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齿铜牙纪晓岚》,刷过四遍了。
这个剧虽然是一个戏说系列剧。
共四部,每部四十集左右,每部都由几个小案件够成。
因为这个戏开始喜欢张国立老师和王刚老师,虽然是演戏说剧,他们两个人的角色也是在历史的大框架下,后人臆想为主,并非严格的人物还原。
但是,单纯从角色本身来说,纪晓岚、和珅两个形象却有血有肉,生动非常。
特别是王刚老师的和珅,很认真的表现了人物的复杂性,演示了怎么做才能不脸谱化的演绎一个反派角色,并且不会简单的洗白一个反派角色。
这个剧也有狗血感情线,只是全都在皇帝身上,和珅与纪晓岚也有蠢蠢欲动的时候,不过导演和编辑还算收敛,最终让老二位都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事业线,没有全员恋爱脑。
看了这个戏,你会深刻体会到,男人可爱不是因为相貌,又老又胖的男人也可以很可爱,还有就是男人只有和男人才会百态尽现……第一次看这个剧还是一个暑假,陪老妈杀时间看的。
后来几次都是无聊不知道看什么,就翻出来复习一下。
然而,现在回想,国内电视剧有一两年流行戏说剧。
那个时候的编剧和导演,虽然已经开始一女多男、一男多女的套路,但是一般剧集的主线都还在,帝王将相们还知道自己的主业是什么,美女帅哥们也不会因为美貌就能通杀一切……那个时候,会讲故事的编剧和导演还是挺多的。
现在的作品,能好好的讲明白一个故事,好像都是奢求。
小时候很喜欢看的一部电视…铁三角真得很好…张铁林在的地方…国立老师就要给他去让位…纪晓岚的风趣幽默却不失大气…皇帝还是那么霸气…和珅也如一往的深入人心…坏坏的却不讨厌…还有杜小月的率真可爱…莫愁的温柔善良…莫愁和皇帝的爱情让人唏嘘…杜小月的情感纠葛也让人揪心…祝君豪的知书达礼…丰绅殷德的坚毅果敢…最后纪晓岚和和珅为了留下皇帝携手合作…共同做的努力也让人十分动容…
这真的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值得我们致敬的经典。
皇阿玛张铁林,和珅的王刚,纪晓岚的张国立,经典的“铁三角”真的是堪称经典!
把角色表演的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诠释经典。
乾隆皇上的雷厉风行,大学士纪晓岚的刚直不阿,户部尚书和珅的阿谀奉承,三个男人之间的斗智斗勇真的是十分精彩,让很多人都佩服不已,也让人记忆犹新。
不得不说的还有纪晓岚身边的“红颜知己”杜小月。
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又存一丝正义,女中豪杰。
长得俏丽可人。
做事率性而为。
深受乾隆、老佛爷的喜爱。
先祭出一段原剧经典的纪晓岚和珅监狱对话。
“纪晓岚:好酒 真是好酒 来来来 请请和珅:到底是纪晓岚啊,一尝就知道这是好酒啊!
:行了吧,和大人!
有这样的好酒,你还能不孝敬皇上,来来来。
:说实话这酒只能与知音分享。
:堂堂和大人,你的知音会在牢里?
:三国时曹操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今夜,和某有同感哪!
:和大人,大奸与大善岂能并列。
你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呀?
:行……君忠我奸,君廉我贪,君贤我恶,行吧?
天下清名被你占光,天下恶名被我占光,那你我岂能不饮上一杯呀!
:和大人,咱们还是得说点正事吧!
燕城这帮贪官哪,把人吃的粮食换成了牲口吃的麸糠和草料,那和大人不觉得惭愧吗?
:我倍觉欣慰,纪先生有所不知啊,这一斤口粮啊,可以换三斤麸糠,原本能救活一个人的粮食,现在可以救活三个人了。
:可麸糠是给你牲口吃的不是给人吃的!
:哎呀,灾民还算人吗!
(纪晓岚震惊脸)
图片来自网络:你不要把眼睛瞪那么大。
你知道不知道,行将饿死的人已经不是人了,那就是畜牲。
只要能活着,还什么麸糠啊?
那是好东西!
