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没有人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恋爱。
高木和西片用捉弄与反捉弄表达着自己对对方的爱慕。
高木宠溺着小孩子心理的西片,西片也不会因为高木的捉弄而恼火。
渐渐地,两人间的关系不再止步于普通的同学关系。
中学时代心动,是很难彻底忘记的。
与那个人的嬉笑打闹,与喜欢的人牵手的害羞,与她一起走在放学路上的心猿意马,收到喜欢的人消息的欣喜雀跃……但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那个她是否还陪伴在我们身旁呢?
几年前,我也遇见了那个属于自己的“高木同学” 本作的美好就在于此。
看番时,我们享受的是高木与西片甜甜的日常,感慨着懵懂爱慕的美好。
在完结的那一瞬间,我明白了,看番时的姨母笑、痴汉笑、单身狗惨笑……这些笑都其实都是对善良美好青春追忆与艳羡的微笑。
为第二季最终话而写的完结感言,希望能与更多人分享。
虽然发晚应该没人看到了ORZThe trick of affectionate teasing is that you win by losing. 作为校园题材作品的王道题材,“青春恋爱”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想必早已耳熟能详。
不论是你侬我侬的热恋,纯真无邪的初恋,牵动人心的虐恋,甚至是令人扼腕叹息的苦恋,乍眼望去仿佛所有关于浪漫的要素都已被无数经典作品探索完毕,几乎很难再开发出真正的新意了...然而对于“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的原著作者山本崇一郎来说,青春期恋爱不一定就是缠缠绵绵,你侬我侬;他在访谈中表示他更想展现角色的纯真无邪,并力求观众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享受高木和西片之间令人心跳不已的捉(tiao)弄(qing)。
毫无疑问,他做到了...“捉弄”这一词往往带着“欺凌”的意味,然而对于像高木和西片这样暗自相互抱有好感的人来说,善意的捉弄只会让他们的心走得更近。
因为他们知道对方的弱点(虽然西片只是自认为如此),底线以及真实的一面。
通过一次次机关算尽的对决,尽管结局已定,但看到喜欢对方却心照不宣的两人逐渐拉近彼此的距离,加深相互的了解,对于旁观者的我们来说,想必也会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感,毕竟他们的关系是以步步为营的方式前进着,而不是拼命地维持现状...诚然,”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并没有什么需要深思的主线,它的主体是由无数日常小单元组成,然而正是这种平淡无奇的氛围,赋予了这个故事十足的共鸣感。
并不是所有人在青春时光里有着爱情的经验,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有过那些青涩懵懂的瞬间,在岁月的流淌下尽管微不足道,但也足以令当时的我们兴奋地辗转难眠。
尽管我们因为诸多理由与那份邂逅渐行渐远,但希望通过这部作品所回想起的年少追忆,自己那份曾认为不值一书的青春其实也是绚丽多彩的...是的,高木与西片之间有着我们早已忘却的单纯与羞涩。
我们虽然迫切盼望着两人能尽快迎来完美的结局,却殊不知那份浮躁的功利心态会使我们忘却过程的美好,那份虚惊一场的刺激以及如愿以偿的满足,需要时间的升华与考验, 毕竟未来早已注定...祝二人未来能幸福美满,早日“出千” (喂)愿打愿挨,情窦初开两情相悦.见证真爱,携子之手一世相约.
青春恋爱作为校园题材作品的王道题材,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想必早已耳熟能详。
不论是你侬我侬的热恋,纯真无邪的初恋,牵动人心的虐恋,甚至是令人扼腕叹息的单恋,一眼望去仿佛很难挖掘出能打动人心的题材,然而对于原著作者山本崇一郎来说,青春期恋爱不一定就是缠缠绵绵,你侬我侬。
他有着独特的见解,使高木同学在校园恋爱漫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愧是山本虐狗宇宙!
动画化以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杀疯了的李依李+kaji组合更是王炸!
