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苏州河

苏州河,Suzhou River

主演:周迅,贾宏声,华仲凯,姚安濂,耐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德国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0

《苏州河》剧照

苏州河 剧照 NO.1苏州河 剧照 NO.2苏州河 剧照 NO.3苏州河 剧照 NO.4苏州河 剧照 NO.5苏州河 剧照 NO.6苏州河 剧照 NO.13苏州河 剧照 NO.14苏州河 剧照 NO.15苏州河 剧照 NO.16苏州河 剧照 NO.17苏州河 剧照 NO.18苏州河 剧照 NO.19苏州河 剧照 NO.20

《苏州河》剧情介绍

苏州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海苏州河上,用摩托车替人送货的马达(贾宏声)接下送接纯真少女牡丹(周迅)的活,两人相处时,牡丹爱上马达,但就在她决定把终身托付给对方时,马达财迷心窍联合黑道朋友绑架了她,令牡丹心灰意冷跳进苏州河里。临跳前,牡丹丢下会变成美人鱼再寻马达的话。 五年后,为自己行为懊悔不迭的马达疑惑牡丹又回来了,开始四处找寻。当在某酒吧里看到扮美人鱼表演的美美(周迅)时,马达认定她就是牡丹,然而美美不过是另一个痴情女子而已。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该死的歌德爸爸好奇怪身魂旅行王者天下劫与罪第一季侠探锦毛鼠之如梦令黑社会2:以和为贵民俗怪闻录之诡戏班缞神契约温暖的抱抱精灵宝可梦进化与魔鬼同行我的时代,你的时代朝5晚9:帅气和尚爱上我王子的本命是反派大小姐女仆琳恩兰根堡之旅丑闻笔记阳光的味道爱,没有明天再见了,我的克拉默小猪爱打嗝雪鹰领主零度社团归途情圣婚姻点滴密道追踪之阴兵虎符象王情欲写真歌舞青春:音乐剧集第二季

《苏州河》长篇影评

 1 ) 蘇州河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那样找我吗?

”“会。

”“会一直找吗?

”“会。

”“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

”“你撒谎。

”美美果然是聪明的。

知道马达和牡丹的爱情不会在自己身上重复。

即便她有着和牡丹一模一样的脸。

即便她真的是一条美人鱼。

有红色的鳞片和金色的长发。

日日坐在苏州河畔勾引过往的船夫。

即便牡丹坠入苏州河前跟马达说。

我会变成美人鱼来找你。

男人总是欺骗女人。

然后寻找女人。

到最后和女人一起死去。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

女人一直都那么爱男人。

坚定不移啊。

坚定不移。

 2 ) 垃圾与爱情

一个很怪异的联系,垃圾与爱情,毫无关联。

从江边宿舍到挑子湖路有一条捷径,一条窄窄的小街,它约定俗成的名字叫油烟街,一个形象的名字,可以想见街的脏和乱,但是我喜欢叫它小巷,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只是一个怪异的想法或者潜在意识。

没有太多为什么,小巷向来如此,每当一个人就一定会走这条小巷,不仅快,而且很安全,莫名的安全感,没有打扰。

小巷是所有能想到脏和乱集合在一起的想象,窄窄的街延伸的都是小的饭店,廉价的脏的小店,墙壁被烟熏得黑黑的而且泛着油光,潲水可以随便乱倒,凹凸的地面只要有一点水就会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水洼,踩得鞋子黑黑的湿湿的,垃圾到处都是,散发着饭菜馊了的异味,的确是很乱的,在很多时候很想数一遍这条巷子的饭店到底有多少,还是没有一次能够继续下去的,没有原因。

即使脏乱的现状,师大和师大附中的孩子们依然乐此不疲在这条小街上上演着人类最低的需求,拥挤的人群,演绎着各种各样人所不之的故事。

这条小巷住着很多世俗的人们,这让我想起张爱玲的小说,用最美丽的词句描叙着俗世的男男女女们的爱情,简单的计较的俗世的爱情,爱情往往衍生在酒足饭饱后的某一个午后。

或许这就是油烟街文化吧,一种脏乱的繁殖细菌的文化,在这种脏乱下还隐藏着一些人们的简单情感,例如爱情。

当我看了娄烨的电影《苏州河》后,更坚定这种看法,在泛着垃圾的苏州河上也能产生象马达和牡丹那样的爱情。

相对来说电影还是挺奇特的,以写实的描写镜头开始,却以文学性的语言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整个故事,娄烨或许是想更突出爱情的主题吧,真的会用一生去寻找吗?

