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法老与众神

Exodus: Gods and Kings,出埃及记:天地王者(台),出埃及记:神王帝国(港),出埃及记:诸神与国王,摩西,Moses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乔尔·埃哲顿,本·金斯利,亚伦·保尔,约翰·特托罗,西格妮·韦弗,本·门德尔森,玛丽亚·瓦沃德,西娅姆·阿巴斯,艾萨克·安德鲁斯,艾文·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西班牙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年份:2014

《法老与众神》剧照

法老与众神 剧照 NO.1法老与众神 剧照 NO.2法老与众神 剧照 NO.3法老与众神 剧照 NO.4法老与众神 剧照 NO.5法老与众神 剧照 NO.6法老与众神 剧照 NO.13法老与众神 剧照 NO.14法老与众神 剧照 NO.15法老与众神 剧照 NO.16法老与众神 剧照 NO.17法老与众神 剧照 NO.18法老与众神 剧照 NO.19法老与众神 剧照 NO.20

《法老与众神》剧情介绍

法老与众神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摩西(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 饰)和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乔尔·埃哲顿 Joel Edgerton 饰)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彼此之间感情十分要好。摩西得到了神的旨意,决心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民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解救出来,他向拉美西斯寻求帮助,然而,这位好友却十分坚决地拒绝了他。不仅如此,拉美西斯还对犹太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为了惩罚拉美西斯的暴行,神在埃及降下了“十灾”,一时间,埃及陷入了混乱与死亡的阴影之中,然而,拉美西斯并没有因此而有所醒悟,最终,他和摩西成为了宿敌。摩西知道何为自己的使命,他带领着四十万希伯来人踏上了漫漫旅途,寻找一片属于他们的家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大号的我儿童法案结婚的女神人是铁饭是钢正义之刃基加利的鸟儿在歌唱柏林的女人真爱开玩笑老师与流浪猫勇者无敌蓝盔特战队封神演义之斩仙飞刀阿布格莱布的男孩我是山姆游牧警探:血戮之村唐卡天使降临到了我身边!OVA0.0兆赫X战警2歼毒先锋鲨年设得兰谜案第三季兔子快跑伟大诱惑大男当婚啦啦队的反击作弊巴黎两日情我家的英雄天使陨落

《法老与众神》长篇影评

 1 ) 老调重弹,平庸难看。

豪华而平庸的讲了一个熟悉到翻白眼儿的老故事,毫无新意,看得人一再想快进… 贝尔的表演风格没法更加胜任这种比圣母婊还不立体的self-righteous角色,可以说他完美的在每一步主演的电影里画上了浓墨重彩的圣母婊烦点。

出埃及记拍一万遍也逃不出粉丝向的犹太主义教条,旧约这些个故事我看不出对弥合人类现代世界的动荡有什么正面意义,用史诗的包装一再还魂这种毫无考古价值的宗教奇谈,更像是一种文化上的恐怖主义宣传。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把旧约上帝塑造成一个小孩儿还是很具创造性的,《圣经》中上帝的性格在前期描写和中后期还是有较大差异的。

 2 ) 犹太人的抗“埃”神剧

1.政治斗争失败的摩西被流放,遇到真爱突然觉得人生不如意,抛弃妻子,相信之前一群犹太人的蛊惑以为自己真可以称王,于是回去发动奴隶暴乱。

影片和圣经中的摩西就是一个loser的复仇故事。

2.一群底层民众暴乱成功的几率较小,非得拉上一个前法老将军,才有蛊惑民心的作用,暴乱成功的几率才较大,辛亥革命中的黎元洪大抵如此。

3.当代人知道战争不杀平民百姓,你古代人不讲掌法也就算了,但你暴乱就暴乱,为毛把人家埃及商船、普通百姓家给烧了,实在太不把别人当人看,就因为是异教徒吗?

上帝创造人的时候就如此要残忍?

况且人家埃及人也有很多神的好吧,埃及神就无能为力了?

4.前面还有间谍,后面你制造火药,训练军队,这间谍就突然失去作用了,即使叛变了你不会派人监视啊,这么大动静,当埃及人都是傻子。

真有点抗日神剧的味道。

有间谍不会告诉埃及人也在门口涂羊羔的血啊,而且尼玛奴隶哪来的羊啊,不应该没有财产的啊。

当埃及奴隶可真幸福。

5.上帝你要早降下灾难,还比要让犹太人受那么多年的苦,只是为了应验之前的预言吗?

6.你这片子特技做得也太差劲了,场景渲染麻烦换一个好一点的公司行不?

7.对比一下传统中国的管理体制,好像比法老时代好很多,大概埃及遇到了拉美西斯这样的昏君,才无法继续进行下去罢了。

8.变身小孩的上帝还会发怒,只是因为别人不信仰你吗?