“捉弄”这一词往往带着“上手”的意味,然而对于像高木和西片这样暗自相互抱有好感的人来说,善意的捉弄只会让他们的心走得更近。
通过一次次机关算尽的对决,看到喜欢对方却心照不宣的两人逐渐拉近彼此的距离,加深相互的了解,对于旁观者的我们来说,想必也会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感,毕竟他们的关系是以步步为营的方式前进着,而不是维持现状或者急转直下。
诚然,高木同学并没有什么需要深思的主线,它的主体是由无数日常小单元组成,然而正是这种平淡无奇的氛围,赋予了这个故事十足的共鸣感。
并不是所有人在青春时光里都有着爱情的经验,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有过那些青涩懵懂的瞬间,在岁月的流淌下尽管微不足道,但也足以令当时的我们兴奋地辗转难眠。
是的,高木与西片之间有着我们早已忘却的单纯与羞涩。
我们虽然迫切盼望着两人能尽快迎来完美的结局,却殊不知那份浮躁的功利心态会使我们忘却过程的美好,那份虚惊一场的刺激以及如愿以偿的满足,需要时间的升华与考验, 毕竟未来早已注定……这一季开始,西片已经将高木当做日常的一部分了,他习惯了高木出现的生活,甚至有一点觉得理所当然。
第二集情人节的时候他天生就觉得高木会给他巧克力,丝毫没有怀疑。
其实他自己都不理解,为什么他会这么想。
还记得第一季完结话换座位那一篇吗?
有那么一瞬间,与高木同学的回忆,突然涌上心头
让西片踏出了那一步。
像不像懵懂的我们为了心里那一份悸动的感觉而勇敢的模样?
他在一步步明白自己的心意,他在意识到高木的珍贵。
再说说高木,在西片出现在她生活里最初的那个瞬间,高木就注意到了他。
而后捡到了她的手帕,才发现是这么单纯善良的有趣同学。
而后高木对西片一直处于欲擒故纵和直球暧昧之中无法自拔。
也是我们一直被甜的死去活来的原因。
第五集最喜欢生日这个原创桥段!
也是制作组的一大进步(高木的读西术太bug了,就好像提前看过剧本一样!
):首先,心动钥匙扣那段在前面西片因为实行委员的事情没办法和高木一起回家,高木在回家路上偶然看见,毕竟知道西片喜欢单恋100%,动漫后面没有过多铺陈,埋个伏笔
后面紧接着就是西片生日。
高木第一季就知道西片生日了,至于到底是不是碰巧遇到不得而知,首先不确定西片会不会买蛋糕,第二就算有蛋糕也不一定是西片来拿,排除故意偶遇的情况,是制作组安排的剧情需要
之后在猜谜环节得到提示,猜到西片要去蛋糕店,再加上今天西片生日,还有尴尬害羞的神情,今天必是来拿生日蛋糕,便将计就计,故意输给西片
一石二鸟,既能让西片高兴且顺利拿到蛋糕,又能将礼物以一种偷偷摸摸又大大方方的方式交给西片。
第七集林间学校也是原创!
西片睡不着出去透气期待相遇的样子,像不像我们年少时错过某个倾心的女孩而心郁的模样?
当西片问起高木的愿望时,没有额外的捉弄,而是直抒胸臆,想与他一起看这片星空。
夜色真的很美,这是属于高木的委婉,如同月色真美的美丽告白。
直到ED的最后一秒我都在期待会不会有两人的下文,可惜还是定格在茫茫的星空。
尽管西片和高木没有在篝火的最后牵手,好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最后的HE结局。
可心里深处仍然想改写舞会戛然而止的那个分镜,不仅是为了西片和高木,也是为了现实里错过挚爱的自己。
在不真实的世界中的虚幻传说里寄托自己的向往似乎太蠢了些,不过想必也有人一样感同身受吧。
感谢这一集原创,青春本就是有这么多遗憾。
遗憾,也能让美好更加夺目,就如同这绚烂的银河之上,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厮守朝朝与暮暮。
庆幸西片夫妇替我们很多人把遗憾填满了,祝他们幸福,祝我们幸福!