一个暧昧的结局,据说娄烨是有些自恋的,果然如此。

牡丹爱上马达,富家少女爱上一个速递员,后来他利用这种爱情绑架了牡丹,牡丹跳河然后马达再寻找,然后发现了另一个女子长得极象牡丹,然后就是纠缠的故事,一个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

剧情很特别,更特别的是在充满垃圾的苏州河上他们的爱情,一个绑匪和富家少女的爱情,爱情让绑匪变成诗人,是否应该打个问号呢?

出狱后马达执着地寻找,他说,我总相信牡丹还活着,她还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很喜欢他说这句话时的落寞而执着的表情。

娄烨似乎很喜欢用特写,牡丹的特写,马达的特写,美美的特写,不知疲倦地特写着,看多了视觉疲劳,镜头的失焦晃荡着每个人的心情,无休无止,没有终结。

很喜欢周迅在电影里叉着手走路的样子和闪烁的眼神,马达骑着摩托车和牡丹丢着京片子,潇洒的样子,周迅最后说如果我走了,你会象马达一样找我吗?

“我”没有去寻找周迅,他宁肯去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并不是所有垃圾衍生的爱情都来得可靠的,就象“我”和美美的爱情。

或许精致的爱情已经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了,人们更愿意看到奇怪的纠结的爱情,就象《新桥恋人》里的米雪遭遇丹尼斯的流浪汉的爱情,脏的无以复加,在最低的境界里碰到的最真的爱情。

文说她更喜欢干净一点的爱情。

是的,没有人热爱脏的世界。

在垃圾中总会找到人最真实的东西,在孤独的世界里游走发现总有一天要妥协,就象《阿斯匹林》的梅婷孤独地等待她的爱人直到有一天她发现无法继续下去,只能妥协,屈就俗世的爱情。

继续走油烟街,继续去呼吸带着油烟味的空气,继续与那里的垃圾为伍,一天天地走过那脏脏的小巷,感受藏匿于脏脏的小巷里的俗世的情感。

 3 ) 苏州河里的爱情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上海的普通摄像师,以为别人摄影为生,他眼里的苏州河是穿过上海的一条肮脏的河,在河的两岸发生着普通人不同的生活。

一天,一个酒吧的老板找到他,要他拍一些特别的东西,老板比划来比划去,他才明白原来是为了招揽生意,让他拍在店里游泳的美人鱼的形象。

摄影师逐渐与扮演美人鱼的女孩美美熟识,从她嘴里得知马达和牡丹的故事。

马达是一个以送货的黑道邮递员,他骑着从盗贼那里买来的摩托车将来历不明的物品从城市的一头送到另一头。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想马达一样的找我吗?

”:“会啊!

”:“会一直找到死吗?

”:“……你撒谎!

 4 ) 这样的事情,只有在爱情故事里才会发生。

十年前的周迅清水芙蓉,是镜头里,那个扎两根马尾,穿红白相间运动服跃入苏州河的牡丹。

那一年她摘到人生中第一个影后,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十年后的周迅已经是各个颁奖礼的常客,红地毯上风姿绰约,没有人能否认她的出现要谋杀掉多少胶卷。

岁月只给了这个女人能够用粉盖住的细纹,她的率真和坦诚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十年后又是周迅一次华丽转身。

《画皮》里的小唯、《李米的猜想》里的李米,以及还有没上映的《女人不坏》,三部电影的集中上映无疑又将她推至镁光灯前接受万人瞩目。

苏州河是周迅与第六代导演娄烨合作的片子。

讲爱情,讲沦陷,讲轮回,讲重生,讲灭亡。

马达一直在找牡丹,各个城市,各个角落。

他找到美美,跟她说她就是她要找的牡丹,也跟她讲他跟牡丹的故事。

美美不信。

直到后来,苏州河上出现了马达跟牡丹的尸体之后,美美才发现原来马达并没有骗他,他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但是这样的事情,只有在爱情故事里才会发生。

“这样的故事。

连我都能编。

”高中那一年,还没看过这部片子,却早就已经听过这样的对白。

一名女生上课时将它写在白纸上递给我。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

”“会啊”“会一直找吗?