这也太小气了吧。

拉美西斯你也太没种了,自己孩子死了放人家走,不会把犹太人小孩先杀了啊。

(虽然我不提倡以暴制暴)回头才想起追杀,是不是有点迟啊。

9.你妹摩西没劈开红海,弄了龙卷风以为就是尊重自然规律了!

摩西淹不死,天天在尼罗河边长大的军队就这么尸体漂浮着?

不过牛逼的是,从旧约到新约,能将一个奴隶的宗教信仰变成世界第一大宗教信仰,说明不管什么人,真认真起来,你得小心了。

无论他们以神的名义进行十字军东征还是杀人放火,或者是慈善捐赠。

 3 ) 埃及神明集体消失

埃及神明感觉好可怜我个人觉得有点抗拒的倒不是宗教题材,而是出埃及记本身是希伯来人写的,必定造成埃及的诸神被欺负,这样对埃及多不公平。

倒不是说埃及奴役希伯来人几百年就公平,只是基督徒不也向犹太人举起屠刀吗,受埃及奴役的人和奴役黑人几个世纪的人信仰的不是同一个上帝吗?

而圣经题材有人拍,希腊北欧神话有人拍,但埃及神话似乎就只剩木乃伊啦,诅咒啦。

埃及的祭祀在电影里是愚昧的,他们的宗教神明是虚无的,可是,要知道古希腊哲学家不少都是游历过埃及的,古希腊人认为埃及人,尤其是埃及祭祀阶层才是知识的掌握者,更不用说埃及的伊西斯女神在罗马帝国东部的影响力了。

所以有神论也好无神论也好,希望不要因为这部电影,或是之前的动画片而低估埃及的诸神,基督教的血管里流着古希腊的血液,而古希腊的血液中又不知有多少古埃及的基因呢。。。。

 4 ) 无神论者的《出埃及记》

在观影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另一部在今年已经上映的圣经故事《诺亚方舟》。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看这两部宗教题材的电影却看得津津有味,是因为它们实在是把圣经黑得漂亮。

表面上看,这两部电影在情节上都貌似忠实地按照圣经的剧本来呈现,但是讲故事的角度却来自无神论的立场,含蓄但却有意识地安排了心理学和自然科学诠释的可能性。

(1)摩西是个典型的精神分裂者。

在《法老与众神》中,上帝并不是像旧约中那样以天之音的方式启迪摩西,而是以一个孩童的具体形象出现,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高明的颠覆。

在剧中,摩西是在一个暴风雨夜里在山上遭遇泥石流后,在生命垂危的濒死状态下,第一次见到上帝化身的孩童。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孩童分明就是摩西在濒死时候自己产生的幻觉,而且孩童的声音都是取材于自己的儿子。

然而,这一次起死回生的经历对摩西造成的心理创伤诱发了他的精神分裂。

此后摩西的一生都饱受精神分裂的困扰,而且每次发病的时候,神就会以孩童的形象出现在他的幻觉中。

关于精神分裂,很多电影都有过很好的描写,在《美丽心灵》中主人公纳什在犯病的时候就会幻想出不存在的人物。

这些幻觉人物都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合逻辑的突然出现和消失,第二永不衰老。

这两个特点在本剧中也有明确的描绘,上帝化身的孩童常常以恐怖片的效果出现,然后又凭空消失。

特别是有一次,摩西去看坐在地上的儿子,结果儿子转过头来竟然就变成了那个孩童,这个情节正是对摩西把自己的儿子幻化为上帝的明确提示。

在剧末,年老的摩西坐在马车里,在行进的队伍中看到那个样貌仍然没有改变的孩童,这种不老的幻像正是对精神分裂的典型描绘。

在出埃及的过程中,导演也多次从摩西的随从约书亚的视角来表现,摩西始终都是和石头和空气对话。

要是在今天,摩西一定会被送到精神病院接受药物治疗,但是在当时,约书亚和其他希伯来人显然更容易将此解读为摩西与神交流。

如果我们接受摩西患有精神分裂的设定,那么就很容易理解摩西与上帝的对话为什么总是充满争执:那都是摩西自己内心的心理斗争的反映。

而上帝闪烁其词神神叨叨的言语,以及在摩西无助的时候却不出场的任性,也都可以按照摩西的发病状态而得以合理解释。

当然,其中很多细节都颇值得回味,比如针对摩西指控他四百年沒出現的批判,上帝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摩西自己内心最大的困惑,而摩西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此他幻想的上帝也自然无法给出回答。

又比如在看到了埃及平民饱受灾难之后,摩西良心上过不去,因此将自责的矛盾心理转移到了自己幻想的上帝身上去,去向上帝质问为什么要伤害无辜的埃及人?