第九集猜拳转方向这篇中,西片可以选择的是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头与高木的手指方向不同就算嬴,所以西片嬴的概率是75%。
当高木问西片是否喜欢她的时候,料定西片不可能选择向左和向右,因为这代表摇头拒绝。
所以西片只能选择向上和向下。
若西片向下,即点头,则等同于西片向高木告白,但高木料定西片太害羞不会这么做。
若西片真点头了那高木的最终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西片极大概率选择向上,只要高木的手指也向上就必定会赢。
所以说高木神机妙算,能把西片75%的胜率变成自己100%胜率!
后面两个故事看了我就有预感制作组要整活,上集先是把彩票那篇西片的愿望从想去富士山改成了夏日祭,这一集烦恼篇动漫把高木与她妈妈吵架的原因也就是家庭旅行的日程加了进来,邮件篇高木卧室的日历夏日祭有做标记,还有烦恼篇摆着的西片的惊喜盒,可见这小妮子有多么期待和西片一起去夏日祭。
第十集寻宝篇动漫最后加入了两人差点kiss,后面高木日常点到为止,转移话题,
后面和西片戴着同一副耳机听音乐的片段(喜欢太太的鸭子坐!
),听的歌刚好接ED李依李翻唱第一季OP!
第十一集最有趣的地方莫过于结尾的约定那篇,高木一路暗示想让西片邀请她去夏祭,但是西片因为过于害羞说不出口最后走了,高木有点小失望,但是也没有很伤心,因为高木了解西片。
但是,西片做出了令高木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又回来了,而且邀请高木去夏祭,这是高木没有想到的,给了高木一个暴击。
从最后高木按捺不住内心喜悦塞给西片一堆饮料以及西片离开后的紧咬嘴唇脸红可见其欣喜若狂!
也为第十二集神回铺垫!
这段动漫是真的超神,原作是西片收下第一瓶饮料就直接邀请了,动漫这样改把高木的那种从怅然若失到欣喜若狂到压抑喜悦不溢于言表的恋爱少女形象刻画得更加生动。
完结话终于等来了制作组憋了好几集,埋了好几集伏笔的大招——原创夏日祭篇!
前面其实都很平,一起逛摊位吃东西玩游戏
高木吃苹果糖
捞金鱼
喂食(可惜西片不顶用怂了)
套圈
送高木簪子
中间加了同班同学和老师
以及另外两对cp凑时长
就当我这么以为的时候,胖爷开始秀了,刚开始见西片的时候,看到他提着女式手袋就识趣地支走了毫不知情的高尾
再次发现走散的高木和西片后一声大喊助攻
才成就了山路上令人艳羡的“牛郎织女”……
我愿称其为真男人!
最后为了弥补两人没有一起看烟火大会的遗憾,两人独自买了焰火来玩,至此第二季完结!
制作组的原创推进两人关系剧情见仁见智吧,有些人就喜欢把这部当单元剧看图个乐,毕竟原作和第一季就是走这个路子!
但是制作组选择在第二季转型。
如果说横手美智子定了第一季的基调,把高木这个IP向大众推广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绩,第二季更换编剧也表明了制作组的决心,说明制作组并不满足于还原原作走原作路子那么简单,想在不大动干戈编排的前提下加入部分能够推进两人关系,拉近两人距离的桥段,最后取得了更甚第一季的成果,把高木这个IP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只能说制作组赛高!
赤城博昭赛高!
