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柴喂马说大家好,工作一天了急需要一篇冰镇的文章解解乏,那我们就开始喽!
今天给大家安利一部韩国电影 《火车》人性是经不起试探的,也是最容易被扭曲的。
一个善良温顺的女人有着可怕而疯狂的过去,居然并不矛盾。
去拥抱和释怀这样一个人的过去,看起来也并不疯狂。
重点是我们还要从“她”的身上学习如何做女人
男主角(文浩)是个典型的高富帅,他是一名兽医,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宠物医院。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一位经常在宠物医院门口看小狗狗的女士(善瑛)。
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一条简单的红色连衣裙,一双暗红色的高跟鞋,她就是有一种让男人想去接近,想去保护的冲动。
也许是那天的阳光太耀眼,衬托的她格外优雅迷人,帅气的文浩对善瑛一见钟情,坠入爱河。。。。
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她们相约一起去男主家里见父母。
没想到,善瑛就在这一天接了一个神秘电话后消失在雨中。
是彻底的人间蒸发!
文浩发了疯的到处找她,去她工作的单位,去找她的同事。。。。。。
甚至不惜去求自己因为贪污而被警局停职的哥哥随着调查的深入,善瑛的真实面目,一点一点的展示在他的面前,她曾经结过婚,生过一个孩子(夭折了),被追债的人抓去做过小姐,她杀死一个独居女孩,并以她的身份生活。。。。
这个电影最大的看点是男主感情的转变。
也是导演的精妙之处。
起初文浩,发现善瑛消失了以后是担心和疑虑。
下着大雨,伞也顾不上打,四处慌张的寻找女主,像是个孩子刚刚走失的父亲。
当发现善瑛是故意人间蒸发以后,他是失控而愤怒。
只想找到她跟她对质。
他男子里只有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她要这么对自己。。。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知道了善瑛过去的种种悲惨经历,是生活的无奈让她早早嫁人,是父亲的债务,让她沦落红尘。
他开始担心她,想要找到她保护她。
压垮文浩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当得知女主是个杀人犯,生活的艰难最终把她变成了一个魔鬼。
善瑛已入无间,注定无法涅槃重生。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仍然轻而易举的赢走了他的心。
文浩回忆起和善瑛相处的点滴,这个女人总是很温柔,总是缺乏安全感,她们在午后一起窝在沙发上,善瑛说自己一种飞蛾,翅膀上有眼睛,遇到危险就是亮出来,威慑敌人。。。。。。
善瑛就是那只无助的飞蛾,身世浮沉,雨打萍。
她是个不相信爱情的女人,但是她却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幸福。
当文浩最后在车站抢先警察找到女主,大声质问她还算是个人吗?
女主说“我不是人,我是垃圾,可是没有人愿意站在我这边,都是我做的,我。。。。
我只是想变得幸福,以为会变得幸福,文浩,对不起,我,我错了,对不起,请你放我走吧。
”男主让她走,告诫她不要回头,也不要再杀人了。
说实话,善瑛就是那种让人一眼难忘的女人,长长的头发紧贴着稀薄的嘴唇,怎么有人美的如此波澜不惊。
她身材修长,瓜子脸,眼睛又细又长,善瑛最后一次出场还是穿了那件当初遇见文浩时穿的那条红色细白条纹裙子,酒红色的高跟鞋,头发随意披散着,脸上甚至有一点浮粉,但是她却很美。
现在人们喜欢用年龄来界定一个女人的美,年轻是评论你是否美貌的基础,但现实却是,那些有故事,有自己想法,甚至有点自私的“老女人”更容易走进男人的心里。。。。
法国女人四十一朵花,十几岁的年纪是萝莉,二十几岁是青春,三十几岁是少妇,年过四十的女人,经历的多了,对于感情,婚姻,爱情,甚至自己都有更加清楚的定位和认识。
她们不会随便否定自己,因为她们知道接受现在的自己就是最美的自己。
她们不会哭着让男人买房买车,因为她们明白,活的快意比这些重要多了,往往两个人能够融洽相处,外在的条件往往都不会差。
反而一味的追求外在的物质条件,让男人望而却步。
当然上述论点,中国男人除外,中国女人靠边。
大家都忙着生二胎,哪有时间停下来,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个什么样的女人或者男人?
