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看到Gregory Colbert的那些摄影作品的时候,除了惊叹便是怀疑。
当我完全的接受了《尘与雪》之后,那入骨的感动竟是浸泡于无尽的悲哀之中。
我悲哀于,我怀疑了美么?
我怀疑了“真”。
我悲哀于,我终于感悟,然而却永无法得知,在某一个时空,我随我的祖先一起,丢失了哪些,最自然的本能和最纯洁的记忆。
这是莫大的痛苦。
当你触及了你最深层的神经,隐约而飘忽的达到了一种状态,你面对着无限的美好,似曾拥有。
但残酷的现实知觉,让你更加清晰的确定,你此后的人生,并不会与这种美好发生任何实质的交流。
你甚至怯懦的不敢记起,那是否是你降生时最原初的追求?
你绝无法企及的美,你如何去相信他的真?
若你能确信他的真,你如何拒绝追寻这美?
Gregory Colbert的行为和他的作品,或者说他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作品,是一种超越,更是一种回归。
他所展现的,是一些我们以为已经消失的,或本以为根本不存在的和谐。
我们虽可以轻易的忘记,但再不可能否认。
在这一个缓和的流淌着似水深情的电影里,渴望得到平静,我却难以自持。
我无法冷静的用任何带有技术审视的眼光去凝望那些情感。
那些被视作梦想和奇迹的东西,这个男人却终日与之为伴。
他走出了这样一条路,但我们谁有足够的勇气去追寻?
谁有信心,可以从这些那些中抽离?
他仿佛在告诉我们,我们平常的追求,都只是似实而虚,不是真。
我们在无限接近的同时,最终只是无限失去。
然这真,我要如何才能融入其中……无限悲哀,无限悲哀。
所以他可以平和的说:一切将化为尘埃,尘埃又将汇成雪。
所以他可以平和的说:永远不要失去梦想。
是的,我不再奢求一片淡彩的寂静森林作为我最终的归宿,我只乞求,乞求能赐我死在那追寻的途中。
怀抱着梦想,我们唯一不会失去的纯洁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久没写肉麻文了……我靠。
这片子真能给状态。
至少悲哀是一种很真实的情感。
比如说我悲哀于我无法清楚的辨认,我上一秒钟的感动有多少会是我内心最深层永不磨灭的痕迹
1992年,摄影师格雷戈里(Gregory Colbert)在瑞士开了首个私人摄影展——《时间波浪》。
在此之前,他曾因为赞助商要求删除他的纪录片《边缘上--艾滋病纪事》(On the Brink-An AIDS Chronicle)里,两个男人亲吻的镜头而火冒三丈,发誓再不接受任何商业赞助。
然而这次个展,经济拮据的他不得不违背承诺。
展会上,几位大收藏家对他的作品倍感青睐,纷纷以每幅超过6万美元的标价,相继向他订购更多后续作品。
展会谢幕,交易结束,格雷戈里从此销声匿迹,突然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
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直到一年后的某天,绝望的妻子,才终于收到丈夫寄来的第一封信。
格雷戈里就是个“疯子”,世界在疯狂找他,他却一声不响地带着相机异域远征去了。
10年后,他带回来130张原始照片,并合成了这部极具争议的作品——《尘与雪》(Ashes and Snow)。
▲“羽变火,火变血,血变骨,骨变髓,髓变尘,尘变雪” ——《尘与雪》1 130张照片,27次长途旅行,格雷戈里走遍世界的各个角落,在镜头的捕捉下:与象嬉戏、共眠的印度少女,雄鹰展翅下的缅甸僧侣,同猎豹深情相拥的祖孙二人,与鲸水面共舞的导演本人……它的争议也来源于此。
踩它的人,认为这是一部了无生趣、靠疯狂摆拍记录而成的影像诗集。
赞它的人评价,似乎读懂了创作者的梦想:人性与野性可以共存,并永远平衡,没有杀戮与对立,没有残忍与奴役。