近临岁月之河,看流水划过,看云起云沉、花开花落。
偶然间花瓣飘落使得水面荡起层层涟漪,其映照的少女也显得更加神秘淡雅、曼妙恬淡。
这便是二人无意间的邂逅,之后无论是橡皮上的名字
泳池边的交谈
还是他不经意间的暴击
互相依靠的歇息
虽是偶然的相识,但相知却是命中注定,这必然中是用捉弄连起的纽带,是用比赛交织的绳网,是日常一点一滴的积累。
升空的烟花绚烂美丽,绽起的水纹清澈涟漪,绚烂的星空璀璨宁静,你的微笑沁人心脾。
少年此生最大的幸事便是与她相识,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便是与少女相知。
以天为证,以愿为引,吾向二人献上真挚的祝福!
我在高木的评论下面看到有个打一星的,我去私信了人家一下然后被各种喷,真的如果只是凭个人喜好而忽略这部作品的整体质量就胡乱打分真的好吗,高木作为日常番,就算有人不喜欢也绝对到不了一星的程度。
评分很容易,只需要动动手指,不过如果有看动漫的人先看评论的话,岂不是会误导了大家?
我就算不喜欢某部作品,我也会根据它的整体质量评分,因为怕误导了别人。
买了数位板,到现在总共画了4副画,两幅都是高木同学,导演是不是要给我安排一下,我现在就缺个高木同学了。
在下第4副大作。
目前为止,觉得最棒的恋爱番!
其次就是《高分少女》,不过还没看《月色真美》和《龙与虎》,所以也不敢大放厥词,不过这部番和漫画真的是神作,也许看完后每个男生心里都渴望着一个高木,而女孩子也想要个一直被欺负,笨笨的西片吧。
另外,木村真兄弟,木村真男人。
以上,!
右边还有个西片,就当是我吧
昨晚更新了最新一集,西片终于开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大~一下子就秒杀了高木。
不过话说回来,第9集的棉花也好,第10集的眼药水也好,第11集的送特产也好,都体现了西片即使是想捉弄高木,也是充分为对方考虑,捉弄的事情也是尽量能够让高木开心。
同时,高木也会非常努力地发现话题,比如第11集送特产,西片因为害羞想离开图书馆,在高木问他为什么,西片不好意思回答的时候,高木说了我也一起回,尽量给对方台阶下;还有同一集的数步数,高木非常想猜测西片“偶遇”的目的,不过在捉弄的同时,也会找让西片能够“害羞”(其实就是有台阶下啦)的理由。
这么一想,其实他们俩都是在每天的谈谈笑笑中不停得想办法捉弄对方,但是同时也在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
在对方不开心的时候也会想尽办法让对方开心,真的是好甜啊。
西片能够追到高木不是没有原因的。
还有一点,再夸赞下高木:其实同龄的条件下,女生在恋爱方面确实会比男生更加成熟一些,高木同学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高木在“捉弄”这件事情上一直是非常主动的,但是在邀请参加夏日祭的事情上,她仅仅是点到为止,最终邀请的主动权还是交给了西片。
这样确实才能让男生更有担当,未来在两个人的大事上也能够更有主见。
高木确实是非常难得的好女生啊。
更新:写在夏日祭放送之后。
其实结局是什么样子,在观看前相信大多数人都已经猜到了:这一季一直在强调牵手,那自然就是牵手咯。
但是我在这集放送之前去看了一下漫画,其实两人根本就没有太亲密的表现,说白了这一集还是挺多原创成分的(说到这里又要夸上一集的制作了:动漫将西片的邀请方式改成了骑单车又回来,把西片的小心思表现得真的非常好,漫画里面则是相对比较直接的,情感转折比较弱)。
所以放送之前还有点担心:会不会最后一集不够完美,比如两个人其实最后没在一起,或者是情感铺垫不够好,再或者是画面的细节没有处理好,最终对不上9.9的评分。
结果这些几乎都没有发生,大家都猜得到的剧情,却依然能够让人心满意足。