善瑛的扮演者是金敏喜,韩国电影界数一数二的绝对大女主。
在艳艳贱货横行的韩国娱乐圈,她这张电影脸,总是独树一帜。
你可能觉得她不漂亮,但是且让我罗列一下她的前任男友们,你们在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不如人家。
男友一:赵寅成是的,就是那个腿长两米,让无数迷妹为之疯狂的欧巴。
还记得《那年秋天风在吹》吗?
那个把长款风衣穿成时尚宝典的欧巴,请收下我的膝盖。
我愿意做你风衣上的一粒纽扣。
男友二:李政宰是的,《新世界》里那个卧底警察,吃了防腐剂的男神,谜一样的男人。
万千少女的梦想。
还有那个羞耻的《下女》,优雅的弹着钢琴的渣男。
但是,并不妨碍他是韩国影坛神一样的存在。
可以了,作为一个女人,这辈子可以睡到这两位男神,死而无憾。
请把她看的书都看一遍,模仿她的衣着和表情,但是你不可能成为她。
因为面对镜头,你在背台词,人家在演绎自己。
愿我们都活成精,爱哭的女人和撒娇的女人有没有好命我不知道,但是能够睡遍男神的女人是真的好命。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重要的不是你过去经历了什么,而是你是否依然相信自己可以获得幸福。。。。。
关注更多文章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车琼善(片中曾以姜善瑛、任静慧为假名)是一个源头上悲剧的人,当然她在经历命运对其的不公后选择以逃避自身,残忍杀害她人为据,以她人名义过活的行径也是极端卑陋的。
但抛去法律与道德的衡量,其作为一个源头上悲剧的人,在她自己的心目中,或许以她人的名义活下去,已是对于生之最后妥协也。
其源头上的悲剧,从幼年家中因借高利贷而使得母亲惨死,其进入孤儿院开始,是从未停歇过的。
以高利贷对其的长期追责为形式,使得车琼善的内心安全感一步一步被打碎,甚而至于导致其前夫家庭的毁灭,以及自己孩子的过早死去,直至如失去情感灵魂的状态。
而由此,她便以她人的名义勉强过活在这个世上,哪怕遇上了从始至终对其倾心至尽的文浩,却也在心中毫无再去爱的能力。
当一个人失去了爱的能力,失去了自己能够倾尽情意的对象,乃至失去了自己的名分与灵魂,抛去道德与法律,能够再以她人名义过活,即使勉强,也已是一定意义上的最后妥协。
推荐这部电影《火车》给大家!
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以为是一部很普通的片子。
事实上在电影第一幕,行驶在高速公路雨中男女主赶路调笑时,一直猜测会不会因此出车祸。
因为男主的心思和眼神很显然一直焦灼在女主身上,分心级别五颗星。
不得不说韩国导演的镜头很细腻,从雨点打击在车上形成的声音,到男主发现女主失踪第一时间,车空的车厢、遗留的雨伞,到雨水浇灌在男主身上,买来的咖啡被雨水装满,把片场一场雨资源用的淋漓尽致。
观众甚至可以感受到一瞬间,男主被雨水淋湿面临娇妻失踪的身心旷冷。
氛围慢慢变得空洞又诡异,从甜蜜到未婚妻失踪氛围骤冷的转换自然利落,韩国导演很会抓住观众的心。
