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在中国:关于爱与正义的进行曲今年为好莱坞大片贡献过第三次票房后,我觉得2007年已经比较圆满了,剩下的时间可以闲来无事捣捣八卦,比如同样是花了那么些钱,为什么蜘蛛侠被认为有些SB但票房颇佳,加勒比海盗风评尚好却略显冷清,而变形金刚则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出远超前两者的不凡气势,甚至从进场前所看到的规模庞大的买票队伍,到散场后堆满一个角落的空爆米花桶(印着两派首领华丽的头像),都很明显地充溢着某种异常亢奋的气氛,而这种现象在中国之前还并不那么多见。
首先,绝对要承认有爱这种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
对蜘蛛侠而言,我们的儿童时代并没有在复活节大游行上追过它的气球,也没有像追圣斗士那样狂追漫画版多年,只是小人物做大英雄的路线根正苗红,走进了人民群众的内心;而加勒比海盗,走的是男色+动物的华丽路线,异域风情多少减弱了亲和力,好在它的基调比指环王要邪恶许多。
对于变形金刚而言,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曾经的男孩如今的大叔们从几个月前就已经high起来了,当擎天柱大哥带领小弟们威风凛凛地列队行进在高速公路上,我听见旁边不只一个声音发出了“我靠”的赞叹,并且感受到一种“80前大叔全体起立膜拜并团结在领袖周围并高呼‘擎大哥您回来了!
’”的奇怪气场盘旋在漆黑的影院上空。
从星球大战到指环王到蜘蛛侠,我们的人民终于和世界无产阶级兄弟们接上了头,这种集体力量无异于山洪暴发和大规模行为艺术。
其次,对绝大多数观众而言,似乎还存在一种叫做“人类对非人类大型智慧生物宠物欲望渴求侯群症”的心理作用,小孩子喜欢恐龙玩具和巨型宠物犬,年轻人想要车车和马马,如果谁真的能骑着狮子逛街——那真是酷毙了。
强大又温柔,这样的朋友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梦想(无论是男是女),被一只巨手小心地捧起并放在肩头,或者一张大脸向你诚恳地垂下来,两只湛蓝的眼睛忽闪忽闪地说:“I need help, please!”OK,还有什么笔这更拉风更能满足我们人类小小的虚荣心呢。
至于像大黄蜂那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又能打架又会泡妞且心中只有主角和大哥的极品忠犬,真不知道萌杀了多少姑娘们,至少该兄弟被多次SM的过程中我听见周围洋溢着各种充满母性与爱慕的惊呼声。
最后说到电影本身(注意,以下为严重恶搞+剧透,行人小心脚下)。
鉴于当年放动画片的时候我尚在幼儿园,许多人物和情节早已在记忆中模糊得不成样子,很多时候被镜头晃得分不清谁在打谁,但这次的故事却被导演讲得非常逗——人够多够热闹各派力大招猛打得够精彩,许多角色又足够SB足够有爆点。
看到大哥出现的时候我突然领悟到,这是一个鹿鼎记的美国机械版——还是周星驰版的鹿鼎记。
主人公韦山姆身为一个既没姑娘又没车的小混混,有意无意中结识了英雄好汉茅十八·大黄蜂(当然这个茅十八未免太靠谱太美型了点),从而了解到天地会(汽车人)与神龙教(霸天虎)之间的多年争斗,同时小宝被两派再加上朝廷的走狗三面夹击,就因为他被发现藏有四十二章经(就是他祖传下来的眼镜),而通过四十二章经就能找到传说中的大清龙脉!
(就是那个cube啦,谁得到谁就可以毁灭人民政府)现在你开始晕了没?
