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特别内向的分裂样人格INFJ,非常神似INFP,尤其是其精湛的害羞、紧张微表情演技,绝大多数INFP都会坚信她是INFP,但了解导演和作者意图之后会发现并非如此,证据如下: 找到弹珠主人后,高兴得幻想自己的悲惨纪录片:为崇高的慈善事业奉献一生,英年早逝,然后其精神流芳百世,被万人敬仰……(INFJ特有) 对男主角的奇特相册里的光头男做分析:他拍照像在做某种仪式,可能他已经死了,害怕阳间的人遗忘他,从阴间传真回来……在公园还相册一幕也是这么神秘兮兮的解释光头男的。
(INFJ的疑神疑鬼) 鬼屋里被扮鬼的男主摸脸异常的淡定,貌似很享受……(INFP的话惊吓效果双倍……INFJ确信不会被发现自然可以异常平静,INFP总是不确定总是相信意外) 执行与预测力 1报复骗子邻居,通过听收音机快进球时拔掉天线。
2惩罚老骂萝卜男的菜市老板,配钥匙潜入两次,并做了许多复杂的陷阱,作者表现的是INFJ的人格分析能力和行为预测能力。
3淡定潜入偷走信件,用重拼字母的办法,假借博朗峰飞机失事事件,邮寄给绝望的寡妇情书(体现Ni巧妙的关联与Ti的欺骗能力) 4 第一个发现录音男喜欢的真正对象,并对两个给予暗示,最后还推波助澜(长远计划) 5在公园还给男主相册一段,更为困难,其中还要买通蜡像男指着望远镜,再让小屁孩过来说“只有傻瓜才瞪着指着天的手指”,说服这个蜡像和小孩确保计划实施对于INFP太难了。
6利用男主捡照片的爱好,在碎照片留言约到餐馆,并且男主背对她时,还做了一次放下汤勺、手指沾沙糖再回头问她的精确预测。
7在与画家的对话中,爱美丽点评画里的女子(实际上就是说她自己)说:“也许她正在策划”。
画家也一语双关的答到:“对,她喜欢策划,其实她是个胆小鬼!
”(IXTP画家早已注意到爱美丽的诸多“阴谋”,并知道是她寄给自己的“人生录像带”,最后还在关键时刻回赠了一卷) 8爱美丽回到家里,还对男主做了进屋碰下门帘来找他的“妄想”预测,结果发现是猫进来了感到失落,谁知男主这时候真的在门口敲门……(总之INFJ喜欢描述为上天的指引……) 男主角连诺 小时候被欺负…… 好友评价:没有女孩受得了这种人,做梦想家很难应对现实世界。
追光头男时踉踉跄跄,几次摔倒,粗心的掉了厚重相册也没发现 。
几天没发现口袋的纸条,天天坐成人店居然也能保持“纯真”,都不瞄裸体好友一眼。
塞给他纸条的店员还用成语接力测试其人品,他对答如流。
可见这是INFJ和INFP的爱情故事,在连诺的角度看爱美丽是神秘的,在爱美丽的角度看她似乎知道他的一切,她也是主动的一方。
相片收集的艺术,表现的是INFP的艺术倾向,爱美丽却没有,而是表现助人为乐,以满足Fe为荣,所以作者必然讲述的是INFJ的爱美丽。
男声旁白,叙述只撷取片段,因此有趣不沉闷。
从没有看过一部电影把孤独拍得如此美丽动人。
人们是孤独的。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一种病,为必要的、不必要的理由,躲藏在阴影里。
天使就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
热内认为,想清楚的了解一个人,就应该追溯到精子与卵子相遇的那一刻。
爱美丽在得知戴安娜王妃死去的一刻,发现了这个世界的不足,即自我不足。
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是多么脆弱虚幻,自己能够把握的事物,又是那么有限。
