬,也算是对封神榜的致敬。
封神之后四人成为天庭的“四大天王”守护着传统的一派,在电影中成为玉鼎真人的帮手,一同与曾经的盟友申公豹进行对战,足见封神之后人性的转变。
导演把两代救母的故事巧妙的进行了融和,终于跳脱出以往传说中因为仙人不能相恋,不同阶级不能通婚的固有思维,对此进行彻底的改编。
给出了一个新的设定,变为如何看透自己使命的本质,不仅要打破规则,同时要遵循万物的自身循环,同生同存。
很喜欢导演对“玄鸟“”的设定。
被镇压的“玄鸟”不在是传统意义的妖魔,它有它的可怕,但同时它也有存在的意义。
谁说镇压了它就能带来平安,镇压之后人间一样是战争不断,天界也一样发生了巨变,给人带来深思,传统的方式真的能继续保护世界吗?
“玄鸟”的存在,是世间守恒的存在。
玄鸟出并不代表毁灭,它更像是打破固有的存在,旧的秩序需要打破,每次它的突破虽会带来灾祸或战争,但一切结束之后,才会带来新的秩序,维护更好的世间和平。
万物更迭有它自有的一套逻辑,谁说妖魔就不能够出来,谁说妖魔就不能保护世间,凭什么现在的所谓正道说的就一定是对的。
用“玄鸟”的设定,来打破传统的方式,真的让人称赞。
故事的结尾,也不在是传统的大团圆,它是哀伤的,充满遗憾的,当三圣母跟她母亲一样与玄鸟融为一体,守护世间万物时,杨戬一家的使命才最终完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我喜欢这种遗憾,遗憾才是真实的。
我不是很同意很多人说电影中的女性角色都是工具人的说法,正式因为有了杨家女性角色的牺牲才带来了世间万物的能量守恒,这种大爱和牺牲,是神圣的。
最后再说说主角杨戬,很多人说这部片子更像是沉香传,杨戬仿佛工具人一般串起了这一切的故事。
说实话我也有这种想法,但是再二刷之后,发现其实这一切都是杨戬人物成长的写照。
剧中的他一句自嘲,说尽了自己的无奈与成长“从梅山幕府到赏银猎手,再到蓬莱逃犯,哥几个跟着我混的越来越差了”几个兄弟怎么说呢:快意自在!
就是这“自在”二字,说的太好了!
他从曾经的二郎显圣真君,应妹妹的舍身震山封闭了原神不愿在理世事,再到沉香的出现,亲情的牵绊和守护世间的责任,让他重新觉醒,这次的是原来的他也不是原来的他,是全新的杨戬,是悠然自在,真正做自己的杨戬!
这个杨戬虽然还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值得细细品味,希望追光后续的“新神榜”系列电影,继续带来新意和惊喜。
补充:听说电影为了能够正常上映删减了太多重要剧情,哎真的感到可惜。
从透露出的删减内容,真的会变为另外一部电影,太可惜了。
豆瓣电影也用了十几年了,它变成这个吊样跟在坐的各位都有关系。
15年的互联网企业补贴大战、CN国票房大发展,无数网民冲进了豆瓣用户自封的文青自留地,彼时普通网民尚未被开发出的表达欲还仅仅停留在打星即态度的浅层面。
影评区的状况16年开始急转直下,自媒体人(说的就是超英电影下面泛滥的玩梗傻逼豆瓣网红)抖机灵式长评攻陷时下各大热门电影的影评区,这种模板化的小作文以复述剧情为主脉,行文融入创作者自以为幽默风趣的网络段子,最终形成一篇可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同时兼具个人特色的粪作(抖音更加扁平的“仔细看这个叫阿伟的男人”对此品种垃圾代码的传承,建议申请非遗),这种学习门槛低的“影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飙升的点击量、访问量更加助推UGC野蛮生长,人人都是影评人的好时代,它来了。