导演安排摩西的这些质问一方面是表现他自己内心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观众对神的善恶对错的思考,颠覆了这个故事本来的宗教意义。

我觉这也是剧情设计的一个巧妙之处。

而在剧末,摩西在山洞里刻下十诫,他的病情更是进一步发展到人格分裂的程度。

代表他的精神意志的人格坐在那里刻石板,而日常生活饮食的那个人格,则被幻想为端茶倒水的上帝。

这个剧情也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颠覆。

在旧约里,应该是摩西找来石板,而上帝亲自将十诫用指头写在石板上的。

而在本剧中,十诫却变成了摩西个人的价值认同,并非神的旨意。

由此引发观众对宗教的起源及其意义的反思,这也许是导演期望达到的目的之一吧。

(2)神迹要么是摩西的幻觉,要么是自然现象,要么是以讹传讹。

由于摩西不稳定的精神状态,使得他自己亲历的神迹的真实性都大打折扣,比如燃烧的荆棘等等。

而至于那些埃及十灾以及红海分开等无法以摩西一人之幻觉来自圆其说的神迹,电影也尽最大的努力从客观的角度描写,并暗示了科学解释的可能性。

比如弦的这篇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245865/)中就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灾难的出现,一环套一环。

首先是血灾,推断之一是红潮,河中藻类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 这种现状,在有些地方每几年发生一次。

藻类的有氧呼吸导致水中生物缺氧致死, 所以鱼类都浮在水面上了(电影里解释的鳄鱼咬的...),接着水中生物出逃, 于是引来的蛙灾, 没有吃的,陆地蛙死带来虱灾,蝇灾。

而这不是一般的蝇, 而是刺蝇。

刺蝇咬人后会留下敞开伤口导致感染。

第三灾虱灾导致牲畜的传染性疾病引发第五灾,畜疫灾。

而蝇给人类带来的传染性疾病导致疮灾。

只是那年埃及比较惨, 又赶上了雹灾,不常见但是有史料记载。

酷热地带忽然降温为虫卵孵化带来了有利条件, 带来了蝗灾。

由于蝗灾吃掉的庄稼和地标植被, 导致土地暴露,进而引发沙尘暴,就是所谓的黑暗之灾。

那么接下来, 长子之灾又是怎么回事呢。

推断之一是之前的九灾导致食物短缺,而保存的食物表层由于昆虫排泄以及沙尘导致上层真菌繁殖。

而在古代埃及的习惯是长子先吃并得到双份的食物。

于是上层的食物被长子吃掉了,而家里其他的人吃的是未感染的食物。

最后, 很有趣的是红海分开,推测之一是 “风降”。

如果风强海湾浅就会露出空地,风停后水就会再涌回来。

” 为了暗示可能的科学解释,导演特意在影片中安排了宫廷“科学家”向埃及王拉美西斯阐述生态危机、气象灾害和瘟疫流行的关系。

而且在灾难出现的先后次序上也是做了精心安排,以符合科学的因果关系。

在分开红海的时候,导演也是篡改了故事,安排海水向一侧退去,而不是向两侧分开,从而以使得这一神迹获得现实主义的诠释。

当然作为圣经故事不可避免地还是有实在无法理解的神迹,比如长子之灾。

导演并不试图对所有的神迹作出解释,毕竟有些神迹可能是历史上以讹传讹的故事,那么就演绎出来让观众自己判断好了。

比如埃及人和希伯来人在生活习惯上的某些差异,使得某种儿童高发的流行疾病在埃及人群中的传染率或病死率更高,也未可知。

但是在没有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年代,这样的事件就有可能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被夸大为上帝对埃及人的惩罚,然后变成故事在历史上流传下来。

而埃及儿童和希伯来儿童的死亡率到底分别是多少,后人也很难考究了。

总之,在我看来《法老与众神》是一部打着宗教旗号反宗教的电影。

诸如摩西带领奴隶在夜里放火烧杀埃及平民,在今天看来简直与恐怖主义无异。

又如在目睹埃及人遭受天灾人祸之后,上帝(摩西复仇心理的化身)竟然还要屠杀那么多孩子,其暴虐无道比起埃及王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与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冲突的故事,非但没有一笔带过,反而大书特书,完全就是在揭圣经故事的老底。

当然这也许只是我这个无神论者眼中的《出埃及记》,也许有过度解读之嫌。

而导演则是把他对宗教的批判隐藏得如此完美,以至于基督教徒们看了似乎也比较满意,所以说实在是黑得漂亮。

 5 ) 如果真的只是出了埃及就好了

选这个题材雷德利斯科特这老爷子先是讨了个巧儿,因为摩西的故事在西方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所以如果一个电影,观众对剧本没有任何期待,那他们还进电影院干什么?

当然是看以前没看过的,换句话说就是看视觉奇观,这是技术层面的事,这可比其他电影挖空心思的设计情节可要简单的多,接着老爷子也吃了个亏,而且是个大亏,因为这虽然是个神话故事,但却是宗教神话,无论什么事扯上宗教都会很麻烦,虽然这个故事无论你怎么发挥都会有问题,你一旦控制的不好,就会让人伤心,因为,那个“上帝”是你们的,而不是我们的。

这篇影评本该到此就结束了,因为能写出上面那段保持“中立”的观点,我已经是尽力,如果再让我往下写,或者换成任何一个人来写下去,都写不出一篇客观的影评,这不是人性格造成的,这是宗教特性造成的,尤其是基督教这种单一神的宗教,他们对异教徒最大的包容就是和平改造,如果你不信教,会觉得没什么,但对于信教的人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包容?