”“会。

”“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

”“你撒谎。

”当时的我像电影里的摄影师一样问道:马达是谁。

那个女生不再回我。

如今的周迅,已从当初的小美人鱼化为今天追光灯的寻找对象。

从最开始让人念叨的贾宏声、到那时花开里的朴树,再到如今的大齐,周迅自己说:20岁的我年轻,就像小唯,不懂爱,知道的就是占有。

30岁的我对待感情,就像小唯学会了爱。

从不懂爱到懂得去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为此马达耗尽一生,为此周迅花掉八年的时间。

多年以后,我才发现,当年被女生写在白纸上的那段岁月,是她要等我的誓言。

(勿对号入座)

 5 ) 《苏州河》的叙事自觉

马达是上海苏州河边上一个整天骑着摩托车送货的小伙子,他利用经常接牡丹去姑姑家的机会,接触上了这个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可爱女孩。

在与马达短暂的交往过程中,牡丹爱上了沉默寡言、会带自己出去喝酒兜风的马达。

然而事实的真相却是,马达受人利用绑架了牡丹。

牡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从苏州河上跳了下去,从此成就了苏州河上一段“美人鱼”的传说。

多年之后马达出狱了,他一直在寻找牡丹,却在酒吧巧遇了跟牡丹长得一模一样的美美。

于是马达想和美美将当年那段纯真美好的爱情继续下去,但是这一切却显得有些似是而非和扑朔迷离。

牡丹和美美,犹如维罗妮卡的双生花,一个扎着一对可爱的小辫子,背着学生用的双肩包,经常拿着一个美人鱼形状的芭比娃娃;另一个则是酒吧里进行人鱼表演的奇女子,涂着深色的眼影和口红,在风尘的“大上海”歌声里嚼着口香糖吐着烟圈。

起初观众们会跟马达一样,困惑于美美究竟是不是几年之后长大了的牡丹,直到牡丹和马达的尸体被从苏州河上打捞出来,观众们才和美美一起,看到了童话被狠狠击碎之后残酷的现实。

《苏州河》用高超的叙事手法,不停地在童话和现实的疆界上游走着,不但观众被暧昧与含混的叙述迷住了,连剧中人都必须在探寻和真相之间苦苦挣扎。

首先,出狱之后的马达误以为在酒吧里表演人鱼泳的美美就是当年的牡丹,他不断地在向美美述说着自己和牡丹当年的爱情故事。

然而,美美并不是牡丹。

但是她却被马达讲述的如童话一般迷人的爱情故事打动了,她甚至想要扮演牡丹,在自己的大腿上贴上了牡丹图案的帖子,去迎合马达讲述的这个爱情故事。

与其说美美最终爱上了马达,不如说美美爱上了马达纯真的爱情童话。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美美却被迫保留着一丝清醒,她不断质问着男友“如果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

”,在每次都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她却下了斩钉截铁的论断“你撒谎”。

这种对现实中爱情的怀疑和猜忌,更反衬出都市年轻人对童话中爱情故事的迷思和神往。

导演娄烨突破了传统的剧情片那种一成不变的叙事视角,完成了一次成效卓著的大胆颠覆。

娄烨首先以“我”这个视角人物讲述“我”和美美之间的相遇和恋爱,之后用报纸新闻这种载体交待出马达和牡丹这段曾轰动全城的爱情传说,最后电影又变成了全能性的第三人称视角,只是偶尔还要插入“我”的见闻和感受。

这种频繁而灵活的叙事视角的转变,在华语电影乃至世界电影范畴中,都是及其罕见的。

电影不断在用“这种爱情故事到处都是,我也能编”、“也许故事背后还有别的事情发生”、“也许马达可以自己继续这个故事”等等,来不断地提醒观众故事的讲述进程,这跟传统剧情片中试图完全消磨掉叙事者的声音不同,是一种对于叙述本身的高度自觉。

电影中有一个从未被观众看见,但是却极其重要的人物,这就是摄影机背后的“我”。

而“我”在电影中又扮演着一个宣扬着“我的摄影机不撒谎”的摄影师。

他既参与着故事,同时又是故事的见证者;既扮演着电影中的角色,同时又是持摄影机的导演本人的强大隐喻。

配合着“我”这个视角人物,电影使用了超大量的主观镜头,这些主观镜头不断摇晃着在模仿人眼,仿佛“持摄影机的人”真的就是这个“我”,从而使虚构和真实之间变得无比暧昧。

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即使在一部爱情片里,依然可以看出娄烨对于现实的反映和批判。

牡丹的父亲靠走私酒发大财、老B因为想独吞赃款对萧红拔刀相向、开心酒吧靠露骨的人鱼表演招揽生意,等等这些点缀性的情节都在不断地拷问着人们关于生存和道德之间的关系。

美美出走之后,“我”还可以“等待下一次的爱情”,而马达和牡丹那从苏州河里打捞上来的尸体,却是青春永恒的祭奠。

 6 ) 得到男人的爱高于生命本身——美人鱼的存在价值

不到一个星期前,和一个男性朋友去电影院看了《白鹿原》,从电影院往回走的路上,我能明显从他表达的语气中感受到他对田小娥“淫荡”的不满与厌恶,而为什么我看到的全都是封建时代女性命运的悲凉与女性对命运的抗争。

