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拍很不错,思路,表现,手法等等堪称上品,但我没能看懂他的梗概(我拒绝承认我的智商有问题)。
为什么是我看完后的最想问的,难道是纯粹的为了悬疑而悬疑吗?
到最后都没有解释清楚问题的本质,感觉像是被骗了一样,从始至终一直为了某个结果过而期待着结局的解释,结果很突然的就结束了,毫无道理。
吊足了胃口,却不了了之,有点操蛋
个人认为环境带来的杀戮是受情绪影响的,也就是如果一个人心情很焦虑、很担心害怕、很生气,植物们感受到这种对它们有威胁的情绪,就会产生反应来保护自己,通过风的传播这个反应从而使人类自杀。
就好像一个人如果担心男盆友爱不爱他就会撕玫瑰花,此时玫瑰花感受到人心中焦虑的情绪,玫瑰花开始产生反应让人自杀以防人会撕它,使人类破坏植物的情绪变为伤害自己的情绪。
举几个电影中的例子,最开始,中央公园长椅上的两个小姑娘,其中一个在焦虑自己书看到了第几页,另一个心情愉快的姑娘观察到了公园里的异样:有人好像很焦虑在挠自己。
于是一瞬间所有有焦虑担心害怕生气情绪的人都死于非命,而心情愉快的小姑娘没有事。
片尾心情愉快的小伙子看着那个担心自己自行车停在哪的朋友自杀。
而且每个人死前的胡言乱语都是自己在担心焦虑害怕生气的东西。
“我看到了第几页?
”、“我真不该把车停那!
”还有一个小姑娘喊“微积分”,微积分害死人啊。。。
可以看出不是因为人多植物才释放毒气的地方,老太婆自己中毒了,因为她当时在生气,生男主人公的气。
而男女主人公始终没事,大概是因为心中的释然与爱情带来的淡定,植物感受到这种情绪没有威胁,风中也便没有毒素了。
导演一直在说情绪戒指大概也是在暗指这方面吧。
爱让人生存,还有记得别惹花草。
男主角啰啰嗦嗦的感觉从电影开始到结尾,女主角表现一般,整部电影的镜头用的还不错,烂片也有烂片的技术含量在里面,试着学习吧
世界在变化,人类在发展,文明程度越高,人类越接近死亡。
据不完全统计,未来人类将被机器人杀死,被病毒毒死,被生化异种咬死……而在THE HAPPENING里,人类将被无形无色无味无名的气体毒死;只要一阵阴风吹过,人们就陷于呆滞,随后用各种方式自残自杀,包括跳楼、躺割草机、撞车等,不玩死自己绝不罢休。
整部影片震撼、绝望,尤其是工地那段,一个民工就掉下来,又一个民工掉下来,工头抬头一望,民工们以各种前滚翻后滚翻转体8周半的姿势,黑压压一片,从天而降,场面何其悲壮。
片子大概引申一个环保问题,展示地球母亲被严重污染后的愤怒,人类避无可避,自讨苦吃。
评价四星。
该片刷新我对烂片的认知下限,耐着性子憋了一肚子槽点,看完查资料才发现这部原来有所谓零分之作的“美誉”。
城市里的人突然接二连三的自杀死亡,大家慌不择路最终在劫难逃。
最后谜底揭晓,凶手竟然是植物为自保而分泌的化学物质,简直鬼扯淡到不要脸。
女主蠢到令人抓狂,感情戏做作又生硬。
嗯,一塌糊涂,垃圾片里的战斗机~
想起了小时候种的含羞草,用手指碰碰,它就会把叶片缩的耷拉下来。
还有自然上的食虫草什么的。
现在走在路上,都忍不住扯一个冬青的叶片下来,拿到鼻孔下,闻一闻,就能闻到植物所特有的叶绿素的味道吧。
我是学生物的,感觉如果真的有一天人类要消亡,我想,消亡我们的应该不是彗星撞地球,而应该是来自生物本身的力量吧。
挺喜欢的,至少坐在电视前面没快进,没犯困的看完了。
气氛营造的很好,把一天中发生的事情描述的很到位了。
男主演技很不错,尤其是对着树说话的调调可爱极了。
男主的朋友神经质的样子莫名其妙的,虽然让人不可理喻但是演得很不错。
女主的眼睛真大,真蓝。
其实细想一下,如果世界末日真的以这种方式出现,仿佛比丧尸更不让人遭罪但是也更防不胜防。
近年来似乎流行末世风格的影片,印象中今年看到的有世界末日的情节的预告片就不下三部了。
现在世界经济那么不景气,各种天灾人祸又那么多,也颇有点末日的味道了。
世界末日的片子,基本都是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关。
当然,如果直接写战争就变战争片了,于是,只能利用人类对自然的无知杜撰出一种新型的病毒。
这类的片子,要么就是个人英雄拯救世界,比如“生化危机”,“我是传奇”,要么就是大肆批判人类的愚蠢和人性的冷酷,比如“28天后”,“人类之子”。
很遗憾,本片跟上述两点都没有沾边,所以我看不出影片的特色在哪里。
一群人就是恐慌的跑来跑去,之间男主角试图找出真相,但几次推测都失败了,直到影片结局也没有给出答案。
是为了呼应科学课上的问答吗?
