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洛朗·拉里维埃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拉斯·艾丁格,斯万·阿劳德,弗雷娅·梅弗,弗洛伦斯·卢瓦雷·卡耶,斯坦利·汤森德,伊纳·哈德威克,迪米特里·多雷,法布里斯·斯科特,路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爱尔兰语言:法语,德语,英语年份:2022
简介:琼意外地与多年疏远的旧情人相遇。怀着复杂的心情,她带着儿子内森逃到了乡下,开始了回忆之旅。详细 >
#13thMFFF 這片可以推薦給我的視聽語言老師作為「轉場」的範例了,相同主體、前景遮擋、音樂渲染、跳切、漸隱…還有光色這一方面的運用也富有設計,無論在城市還是自然,都營造出一種超現實的氛圍(除去開頭和結尾的現實主義光造),在結尾處才點明兒子早已離世的事實也不旺前面鋪墊這麼多了。敘事結構上很怪誕,各種時間線串在一起,總覺得很亂,但又是符合人物基本對話要求的對切,又是別樣的審美接受能力了。
3 什么时候能给于佩尔阿姨一个真正像样的角色啊,这种不痛不痒的角色和剧本真的有点浪费她的才华了。不过儿子的那一条线还是很有反转的。
太美了于阿姨我死掉了,天鹅哥好帅,怎么母子也这么般配啊(x恋爱时的摇滚配乐好听,构图转场太优秀了。但章鱼的意义是?“生活是捉摸不透的。”C'est la vie.莫名觉得很浪漫(老了也要跟于阿姨一样elegant,以及巴黎世家*代言人衣品实在太好!
@2023-03-01 01:26:31
被欲望驱使做选择的人生是不是有点过于草率了
【25/58】开场即打破第四堵墙和观众对话,不断转换的时空原来都只是臆想,其实有伏笔的,作家Tim即使同框也一直都没有和她的儿子有过交流。青年时期那段不要太难看,没有广岛之恋的深度却在拙劣的模仿。道格只是过往,蒂姆是当下,去日本的母亲美好生活是幻想,六岁离开的内姆是坚持下去的希望,而从来在的都只有琼,很切题的题目。絮絮叨叨的诗意,配乐给平淡的叙事加分很多,时空的转场也经过了些巧思,于佩尔的话,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吧,一个六十多的老太还在拍泳戏,还能说什么呢
😎
#2024/3/9不好看,不知道在表达什么。
Life in pieces. 是“拼凑”的精彩和足够让人好奇全貌的探索,也是保留缺憾的“碎片”。
各方面都不太新颖。
3.5 观感挺舒服的。有趣的手法,对着镜头的自白、和幻想中的儿子对话两部分舞台感强,青春恋曲部分在我脑内已经变成了肢体剧。虽然故事曲折伤感,但讲述的口吻云淡风轻,还有点喜感。拉老师不出意外地又发疯了,这次是愤世抽象文艺大狗的疯法(和娇小于阿姨站在一起更大狗了),酒吧醉倒、医院急救和打着石膏散步表白三段哈哈哈哈哈,操着一口德味法语哈哈哈哈哈,西装外套和衬衫之间穿一层运动服又是什么德式土潮哈哈哈哈哈,于阿姨的蹦迪舞姿哈哈哈哈哈。p.s. 实景还原葛饰北斋《章鱼与海女》有点震撼。
蓝调滤镜很重。于妈能让我为她去鼠
白男导演们,不要再搞这些童年创伤+男性幻想(章鱼那一段真的毫无意义)的东西了,你们不懂女人,也不想懂,真的。
竟然重现了《北斋漫画》里海女与章鱼的性爱场面
6.0 有意思的结构,无聊的剧本
巴黎UGC打卡第一部。什么时候能听懂就好了,而不是在法国电影里期待英文台词🥲老于坐在那儿就是世界名画
这一场电影值得我在飓风的周末去一趟柏林
主要看于佩尔
总体也不错,虽然有点乱,表意不是很明
不坏,但也不够好1. 其实还挺喜欢这种叙事结构的 对照 转场 呼应 隐喻 就真的很像一本松散的回忆录 本来就是围绕女主一生展开的 因为一个线索触发 从父辈相遇 到女主相遇 从儿子溺亡 到老鼠溺亡 最后发现是女主在回忆里溺亡2. 这种片子的观看场景也分几种 一种是大师级很多人一起欣赏的 一种是适合夏天下午自己看的 这个片子就很适合在那种清冷的美术馆(都还不是电影院)里 随便放放 观众席坐着零星几个人 陆续有人走走停停 3. 挺好笑的 4. 某些情节 色调 布景 都太于佩尔了 甚至一晃神都不知道这是在于佩尔的哪部电影里 但是反而 感觉女主角色和于佩尔有点违和 如果说电影的前三分之二都是在说女主强大结尾是在讲破碎和成长 那么看于佩尔就偏偏是在结尾出了戏 她太强太艳丽太自如太成熟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13thMFFF 這片可以推薦給我的視聽語言老師作為「轉場」的範例了,相同主體、前景遮擋、音樂渲染、跳切、漸隱…還有光色這一方面的運用也富有設計,無論在城市還是自然,都營造出一種超現實的氛圍(除去開頭和結尾的現實主義光造),在結尾處才點明兒子早已離世的事實也不旺前面鋪墊這麼多了。敘事結構上很怪誕,各種時間線串在一起,總覺得很亂,但又是符合人物基本對話要求的對切,又是別樣的審美接受能力了。
3 什么时候能给于佩尔阿姨一个真正像样的角色啊,这种不痛不痒的角色和剧本真的有点浪费她的才华了。不过儿子的那一条线还是很有反转的。
太美了于阿姨我死掉了,天鹅哥好帅,怎么母子也这么般配啊(x恋爱时的摇滚配乐好听,构图转场太优秀了。但章鱼的意义是?“生活是捉摸不透的。”C'est la vie.莫名觉得很浪漫(老了也要跟于阿姨一样elegant,以及巴黎世家*代言人衣品实在太好!