接下来传说中天地会第一好汉绝对正义的陈近南大哥(不用我说是谁了吧)带领弟兄们出场了,反派绝对邪恶的神龙教首领也从沉睡中复活了,三派开始各种相互砍啊砍啊砍啊砍,同时各种华丽的龙套们也纷纷出场(我们可以给每一个角色都找到对应的身份,不过这样也未免太无聊了……)总之最后正义战胜了邪恶,大清龙脉被毁,政府暂时安全了,韦小宝成了大英雄,茅十八身负重伤留在小宝身边继续帮他泡妞,陈大英雄站在夕阳下眺望远方,感慨一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他身后一大群光彩照人的电灯泡(每辆车上起码打了几十个灯……)围着一对正在打kiss的男女,多么有爱,多么正义又是多么邪恶的场面……这样的故事怎能不被观众喜欢呢,别逗了,跟我一起乖乖等续集吧,我模糊的记忆中还有一个缥缈的声音在呼唤着:“机器狗快出来吧”出来吧出来吧出来吧
昨天晚上去影院看了变形金刚……目的很单纯,体验也很单纯上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是看 MI:III ,一年下来早就忘记了在电影院看片的感觉。
再次坐在电影院里看变形金刚这样的影片,绝对可以值回票价了。
变形金刚这个东西其实对FXCarl的生活影响并不大。
小时候变形金刚最流行的时候虽然看着那商店里的一个个变形金刚很是眼馋,但是因为家教原因,未能拥有一二。
(国产的,不到火柴盒大小的那种不算)动画上,那个时候也并没有看很多,或者说,那时候看的,现在也没有太多印象了。
所以这次看变形金刚的“目的性”,甚至还不及前年去看头文字D。
毕竟也是在网上溜达的人,更何况还是车迷,早在变形金刚上映之前就已经对变形金刚电影中的变形造型有了认识。
实话说,变形出来的机器人非常有“生命感”,某种机械生命体的感觉。
也许是这些年比较流行这种东西,电影的Matrix系列,游戏的MGS4之类,都有类似的风格设计。
够酷,但是也有点慎得慌……不知道是之前接触到的所谓CG变形技术的原理(外在可见体积不变规则),还是之前预告片啦、图片啦看了不少。
至少很多人最为惊讶的机器人部分,FXCarl是基本上没被震到……只是对工业光魔的艺术家们投入的工作量无比崇拜……太不可思议鸟……实际上除了机械人,片中的很多其他地方也是酷到不行的。
譬如说影片的序章部分,Blackout 眩晕 变成的 MH53 在摧毁美军基地的时候,冲击波的效果和穿甲弹的效果都是极度震撼的。
Scorponok 蝎子 在跟踪 Lennox 一行人到一个沙漠小镇的战斗有个镜头甚至是以往影片中从未出现过的:以非常长焦的方式从 Ac130 的炮火方向拍摄 AC130 轰炸蝎子所在位置的镜头。
因为镜头非常非常的长焦,整个小镇和飞机之间看上去几乎是平行投影的……视觉效果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简直就像是游戏……对于车迷来说,大黄蜂的事情肯定是非常关注的。
但大黄蜂(雪佛兰 卡美罗 - Camaro)之外,一开始就以 Ford Mustang 警车版造型登场的 路障显然是更有型一些啊。
在以前的动画中,路障好象是博派的说,汽车的造型则是更为有趣的……恶魔之Z!
有兴趣的同学们一定要去参考 湾岸MidNight 动画啊。
但是绝对没有这次登场这么帅!
野马警车版哇 >_< !大黄蜂的在影片中的登场是颇有趣的。
在我们的愣头男主人公去挑车的时候。
在 1976 Camaro (也就是大黄蜂一开始造型)的旁边停的那台奸商想以 4000 美元卖给主角的甲壳虫其实才是过去变形金刚动画中 大黄蜂 的造型哦。
片中因为女主角的不满,大黄蜂从1976 年版瞬间变成 2007 Camaro 的镜头实在太有才了……很爽,很强大。
从 Camaro 变版本来看,FXCarl 突然联想到了去年的欧美复古风 …… 难道那些车其实都是设计出来想参与变形金刚角色角逐的么?
或者说反过来……难道是雪佛莱的赞助费已经缴纳到了某个程度,然后专门设计了这么一段情节?!
爵士 Jazz 可以说是在变形金刚中贬值最厉害的角色了。
因在爵士最早的造型中,其形象是一台 Porsche 935Turbo …… 可是在电影版中,Jazz 随随便便挑了一台 Pontiac Solstice (造型大家自己 Google 或者 Baidu 去好了)就把自己弄成那模样了 …… 不知道 庞蒂克给塞了多少美刀在混到的哇。
老大擎天柱也换了车型,不过好在品质没有下降,平头大卡变成了带个前伸引擎仓的……其实是要稍微难看一点点。
不过可以忽略了。
要说这次去看变形金刚有什么遗憾的话,那一定就是没看到原声版了……在电影票上,居然没有任何关于版本的说明……虽然说这次变形金刚的配音算是不错,但没有听过原音版总是不爽不是?
