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韩剧里的直白和快意恩仇,可他们从来不解决问题,有的只是一个可笑的后来。
文化里的差异总能在白日之下被显现出来,倘若西方没有美洲输血,倘若不是印第安人的牺牲带来了他们的繁荣,又如何会有后来依靠欧美起飞的韩国。
这所有的宏观叙事和眼前的轮回被展露了出来,愚昧的人们总是羡慕韩剧的直白,却瞧不见那是工业化背后的讨好,也未曾瞧见的是一个依靠文艺作品才能反应,才能推动的国度,甚至民众最后的发声舞台都被资本讨好的消费主义占据是如何的恐怖。
当张译走到了欧豪最后的面前,把最后一条线圆上,把一个年少的警官愧对的警服的故事掏了出来。
故事的结构和叙事也许落了工业化的下层,却在人文的层面又让自己意识到的为何大国,何谓大国。
我们总没有去期待现实的骨感,也总没有将人生的决策交于情绪的发泄,更不存在那些依附于其他的思绪,这是在自己眼中本土文化和国外种种文化的一种根本不同。
我们是务实的国人,所以最终的答案还是救赎,以暴制暴的核心是唤醒好人的良知,牵引他们的未来。
而不是愉悦了情绪,让好人也沦落为野兽。
看这部电影,以为片名会叫做死亡游戏之类的名字,今天搜索了才知道叫做少年,一个少年为了复仇,处心积虑隐忍多年,设计一系列游戏和圈套,最终游戏结束,都归于死亡。
看这个片子开始看不懂,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慢慢的被剧情吸引,黑色、灰暗又有些压抑,不喜欢这样略带恐怖的犯罪悬疑片,太过沉重太过血腥。
最动人心弦的莫过于这部电影的配乐,乐队的合奏,林巧在剧院的个人小提琴表演,扣人心弦的配乐加上快速转换的画面,作曲家即将面临被秘密警察逮捕的危险和紧张与剧情完美结合。
这音乐真是难忘与动听。
如果不是在大教室看,没有音响设备,这部电影的音乐就会逊色很多,心理战教室的设备还是挺不错的,让我享受了这场音乐盛宴。
青春似乎太过沉重,青葱少年,本该享受爱情,却是一个为了另一个人终身吃药,另一个人为了报仇双双坠楼,活下来的人幻想着并不存在的另一半,为了爱而复仇,在复仇中走向毁灭。
那位造诣颇深、事业成功的指挥家,精致的外表和身份下掩藏的却是一颗肮脏罪恶的内心,慢慢的才发现他才是罪魁祸首,人面兽心的家伙。
看到剧终的演员表才发现林巧是郭姝彤主演的,难怪这么面熟,是谁的青春不迷茫不迷茫的女主角,恰好我在12月4日,那天中午第一次在这里的电视上看的电影,又恰好我在澎湃新闻的问吧上问过她问题,而她还回答了我。
正如她自己所说,《青茫》是比较青春、朝气蓬勃、阳光向上的,《少年》里的林巧是比较缥缈的一个角色,她外表给人的感觉比较阴暗,她和欧老师饰演的苏昂的感情其实非常让我动容。
林巧似乎是一个冷少女,平静的外表下是一颗冰冷的受伤的心。
或许就像导演杨树鹏说的,这个故事里藏着的就是人心,旧案浮出水面,新案扑朔迷离,都是险恶的人性在作祟,而我们没有理由对这些视而不见。
人性的罪恶,人性的欲望,还有人性的爱。
人最大的幸福源于爱,最大的痛苦也源于爱,你爱我吗?
林巧问,我用生命在爱你!