:此话出自堂堂和大人之口,真是令人震惊。
:你当然感到震惊。
你是一介书生,你只会在书斋里手捧圣贤书骂骂当朝者而已。
:当朝者不公自当抨击!
:你干嘛火气这么大,来来来,喝酒,喝酒。
纪先生,你见过这个吃观音土活活胀死的人吗?
你看,你不知道。
我再问你,你见过这千里平原所有书皮都被啃光的情形吗?
易子而食,你当然听说过,那是史书上的四个字而已,我是亲眼见过的呀。
这换孩子吃,就是锅里的一堆肉。
你以为我毫无人性是不是,你以为我只知道贪钱敛财是不是,我亲自到灾区去过,到那一看我心都凉了。
不管朝廷发下来多少救灾的粮食,永远也不够。
如果我不设法变通一下,那你在灾区看到的就不是灾民,而是白骨咯。
:可以朝廷再请求拨放嘛!
:朝廷,你知道国库还剩多少银子?
你不知道,你根本就不知道。
眼下国库就是个空壳子了。
:可朝廷还是发了赈灾粮款了,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部在侵吞这救灾的粮款。
:救民先救官,官都活不了,还救什么民。
谁去发给他们赈灾粮款,是你发,还是我发?
还不是得靠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
喂饱了他们,他们才肯给我去卖命。
:贪污受贿居然还有了大道理。
:这是几十年官宦生涯换来的大道理,这是千千万万血淋淋的事实换来的金道理呀纪先生,他你怎么就不懂呢你?
:点点滴滴皆是民脂民膏。
和大人,你怎么忍心在这饥民的口中去抠出一粒粮食呢。
:又来了,行……喝酒…… 官字怎么写,上下两个口,喂饱上面一个口,才能再去喂下面一个口。
:宋有包公,明有海瑞,愧杀大人也!
:对……清官的确令人佩服,可清官也令人畏呀!
:和大人,您就是无敬无畏,所以才无法无天了。
:那我问你,古往今来多少清官多少贪官。
:清官如凤毛麟角,贪官如黄河之沙。
:对呀,那我不依靠他们我依靠谁呀。
要是没有他们撑着,那就是个屁,我容易吗?
说实话,这满朝文武,我最不愿意得罪的就是纪大人咯。
:可是我常常得罪的就是和大人。
:这不又回到那句话,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喝酒。
” 这一段极为经典,我本来也是因为这一段重看《铁齿铜牙纪晓岚》。
现在看来和珅纪晓岚再没有什么绝对的善恶之分了。
有个观点我很认同——和珅纪晓岚同朝为官,皆为皇上办事,在各自的立场上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和珅是实干主义,纪晓岚是理想主义。
很多事情交给纪晓岚是办不成的,和珅却能办成,但是如若没有纪晓岚这类人物,世事就更为悲哀了。
和珅是在已有的环境,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做好一件事;纪昀是力争改变不公现实使得现实更趋向于理想。
在现实中不能很好的存活下去,自顾不暇如何能够改变其他。
全剧的时间设立在清朝,和珅纪晓岚都是为封建王朝皇上效力的臣子。
没有这个大背景,剧中很多情节会变得荒诞可笑,也正是因为这个背景,所有人物都无法跳出三纲五常。
关于《红楼梦》的部分,皇帝因此书有违自己统治遵循的道礼法教,下令删改这本多人保护的好书,这样的思想上的统治在今天也是能看到的啊。
由所谓人伦礼教所导致的悲剧在剧中处处都是,至情至性的湘云无法摆脱不幸婚姻绝望自杀;才女苏卿怜只因皇上青睐失去自由无奈剃发出家;寒门状元只因拒婚惹怒皇帝贬为平民,十年寒窗毫无意义;数不尽的文人雅士被捕风捉影的冠以反清复明的罪名致使家破人亡。
自由平等是多么可贵。
言论自由是每个人都应该力争的权利,当随便一句话就能被莫名其妙按上罪名,人心惶惶,信任缺失,世界就太黑暗了。
作为一部喜剧,剧中轻松的点当然有很多。
说一个唯一让我心动的点吧。
第一部第33集34分,纪昀为救忠臣洪御史暗中让小月行动,结案后皇帝在金銮殿颁布奖惩,要治小月的欺君之罪,小月支支吾吾不愿说出幕后的纪昀,纪昀见状自己站出来承担罪责。
张国立演的好啊。
纪昀站出来之前目光像是紧锁小月又像是放空,表情平淡中又像是带着丝丝微笑,瞟了一眼皇上后目光又回到小月身上,似是不舍小月挨骂,紧接着就站出来了。
不忍同伴受责主动站出的桥段各类剧中都有,此处不同的是,纪昀这一站既没有褒奖自己暗中救人的傲慢,也没有为自己主动承担而感到骄傲,更没有面对欺君之罪的恐惧,只是果决而又平淡的站了出来,这一站与世无争,淡然如水。
纪昀不争功亦不争罪,他根本就不在意功与罪,只是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
这一“站”站出了一个成熟稳重而又淡然脱俗的谦谦君子形象。
也不知道是否由此站出了我的柔软少女心,总觉得后面的桥段煽情戏份变多了。
和珅吃了败仗,乾隆说的是小心脑袋,让纪晓岚去拟,结果和珅接到的就是小心尔的狗头。
这天下怎么到哪里都知道纪晓岚是清官,和珅是贪官,那时候是又没网络也没报纸,这怎么传的?