那些历史上鲜活的例子,大家可以自己看。

于是我就看到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都在避开宗教,谈人性,具体一点就是在谈摩西的人性,我们通过电影可以看到,片中的摩西的经过了加工的,在我看来这个处理很失败,因为无论教徒还是异教徒,都不需要一个莎翁化的摩西出现在这样一部科普化的电影里,熟读《圣经》的人都知道,摩西在书中,是有神性的,电影里我不仅没看到摩西的神性,连人性都是扭曲的,这是导演对受众的妥协,这种修改是弄巧成拙的,所以在这部电影里谈人性,真的没什么好谈的?

如果不谈人性,不谈宗教,那面对这部电影,我们还能谈点什么?

对!

谈信仰!

信仰可是个比宗教还要大的话题,因为人类可以没有宗教,但不能没有信仰,至于那些把宗教和信仰搞混了的人,他们是没有知识,这种人挺可怕的,因为他们的信仰比较现实,当他们因缺少知识而能力有限时,他们会把现实的理想追求成不现实的理想,进而采取一些不现实的手段,至于此,可不是什么负负得正的道理,所以我们还是离这种人远一点为好。

古埃及与其说是存在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不如说他们只有信仰没有宗教,因为宗教都具有象征性的经典来约束教徒们的言行,不仅如此这些经典无论如何都不会被改动,而古埃及几千年的统治都是以法老的个人言论作为律法标准,几十个王朝都没有留下一部不变的成文法典足以说明宗教的不确定性和信仰的必要性。

如果单纯的把这部电影当成神话片来看的话,信仰就是片中唯一的话题了,当然,如果删掉电影中摩西制作石头法典的部分,这电影也可以当成神话电影来看,十几年前的动画片《埃及王子》就比今天的《法老与众神》要聪明的多,它就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我前面所说的视觉奇观(其实是听觉奇观)上,这种宗教电影去宗教化的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效果很好,而今天这部《法老与众神》如果单论画面、场景、配乐、特效甚至演技完全可以满足一个普通观众对电影的任何期待,但这个雷德利斯科特老爷子真是大片拍多了,有点飘飘然的在电影结尾处画蛇添足的加了摩西制经这么个败笔,让电影的宗教气息浓厚,前面费那么大劲营造的史诗片氛围在结尾功亏一篑,把观众从刚才2个小时的震撼中生生的拉回现实去思考宗教的意义,但谁又能说清楚这意义到底是什么?

于是电影在第一批观众的口水战中既打掉了口碑,也打掉了票房。

出埃及记?

如果真的只是出了埃及就好了。

 6 ) It's written_神爱自救者

这部电影其实不需要剧透。

看过圣经的大致都知道剧情,总结的话,就有点类似《建国大业》的类型。

因为有太长的故事要说,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有些片段也像幻灯片。

尤其是剪辑后的结婚过程,看起来就是上一张图片在偷看背影,下一张就举办婚礼了。

但它还是比《建》好太多了(简直废话),不管你是想去看故事还是看特效,都会得到相应的满足(密集恐惧症者除外)。

大学的时候看过圣经,但细节全部不记得了。

尤其是埃及人、希伯人的形象太遥远,摩西很难在我脑中被刻画出来,记忆就无法根植。

先说说信任,刚好看到最新韩剧《匹诺曹》里的截图。

女主对男主说,我不要你解释,不会追问你细节,因为和他相比,我更信任你。

比爱更难的是信任。

在那个没有测谎仪的时代,大家靠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去判断对方眼神的闪烁判断是真话还是谎言。

百发百中。

如果当时拉美西斯选择无条件地相信摩西,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我希望会,D但是不会,因为一切都已经注定。

故事从一个令拉美西斯恐慌的预言开始,摩西的身世,摩西被流放,摩西被点化,所有的事情都是命中注定,没人能逃脱。

但上帝在看着子民受奴役400年后终于忍不下去了,连摩西估算的十年也不能再等。

它招来了巨鳄屠杀,染红所有水源;蛙结对四处串行;苍蝇叮咬所有裸露的肌肤;牲畜相继死去;冰雹像石头一样砸毁一切东西;蝗虫啃噬最后的惨象。

但上帝觉得还不够,他要:让他们跪下地上向他求饶。

无论是看圣经的时候,还是现在看到电影,我都太难理解上帝的想法。

既然最后的结果也是借上帝之手让大帝妥协,也是上帝的力量让埃及军队灭亡,何苦要民众一起受罪,他们已经这样过了四百年。

但即使这样,大家也信仰上帝,直到今天。

晚上看完电影回来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甚至吐槽觉得:绝对不要和上帝抱怨你很惨,否则他只会让你更惨,也许振振有词是逼迫你改变。

