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河山

河山,Homeland

主演:王新军,秦海璐,韩立,王文绮,李雪健,张嘉益,辛柏青,尤勇智,姚刚,王辉,申军谊,赵亮,桑茗胜,孙大川,徐雷智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河山》剧照

河山 剧照 NO.1河山 剧照 NO.2河山 剧照 NO.3河山 剧照 NO.4河山 剧照 NO.5河山 剧照 NO.6河山 剧照 NO.13河山 剧照 NO.14河山 剧照 NO.15河山 剧照 NO.16河山 剧照 NO.17河山 剧照 NO.18河山 剧照 NO.19河山 剧照 NO.20

《河山》剧情介绍

河山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西安事变时,因率部抢占赤水河扭转事变局势的卫大河被贬回乡。抗战爆发,他重返前线,被派往由国共两党共同组建的中条山游击纵队,面对各种势力的相互倾轧,卫大河依然屡建奇功。在八路军团长高晓山、我党地下工作者付洋、姜雅真等人的帮助下,在与日军进行了骑马山、雪花山、永济血战及保卫根据地等一系列残酷斗争后,卫大河经历了从反共到亲共的人生蜕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高晓山牺牲后,卫大河为保住游击纵队与国民党顽固派斗智斗勇,同时率陕军在中条山地区英勇抗战。他熟练地运用游击战术与日军周旋,迫使杵村久藏无法出兵,彻底粉碎了日军西进的战略企图。最终率残部于贵人峁牵制日军主力,宁死不降,血战到底,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吻中情美人鱼之死亡湖跟踪者伊伦嘉:诱惑的艺术刃牙金搏虎呆瓜兄弟新婚杀人魔风中战士龙三和他的七人党妈妈的情人们摩斯探长前传第三季影评人:恶魔片场历险记总是搞砸的单身女人迪亚!非常小特务3A频道OVA:微笑来自亚塞诺瓦茨的达拉战国☆天堂极时尚之王2极速战将梦魇之旅山海异记之昆仑墟境管风琴之梦我为相亲狂大玩家西城童话为了皇帝十八罗汉一拳超人第二季OVA5悍警惩奸除恶

《河山》长篇影评

 1 ) 随笔

这段时间才发现此剧。

总体好看,不是神剧。

唯有两点:川晋两团长,没啥出彩的。

还有就是秦海璐,感觉在剧中,表现最差,不去狗娃。

表情木纳,表演很一般,就是衣服太多,可能这剧是她家的,可以好好来个时装秀。

其实,以前我挺喜欢她的表演,不知道在这剧中成这样了。

我觉得,她应该多穿军装,表演投入些,此剧定然更好看。

 2 ) 一寸山河 一寸血——背后的故事

很久没有写影视剧长评了,之所以大半夜还一定要空出时间来写这篇文章,出发点还是一个——希望网友不要错过了一部还算可以的作品,前13集3.5分,前19集下降为3分。

如果现在给分数的话,分数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有些剧情太套路,从7分打基础下降为6.8分,继续后面看发挥。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抗日,最开始的时间点是西安事变,之后就是国共合作,从50集的篇幅来看后面肯定有主角投共的桥段,这个是老套路,自不必说,我为什么要推荐这部剧,最大的一点就是用创新的视角来看抗日战争的残酷性。

1、各自为主的军队之前很多的抗日战争都在一直拉呱国军如何抗日不力,蒋先生如何消极抗日,但是此片却侧面道出了一个真相——蒋某人军权不实!