于是,她将重新珍视这种有限,并在这种有限或者局限中发展价值。
孤独天使爱美丽,在那一刻已经改变。
一个单一细胞,因为突变,进而为整个整体带来全新的力量。
法式励志,只属于法式宝贝爱美丽。
幽默美丽温暖。
保持孩童的天真心脏,想到了什么,就在心里任他成长。
一步步安排好后,抽出空闲的日子慢慢完成。
几乎不开口,但一切都在心里酝酿好。
于是每一天都有期待了,世界就这么美丽起来了。
片头的小爱美丽做过的事,我们在幼年也几乎都做过。
发现孩子们都一样呀。
被邻居欺骗,恐惧的以为火车出轨等等灾难都是因为自己。
发现之后,坐在房顶,拔掉天线,于是球迷邻居的电视每到关键时刻就是一片黑白。
爱美丽嘴角是可爱的小邪恶。
看电视时总是臆想,想到自己慈善一生英年早逝,竟然哭得那么伤心。
每次独自出门,看到扁平的小石子就要忍不住放进口袋,等到特定的日子去圣马丁河上掷。
听到自己喜欢的人与别的女人约会,竟然就傻傻的相信了,失望彻心。
她的照相亭子下的爱情,一本碎照片拼接成的影集。
他俩都是怪而可爱的人儿。
悄悄喜欢,于是暗中策划。
地上的蓝箭头,指着远处的雕像,望远镜,公用电话,相册某页,佐罗快照。
她小心翼翼地用小把戏把他引诱过来,却又不敢靠近。
鬼屋里,他抚上她的脸想,没有恐惧,而是嘴角难以察觉的笑意。
他没有准时出现在双风车,爱美丽想象了多种情形,真是让人惊艳!
想象中他买了酵母穿越帘子回来,而帘子真的动了,惊喜的转过去,却失落地发现是空姐的猫。
带着泪打开门看见他。
皮衣湿透,像是巨大昆虫的清凉脊背。
她吻他嘴角、颈、眼角。
他也照做。
像是某种仪式。
他们终于相拥。
人们都是孤独的,有生活的挫败感,却又充满个性,独特古怪。
爱美丽的爸爸喜欢将工具箱里的东西倒出来重新整理。
妈妈讨厌洗完澡后起皱的手指皮肤。
爱美丽小时候跟爸爸接触不多,爸爸每次给她检查心脏,难得的身体接触让她心跳加快,于是被当成了心脏病,没有上学,孤单的童年。
爱美丽唯一的朋友小金鱼老是想自杀,放归后停留在原处,仿佛不愿离开,像是在流泪。
爱美丽给乞丐钱,哪知老乞丐却淡定的回了一句:女士,周六我不工作。
百度图老人喜欢在特定的日子买鸡,做好后总是从鸡背开始吃。
双风车酒馆的一个男客很变态,老是用录音机记下一些事与情节,以此抓到情人的把柄。
总是幻想自己有病的买烟女和变态男在爱美丽的撮合下相爱了。
在卫生间里亲热,导致整个酒馆晃不停。
没有赤裸裸情欲,反之是小幽默。
失意的作家的那句话:如果没有你,良辰美景更与何人说?
被丈夫背叛的房东太太总是喋喋不休,果蔬店的老板被爱美丽偷偷闯进家整蛊,傻子店员把每一颗水果都当做珍宝,小心翼翼的捧起。
二十年没有出门的玻璃老人,总是画不好以爱美丽为原型的端杯子的女孩。
爱美丽的心上人在成人玩具店打工,曾经收集未干的水泥地上的脚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奇情哀艳。
多好的地方。
热内的童话世界。
画面美极了,颜色明朗,令人喜悦。
细节上值得反复玩味,百看不厌。
故事其实很多,全浓缩在122分钟里,因此看完后,画面自动闪回,要我记得可爱的细节。
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说不玩了。
像爱美丽一样去臆想。
就是这样,更想要去法国了呢。
不得不说的一句话,Paris, Je t'aime.
搞不懂为什么评价为什么会这么高?
难道是文艺和暖心得直击人心然后复杂的人以此来表达对于清新和温暖的热爱?