老实说,看第一遍时,我走神了,直到第二次看时,才真正陷进去。
没有人类的残虐伤害,没有“象群攻击人类”的决绝报复。
《尘与雪》的开篇,“人与象”相依相存,和谐地令人心生敬畏。
格雷戈里在采访中提到,有次,他站在齐腰深的河水中取材。
一群象正从森林向小河边疾奔,共有61只。
湍急的河流,疾驰的象群,“要是他们向我冲过来,我将会被河水带走”。
所幸,暴走的象群亦未攻击他,虽然留存在镜头里的它们,是那么极具攻击性。
没有臆想的危险,却也没有绝对的安全。
许久的后来,格雷戈里不幸被一头缅甸大象用象牙尖甩到湖里。
这头“杀人象”,在攻击格雷戈里前,已无情地杀害了两个人。
拍摄的危险性,并未动摇格雷戈里的勇气,反而激发了深潜在他内心的愿景。
“我想从里向外,探索人类和动物的关系。
通过找出所有动物间共有的语言和诗意感性,试图重建人类与动物和谐生活时一度存在的共通点。
”身边人都说,大象有罪,可却常常忽略了,人类对象群犯下的更大罪行。
现实中,人与象,人与动物,似乎只能在隔着安全栏的地方才能友好相处。
人们常常用铁枷和绳鞭,来掩盖和平共处下的恐慌与对立,可人性与野性之间,本不该有恐惧与威胁,应有爱与信赖。
他就像个不怕死的疯子,走进象群,鬣狗,鹰领地,鲸群…… 如果说,被象攻击,是意外降临的危机,那么和鲸鱼的共舞,则是一场有预谋的“自杀”!
消失的10年间,格雷戈里有2年半的时间,是和海洋里的鲸群共同度过的。
在太平洋,他尝试了最惊险刺激的“行为艺术”。
格雷戈里没有带氧气瓶,跑去和55吨重的抹香鲸与座头鲸一起,在海面上共舞。
这一幕是格雷戈里的助手在水下拍摄而成。
慢镜头里的人和鲸鱼,和着节奏扭动弯曲。
而这背后的故事,则是体态优美的抹香鲸,企图张开血盆大口咬住他的头。
没人知道,当鬼门关靠近,千钧一发之际,他究竟是如何顺利脱险的,只知道后来,死里求生的他淡然地又重回海里。
“如果意外让我为此丢了性命,那不是个悲剧,因为我在做我热爱的事业”,他或许个已走火入魔的疯子吧。
2《尘与雪》片长只有63分钟,所摄照片130张,却是格雷戈里13年里唯一的事业成果。
他跋涉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遇见过埃及人、马雅人、美国印地安人、贝都因人……脚步所及,镜头所触,早已超越了人兽的禁锢。
有人质疑画面的真实性,质疑拍摄时人与动物的调度关系,他只是浅笑回应:“世界存在了几十亿年,而人类,只是初来乍到”。
《尘与雪》是他的13年探索,是他的个人主义。
他选择让人类闭上双眼,与睁着明亮眼眸的动物独处。
人类不设防,动物不恐慌,这是现实的悖论,却是我们渴望到达的理想国。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马鹿电影(malumovie ),喜欢电影的朋友一定要关注哦!
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去体验一个陌生人心中的梦想世界,我觉得不算是浪费时间,因为他还算真诚。
可是他的梦想抹杀了人性,深邃到无物。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那个镜头外的人,对啦,就是那个站在手拿大声公的翻译身边的外国人,他指着大象对象奴说,让它们躺下。
他对孩子说,躺在水里,闭眼。
他对所有人说,不许笑,不许有表情。
即使是最大智慧的神灵,也存在喜怒哀乐诸多相。
可是在他的梦想里,所有的人都挂着一张空洞的脸。
本应最无匠气的孩子,在近景中闭上了眼;本是最乐观随性的佛教徒,也成了泥塑木雕,我记忆中的和尚真的不是这样的。
幸好,后半部分,舞蹈的女人有了灵气。
可是怎么看怎么觉得那中间投射了作者私人的性幻想。
看到鬣狗对女人的眼神了么?