很多人,特别是年轻男性都喜欢《苏州河》,我实在不明白,许是这部电影不仅满足了他们对女性窥探欲的情色视角,以及将女性当做玩偶一样摆弄的快感,影片呈现的叙述方式还为他们恰当地贴上了文艺青年的调调,可无论是牡丹还是美美,我看到的都只是她们在所谓爱情中失去的全部自我甚至生命,而这一切在失去时的姿态还如此的圣洁,值得礼赞,这一切都只徒增我对《苏州河》的恶心与厌恶。

中山大学的艾晓明老师有一篇著名的学术论文《那一盆泡了两千年的洗澡水》,节选在此,不多说了:“中国第六代导演娄烨,其作品也不脱此俗。

他的电影《苏州河》虽然至今没能在内地放映,但它连获几个国际奖项,这对导演的个人风格无疑是极大的肯定。

正因为如此,电影里的性别与观看问题,值得在这里提出来讨论。

在它的VCD封套上写着这样的广告语:“当希治阁与奇斯洛夫斯基巧遇于二千年的上海,当王家卫初晤徘徊于重庆森林的两生花是则古老的神话,抑是个后现代的传说?

”这里涌现了五个导演加影片的符号,提示人们注意《苏州河》与其它电影语码的牵涉。

的确,希区科克式的命案悬念、奇斯洛夫斯基式精神上的孪生子、王家卫般疏离的城市影像,这个影片里都有一点。

但是就作品里性别关系的结构和女性形象的表达来看,不如说它和裸体、沐浴、偷窥与认同系列的视觉作品属于同一脉络,我指的正是男性凝视女性、进而依据这个被凝视的镜像让女性认同的脉络。

《苏州河》设计了这样两段故事,都由一个带摄像机的个体摄影师讲出。

第一段里,一个叫马达的青年弄了一辆摩托车,在送货过程中,客户给了他特殊的货品,未成年的孩子牡丹。

牡丹的父亲每逢叫女人的时候,就打发马达送牡丹去姑母处。

在这个交往中,牡丹爱上了马达,她甚至不惜在下雨天跑去找马达,表达对爱的需索。

为勒索牡丹父亲钱财,马达绑架了牡丹。

得知自己成为人质只是为45万块钱后,牡丹手持马达送给她的美人鱼跳进了苏州河。

在第二段故事里,马达出狱后回到城市。

他在城市里寻找失落的爱,遇到了在酒吧浴缸里扮演美人鱼的美美。

美美和牡丹长得一样(同样由周迅扮演)。

马达不断对美美叙述牡丹,美美为之感动,开始在自己的大腿上贴牡丹花,这标志着她已经认同并开始模仿马达叙述中的人物。

摄影师感觉到马达介入了自己的生活,他质问马达,而这时马达突然宣称他找到了牡丹。

镜头切入一个相认场景,牡丹现在是个平凡的售货员,她终于和马达破镜重圆。

但在一个大雨倾盆的日子,摩托失事,他们双双丧命。

这个片子里有几个与我分析的 “苏珊娜”系列相关的符号:水、沐浴、窥视和被欲望的女子。

首先,水,在这里它是新写实电影风格里缓缓呈现的苏州河水。

其次,它是酒吧鱼缸里的水,美美在这缸水里被人观赏。

第三,这水是先让少女牡丹投河、最终又淹死了马达和成人牡丹的河水。

牡丹第一次投河,缘于对马达出卖她的恼怒。

她第二次丧生,则提示了爱情团圆的不可信-欲望的危险。

美人鱼是一个道具,它把两幕故事和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物联系在一起。

电影强调的是男人寻找的执著和女人对这种执著的感动。

在这个感动中,一切欺骗和摧残都得以化解。

美人鱼的神话意蕴是:得到男人的爱高于生命本身。

《苏州河》让一个失意的、神经有问题的男人充当爱情神话的主角,仿佛解构了爱情的不存在,这个设计也与疏离的话外音、从不露脸的叙述者相呼应。

它强调故事的虚构性,似乎预先防备着认真的文化分析。

但我无法放过的是,故事里把两个女子都设计为有待领养(反对虐养)的爱情宠物,有意模糊男主人公致人死命的责任,这究竟是为什么?

