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孤岛终于在半空相遇,两个人终于找到了可以拥抱的那个人,可惜最后那个拥抱还有种种情谊最后竟就那样擦肩而过,就像是录音机里面的内容,困住了两个少年,让两个少年难以忘怀,在路人眼里只是毫无意义的喧嚣。
“我周边明明都是人,可是我却碰不到他们。
”“带上护目镜,就不会看到流泪了。
”“我只相信抓住的东西。
”“人和人之间为什么可以拥抱呢?
”他们曾经爱着对方,曾经失神的望着对方的背影,他们曾经一起虚假的环游世界,他们曾经说过暧昧的话语,他们狠狠拥抱,狠狠撞在一起那样用力,像是要把对方融进骨髓里面,他们在录音机里面找到了整个宇宙。
可是他们不知道也不愿承认自己爱着对方,他们以为自己的失神只是错觉,他们的环游世界脆弱可怜,他们狠狠地拥抱伤害了对方,于是伤也烙进了骨髓,他们录音机里的宇宙最后只是婆婆的一捧骨灰。
最后他们走上了不同的路,故事的结尾,我和他们一起想,抱歉,可不可以重新来过?
他爱那个女孩吗?
出狱以后他或许很想要一个人,可以安定的抱着自己,可以毫无理由的拥抱,那个女孩就是了,她在等着他,不只是唱片,还有他。
那个女孩与他在沙滩上挖开城堡时没有握住的手还是握上了,只是手中咯着沙子,只是将将错过的两只手又被命运戏弄了一番回到了已经翻过的一角,只是中间或许有另一个人的泪水。
看这部电影,莫名想起了《胜于言语》,都是一样的以两男一女为主角,都是一样的一个男生和女生在一起了,另一个人只能独自回忆独自伤心的结局。
但是这部更让人难以接受,两个人只能以隐含暴力的打斗来传递对彼此的爱,从头到尾都没有能够好好表达对于彼此的爱,没有能够以爱人的身份生活在一起。
真的觉得直己很熟悉,像另一个自己。
连好好拥抱对方都要用男生之间的打架来伪装,所有的感情明明心知肚明却还要逃避,懦弱得让人厌恶。
直己在这段感情里一直是握有主动权的,他最先开始停车,让一切的发生有了契机。
他最先说了分手“我们不会再见面了”。
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这是回避人唯一的安心所在。
直己以一个错误的方式爱上了槙,好好沟通对于直己来说根本不可能,性格使然。
槙想的是及时纠正错误的方式,所以他会在看到直己的伤痕说出“做过了头”,他想要用正确的方式去爱直己,“和他买一辆车,去看世界去看南美洲的瀑布”。
但是对于直己,发现错误,最先想到的不是改变,而是逃避,他下定决心斩断和槙的情感,强迫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
他开心吗?
这不重要,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安心地活得像一个正常人,没有什么好的事发生最好也没有坏的事发生。
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啊,直己大概以后想到他都会痛苦地回忆。
一个开朗好看的人,真的是回避人的心动人选。
这段情感的不公平其实在于直己参与了槙的全部,而槙只遇到了一部分的直己,直己内心处的痛苦,槙都没有被告知过,不过对于回避来说,这真的很正常,永远把好的一面给爱人看,而用力把内心的恐惧痛苦黑暗隐藏起来,只让人看到美好的自己。
所以当槙说出那些话时,他不会知道这对直己的打击有多大,“你和我爸说的话一样”,这时候槙已经和直己最痛恨的人走到了一起,这也是直己放弃这段感情的开始。
有几个点真的拍得很好。
第一次见时,槙是赤脚走在泳池边的,而直己则是“藏”在游泳池的水里,感觉导演在这里是想表明两个人的性格,直己是敏感逃避躲藏的人,而槙则是坦荡开朗大方的人。
直己和女友在海边挖沙子时,手虽然没有挖通,却在互通的洞里看见了彼此,这里有种性和情感的意味,与后来两人在便利店拿啤酒的那段相呼应(谁懂啊,当时真的很希望是槙),所以看到后面男主和女生ml时已经有了提前预警。
说起唱片时,槙和女生都是很有兴趣的样子,第一次直己以唱片的名义去见槙,第二次直己为了槙没有履行与女生的约定(送唱片),后来唱片终于回到了女主那里,而直己与槙也分别了。
这张唱片涉及到的电影《春光乍泄》,同样也是悲剧结尾,其实电影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两个人的悲剧结尾。
在泳池边两个人的对话真的太令人动容了,槙的自抱以及谈话,都让人心有灵犀,好像现代社会里的我们。
瀑布哲学一架,两人回家后都有单独的镜头,表达对彼此触摸的回味。
谁懂那几场温暖镜头的杀伤力啊,两个人一起坐在车内,两个人一起吃意面,两个人一起逛街吃东西,槙的鞋子掉了以后两个人背对背拥抱(林俊杰背对背拥抱暗示悲剧?