相对的,一些有探讨精神和个人思考的专业化影评逐渐没落,给传统纸媒供稿的影评人是为了KPI还是马内,开始言不由衷,此为豆瓣电影影评区第一次大衰退。
伴随“流量明星+IP”的印钞机模式,对CN国电影业杀鸡取卵般的屠宰,饭圈攻防战逐渐从豆瓣小组侵袭影评区,彼时根基不稳的偶像崇拜所衍生出的舆情控制和刷分伎俩,仍局限在特定的“粉丝向”小录像里,尚不能成为结构性威胁。
但是,随着矩阵化发展大文娱资本的关注和运作,饭圈式的党同伐异、分化人群、制造对立等天然优势,使电影宣发公关团队更加长袖善舞。
很快,我是说非常快,这种短平快的下三滥打法弥漫在每一个被制造出来的“话题电影”和它的竞品中,人民群众此时在影评区、讨论区看到的是对“自由”“平权”“剧本创作”等话题的高频次口水战、独评豆瓣er针砭时弊的连珠炮轰、一月号龄小号克制的怒赞长评,种种光怪陆离,勾引着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下场作战,把自己降格成为芸芸大数据,滋养着CN国的票房与互联网牛马内,对豆瓣影评文化生态造成致命打击,此为第二次大衰退。
但愿终有一天,资本淡却,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更加多样,掌握姿势更加独立,让影评回归它应有的位置。
最近回复这篇的人有点多,回复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面这段话:人有喜欢一件事物的权利,自然也有不喜欢的权利,发评价是为了我自己记录和开心的,偏好不同肯定会有彼此觉得冒犯的地方,能接受再往下看,不能接受就退出,自认为这个标题和评分已经很能说明我对这电影的态度了,别点进来自虐了,也别非逼着别人认同你,你是杨永信吗。
口出恶言一律拉黑。
——以下是原文——“你是我舅舅!
”“什么都是女人的错”“我们劈开华山,救出杨婵!
”全中国找不出一个正经编剧了吗,我的天编剧是没上过学吗,让你新编,不是让你瞎编谢谢。
完全看不出编剧和导演想突出杨戬的什么特质,80%的重心在沉香吧(当然也没写明白),剧情太乱糟了,台词又极其尴尬,尬到我和我的朋友在电影院里紧紧攥住彼此的手,以防出言不逊;尬到电影院里的观影大哥平地一声惊雷“太尬了,你看不懂了吧”。
真的数度发笑,各种人物的上线下线就跟搞笑一样,情节就像在梦里设计出来的,想到哪写哪,不懂到底在干嘛。
第一次看电影这么多人放弃彩蛋,连我一个看电影恨不得坐到最后一分钟的人,都觉得等彩蛋是个负担。
另外哮天犬的性转是有什么意义?
一个小女孩做出像狗一样的行为是能给编剧导演带来什么别样的快感,到底有什么说不出口的癖好??
只能给一星,给画面。
如果只是为了让大家看画面,没必要做3D,太暗了,2D就可以了。
申公豹说“今我无乐”,我还跟朋友吐槽英文翻译“Today I’m unhappy”,没想到这也可以是我们看完电影的心情。
还有家长带孩子看的,看这个这都会影响孩子的世界观吧。
1、剧情很……两个最突出的点就是沉香小时候经历完全套用杨过小时候经历(重);巫山神女绝对的工具人,尤其是最后杨婵走的时候都没和巫山神女说一句话,我看连个眼神都没有,都是看向杨戬的眼神;申公豹有济公的味道:2、哮天犬建模问题,哮天犬在有关记载里是由于老鼠精的缘故,是雌性,但一般影视剧中哮天犬都以雄性的形象出现,建模为雌性有点难以接受了,杨戬和沉香能不能不穿凉鞋,换成靴子,为什么建模的人都喜欢给人物穿凉鞋?
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流行吗?
为什么建模的人物和之前的那么相似?