那是最鲜活的一刻,贪婪、食欲、胆怯、占有。
鬣狗是片中出现过的动物中不受人类控制的生物之一,另一个是鲸鱼。
那不是一条被驯养的鲸鱼,幸好幸好。
他是摄影师,所以他习惯了摆拍。
他的作品很美丽,但我追求的不在那里面,而在孩子们不需经过预演的微笑里。
对于自然的赞歌,镜头之美反映自然之美,同时也非常强调人在其中的重要位置,而这部影片中的人有非常强烈的宗教和类原始部族的色彩。
我绝对不相信影片中画面中人和自然的互动和关系,是一种自然或天然的状态,但这可能是导演心中理想的一种艺术抽象。
以前也看过关于自然的纪录片,基本都没有人的出镜,可以想象如果出现人类的话就会显得很突兀,即反映的是必须人类隐而不见自然才能和谐。
《阿凡达》中的纳美人和星球上的动物自然相处也似乎很和谐,但那也是基于一种绝对征服与被征服关系达到的和谐,影片中有一个很有标志性的镜头,即用头发连接。
但这部有人参与的影片非常的和谐,人和动物或自然之间没有在表面上拥有驯化关系,而是彼此陪伴生存共同去实现这样一种和谐和美丽。
人性和野性的被剥夺。
影片塑造宗教,庄严,高雅,圣洁的感觉,所有的人都面无表情,不被允许表达情绪(生命力不是一种情绪,是没有棱角的);所有的动物都很顺从,被剥夺了野性。
整部影片给人感觉是美得不真实,一直到鬣狗出现才有了一些真实的感觉,因为它们没有被驯服。
这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人性和动物的本能。
驯服关系在镜头之外的真实存在。
这虽然是导演理想中的自然状态,但拍摄过程本身却一定是不自然的,是摆拍的,一定有指着驯象师说让它躺下、对着训鸟师说让他在这扇动翅膀,驯化关系在镜头之外是真实存在的。
这是我的两个担忧,即这是能反映人类自己理想的状态,但却是一种不可达的状态,因为扭曲了人和动物或自然的本性。
所以我觉得这个影片很美,其表现的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幻想是非常珍贵的,但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可欲不可实现也没有必要去实现的乌托邦,而不是一个曾经出现的状态,也不是一个真实可以追求的状态。
第一次打开这支君を乗せて的mad版mv(http://www.youtube.com/watch?v=GWvFm4-Yzyo&eurl),瞬间我就怔住了,叹服其超凡的色调和视角,正在恍惚之间被女声唤醒,目光上移,world's end girlfriend featuring 湯川潮音,那一刻真有一种血脉喷张的感觉。
不过这种兴奋马上又被慢推进的画面和汤川的吟唱抚平,静静地我看完了长达十分钟的这支mv,当最后一点余音消逝之时,若有所失并不自觉地按下了replay,那时已是半夜一点,周围的静谧像催化剂一样使每一桢画面每一个音符溶解扩散,就这样又看了半个钟头,眼眶有些湿润了。
旋即在论坛发帖感叹,次日得知画面挪用了Gregory Colbert的这本《ashes and snow》,连夜下载啃掉了神作。
至此对这支五星mv的认识才告一段落,不禁佩服作者敏锐的嗅觉,音画的完美组合使被糅合的双方的表现力都上升了一个层次。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宫崎动画的环保内线和Gregory Colbert所要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不谋而合,愈发烘托其成为经典。
尘与雪也是一部值得大书特书的杰作,每一桢截下来都可以用来当桌面。
无法想象导演为了提炼这些有如停滞了的瞬间需要反复做多少尝试,被拍摄者和这些动物稍纵即逝的默契该如何表现,其捕捉,定位,构思的千万种可能性又是何其纷繁复杂,更不用说其中一些危险镜头。
赌上性命追求那么几分钟的和谐美,拾起生命中难得一见的片断并与我们分享,让人不得不对拍摄者肃然起敬。
全片刻意压抑人类的地位,出现的人自始至终没有睁开过眼,动物与人互不侵害各自完成着自己的每一个动作,然而镜头却把这两者融合,于是我们看倒了海牛抹香鲸缓缓游过,大象若无其事地任凭小船飘过,老鹰掠过起舞的祭司,端坐在祖孙二人身边的花豹,感觉上真正有交集就只有一头一尾一男一女的两次接触,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没有冲突,没有焦躁。
音乐之美源于对画面的解读,这点weg的音乐稍显喧宾夺主,毕竟人家希望你更多的关注镜头下的东西,这里祭司起舞和大象过河那段就要讨巧地多,片子的节奏也随之时快时慢,相比大段的留白有了起伏。
再者就是拍摄的技巧,我这种外行只能随便欣赏下了,尽管如此还是能隐约感受到某些画面与众不同,印象最深的就是水中和沙漠的好几次运镜对背景的舍弃,视线全都集中在主题身上,通过光影反射配合色调控制让人有种在工作室内褒出来的错觉,很风格化的东西。
当然这片子还有我觉得不过瘾的地方,内容少跳跃多,搞得像纪录片却还是风光片,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头衔的问题,无伤大雅...