),所有的一切都那么美好,这也让结局更加悲惨了。
在探监时,直己用了一个十分荒唐的理由来结束这段感情,然而正是如此,才让槙明白了他要分开的决心。
直己和女生讨论时,明眼人都能看出直己的敷衍,像是一个空心的人。
当片尾那段熟悉广告语响起时,完全无法忍住眼泪,当两辆车平行行驶时,槙与直己的对视,那磁带里播放的两个人一点一滴的回忆,就那样在风中鸣叫着,徒留下直己泣不成声的眼泪夺眶而出。
我们平常习惯于用眼睛去发现,用手去触摸;但是我们用耳朵聆听眼睛未曾发觉的地方,用脚走向手未曾触及的远方 走过伊瓜苏,听见水的声音;走过羚羊峡谷,听见光的声音;走过撒哈拉,听见沙子的声音;走过阿拉斯加,听见极光的声音 磁带的播放,泳池里溅起的水花,你推我搡时的阵阵喘息。
当两只脚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又闯入了新的世界,听见了不一样的声音
画面和声音很纯粹,整部片有背景音乐的地方很少,因为沉默的时间很多,所以一直能清晰地听到自然的背景声,以及有时刻意放大的背景声。
把物和人毛燥的边缘照得闪闪发亮的光线,也有很温暖的质地。
人物的小动作非常生活,比如在冰箱一边发呆,一边拨弄冷藏室灯的开关。
演员的情绪表达也非常细腻。
生活的所有纹理都很好地被展示了出来。
越是展现物体的纹理(光线展现物的纹理,录音展示声的纹理),越能感受到对于触感和肌肤的渴望,越能感受到角色的情感。
不管导演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这种策略至少对我来说非常有效。
它唤醒了我对触感的记忆,也激发我的肌肤饥渴。
但是激烈的缠斗不能带来抚摸的触感,以至于我看到槙渴望一次温柔的拥抱的时候,我真的完全代入了,那种“能不能好好拥抱一次”的强烈渴望,以及直己再次抗拒的失落感被推到了极致。
这一切好到让我可以忽视后来急转弯的剧情的不合情理,我甚至在思考是否可以不用现实的角度去看,而是从更大更象征性的角度去看……因为太喜欢诹访珠理,所以看电影的时候我真的没有办法克制自己........
