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狸梦见乌鸦首先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感觉这个片名有点过于单薄。
在如今各大电影的片名越叫越响的趋势下,本片却已一个简单的“婚礼”二字外加当下流行的“2008”字眼挂帅,有些乱赶时髦的意思,没有什么创意含量。
也许是狐狸孤陋寡闻,不知曾经是否有过《婚礼2007》《婚礼2006》《婚礼200X》.....抛开本片蹩脚的片名不谈,本片打着“《疯狂的石头》原班人马旗号打造”的小成本喜剧片却成功吸引了众多影迷的眼球。
除了导演宁浩之外,之前的原班人马悉数归来,导演也换成了《石头》的编剧张承,本片的监制也从刘天王换成了大名鼎鼎的文隽,而且在工作人员名单中还能看到金培达(音乐)、钱文琦(策划)等香港“大腕”。
既然本片的导演是在《疯狂》里混饭的,所以本片依然从头到脚也继承了“石头”里的那股疯狂劲。
与之前的“笨贼一箩筐”相比,本片取而代之的是一帮“行骗天下”的老千。
小陶虹饰演的大骗,带着“道哥和“燕小六”等所代表的小骗,中间还冒出一个“娱乐名人”似的中骗(谢文贤),结果到头来全都被那个婚礼主持人来了个一勺烩,真可谓大家一起骗出个未来。
本片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起初各自扎堆,而且之间的关系简单,各自呼应。
随着故事的发展,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交错,意外事件增多,形成了类似网状的结构,相互交织但不复杂,以增强本片的故事性与可看性。
导演张承这一手我们在《疯狂石头》里早已领教,乾坤大挪移到本片依旧如此。
可是张承做起导演来还是菜鸟级,所以本片从娱乐角度再到故事角度都与其任编剧的影片差一大截。
本片的情节简单不说,漏洞百出也可忽略,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既然是讲一部骗子的电影,想要骗到人当然要花样百出,经典骗子电影《骗中骗》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但是在本片中我们不仅没有看到高明的骗术,而且片中的角色普遍智障,一个个普通人都能看出来骗局竟然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最后一个“骗中骗”似的结局起因竟然源自一个4年前的复仇计划,不仅破坏了整部影片的基调,而且让人有一种无厘头似的感觉,果真是一出疯狂的闹剧。
另外本片中大量赤裸裸的广告也令人发指,什么手机报、神州行、有事“飞信”我......真是广告也疯狂。
作为一部喜剧片,说实话本片的笑料包袱不是很多,而真正的看点在于本片的题材与演员上。
《婚礼2008》选择了当下比较争议的骗婚题材,而且片中还捎带提了一下炒得沸沸扬扬的高空坠物事件,本来这个事件在片尾的水落石出与最后男女主人公诚信面对相互呼应,可是事件本身在片中没有正面出现,说服力不足,是一大败笔。
另外,本片的演员还是比较出彩除了“郭七部”(《疯狂石头》后此人一口气接下七部电影)继续“石头”之后疯狂之旅外,“道哥”和“小军”来了个本末倒置,还稍上了“燕小六”,但都换汤不换药,看到他们那副德行足以令人喷饭。
表现最好的还属小陶虹,这个时尚的女骗子角色可以说是她的一次突破,再加上“快男”“好男”等偶像明星的客串,使这部不太搞笑的喜剧片变得趣味多多。
总之,本片意图很明显,是想借《疯狂石头》的东风在火一把,但显然没到火候。
本片充其量只能算一颗“小石头”,在茫茫的贺岁大片中只激起一点微澜。
本片虽然毛病多多,但其没有野心,本着娱乐大众的目的来成为一部休闲之作,也就足够了。
“婚礼”办的虽说不是很成功,但也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狐狸评分:观赏性:★★★娱乐性:★★★回味性:★★总 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d8c4a501008yc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实话陶红在这里面演的真的很一般.骗来骗去的剧情显的有点老套.反复的骗更显的有点拖延时间,让人无奈.最后真爱收场,预料之中的结局.
是冲着宣传广告上《疯狂的石头》原班人马去的。
看过之后,总觉得有点说不出来的感觉。
电影说不出多好,但也不能说很烂。
被喂刁了的嘴,很难满足于这样小品式的电影。
村子里的电影院去年就倒闭了。
片子看的是DVD。
貌似正版。
因为有着国产正版最标准的配置。
广告、垃圾音轨和字幕中时不时冒出来的错字。
电影人都在呼吁支持正版,假如正版商能有D版商一半的敬业,那人民还是愿意购买正版的。
扯远了,说电影。
这样的电影,最重要的其实不是演员,而是剧本。
需要有一个逻辑性很强并且让观众信服的故事框架。
可是电影没有。
不断出现的巧合让俺失去了参与其中的乐趣,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这个注定HAPPYEND的故事。
直到影片结束。
电影的剧本和《疯狂的石头》差了不是一个档次,假如忽略那些串场,这其实就是一个小品。
让我觉好笑的是电影中描述的那些婚礼。
没一个完美的。
都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状况。
再过一个月,我也要结婚了。
我实在无法想象结婚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我的婚前恐惧很严重。
现在的我,一个人在家里。
每天看电影,享受最后的单身生活。
又跑题了。
我靠!!