画面方寸之间孕育着梦境般的朦胧与超脱,又传达了某种联系。
再仔细看,他们在做什么画面中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少年的耳畔浅声诉说,两人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无我之境,一头猎豹在他们身后悠悠穿过。
人丝毫不畏惧猎豹,并在同一空间与之和平共处,温馨、平和的气氛静静蔓延。
这种包容万物,和谐统一的画面直击人的内心。
岁月在一个人身上刻下千沟万壑,不仅留下风霜的洗礼,也有智慧的印记。
到了油尽灯枯那一刻,生命的进度条清零,一个人留下的痕迹也湮灭在时空的洪流里。
尽管有着生死轮回的禁锢,人类的能力确一直前进着,这是因为有传承。
这部纪录片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两个字,“震撼”,短短63分钟的影片,摄影师筹备了很多年,足迹遍布非洲,亚洲,南美洲甚至大洋洲,它全程没有字幕,我目前的英语水平也不足以听懂旁白在说什么,但是听着绝美背景音乐,看着绝美的画面,你会发现,这种形式的交流,字幕和旁白都是多余的!你能想象大象和人和谐共处的画面,可是你能想象金钱豹像大猫一样亲近人类吗?
还有展翅的雄鹰,与人一同起舞;猴子待在小孩的脑袋上,座头鲸和人类一起遨游!这样自然的画面带来的心灵宁静是无与伦比的!本来今天经历了一些事情,心情很不好,但是看了这个片子莫名感到平静,那样的小事在这样的和谐中,太渺小了,我若是因此耿耿于怀,我会错失很多的。
这部片子有治愈功能,你相信我?特意选择了手机观看,随时截图,截了130张,选择一部分放到这里吧,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来看一看……
If you come to me at this moment, your minutes will become hours, your hours will become days, and your days will become a lifetime.Ever since my house burnt down, I see the moon more clearly, I gazed upon the Evens that have fallen in me, I saw Evens that I had held in my hands, but let go, I saw promises I did not keep, Pains I did not sooth,Wounds I did not heal, tears I did not shed, I saw deaths I did not mourn,Prayers I did not answer, doors I did not open, doors I did not close, Lovers I left behind, And dreams I did not live, I saw all that was offered to me, that I could not accept. I saw the letters I wished for, but never received; I saw all that could have been, but never will be.An elephant with his trunk raised is a letter to the stars; A breaching whale is a letter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ea. These images are a letter to my dreams, these letters are my letters to you.My heart is like an old house, who’s windows have not been opened for years, But now I hear the windows opening, I remember the cranes floating above the melting snows of the Himalayas, Sleeping on tails of manatees, the songs of the bearded seals, the bark of the zebra, the clicks of the sand, the ears of the caracals, the sway of the elephants, the breaching of whales, and the silhouette of the eland, I remember the curl of the meerkat’s toes, floating on the Ganges, sailing on the Nile; I remember wandering through the corridors of Hatshepsut and the faces of many women, endless seas and thousands of miles of rivers. I remember father to children ,and the taste; I remember the pealing of the peach, I remember everything, But I do not remember ever having left.I can’t tell if you are getting closer or farther away, I long for the serenity I found when I looked upon your face, Perhaps if your face could be returned to me now, I would find it easier to recover the face I seemed to have lost, My own.The whales do not sing because they have an answer, they sing because they have a song.What matters, is not what is written on the page, what matters, is what is written in the heart, So burn the letters, and lay their ashes on the snow, at the river’s edge when spring comes and the snow melts, and the rivers rises, return to the banks of the river, and reread my letters with your eyes closed, let the words and the images wash over your body like waves. Reread the