后来想,恐怕上帝永远不会帮助弱者直接变的更强。

他会做的,以及要做的,都只是在筛选,像进化论一样,筛选自救者。

“神爱自救者”。

说回电影。

里面的每个角色都神演技,除了上帝。

我饰演上帝角色的小孩,应该找类似《孤儿怨》里面饰演孤儿的演员。

儿童的身体外貌,同时透着一股与年纪不相符的成熟。

本影片里,小演员还是太稚嫩了。

最后拉美西斯没有和摩西决战被杀死,让人有点摸不透导演意图。

自己认为比《星际》好的多(我还是很爱诺兰,但星际真的很一般)。

不服也别来辩了。

互相说服是没有用的。

最后的最后,我不得不说我是为了小粉才迫不及待去看的,即使知道他镜头不多。

以上。

 7 ) 法老與眾神:骨之不存 皮將焉附

IMDb:6.2 Metacritic:52/4.8 Rottentomatoes:28%(4.9)/38%(2.8)時至今日,我最喜歡的《聖經》電影依然是夢工廠98年的驚世之作《埃及王子》。

在可以預計的將來,只要好萊塢的驕奢淫逸的風氣剎不住,這個地位是絕對牢不可破的。

2014年有兩部取材自不朽名篇《聖經》,但是卻毫不在乎宗教圈的聲音,也不尊重原著意識的恣意妄為的大製作作品: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的《諾亞》,雷德利斯科特的《法老與眾神》。

可笑的是,我對於前者的批評,竟然有8成可以原封不動放到後者的身上。

而這歸根結底,要歸咎于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本尊身上。

對於這樣一個即將步入80歲的老前輩,我們看到,全片從頭到尾沒有任何驚喜,毫無創新,無聊拖沓的開篇,軟弱無力的結尾,無精打采的中堅。

而故事流程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照搬,放下原著不談,處處都能看到《埃及王子》甚至是《十誡》裹挾而來的巨大陰影。

人物塑造缺乏情感,這是片子的通病了。

紙片一樣的配角形象:西格妮韋弗和本金斯利不知道身在何處,更不用提小粉亞倫保爾了;約翰特托羅倒是知道,可惜本身沒那個法老氣質的表現力。

拉姆西斯算是主角,但是從沒變過的混小子形象讓人無語。

生了孩子有什麼變化嗎?

會從混小子變成父親的形象嗎?

沒有。

不會。

摩西?

不過是在近年來黑暗,或者是自黑大潮中的又一個套路形象,和《諾亞》裡面的抑鬱症素食主義者有多大的不同?

只追求人物複雜,不在乎人物立體,妄想症及一系列精神問題自然會在將來一段時間繼續發展其作為常見病的影響。

多好的一個牧羊人,就這樣瘋掉了。

什麼?

在大製作里談表演?

你是在逗我?

方向不對,再努力也沒用。

不僅僅是貝爾的塑造有問題,全片上下對摩西的塑造都有著嚴重的避重就輕問題。

我們的導演拍的不是一個引領希伯來人走出埃及的偉大英雄,而是一個受養兄弟排擠,轉而領導革命的前將軍。

更可笑的是,這個將軍在片中只有練兵,沒有打仗。

習慣了拍攝撲街史詩大片的雷德利斯科特,不拍打仗就渾身不舒服。

好好的一個《出埃及記》,多了一個哈利波特式的拍腦門預言,行,可以加一段打仗了。

然後到了正片,怎麼在希伯來人和埃及人之間挑起本來就沒有的戰爭?

答案是老頭也挑不起來。

史詩感不是無止境的備戰和戰爭。

而導演偏偏就要加上對劇情毫無作用的備戰和戰爭。

而當最後,兩軍在紅海中間,總算劍拔弩張馬上就要打起來的時候,一邊被嚇跑了,一邊被趕跑了。

你™的在逗自己玩吧?

早就不復當年勇的雷德利斯科特使勁拽住無神論的裹腳布,硬是把整部電影拍的沉悶至極和無聊透頂。

從頭看到尾,最動人的場景是:致我老弟:托尼斯科特(卒)。

沒錯,雷德利斯科特是個無神論者。

我不知道20世紀福克斯的腦子裡是怎麼想的,單純為了場面的宏大,為了所謂的史詩效果,硬是讓一個對要拍攝的內容都毫不尊重的老頭子,來拍一個充滿了勇氣、信念、救贖的故事。

“先說服自己影片中的故事行得通”?

“宗教是一切邪惡的最大來源”?

“所有人都打著上帝的名義去迫害其他人,諷刺的是,他們所崇拜的是同一個上帝”?

無神論不可怕,打著無神論的旗號來暴露自己的無知才是最可怕的。

一旦確認了無神的基調,摩西的妄想症幾乎就是必然了。

具有強烈象征意義的降災,被所謂科學強行硬解胡解了。

分紅海?