苏昂,他的生命在林巧逝去时其实已然不复存在,支撑他活下去的不是药,而是爱是林巧是复仇,最后了结了也就结束了。
看过了一些评论来写,本来还没什么恐惧现在都有了。
对于电影大家有许多争议,不同看法的地方,有人觉得BOSS就是苏昂,有的则觉得BOSS是韩云。
其实我偏向后者。
这部电影豆瓣评分比我预料的低不少,可能五星确实有些偏高,毕竟情节的处理不算是完全完整,故事的吸引力也没有达到顶峰。
但是拆开来看从画面来讲,我最喜欢苏昂和林巧在地铁里牵手的画面,张警官去找罗傻子三个人站在桥上的剪影画面,还有后面苏昂和林巧录视频的对话,以及影片最后张警官的身影,我觉得处理都足够了。
从演技来讲,都很出色。
欧豪,张译,周一围,韩云都是完全可以说投入进去了的,当然,都没有郭晓东惊艳。
郭晓东的演技真的很棒,尤其和韩云对手戏,家暴强暴的那段,两个人都演的超级棒。
从黄暴程度讲,既不俗气又够成熟。
无论是杀猪时墙上满是血的场面来烘托氛围,还是雨夜杀人、几次打斗场面的暴力都很冲击人心,两次性爱场面也拍的很有感觉。
所以从视觉冲击来讲,我也很佩服这电影在内地能够过审。
总之,拆开来看,这几部分我都很满意。
而且从头就开始让人处在一种阴暗提心吊胆的氛围里,有足够的悬疑的气势。
不过情节先后交代还是差了点,就像一开始没有给我们任何梁素梅与苏昂林巧的关系,这完全就没办法让我们去猜,虽然猜不到结局才是好的悬疑电影,但这完全不是让观众烧脑,而是一开始观众啥也不知道,后面一股脑全告诉观众。
我觉得这算是中国悬疑的通病。
怎么说呢 我是在看片之前就看到豆瓣的评分了 没有带着很高的期待去看的 开场也有弹幕在叫嚣烂片 但整体观感下来 从专业角度出发 无论是拍摄 还是色调 还是节奏把控和质感 我觉得都没输 不否认故事的表达和构造都存在不合理有艺术加工处理的地方 但还是不错的 有那股劲儿说句题外话 我好像在片子里看到了当年他离婚后写给张歆艺的一封情书的感觉哈哈哈哈哈总而言之 个人很喜欢杨导的风格 作品不是那么多 甚至评价也不是清一色 其实没所谓的 电影本来就不能理解为讨好大众的大众媒介方式 懂的人懂了就好了 给了8.0 这部剧欧豪的表现也有出彩 我本来对他的演技没有很深刻的印象的 张译抽烟太涩了真的 不错子
电影从福利院的霸凌事件开始,为了一个叫林巧的女孩,少年苏昂被打得头破血流(画面的血腥为观众做了个提醒,该片血腥暴力,暗黑系),林巧为了报仇,将打人的大鬼一起拉下水塔……十年后,苏昂和林巧设计复仇,不是单纯为了报复大鬼,而是报复将林巧的母亲残忍杀害并埋尸的亲生父亲——著名指挥家李志民。
苏昂很聪明,利用李志民的好色,逐渐引他上钩;他知道个人之力不足以复仇,也想将申哥(长大的大鬼)一网打尽,以利益引申哥入套。
最终苏昂上演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大戏。
如果剧情如此平铺直叙,当然不足以吸引观众。
真正的反转出现在结尾,当张警官告诉苏昂,林巧十年前已经死了的时候,整个故事才可以理清。
苏昂设计林巧进入乐团勾引李志民,根本就是苏昂自己在网络上以游戏的名义向李志民发出的诱惑;所有和林巧相关的一切都是苏昂脑伤的后遗症产生的幻觉。
张警官被苏昂引入局的原因,也是让张警官见证十年前你忽视的案件,如今我苏昂自己亲手解决。
结尾:苏昂对着摄像头向林巧表白,我是用生命在爱你啊!
林巧又何尝不是呢?
为了给少年苏昂报仇,她用生命拉着仇人从高塔坠下。
两个深爱彼此的少年啊,一生何求!
据说原来导演最初的版本有近四个小时,如今删减到一个半小时,很多漏洞和逻辑缺陷就显露出来。
苏昂不吃药,是因为怕吃药有副作用,影响思考,不能报仇;还是害怕吃药后会没有幻觉,见不到林巧呢?
韩医生仅仅是塑造一个隐忍的妻子,心系患者的医生吗?
依照整部电影的风格韩医生不应该是个简单的人物。
电影本身的漏洞也不少,不知道是因为删减过多,还是本来的设计就不完美。
例如年轻的苏昂怎么会有那么多钱买到专业的监控设备,那装备看起来就是专业的监控,难道苏昂的钱是参加黑客大赛的奖金吗?
还有,苏昂没改名,造型和小时候也没区别,申哥(大鬼)是怎么做到完全认不出来的呢?
真的是摔失忆了吗?