电影的讲述告诉观众,这是对明知不存在的浪漫爱徒劳的寻找,牡丹投河之死立即结束了第一幕,而马达神经质的寻找 (它体现为一系列跟踪、窥视和窥视下的画面)却是第二幕的重头戏。

明明是未成年少女牡丹是一场诈骗中的受害者,但在电影里她却被表现成主动的性诱惑者,成年男子马达则被表现为被动的,他的犯罪似乎是身不由己,而且是受制于犯罪团伙里的女人。

由于电影完全不考虑少女牡丹投河给她带来的任何身心创伤,因此,它所传布的文化信息是无理性的:寻找爱显得很重要,无论多么徒劳;而爱什么人、爱是什么根本不重要。

女性在这个男主角寻找爱的历程中,她们分别扮演诱惑者、启蒙者、被认同和被寻找的目标物这些角色。

她们的存在烘托男性寻求,体现男性的重要。

《苏州河》最终可以让早年投河的牡丹一经指认,立即重返马达怀抱,正是基于这种对男性重要性的体认。

这个信息误导的问题在于,它把妇女的痛苦、妇女的生命代价一笔勾销了。

而女性的价值也仅仅在于她终于有了前来领养她的爱情主人。

电影里还有一个似乎不经意的信息,那个指挥马达作案的女骗子居然叫萧红(长相和萧红肖似)。

难以相信艺术家娄烨不知道萧红是谁,因此我无法把这个解读成巧合。

设想一部女导演拍的片子里某个罪犯叫鲁迅或者钱钟书,娄烨也会感觉怪异吧。

不是说不可以拿名人来游戏,而是说游戏的精神本当是戏弄权威、消解权势;如果游戏不利群体,那是在帮谁呢?

 7 ) 苏州河:最凄美的爱情故事

马达和牡丹的爱情。

究竟是悲剧还是童话。

摄影师和美美的呢?

是欺骗还是忠诚。

而马达和美美,只是彼此的岛屿。

他们从对方找到解答。

整部影片采用摄影师(美美的男友)的主观视角进行叙事。

主观摇晃的镜头贯穿始终。

先是如今的摄影师坐在船上流经苏州河,这是所有故事结束之后的他。

自然真实的环境音,苏州河边突突的马达声,泊船上的狗吠声,他平静的语气,大量的旁白。

开始娓娓道来这一段不真实的爱情故事。

无论什么时候,在哪,到处都是摄影师摇晃的步伐。

他作为一个旁观者,走过马达和牡丹呆过的每一个地方,目睹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爱情故事。

其中也不免有些他的臆想与猜测。

而导演究竟为什么要以身影时的角度来叙事。

也许,他是他们之中最理性清醒的人。

因为只有他,可以不动声色地客观展现这一切。

因为马达不可以,他陷在无尽的思念与执着的寻找之中,他心甘情愿为自己的过错赎罪,为自己的爱情付出等待与追寻。

所以,他是不理性的,他太深厚的感情与怀念,他是一个靠着回忆过活的人。

因为美美也不可以。

或者说,刚刚开始的她是可以的,那时的她是一个在酒吧表演的社会边缘人物,她的正式出场,导演采用《夜上海》烘托人物的身份,暗示了那时的她就是一个普通的穿着发亮的红上衣绿短裙的小舞女。

那时的她没有对他的摄影师男友有任何的不满。

因为她是活在现实中的。

但马达的到来,却打乱了她心中的衡量爱的天平。

面对马达的执着,她疑惑,彷徨,辗转反侧,她知道,他不是马达要找的牡丹。

可是,她还是接受了马达。

她的工作间,窗外闪烁的霓虹灯在美美的脸上跳跃,这是一个画面蒙太奇,暗示了她心里激烈的斗争,终于灯光变成普通的白色日光灯,她决定了,要接受马达。

而决定之后呢。

导演采用一个妓女打扮的女人在KTV唱《解脱》为画内音乐,牡丹表情木讷地用口水将牡丹贴纸贴在腿上,窗外的霓虹闪烁不停。

难道这就所谓的解脱吗?

影片叙事采用一个大闪回,是摄影师向观者讲述马达和牡丹的故事。

这里有两个剪辑点,即转换时空时导演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个,摄影师站在阳台望着窗外嘈杂的人群与车辆,摇晃的镜头闪过一辆摩托车,接着闪过苍白的天空,接着,苍白的天空下,牡丹穿着红白格运动衫出现了,这时,导演采用一小段轻快跳跃的钢琴曲来介绍人物的出场,这也与牡丹单纯的性格相符。

然后是马达的出场,影片随之换掉了牡丹的音乐,取而代之沉闷恐惧的音乐,这也预示着马达之后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