有些哥们扬言要去重新看一次原声版,FXCarl没那么有追求,估计等有了HD版的下载之后,也许会下载来再看一次吧电影的最后……红蜘蛛以F22战斗机的形态单机突出大气层……错愕之余,突然意识到:原来续集已经是在酝酿之中了啊http://fxcarl.net
(经典致死的东西 哪怕首映的是一堆海报 也会有狂热的追捧者激动休克 所以这周开始连AMC影院的时间表上都显示几乎所有的影片都让道给了Transformers 我本来还故作镇静状 但是影片一开场就失去理智了)先介绍一下角色 (参考http://www.transformersmovie.com)人类:Sam 男主角小子Mikaela 女主角,sam的女伴Captain Lennox 美军官(其余忽略)机器人:友方 Autobots (一共出现5个)Optimus Prime 擎天柱-长头公路重卡Bumblebee 大黄蜂-Camaro跑车Jazz 爵士-Pontiac跑车Ironhide 铁皮-GMC重型皮卡Ratchet 棘轮-悍马敌方 Decepticons (一共出现8个)Megatron 威震天-外星喷射机Barricade 路障-Mustang警车Starscream 红蜘蛛-F22猛禽战斗机Blackout 眩晕-MH53战斗直升机Frenzy 狂暴-立体声音箱/手机Brawl 咆哮-装甲坦克Bonecrusher 推土机(?
)Scorponok 蝎子*************************里面所有的人和机器争夺的就是一个号称可以创造无限的能量块 它在Autobots和Decepticons双方的战争中丢失于茫茫宇宙中 落于地球一上来就是Blackout大闹美军基地 飞火连天 捏死很多小虫除了Lennox一行人 国防部紧急报道情况惨烈 众人不知何人来袭 迷茫Sam开始是个看起来很不牢靠的青春期愣头青 忙着应付学校和对女孩Mikaela产生幻想 同时在旧车铺“偶然“的拥有了人生第一辆车 伪装的Bumblebee这边Scorponok阻杀幸存的大兵们 终于被连绵的飞弹和炸药击倒 由此揭开人类武器反抗的序幕(影片上映在独立日期间 所以铺张展示了美国的军备)Frenzy做为出色的间谍 在空军一号上大展身手 窃取了大量情报并播种了病毒 而Bumblebee开始以颇搞笑的方式与Sam相处 比如随时放应景的情歌Sam祖父的祖父是个冒险家 当年在南极的冰川里偶然发现了被冻住的威震天 威震天借此把藏有能量块的地点图烙印在了他的眼镜上 Sam因为在ebay上拍卖祖父的祖父的眼镜而因此同时被机器人双方找到Bumblebee开始向擎天柱等求援 Sam因此发现了变形金刚的存在而同时开始遭到追杀 擎天柱等另外4人抵达地球 并先在Sam家的花园里东躲西藏了一回 (期间还出现了国防部内叛逆的女研究员这种剧情 忽略不计)人类尚不知机器人也有好坏 一律围追堵截 Bumblebee因此成为牺牲品 所有与此相关的人类都被带到了大水坝 由此揭发出一个秘密基地(极其老土的剧情设计)原来人类早已找到了威震天和那个巨大的能量块 能量块可以使任何电子品激化成智能机器人 人类也知晓了Autobots与Decepticons之分Frenzy再次收集到足够的情报 地球上的Decepticons全员集合杀过来 摧毁基地 威震天从冷冻中复活Sam等人救回Bumblebee 后者让能量块缩小并带之逃离基地与擎天柱等人会合 其余人类也各使招式迎敌余下的情节就是Autobots和Decepticons的城市大战 (导演当然要选楼高车多人杂的大都市嘛) 很明显的就是Decepticons的实力牛 人多力强 虽然Bonecrusher被擎天柱干掉了 但Brawl有毁灭性的攻击力 而Starscream和Blackout都是不得了的狠角色于是Bumblebee残了 Jazz战死 Ironhide和Ratchet跌跌爬爬的护送拿着能量块的Sam逃跑 擎天柱和威震天一路扭打 Mikaela也发飚献艺 人类开始凶残的帮忙 终于扳回局势 最终大胜利结局最后Autobots们望着夕阳和情侣感慨 地球真美好呵。。。
*************************变形金刚迷请不要指望那些亲切的外星机器人可以面目有非 都是变形的变形金刚 只能模糊猜出谁是谁 本来几步的变形在电影里看起来是几百步但是这样的变形金刚依然那么惊人绚丽 机械的声音此起彼伏的时候 影院都窒息了大黄蜂实在是可爱动人Decepticons比Autobots出彩 够狠够帅够聪明Frenzy真是对付人类最好的武器之一 在ebay上都驾轻就熟男孩子的成长要靠女人和车*************************此外一定要提一下本片的soundtrack预告片以及影片结尾的是Linkin Park的what I've done (又一个抓狂的理由)尤其间奏里的秒数音段非常适合气氛the goo goo dolls的before it's too late是耐听的mutemath所贡献的remix版主题曲 沾满电子的味道 值得一尝xinya
说是奔电影去不如说是为了找回儿时的回忆。
这句和“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一样经典的台词我相信许多我这个年纪的人一定是耳熟能详,小朋友们一块玩儿的时候都抢着做擎天柱的记忆不禁让我有点唏嘘,老泪纵横太夸张,浮想联翩却一点都不过分,打过架的小兄弟,还有邻家穿花裙子的小姑娘,哦,扯远了。。。
电影本身坦白讲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书写的,电脑特技也是炉火纯青,除了机器人的面部做的都略显邪恶,不如动画片中博派机器人亲切,变形的过程以及声效做的也是无与伦比。
对于看惯了DVD的朋友,推荐去看大银幕。
友情提醒,一定要在前一个小时抽空走下肾,不然由于肾上腺分泌增多而导致像我似的在两派打斗最激烈的时候而不得不飞奔厕所而遗憾啊!