3、特效和打戏都不错,这部电影里最精彩的就是特效和打戏了,背景音乐也还可以,尤其是喜欢杨戬和沉香一起练九转神功那一段,像跑酷,但却是最好的一个画面;这部剧评分低完全就是编剧的锅,以后这个看剧要避开这个编剧,编剧好像没有故事可以编了;
《 杨戬》的故事从二郎神杨戬将自己妹妹杨婵压在华山之下开始,从沉香劈山救母告终,姑且不看故事画面呈现出来的蒸汽朋克效果,我们只谈这个故事梗概。
让我们将这个从中间讲起的故事再按照时间顺序从头到尾的进行一次梳理。
十几年前,杨婵遵从师命在华山之下用宝莲灯镇压玄鸟,但是玄鸟的力量渐渐强大已经不是宝莲灯能够镇压了,这时杨婵兄妹二人以杨婵的自由和杨戬的一只眼睛(以及斧头)为代价将玄鸟封印在了华山之下。
杨戬将外甥沉香安置在金霞洞府的玉鼎真人那里修习仙术,之后十几年金霞洞的师父师兄并未好好的教导沉香而是对之非打则骂,孤苦伶仃的沉香从小埋下了要救出母亲的心愿。
在巫山神女婉罗的帮助下,打伤了师父叛逃师门,开始寻找宝莲灯,想要劈开华山,救出母亲。
而另一边杨戬失去了自己大部分的法力,被开除公职,当上了赏金猎人,每日浑浑噩噩的在天界搜捕罪犯。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拉开了帷幕,最终以沉香和杨戬都背叛师门拯救杨婵结束。
这个故事,是一个以牺牲女性开始,以逆子弑“父”终结的故事。
我们先看故事中的女性——比较这个故事和我们之前看过的沉香救母的故事,我们会发现从小看的那个版本的故事里,杨婵作为三圣母因为和凡人相爱犯下天条而被惩罚而压在华山之下,是追求自由恋爱的罪人,而在这个故事里,她却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在华山之下看守玄鸟的狱卒。
这样的身份的变化的意义在何处?
另外,故事里出现的神秘歌伎巫山神女,她又是谁?
仔细想想,电影故事里人设变化最大的,是女性的角色。
故事中的女性有两类。
第一类是无声的母亲杨戬的母亲还有沉香的母亲,她们都是金霞洞或者说天下安稳的牺牲品。
而恰好她们两者作为正反两面镜子,可以照射出仙人群体的虚伪。
在杨戬救母的故事中,师长们对杨戬悉心教导,大力帮助,因为那商朝末年,天下动荡不安,为了封神,获取更大的仙界权力,他们培养杨戬,劈山之后,天下动荡群雄逐鹿,那些仙人靠着助周武王成为天子得以封神,在这之后,能够引发天下权力重组的玄鸟成了无用之物,仙人们将自己的神勇之姿刻印在华山门口供后人瞻仰膜拜,安排了杨婵在华山之下再度封印玄鸟,而当玄鸟实力增长时他们选择了牺牲杨婵,而为了避免沉香劈山救母放出玄鸟,这些道貌岸然的仙人们无视杨婵为了仙界的牺牲,对于沉香百般刁难欺凌,不愿意教他法术,这些做法,都是为了避免沉香有能力放出玄鸟。
这两面镜子正好照出了巫山神女的那句话——“你们是为了天下吗?
你们是为了你们自己!
”(根据原设定,似乎放出玄鸟就会烧毁原来的封神榜,重新排榜)金霞洞的仙人们,天庭上的天王们,都是封神的既得利益者。
杨戬年少劈山时,他们愿意相助以获取晋身之资。
而沉香劈山时,他们知晓玄鸟一出,天下将乱,他们畏惧不已,百般阻挠,只有上次封神没有得到地位的申公豹愿意帮助沉香,原因也正在于此——混乱会带来权力重组的机遇。
这些人,借助于杨戬的母亲获得权势,借助于囚困杨婵阻挠沉香来保住权势,然而这一切,在这权力的更迭之中,这些被牺牲的女人们,只留下了含糊的“母亲”的角色,她们的喜怒哀乐,永远无关宏旨,她们的沉于地下的,是无声的,是被忽略的,是可以随时被牺牲的。
可悲的是,被牺牲掉的她们,最终也成了玄鸟的一部分。
我忍不住思考,玄鸟到底是什么?
那玄鸟,是否一开始就是那无穷无尽的被压在山底,又永远被默默的牺牲掉的女性的化身呢?