首先主角很怪这一点毋庸置疑,情节基本上是戏剧化的,果真不能和法国人较真啊,有戏剧传统的民族果然是处处戏剧啊。
主角的设定本来就是很病态的成长过程,影片开头喜欢在介绍人的时候说些特别细节的喜欢和讨厌。
当然里面还是有一些小的神开展以至于连贯起来会有一种他人说的小惊喜。
而有些取景构图相当不错。
可能是我自己少了鉴赏水平吧,大失所望。
我喜欢电影的开场白:1973年9月3日,下午6时28分32秒。
一只每分钟振翅可达14670次的苍蝇降落在巴黎蒙马特的圣文森路;同时,附近的露天餐厅,两只酒杯在台布上随风起舞;同时,巴黎祖丹路9号5楼,高拉参加完葬礼,把亡友名字从地址簿上擦除;同时,一条属于Raphaeuml Poulain有X染色体的精子从众多精子中脱颖而出,向妻子Amandine Poulain的卵子进发,9个月后,Amélie便出生了。
这是一个平静奇妙的世界:同一个时间,不同的生命,不同的事物,会在不同的地方发生微小平凡的变化,他们在空间的维度彼此独立,在时间的维度不经意交汇,然后一起构成整个世界,而生活就在这如水的光阴里,一分一秒,向前,流逝。
“20-80”真是一个神奇的法则。
在这个世界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与此同时,20%的人扮演着这个星球上的主角,另外的80%重复人类一代一代平淡的生活,他们存在于社会中,却仿佛与社会的中心相距甚远;他们间断地从大众传媒上获悉世界的变化,却没有权利让这个社会倾听自己的需要。
——他们渺小、感性、狐疑、孤独——他们居住在城市中,也确确实实的成为一个名词的代表——边缘化。
记得勒庞讲过,学生时代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人是为考试而活的人,这些人学不到社会要求的东西,他们是社会的“失败者”,另外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人是为各种名目的文凭、证书而活的人,他们是社会的“超负荷工作者”,当他们进入社会工作后,他们仍然努力积极的做好每一件事,但是当公司不断进来新人,他们感到了压力,时代变得太快,自己所学的东西太陈旧,于是不断的充电、工作,工作、充电,直至自己筋疲力尽,终于落入生活的俗套:成家立业、安分守己,每天对着同样的办公桌重复同样的事情,失去激情,将自己的一生封闭在了狭隘的生活中。
我毫不怀疑,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在经历这样的生活,生活一如既往的平静,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被磨平了棱角,渐渐融入整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成为其中小小的一员,继续着被忽视的生活。
或许正是因为受到主流人群的排斥,这些平凡的个体总是用悲悯的心、多愁伤感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世界。
比如Amélie喜欢在黑暗中偷偷转过头去看人们的脸;喜欢发现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傻傻的Lucien会充满孩子气的给玻璃老人变出他喜欢的东西,Nino为一个自己的幻想执着的趴在快照亭整理被撕碎的照片,苦瓜脸的约瑟最喜欢事情是捏塑料袋上的小泡。
所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所忽视的细节,陈列在影片中,正如Amélie居所的窗外,镜头切换的四季,瞬间更迭的画面,却让我陷入深深的感动。