随文附变形时的经典声音,可作手机铃声。
期期咔咔 http://www.box.net/shared/7pxqahlvz8OST:http://www.mininova.org/tor/777923高清晰壁纸:http://www.mininova.org/tor/762292Ps:为什么主演里面不写变形金刚这几个名字?
我下午把擎天柱大黄蜂爵士包括威震天红蜘蛛都加进去,怎么现在又没了?
难道这部电影他们不才是真正主角么?
<变形金刚>真人版一公映,就吸引了无数的老金刚迷.我们这一代多是看过日本动画版的,抱着怀旧的心情大多会看一看.我就是这样的,看完了之后,特别失望.首先说说情节,毫无疑问地老套.动画片似的天真情节,我们可以理解,毕竟原版就是动画片.但情节线索太松散复杂,有很多不必要出现的人物和不必要出现的事件.有很多朋友总结得很好,三条线,我看有五条,第一条,主角和他女朋友,必不可少;第二条,航天局的年轻女技师和她的胖子跟班,第三条,那几个白痴美国兵(其中一个是越狱里的SUCRI,在这里还是一样爱说西班牙语),第四条,博派和狂派,第五条,国防部长和特工(不知道为什么美国总统成了个可有可无的人物,这种大事都不惊动总统吗?).其中第一和第四条是主要线索,其它的可有可无,纵然需要,也太多了.尤其是让我想不通的,那个说西班牙语的SUCRI后来跑哪去了,既然不重要,开始就别给那么多镜头呀.过多的线索,就显得情节松散,最后组合在一起就有点牵强附会了.我想,去掉一些线索会让影片更好看,首先要把美国兵给去掉,影片开头花大力气描写美国兵跟机器怪的战斗,完全多余,而且没有必然性.人家威震天的兄弟来这是要找老大和立方体的,干嘛开始就要跟军队干架,没必然性嘛.干架就干架,为什么要给那几个家伙这么多镜头呢,表现什么东西呢,既然给了,就得当回事,后来除了个小白脸其它人就这么销声匿迹了,失败中的失败.其次,要在特工和女工程师之间去掉一个,让我选就把特工的角色全去掉,表现个垃圾特工有什么意义呢,毫无意义.这样的情节,让人似曾相识.比如,国防部破密码和女技师,像<独立日>里那个类似盖茨的人物和情节.第七防区部门,像<独立日>里的51区部门.特工,类似于威尔史密斯<黑衣人>,干得也是一样的活.<黑衣人>里找得是银河,这里找的是立方体.至于美国式的搞笑内容,看多了就没新意了,美国人的幽默太直白,直白就是无趣.干枯无聊的笑料,看多了不但不想笑,直想吐.其次,影片穿邦程度太厉害,发现了N处穿邦,我觉得有一处特别不可原谅:就是主角被大黄蜂(F/A-18大黄蜂?汗!!)追入一个停车场的时候,向一辆警车求救,该警车里开始没人,中间有人,然后又没人,最后变成个狂派战士(有人说像是霸天虎,我看不像),人估计也让霸天虎吃到肚子里去了.最搞笑的是男主角还对着警车的窗解释了好一阵,我晕,没人你说什么屁话啊.这个穿邦太厉害,不仔细看也能看出来.第三,影片除了卖特技就是卖特技,演员挑得太烂,没一个好点的.男主角希亚·拉博夫,就是在<地狱神探>里给基洛.李维斯当跟班的那个孩子,我至今还记得他对着汽车观后镜竖立中指叫"ASSHOLE"的样子.女主角是个花瓶,漂亮是没的说,就是没深度.唯一有点名气的是国防部长,在<谍中谍I>里演过吉姆.影片特效让人眼花缭乱,机器变形可复杂得很,基本看不出来哪是哪,美国人的长处.看不出来,就看个热闹,反正也不是玩具能模仿的,呵呵.大家伙就算了,我觉得小机器人非常好,尤其是那个录音机变的家伙,灵活又猥琐,非常到位.还有那个手机变的小机器人,对着玻璃罩一顿乱射子弹,还发导弹,很好玩.战斗的场面追求逼真,也很不错,唯一的缺陷是有点乱,房子乱炸,子弹乱飞,总体还不错.这种效果国内是做不出来的.由此我感觉到技术更新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张艺谋说过,他们的机器我们有,但是我们没有操作机器的人,中国电影,缺乏人才啊.总体来说,这部真人版的大片特效很好,但情节老,演员烂,也许很赚钱,但注定了只是部三流商业片,没有任何嚼头,不可能成为一部经典科幻电影.