我来贴一个对于杨家女性和玄鸟关系的考据,写得特别好,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594888/修改版本 : 第二类是叛逆的女性以下是根据电影评论区的补齐内容进行的影评修改,不保证真实,但很有趣。
根据评论区知情人透露,电影版本对于婉罗的相关情节进行了大量的删改。
电影中婉罗实际上也是杨家女儿(是沉香的“姨姥姥”而不是“婉姥姥”),她不满杨家女儿只能沉默的接受被压在山底却不能登上封神榜的命运,所以奋起反抗,选择了利用沉香和杨戬来实现放出神鸟的计划从而挣脱命运。
这样,我们便可以理解婉罗行为的内在逻辑——“我杨家女人也应该榜上有名”。
所以她杀死了沉香的师父,从金霞洞带走沉香是为了放出玄鸟。
有人不解为什么婉罗要杀了申公豹。
申公豹这个角色具有边缘性,他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是一个失败版本的玉鼎真人。
他的行为不为了什么大义,他心狠手辣,和沉香联手只为了获得上次战争中没有得到的权势地位。
而他在夺权成功之后又会成为一个新的玉鼎真人,又会建造自己的金霞洞,又会将杨家女人安排在山峦之下镇压玄鸟以保住自己的地位。
申公豹的边缘处境是因为他即因为夺权失败不被主流仙界认可,另一面和婉罗等人又不是一路人,甚至还是潜在的敌人。
所以,婉罗怎么能不杀他。
这样一想,没有婉罗,也就没有沉香救母,也就没有杨戬的相助,她才是最初的那个叛逆的动机。
按照设定救母必须要由杨家的男人来完成,但是婉罗通过在背后操纵这盘棋局,最终实现了对于女性的拯救。
而这里的剧情人设变动的有趣之处在于,这故事的最后上映的电影版本里可以容得下杨戬和沉香这样的“逆子”,却万万容不下一个为自己争取公道的“逆女”。
这两者的差异,不是很有趣吗(笑)(原版本 第二类是被污名化的妖女巫山神女在历史当中仅仅只有和君王共赴巫山云雨的情色故事,就像褒姒、貂蝉、西施、妲己。
她们是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妖女,但她们不甘于仅仅在历史上化身成一个屏风上的绣鸟,只能任由他人放在眼底赏玩,所以她们试图挣扎出屏风之上。
正如电影里神女在周幽王的烽火台上的言论,历史的记载当中,男人昏庸亡国,也必须要拖出个女人来挨骂。
神女愤怒,因而她要放出玄鸟,改变这不公的世间。
神女和杨婵的区别在于,她不是一个母亲的角色,她是以一个女性的角色登上历史舞台的,因而当故事里强调她的年龄的时候,观众都大呼意外,我们默认,美丽应该一直跟年轻挂钩,一个或许能够成为男主角的cp的女性角色,怎么能够是一个老女人呢?
这样的巧妙安排又何尝不是对于观众刻板印象的讽刺。
另一面,杨婵在华山之下是无声的,但是神女却的有声的,但是她的名声是恶名,她这样的女人所获得的,是历史上的咒骂,必要的时候,还要成为那些无能的君王的替罪羊。
看似有声,实则她在历史上留下的,只有扭曲变形的形象。
)另外再来说说故事里的两个男性角色:杨戬和沉香。
我在看电影时,一直有个困惑。
这个故事里,无论是杨戬还是沉香,他们都没有“父亲”这个角色。
后来我想,故事里的那个金霞洞的师父,实际上就是父亲化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个故事里已经有父亲的角色了。
故事名为《杨戬》,是因为这个故事的逻辑里,救母是必须要“弑父”的,因为“父”才是救母最大的障碍。
沉香的“弑父”在故事一开始就已经完成,因为师父不慈,所以叛出师门也毫无压力,更不会后悔。
而对于杨戬,他的“弑父”却无比艰难,他实际上也依靠着封神得到了权势地位,对于金霞洞有着强烈的情感依恋。
在劈山放出玄鸟这件事情上,他面临着更大的精神痛苦,这样的精神挣扎,才是故事的主角需要具有的特质。
当他用斧头镇压在华山之上,他想的是为了天下的安定。
为了这份安定,他可以牺牲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甚至法力。
但是整部电影的开头,当他失去了第三只眼睛换取天下安定,他却浑浑噩噩,神情憔悴,这样的变化是否是他在困惑于,牺牲一人以换取天下安定,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是正确的呢?