有时候觉得国家的电影审查部门很奇怪。
比如这样貌似轻松的电影题材,其实讲的是骗人,讲的是感情不可靠,讲的是一夜情,讲的是钱最重要。
即使最后的结局是童话式的,但之前所有人物的价值观都是负面的。
错误的价值观远远要比《色戒》之类的曲别针姿势对观众危害要大,毕竟曲别针危害的仅仅是某些好奇男女的身体,而价值观危害的是整个社会。
但是这样的电影不会被禁,也几乎不会删减。
我是开玩笑,反正没多少人会看到我的评论。
要是有人批评说我上纲上线,那只能说明你层次不高。
电影还是值得看的。
国产电影能做成这样。
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2008年3月5日观感 《婚礼2008》由北京保利博纳发行公司发行。
选在2008年2月14日情人节公映,首日票房150万。
导演是作为《疯狂的石头》的编剧的张承。
演员班底和石头相近,因此发行方打出的销售旗号便是“原班人马”。
事实上两者的风格和质量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作为国产小制作影片,类似于剧情无力经不起推敲、内容平淡缺少张力、缺少电影语言的问题仍然存在。
相比于石头,失在缺少石头中镜头的精彩运作,不见大胆新颖的多线剪辑,人物刻画也稍欠力道;得在戏剧冲突复杂而且明显,辛讽依然,对于当下现实的再现非常逼真,是一幅不错的现实素描;如果说有所超越的话,我觉得本片在处理一个镜头内一主一从两个冲突的手法上非常有趣;最后是不敢妄评的:结局让人有尿不尽的苦涩之感。
从商业运作角度来说,本片还是相当成功的。
作为我的个人评论,国产影片在大小制作上,欠缺的东西有些是可以互补的。
比如张冯陈的影片,虽然制作团队和经费越来越向国际标准看齐,但剧本实在让人OTL,人物形像实在都似曾相识,个性化的东西实在是一点都看不到。
我想这就是有钱和没钱的差别吧,有钱人,当然什么都用最好的,最好的东西往往只有一种或几种,所以有钱人看起来都差不多,而且从不想着要改进——因为是最好的嘛;相反没钱的人,要去思考怎么把钱用在点上,怎么让一分钱生出更多的钱,于是便更愿意动脑筋,而不是等着用现成的。
所以说,我认为,在批评小制作和攻击大制作的同时,影迷能作的是去支持小成本影片,因为这才是人家汗水的结晶,这才是我国影人的劳动成果,这才是我国电影业的真实现状,这才是祖国影业未来。
不能逃避现实,我们现在的确没钱,我们现在能生产的的确就是这种作品,不过不会一直没钱的,不会一直这样的。
至于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等他改进亦或自生自灭之后再说吧。
虽然导演自辩与《疯狂的石头》风格不同,然而怎么看也都是一母同胞,这就使浪漫喜剧掺杂上了犯罪喜剧的元素,不是两种元素不能掺,而是说要把面揉均匀了,然而这部戏不均匀,感觉有点怪。
还有小桃竟然认不认不出以前骗过的小郭,这一点太刻意了,为惊奇而惊奇,为悬念而悬念,根本让人难以相信。
下面是我对电影《婚礼2008》的评论。
求求你,再骗我一次吧——这是片中郭涛一直反复的一句台词。
我看完这片子之后吧,唯一的感觉就是被骗了。
宣传的时候说,这片是疯狂石头原班人马。
不过这片和疯狂石头比起来实在是差太多了:无论盖瑞奇还是宁浩,拍出牛逼电影们的成立条件是剧本逻辑性。
只有这样,才能让导演进行张弛有度的发挥:该松的时候松,该紧的时候紧,有悬念有包袱,这样片子出来才来劲。
强韧的逻辑性,是该类电影的灵魂。
回到本片,我觉得,这不是一导演作品,而是一投机倒把份子的习作。
哪哪都是广告,并且,明显剧情是为广告服务的。
这样的主次颠倒,导致全片充斥着厚着脸皮上前咯吱你的低级幽默,我就不明白了,您真以为观众的笑点有那么低?