说不是纪晓岚拼命传,又能是谁传?
关键是你也没有实质证据,没证据就天下人都说和珅是贪官,这是什么人!
就是清朝皇帝给和珅定的二十大罪,也只是说和珅有钱,没说和珅贪污。
小时候看铁齿铜牙纪晓岚,觉得三个人斗嘴十分有趣,最近又重温了一遍,感叹张国立老师,王刚老师,张铁林老师的铁三角演的依旧的那么深入人心,张国立老师把一代才子大学士纪晓岚的聪明才智,足智多谋发挥的十分出彩,王刚老师更是把和珅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张铁林老师的皇帝,运筹帷幄,三个人在朝堂上斗智斗勇,一点都看不厌,每个单元的剧情丰富又紧凑,袁丽老师的杜小月也十分出彩,这样一部诙谐有趣内容丰富的剧很难得了!
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算是从小到大一直看的剧了,因为连续出了好几部,剧中的主体人物没有变过,就是皇上,纪晓岚,还有和珅。
这三个铁三角,从第一部贯穿到第四部。
君与臣,清官与贪官,愚钝与精明,对比鲜明,惹人深思。
曾经我爸爸和我讲过,要多学学和珅,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会让我学习和珅那个贪官,作恶的人,而放着光明正大的纪晓岚不让我学。
他说,在某些方面,学习纪晓岚是对的,要有自己的底线,而在某些方面,学习和珅是对的,因为他的圆滑。
直到我走入大学,接触社会,才渐渐明白这个道理。
有时候,过分的耿直会让人觉得虚伪,就像剧中的纪晓岚,弘扬那种清官的精神没错,但是多了久了就有种腻了的感觉。
而皇上每次都把事情的真相看得真真的,心里明镜似得,为什么还百般纵容和珅呢?
因为人家嘴甜,人家会看脸色。
谁都喜欢别人夸自己,谁都喜欢别人看自己脸色,皇上也不例外。
所以他虽然知道和珅私底下的勾当,虽然知道纪晓岚为官清廉,却依旧对和珅小惩后宽待,对纪晓岚表扬后敷衍。
用在生活中一样是可行的,对待领导,一味的死脑筋,打死都不屈服是不可能不吃亏的,做人要左右兼顾,不可太贪,也不可太耿直。
这就是为什么小时候喜欢纪晓岚而现在越看越喜欢和珅的原因,因为不再单纯,因为懂得越来越多。
这大清国的事,有哪一件是法律说了算的, 只有银子说了才算。
奢靡成性,贪污成风,陋规变作成例,为官者肆无忌惮,人人敢残民以逞其私欲,老百姓苦不堪言。
这是纪晓岚冒死直谏的话。
另一方面,在乾隆皇帝眼中,大清盛世是物富民丰,府库充盈,历代盛世,莫如今日。
眼熟吗?