而当他决心要带沉香去救母,是因为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下的安定,从来不应该建立在那些无声的被牺牲的人身上。
哪怕他通过自己救母的经历已经清楚,就算劈山也无法救出杨婵,但是他依然决定要去救出那些无声的牺牲者,哪怕背叛师门,亲手“弑父”,被天地所不容。
他清楚的知道代价,也清楚结局,但是他依然愿意让沉香去劈山。
沉香无从失去,故而能够毫无牵挂背水一战。
杨戬对于师门万般不舍,却也能做到坚持正义,这才万般难得。
如果需要你作为既得利益者牺牲自己眼下所拥有的一切,甚至包括那些生命中最温暖的一切去救助那些无从发声的人,试问,有几个人可以做到?
在这个故事里沉香和杨戬也同样是两面镜子。
一心救母的沉香何尝不是年幼劈山救母的杨戬,那时他满心期待,劈山之后,定能救出母亲,这里面折射出的是对亲人的爱。
而故事里的杨戬就是长大后的沉香,当知道劈开华山也救不出亲人,是否还要劈山来让那些无声的牺牲者重见天日,他最后做出了选择,其中折射的是对天下众生的义。
所以,他才能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
杨戬船员-老姚 老康《西游记》中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合称梅山七圣,这梅山六兄弟名叫:康安裕、张伯时、李焕章、姚公麟、郭申、直健,也就是老康和老姚的来源。
《封神演义》中设定则是梅山七怪,分别是袁洪(猿猴精)、常昊(长蛇精)、吴龙(蜈蚣精)、朱子真(猪精)、杨显(羊精)、戴礼(狼狗精)和金大升(水牛精),在《封神演义》第九十二回 杨戬哪咤收七怪中,被杨戬打败,其中袁洪法力高强,和杨戬五五开,女娲现身给了杨戬山河社稷图才降伏了袁洪。
赌场顺风耳-高觉电影中在赌场被杨戬抓着打探消息的就是顺风耳高觉,在《封神演义》第九十回 子牙捉神荼郁垒中,高明,高觉是棋盘山的桃精、柳鬼,因为附身棋盘山轩辕庙的泥塑鬼使千里眼顺风耳之上,目能观看千里,耳能详听千里,后来被杨戬和姜子牙挖了树根后用红旗遮挡视线,锣鼓掩盖声音的方法打败。
所以高觉在片中非常惧怕杨戬。
瀛洲、蓬莱、方壶海外三仙山,其中方壶也称为方丈。
《列子·汤问》中记载“渤海之东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其中岱舆、员峤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后世所寻仙境一般就是瀛洲、蓬莱、方壶三座仙山。
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派遣方士寻找三仙山以求取长生不老,著名的徐福带数千童男童女出海寻仙的故事,就是为秦始皇寻找三仙山。
片中三座仙山都有出现,蓬莱是一开始追捕假药贩子的战场,瀛洲是婉罗跳飞天舞的地方,废船坞沉香的基地和存放宝莲灯灯罩的灯塔都是在方壶。
混元气站里的无头监工-刑天&杨任刑天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威以舞。
刑天一直是反抗精神的象征,是很强大很著名的神话人物,所以监工角色肯定不是刑天本尊。
在《太平御览·四夷部·卷十八·西戎六》和《续子不语》中都提到过刑天的后裔:无首民和刑天国,所以刑天在神话故事中,也是有后裔存在的,所以大概率是无首民做监工。
但是刑天是以乳为眼,片中的监工则是手上长眼睛,所以可能还参考了《封神榜》中杨任的设定。
杨任在《封神榜》中是商超的上大夫,因为直谏纣王,被纣王剜去双目而死。
他的怨气直冲清虚道德真君面前,真君用仙丹把他救活,让他的双眼各长出一只手,而手掌心和掌背又各有一只眼。