第二个剪辑点,是牡丹拿着小美人鱼纵身跳下苏州河,接着镜头一转,是美美穿着人鱼服在透明水池表演。

这也为牡丹和美美的身世之谜坐下了伏笔,留下了悬念。

影片的影调采用特技,是整个世界看起来呈现出青灰色,更有力地渲染了肮脏的苏州河,熙攘的人群,沉重的故事。

使整个世界看起来阴霾、乌云满布。

也映衬出人物的心情,爱情的轻浮与沉重。

在一些细节上,导演很下功夫。

红色和青色,是一对反色。

美美的着装就只有这固定的一套,红色上衣青色短裙。

这不仅体现出美美时刻处于疑惑和矛盾之中,更像是一种暗示,暗示了红色的牡丹花和青色叶子。

青色的旧门,青色的摩托,红色的美人鱼,红色的运动衫……这一切都好像有所指向有所预示。

自始至终,摄影师都没有露面,这是导演的有意安排。

摄影师可以不只代表一个人,他可以是脸谱式的的人物,他代表的是现代城市红男绿女的速食爱情观,代表对爱的不真诚不主动。

他是一个蜗居在壳里的生物,麻木不仁地生活。

对于他的面孔,我们没有必要知道是什么样子。

也许,他就藏匿在我们的身边。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想马达那样来找我吗?

”“会啊。

”“会一直找吗?

”“会。

”“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

”“你撒谎。

那永远只能存在与童话爱情故事里。

 8 ) 盲的鱼

第一次喜欢上一个人,认定了要和他在一起。

热烈而决绝。

为了证明彼此的拥有而互相伤害。

以为惟有曲折且轰轰烈烈的感情,才算对得起这青春,才算不荒废了这生命中的纯粹时月。

曾经上演过一场独角戏,持续多年的上演,自己是编辑、导演和演员。

而他,只是一个形象,一个必须存在在剧目里的固定角色。

是一场规模庞大的自虐。

盛放在那些枯燥而苍白的岁月里,点点滴滴的洒在贫瘠的心田,为我驻起一个堡垒来对抗整个世界。

偶有甜蜜浪漫的情节突发,而大部分的时光里,我习惯了沉浸在对你的细碎情感里,不肯搬离。

而,终究是一场独角戏,我从未曾切实的拥有过你。

没有承诺,没有永远。

你是你,我是我。

交集然后牵绊多年,最终,只是分开。

各自继续在自己的世界里前行,无关于彼此,仅有的关联,也只关于回忆。

我不会问你愚蠢的问题。

因为我知道,你不会像马达找牡丹一样的来找我。

也不会和那个自始自终未曾出现在画面里,用低沉声音来讲这个故事的男子一样需要着美美一样的需要我。

苏州河。

一条纵横在历史的长河里的河。

充斥着故事和垃圾。

生活在河上和河边的人,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色各样的故事,每时每刻都产出众多的垃圾。

而又有多少故事可以被影象所记录,那么多的垃圾又会飘向哪里。

所有都不得而知,或者,没有人好奇于此。

《苏州河》。

粗糙画面,晃动不安分,如人好奇探究的眼睛。

探究着别人的同时也探究着自我。

是窥视的姿势,因为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是一场灰色夹杂几分昏黄的电影。

我总是产生幻觉,疑问这个故事里的故事是否存在,还只是那个说话的男人的编造。

即使是在电影的世界里,也应该是有着虚幻和真实的。

或者,美美一次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

于是,他编了一个故事,说给自己听。

故事里有马达,有牡丹。

只是最后,他们还是蒸发消失在了故事里。

故事里的牡丹,有单纯且偏执的眼神。

我并不习惯看周迅扎着两个小辫子,但是我喜欢看她拿起啤酒猛喝,边哭边说:“只有我醉了,你才会让我在这里。

”她坚定的说:“如果,我死了,我也要变成美人鱼回来找你!

”然后,笑着,放开双手,如鸟般飞落入苏州河,或许真的,可以变成一条鱼,那也是一条为爱而盲的鱼。

我不会问你愚蠢的问题。

因为,我不会为了任何人而死。

也不会变成美人鱼,回来找你。

因为我知道,根本没有美人鱼。

那是关于爱情的故事。

所以所有的一切便可以没有依据的有了解释。

再不堪的结束都是凄美的官名。

而我导的这场戏里,并没有爱情。

爱情于我们,是一件奢侈品。

昂贵的连碰一下,都会划伤了手指。

我是一条盲的鱼,在自己的狭小海面翻腾,遇见你的背影,以为遭遇到了通往整个世界的路径。

而到最后也只能告诉自己,我是一条,盲了的鱼……

 9 ) 恍惚在眼前

美人鱼这个意象也有所指,上半身是美丽的女人,下半身却是冰冷的鱼尾。

当她只在水面上露出半个身体时,像极了影片里的爱情,浮在表面上的是诱惑,沉在水下的是危险。

牡丹化身美人鱼,明明是因为她想逃离,逃离那令自己感到绝望的爱情。

可是马达却分明听到她说她会化身美人鱼来找他。

这是马达可怜的幻想么?