先给大家看看两段从其他网友文章内的数据:“按照工业光魔内部人士的说法,如果将本片三维建模过程中所使用的多边形(三维建模中的最小元素)一个紧挨着一个连接起来,其长度足以去月球一个来回,剩余的多边形还足以建起两座罗马斗兽场!
”“《变形金刚》中的动画工作量是如此巨大,单单渲染一帧画面,(平均起来)就需费时38个小时;从而打破了由《魔戒2:双塔奇兵》保持的动画渲染记录——后者在制作“树胡”(Ent Treebeard)时渲染一帧平均费时20个小时。
”从上面两段话可以看出,我们在影院里看到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变形金刚以及不仅仅是各动画角色,可以说这几个金刚的建模几乎已经达到了工程级的水平,所差的就是用真正的金属来造一个真正的变形金刚。
影片中的擎天柱全身有一万多个零件,你看得到么?
我也看不到,但是就是这一堆堆我们看不到的细节,让我们在影院里感受到了空前的震撼。
工业光魔的CGI精英们已经不仅仅是在技术上领先,在细节上就远远不是我们国内的那些好大喜功的CGI工作者可以拍马赶上的。
工业光魔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自己,很简单,他们想让这部电影更爽一点!
在得知迈克尔·贝要接拍变形金刚之前,我也曾经和无数的TF迷一样感到遗憾。
因为这个只会捣腾爆炸的家伙是否可以拍出一部史诗性的机器人电影,我实在表示怀疑,甚至我还担心这个始终无法驾驭出色剧情的导演是否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生动曲折的故事,至于影片中所需要的所谓内涵之类的,我就更加不指望这个爆炸狂人会给我带来什么惊喜。
但后来我明白我错了,我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就是为了爽,为了爆炸,为了刺激自己的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什么劳什子的内涵,都一边去。
从上面这点来说,斯皮尔博格找对了人,这个42岁的中年人,最擅长的便是爆炸!
如果说我今天看完电影对迈克尔·贝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话,那只有那给我捣腾的机器人还不够多!
虽然影片中有包括惠普在内无数广告商的出现,但就影片的投资只有1.5亿美元而言,你还能对迈克尔·贝要求什么?
看看那些超过2亿投资的影片,比如《蜘蛛侠3》,比如《加勒比海盗3》,对不起,如果《变形金刚》是处在CGI特效的最高宝座上,那么上述的两个影片则只有在旁边台阶上画圈圈的份。
别不服气,这根本就是两个级别的效果。
看到《蜘蛛侠3》之类的影片我还能在惊叹CGI的漂亮,《变形金刚》则已经让我难以相信这些机器人是用电脑捣腾出来的了。
别在念念叨叨那些动画片中的方块了,虽然这是我们儿时的记忆,但我确实很难想象将那些方块放到这部影片中会是一个什么效果,不要看过几张剧照就大声嚷嚷这些破铜烂铁象骷髅之类的,因为你可以在荧幕上感受到这些“破铜烂铁”的震撼。
如果你不是一个动画版绝对保守派的死FANS,那我可以保证你一定可以接受影片中这些所谓的破铜烂铁。
不要再死要着剧情不放,我就不信你进影院是直奔剧情而去,这个剧情是俗套,但不算弱智,比这个弱智的剧本在好莱坞扫地都能扫出一堆,如果这样的话你还死咬着剧本,那我只能说你是介于装A和装C之间,如果你一定要在这影片中看到所谓的内涵,那就是如假包换的装B。
这部影片不是让你受教育或者让你装内涵用的,这部影片只有两个目的,第一,赚你口袋的钱,第二,让你花了钱之后觉得爽。
我相信,大部分走进电影院的观众,都觉得爽了,而且还不过瘾。
今天看的是配音版,我还要看一遍原音版,我还要再爽一回,贡献二次票房。
对了,那些说一定要看原音版的朋友,我劝你们,如果只想看一遍,还是看看配音版,因为这次的配音版配得很不错,我作为一个长期看DVD一定要看字幕的影迷,都吝啬将有限的目光分给字幕。
还有那些屡次声称在电影院看大片才能睡着的家伙,如果这次你还能在电影院睡着,I服了U(前提是看电影前不能通宵熬夜三天三夜以上)。
迈克尔·贝,我爱死你了!