而开幕的镜头特写除了在二位的脸上,若有若无的游落在女主鬓角的蝴蝶发夹上,让人误以为这是这场突发的失踪案最重要的线索。
这个蝴蝶发夹从女主戴,丢失在高速服务区加油站厕所门口,到后来被女主圈定身份替换的小胡桃妈妈头发上,这个道具又是被用的淋漓尽致,成为一个暗线,女主是有多喜欢这个蝴蝶发夹,关于蝴蝶发夹——孔雀蝶暗线索导演想表达,又隐忍不表,让人猜测与唏嘘。
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一:女主杀人场景,只有昏暗的房屋,光滑的地板,女主从卫生间跑出来呕吐,一身都是红色的液体,杀人最惊悚的镜头也仅仅聚焦在女主脱下来的放在地板上沾满红色液体的黄手套上,呕吐加手套的镜头直指被害人已经被肢解,充满联想与暗示。
之所以说金敏喜长着一张艺妓脸,一部分原因来自她主演的小姐里那个读书妓造型,另一部分是因为她的演技真的已经出神入化,当她一身是血、眼神充满分裂感、空洞恐惧至极;当她肢解完被害人时,在地上战栗、爬行极力想摆脱,却一次又一次滑倒时;地上被红色的粘稠的血液沾染,女主想极力掩盖,却擦不干净的血液,那种战栗感,那种对身份的渴求的疯狂感,已性感入髓,金敏喜的演绎让观众对角色定位随着一次又一次滑倒中由憎恨倒向同情。
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二:男主终于在广场抓到女主,问她有没有爱过他,问的有点俗套,可是女主的惊慌与战栗的泪眼,在男主怀里回答没有时表现出的无奈。
当然对于这个可怜的女人,幸福生存比爱情重要,可是如果不爱,怎么会深夜电话给男主,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女主在矛盾与愧疚挣扎,渴望被爱的稳定,并没有错吧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之三:女主被男主请的刑警表哥追捕。
脱掉鞋子,光脚从商场里穿梭,逃窜的那么惊慌、疯狂而绝望,逃跑中女主猛然看到被肢解的身份替代者的笑脸,当然是幻象,但是这像是最后一根稻草,女主终于崩溃了,心底的愧疚一下子压跨了女主。
最后跑上了顶楼,光脚爬向危险之地,这一跳之前她想起些什么呢?那刚刚孵化出来的孔雀蝶?
男主放她走时候说的千万别被抓住?
被债主抓住凌虐的那一年?
在医院死掉的孩子?
被她杀掉的单身女子?
命运一步一步紧逼,如果男主没那么爱她,没有一步一步追查她,哪怕是最后男主没有想到她会去锁定小核桃的妈妈,没去车站追她,亦或是男主没对她说那句,千万别被抓住。
或许她都不会纵身一跃,凄美凋零。
只好说,她死于爱情。
圆满又遗憾。
冒名顶替他人来生活的桥段也不算新鲜了。
还记得几年前看的日剧《绝叫》也是类似情节。
开头处理的很棒。
雨天,加油站,咖啡,幸福的男女。
可是瞬间一切成空。
一直很好奇,到底善英是接到了怎样一个威胁或识破的电话,才能抛下一切,在几秒钟内落荒而逃。
万万没想到,只不过是一个朋友出于关切才询问的信用卡延伸出来的破产情况。
是偶然吗?
如果没有这件事,是不是她的幸福,她的从头来过,就真的唾手可得?
