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我的爱
Ana,对倒情深(港),我为爱做过的傻事(台)
导演:卡林·皮特·内策尔
主演:米尔卡·波斯泰尔尼库,黛安娜·卡娃柳堤,卡门·塔纳斯,瓦西里·穆拉鲁,阿德里安·蒂蒂耶尼,塔妮娅·波帕,伊戈尔·卡拉斯-罗曼诺夫,罗努特·卡拉斯,伊万娜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德国,法国语言:罗马尼亚语,俄语年份:2017
简介:安娜(黛安娜·卡娃柳堤 Diana Cavallioti 饰)和托马(米尔卡·波斯泰尔尼库 Mircea Postelnicu 饰)相识于大学的校园之中,在一次关于尼采的哲学讨论之中,两人成为了知己。精神世界十分契合的两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并且认定彼此就是他们想要携手共度一生的那个人。可是,安娜拥有非常复杂的过去..详细 >
Onirism,是一种罗马尼亚式的超现实,在(后)共产主义的氛围中,人们只能够清醒地来书写梦境。结尾呼应到此概念的元指涉也拯救不了整片的冗长,啰嗦,和沉闷,反而只是徒增“什么都想讲又什么都讲得莫名其妙”的观感。
A
一个俗套的让人心碎的爱情故事
有一种欧洲自然主义小说的风格
把我看得在电影院犯病了。
在热评上看到某个粉丝量不少的影评博主(冰红深蓝)说女主是个事逼。以这样的人物感受力共情力去解读人物,懂得再多电影的技法又如何。
发际线的变化叫人太出戏
完全被感动。有很多处极为真实的细节,编剧是真正生活过的人。不仅细节打动人,感情也是真正的真实,真实,动人的感情。这两个小时,完完全全看了进去。
男性视角下的两性困局。会略闷,怪导演叙事方式凌乱。用抽烟表达情绪极不健康,引起观影不适,不过比起男女主角遭遇的一堆烂事来说健康多了。生活的一角被掀开,多么丑陋的真实。大家都有病,且病得不轻,最后让我回味的是男主到底爱过女主没有?也许我们都有病。
发际线即时间线。
摄影和剪辑都很喜欢。流水日常里包括了很大的信息量,能看出作者试图在里面加入各种不同主题的讨论。
被低估的片子 值得玩味的主题 两性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此消彼长?结伴成长? 片子细腻地展现了个中的苦恼 挣扎 羁绊
[4-]
时间损耗与地位倒置,爱情的本质还是各取所需。类似忧郁版《我的国王》,对生活素材的梳理显现导演功力,但显然,观众对于凡人的爱情史诗早已丧失了兴趣。
5x2, mon roi,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
噫,爱情到底是什么,陪伴与懂得。在漫长的岁月中成长,耗尽热情。
本片对心理的刻画还不错,剪辑是这部片的败笔,缺少连贯性,使得场景与场景碎片化,观众的情感走向有时会被生生掐断,令人不舒服。安娜将内心的痛苦,通过面部表情生动的展现出来,让观众看到一个压抑、克制、又拼命想好起来的她,表演的很到位。托马通过帮助、照顾安娜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当安娜走出来后,托马感到了自我价值的缺失和迷茫。他知道安娜不应该回到从前,他应该为现在的安娜感到骄傲,但他做不到,因为他把自己固封在了原来的角色中。安娜最后的对白中有一句话很重要“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成长”,可是托马没有,面对羽翼丰满的安娜,他再也没有可付出的了,只能被抛下。
抱歉我不懂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東西然後我還睡著
剪輯AMAZING 攝影的變焦也是
遍体鳞伤的爱。在进行心灵漫游途中不断打乱思绪,随着男主发量判断前后顺序(笑),而剥离了大环境导致的拯救游戏因为过多的男性视点显得落寞而固执己见,两组无药可救的家庭,一对社会身份并不明晰的男女主人公,三个饶有趣味的谈话段落恰如其分地插入其中,见证相识相处相别,结尾诊疗出门之前的(自我)反问扣题,精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