为了彰显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反正我看的是糊里糊涂。
令我感兴趣的是爱因斯坦的那句话:“If the bee disappeared off the surface of the globe then man would only have four years of life left”。
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却大胆的说出这种预言。
而更可怕的是,影片所描述的蜜蜂消失的现象,正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悄悄的发生。
场景一在交通瘫痪的街道,一个警察举枪向自己的头部扣动扳机,接着,旁边一辆车上走下来的司机拾起了枪,随着一声枪响,倒下.道边上一双女人的脚又走向了落地的枪,又是一声枪响...对话一电视节目里主持人和一个嘉宾的对话。
嘉宾:这只是一个序幕,一个警告,就像得皮疹时出现的第一个斑疹,我们已变成对这个行星的威胁。
主持人:很多人认为此事与政府有关。
如果灾难在另一个地方发生,我们也许就能相信您的观点了。
结尾的信息一女主怀孕了。
新的生命意味着新的希望。
结尾的信息二十个月以后,又一轮自杀蔓延开来。
电影归类到18 禁的恐怖电影。
或许是恐怖电影看多了,觉得如果要说是恐怖电影,也是一个很温和的恐怖电影。
看其他人的评论,貌似导演是个很有名的人,我不知道。
只是觉得,电影的情节设定很有意思。
攻击来自看似最无害的植物,灾难的表现不是直接死亡,而是借由人类自己的手自杀,这就像暗示,其实就是人自取灭亡。
灾难开始于人群聚集的地方,人太多使植物感到不安,感受到了威胁。
总之一句话:人泛滥成灾。
这就像在一个集体了出了一个害群之马,当那一个存在威胁到所有成员的生存,其他成员能做的就是驱逐,甚至是群起而攻之。
就像电影里反复出现的一句:大自然的行为,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理解它。
人,从来都是地球生态的一部分,自大的人类却错将自己摆在了这个星球的主人位置,终于,人类被大自然厌弃了。
感觉是一次显化的,被夸大的自然对人类的大筛选,大清洗。
一些心存恶念,自私,不善良的。
一些人格不健全,阻碍自身进步并影响遗传基因。
一些认知不够,爱抱团,没主见,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走的都被淘汰出局了。
用枪轰死两个少年的那批人,脸都见不到,在暗区区的屋子里阴暗爬行,他们代表着自私邪恶的第一类。
离群索居,人格不健全,平等仇恨一切人类的老妇女明显是第二类。
大兵代表了第三类人,他们看起来热情善良,但精神上已被驯服,是种工具人的存在,没有主见缺乏真知。
最后的幸存者才是人类中最优秀的存在。
他们能量积极,没被残酷规则同化,不屈服于弱肉强食的动物性,仍相信正确的方向,仍相信道和爱。
他们的人格没有停滞不前,不偏执不妄想,创伤没把他们变得不成人样,他们经历住了苦难的考验。
他们没被工具化、AI化,利用但没被各种统计和数据占据头脑,他们懂得直觉、感觉、情绪的重要,在他们身上生命力旺盛。
首先是鲜活的人,然后是人格尽可能健全的人,然后是还有爱与被爱的能力的人。
大自然就是这样帮助人类选择优质基因的,伪人、工具人、坏人好像腐烂食品、添加剂过多食品、科技狠活产品一样被扔到垃圾桶里。
开始于莫名其妙,结束于不了了之。想法挺好,但拍法不尽如人意。恐惧源于未知,最让人害怕的不是你知道对手是什么,而是压根就不知道对手是什么,但它却依然能置你于死地。
所谓故弄玄虚与投机取巧的最高境界!James Newton Howard依然敬业。
我一直觉得马克大叔应该有马特大蒙那样的前途
很真实很环保……片尾烂了
一定是因为我们家Zoe太美了 编剧才没舍得让她便当!一定是这样!
6.5。沙马兰唯一的R级片,大部分时间主演的表演都不太行(尤其女主)。优点是一贯的(纯真的情感、最简单有力的表现),但R级片的创作思路显然不太适合沙马兰,而且风也太难生动捕捉了(视听差点儿)。
敬畏自然
这么好的演员浪费了
物对感性世界的反抗。如此细致入微地传导秋千摆动时树枝的震颤——可危险压根不在此处。当你自以为把握住了沙马兰电影中的某物,它总已经停留在离你最远的地方。两个镜头:撞碎窗户,狂风灌入房间,感觉思路类似《东京奏鸣曲》,物的世界的入侵;事件结束后三人进屋之前,首先是一个空镜头,其中屋内诸物各居其位、安然自得——时间被提前了,我们忽然与最为恐怖之事照面:一个无人的世界。
zooey也会接拍这么烂的片子。
真正的恐惧感是由心而生的,而非视觉的刺激。
I like M Night Shyamalan ever since The sixth senses, but for this one, I am disappointed, not much surprise at the end.
被风吹过就自杀,那为什么有的人不会中毒呢
愚蠢,呆板,浅薄,新鲜感全无。
人类如果不做任何动作 只能再延续500年我是相信的
你知道文科生大概是毁不了世界的
让人自杀的是什么啊?
保护环境啊,从身边做起啊。。。。我又想到了消失的大气层
weird老美挺坏,最后一幕咒法国人接着倒霉
喜欢这调调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