东北军、陕军后面的川军、晋军,还有直属的中央军,都是捏不到一块的疙瘩,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都有自己要效忠的“领袖”,比如少帅,比如杨主任,尾大不掉。

护国运动、两次北伐等等实质上都没有让地方军阀真正地划归中央直接管辖,而是表面上“臣服”,实质上就和唐末的藩镇节度使没有区别。

攘外必先安内,老蒋真的是只是针对红色政权吗,还是打着“安内”的名义,将分散的军权收回来,中央一盘棋。

如果从这一个角度考虑,是不是西安事变的角度就可以变得很微妙,地方政权向老蒋逼宫,不仅仅是为了“抗日”,更大的背后原因是“害怕被削军权”,从后期来看各军整编换防,正是这个意思。

2、战略和战术高晓山说的游击战16字决,其实是主席为代表的集体智慧,高度浓缩各种经典军事思想,结合“麻雀战”、“挑帘战”、“破袭战”等等实例,其实也是《孙子兵法》活学活用的代表。

但我们要说回来,游击战通常使用在以弱胜强,比较迂回的某次战斗中,而大部分战斗,或者说决定战争的主要方向的还在于正面战场,这也是为什么以卫大河一直看不上高晓山的原因。

通常作为一个政权很少立足于山地,所以占山为王的一般叫匪,而在平地上建立政权和城邦的是大趋势大主流,所以在平地上攻城略地的主要还是靠正面战场。

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正面战场并不意味着硬刚硬,也可以用战略战术以弱胜强。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也就是为什么《亮剑》中的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下下之策。

而以少胜多,通常第一招就是离间计,让敌人内部有隔阂,从目前的情况下来看段德午、三喜和卫大河已经有了分歧,接下来因为蓝衣社的各种昏招,会使得整个混编师产生整个方向性变化。

3、军事主导权从最开始赤水河一战,我们就可以看出“县官不如现管”,卫大河不听直属上司的命令而是询问脾气相投的“宋师长”,于是阻击中央军。

那么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如果蒋先生进驻中央军把整个陕军、东北军打乱再混编抗日呢?

红色政权是不是也在为了自己政权活下来,而加入到“兵谏”委员长的队伍中?

就算没有日本人的挑唆,还是变成了“自己人打自己人”?

而最初的混编,和被日军打散了之后混编有最后的区别吗?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国军和红色政权对待地方老百姓的不同态度而起到的不同化学反应。

作为当时主政权的国军,主观认为老百姓支持抗日就应该捐粮捐钱配合军队,而红色政权认为自力更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走群众路线更能团结老百姓,为统一战线打好基础。

为什么会有这样大意识的区别,因为蒋先生还存在军政府的思维,他理念是“军 政 党”这样的次序,所以用他军人的思维模式在管控国家,导致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汪伪政府、军统与中统派系林立、法币贬值经济危机等等问题。

而为什么红色政权虽然也有成长的阵痛和曲折但是会一直持续下去,最核心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理念是“党 政 军”这样的次序。

高晓山被作为“政治工作”的参谋长来参加国共合作,就是因为政治工作做得好,什么是政治工作,就是统一思想,把握大方向。

4、征兵的博弈这个小标题的出现很多人可能会有困惑,征兵不都是国家供养吗,有啥好博弈的?

其实不然,我们可以翻看历史会发现这样的军队番号——岳家军、戚家军以及木府军(土司)、湘军(曾国藩)等等。

我们往往会看到军队领袖人物的精神感召力远远大于他们本身的官方职务所带来的影响力。

岳飞之死有很多的猜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功高盖主势必被打压,要么杯酒释兵权,要么莫须有,要么含恨而死。

同样,戚继光虽然是抗倭名将,但最后一朝天子一朝臣,失了靠山病死老家。

木府遭遇改土归流,湘军几次冷遇又几次起复,真正的原因在于当权者在征兵制与募兵制之间的平衡。

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关于军权一直都是个很奥妙的问题,理论上一个国家的军权都高度集中在统治者一人手中,但事实上统治者不可能动不动就御驾亲征,所以势必军权让渡,而让渡的尺度就极其微妙。

以清朝为例,吴三桂西选, 年羹尧年选, 隆科多佟选最后跨越简单的募兵向国家人才选拔制度伸手时威胁到皇权于是都被绞杀了。

征兵和募兵的最大区别在高晓山和卫大河在对老百姓要不要参加抗日战斗中体现出来。

卫大河认为战争让老百姓走开,让职业军人参加,没有受过训练的老百姓容易添乱;高晓山则认为全民皆兵,将老百姓先训练成民兵然后向军队输送新鲜血液成为正规军。

发展到当今社会,也就是义务兵和雇佣兵两种不同发展流派。

在派系混战时期,军阀不仅手握当地的行政权(包括税收),同时也掌握了当地的“征兵权”(抓壮丁),而对中央政府来说这些军队遥不可控,不过是军阀们的个人武装,也就是募兵,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中央与地方的军权之争。