影片贯穿了这些被边缘化的平凡人:他们失落、寂寞、无奈、伤感,残疾的Lucien觉得自己不聪明,所以他对老板的辱骂从不反击;怨妇Madeleine觉得自己没有魅力,所以无法面对失去爱情的痛苦;玻璃老人觉得自己太脆弱,所以拒绝和大多数人正常的交流;神经质的卖烟女Georgette觉得自己不被认同,所以不停的发牢骚……每个人都感觉自己不重要,不被需要。
Amélie也是如此,她对邻居Madeleine就说过:“我是没有人爱的小鬼。
”在Amélie的内心,缺乏对爱的勇气,因此当她遇到和自己境遇相同的人时,她的失落感就爆发了,她不自觉的靠近这些人,帮助这些人:她捉弄蔬菜店的老板,以情人的口吻给Madeleine写信,和玻璃老人一起作画,将Georgette和Joseph撮合成一对,到最后,连古怪的父亲也为环游世界的小矮人打动,终于提着手提箱,开始了旅游的计划。
——Amélie用小小的“诡计”帮助了别人,其实也是帮助了自己:看着他们绽放的笑容,她的内心有一种释然、一种放松、一种真正的喜悦。
我开始想到自己的生活:虽然周围没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人与事,但缺少技术处理的记忆也绝不会像影片的画面一样温馨悲悯。
20年的光阴,忽然回头看看,我发现我用太多的时间抓住了太少的东西。
本该得到更多的知识、熏陶、视野,本该有更深的想法、规划、历练,但显然现在的自己只是一个刚刚从一副枷锁中逃脱出来,对向往太久的自由有点茫然失措的孩子。
看完电影以后,我问自己是不是也是一个边缘化的人,傻傻的笑笑,或许曾经的自己有过很多雄心壮志,或许现在的自己仍然对以后有一点模糊的抱负,但我真的不能确定这个状态下的我,会不会在若干年后,成为一个过于感性,安于命运的边缘化人。
想想自己心如止水的成长经历,爱一个人捧着书本度过一个下午,对所有的小动物都心生爱怜,喜欢安静的观察周围,更愿意从一个敏感的角度对待事情,尊重所有的生命,慈悲的热爱这个世界。
看来我的骨子里边缘化的倾向还是挺重的。
但我不明白的是,有时候自己却又完全抛弃了安静的一面:会在凌晨跑去看球,为奇妙的进攻兴奋不已;会在人来人往的校园小道,和亲爱的朋友放肆大笑;会在某个瞬间,向别人眼中遥不可及的人报以热情的笑容,然后与之展开一场神奇的友谊。
这是否就是心理学者们所说的两面性,人不可能忠于一个层面的自己,内心的波涛汹涌只有自已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才能体会。
有时候觉得追求想要的生活真是一件辛苦的事,按部就班的继续不变的生活也不见得会有多么糟糕,但一旦理想战胜了惰性,我就会告诉自己:如果不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尝试一下,天晓得几十年后的自已会有多么后悔!
因此我希望疏远被边缘化的可能,我要做的只是保持一颗初心,就像被欺负的男孩Lucien,当他和玻璃老人一起作画时,脸上也会荡漾天真无邪的笑容。
Amélie,一部温暖的电影,永远值得人们拥有、感动。
法国的片子风景向来是无可挑剔的还有一种很怀念很怀念的岁月的质感可是因为法国片子太长,因为情节缺乏美国大片似的动荡的情节,往往很难久久地坐在那看可是这部片可以让你很自然地就乖乖看完了因为节奏是欢快而雀跃的,因为女主角忙碌设计的那些善意的事情有时候琐碎也可以很美丽,不是吗艾米莉向河里掷石子,激起的波澜让幽静的河水赋予生机的动感,恰似我们的生活。
只有你主动积极地想去改变,才有机会获得你想要的结果
小时候,爱美丽喜欢把草莓套在手指上,一个一个吃掉;我们吃完薯片后,也喜欢舔舔自己手指上的薯片屑。
小时候,爱美丽喜欢拿着相机乱拍,特别是拍天空的云,我们,也喜欢拍些写意的天空照。
爱美丽喜欢打水漂,爱美丽喜欢用汤匙敲破焦膜,爱慕男子喜欢捏破圆圆的塑料胶纸,喜欢独自坐在咖啡店观察每个客人……其实,这些人的小动作不就是我们的小动作吗?
不就是我们的生活吗?