letters, with your hand cupped over your ear.In the beginning of time, the skies were filled with flying elephants, Every night they lay down in the same place in the sky, And dream with one eye open. When you gaze up at the stars at night, You are looking into the unblinking eyes of elephants, who sleep with one eye open, to best keep watch over us.Remember your dreams… remember your dreams… remember…?The longer I watch the Savanna elephants, the more I listen, the more that i open, they remind me of who I am.May the guardian elephants hear my wishto collaborate with all the musicians of nature's orchestra. I want to see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elephant. I want to join the dance that has no steps. I want to become the dance.I can't tell if you are getting closer or farther away. I long for the serenity I found when I looked upon your face. Perhaps if your face could be returned to me now, I would find it easier to recover, the face I seemed to have lost.My ownFeather to firefire to bloodblood to bonebone to marrowmarrow to ashesashes to snowfeather to firefire to bloodblood to bonebone to marrowmarrow to ashesashes to snowfeather to firefire to bloodblood to bonebone to marrowmarrow to ashesashes to snowfeather to firefire to bloodblood to bonebone to marrowmarrow to ashesashes to snowfeather to firefire to bloodblood to bonebone to marrowmarrow to ashesashes to snowfeather to firefire to bloodblood to bonebone to marrowmarrow to ashesashes to snowThe whales do not sing because they have an answer.They sing because they have a song.What matters, is not what is written on the page, what matters, is what is written in the heart. So burn the letters. And lay their ashes on the snow. At the river's edge, when spring comes and the snow melts.And the river rizesReturn to the banks of the riverAnd reread my letters with your eyes closedLet the words and the imageswash over your body like wavesReread the letters,with your hand cupped over your earListen to the songs of EdenPage, after page, after pageFly the bird pathFlyFlyFly
尘与雪 (2005)8.62005 / 美国 / 剧情 纪录片 / 格利高里·考伯特 / 劳伦斯·菲什伯恩 让娜·莫罗
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任何一次暂停任何一个画面都是一副美丽的作品.仅仅62分钟,极少的语言.本人不才,看的不是很认真,毕竟不适合我的口味.太过高深.一直回旋着他说的remember your dreams...remember your dreams...remember...拖着进度条看完的.也相信很少人适应于这样的电影.只是,真的很美.只是基调是悲哀的.像是一种超越,又像是一场回归.孩子,沙尘,天,云,树,海,大象,鲸鱼,海牛,猎豹..... Feather to fire Fire to blood Blood to bone Bone to marrow Marrow to ashes Ashes to snow 感觉到了静止...太过宁静的和谐,是我们所无法企及的.
老实说真是不喜欢这个片子,我以为是一部摄影师的摄影的过程中自然拍摄的纪录片,没想到是部意识流的所谓“心灵纪录片”……一开始就是两头大象和两个茫然的坐在独木舟上的人,看到被去掉牙尖的象牙,我就明白大概不是我想像的那样,这个片子里面大概都是被驯服的动物了。
然后是一个男人在水里翻腾转挪,不时摆出受难基督的十字姿势;当女人也加入时,我恍然大悟,不是kenzo水之香的长镜头摄影版么?
据说此片是劳力士赞助,我建议kenzo也可以打打这个空白的广告位的主意。
最无聊的就是一个黑女人不停的在ms古典建筑的走廊摆pose,还有一只被驯化的鹰,飞也飞不高……还有沙漠里面的猎豹和土人,且不说为什么猎豹在沙漠里,我怀疑土人是否有哪个非洲时间去驯化猎豹,虽然被驯化的猎豹也曾是国王打猎时的奢侈助手……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杂乱的梦。
当然如果换个模式,截成一桢一帧的画,对我来说可能都比这个好看。
我实在无法接受这是部纪录片,在我看来他缺少纪录片最核心的生命力。
如果强说反映心灵之类的观点,那么“走过必留下痕迹”,每部纪录片镜头后面都是每个导演和所摄之人物的心灵。
这个片子只有摆拍、摆拍,算是个支离破碎的梦境吧,也许反映了导演的心灵,但实在不合我的胃口。
btw,三号会所倒是个不错的地方。
总觉得要人兽杂交
也没觉得有多美,反而觉得拖沓冗长。
这个影片为了呈现它想表现的东西添加了好多不必要的东西,生怕观众看不懂,不过即使抛开那一切冗余的处理,i still got it,,,,exactly.