5、为什么要建根据地首先吐槽一下剧情的拖沓,我已经看到19集了,还在那里绕呀绕,多余的剧情太多,本人不爱看感情剧,本人要看烧脑的抗日剧;几个人加起来都100多岁了,你侬我侬的,又不是偶像剧,又不是乡土剧,能不能来点干货?

征兵与幕兵之争衍生出根据地之争,核心是国军和红色政权对阵地战还是游击战的不同理解,开篇我们就强调了占山为匪和平地建邦的区别,所以卫高二人的军事战略产生了分歧是必然的。

从这几天几集来看,高晓山以军民互助来体现根据地的好处,这个设定有点bug你才来几天,就当一家人了?

从剧情来看也就半个月的时间,太夸张。

真实的情况,还是先派一个特派员,到村里做“教书先生”给大家搞文化课,然后动员青壮年劳力农闲时间组成团练地方武装,就如赛翼德这类的被收编,之后壮大乡兵几个村连成一片。

一个凉水村只是一个据点,不能称为根据地,陕北根据地是多么大的一块,全盛时期辖区设有赤源、秀延、延川、延水、绥德、清涧、佳县、吴堡、神木等九个苏维埃县治。

既然高晓山建的是微缩版的根据地,那么根据地到底是个啥?

说白了,就是以农村为基础的军事指挥中心地。

于是我们回望历史,这不就是屯田制吗?

政权利用军队或农民垦种土地,徵取收成做为军饷的制度,也就是说建设根据地就是以农村为补给的大后方建设。

战时全民皆兵,闲时全员为农,既解决了兵源问题(打破征兵与幕兵的困局),又解决军需补给问题。

同时最最重要的解决了一个思想问题,打仗为了谁!

和职业军人不同,以民为兵(卫大河)最怕的就是小农思想,保命逃跑为先,不听命令,但是根据地的建设就是把他们绑在同一驾马车上,保护根据地就是保护自家一亩三分,他们不得不为自己战斗。

PS:两个主角的名字——卫大河、高晓山,好一个河山,好一对大小。

又PS:我的大学时代,毛概、邓论、马哲三大通识课程里只有毛概飞越及格线,其他都是90多分,那时候毛概怎么背也背不出来,在三九大雪地里我裹着被子都背不出。

可是等我后来看了一些老的军事电影之后,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后面甚至给本科生讲毛概,他们都觉得我讲得课超级有意思,场场爆满。

我想这可能就是书本高度凝练没有很好地把毛概的精华用浅显地方式传递给大家吧,我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更好地为大家解读。

未完待续

 3 ) 打着张嘉译的名气,拉着一群老演员的政治正确剧

一打开电视就可以看到河山的宣传,张嘉译个秦海璐的照片在推送第一页。

可是看到二十多级你会发现张嘉译在哪呢?

你这是正是标题党电视剧啊。

对于国内的抗战剧,一直期望不高。

不说像我的父辈们那样有深刻的人物刻画,和深刻的反战思想。

也不奢求有兄弟连.太平洋战争那样宏大的战争场面。

但是可以尊重一下历史事实嘛?

国军的正面战场部队需要一个共产党军官的指导?

那时候这样可能吗?

眉来眼去大家都是中国人一致抗日是当时的大势所趋。

哎一言难尽。

日本人还在参拜靖国神社,而中国也不愿意全面肯定国军在抗日正面战场的努力与功劳。

证实历史。

不要让糟糕的影视作品掩盖了一个真实的历史时期。

 4 ) 关于《河山》

我并不是专业的剧评人,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观看电视的人,我感觉河山这部剧每一个画面都很用心,为什么老有人质疑?

你们去看了吗?