主要原因,当然大家各有评判,我主要想说到的,是动漫的几个细节,真的做得非常不错,都是最后一段的剧情:1、高木在和西片走丢后的反应木村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亮点,但是高木失落的小表情相信也是让人难忘的,除此之外,在高木登上最高的观景点的时候,画面给到,其实她是走出来的,这说明高木一直在找西片,她登上最高点不是为了看烟花,而是她记得西片说要去亮的地方,所以她一直往上走,希望找到西片,没找到才出来的。
细节无敌。
2、两人走向彼此最后高木也看到了西片,但是她没有等着,而是也跑下去迎接他。
西片体力也是厉害,最后跑到的位置也是可以注意下:明显西片是跑到阶梯一半以上的。
爱的力量真伟大。
3、音乐插入曲 君と光、以及片尾曲 優しい気持ち,其实仔细看歌词,真的都非常贴合当时动漫的意境。
具体就看歌词体会吧,比写出来更有感觉。
尤其是片尾曲,最后一句:もう私を離さないで,高木的心思又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这样吧,好番是需要大家公认的,相信大家都有对这个动漫印象最深的地方,欢迎多多交流哈。
1,2两季看完最感动的居然是这一幕
男主整整2季都在花式败北,最后只赢了一把却仿佛寂静夜空的一粟火花输了游戏,赢了人生直男恋爱指南。
好吧,首先,你要有一个,这么喜欢你得妹子。。。。。。。。。。。。。。。。。。。。。。。。。。。。。。。。。。。。。。。。。。。。。。。。。。。。。。。。。。。。。。。。。。。。。。。。。。。。。。。。。。。。。。。。。。。。。。。。。。。。。。。。。。。。。。。。。。。。。。。。。
为什么有碳基生物能发明出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的第二季的第七话里的篝火晚会的习俗和传说和男女混合跳舞和卡点急死观众气死观众和这么完美的纯爱片里藏把精度最高的手术刀和女主跟全班男性笑着跳舞。
为什么会有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的第二季的第七话这种东西存在,这部番看的就是甜就是吃狗粮,这集就是全番最大+唯一恶心人的😖
可曾听说过有哲学家讨论过青春吗?
很少,青春,从来都是文学家的战场。
对于哲学家来说,“爱”才刚刚够一个概念的起点。
但对于青春而言,“爱”已然是这段路的尽头。
刚开始看《高木太太》的时候,被弹幕节奏一带,“哎呀,这个西片就是逊啊”,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怎奈几集下肚,齁甜过后,望着漆黑的手机屏幕,细细忖来,事情可没这么简单——敢问,十二三五岁的时候,谁又不是一个小西片呢?
明明QQ头像闪烁时开心得要死,可回复一经由手指敲出去就老贤者似的云淡风轻。
明明已经知心知己交如莫逆,可现实里还是躲躲闪闪,生怕被逮到一点蛛丝马迹。
那时的我,既读不懂女生的心思,也闹不明白自己的行为逻辑。
反正就是被一些莫名巧妙的“羞耻”圈住,在保持原状的现实和面红耳赤的幻想中,就这样一天天地,伴随着小小的甜蜜和懊悔过了去。
“这就是青春吧。
”没错,我此刻正曲肘攥着拳,嘴巴张开,眼泪在眼镜两边汩汩地流。
要是我再有文化一点,想必也能锤炼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初闻不识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这样的佳句了。
“我当时怎么那么傻呢?
”——没办法,在孟婆汤没有掺水的情况下,傻才是我们的宿命。
回头一想,人类就是这样一种一次性的生命嘛。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过他的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
对个体来说,没有读档、没有经验、没有重来,每一个年龄阶段的生命历程都是新的。
所以要一个十岁出头的小伙子拥有一个三十岁老男人的视野,实在是强人所难——要不然怎么大家都想成为穿越者呢?