无论怎样,这部电影绝对值得观赏。
作为少有的犯罪类型片,少见的逻辑推理国产片,这片不应该是现在这个分数。
今天看的电影叫《少年》,导演是张歆艺的前夫,基本没有代表作,额可以解释好多Bug了……还是聊聊吧~这是一部悬疑片,嗯!
这一点毫无争议,因为最后十五分钟之前你根本不知道说的是个啥。
电影从一开始埋了好几条故事线,我明白导演是要在最后将这几条线融合一下,但是前面的铺垫太冗长,而且基本不为揭秘留什么线索,一直在任性的故弄玄虚,等到了最后发现该揭秘了就硬生生的出现了一条线索,之前还无头苍蝇似的警察,瞬间开挂,明白了一切,并且神迹一般的赶到了案发现场……关于角色的塑造,几乎没有,大部分人都有些莫名其妙,再加上电影几乎没有发挥演技的空间,所以每一个角色看着都多少有点儿膈应,欧豪的演技更是没话说,呵呵~还有周一围那灵光乍现的一嗓子,肝儿都颤了……男女主这条线,我觉得灵感来自《白夜行》,但是从剧情的发展来看,属于碰瓷儿性质的,偷了一点儿创意。
汽车追逐戏有两段,但是因为剪辑混乱,碎片太多,造成紧张的氛围没营造出来,反而一上车就有点儿晕车的感觉。
其实,和欢哥出来讨论了一下,故事结构其实蛮好的,就是没有编好,剪辑的也不咋地,能明白想达到的效果,但就是差那么一块,出不来……好一阵子没看过烂片儿了,就当漱漱口,咕噜咕噜就吐了,毕竟山珍海味吃多了也腻~[呲牙]
这是一部可以看得到野心的电影,融入了校园暴力、强奸、凶杀、家庭暴力、复仇等题材,再配上欧豪、张译、余男、郭晓冬、周一围等实力派演员,整体观感上还不错,特别是前半部分的铺垫,还是蛮吸引人的。
当你把故事时间线捋顺之后,又会发现真相埋得好深,最后还留下一个反转的悬念,值得推敲一番,比故事本身还精彩。
起因要从渔民崔大力说起,他在船上救下了一名女子梁素梅,后来两人就在一起了。
1992年梁素梅被问路的音乐家郭晓冬强奸,从此便人间蒸发了。
1999年,梁素梅在报纸上得知了郭晓冬的身份,因为孩子生病而约他相见,不想被杀人灭口。
郭晓冬本想将孩子也活埋了,最后良心发现将其扔在了福利学校,一走了之。
孩子叫林巧,当时也就是五六岁的样子,不知道父亲是谁,也不知道母亲埋在哪。
欧豪发现了林巧并带她去警局报案,遇到了草草了事的警察张译,由此可见张译的人设是个混天无责任心的人,与最后志勇干探的形象差别还蛮大的,也许是这么多年的历练有所长进吧。
2006年,为了保护林巧,欧豪与少年周一围发生冲突被打成重伤,林巧与周一围双双坠塔,可惜林巧死了,周一围还活着。
2014年,欧豪已成了知名黑客,开始了复仇之路,而他用两年的时间接近医生余男,这是最大的一个悬念。
余男是郭晓冬的妻子,表面上受到家暴、冷对待,看上去像个受害者。
从他们夫妻对话里,可以看出郭晓冬有骚扰女学生的嫌疑,而余男一直怀疑着他。
本来郭晓冬就是渣男,能强奸梁素梅,祸害女学生也不为奇,只是余男知不知道梁素梅的事情,这才是故事的关键。
余男说郭晓冬不喜欢孩子,可他放过了林巧,若余男不喜欢孩子还处处提防丈夫,导致郭晓冬压抑之下四处采花呢?
当年梁素梅的事情欧豪不可能得知真相,他如何找郭晓冬计划复仇?
余男作为脑科专家利用欧豪令其产生林巧活着的幻觉,帮助自己实现杀夫计划,这反而说得通。
于是在2016年,欧豪一方面引导张译发现梁素梅的尸体,一方面故意接近周一围,准备与他和郭晓冬同归于尽的。
欧豪怎么知道梁素梅的尸体所在?