在昨天看的46集感动的泪珠止不住的掉,真的不是抗日神剧,而是爱国战争剧!

反正我个人是很看好,有几个地方虽然有些瑕疵但是丝毫不影响大方向的好,支持,我很支持。

这么多年来抗日神剧对大家的审美有一定的冲击,但是当有一部好的电视剧出来的时候我们也要客观公平的去评论,不能因为这个主演以前演过抗日神剧就一定都是抗日神剧啊,这部剧应该是引起人们思考的一个关键点,我在微博上很想去艾特人民日本让他帮忙推广,真心不错啊这部电视剧。

 5 ) 加油

追剧过程中,专门看了中条山战役资料,应该是中条山战役前半段的历史背景。

剧中老戏骨担当,几个演员的陕西方言很有特点,提现了当时陕军出潼关作战的真实情况。

张嘉译作为陕西演员,在线时间太短。

全片还是有不少燃点,抗日不流血,何必出潼关。

但是逻辑上有点问题,高小山,姜雅真,几个演员演技不在线。

4星推荐

 6 ) 抗战战争题材好剧

豆瓣首评,这部电视剧很好看,推荐大家看,本来跟着老人随便看看,结果被剧情吸引入坑了,是近年不可多得的抗日好剧。

第一,我觉得比较真实地还原了历史,让我们看到历史上共产党怎么在抗战期间在复杂的环境中由弱小走向强大;第二,拍摄地点选在山西,是故事发生的地方,有代入感;第三,服装发型没有像其他抗战神剧似的出戏,说明剧组很用心;第四,并不是男女主一味的完美逆天开挂,保留了人性,实名不喜欢打狗棍,娘道;第五,方言,十分喜欢这种带方言的电视剧,提现真实,虽然有的地方用,有的不用不太完美,但是剧组的努力了;第六,演技,主演演技都在线,微表情也到位,群演有时候也很出彩。

希望这个剧后期还能保持水准,现在每天回去就想着追剧呀

 7 ) 老戏骨李雪健老先生

这部戏确实特别的好 导演在选角 还有剧情方面把握的非常到位 尤其是李雪健老先生的演技没的说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是戏 真是太喜欢了 从焦裕禄到宋江 从宋江张作霖 每一个人物形象都被他老刻画的入木三分 当我在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在想李老现在都这么大年龄了在台词方面记得还是那么的清楚 可想而知在台下的时候是怎么用心刻苦的背台词 而像现在有些年轻演员 连台词都记不住还在说什么1234?

太恶心了 像李老这样的电影艺术家值得我们现在的青年演员去学习

 8 ) 河山一寸血

李雪健奉献的是超影帝演技,管家爷不露痕迹,秦海璐有些出戏,申军谊略显老态,参谋长有血有肉,赛义德忠肝义胆,小狗娃机智灵活,宋军长深明大义,邱元谷老奸巨猾,叶组长贼心不死,高司令惟妙惟肖,俩团长一肚草包。

整部剧制作还算精良,比最近的老酒馆,光荣时代要出色的多,绝对没有高开低走。

美中不足,战斗场面尽显粗糙,国民。

推荐守河山英雄无悔 杀敌寇血染疆场忆往昔峥嵘岁月 看今朝欣欣向荣

 9 ) 良心好剧啊!!!

百年烂党,不是白说的,还有果粉在这儿洗地,也是醉了。

多读点历史吧。

和谈是一直秘密和谈的,日本要KS承认满洲国和华北,KS要日退回东北恢复37年卢沟桥事变前原状(凯申在民族大义上还算有点底线),直到41年12月国府才对日宣战,因为日本作死炸了珍珠港,KS不傻知道赢定了,坚定了。

22次会战21次完败,唯一取胜是缅甸与盟军合击日军,松沪战损比1:10。

红军刚到陕本时徐海军带着几千娃娃兵干了一仗灭了2万东北军,战损比是7:1,看出战斗力差距了吧。

还不明白就自己查查豫湘桂大溃败,真的烂,烂透了。

抗战后长江以北就基本没有国军了,所以共军才在这里打游击建立根据地啊,发展壮大不假,那也没在你国统区是在你丢了的日伪区抠出来的,没毛病!