变形金刚,像太空堡垒、铁臂阿童木、机器猫和花仙子一样是我们这一代人童年最值得留恋的回忆之一。
大家如此期待变形金刚归来,恐怕是对这种怀旧情绪的明证。
但是看过之后,对真人版的变形金刚充满了失望。
电脑特技更加复杂,却让汽车人和霸天虎变成了机器人。
相信看过二十年前变形金刚的朋友都能感觉到,上面的汽车人、霸天虎都具有真实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随着电脑特技技术的发展,变形金刚真人版上的汽车人和霸天虎门要比二十年前复杂、细腻和灵活的多了,但这些hollywood式的特技效果,仅仅注重了技术的表达和感官的刺激,将汽车人和霸天虎们都变成了一堆没有生命和灵魂的机器。
充满了hollywood式的情节和场面,变形金刚还是变形金刚么?
片子开头的就是hollywood式的老套剧情:美国本土受到安全,美国人东怀疑西怀疑,大人物出场场面变得紧张兮兮。
中间的场景和剧情也是一样,激烈的枪战场面、疯狂的的飚车、帅哥美女的恋情。
故事的主体构架不再是汽车人和霸天虎的战争,而是人类在灾难来临式种种反应。
以前貌似简单却有趣的故事情节,被无休止的打斗和破坏所代替。
总觉得二十年前的变形金刚充满了人情味、有着简洁明了却又特色鲜明的造型、汽车人和霸天虎的性格和面部表情都栩栩如生,剧情不算复杂,却又不落俗套,满是hollywood式的情节和场景,今天的变形金刚真人版还是真正的变形金刚么?
庆幸,二十年前拍出的变形金刚不是今天这幅模样,否则我我们又要少了一份美好的回忆。
看完了这部片子,太失望了。
变形金刚,多让我回忆那童年等候电视机播出的时光。
看着那一辆辆汽车啥的突然就变成了机器人,然后激光对战。
那些想看的变形的过程被压缩成了几个镜头。
干嘛搞那么多人类在里面?
多弄点变形金刚,少弄点人类在电影里,直接拍成一部纯科幻的电影多好。
我是不是想看动画片了?
真人版《变形金刚》里的小混混Sam与整个电影里的所有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是老掉牙的套路,稀里糊涂又爱恨交织的爹妈、同学很多年但喜欢肌肉男瞧不起自己的漂亮妞、认为自己在胡扯甚至在吸毒的警察、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领导、置妻儿于不顾舍生取义的大兵.….一切几乎都是不用东脑筋随意从任何一个剧本里都能抓出来的东西。
至于那种让一个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小混混来拯救地球,虽然不至于让人呕吐,但是把变形金刚们嫁接在这些东西上面,庸俗的人让经典庸俗了。
我也用一种庸俗的影评套路来上一段:也许为了弥补伊拉克战争决策的失误,以及不断袭来的恐怖事件给美国社会造成的伤害和内部分裂,影片中强调了在沙漠中的美国大兵、受人敬仰并且果敢干练的国防部长,俨然是美国国防部的形象宣传片。
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刻画,让观众相信五角大楼是有足够能力保卫美国大陆的。
导演还别具用心的为美国总统穿上了红色的袜子,充分表达了公众对这位政客的蔑视,影片制作时美国总统布什正好60岁,红色的袜子也许是这位牛仔总统的本命年的祈福。
把电影---尤其是科幻电影---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评论很让人恶心,但是电影里哪儿和哪儿都不挨着的情节也不怎么让人愉快。
首先是对那个方块火种原的处置,大黄蜂把它放在自己的后座上(变形金刚中汽车人胸部大多就是汽车的座舱)毫无影响,而放在威震天的胸口就直接导致这位本该威风凛凛的人物瞬间毁灭,擎天柱也很多次试图让Sam把那个方块放在自己的胸口上好把自己和方块一起弄死。
更离谱的是这个可以毁灭所有人类的方块,不由汽车人保存却要由一个小孩子千方百计的送到美国军方手里。
为此而引发的战争,既不在大坝底下那隐秘的地方(有利于防守),也不在大坝外面那广阔的西部沙漠,却偏偏要挤进城市。
市民们抱头鼠窜却始终都在那条街上,自始至终战场上都挤满了人类却一个伤亡都没有。
另一个离谱的的环节就是毫无标准可言的机器人的尺寸,变成汽车后的尺寸也就只有之前的一只脚那么大,为了表现好人的高大威猛这也无可厚非,可是这个尺寸和比例随着参照物的不同却在不停的变换就让人有些挠头了。
比整条高速公路都要宽的两个机器人从高空落下砸在高速路上,仅仅是掉了几块石头而已,美国人造桥实在结实。
虽然真人版的《变形金刚》在物理学上的进步(新的金属变形和火种原)有目共睹,虽然完全创新完全独立的真人版《变形金刚》与二十年前的经典仅仅是人物名称上的延续,但是人物、事件的设置,看起来比二十年前的版本要落后很多年,这可真是遗憾。
威震天的演变就像三国里的曹操一样,本身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而用尽手段的“奸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都被人们刻画成了魔鬼。
不仅是威震天,整个狂派看起来都更像是魔鬼。
这种简单粗暴的反面人物的刻画手段,以及博派汽车人从天上坠落后看到什么变什么的与《终结者》完全重复的手法,实在有辱派拉蒙和梦工厂辉煌的品牌历史。
电脑特技、音效、配乐、故事情节和人物设置等等诸多方面,都毫无新意,不过就是好莱坞模式的又一次简单复制。
虽然这并不能阻止全世界的TF迷们对这部电影的趋之若鹜,更不能阻挡TF迷们对变形金刚的收藏热情,但是真人版《变形金刚》简直可以用粗制滥造来形容!