除了郭晓冬别人不可能知道,除非案发当日还有人在场,余男的可能性最高,也只有她能告诉欧豪埋尸地点。
欧豪两年来没有按照余男的话好好吃药,最后还给了张译一个关于余男的提示,说明他早就怀疑余男,为林巧报仇是心甘情愿的将计就计,但也不会任人摆布。
还记得郭晓冬在警察局那么着急要带走余男,这个行为非常不合逻辑,除非他怕余男将他杀梁素梅的事情曝光,那么余男当时肯定在现场,甚至唆使郭晓冬杀人灭口也是合理的,那主谋就不言而喻了。
昨天看了《少年》,原本是冲着张译去的,总觉得有他出演的片子,不会太差,事实也确实是。
后来,我脑子一直循环着的是电影的最后,苏昂死之前说的话“快带林巧走,快!
”张建宇这时才说出一串惊人的回复,“林巧不是死了吗?
”我瞬间大惊,开始是想可能林巧偷偷活下来了,转瞬间又觉得这不大可能,这不是在古代,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故事是在这个时候才解开谜底的,在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
原来,林巧真的死了。
苏昂死之前一直念叨着“林巧没死……她还活着……”其实只是他的执念。
而他的脑科医生说了一段重要的话解开了这一切的谜底,脑科医生说:”他一直没吃药,导致大脑损伤越来越大,开始出现幻觉。
“而林巧,就是他最希望看到的幻觉,大概也是这个原因,他才一直没有吃药,因为吃了药,就再也见不到他最爱的林巧了。
很可怕的执念对不对?
一个少年,从初中开始,就背负着一个杀人的欲望行走在这个世上,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来做一切准备,所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复仇,要帮他的初恋女友林巧复仇。
一个从福利院走出来的孩子,凭着自己的努力,做了黑客,为了复仇,他连本来可以康复的药片也不吃了,一瓶一瓶好好的积攒好码好放在卫生间的收纳柜里,那是他本来可以康复的希望,为了复仇他放弃了。
我不能说他的深情是盲目的,对比中年的李志民来说,他太干净了,干净得如同一片雪花,抱着对这世间最大的热情,来过,爱过,然后融化,消失了。
少年人的爱恋如同火一样炙热,也如同火一样有着强大的爆发力,为了爱情他们什么都能做,什么都会做,这才是最可怕的。
更可怕的地方在于,他的感情其实很微薄,福利院长大的孩子,本身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残缺,而林巧是他微薄的感情里仅余的希望,最后却为了他生生灭了,他的希望同时也没了。
应该说,在林巧死的那个时候苏昂其实也死了,他活下来只是为了替林巧复仇,于是有了后面的这一切。
他复仇的对象有三个,一个张译饰演的警察张建宇,一个郭晓冬饰演的李志民,他其实是林巧的亲生父亲,另外一个是与林巧一起摔下高台幸存的大黑。
他精心准备了一场局,一个连环局,从这里我们我们能看出苏昂的智商之高,他设局将这三个人都套了进来,先是警察张建宇被一个死了十年的尸体吸引卷了进来,调查过程中,大黑带团去抢劫,苏昂先给张建宇电话透露消息,然后又临时通知大黑他们被警察包围了,接着利用自己黑客的便利条件,为大黑他们安全撤退保驾护航,他与大黑之后的合作水到渠成。
苏昂利用大黑的无知,让他绑架了张建宇的妻子--一个脑科医生,后又故意让警察救走,几次操作,终于让张建宇发现苏昂的存在,他在福利院发现了苏昂,林巧的档案。
同时,苏昂一直在与李志民联系,利用李志民的好色,引他上钩,几次三番下来李志民对苏昂听之任之,直到最后一次苏昂引他上船,说出林巧与李志民的关系,林巧在去福利院的那个夜里,曾经亲眼目睹母亲被李志民杀害,而且她与母亲一起被李志民埋进土里,万幸的是李志民最后的一丝人性尚未泯灭,从土里将还活着的林巧又挖了出来,趁夜送去了福利院门口,那个雨夜,林巧感受到了她人生最大的恶意,可是还没完,后来林巧与苏昂去警察局报案,因为当时两个人尚是孩子,说不清母亲被害的具体地址,张建宇并未放在心上,以为只是孩子的一场闹剧,所以10年后,张建宇也被苏昂算在了复仇的人员名单里。