之后,杨任拜真君为师并弃商投周。
婉罗-飞天、巫山神女、骊山老母婉罗有三个原型,飞天、巫山神女和骊山老母飞天出自于《洛阳伽蓝记》卷二载:“石桥南道,有景兴尼寺,亦阉官等所共立也。
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
”飞天是在伴随在佛陀周围礼乐飞舞的天人,是佛教中的神女。
巫山神女是民间长期流传的神话人物,最早在《山海经》中记载为炎帝第三女瑶姬,因为未嫁先死,葬于巫山,化为巫山神女峰。
因为传说和楚怀王在梦中相遇,所以后世对巫山神女有入梦、香艳的印象。
对应了片中婉罗入梦影响他人的能力。
在本片中,杨戬的母亲用了瑶姬这个名字,婉罗则是杨戬母亲的朋友,应该是使用了唐朝《墉城集仙录》和《二郎宝卷》中瑶姬为西王母之女,云华夫人,思凡下界嫁给金童转世的凡人杨天佑生下杨戬的设定。
婉罗的洞府在骊山,所以很自然也用了一些骊山老母的形象。
骊山老母在古代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民间神话人物,在各类志怪小说中,女仙或者女将的本事,很多都来源于骊山老母,比如钟无艳、樊梨花、穆桂英、祝英台、白素贞都被设定为骊山老母的弟子。
所以未来追光把《白蛇》和《青蛇》纳入封神宇宙问题不大。
西游记中的骊山老母《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中,骊山老母请来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一起变出个莫家庄,自己变化成一个寡妇老婆婆,与三位菩萨变成的美女女儿一起试验唐僧师徒。
在第七十三回在唐僧师徒遇百眼魔君所害时,出面指点孙悟空前去寻访毗蓝婆菩萨解危。
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封神榜》中镇守佳梦关的魔家四兄弟,分别是有青云剑的魔礼青,有混元伞的魔礼红、有风火琵琶的魔礼海和有花狐貂的魔礼寿。
《封神榜》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灵公中,花狐貂被杨戬杀死,杨戬变成花狐貂又偷走了混元伞,被黄天化用攒心钉钉死。
所以四大天王在片中和杨戬也是老仇人了。
在西游记中,同样有四大天王和孙悟空战斗的情节,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就不赘述了。
监狱报警小怪兽:狴犴&蒲牢在杨戬被抓后,老姚他们来劫狱的时候,有个可爱的小怪兽发现他们后撞钟报警 ,这个小兽应该结合了龙生九子中狴犴和蒲牢的特征狴犴好诉讼,是衙门和监狱的保护神,《潜确居类书》有:“狴犴,其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上。
”但是狴犴主要出现在牢门和衙门的把手上,敲钟更像是蒲牢的设定。
蒲牢好鸣,古代钟上会刻蒲牢,寓意鸣声远扬。
玄鸟玄鸟在神话中有很多设定,有燕子说,凤凰说,金乌说等很多种解释。
片中明显使用了金乌说,说玄鸟代表了离火之精。
按照诗经和史记的记载,有玄鸟生契的故事,说的是殷商始祖殷契的母亲,见玄鸟坠其卵,吞之受孕生下契,所以商人以玄鸟为祖先。
在片中我一度以为玄鸟脱离镇压是商朝后裔会借此反攻天庭和人间,结果最后是纯粹的放出来一堆火鸟。
殷洪杨戬在被玉鼎真人困在太极图的时候说殷洪就是被他师傅用太极图烧成灰。
这里说的是《封神榜》第六十一回 太极图殷洪绝命,殷洪本是纣王之子,在妲己害死殷洪生母姜皇后之后,殷洪和哥哥殷郊被判死刑,被广成子和赤精子救走,殷洪拜入赤精子门下,殷洪下山本来是助周灭商,结果被申公豹劝说后加入商朝,最后被老师赤精子用太极图所擒,烧成飞灰。