昨天在死党朋友夫妇的怂恿下,赶在Transformer2进入各大影院之前,终于看完了这部令人幸福得颤栗的Transformer1。
由于这个下载的版本又是超强背景补充版的,所以我甚至幸福的颤栗得以至于有些内伤。
小时候的记忆往往最为深刻,这也是我听到变形金刚上映之后迟迟没有考虑去看的原因:我很害怕小时候那个梦幻般的美好回忆会被太高科技的东西打破,即使这些回忆里面包含着八点之后虽然从别人家的门缝里目睹客厅里放着擎天柱大哥和威震天大头目交战正酣,却不得不被父母提着衣服领子勒令去写作业或者睡觉一类的伤心往事。
属于我们的变形金刚没有TAKARA,没有孩之宝。
能够在学校附近的地摊上看到一两个能从小车飞机变出一个脑袋两条胳膊两条腿的玩具,那就是每天放学最大的消遣。
甚至周末路过那个小摊,也要跟家长撒个慌,去摊档上围观一把。
至于那个机器人到底是不是电视里的动画形象,那其实是次要的。
但即使是这样,一个七八块钱的小金刚,也只能是看看而已。
如果真的买下来了,必然会带去学校;如果带去学校,必然会拿出来玩;如果拿出来玩,必然会有意无意地让他人看见,而这个他人显然也是包括班主任或者是科任老师的——于是不免沦落到被训、罚站、玩具没收、通知家长……部分玩具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走过了它们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极其偶然地情况下,摊主会摆出一些仿造得相当不错的金刚,上面竟然还用贴纸贴着狂派或者博派(也就是霸天虎和汽车人)的标志——比如说我曾经见过一架高度逼真的F-15,模仿红蜘蛛的。
这种极其无良的做法使得那个摊位成为一个月之内我们放学后必去围观并且高度恋恋不舍的地点,这使得老师对此无比痛恨,经常到摊位附近去伏击不按时回家的学生:这种尖锐地对立直到某天那个红蜘蛛终于被某个更加无良的人买走了为止,因为这个神秘的买主使那天的课堂里男生们的气氛变得十分低落。
长大之后我开始学习了一些成语,当老师教我们读“如丧考妣”时,我又回想起了那个场面。
“认识来源于经验!