在这个世上的我们总是在害怕着什么,总是试图寻找一些东西让我们无以安放的心得到依托。
影片中所有的人都显得有些另类,就连女主角爱美丽都有一个看似灰暗的童年,一向孤僻的父亲,自闭忧郁的邻居老人,被老板刻薄的菜摊伙计、被已逝老公背叛的女房东、遗失了童年器物的旧房东、爱情失意的咖啡店同事。
所有人都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片中的这些人都应该属于另类,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最需要关怀,而爱美丽却恰恰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
当影片最后所有人都摆脱了原来的生活得到了幸福的时候我渐渐明白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孤独,只是我们太多人都已经不懂什么是自己的感受了,所以还是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这样才能像爱美丽那样不再孤独。
生命真的很美,尽管有时不尽人意。
2、诗意的场景 就画面和音响声效而言,导演用鲜艳饱和的色泽、超现实的缤纷格调,与杨·提尔森层层叠叠的钢琴、小提琴、手风琴、鼓声、口琴等乐器构成爱美丽的异想的影像世界。
整个影片的色彩富于变化,从爱美丽成年那一刻起,画面就笼罩在非常浓烈的低色调中,人物的脸上细节自然,但是犹如油画一般色彩强烈。
镜头使用也非常灵活,勾勒出法国特有的浪漫气息,张扬,温暖,大胆却又不夸张。
在本片当中平行式,交叉式,积累式蒙太奇的运用随处可见,升格镜头,降格镜头也是多有展现。
例如当爱美丽陷入幻想时各种交叉或者平行的镜头就会出现。
电影中最令我揪心的是,爱美丽悲伤至极回到家中,对镜自怜,做糕点时幻想着爱人在寻找自己,跑过街道,奔上楼梯,最后掀开身后的门帘,拥自己入怀,然而最后的结果是一切只是幻觉,门帘也只是被猫碰到了而已。
这个段落大体采用平行蒙太奇手法,爱美丽面对镜子,身后是真正的现实和亦真亦幻的幻想梦境的交织,最后幻想被打破,主人公又一次陷入悲伤。
这个段落拍摄比较唯美,写意,同时很干脆地冲破上文中主要营造的喜剧氛围,很完美的表现了爱美丽此时伤感但又心存期待的心理特征。
这样的精致小段落在本片中比比皆是,它们相互穿插组合构成了这部成功的浪漫幻想爱情片,可以说无论是资深影人还是广大普通观众都可以从本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没有感觉到这电影是喜剧,虽然好多评论者这样说它。
有人把它翻译成《爱米莉的异想世界》,我更喜欢。
我觉得这片子里表达的是孤独的情绪,不光爱米莉。
爱米莉异想,是因为她从小孤独,而她又向往温暖,其他人脾气各异,但每个人都孤独,却都向往温暖的“不孤独”。
孤独让一个女孩子看到世界最细微的角落,孤独让她自娱自乐,我们观众作为窥探者,探个脑袋进戏剧里去,于是说她可爱,别致,其实真实的生活中,没有人有兴趣欣赏孤独者的“异想世界”。
我喜欢爱米莉,但我不喜欢“鉴赏”她,我要真实地生活,所以我更想要感受她。
艾米丽真·脑洞少女,脑补出世界呀一开始的时候会有点看不懂,但是最后都会给你作出解答。
很美好很治愈,法式浪漫让我向往。
特别喜欢电影的画风,有点像童话故事,艾米丽生活中的一切好像都有生命力,都是那么的鲜活有趣,就连她和喜欢的男生的相遇都是这么的有趣,真的是太有风格了!
结尾迷之泪目,看完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有一种想要好好生活,认真谈一场恋爱的感觉
爱情从来都是叫人捉摸不定的奇妙之事,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有了足够的条件去爱,却未必能得到所爱之人同样的爱;有时候,你觉得自己过于谨慎,似乎拉大了彼此的距离,却能收获足够令自己幸福的爱。
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或许热烈,或许刺激,但却极有可能酿出令人失落的结果;谨慎地爱一个人,慢一些,仔细一些,倒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另一种快。
只是,没有人一开始就懂得,谨慎和慢的魅力。
至少我以前没有真正懂得,直到经历了,直到再看《天使爱美丽》。
借鉴,原处不明。
岔开五指,插入装满谷物的米袋中,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感觉吗?
你喜欢那种感觉吗?