国力悬殊,只能打消耗,共军敌后打持久战,国军接了苏援接美援,依地利之险守西南半壁,后期装备已超日军,有了制空权,居然还被日军打出个豫湘桂大溃败,直接导致波斯坦公告,苏联出兵东北、外蒙独立。。。

看懂了抗战,后来KS短短四年丢了大陆缩守台湾也就一点不奇怪了,没毛病。

整个抗战时期日军没能占领陕西,原因很多,但离不开三万关中冷娃守中条。

这也是这部剧的背景。

整体演员都在线,特别是雪健老爷子!

过瘾啊。

秦海路咋这么胖了?

没了白鹿愿中的风采,感觉特工角色不太适合她。

战争场面很出色,不逊《我的团长我的团》,特效也用了韩国团队?

服装道具都挺讲究,我竟然看到炮火轰炸中飞起一个道具士兵?!

总之用心了,下了功夫就能看出来。

喷子例外。

不是主旋律就一定好或不好,看看最美逆行者被骂成什么样了,大家都有脑子。

另外这类剧我发现只要看打高分的比例,不用管打1分的,有些人估计是见到此类剧就喷,你喷你的别气着哈,5分占到2成一般就错不了,群众眼睛是雪亮的。

从此高看王新军。

 10 ) 分析河山的道具,战斗设计与情节(长文)

这剧应该是朝着抗日正剧的方向来拍的,虽然有一些不足,不过冲着手撕鬼子的主演——没错,《抗日奇侠》的主演之一王新军在努力拍,还是值得肯定的。

道具剧中出现了抗战中方方面面的势力,国民党的中央军、东北军、陕军、晋军和川军。

八路军、民兵、妇救会也悉数登场。

中央军戴德式钢盔,穿黄绿色军装。

陕军和晋军穿灰色军装,戴英式托尼钢盔。

川军穿草鞋。

所有的参谋戴着右边军衔,左边交叉竹节的参谋领章。

参谋领章 军队文职(国民党称之为军属人员)穿着文职制服。

八路军抗日根据地里的民兵拿着土枪,用消息树报信。

日伪军方面。

1938年之前的日军穿昭五式军服,将军级别的军官不佩戴兵种领章。

1938年之后的日军穿九八式军服,佩戴M型兵种章。

1938年之后的日军穿九八式军服,佩戴M型兵种章。

华北治安军穿着富有特色的西服开领军装,戴大檐帽。

不过,仔细看剧,还是能看到一些不足:国民党军属人员在1936年1月更换了制服样式,帽子样式从礼帽改为大檐帽样式,并在领口增加了圆形领章。

而《河山》的故事始于西安事变前夕,已经是换装完成之后了,但电视剧中出现的自始至终是老式制服。

西安事变中,主角的部队用无线电话联络,电话机虽然用帆布包着,但是还能看出来是美式SCR 300,是美国1940年研制的,迟于剧中的使用时间。

剧中的国军指挥部出现过“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标语,但这句话是1944年9月16日提出的口号,远远迟于剧情发生的时间。

剧中有个汉奸卧底国军,被任命为副排长,可是他的领章一直是列兵。

剧中几个将军的军服上没有胸章,估计拍的时候以原型人物本名去拍的,后来改了,所以用特效抹掉了。

道具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在女性主要角色的妆容方面,败笔。

战斗设计本剧中的战斗设计给人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一方面,剧中终于还原了日军的本来面目,他们的重武器比中国军队多。

每次作战必出动迫击炮、步兵炮和山炮。

第25集中更是出动了97式坦克和87式装甲车。

有些大规模进攻中还有航空兵狂轰滥炸。

剧中还表现了日军在历史上使用了一些真实的作战策略,比如长距离调动部队到异地作战,使得通讯条件有限的中国军队无法及时传递情报。

比如频繁采用迂回战术,找出防线弱点,合围中国军队。

但是有些战斗设计明显做的很马虎:许多作战中,剧中的主要角色抱着轻机枪,或者亲自操纵重机枪在显眼的位置射击。

镜头里人挤着人,其实可以学学别的影视,折中一下。

第32集里有一场战斗,中国军队夺取了日军一个据点,然后换上日军的衣服,一支退回据点的日军不知是计,进入据点,然后被中国军队包围歼灭。

这场战斗看起来巧妙,实际上不太可能,攻击据点留下那么多战斗的痕迹,后来的那支日军难道看不出来?