这里面最大的阴影大概要算身为人父的李志民了,他有良好的职业背景-乐团的指挥,但是这个光环之下的他残暴,血腥,毫无人性,他先是强奸了在路边的林巧之母,后来林巧母亲在6年后找他要钱给女儿治病的时候,他又残忍的杀害了林巧的母亲,还想将目睹的亲生女儿一起杀害。
这之后,他若无其事的继续生活,娶了脑科医生,但是对她并不友善,时常出轨,经常家暴。
苏昂揭穿了林巧的身份与林巧母亲被害的事实后,他又恼羞成怒杀了苏昂。
这个结局大概是苏昂意料内的,他早早的给自己设计好了结局,还怕李志民逃脱掉,早早通知张建宇去船上的时候,又另外安排了炸弹,如果不是张建宇,李志民应该被炸得尸骨无存。
最后却只有苏昂与大黑死了。
挺不值的,为了这么个人渣。
这么干净的少年,如果,好好走他的路,他的未来会比星星还要璀璨,最普通,也是个干净明朗,低调有礼的少年,他的人生不该如此。
可惜了,他的智谋超群,他的才华横溢,最终定格在年轻的20多岁,停止了。
年轻的人啊,爱情不是全部,它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得之你幸,不得你命。
如果有人能在你身边告诉你,开导你,可能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那些再坏的人,再坏的事情都有应该由警察去处理,不该是你去执行。
而不是献上你年轻的生命,如烟花般璀璨,瞬间即灭。
希望苏昂只是个例,极少极少的存在。
苏昂、林巧是一对生活在寄宿学校的懵懂少年。
就读期间,苏昂饱受学霸欺凌,林巧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并用实际行动惩戒了学霸,两人也因此开启了一段任由青春野蛮疯长的历程。
在一起白骨案中,刑侦高手张建宇敏感的察觉到,案件与苏昂有着某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他也由此开始了步步惊心的探案、查案之旅。
而随着包括音乐老师、医生、警察、劫匪等旁人的纷纷卷入,案件也愈加的扑朔迷离,烧脑燃智,少年的青春之路,人生之旅将何去何从?
他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惊天真相?
杨树鹏用暗黑甚至有些血腥、暴戾的镜头语言,为观众埋下了一个又一个伏笔。
一直以来,国产电影对校园青春的关注都止步于爱情等浅层的方方面面,鲜少有对青春期少男少女真正的成长与烦恼的关注。
《少年》则不然,他从当下社会中较为普遍的校园霸凌现象着手,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底层草根的人物命运给予了关注,对他们的心理世界进行了细数和剖白。
特别是对以苏昂、林巧为代表的青春期少年的成长与烦恼的关怀与关爱,更是脱离以往校园青春爱情片的惯有套路和路数,因而给人一种十足的新鲜感,和百分的震撼力。
《少年》的影像风格非常大胆,暴戾、杀戮、血腥、重口等一一俱全,变态、扭曲、嚣张、狂放一个都没有少。
虽然看上去有些不寒而栗,甚至有些毛骨悚然,但他所营造的真实体验感却是前所未有的。
《少年》更是网罗了一批在内地影视圈内口碑好,有实力的演技派。
张译扮演的警察完全颠覆了以往影视剧中警察必须高大上的刻板模式。
为人一向低调演戏一贯认真的郭晓冬,此番在《少年》中出演了一个与其本人有着云泥之别的角色,挑战难度非常大,但郭晓冬演的非常棒。
余男在片中饰演一个女医生,这个角色与余男以往塑造的形象大相径庭,更让人看到了余男作为演技实力派的可塑性和全能性。
刘天佐、周一围等也都在片中奉献了不俗的演技,为《少年》增色添彩不只是一点点。
三星是给苏昂这个形象的。
看之前虽然已经有朋友剧透过,但一直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我还是一头雾水。
有些人物我搞不懂出场的意义,而且我想他也没搞懂自己的意义。
我是2020/4/4在爱奇艺上看的,不确定有什么删减的部分。
医生的故事后续,傻子被叫去警局调查的后续,是被删了?