不过,人生的新也是分层的。
要说这其中最特别者,肯定非“青春”莫属了:蜕皮一般快速成长的身体、前所未有的心灵结构和情感体验。
可以说,青春是之后一切“新”的起点,它不仅塑形了我们身体的基础,也为各式各样崭新的情感提供了最初的形状。
这些情感中当然包括“爱情”。
所以我们常常听到的所谓“初恋情节”以及与此相伴的“中年危机”,也不无道理——或许社会已经让那些人蹉跎油腻了,但他们对情感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或者说还没走出一开始的“青春”范畴。
“我真的喜欢高木吗?
”和高木聊完天,躺在床上回甘的西片或许会这样想。
在《蒲公英的约定》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一起长大的约定,那样真心;与你聊不完的曾经,而我已经分不清;你是友情,还是错过的爱情。
”说实话,这问题也难为西片了,做自己情感的法官,去判断一种不同于友情,但又莫可名状的全新情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康德说,“直观无概念是盲的”。
其实西片不是没有概念,天天都看少女漫《100%单相思》的他,肯定知道“爱”“喜欢”大概是个什么,并且也能够在其他地方识别。
困难的地方在于,把“爱”和“自己”联系起来,给自己小鹿乱撞的心“命”一个“爱”之名。
这可不简单,聪明绝顶如俄狄浦斯也只能解开“人”之谜,而倒在了“自我”之谜下。
关于这个“确认自己情感”的难题,回顾我们自己的初中时代,不外有以下几种路径:1、勇就完事了,都听感性的,直接告白进入恋人状态,成为学校第一波吃螃蟹的人。
2、全程朦朦胧胧,似有若无,徘徊于告白之前,有时甚至连告白的念头都没有萌生,揣着青涩和甜蜜的哀怨走完了青春。
3、被周围裹挟着做了决定,把“自己”完全交付给了环境、舆论甚至是昨晚刚看的一本轻小说。
4、确立了“自我”从而确认了“喜欢”和“爱”之情感。
这一部分人拥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他们在一个普遍中二病的情况下竟实现了“自我”的稳态。
西片大约在第二条路径上,而高木则约莫在第四条,毕竟后者是拎得清“‘我’‘喜欢’西片君”的。
这里荡开一笔,说说“中二病”问题,不论哪一种中二病的定义都会涉及其中“不成熟”的“自我”因素,比如自我意志过剩、自我膨胀云云。
但正如前边所说的,在“青春”这一身体和心灵都在快速变化、成长的时期,不成熟、不稳定才是常态,成熟、稳定反而是变态。
从这个角度,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青春需要一种表征,那必然是中二病的。
“西片是个铁憨憨吗?
”经过前边的迂回,再回过头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便多了几分审慎和宽容。
首先,西片的身体很老实,他无比真切地在那些血脉贲张和面红耳赤中通过感性感受到了“什么”。
其次,少女漫爱好者西片也知道“爱”“喜欢”之类的概念大致是个什么样。
然后,关键的问题是,西片还没有形成一个坚实、稳定的自我,唯有在这个“自我”的审视之下,上边那些“什么”才能够被系到“爱”之上;唯有通过“自我”这个法官,那些“什么”才能被判断为“爱”,暧昧与朦胧才能被带到澄明的光亮中。
“我爱你”听上去很容易,但意识到是“我”在“爱”“你”却是一个复杂的历程。
在这一系统中,“你”相对简单,就是那个刺激得我脸红、让我心跳加速而又不敢直视的对象。
“爱”在这个娱乐、言情泛滥的年代,也司空见惯,不是难事。
关键就在于将前两者勾连、整合起来的“我”:一个自知的主体。
像诸如成熟、勇气等等特质,都可以说是从这个主体衍生出来的,是为该主体的表现和属性。
那么,更进一步,“自我”从哪里来?