第49集有个场景,华北治安军的军官骑马,步兵徒步行军护送汽车辎重队。

观众:?

这还不如使用骡马辎重队。

第12集有个镜头,川军的上校先向晋军的中校敬礼,而且一个坐着一个弯腰驼背,前后也没有任何剧情交代军衔高的为何向军衔低敬礼,且如此军容不整。

故事架构《河山》的主线故事是西安事变到中条山战役这段时间里,一支混编的游击纵队在敌后抗日的故事,这支游击纵队由中央军、晋军、川军、陕军和八路军各一个团混编而成。

如此复杂的混编确实在历史上出现过,比如娘子关战役,国军的各个派系加上八路军一共二十多个旅混编进行正面作战。

但是效果并不好,最终战役失利。

至于游击纵队这种编制,国军还真组织了不少,目前我没有发现史料表明有国共混编的游击纵队存在。

而国军的这种游击纵队,有很多支在敌后根本坚持不下来,要么消亡,要么投敌。

《河山》在剧情上,努力再现了八路军如何发展敌后根据地的:八路军在敌后组织了儿童团、妇救会整合当地的人力资源;协助当地居民发展生产,保秋收;组织学习文化,开启民智;在当地青壮年中招募民兵,积累战斗经验,择优选拔到主力团;虽然着墨不多,但是相信有心的观众已经看出来为什么兵员靠壮丁,补给等靠要的军队在敌后生存十分艰难。

而八路军新四军的根据地越打越大。

剧中有些情节可能让一些观众感到不解:比如,军统派驻游击纵队的叶贤之,眼看游击纵队里的国军各派系部队看八路军的方法有效,纷纷效仿,感到怀恨在心,居然提供假情报误导游击纵队,要借日军的手消灭这支部队。

剧中给出的理由是叶贤之在一次行动中被日军俘虏,然后迅速变节。

但是现实更魔幻,是1939年12月的晋西事变(十二月事变),晋系阎锡山突然宣布国共合作组建山西新军,即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工人自卫队等组织为叛军,然后派兵围剿。

之后发生了阎锡山的旧军、山西新军和日军三方混战的奇幻景象。

八路军与山西新军互相配合,最终击败了日军,重创旧军后与之停火。

新军的大部分部队也被争取到八路军的战斗序列之中。

再比如,有观众疑惑为什么随着抗战的深入,剧中加入地下党的国军越来越多?

卫大河的亲信王三喜是地下党,姜雅真是地下党,付洋(卫孝邦)是地下党,伪军里的谢文涛是地下党,最后连卫大河也入了党,军统精心培养出来的卫孝定在游击纵队工作了一段时间,也有加入地下党的倾向。

不过就算只看中条山抗战的历史,你会发现历史真的是如此,随便举几个例子:第一战区游击第1纵队司令魏风楼,属于西北军系统,在察哈尔抗战被绞杀后成为特别党员。

宣传处处长杨春芙,地下党员。

团长彭国政,地下党员。

剧中的国民党顽固派嘲讽陕军的第38军,简直成了“七路半”,是不是要投共?

历史上,陕军的第38军确实因为吸收了不少地下党员,军纪和战斗力远高于陕军其它部队。

指挥这个军的赵寿山,被卫立煌夸奖为中条山的“铁柱子”,当然在剧中,“铁柱子”这个称号被安到了主角卫大河头上。

赵寿山在中条山沦陷之后,深切感觉到国共不同做法造成了不同抗日局面,真的投共了,而38军的一部2300人,1943年冬起义,回到解放区。

上面提到的山西新军,原本是国共共同组建的军队,大部分最终投向了八路军,可见人心向背。

总的来说,《河山》是王新军自2004年的《历史的天空》之后,有一定深度的,且有一定影响的抗日正剧。

虽然有些不足,但是令人看到了进步。

不过,从本剧的实际拍摄效果也可以看出,考证历史来拍摄正剧的难度是多么得高!