我觉得故事并没有讲完整。
那个医生给苏昂检查,和他对话的表情,让我感觉与周围格格不入。
后面她的故事能解释她的表现一些,但当时我看着十分违和。
你面对的是病人,不是丈夫,也不是在独处沉思。
胖子很逗趣,我记得他演过王胖子。
我很喜欢他的表演。
说到他,我想起来他逮嫌疑人,嫌疑人趁他不注意拿起酒瓶子砸过去,我想嫌疑人应该冲着后脑勺去的。
但事实上,他被砸以后还是生龙活虎的,我想酒瓶子可能砸在他厚嘟嘟的屁股上了吧。
我很喜欢苏昂这个形象,疯魔,偏执,神经病。
他和林巧,让我想起,有些人天生就是为对方而生的,我喜欢这个设定。
我也真的喜欢他一身黑戴着帽子的打扮,他叼着手电筒光扫过脸庞的时候很惊艳。
会有表演不成熟的地方,但是总体还是我喜欢的形象。
之所以云里雾里,不是因为悬疑,而是没讲清楚。
我想了想,理想的顺序应该是:苏昂报案发现尸体——确定死者身份找到嫌疑人——苏昂拦车帮助警察,被注意到——警察联系苏昂医生,引出她的丈夫和学生林巧——嫌疑人讲起之前的故事,走访时知道她有一个女儿林巧,失踪后女儿也不见了——苏昂绑架医生,将警察引到福利院学校,回忆起自己和申哥的故事,警察回忆起一桩旧案——调查陷入瓶颈,银行抢劫,申哥和苏昂接触,直接找到他家,一次合作——警察街上与遛狗的苏昂擦肩而过,忽然想起两次报案都是一个遛狗的市民,想起之前他引他到学校,决定去学校档案室查看资料,了解故事始末——苏昂引指挥家到船里,申哥等着,警察赶来——揭露真相。
我觉得片名也许并不适合这个片子。
少年……他已经不是了,可能他的心还停在那个时候吧,时间和林巧一起死去了。
从你死的那一刻起,我的时间也停止了,剩余的,就是为你报仇。
我们永远都是少年,永远都在一起。
omg 好看啊 为什么 七年了 中国惊悚悬疑电影没有进步的嘛
结局强行反转差评。欧豪出乎意料的不错!
写实类暴力犯罪片国内不多见,值得鼓励一下。但剧情和人物设定有不令人信服的地方,或者说是漏洞。面对这样的片子,广电总局还自欺欺人坚持拒绝电影分级吗?
好看,这就是少年。
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好……却也没有网友说的那么差。毕竟里面有一群会演戏的真演员。如果电影没有时长限制,是不是所有故事都会圆满?只可惜电影如同人的生命,有的人在有限的时长里创造完美,而大部分人都是带着遗憾say goodbye。
还不错啊。
这是个啥,乱七八糟的,毫无逻辑可言,白瞎了这一堆实力演员
虽然有舶来品嫌疑,但不影响这部片整体上较佳的观赏性,导演很有耐心地把悬念留到最后再解开,但影片中途其实就能猜到答案了,据说原来片长有两个半小时,这就理解为什么感觉整个故事有些支线交代不清了。
一开始看得云里雾里,主角的本事时高时低,到最后却发现原来还有布局。太久没见这么脏的布局,却如此自鸣得意的片子了,你不能说这帮人不努力,但的确不好看,从里到外,空有形式,缺乏紧密的逻辑,也缺乏得当的节奏,更加缺乏精彩的桥段,到最后强行搞个妄想症也是玩老梗把自己玩进去了,有快进。
想法很好,看得出主创人员真是为拍一部好悬疑片下足了功夫,但是逻辑的严整性、导演对剧情节奏的控制力都比较欠缺,使得悬念揭开的时候显得没有说服力、牵强。明显参考了《白夜行》的角色设定和《记忆碎片》式的主观错觉。
在一众屎尿屁喜剧面前,此片还是风格鲜明的,想表达的东西比较多,虽然故事有漏洞,但还是四星鼓励。
白夜行+嫌疑人x,导演会玩
还行啊
这部片子有野心,但是吧,本来简单的事,非要弄复杂了。倒是留下一大堆伏笔不好好说清楚。
2.5,强行在模仿。
两星半。属于“我就不喜欢你们说我商业所以拿腔拿调最后露出过时类型片趣味”系列。
故弄玄虚
感觉这部片子应该是受了很多韩国罪案片的影响,片中有明显的压制不住的暴力倾向与变态型人格,这在国内犯罪类型片上,倒是些新鲜东西。不过,影片有点太想要那个反转了,多少会有些挑战观众,反而会让很多人不舒服。
继《捉迷藏》后又一师韩长技的犯罪类型片,但是好歹智商上线了,暴力也更hardcore,就是少了点哈哈。但是只能说是刚好合格,节奏差,大部分时间都看不到剧情进展,超出反转需要地故弄玄虚,还时不时有些非常出戏的所谓幽默,尤其是那个壁咚。还有很长路要走,但值得鼓励。
凡是打不死的不只让你更坚强,还会让你有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