明明是大海嘯好吧。

可是這能說服誰呢?

又是想說服誰呢?

連片子里人物自己都不願意信這個,把科學官給吊死了。

而解不了的怎麼辦?

先放在那兒等著吧。

於是留下了個收埃及長子的、不倫不類的畸形表現,和自以為是突發奇想刻《十誡》。

你倒是解一解到處都是的預言啊?

沒有任何救世行為的人,硬是在毫無描寫的過程中,被捧成救世主了。

這種捉摸不定的畸形體驗,在美劇《斯巴達克斯》的最終季也有類似的體驗:明明是經年累月的對抗衝突,愣是、或者硬要搞得像是一個星期一樣。

你以為這是個宗教片?

錯了,這只是又一個雜糅了羅蘭艾默裡奇風格的災難場景的、無法忍受的、空洞乏力的、徒有技術卻沒有靈魂的美工片子而已。

其結果就是,除了對《聖經》毫不了解,或者同樣不尊重的,並且缺乏觀影經驗的觀眾,和單純享受精美畫面和特效的偽影迷們能從中得到一些感受,無數個自以為是堆砌而成的巴別塔,必然是沒有人去理睬的。

上映的時候,還有媒體吐槽,說講非洲的故事竟然木有一個黑人。

這算是遲到了吧,明明開場大戰的時候都是黝黑的漢子你威武雄壯。

真正該吐槽的,明明是講埃及的故事,丫的到處都是馬。

就算是在美國本土拍的,找匹駱駝就這麼難么?

但好歹,沒爛過《諾亞》。

http://i.mtime.com/cydenylau/blog/7882514/

 8 ) 《法老与众神》:难以掩盖的圣经故事

作为一个已经被诠释过无数次的圣经故事,我们难以避免的会被重复的情节洗脑般的一次次忍受折磨,就像我们的金庸翻拍剧一样,再好看的翻拍也不会给我们带来多少的惊喜与狂欢,有的只是一次次的浪费我们的期待在一些已经快被遗忘与陈旧的故事上。

作为出品过《角斗士》与《罗宾汉》等诸多经典大片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来说,重新找回自己曾经追逐的梦想本来无可厚非,尤其是对超级制作《出埃及记》的重新改编,一点一滴的诱惑是每个导演都孜孜以求达到导演最高水平的证明与渴望,是不是能够掌控整部电影的发展,是不是能诠释出其中的深意,是不是能够带给人前所未有的感受,都是放在他面前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最终拍摄出来的影片是不是能被观众们认可,是这个导演赌上了自己一生的成就与努力。

我们看这部电影,明显的弱化了神对于整个故事发展的力量,虽然电影最终离不开神,但至少在大多数时间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将神体现的那么重要,即便是最终的场面设计,神所体现出来的能力也多是用一种很自然的方式去展示出神与自然的力量。

也是这种较为朴实的描述体现出了导演想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圣经故事,也将摩西这个上帝的先知的塑造,更为形象与丰满的得以表达,只不过缺乏与上帝紧密相连的情节,故事对于摩西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表达反而有点娇作与肤浅。

电影为我们重塑了波澜壮阔的古埃及场景,高耸雄伟的建筑人海汹涌的壮观,但总感觉少了一丝唳气,没有将那种残暴的统治民不聊生的恐怖刻画出来,电影主要讲述了先知摩西的一生,而对于克里斯蒂安.贝尔所饰演的先知摩西,实在让人找不到一点感觉,尤其是他那没有表情的表演,让摩西这个角色都显得那么的僵硬与沉闷。

以摩西为主线刻画出了整个电影情节,导演是想把握住摩西一生的经历来反应出一个磅礴的史诗故事,于是在人物角色的刻画上下足了功夫,这也像他以往对史诗片电影模式把握的一样,以人物突出主题,用人物的经历来诠释出史诗的波澜壮阔。

只是相比较以往拍摄的史诗电影来说,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是在一个等级上,虽然电影也是用人物来说话,甚至将人物之间的感情更深一步的突出了电影所带给人的意义,只是两个演员之间的表演实在让人感觉不出那种兄弟情意所表现的深刻而坚韧,反而拖累了电影而变得婆婆妈妈没有了应该有的精彩,电影一直在强调摩西是怎么进行人生转变的,但对于他转变的原因却丝毫没有人们能够感受到落差的震撼,也就是说没有让人感到人物环境的逆转,简单平滑的开启了人物拯救苍生的大业,让人对人物的生平事迹没有一点值得同情与共鸣的地方。

电影之说以让人找不到感觉,弱就弱在了剧情的铺垫上,导演想要让这个圣经故事以一种相对实际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至少能够让人感觉在现实当中可以稍微能够靠谱一点,所以没有过多的掺杂以神为主导的戏份,也没有过分倚重对整个迁移过程的描述,甚至连动作场面都少的可怜,目的就是想要用剧情来完善整部电影带给人们的感觉,以达到让人看故事的目的。