”马克思他老人家以极其深邃地思想,使得我回忆起来时忽然觉得这件事有些哲学般的神圣。
少数心灵手巧的同学会在日记本或者课本上画汽车人或者霸天虎的标志,更为天资聪颖的同学会在日记本或者课本上画擎天柱大哥的头像,而资质直抵达芬奇的同学则会按照胶贴画上的造型给变形金刚们画下群像,在被我们集体欢呼争相传递一时洛阳纸贵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被老师目为洪秀全杨秀清一类的造反派领袖,加上前两类过于活泼而被目视为同党的太平军一起,无情地被扑灭了。
后来这个同学好像考到了某个国内著名的美术学院,正式开始他的大师之路。
而像我这样只能画点汽车人标志的人被迫沦落为一个学理工科的技术民工,偶尔上来怀念一下过去的岁月。
顺便说一句,我对所谓透视和立体构图的了解,是从画能量块开始的……当然也有极其NB的同学,有亲戚在省城或者沿海大城市的,竟然装运了一套六个可以组装成大力神的挖地虎带了回来。
他喜不自禁地带着这套极其珍贵的神物来到学校,还没有来得及发动一场改变我们对地摊玩具认识的洋务运动,就被老师无情地镇压了。
这位心地极好的同学被迫边哭边被罚写罚抄悔过书。
当然,由于这套玩具实在太昂贵,老师很快就发还下来,但是勒令不得再带到学校。
后来这位同学邀请我到他家去做客,当我再次看到绿色闪闪的挖地虎时,幸福得几乎眩晕。
我小时候在当地的电视台长大,有时运气好,某个管八点档的家长偶尔把变形金刚接下来几天将要播出的录像带带回了家,于是大院里同龄的六七个男孩子群情激动,以至于第二天回到学校里,俨然各个都成为一名塞伯坦星球的临时发言人:即使冒着被立刻扑灭和受罚的危险。
但是那种受到周围同学崇拜和成为新闻中心的愉悦感让人像那个穿了红舞鞋的小女孩那样,一直不停地跳下去:若干年后我们知道这样的心理学效应养活了无数三流的八卦娱乐杂志。
二十年前,地摊上的我们打定主意在将来一定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器人;二十年前,学校里的我们发誓要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刻可以自由自在地谈论到底是录音机比较厉害还是声波比较凶猛;二十年前,被父母从电视机前拖走被迫面对家庭作业的我们内心充满着能连续看上几个小时动画片的渴望。
因为当时的我们很绝望,我们不可能和父母长辈说道理,而当时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也不太可能蹦出一些古典哲学或者后现代主义词汇。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怀疑即使我们有道理,也未必能够被承认:这才是最糟糕的。
但是二十年之后,当一个TAKARA或者孩之宝的变形金刚并不罕见地出现在网站上,却很少有人再有当年的狂热了;二十年之后,等到我们终于可以自由地吼一声“汽车人,变形!
”的时候,发现只是喉头动了动,声带张了张,声音却像走到宇宙深处的光线一样被无声无息地吞没在黑洞里了;当我们再“惋惜痛恨”于师长的时候,发现早已没有了那种兴致和需要;至于连续看上几个小时动画片的渴望,早已随着电脑和网络的到来而使人麻木。
所以我们需要《变形金刚》。
虽然我们丧失了痴迷,但总算还有记忆的温情;虽然我们丢失了童年,但总算还有一些东西供我们想念。
我们都知道电影里那些金光闪闪的家伙们炫酷的程度超出了动画片太多,但是我们一致认为那是毫无疑问可以接受的,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再过一回没有过足的瘾,在一次次过瘾中寻找一种或许会有的寄托。
至于过瘾的是什么,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即使把动画版里的设定再原样来上一遍,我觉得观看的人也绝对乐此不疲。
就算将来拍电影版的《圣斗士》,让李亚鹏去演星矢,让范冰冰去演纱织,我觉得照样可以一看,烂不烂都是一种体验。
唯一的请求是,不要让陈凯歌去导演……行文至此,我只想再说一点。
毕竟电影不是电视,网络上有人骂这不是他们要看的变形金刚,骂这是一部纯好莱坞式的机器人配角的爱情电影。
但是我觉得,怀旧,如果能被一个艺术家挖掘出更多的层面,不论是不是好莱坞,都应该宽容一些。
毕竟打破一个固有的印象和模式,都非常不容易:从这一点上,我非常感谢迈克尔·贝。
有两个小时的童年回忆,你还要求太多干什么呢?
比宣传的差,比预期的好。
操你大爷
刚出影院的感觉就是看到什么车都觉得会变身。
第一部还是很震撼的
恩 不错 不错````````
变形金刚不是宠物,没有必要从属于人。应当以变形金刚的视角拍。
打的太快妈的~好好拍不行吗?
好看啊,和动画片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变形特别精彩
看的挺晕的...虽然是很大片很打很爆炸很过瘾很爽没错...但是...好象和怀旧一点都没关系...里面的那些个机器人还是擎天柱大黄蜂爵士铁皮吗...?...其实我连大多数机器人的正脸都没看清楚...连谁是谁都分不太清就结束了...不过女主角的身材的确非常不错啊...
这个低俗的男性凝视,故事也很一般吧
无来由的囧
作为大片来说也就场面合格了吧,剪辑像坨屎样的
感动啊当时看到大黄蜂擎天柱~~~~
超级爱看科幻片,国外电影的特效真的好棒,这一系列的都很喜欢,外国的科幻片看着很爽
电影院里的效果是强爆了!
特效
很长很难熬
貌似是美嘉看的,YFZ打电话叫我我在宿舍睡觉
玷污我的童年梦!
说实话这部声称最好的第一部也不觉得怎么样。可能是没有动画的情结。画面确实是大制作还动用了各种军方设备。几辆车拍摄得都异常的光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