@2023-03-01 01:26:31
被欲望驱使做选择的人生是不是有点过于草率了
【25/58】开场即打破第四堵墙和观众对话,不断转换的时空原来都只是臆想,其实有伏笔的,作家Tim即使同框也一直都没有和她的儿子有过交流。青年时期那段不要太难看,没有广岛之恋的深度却在拙劣的模仿。道格只是过往,蒂姆是当下,去日本的母亲美好生活是幻想,六岁离开的内姆是坚持下去的希望,而从来在的都只有琼,很切题的题目。絮絮叨叨的诗意,配乐给平淡的叙事加分很多,时空的转场也经过了些巧思,于佩尔的话,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吧,一个六十多的老太还在拍泳戏,还能说什么呢
😎
#2024/3/9不好看,不知道在表达什么。
Life in pieces. 是“拼凑”的精彩和足够让人好奇全貌的探索,也是保留缺憾的“碎片”。
各方面都不太新颖。
3.5 观感挺舒服的。有趣的手法,对着镜头的自白、和幻想中的儿子对话两部分舞台感强,青春恋曲部分在我脑内已经变成了肢体剧。虽然故事曲折伤感,但讲述的口吻云淡风轻,还有点喜感。拉老师不出意外地又发疯了,这次是愤世抽象文艺大狗的疯法(和娇小于阿姨站在一起更大狗了),酒吧醉倒、医院急救和打着石膏散步表白三段哈哈哈哈哈,操着一口德味法语哈哈哈哈哈,西装外套和衬衫之间穿一层运动服又是什么德式土潮哈哈哈哈哈,于阿姨的蹦迪舞姿哈哈哈哈哈。p.s. 实景还原葛饰北斋《章鱼与海女》有点震撼。
蓝调滤镜很重。于妈能让我为她去鼠
白男导演们,不要再搞这些童年创伤+男性幻想(章鱼那一段真的毫无意义)的东西了,你们不懂女人,也不想懂,真的。
竟然重现了《北斋漫画》里海女与章鱼的性爱场面
6.0 有意思的结构,无聊的剧本
巴黎UGC打卡第一部。什么时候能听懂就好了,而不是在法国电影里期待英文台词🥲老于坐在那儿就是世界名画
这一场电影值得我在飓风的周末去一趟柏林
主要看于佩尔
总体也不错,虽然有点乱,表意不是很明
不坏,但也不够好1. 其实还挺喜欢这种叙事结构的 对照 转场 呼应 隐喻 就真的很像一本松散的回忆录 本来就是围绕女主一生展开的 因为一个线索触发 从父辈相遇 到女主相遇 从儿子溺亡 到老鼠溺亡 最后发现是女主在回忆里溺亡2. 这种片子的观看场景也分几种 一种是大师级很多人一起欣赏的 一种是适合夏天下午自己看的 这个片子就很适合在那种清冷的美术馆(都还不是电影院)里 随便放放 观众席坐着零星几个人 陆续有人走走停停 3. 挺好笑的 4. 某些情节 色调 布景 都太于佩尔了 甚至一晃神都不知道这是在于佩尔的哪部电影里 但是反而 感觉女主角色和于佩尔有点违和 如果说电影的前三分之二都是在说女主强大结尾是在讲破碎和成长 那么看于佩尔就偏偏是在结尾出了戏 她太强太艳丽太自如太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