封神榜中殷洪破败的长安片中杨戬偷渡到人间,发现长安一片破败,字幕已经明确是晋朝,那很可能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时候,当时西晋灭亡,东晋迁都建康,中原民不聊生,长安自然就是一片死城的镜像。
玉鼎真人的法宝捆仙索:在《封神演义》中,捆仙索是元始天尊徒弟惧留孙的法宝,被土行孙拿去捆过哪吒、黄天化、姜子牙等。
太极图:在《封神演义》中是太上老君的法宝,被元始天尊徒弟赤精子借去降伏殷洪。
所以玉鼎真人在片中说自己是从师兄弟那借来法宝,这两件都是借来的。
【8月29日中午12:55追加更新】啊对对对,你说的都对,我没读过985211我不配看这片,我给这片的评判标准是参照《让子弹飞》的,反正我说不好就是没看懂,就是在发泄情绪,我只配看琼瑶,我让你懂完了,你非要说这不是问题是我推开了,你又举证不出来这些个问题答案在哪,铺垫了什么,反倒搁这赖我没读书,老强盗逻辑了,还搁这拉黑人,反正你win麻了,咱也没必要讲下去了,你开心就好,毕竟傻人有傻福。
话说2.5也不低了吧,我可给足宽容了。
原文:这次对于剧情我真的不想留面子了,因为追光在编剧方面一直在原地踏步,只能说怒其不争…总评分:2.5/5,先说优点,看到后段华山那段太极卷里的水墨山水画风+类似于《盗梦空间》《奇异博士》《瞬息全宇宙》的场景切换、景观倒转的奇观场面,我不禁打了个激灵,惊讶在于现在的国产片竟然也能做出这种不输好莱坞的特效了(虽然人家早在十年前就实现了),追光的特效确实不令人失望,时隔一年那是突飞猛进的感觉,又有恰到好处而不泛滥的配乐加持临场感,简直大受震撼,不过失望的是剧情还是一如既往的欠费,甚至...问题更大了,虽然没有像《哪吒重生》一样gc部分软的太快,但是为了给特效砸钱,现在却连基本的人物动机、情感逻辑都置之不理了(虽然不排除审查的原因,),杨戬和沉香之间情感转变的契机几乎直接忽略,杨戬行动完全服务于“劈山救母”的主线,但是完全没有他“做这个事情内心为了实现什么”的刻画,只有游戏NPC式的一会到这一回到那编剧让他干嘛他就干嘛的走马观花生硬推进剧情,完了最后讲个矛盾点?
为什么提既要“镇山”又要“劈山”的自相矛盾逻辑,“镇山”和“劈山”除了浮于表面的镇压玄鸟保护世间和仙界金霞洞的理由以外,还有其他的更具说服力的说法吗?
既然说玄鸟放出来就会世间大乱,那为什么最后要放他?
放了他和解救杨婵能带来啥区别?
莫非她能拯救世界?
这些坑都没填,逻辑扯不通顺,来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跟便秘一样,拉一点又不拉一点,支离破碎,怎么看都别扭。
以上。
特效有多牛逼,剧本就有多拉跨。真金白银堆砌出来的特效,却充斥着对好莱坞超英科幻电影的模仿痕迹。今年看过最难受的电影,不是因为它烂,而是因为它原本可以不这样做。追光动画都多少年了,特效水平在指数级增长,但剧本却开了倒车,回到了胎教水平。这种给一坨屎镶嵌上了钻石,也无法改变它依然是一坨屎的事实。既然已经有如此精湛的特效技术了,就不要守着老祖宗的一亩三分地强行魔改了,要不试着关注当下,展望一下未来,动画人的想象力应该是最不缺乏的吧?
应该将“是否喜欢追光动画”收录到确定恋爱关系前必须了解的XX件事。
剧情那叫一个乱啊!杨戬作为主人公没有任何核心诉求,而且被改成了一个绝对的英雄、好人,对妹妹对外甥那那都是深情款款。请问这种人设,那还是杨戬吗???现在的剧本连二郎神这种程度的“坏”都不敢写,连一点维护秩序与个人情感之间的挣扎都不敢放在主角身上,只有绝对的反派和他绝对的私欲。但凡涉及到一点矛盾,就是什么拯救苍生和私欲贪念,跟现在动不动爱上个三千年的仙侠剧有什么区别??华丽而空洞,实在太特么无!聊!了!