幻想着在无力的寻找中,牡丹恍惚就在眼前

 10 ) 恍惚又在眼前

每次看娄烨的电影都很纠结。

一方面惊叹于他才华横溢的影像表达,另一方面又一直不太喜欢他所表达的内容。

他的大多数作品似乎都带有“厌女症”的嫌疑,这部《苏州河》也不例外。

然而这部影片过于魅力四射,除了一如既往“晃成狗”的肩扛摄影,更有叙事手法上的实验与创新,周公子迷死人不偿命的惊艳表演,附加深沉文艺男低音的大段独白与旁白......这一切的一切,让人由不得不喜欢。

《苏州河》是从一个摄影师“我”的视角切入的,电影开头那些有关苏州河的零碎的晃动镜头承载了作为上海人的娄烨对于这座城市全部的热爱。

这不是什么风景如画的宣传片,事实上,“近一个世纪的传说、故事、记忆,还有所有的垃圾都堆积在这里”使得苏州河成为一条最“脏”的河。

在导演看来,这里的“脏”并非一般意义的脏,而是现实。

无论是河流上漂浮的垃圾还是河边废弃的楼房,都是生活真实的原貌。

娄烨意图通过这样的开始,强调“我的摄影机不撒谎”。

影片并非简单的顺叙结构,视角在叙事过程中也一直在切换。

首先是摄影师“我”和美美相恋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以“我”的主观视角持续着,我们所听到的也都是“我”的独白。

直到另一个主角马达的出现。

马达一直在找一个叫做牡丹的女孩,而牡丹和美美长得很像。

他怀疑美美就是牡丹。

“我”从美美那里听说了马达的事,觉得马达是在瞎编,这时“我”的独白一变而为旁白,开始作为第三人称虚构或追述起马达和牡丹的故事来。

“我”先讲了一个罗曼蒂克的爱情故事,故事的最后马达和牡丹相恋了。

但是很快“我”否定了这个结局,阴谋与残忍的元素加了进来。

马达背叛了牡丹,牡丹跳进了苏州河。

故事回到了最起初,马达一直在找牡丹,却发现了很像牡丹的美美。

马达怀疑她就是几年前消失的牡丹,但美美却是“我”的女朋友……马达最终在24小时便利店找到了牡丹。

两人双双坠入苏州河。

没过多久美美也不见了,但“我”并没有去找她,而是选择等待下一次爱情……没有理由认为娄烨是在玩悬念,像张元在《绿茶》里所表现的那样。

美美到底是不是牡丹,从结果来说其实并不重要。

尽管在过程当中,观众甚至可以设想,美美会不会像《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里的女人A那样在不断的暗示之下认为自己就是牡丹?

片中其实一早就预告了,人们从苏州河里打捞上来的有两具尸体。

马达与牡丹/美美的重逢,算是导演给予观众的某种安慰。

这并非一个闭合的结构,人们可以对它做出任何令自己满意的读解与猜想。

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马达窥视美美换装的那个长镜头。

牡丹在跳入苏州河之前,告诉马达自己会变成一条美人鱼来找他。

而美美的职业就是在酒吧里扮演美人鱼。

马达亲眼目睹了美美变身牡丹的过程。

如果套用精神分析和那一套,这个场景算是典型的窥视癖的展现。

马达将美美控制在自己的凝视里,用窥视的目光专注她的身体和性感,如此她便成为他所投注的客体,他以这种方式完全的将她所占有。

当然是暂时的。

美人鱼这个意象也有所指,上半身是美丽的女人,下半身却是冰冷的鱼尾。

当她只在水面上露出半个身体时,像极了《苏州河》里的爱情,浮在表面上的是诱惑,沉在水下的是危险。

牡丹化身美人鱼,明明是因为她想逃离,逃离那令自己感到绝望的爱情。

可是马达却分明听到她说她会化身美人鱼来找他。

这是马达可怜的幻想么?

幻想着在无力的寻找中,牡丹恍惚就在眼前。

《苏州河》短评

影像是高质的,故事却出奇地单薄,很难觉得是一部耐看的经典。觉得比较精彩的处理是把美人鱼那种媚俗的造型与苏州河畔水泥洪流般粗糙的人生群像撞到一起。让我觉得奇怪的是,爱情电影里女性的形象总是更容易被模糊化成一种雨雾般的朦胧形状,然后轻易地重复挪移到各个男性的意淫故事里;最没有信服力的恋爱脑就是这样的印象派电影催生出来的。

10分钟前
  • 栺.
  • 推荐

《苏州河》的拍摄手法真的太像爱情了。很自我的表达,摇晃的镜头和无休止的独白。我们都想成为被马达念念不忘、不停寻找的牡丹,可我们最终只是不相信会被人惦念和寻找的美美和错过了爱情便抬头向前看的『我』。