有句名人名言说:“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进程。
”(-1)这便给我们提供了思考该问题的两个维度。
首先是“自我奋斗”,正如前边所说,在身体感性的层面上,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一方面,人的外在躯体在走向成年人类;另一方面,人的精神层面,不论感性力还是理性力,都在朝着成年状态深化和强化。
也就是说,让西片再成长一会儿,等他长大了,长醒了,成人了,相应的,那个稳态的“自我”便会到来。
然后是“历史进程”,上一段提到一个词“主体”,这便是“自我”的“现代”表达。
换言之,作为“主体”的“自我”是一个现代性“事件”。
谈及现代性不免有些西洋化,但这里也仅仅作为一个阐释路径,聊作一解。
在与现代相对的古典时期,“人”肯定是有的,可有主体吗?
大部分学者以为是没有的,那时“人”总是处在一种特定的依附关系中,不论这个关系表现为自然、上帝还是宗亲。
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变革,现代世界开始一步步成型,与此同时,现代人也作为一种觉醒和解放的类型开始出现。
在思想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笛卡尔的“我思”主体,因为他比较早地将人锚定在“自我”这一侧而不再是像过去一样系于别处。
由此观之,不光而今的民主与科学受惠于启蒙方案,连情侣间那句亲昵的“我爱你”,也和数百年前的那些变革脱不了干系。
谁叫我们如今还生活在现代世界,是个现代人呢?
文首随口说了句:对于青春而言,“爱”已然是这段路的尽头。
如果把人的成熟,主体的树立当作青春的告别的话,好像也确乎如此,哎。
1.在河边玩打水漂,意外牵手的画面。
2.2月14日情人节期待高木送巧克力。
3.西片第一次直接称呼高木的名字,亲近的感觉。
4.掰手腕,有种西片宠着高木的感觉。
5.西片生日,高木送了一个百分百单恋钥匙扣,高木真的很可爱。
6.玩躲避球以后一起买零食吃泡面。
7.集体舞,心动名场面之一,西片的倒数,和音乐结束了两个人站着的画面。
8.这是个铺垫,一起讨论夏日祭要玩什么吃什么,每次西片在想高木喜欢的人是不是……转念又说不不不,只是在捉弄我。
9.高木同学一直在向前,把这段关系一点点推进,勇敢自信女孩。
10.滴眼药水被同学误会,很好笑。
总是害怕被误会还不知道自己心意的西片。
11.因为西片的心理活动很多,一直在想捉弄的方式,回击的方式,各种翻转。
高木一直在笑,因为西片的想法真的有趣。
又是高木主动说,一样某人邀请她一起去夏日祭。
终于西片说出了那句邀请,而高木给多几瓶饮料的举动太可爱了,女鹅!
狗粮吃到发腻,酸成一颗柠檬。。
怎么没有第三季啊啊啊啊啊啊
撑到爆,你俩,原地结婚,然后滚蛋!
双向奔赴
这狗粮甜到掉牙了。
awsl
熟悉的发际线,熟悉的狗粮,秃头女孩也可以很美~
看多了其实会腻的.....
真的不适合我
我心中校园恋爱天花板
高木一直以来向西片前进了99步,西片也在最后踏出了第一步,终于邀请高木一起去夏祭了,太太疯狂塞饮料真的是宠他啊,最后烟花大会下的双向奔赴,牵手什么的甜死了!西片你总算开窍了啊,期待你第三季能更进一步!
第二季的故事没有第一季那种淡淡的味儿了,不是特别喜欢
居然没有增加任何新意,绝了。同学比他俩好看多了。
勉强看了三集…弃之
看多了也就那样吧
动画做得中规中矩。明知道山本发的糖每次都是一个味的,也会开开心心吃下去。漫画攒了100多话一直没舍得看。
简直像是给小学生看的
讨厌高木,婊里婊气,心机婊,恶心!
撒狗粮比第一季更多,高木好几次操作非常直球了。除了最后一话,前面的都有些审美疲劳了。配角的戏份好无聊。
高木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