相爱的人吵架都带着克制昨天看到一条热搜,说的是成年人的绝交都是静悄悄的,当然那条热搜说的是友谊。
我大致是明白的,很多人觉得我是个喜闹的人,以至于我多次澄清说我自己比较孤僻然而并没有人相信,像极了我这个外形说自己是早产儿那般引来戏谑。
可我确实是个孤僻的人。
我不喜与人交恶,甚至不喜与人有太多的交集,我和朋友的相处往往也是因为一件小事想起,便热络地聊上一会儿,对话框里看到的上次聊天已经是一年前了,也许下次聊天就是一年以后。
大概是45分钟起bgm一起来这个电影的质感瞬间就不一样了,前面在沙滩上的阳光都没有他们俩在一起的灿烂,并且从一开始的直己想要触碰maki变成打闹,到后面的maki触碰直己,都不难看出直己先喜欢上的,但是他好像不愿意承认,因为他的阶级,他的交友圈。
而maki就毫无这样的担心,因此在后面的示爱中也是他的主动更明显,剧中的打闹基本由直己引起,这是一种很直男的示爱手法,我喜欢你所以我跟你吵闹,因为我知道你并不会因此生气,在打闹中好像只有我们的肌体接触,我们会越来越了解对方。
在剧中他们最后一次交谈中,直己说我不想看见你头发一点一点掉光,我没有看懂,起初还以为他有了绝症,所以直己才这么想要离开,后面才发现是直己觉得maki和自己父亲说了一样的话,他要把自己束缚在这里,他觉得这样和他(直己)在一起的日子就很好,他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那个无忧无虑的人不在了。
以至于后来他们再次相遇,他发现maki一直都在为了实现诺言而奋斗时,用录音带唤起他的回忆时,他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一个人的真心
直己挣扎着喊着:“我不懂,我不懂啊!
”一直被父亲束缚的他不仅失去了人身自由,精神也在潜移默化被禁锢。
身心都瘦骨嶙峋的他只相信真实存在的东西,不断压抑着自己的情感需求,甚至用一次又一次的打闹来释放自己的欲望。
很多人说他再勇敢一点就好了,但在性教育缺失和原生家庭畸形的双重困境中,任何一个人也很难勇敢地面对自己。
Mark 是初升的暖阳,他热烈、单纯、可爱还带点呆萌。
救赎美岛的同时,他对直己从最开始的雄竞到最后的拥抱,他完成了取向的觉醒,可敢于面对自己的他却无力改变心爱之人。
那清澈闪烁的眼眸令人向往也令人心碎,“我只是想和你在一起就好了。
”片尾的这首歌太动人了,爱没有性别,心之所向就是爱情。
精神相通的两人却被现实环境制约,有情人却难成眷属,性少数群体何时才能触碰到裂谷中的那束光。
虽然评分不高,但意外的好看,或许是感情太过于含蓄,看不懂或是拍不好都大打折扣。
想触碰收回的手,连好好拥抱都要用打架来伪装,明明是互相欢喜,却无法承认,从始至终没有一次亲吻,只有无数次撕扯的拥抱,你的“我并不想伤害你”我的“对不起”,是越界后的心照不宣,两个懦弱的人都不敢踏出第一步,只能默默支持,想要为他付出自己仅有的一切,却被父亲毁于一旦,看见父亲名为“爱”的伤害,只能无奈的苦笑。
很快,现实派的冲动将主角坠入深渊,入狱前,他尝试了一直不会的仰泳,那是曾经有一个人告诉他,试试仰泳吧,他带上泳镜,泪水在眼眶翻滚,凝结在泳镜上,那是有人告诉他,带上泳镜是为了不让你看到我哭。
再次见面后,两人都低了许久的头,一句“我不想看着你慢慢变秃,我们再也不要见面了”成为了分开的借口,你说“我们录的磁盘,听上去好假”,但我说“但瀑布真的很美”,或许我们创造的这一切是假的,但刻骨铭心的感情是真的,明明我们没有以后,你却诉说你畅想的未来。
要是电影到这里结束就好了,后面突如其来的反转让人接受不了,或许这就是现实。
从电影一开始穿透沙堡后相错的双手与电影即将结束时饮料柜后的相触,这两个人居然最后却走向了婚姻,明明并不相爱,却要强装喜欢。
最后两个主演再次见面,对方做着自己曾经的工作,而自己早已谈婚论嫁,一段长长的镜头固定在两个人见面的车窗,你追我赶的车辆,到崩溃的泪目,两个人没有对视,但所有的感情带着回忆涌上心头,主角选择了离开主干道,这并不是他原本的路线,所以说懦弱的人不配得到幸福,最后主角笑着留下一句“我们打平了。
”电影至此结束。
两位日本年轻演员的演技在同时期的日韩剧里算是不错的,给四星!