这部电视剧可能是我接触到的除还珠格格之外的第一部宫廷剧,不是宫斗而是朝廷的斗争,机智果敢的纪晓岚,谄媚狡猾的和珅,仁德之治的皇上,这一对铁三角也是永远在我们心里,是这么一个天团,没有青春偶像的年轻帅气,但以情动人,有一种让人心里很舒服的感觉,虽然和珅和纪晓岚斗的是如火如荼,但仍然透过屏幕能感觉到他们之间的彼此爱护,虽然和珅对纪晓岚是种种刁难,但纪晓岚总是以儒家的和气相待,举手投足间,纪晓岚是如此的儒雅睿智,虽然根据历史,可能纯属虚构但仍是一部不可超越的经典,事过境迁,这部剧不输丝毫。
这部大型电视连续剧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被我看完了,连续四部,每部有每部的精彩,当然也有各自的失败。
可以说这四部主要的人物设定就是三个人——乾隆皇帝、纪晓岚及和珅,故事也是围绕他们三个人展开的,通过一些案例来重新阐释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大著名人物。
纪晓岚,故事的第一男主角,可以说是一位道德模范、官员楷模,他的刚正不阿、大义凛然、忠孝节义、体恤百姓等等可说是融汇了中国古代“圣贤”的各种好的品质,这是值得提倡和赞扬的。
但是这些品质中也有一些是不适合政治官场的,这些都体现在了乾隆皇帝的用人之道上。
乾隆皇帝,中国古代的圣君之一,中国古代历史最后一个盛世的缔造者。
作为皇帝,特别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的君王,他有博大胸怀、高远志向、正义明理、选贤任能等特征,也有猜疑妒忌、高强的政治手腕、风流成性等特征。
他同时重用纪晓岚和和珅是他帝王生涯中最得意的一种政治手腕,纪晓岚是清廉之官,用作忠言直谏之谋士,而和珅是贪恶之官,用作整治国家之治士。
纪晓岚的文学修养和珅没有,和珅的官场游刃纪晓岚没有,乾隆正是看中了这些才会同时重用他们二人,以使得彼此互相牵制,永保自己的帝位。
和珅一直被认为是清朝的大贪官,据载嘉庆皇帝查抄和珅家产竟然逾亿两白银,可见他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贪钱啊。
但是,乾隆皇帝明明知道他是贪官却为何不杀他呢?
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因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只贪钱不叛乱,他是典型的封建帝王的奴才,只效忠皇帝,为皇帝分忧。
在和珅担任军机处首辅时,朝廷中的大小事务几乎都经由他手,虽然也有一些不合法合理合民情之处,但大体上讲,却保证了清政府的稳定以及清统治的稳固。
正因为他的作用比他的害处更大,所以乾隆帝才会网开一面,不仅不杀他,还在遗诏中嘱咐和珅死时要留全尸,可见他们关系的不一般。
纵观三人,对于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纪晓岚的人格品质可用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支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乾隆帝的人格品质对于企业或政府领导未尝不是借鉴的对象;和珅的人格品质在当今社会流行的所谓“人脉说”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3。5
挺好笑的。
那会真是什么台都在播……
集齐了所有不爱看的眼圆
铁三角很经典了,王刚老师的和珅实在讨厌不起来
到底是编剧太聪明,还是中国人太愚蠢?为什么中国的电视剧瞎编瞎写都能受到那么高的好评?一个贱人,真正的奴才被描写的那么正义,那么睿智。中国人的智商什么时候能开?从读书开始吧
毁我青春啊啊啊
经典3P……
挺搞笑的!
第一部的剧情是最紧凑的,不过还是喜欢第二部呢。后面两部无视
有意思
好看归好看,历史是一点不沾边啊,极大歪曲历史之作。
最喜欢那个才貌双全却命比纸薄的苏卿怜。
和珅就是乾隆的白手套。纪晓岚是正人君子。可是有些事情,正人君子是解决不了的。
给乾隆洗白的真彻底啊
跟康熙微服私访一样烂
逗闷子
为什么要给纪晓岚洗白?
印象最深的就是纪晓岚与和珅一对儿活宝。有一集讲的是纪晓岚让和珅在三碗饭里面选一碗,结果和珅选来选去还是中了计,吃到一碗没有肉的饭,皇帝在旁边笑得不能自已~
铁三角看他们斗嘴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