即便剧组可能自以为做足了资料,依然能被看出不少疏漏。

本文完整内容,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装甲参谋部 进行阅读。

《河山》短评

说实话有点雷,几个主演的陕西话都不过关,还拍什么戏?

6分钟前
  • 冰蓝海王子
  • 很差

里面那段太震撼

7分钟前
  • 吴佳禧
  • 力荐

细致的服装道具,生活化的表演,古朴的陕西方言制造了年代疏离感,让人物更具地域特色,让人物和叙事有着双重增益。最大的特点: 真。

11分钟前
  • 狂飙柔情
  • 力荐

真心认真看了 的确不咋滴

16分钟前
  • 乐呵呵
  • 很差

两星给演员,这么些演技派都撑不起来,和亮剑之间差了二十来个团长的差距吧。

18分钟前
  • 咸鱼躺平
  • 较差

演员阵容三星吧。日本人的口型明明是在说中文。。。细节决定一切。

22分钟前
  • ゚M𓍼𐂂
  • 还行

国内好编剧太少了,为什么秦海璐要演这种片

27分钟前
  • 核桃仁
  • 较差

卫父、刘叔、狗娃等人物演的非常好,这部剧是良心剧,推荐可以看!6.8的评分低了,觉得可以8分。

29分钟前
  • 秦时明月
  • 力荐

选择西北军的视角倒是很独特,但拍得确实是挺一般。

34分钟前
  • 哆啦大胖
  • 还行

也就李雪健的片段能看看

38分钟前
  • 麦子
  • 较差

粑粑

39分钟前
  • 很差

打给王新军~姥姥姥爷很喜欢

42分钟前
  • 蹄子
  • 力荐

虽然抗日神剧离不开主角光环、不合逻辑的剧情,但跟一堆垃圾偶像剧比起来这就是营养啊,对剧里面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和游击战术还是印象挺深刻的,还有李雪健送一波又一波西北汉子出山打鬼子……感人至深…今日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的鲜血付出…

46分钟前
  • 兔小美-#
  • 推荐

真的太无聊了………看不进去……

49分钟前
  • 柴里樱桃妞
  • 较差

秦海璐口红太过抢眼,突兀;三德子的四川话感觉在普通话里加了一些四川用语;最后一集,纯战场,就那样吧。

50分钟前
  • 瘾君子
  • 还行

又一神剧

53分钟前
  • 子佩
  • 很差

兄弟能不能不以导演为主角的戏啊

58分钟前
  • 我们的时光
  • 很差

被西安事变背景和中条山战役的历史背景吸引前来,本想看看中央军,陕军,东北军和中共在复杂历史时期各自做出抉择和那一件改变中国历史的大事件,就还想着这样一部戏怎么能过审?果然,看到剧情简介中“卫大河经历了从反共到亲共的人生蜕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字样,瞬间顿悟…是我想太多

1小时前
  • 北落长庚
  • 很差

比我的团长我的团好看。。。最起码有一个信念是有国才有家。。不过女主角每一集换两套衣服有点骚气。。。

1小时前
  • 薛定谔的锅
  • 还行

说实话男主角太老了,一开始他出来时我还以为是配角,结果竟然一直在演他,这种外形至少演个已婚成家的也行吧,结果演的是个未婚小伙子,竟然还有感情戏,看男主角谈感情戏,就跟看夕阳红黄昏恋似的。我知道男演员的艺术生命比女演员长很多,很多男演员四十多还能跟二十多岁女演员演感情戏,但是这个剧实在是过于拉长男演员艺术生命了,男主角的外形这不适合演未婚,特别的出戏。

1小时前
  • 拾光旅橙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