一定也不是的。
如果我是文浩,我也无法放手。
总是要想尽百般办法要去知道,这个女人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她犯罪了吗,杀人了吗,到底无法做自己的理由是什么。
身为观众也是一样的好奇。
画面寥寥,但我完完全全懂了。
因为自己连累了丈夫的店面也被砸,永无止境地被混混骚扰甚至害的婆婆急病。
离婚想逃,却逃不开。
我最最难忘的镜头是,一年之后,满脸浓妆,挤出微笑,到处是伤的她终于逃离了魔窟来到相熟的姐姐家里。
这一年过得是什么日子,不用说了。
若是想要摆脱这样的生活,大概杀人,也真的没什么不敢的。
努力过,试过,可能也有惋惜,不知有没有后悔。
最后想看这部多年前电影的原因也只有一个,李善均啊……
有一种蝴蝶叫孔雀蝶,它的翅膀上有个像眼睛一样的花纹,遇到危险的时候它就会把翅膀张开,花纹看上去就会显的特别大,那是为了让它显的更恐怖,以此来保护自己。
被丢弃、被追债、被离婚……那个叫车琼善的女人在经历了这些过去之后,她开始慢慢接受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她想要像蝴蝶一样,也许经过痛苦的封闭,破茧而出之后,会不会也能张开美丽的翅膀,飞到自己想要的地方。
于是她开始为自己的命运做斗争。
她杀了人,变换了名字,她想用那个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的名义活在这个世界上,她本以为这一切就可以这样圆满结束。
其实我觉得她并非故意要接近张文浩的,也许这个男人的出现,对她而言也是一个不曾料想过的意外。
她没想过像自己这样的垃圾还有人爱,也没想过自己也可以过的幸福。
虽然最终这个幸福依旧没有维持多久。
她离开他,还是一样要过日子,没有了第一个替代人的名字,她依旧要继续寻找第二个、第三个。
因为她还活着,而生活还是要继续。
她是困在蛹里的那只蝴蝶,她还在努力做一个梦,一个变美丽变幸福的梦。
而那个男人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他/她爱上你,不在乎你的过去,或为你的过去而产生同情,你身上所有的伤痕在被揭穿之后都会让他/她比过去更加爱你……所以最后张文浩推开她,让她离开,让她不要被抓,让她做回自己。
感觉结局要是不是那句尸体就好了,停顿在那首催眠曲那里,该多好呀而且那个尸体还PS的那么明显o(╯□╰)o真是让人悲伤呐呐呐呐打发时间看看蛮OK咯
其实看《火车》是因为以前看过《白夜行》。
同样的改编 ,总觉得韩国电影可以做的更精彩。
看过之后确实觉得是部蛮值得推荐的好片子。
名字为什么叫《火车》呢,原本以为故事的环境背景会和火车站或者火车有点联系。
看完之后才觉得其实“火车”就是一种状态的比喻,当一个人孤独踏上一条不归路,不论能遇到谁最终总有一个要先下车离开,最后旅途永远都是自己的旅途。
这就是女主角的人生,她在不停的逃亡,不停的走在一段段旅途上。
即使遇到了真爱她的男人,她也内心里最清楚这个男人也不可能陪她走到最后,应该说没有任何人可以陪她走到最后。
而她要的是什么呢?
活下去。。。。。。
而已。。。
可以活在阳光下。
所以杀人,换掉自己的身份和名字。
就好像重生了一样,可以活在阳光下。
当她在宠物店门口看着那些可爱的小狗,眼神无限幽怨伤感。
她大概在倒数着这样的日子能够过多久吧。
那一幕镜头女主非常美,她整个人非常的白皙。
黑色的瞳孔,好像只要能这样悠然的看看路边小狗就很满足了。
大概就是吸引了那个男人的原因吧。
可是对于这个女人来说,只要能活在阳光下就足够了,其他的一切都是奢侈,甚至多余。
当知道结婚,破产记录,户籍迁徙等都可能会揭穿自己的时候,她又惊慌失措的逃了。
迅速的收拾自己的房子,不留下痕迹,擦干净指纹扔掉能扔掉的东西。
像训练有素的老手一样,想马上逃脱。
可见女主生活的心理状态不曾放松过,她做着随时离开的准备。
其实大概在她第一次杀人的时候她已经疯了。
她的遭遇是悲惨的,人被逼到绝路,动物的本能想要活下去的想法其实已经把她逼的崩溃。
男主歇斯底里想知道为什么她要这样做,她有什么原因会这样做。
其实相遇太晚,女主遇到他的时候就已经在不归路上行走了,没有选择,没有依靠,只能自己孤独固执的走下去。
这个男人只能说运气不好,爱上了不能爱的女人。
对于女主来说这样的爱来的太迟太不现实太奢侈,已经是她不需要或者要不起的东西。
话说要是男主知道了一切还能爱她多久?