看蒙了……杨戬想干嘛,他的内心需求是什么?跑来跑去给大家当导游吗?舅侄关系如何修复的,你们为什么别人说啥都信?那谁1为何要托杨戬找那谁2?那谁1又为何要杀那谁3?两个救母间有啥关系,为何一个要救一个不让?桃山和门派又有啥关系为啥也要镇?最关键的是:为什么沉香一定要看姨姥姥洗澡????为什么舔狗哮天犬要是个小女孩????虽然从杨戬遇那谁2的戏就开始不耐烦,但还是没想到第三幕节奏会崩到这种程度。这么好的制作,如此剧情……以及飞天真的求求了,动画本身优势这么大还不如河南台真人做得好……已经尽力不剧透,如有透很抱歉,但片子如此,其实也没啥影响。
尬出天际,一星不能再多了!炫目的特效,乱糟糟的故事,只看到导演的急功近利,坚持看完是我给予国漫最大的尊重了,但是这种趋势下去,国产动漫不知道又要走多少弯路!
非常喜欢,看之前听太多人说画面好,剧情拉垮。杨戬作为主角,我觉得他的底色是悲伤的,所以当他一斧横扫师傅+四人组我觉得很悲伤,因为他知道那不是终结,当他知道他是一颗棋子,也只有无奈。他让沉香去劈山,其实他早已知道结局,就是沉香的母亲根本不会回来,一如他的当年。当少年跪在地上一直问为什么为什么,我想这就是一个少年的成长,他需要去用一生和解,接受或者不接受。从我看来这个结局非常真实,也不突兀,不是爽片。舅舅很暖,我很喜欢。
劈华山和守护世间还有金霞洞啥的之间到底什么关系?那个玄鸟到底是镇压好还是放出来好?巫山神女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申公豹呢?说是坏人吧又不像,好人吧他们到底要干啥?这一层层的逻辑我真的看不大懂,只觉得狗屁不通。
3.5,设定还挺丰富的(虽然各种似曾相识),场面戏和动作戏都ok。最大的问题也不是啥哮天犬性别或者剧情拉跨,而是没法精确受众定位,巫山神女跳个舞洗个澡都可以,这是给18+看的,语焉不详遮遮掩掩的拯救苍生主题是给12+看的,莫名其妙的母子情感戏可能是8岁以内看的。当然这也是国产动画的共同问题。
现在看到这些随便杂糅奇幻与科幻的东西就犯恶心。西边有个赛博朋克,换个皮,就要发明东方赛博朋克啊?人星际牛仔吹着口琴好歹有点西部蓝调味儿,你吹是为了个啥?这边拿点,那边抄点,寻来找去,也就技术、改编和插科打诨的台词是真东西。就这样的乱炖,还要被删得七零八碎,真TM没救了
杨戬跟现在大荧幕上那些没有灵魂没有演技只会耍帅的流量明星有什么区别?
除了剧本,吹捧的技术也没觉得多牛逼,跳舞的时候人物的建模感…我的手机版sims人物动作都流畅些许
6.0/10 优点:你永远可以相信追光动画的特效。很燃,视听效果非常不错,特别是音效方面有很大进步。缺点:你永远可以相信追光动画的剧本。最大的问题是逻辑混乱,选择了一个在元文本就非主角,甚至在剧作关系上算主角对手的人物作为影片主角,并且元文本还是观众都耳熟能详的程度,带来的后果就是极大的割裂感和矛盾感(多的就不剧透了)
找个编剧吧真的
前段就是水墨神话赛博朋克版星际牛仔吗,各种元素融合得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几个主要配角的动机不足,过于工具人了导致最后故事逻辑崩盘。杨戬作为主角除了bking就是bking,魅力不足。女性角色设计也很差,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想,沉香如果设定成女孩子就好了,女儿救母比儿子救母合理多了。如果需要牺牲女人才能守护世间万物,那这世界可以毁灭了。
杨戬垫肩了…感觉看了一部《沉香传》。
追光已经可以进入我的国漫黑名单了,永远都是一流的美术,三流的剧情。如果想根植于传统神话,那就好好讲,不是说不能加外来元素,但在一个基本故事都讲不好的前提下还想着搞些虚头巴脑的玩意,最后的作品只能是不伦不类。杨戬的布鲁斯口琴听着就难受。如果实在放不下这些东西,可以去开发新的宇宙,别来霍霍我国传统神话了…
三星对不起特效,四星对不起剧情。哎,多半星支持下国产动画~
一星都不想给
画面音乐一流,杨戬的脸给满分,但是这么好的技术干嘛不找个好编剧,
我的眼睛说服我的脑子给这部电影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