13分钟前
  • 宋清淮
  • 推荐

我喜欢片子的镜头以及叙述手法,但娄烨片子里刻意的痕迹太重,感觉做作,不如贾樟柯的平实。另外k房的《解脱》那段叙事和剪辑很有feel

14分钟前
  • Comel
  • 还行

晃得我头晕。对牡丹:爸喜欢和不同的女人约,爱上一个总是接送她的摩托哥,被摩托哥(的团伙)骗去绑架要赎金,才发现自以为的爱情是场骗局,跳河,多年后又遇到摩托哥,圆满了,双双跳河自杀。对美美:被不认识的男顾客从门缝偷窥换衣服,被他尾随,只因为长得像一个女生,最后爱上这种幻觉。神经病。天天说什么自我寻找,脱不出爱情这一套。真恶心。一分给周迅。

18分钟前
  • 白色風車
  • 较差

“可是我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20分钟前
  • Jeannels
  • 推荐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 ”“会啊。”“会一直找吗?”“会啊。”“会一直找到死吗?”“会。”“你撒谎。”两个女孩重叠起来,最后,马达死了,和最爱的人在一起。最后,美美走了,留下字条说来找我吧。然后他说,可我宁愿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爱情。 你撒谎。

23分钟前
  • 水母母
  • 力荐

Chaotic and unrealistic

25分钟前
  • Messi
  • 较差

世纪开心馆 遍地伤心人

27分钟前
  • 微挺
  • 力荐

两个陌生的人坐到一起,然后呢,然后。。。。当然是爱情。。。(台词)。很久以前大玉儿给我推荐这部片子,说,不矫情。但是,我真的觉得挺矫情的。

29分钟前
  • 刘小青
  • 推荐

我喜欢那条“苏州河”,胜过电影里的角色和故事。现在我觉得这片子里可取的只有老苏州河的影像

34分钟前
  • Die Katze
  • 很差

“我的相机不会骗人” 周迅处女作,后面唱的那首歌绝了,恕我莽撞无知……看完看简介才知道,苏州河竟然是上海的。每个文艺片独立导演都有属于自己的《重庆森林》,娄烨也也不例外,但文艺的爱情故事总是矫揉做作,生气了跳河也跳的坦然……我没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自然无法共情了。PS:这片子有啥不能过审的啊……当年不给龙标,参赛了还罚黄牌,醉了

37分钟前
  • 茗政
  • 还行

像是王家卫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杂交,却又缺少王家卫的情绪、基耶的灵动。娄烨第一部,非常失望。

41分钟前
  • Kryten
  • 还行

这样的故事,就只有爱情故事上才会有。

42分钟前
  • Sodayui
  • 还行

以前在上海的时候,从火车站一直走着回福建南路,经过过苏州河。有点怀念,所以很蛋疼的看完,准确的说是听完。听的时候在练字,这样才不算太浪费时间。

44分钟前
  • 李翎竹
  • 很差

苏州河的美人鱼开始吐泡泡,汾阳的演员们走向全国。九十年代的上海和汾阳如此相似,这可能是娄烨最“土”的城市了吧。直到出现24小时的便利店,我才意识到:我已经到东京了。直接分手还是做完爱再分?这不是最好的方式——或许可以人间蒸发,“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娄烨说:“我会啊。我们还是先做爱吧。”

45分钟前
  • 星期一的幽灵
  • 还行

离预期差挺多的,典型的国产文青片,主角按现在的话讲,是摄像头长在头上了,有点出戏。感情写的也是有些莫名其妙,没什么意思。

50分钟前
  • Vanish.
  • 较差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那样找我吗?

55分钟前
  • Obtson
  • 还行

豆友推荐。一个执念的女子与一个执念的男子之间的故事,带来第二个执念女子与讲述者之间的另一个故事。那晃不停的镜头是否如同那无法安放的情感?话说年轻的迅哥确实灵动而清逸。

59分钟前
  • 大頭皮鞋
  • 较差

“两个以前从来不相识的人坐在了一起,然后呢?然后 … 当然是爱情!”——▶1◀▶∞∞◀—— 🔴 2000 🔵 中国·大陆21 🟣 ➊ 🟣 🟢 3月【2021 ▲ 191】【≈ 83分钟】【原版 ★ 中文字幕】【⭐⭐】◀▶【⭐⭐⭐】

1小时前
  • 舊夢不須記
  • 较差

1.娄烨第4部。苏州河上,爱情于女性二重身。2.镜头依旧晃动,有Virtual reality即视感。3.喜欢的很格式化,几乎主观驱动,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纯粹只剩感觉。青年时期的冲动总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1小时前
  • Ajisai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