她心里一直清楚的很,一切都是假的,这个假身份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假的,不可信。
不能信。
女主只是想抹掉以前的出身,那些经历。
能像大街上每个自己羡慕的女生一样的生活。
所以她寻找目标变成她。
最后还是经验丰富的警探兄凶搞定了案件,层层迷雾渐渐拨开。
女主最后的狂奔逃窜就是她最真实的状态,惊恐,慌乱,奋力奔跑到最后结束一切。
她只是想要幸福而已,不对应该说她想要的幸福就是能生活下去而已。
最后还是只能选择死啊 挣扎也没有用怎么跑也没有用啊 就是个悲剧的女人女主金敏喜长的确实不算多好看,个人觉得最后一个被瞄上的目标那个抱猫的女演员比较好看。
但是女主不完美的外表用来诠释女主性格里那种惊恐无措和隐性神经分裂的感觉又很到位。
还有纤细的身形穿连衣裙很漂亮啊,最后死在铁轨上的一幕也很美。
JS有首不是很火热,但是我却认为很好听的歌,叫做《蝴蝶》,其中有句歌词是这样的:经过多少年,翻阅无数的脸,一切就像是一瞬间,走过多少遍,我深收起滴点,才发现爱的多疲倦。
蝴蝶这种生物,美好在蜕变,而它或许,永远,都不能自由的飞。
这是现实。
女主角很想养蝴蝶,因为她看到了改变,看到它们可以从虫子转变成另一种面目获得美丽的翅膀和在阳光下蹁跹的资格。
她以为那样它们就可以幸福,她很羡慕。
于是她杀人,用另一个人的身份换取获得幸福的资格。
一切看起来很完美。
没有人问过丑陋的蝴蝶幼虫,你是不是愿意成为这种可怕的软绵的生物,但是好在他们天生就拥有了改变的权利,但是人生,就完全不同了。
纸永远包不住火,最后真相曝晒在阳光下,她也因此从高楼坠落,跌碎了蝴蝶的翅膀。
这就是人生,没有人天生愿意降生在一个高利贷成山的家庭,没有人天生愿意成为父亲债务的牺牲品,没有人天生愿意去靠贩卖身体还债,生下不知父亲姓名的孩子,没有人天生愿意孩子夭折,最后靠一路躲避来获得生存的资格,是的,没有人,但是,人生是无力的既定命题,女主角由最初的良善,到懦弱,到被欺凌,到无助的崩溃,到挣扎,到冷下心来杀人,到隐瞒所有过往试图幸福,折射的是这个社会的冷漠。
是的,冷漠。
若人间已经生满地狱之火,死和生,又有怎样的间隔?
男主角的爱情固然令人感动,至少在最后一刻,他表现出的悲痛看起来是真实的。
但是我忍不住会想,女主角的第一个老公,未必就是不爱女主角的,在她最危难的时刻,伸手相助,其实是需要勇气的,但是他最终还是败给了高利贷如同碾过人生般的蹂躏刺破。
如果男主角一开始就知道女主角的全部,他是否敢要娶这样的一个女人?