可是导演将剧情完全架构在主角一个人的生活之上,没有将整个圣经故事发展的过程介绍清楚,不但没有虔诚的回归到《出埃及记》本身在圣经里的对这个过程的描述,也片面的掩盖了电影在整个故事设计上的精彩程度,虽然电影最后在特效的引用上有所弥补圣经里所描述的场景,但没有宏观的以主体来刻画,对电影剧情内容的选择方面绝对是一个硬伤。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无论在剧情的刻画还是对大场面的营造都是一把好手,可是这部电影却带给我们了太多的遗憾与失望,不但没有塑造出一种史诗般的感觉,也在故事剧情的发展上重重的跌了一个跟头,剧情的衔接太过简单直白,人物的刻画不够鲜明深刻,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形象与气质与摩西给人的感觉相差太远,即便是贝尔再怎么努力表演,我们还是感觉不到他所在电影里的主导作用。

不得不说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到这个电影所塑造圣经的故事精华所在,虽然很用心的打造成一个像《大力神》一样的现实电影,但电影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太远,从电影内容可以看得出导演做了很多精心安排,但这一切却掩盖不了它在表现上的给人平庸。

对于西方人来说,圣经里面的故事是非常值得一遍一遍去解读与思考的,它就像我们的四大名著一样光辉灿烂难以掩盖自身的光华,可是因为圣经本身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已经有了一个深刻了解,导演再用另外一种新的演绎方式去表演诠释,似乎成了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出埃及记》本身是对神的指示最鲜明深刻的诠释,导演却努力地忽略和稀释这样一个潜在的事实,不但没有解读出神对于这一场解放与救赎当中的决定意义,反而来了一场形象而又略带嘲讽的比喻,不过最让人失望的还是电影中对待战争场面的安排,对于一个十分把握大场面战争刻画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来说,这回却变得相当的保守与克制,不得不说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观影感受。

 9 ) 摩西出海记的故事

《法老与众神》,Ridley Scott导演,Christian Bale主演的电影,讲述摩西带领希伯来人出埃及记。

影片长达2个半小时,其中的大场面包括上帝在埃及降下“十灾”,以及摩西带领40万犹太人,通过红海。

不过在我看来,十灾的场面也并不是特别震撼,反而是最后大批犹太人,在摩西带领下,浩浩荡荡走过大水分开的红海,后边又被埃及军队追击的场面,堪称本片的经典场面。

 10 ) 拉美西斯是个吃货……

总体略失望,拍得中规中矩。

前半部慢热,冲突不够戏剧化。

后半部具现埃及十灾和以孩童形象示人的 神(或者神的使者?)又让我觉得非常暴虐。

第十灾击杀长子最为残忍。

当法老王质问“什么样的神连孩童都杀死!?

”大概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红海拍得最为大气,也是全片的最高潮。

说起来圣经从未讲出埃及里的法老王是谁,在考古断定上也一直有争议,不过斯科特依然决定让拉美西斯躺枪LOL 片中拉美西斯是个吃货,一半的时间嘴里都在嚼东西,吊儿郎当的样子。

面对十灾和追击希伯来人,拉美西斯的傲慢、自负、固执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贝尔的摩西反而不太出彩,得知身世那段略突兀。

不知道古人对 神/信仰的信心究竟有多大,至少片里埃及人并不怎么敬畏众神,希伯来人更是出了境内就开始崇拜金牛(难怪神傲娇了...)。

通常来说出埃及的事件发生在新王国十八到十九王朝,片头埃及人居然还在修金字塔真是特别想吐槽。

电影没有IMAX比较怨念。

值得一看,但是不想二刷了,堵心。

《法老与众神》短评

老雷这个影片也实在是太规规矩矩了,虽然场面宏大但是看完了竟然基本上没记住什么,只有在摩西质问过去四百年上帝为什么不着急的时候,偷偷脑补了一下埃及诸神如何战败被封印力量……

8分钟前
  • cavalry
  • 还行

无神论者拍的宗教片,给未知的历史写一个未知的回复。最后一幕年迈将死的摩西在有生之年无法完成的征途上,看着被众人视而不见的上帝颔首微笑,莫名感动:may the god be with u.