These images are a letter to my dreams. 诗意的静谧的沉思的极致的美!
feather to fire to blood to bone to marrow to ashes to snow..whale breaching
没照片好
啊妈妈,我被净化了。。就是如果旁白只有开头一段就好了,后边的词真是。。一言难尽,还重复。。“如果此刻你进入我的世界,你的每一分钟将会凝聚成时,时累积成天,而天将会堆积成一生。”
如果是静态摄影的话,完美。但动起来的话简直是灾难。这是西方人眼里对东方神秘主义的[崇洋媚外]吧?!
对我来说这是一部漂亮而不是好看的片子,漂亮的片子是开头五分钟让你被画面震撼,然后因为内容的空洞再美的画面都无法提起兴致。而好看的是你会为它有所思并且念念不忘的片子。而且,这真的不是纪录片,大家对纪录片的定义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画面美丽但不适合我
在yy的人类 虚伪的和谐 刻意的动作 他们称之为艺术狗屁的艺术
水天相连,大象游泳。姑娘起舞,和尚行船;黄沙漫漫,猎豹逡巡。大海汪洋,鲸鱼唱歌。这不是电影,是梦幻。美得让人来不及哭泣,便已窒息。
这更像一个会动的照片 摄影元素太重了 而且一段段以唯美的方法呈示 人在自然界中舞蹈 这不算很真实的记录 人和动物相处 要不然在水里 要不然在沙漠 拍摄场景是在非洲吗 空旷的开头镜头有着哲学的意味 音乐的哼唱有着原始的味道
心靜下來了 當整個畫面慢慢呈現時 Learn to dream with one eye open
深海恐惧症。。。看不下去。。。
真心莫名其妙 试图通过图像凸显自然天人 轮回和尘归尘土归土 但是太做作!
在一个西方人的镜头下看到东方般沉默的物哀之美,影片的节奏是绝对的静缓,甚至犹如一片空无,而影像却是彻底的沉静与优雅,是人类与自然无与伦比的和谐。在Gregory Colbert的圣域里,有静滞的象群与无暇的孩子,有与鲸鱼共舞的优美的人类、有对着猎豹沉睡的人们,有久违了的爱与信赖。
搞嘛名堂,全是慢镜头。造作得心慌。人摆拍,动物也摆拍,弄成个风光片了。而且人的眼睛还全是闭上的。豹子都热得喘气,人还享受入定的样子,惟一正常的是鬣狗,保持了本能的反应。不是看在主题上,直接给一星酸了
"Whales do not sing because they have an answer; they sing because they have a song." And this is but a mere song. 倒是有些老塔的感觉。慢镜流体巨物そら沙漠噪点抽帧手持以及海洋。确是少了些内核。相比天地玄黄;可能是没有宗教之美。要知道宗教不光是寻求answer,也是在sing。一种典型。类似《风的第一次呼吸》。不过没有那强。只是真的优美。乳房。那个天空中的鲸鱼……呦,诗是真不错的。这英语……是从没面对面听过。对我来说已经证明了英语可以像汉语一般美。所以对汉语的眷恋似乎确是出于巧合。不过也不确切。继续吧。【羽入火 火入血 血入骨 骨入髓 髓入灰 灰如雪】
此片从严格来说并不算记录片吧,应算个视觉艺术作品。台词够文艺,音乐够动听,图像够唯美。能圆融的做成一部作品还是很要功力的。也第一次让我对摆拍不那么抵触,只有你的作品能真正传递出美。怎么评论此片呢?就说这是部美丽的象个梦境的片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