他是否可以有勇气开始这样的一场爱恋,答案,是经不起推敲的。
所以我虽然不赞同女主角的做法,但是我完全能理解她做出隐瞒的初衷,这个世界的深寒她独自赤脚走过,所以,她趋近于温暖的事物,却再也无法信任任何人。
她活着,但是她已经死了。
在她的心里,不过是想要不被打扰的好好的生活。
但是这一切,早在她最初的人生阶段,就变成了遥远的海市蜃楼,她渴望,却了解,那不过是幻象。
她永远都不能拥有。
虽然,那不过是,那么简单的一个要求,甚至是很多人不曾珍惜过的,于她,却变成奢望。
电影的结局,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狗血的上演大团圆。
男主角拯救不了她的跌落,因为,他从来不曾真正的遇见过,那个他自以为深爱的女人。
而她也只能选择这样的结束。
人间早已经是地狱。
她走了这么久,也许不过是为了短暂的,片刻的幸福。
她从来不曾后悔过,至少,她血腥的人生,遇见过,那么温暖的催眠歌。
没有看过原著,完全是一不留神看到了主演是李善均,因之前看过他的多部电影电视都觉得很不错,遂决定一看。
初秋的深夜看罢感觉意犹未尽,女主角的身世令人唏嘘,她的手段虽然分外残忍,却无法让人单纯的恨她,就像李善均一样,一遍遍的宁愿自欺欺人告诉自己未婚妻不是这样令人发指的恶魔,想要努力相信她,维护她,站在她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她想。
其实女主出场不多,台词也不多,基本是靠李善均和老表警察对她的从旁调查才建立起她的形象。
却就是这样用旁观的角度来逐渐勾勒出这个女人的一切,才令人不断的随着对她更深入的了解而无限唏嘘感慨,既爱又恨。
她无疑是爱着李善均的,努力了这么多年都渴求不到的幸福就这样突如其来的降临,她不是不想做个幸福的小女人,只因习惯了宿命般的奔跑躲藏,于她而言,幸福感越浓反而越使她缺失安全感,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极大刺激到她无比脆弱的神经。
在被债主逼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终于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保护自己。
她所追求的幸福,不是寻常人要的有个相爱的人陪伴一生,她所要的幸福,不过就是远远躲在世人看不见的角落,安静了度一生。
这幸福,从来就不曾出现在明媚的阳光下,永远都在那看不见的黑暗尽头。
她要追寻她的幸福,也便义无反顾的踏上奔往黑暗的不归路。
这本不是她的错,却害了另一个同样可怜的女孩。
最后她摇头表示不曾爱过李善均,那绝对是谎言。
真实的自己已彻底暴露在最心爱的男人面前,唯一能挽回一点自尊的也只有如此而已。
那时她内心的凄凉彷徨,想必已走到绝望尽头。
剧情节奏跌宕起伏,悬念迭起,故事随着对女主身世的逐步了解而层层推进,我觉得挺好看的,不知为何评分不高。
老表警察也演得很好,犯过错的落魄警察,即便在不得不寄人篱下的时候,眼里始终有着重当警察的渴望。
他对警察这份职业是真的热爱,查案办事效率干净利落,技术一流,且表情始终宠辱不惊,确实是非常称职的警察。
一直都挺喜欢李善均(发现自己还真是大叔控,喜欢的都是大叔级人物,汗……),喜欢他《咖啡王子一号店》里干净明亮的笑容,《Pasta》里的暴躁,《我们的社区》里的聪敏睿智,这次演的宠物店主,对突然失踪的未婚妻从万分担心到发现一切都是假的时的不可置信,到自欺欺人,最后不得不承认现状接受现实的痛苦,他把一个深爱着自己女人的普通男人的心理变化演绎得很到位,仍然发挥了自己的水平。
不过,山外青山楼外楼,李善均表现很棒,但这次感觉却是戏份不多的金敏喜超越了他。
长得不美,话语不多,却在不多的出场里,让我看到一个原本怯怯的弱不禁风的女孩如何经历了艰难痛苦的心理历程后逐渐蜕变成杀人恶魔。
杀人时她是害怕的,清理现场时更是难以自抑的呕吐,满身血污但仍然义无反顾。
自尽时分明看到眼里再也没了如小鹿般的仓皇无助,变得平静而满足。
那一瞬间,她也许真的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一个人安静的躲藏在世人看不见的角落。
真是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据说《火车》的原著小说写的更好,因这部电影我倒更有兴趣去看看小说。
只不知取名为火车是何意,是说借着火车载着你驶向遥远的黑暗尽头?
也许书中能找到更多的答案。
先看了电影的《火车》,彼时惊为天人。
最近看了小说原版。
万万没想到,二者除了故事框架——即一个女子的神秘失踪,竟然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故事。
看电影之前电影梗概写着:由一个女子的神秘失踪,引出引人深思的社会信用消费问题。
看完电影时感觉这个梗概与电影内容几乎对不上。
电影拍了什么?