11分钟前
  • null
  • 推荐

多倍速真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其实没怎么特意黑上帝,反正旧约本来也就这幅德行

13分钟前
  • Kaili Urchins
  • 较差

取材于《出埃及记》,故事上似乎做了简化,因为我一个对基督教故事基本没有认识的无神论者也看懂了。摩西解救以色列奴隶逃离埃及,受法老多方阻挠,上帝不得以降下灾难惩罚埃及人民逼法老就范。故事中摩西似乎是被动的,受事件驱动的一方,他更多是作为上帝在民间的代言人而存在,电影对他信仰转换与坚定(一开头他对祭司的占卜是嗤之以鼻的态度,后来受神启成长为宗教领袖),以及悲天悯人的一面表现得还不够,使得人物略显单薄了。场面戏很好看,埃及十灾生猛骇人(密集恐惧症慎入,中间穿插的布莱纳试图解释十灾缘由的一段被喜剧化处理,也算是做了个缓冲),埃及战车追击犹太奴隶也看得人惊心动魄(摩西分开红海的效果倒是没想象中那么夸张),而服化道上老雷也舍得下本钱(法老的眼线可太抢戏了)。

14分钟前
  • Mr.Graceless
  • 还行

凭着神回忆埃及王子和读过的故事 半猜半听地总算明白了三分之二 想说雷德利斯科特的大名字砸上去 就值三颗星了吧 再加上蝙蝠侠叔叔 阵容强大 PS所以古埃及是已经开始吃大螃蟹了是吗?

16分钟前
  • 三年
  • 推荐

两星半。视效放在电影上映十年后的今天看仍然非常逼真和犀利,然而叙事层面太平庸、太古板,既没有多少想象的空间,也缺乏解读的可能性。男主二人的兄弟情义如何从生死相托到兵戎相见;信仰何时发生了转变;摩西得知身世真相后的迷茫,我是哪里人到底是由血缘亦是成长地决定;面对十灾对埃及百姓的伤害后,是否有过对使命和信仰产生质疑等等充分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动机和人物关系的细节都是不明确甚至缺失的。实际还得把故事还给人,拍男主二人的宿命交缠,拍两族勇气、智慧和信仰的比拼,而非拍希伯来人的神多有能耐和谁才是唯一真神。“如果我们到了那他们会视我们为入侵者,现在是目标一致(只想安居),但不再逃亡以后呢?”结尾的这段台词很像是雷老爷子在针砭长久以来巴以冲突的现实,尤其2024年当下正值爆发新一轮的冲突,让台词更显得耐人寻味。

21分钟前
  • 在下三水
  • 较差

Exodus.Gods.and.Kings.2014.1080p.WEB-DL.DD5.1.H264-RARBG

26分钟前
  • camac
  • 推荐

并没有展开摩西和拉美西斯之间的兄弟情,摩西的人物的心理轨迹是断裂的,而法老彻底成了脸谱化的符号,整个电影节奏也是拖沓且混乱的,它只是讲了一遍圣经故事,选择的视角也是老生常谈,唯一值得一看的是各种特效打造的灾难场面,视觉效果倒是很有史诗感,到头来结尾还有点虎头蛇尾压不住阵脚。★

2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For mythology, this was portrayed worse than The Prince of Egypt, but for fight scenes, much better. Ridley made this B.C. myth into some medieval war story. Pulling that sword from Red Sea, what was I seeing? King Arthur? Another Batman as Moses, next Moses, Robert Pattinson. I think Holy Bible was the origin of the idea of genocide.

28分钟前
  • .
  • 较差

雷老爷子真是拍史诗拍上瘾了,给人刻板严肃的感觉,摩西的塑造在我来看是非常有问题的,但是这种电影绝对是不可再生资源。

30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推荐

我从第二十分钟睡到倒数第十分钟,醒来后看完大洪水就离场了

32分钟前
  • YOU
  • 较差

好看

36分钟前
  • H2
  • 力荐

虽然一段文字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方式我不认可。看得出来导演想要消解“他”的作用,那你就别拍这个题材啊!增加的爱情部分让整个无聊的故事变得更加俗不可耐。

39分钟前
  • 阿欧
  • 较差

虽然是宗教题材,但卖点在东方宫殿和特效灾难,虽然有贝尔,但是仍然没有对人物的刻画。分红海里让人感动的不是神的力量,而是那些绝望又充满希望敢于跟随摩西往海里走的人。这部戏对神的描述实在太失败了。

42分钟前
  • Jane
  • 较差

这么吊炸天的卡斯居然拍出了这种掉渣天的电影。。。

45分钟前
  • mereth
  • 较差

对于不甚了解圣经故事的我来说也是个科普,摩西到底是不是真存在过呢?我不明白,神那么憎恨Rameses,为什么不直接杀他?而是让无辜人死?本片优点是显神迹部分特效处理的很好;缺点是紧张感不够,像在慢吞吞的讲故事。Elton演技有些突破,Christian Bale无特别突出的地方,也许他的演技一直保持平稳。

50分钟前
  • 生命是种神秘
  • 推荐

还是预告片好看

53分钟前
  • 盗米者
  • 还行

65/100 上帝都黑了。

56分钟前
  • SELVEN
  • 还行

rames的戏份不多啊~只是在讲moses和上帝的沟通!上帝的力量不是吾辈能与之抗衡的。 上帝真的存在吗!

59分钟前
  • 旺仔 小馒头
  • 推荐

其实还可以啊……中间天灾和上帝每次出现都有种恐怖片的感觉哈哈,被6分骗了。

1小时前
  • 猫阿水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