很动人的电影。
作为性少数的我完全共情两人 讲默契的喜欢 绝望的衷肠 想要下次再见的期待 别扭但渴求的爱。
“我不会仰泳哦。
”“我要听赤足踩在沙滩的声音。
”“快点打回来啊。
”
小细节也很动人,我在无数次闪回我自己的类似体验初次被触碰以后直己又伸出手摸了自己的肩膀 因为会有被摸的幻觉故事结构在入室动机处有些松散但 瑕不掩瑜镜头调度、结构推进、剧本和声音都太棒了没伸出的渴望彼此的手未成行的前往真正Iguazu Fall的喜欢隔着监狱玻璃触碰到幻在的稹的回应
用玻璃反射分割构图 但是又在动作上给足了互动张力(衣袖是不一样的颜色!
)
相同的手法:直己与稹其实是在同一向的,包括落泪情感和精神联结。
车窗里的对视。
“我们不会再见了。
” “我们还会在一起,有很多个明天。
”太美好 太破碎了瀑布没有录到任何声音 但直己讲“Iguasu 真的最棒了”没讲出来的话是“我们在那儿第一次拥抱。
”太共情了原始的搏斗只是男性简单的想与他人接触的由头。
我高中之前也如此(我最爱的镜头)
p1是有些权力意味和性意味在的;转到p2 其实直己想做的是 “就这样俯身拥抱就好。
”(纯爱战士应声倒地)沙子城堡没有挖通的手臂就算在啤酒箱里相遇也依旧没有挖通(讲直己和那个女的(俺忘记名字了哈)的恋爱关系)依旧是口不称心、契合失败和敷衍应答然后遇见 稹时序的加速真是太棒了不是今天也会是某一天。
他们再碰面 然后掀起波涛磁带太点题了。
“我们一边笑着打闹为了获得拥抱”“我们一边哭着变道因为我已无力承担那些回忆。
”每一点欢乐和细碎的记忆都如坠千斤砸得我泪眼涟涟“抱歉,我们从头再来过吧。
”
稹发出了邀请。
然后呢,还会像反抗父亲一样告别婚姻吗。
Maki说:how does it feel to have someone whom you can hold? How do people manage to attract others? I feel a magnetic field around me. People are within my reach, but I could never touch them. 当直几降临,he is within his reach, but he could never touch him. 他们用肉搏换取触摸,直到手腕乌青也会触发心底的脆弱,直到手臂骨折变成逃离的信号。
他们用造声留住共同的时光,和盲人养母一起一辈子奄留家乡,却在录音机里走过蓝洞、羚羊峡谷、撒哈拉沙漠、Iguazu Falls,那里有他们一次又一次从头来过的声音。
直己只相信摸得到的东西,因为父亲满口捆绑的承诺,而直己的人生好像只有一次勇气可以被提起,一旦失败就前功尽弃,掉进父亲规训的「承诺」;相比之下,maki有更加开放自由的灵魂,相信无形、相信记忆,他说let me hear it barefoot,或许是一种象征吧,可惜靠近真实,在这种时候也是两个人的事。
当直几回到那个「正常」的世界,maki,你能做的只有告别,farewell Naomi。
像是青少年拍给青少年看的影片,好literal的情节和表演,看得我超不耐烦想打这两个人,而且感觉整部片透露着蠢蠢的气息(大哥要不要考虑去做foley,虽然不一定比收破烂赚的多呵呵
你可能觉得有一点点好看。自那日脱口而出话之后,不再有你可能觉得好看的电影。
两星分别送给两位男演员的颜。槽点:1.情节很空洞,前半部分槙给养母录音的线和两男主的爱情线缝合度不高,除了给两男主相处提供了机会以外两条故事线之间没多大联系,后半部分故事更是雷人狗血。2.俗!都什么年代了亚洲同影还停留在身份认同阶段,这一部甚至连认同的过程都一笔带过。“打闹摔跤”这么老掉牙的同影烂梗,到了这部竟然还在用,还重复那么多次,豆瓣竟然一堆人对这几段男主打闹的戏份大吹特吹,豆瓣现在都这么俗了么?3.喜欢“赤脚”的习惯作为槙特有的角色特征贯穿全片,但导演始终不知道该如何进一步处理这一符号。“唱片”“录音”“游泳”等元素也是同理。4.结尾那段估计是奔着想要成为影史名场面去的,但导演显然没这个能力。匹亚影展竟然拍这种烂俗电影,不应该啊。豆瓣你凭啥把两男主的番位拍那么靠后?欺负他们是新人?