现在的观众,都是拿着《四百击》和《投名状》一起看的主,什么好什么坏谁都分得清。
姜文说,你要是对付一次观众,人家会记住你,然后原不搭理你,臊着你。
对,我就记住了,再也不看那个叫保利博纳的广告公司拍的片了。
--- 华丽的分割线 ---想想还是我太较真了,往好处想,这片子比很多主旋律电影强多了,大小也是为国产小成本电影又添砖加瓦来着,很多串场拍的还是挺到位的,所以,还是希望这类片子越来越多吧,反正,庞龙再傻逼也比宋祖英强。
小品式的喜剧,陶红演起女骗子来还真得心应手,加上道哥和小六的插科打诨,让我坐在电脑前一阵傻笑。
骗子的大忌就是付出真感情,就像杀手不能谈感情一样,一旦陷进去了,通通玩完。
片子的结尾对整个的基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编剧还是比较善良的,情人节档期的片子,总得给大家留点希望。
感觉郭涛自《疯狂的石头》后所拍的片子一直没跳出那种感觉,《大电影2》也好,《婚礼2008》也好,感觉都有点无聊。
《婚礼2008》的剧情感觉也就是看看笑笑得了,不能去想,一想一推敲就觉得到处不对劲了。
即使是笑,也是很苍白。
班尼路好像就跟着郭涛走了,其它的广告做得也没水平。
做广告可以,但是起码也要自然一点,搞得太牵强就只能让人觉得恶心。
(婚礼2008)石头的基本原班人马的制作,也是走黑色喜剧的风格。
可能是珠玉在前的缘故,对这部片子很失望。
陶虹还是老样子的装傻充嫩,郭涛这次还好,没有再充当什么无能男人,还算是个正派好男人;小六是压根的不行,脱了那身捕快衣服,听他的声音看他的人咋看咋别扭。
不过光叔还行,贼眉鼠眼但是演起父亲来还是像模像样的。
片中有不少像石头调侃的地方,例如baleno,只是看多了石头,对这种逗笑已经有了免疫力。
片子不过是骗与被骗,骗中还有更高手的问题。
一直以为陶虹是最后的胜者,谁知道长相老实的郭涛摆了她一道,并最终揭示谜底。
这样看来编剧还是有两把刷子滴,只是这个片子也就是两颗星吧,如此而已。
讲述了一个女骗子和一群骗子之间的故事。
这上面所有的人都是骗子。
贪财,但又不是完全的坏。
骨子里还有未泯的良知。
本片算不上是什么幽默剧,不过有几处颇耐人寻味。
一是小郭交了一万块钱给“老丈人”然后朋友出事,本来下来准备取更多钱的“老丈人”为了钓大鱼不得不把骗到手的1万又交了出来。
还搭了自己几十块车费。
而还是这一万块又将被送到绑军哥的小个子(“老丈人”的同伙)手中二是后来游船上的婚礼,偏偏是小郭主持。
婚没结成,两个民工看拿不到钱就对小桃说:新娘有了,新郎也有。
你跟他吧,反正办完了事我们好拿钱。
这些情节颇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让人觉得生活的种种无奈,生活就是爱跟我们开玩笑,不是吗? 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骗子。
小桃骗过很多人,然后就在动了真感情,准备改邪归正不想再骗人了的时候反而被人骗了。
连一个女骗子都被人骗了,骗财骗色骗的好惨。
另外,两个民工骗子一口的河南话。
是导演特意安排的吗?
还是……呵这个电影剧情其实漏洞很多的。
比如小桃怎么会认不出以前骗过的小郭。
禁不起推敲的。
但只有这样这部片才有意思,才可以编的下去,导演才可以完成一个圆满的大结局。
总的来说马马虎虎吧,看完混点时间还是可以的。
不算非常差,最起码还有剧情。
中戏满分也不过如此嘛……你再骗我一次好吗?
看在最终还是美好爱情的结局上给了3星, 所谓"原班人马"的幌子让人厌恶, 原本郭涛和陶虹都还是那种朴实派的演员内里透着温馨的,反倒被不伦不类的广告词给破坏了.
还是石头更好看!结尾出人意料。
凑合看看也能凑合
20080423据说婚礼是石头的原班人马拍摄的,就冲这一点也搞了张碟回来看。原班人倒是有,道哥,岳小军,对了,还有一个主要的,郭涛。 看完了以后才明白,这是一个无间骗的故事,从被骗到反骗。 笑闹之余,不禁沉思:人们之间的信任都到哪里去了呢? 本片是石头的编剧张承导演的处女作,从剧本都风格上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模仿石头的一些东西,但都比之不及,但作为新人而言,值得鼓励
故意操着变味的江南普通话演着拙劣的骗婚记有啥意思呢?
骗来骗去骗不完啊...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老郭,我顶你---
有一部打着“石头”旗号的贺岁小烂片,不太烂,还凑合。演员们很卖力,但跟“石头”完全没有可比性。唉。
闲时很好打发
2008-2-23 意料之外的有趣,技术细节推荐影评“情感与笑料杂糅的一场婚姻骗局”
结尾还是有点意思,不过对整个片子十分失望
有点莫名其妙
求求你 再骗我一次吧 哈
挺喜欢这部戏的 尤其陶虹相当惊艳啊
没劲 又没劲
我喜欢看陶虹炒鸡蛋
你骗都骗完了你还要再骗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