Amelie知道,Amelie喜欢。
《天使爱美丽》的开头总是看不够,只为那一个个细节。
有细节的人生总也品不够,有细节的人生是美妙的。
“1973年9月3日下午6点28分32秒,一只蓝丽蝇每分钟翅膀拍动14670次,停落在巴黎蒙马特的圣文森路,同时,加列特磨坊邻近一家餐厅的露天座,风像变魔术似的钻进桌布底下,没人发现舞动的玻璃杯,同一时刻在第九区图但大道28号5楼,挚友爱米的葬礼刚一结束,尤金便删除了联络簿里爱米的名字,与此同时,带有X染色体的某精子从布朗先生众精子中脱颖而出,奋力奔向布朗太太的卵子,九个月后……艾蜜莉·布朗呱呱坠地。
艾蜜莉的父亲从前当过军医,哈发尔·布朗不喜欢:小便时身旁有人,着袜穿凉鞋招来意外的嘲弄眼神,游泳后泳裤黏答答粘在身上。
哈发尔·布朗喜欢:大片大片地刮除壁纸,将鞋一字排开,上蜡擦亮,清空工具箱,整理干净后,再将工具一件件摆回去。
艾蜜莉的母亲名叫艾曼婷,她不喜欢:泡完澡后手指皮肤皱巴巴,被不喜欢的人触碰双手,清早醒来脸颊全是枕头印……店长苏珊喜欢沮丧落泪的运动员,她不喜欢:看见店里的男客人当着自己孩子的面惨遭羞辱……艾蜜莉的同事—吉娜,喜欢把骨关节拗得嘎嘎作响……被吉娜甩掉的嫉妒男友,他只喜欢:用力挤破塑胶泡膜……斐萝蔓喜欢:猫咪喝水时水盆摩擦地砖的声音……艾蜜莉努力培养其他小乐趣,将手插进米袋的最深处,用汤匙尖敲破烤布丁上的焦糖,在圣马丁运河上打水漂……艾蜜莉喜欢提出一些笨问题,例如:此时此刻有几对情侣达到了性高潮?
……”这便是Amelie和她身边人的生活,每个人只点了几句,可每个人又是那么的生动。
生活是有质感的,生活是可以触摸的。
喜欢看王安忆的小说,有了细节,就有了人物,就有了故事。
喜欢读词的上阙,细节铺陈足了,下阙便不再是空话。
如果没有了细节,当老去的那一天,我们又能拿什么来回忆呢?
看完之后绝对会让人幸福感爆棚,太可爱了!这才是正点的治愈系。喜欢Yann Tiersen的音乐也是从这部电影开始的,总之各种赞
看名字就不怎么想看的一部片子,果然片子色彩那么美,女主角长得也不错,性格很萝莉,但就是不喜欢。她整水果摊老板的手段太刻薄了
我感觉有点无聊
小聪明,小技俩,小阴谋,小可爱,电影是这么拍的。
太让人失望了〒_〒分了好多天看今天才看完。除了塔图很美以外还有别的吗
这个风格和表达手法不错,同样表现边缘人物的怪异和孤独,本片不专注于展示被孤立的绝望,而是讲述了一个温暖的互助故事,温暖地把全世界都变成了边缘人,把边缘人放在了舞台中央。这也就有了些新意,毕竟生活如此艰难,与其讲述有目共睹的痛苦,倒不如讲述人人向往的安好。
说实在的 一个对生活细节很在意的人不会给这个片子评5星。3星给的是摄影师和色彩师
果然,毁掉一个晚上只需要一部糟糕的电影和一顿垃圾的烧烤整部电影神神叨叨的,昏昏欲睡,废话一大篇最后才点题,服了,非常无聊靠,什么破电影也能上豆瓣250(#゚Д゚)
欣赏无能,被迫看了好多遍都没法喜欢。
没有想象的好,不过前半部分很出彩,后面有点不尽如人意。
多么可爱的电影哇,一点点小幻想,一点点生活情趣,喜欢电影里那种饱和的色彩,女主角时而海瑟薇时而赫本时而刘若英,配乐很好听,只不过我一听就会穿越到第十放映室= =
很天使,很美丽,很法国,很双鱼。所以我只能给1分。
小时候经常被这个封面吓到 以至于不敢看
在电脑里不知道压了多少年从来没有想要看过,好不容易刷一次大银幕,开篇20分钟果断boring得睡着了。命中注定和热内气场不和,无奈摊手。
又美又无聊的电影。。。哎,跟傻缺小白脸的感觉一样。。也不忍心伤害
你永远也不晓得自己有多喜欢一个人,除非你看见他和别的人在一起。
不感冒,甚至都没看完。。。哪儿好啊!?!?!?
朋友推荐我看的,电影名字很独特,是一部好作品。
说实话,完全不觉得好看,也理解不了这种风格
女主的颜真的吃不下,但不妨碍电影的好看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