先yue了,好拧巴的两个人,好烂的剧情,以及最后还来同妻那套
一首梁静茹的《勇气》送给2位主角,冗长的镜头+薄弱的剧情=美名其曰日式细腻
神作,多段摔跤比竞技还精彩,居然还有迷影情结,了不起
还行吧。
男生之间的肢体接触是别扭的,所以因为爱意而萌生的生理性触碰显得很可耻。通过打闹而完成自己爱意的衍生,到最后打架愈演愈烈这更是爱意之间在社会思潮下的对抗。这种关于男性的爱意萌发的着落点非常有意思。故事里大家所不能接受的偷窃和直己婚恋其实都有缘由,故事的悲剧源于两位主角原生家庭下所形成的价值观,直己是想逃离当下甚至逃离意志大于自毁,而槙则是孤儿更想稳定的关系,那种逃离的不稳定是与其相反。所以当疯狂的想法尘埃落定,爱就退到生活之后,这也是直己为什么走向异性婚姻。
用拟音来环游世界给盲人长辈善终这种台湾小清新爱情片玩儿剩下的设定,让两个面容姣好的男孩子不谈恋爱只打架。阿姨只想问一句,咱能别撕吧了吗。
Happy together.
故事还可以,但这颜完全在我的审美之外!
互相疗伤、发疯、渐行渐远,镜头语言很美(莫名其妙的“你们不要再打了”的撕打画面实在太多……扣一星
两个同性青年之间,在懵懂情愫尚未理解激活前,抗拒的行为艺术……
赤脚鸣声,这是一个多么动人的片名。男孩赤足踩在沙堆,模拟行走在大漠之声。给母亲录音,也是给另一个男孩听:你能听到我心跳的声音吗。他们想逃离所在的世界,但却发现无路可逃。一个男孩说,我们一起好好攒钱,终有一天可以实现环游世界的梦想。另一个男孩却说,我们以后不再见了。还是那么年轻的时候,他给他们的未来判了死刑。有点像《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有意思的一点是导演用打架的方式展现两人的性冲动,shen cha能过的好方式!
两个美好的少年,在最美好的年纪,遇到了彼此,却不知如何去表达自己。他们精明地假装代表着继母去旅行,用录音机录下所行所闻,用声音表达旅行的乐趣。创造声音的效果让我想到了影视配音师,他们用创造力和青春的活力,带着心中的憧憬,游历了全世界。只是现实很残酷,结局也很悲苦,冲动的结果要自己背负。一个不会爱的爸爸,两个不会爱的男孩,最终在齐头并进的车里,并驾齐驱,然而内心,却煎熬游离,那分开的岔道,是否也意味着人生的轨迹就此分别?
最后那句台词似乎有点骗人。盲人奶奶患病入院后,为了满足奶奶环球旅行的愿望,两个男孩用录音的方式带着奶奶到处旅行。因为根本没钱出国,于是两个男孩用本地资源录音,假装自己在世界各地。在这个过程中,男孩之间产生了一种超越友谊的情感,但又没有完全挑明。其中一个男孩为了真正的旅行入室盗窃,继而被判入狱。出狱后俩人形同陌路,燃起的那一点点欲火熄灭了。不管怎么碰瓷伊瓜苏瀑布,他俩始终没有勇气再进一步,哪怕出狱后去迎接呢。所以,“不如我们从头来过”的愿望显得十分虚伪。
有种说不出来的诡异感觉。导演一定是fetish吧啊喂!
两个演员都喜欢
好别扭的感情。诹访珠理好像一只小狗,摇着尾巴在你面前晃来晃去。男孩子们要接吻就接吻想做爱就做爱,不要用打架代替哦~(导演大概率有恋足癖,是看脚选的诹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