电影扎扎实实的讲好了一个悬疑故事,男女主正面出现开启剧情,女主失踪之后,男主的舅舅协助寻人帮助推进剧情。
影片抽丝剥茧探寻究竟谁是这个消失的女人,为什么要冒用别人的身份,怎么做到的,最后揭露真相。
从开场到结束每一场戏都牢牢吸引住观众,直到最后女主的身份真相大白,动机和过去一切揭露,高潮戏份,相遇、对峙、结局,电影元素一切具备。
因为电影的一板一眼的悬疑特质,我想当然的以为读原版小说和看电影会是相差无几的体验,毕竟精彩的电影脱胎于精彩的剧本,精彩的剧本脱胎与精彩的小说,这个顺序是无可厚非的。
小说版《火车》却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失踪女子至始至终未在书中露面,而是由旁人进行描述,“男主”——失踪女子的未婚夫只是开启调查的一个引子,完全算不上是男主角。
大部分的篇幅都在描述被顶替的女子,而不是顶替人的“女主”,借由律师之口来深探讨破产、债券危机、消费信用危机等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而这一部分在电影之中只是轻描淡写的作为消失女子的背景身份带过。
对比二者,导演的取舍功力,把一个特别的带着说教意味且只适合在书本中徐徐道来的慢节奏故事大刀阔斧进行改编,直到其脱胎而成为一部精准拿捏的悬疑电影,对调整个故事中主配角的位置,把书中始终神秘的女一号作为真正的角色贯穿电影的始末,把在书中打个酱油的未婚夫重塑位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主引领整个调查的进行,让观众被男主女主的遭遇紧紧抓住注意力直到电影结局。
想象一下如果对调了观看的顺序,先看的小说,后看的电影。
我是否还能以同样平等的态度欣赏二者?
大部分的情况会是这样的,一旦先有小说,小说的书迷就有了先入为主的态度,再看到被改编得面目全非的电影,开始时是摸不着头脑的疑惑,之后是以小说为标准批评电影中做出的改变,甚至最后摇头大呼上当,埋怨导演根本未掌握原版故事的精髓。
可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按照书本一板一眼拍出来,搬上荧幕是否还有意义。
若不将书中的内容进行甄选,重新找到侧重点,甚至换掉角色的比重,拍出来的电影,是否仍能成为一部好电影?
虽然最后我仍有一个疑问,是否有可能拍出一部像小说一般侧重说教反映社会问题,却仍然好看成功的《火车》电影?
看了好几天才看完。
翻拍自日本小说,所以平平淡淡,一点也不扣人心弦。
文浩带未婚妻善瑛见家长。
善瑛在收费站接到一个电话后就消失了(电话内容是善瑛的信用卡申请被拒,因为曾经有破产经历)。
在一番调查后,文浩和警察发现未婚妻其实不是善瑛,而是以善瑛身份活着的琼善。
琼善的父母做生意破产,欠下高利贷,一个失踪一个去世,琼善则被黑帮催债、虐待。
脱逃后她去了房地产公司上班,在客户名单里挑到一个独身、没什么亲友的女人,即善瑛。
琼善刻意和善瑛拉拢关系,赢得她的信任后杀了她,再以她的身份活着。
因为接到电话,发现自己破产的底细被人知道,担心真实身份暴露,只好离开文浩,再换一个身份。
可是真相还是被文浩和警察挖出。
琼善在警察的追捕下从商场跳楼了。
为父母过错埋单、依旧想寻找幸福的善瑛是无辜的,杀人并冒充他人身份的善瑛是可憎的。
有些情节的必要性值得商榷:警察认为善瑛妈妈不是意外摔死,是琼善为了骗保杀害的,但文浩发现琼善有不在场证明,这部分剧情是想说明什么?
还有琼善消失后为什么要冒充另一个房地产客户的身份去接近文浩(兽医)的客户?
整个找寻善瑛真实身份的过程就是找到一个人,问出下一个人,在去找下一个人,问出下下一个人,可谓抽丝剥茧,合理但没必要。
前半部追寻线索不错,后半部解决的过于干净利索,攒了大半部的劲结果没有烟花,就是个不怎么响的甩炮。金敏喜有张电影脸,但这种有故事的演技并不适合最后的戏份,结局应该是倦了空了,而不是带着一脸的意犹未尽选择那样的结局。评论有条说她像皇阿玛的…给我一段时间忘记这句话!
李善均无能狂怒,金敏喜打酱油,电影编排缺少跌宕起伏,太无聊了也是一种原罪。
唯一的软肋还是在故事上面,逻辑错误和模糊的硬伤还是有很大遗憾。但气氛营造和叙事张力都高度统一,节奏也在类型片的高度之上。男主角表现很有代入感,女演员在外貌上首先就不够有说服力,为达到怜人效果。
与宫部美雪原作相比,就我还记得的部分,应该是加大了女人老公的角色戏份,填补了一些原作的留白,于是女人也不再是一个符号式的角色,而是一开始就出场了,在结尾还多设一个逆转,但放到社会派上说,其实这个逆转显得有点多此一举。整体还是及格了的,虽然可能主要还是归功于这部杰作的故事。
情节不错。
2012-11-7海甸岛宿舍 这种类型的电影很吸引我 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感情都很深入 这么多天难得看到一部深入人心的电影 我早上起床还在想电影名字为什么是火车 发现答案了 火车”来自佛教用语,指载着作恶亡灵前往地狱的冒火的车子。《观无量寿经》云:“人以恶应堕恶道,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俱至,必
三星半 故事特别喜欢 但是太多漏洞 细节刻画也不够深入
“这是她生命中最美丽的一次下坠,她终于自由了。。。”过普通的生活,这是最奢侈的愿望。
只想谈感受。一个很悲伤很黑暗很悲剧的故事,看完之后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偶然看见有个译名叫“枕边陌生人”,还挺喜欢这个名字的。对“火车”完全无感,全程的隐喻明明是蝴蝶。。。看之前不知道是恐怖片,感觉被吓到了。看开头就猜到了结尾,这个悬疑做得真的不怎么好(不知道怎么又谈回电影制作了,是习惯嘛?),但是血腥的画面还是把我吓到了。其实挺细思极恐的,如果身边哪个很好的朋友接近你是为了顶替你活下去。。。有人说对女主恨不起来也怕不起来,很遗憾,我不认同。虽然我同情她的遭遇,但我对她做的事情是完全无法理解。我对这样的人,既憎恶又害怕。看似走投无路的人,选择剥夺别人的生存权利而偷走别人的路,是很可耻的。还是那个想法:这世界上比她惨又比她善良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她凭什么?她不值得这个故事,一个彻底的悲剧。
韩国人太啰嗦了。
刚好和前几天看的入侵者对比,我喜欢这种真相被层层剥开的电影,中途还会有主线以外的线索做铺垫。里面的几个主要角色个性鲜明,电影的基调是典型的思密达悬疑,结尾也是典型的思密达悲情。我觉得女主很漂亮很有味道,换个长相的还不一定能诠释这个角色,加上男猪是个咆哮帝+痴情优质老公,挺有看头。
人以恶应堕恶道,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俱至,必有火车来迎。韩版白夜行
因为金敏喜看的。男女主演技和演绎方式对比强烈。单纯电影故事做得不错。
人以恶应堕恶道,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俱至,必有火车来迎。
这种爱情,让我心痛的无法自已
6.9分,为啥会被豆瓣归类为恐怖片?跟恐怖有半毛钱关系?导演对原著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因为叫做火车,你就安排女主死在火车轨上啊?也太肤浅了吧?女主也主演过《小姐》,不过并不是太欣赏她的颜。感觉《火车》这本小说就不适合拍成电影。
真相总是如此残酷。仅就剧情而言,故事还是不错,一直压抑着一种情绪,等待爆发,可惜女主的张力不够,而男主的张力又太过了些。
我觉得女主一点都不无辜……真的绝了。
编剧很强大
没看过原著,但这部电影很没营养